安承悦读

一级公路设计范文大全(通用5篇)

admin
导读 [1] 石京.生态高速公路的概念与功能定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07).[2]韩绪博.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7):48-49.[1]石京.生态高速公路的概念与功能定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6(7):148

一级公路设计范文大全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公路工程;公路设计;浅析

生态公路建设发展时间不长,还比较新,但它代表这未来公路建设的主流走向,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这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多。我们可以向发达国家借鉴经验,例如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的降噪工程,混凝土路面的尾气吸收等,都可以学习。另外还应该对先进地区的生态公路进行考察,学习先进技术,为生态公路的建设提供条件。

1 生态公路设计理念

生态恢复设计

生态恢复设计是会对整个公路的设计都有影响的。在进行边坡的防护设计时,要选择适合的植物、坡度和类型,有利于生态的恢复;在进行路域生态设计时,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特点来进行植被的选择;在建设公路时临时征用的土地可以将其变为农田,这样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保护环境、融入环境

要将自然式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传统式的设计理念中,这样能够做到对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的最小破坏;改变原有的设计方法,利用原有的景观植被来进行公路设计,尽量减少人工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还要尽量多引进不同种类的物种,对沿线的文物也要进行保护,让公路真正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采用乡土化技术

乡土化技术指的是将乡土材料、植被、文化等引进到公路设计中,使公路设计具有个性化特点。在建设生态公路时,要尽量选用本土的植物物种,这样能够避免外来品种对本土环境的影响,也利于植被的成长。

科学的生态绿化设计

建设生态公路,还需要对本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的特点进行分析,选用与本区域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植被;在进行边坡绿化时,则要考虑土壤的结构特点。同时在选择植被时,要尽量做到多种类型相结合,避免物种单一,也可以采用散丛结合的方法,实现绿化的科学性。

公路工程和生态工程结合

环境的一体性,还能够全面考虑公路工程中各种生态环境的关系,减少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及优化。生态公路的设计是基于环境保护来进行的设计,它不仅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而且会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灵活创新设计理念

灵活性设计理念是指在不违背国内外现有标准的前提下,在不影响使用安全的基础上,运用灵活创新的技术来对公路设计进行改造,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公路生态设计则需要相关人员灵活运用相关理念,对区域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利用现有生态工程、恢复技术等来进行公路生态设计。

2 环保理念在生态公路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公路景观设计施工

公路景观是由公路和公路周围的景物组成的综合体。它不仅包括公路设计完成后形成的景观,也包含有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因此人们对公路景观的印象就是公路及其周围景观的综合体。

公路自身景观设计。公路的自身景观,我们常常可以接触到,那就是人们出行的道路;公路周边的护栏、排水沟、隧道、桥梁等;公路边上的服务区、加油站、观景台、收费站、标志牌等一系列辅助设施;还有公路边上的绿化带等。公路是人工修建完成的,因此公路的自身景观是公路路权的一部分,他为整个公路景观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公路的自身景观,如服务区,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设计而达到观赏目标的,因此它是可以由人为控制的。

沿线自然景观设计。公路自然景观则是指公路所经路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它是整个公路景观的主要部分,人们在行车过程中主要观赏的就是这些景观。自然景观就是由平原、丘陵、大海、森林、植物、动物、河流湖泊、气象变化等一系列自然现象组成的景观。它是大自然自身作用的结果,不受人为控制,因此需要通过根据不同地区特点来进行设计,表达主题,用当地的独特材质和设计过程来进行自然景观的凸显,这样就组成了不同特色的自然景观,为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带去了独特的风景,驱除疲劳。

沿线人文景观。公路的人文景观主要是指所经地区的文化、历史特征。由于公路行进区域和视野的限制,驾驶人员和乘客只能领略到所经区域人文景观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不同的排序,不同阶段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人文景观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村落、城镇、民寨等人类聚集空间,它们因城市化程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态,也有一些是散布在不同地区。某些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例如具有传统特色的寺庙等,它们互相融合形成了景观的宏观特色,这些能为路人带来不同的愉悦感。而一些人文景观可能会造成公路整体景观的不和谐,因此在对人文景观的改造方面需要了解和分析各地人文景观的本质内涵。与公路本身景观相比,自然和人文景观往往不属于路权范围,因此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沟通,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以达到优化整体景观的目的。

路侧生态设计施工

路侧设计采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容错设计,它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安全理念。首先,要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地形特点,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将路侧的宽度加大,将坡度放缓;其次,对于有挡土墙的,可以将其取消,并建设两米以上的平台,平台上的植被要注意保护;再次,为了方便排水,路侧净区应该采取与路面一样的坡度,这样也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和环境的和谐;最后,对路侧边沟的设计也要按照以上原理来进行,采用隐形的边沟来设计,这样既能够增强路面的承载力,也能够将路侧的净区拓宽,这样可以保证路侧的安全,也可以种植植被,形成一条生态边沟。生态边沟的设计形式是指将开放式变为隐藏式,这样路面的集水可以通过边沟流入地下,在地下水渗透阶段设置排排的碎石垫层,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地上、地下、和基层的排水问题,也能够将路侧净区拓宽,这样就保证了道路的安全。

边坡防护与绿化设计施工

工程防护。在工程中常用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护坡、护面墙等。在选择防护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比例、尺度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根据当地环境特点、施工状况等,来选择恰当的防护措施,这样可以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能够保证道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植被防护。除了工程的防护措施,还可以采用植被来进行道路防护,这主要有挖沟绿化防护、喷播绿化防护、喷沟绿化防护等等一系列技术可以使用。生态公路的设计,则主要采用植被防护的技术。对于不同状况的路段,要采用不同的绿化技术来实施植被防护,如在坡度较缓的路段,则可以采用喷沟技术和挖沟技术;而对于高要求的地段,则需要采用喷播的技术来进行绿化,同时也要注意喷播的厚度和质量。

3 结束语

建设生态公路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并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环保生态技术来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进行控制,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使公路的建设不影响自然环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工程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石京.生态高速公路的概念与功能定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07).

一级公路设计范文大全 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 生态建筑理念 建筑设计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 高速公路建设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期。高速公路服务区直接向司乘人员提供生活服务和工作方便,是路与人的纽带,是维持车辆持续安全行驶的休息加油站,对吸引人们行驶高速公路具有显著作用。在以往服务区建设营运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服务区建筑设计对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考虑不周,使之与环境脱节,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中如何引入并加以运用,是今天需要探讨的一个主题。

针对服务区的生态建筑设计,从景观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特色生态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服务区选址、总平面布置、景观设计以及单体建筑的建筑效果、技术手段、文化营造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 服务区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1)选址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选址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尽量绕避高产良田、基本农田和经济作物区,按照“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用耕地,特别是农田保护区的土地”的原则进行选址。

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设计中对服务区的选址还应有以下的考虑:

① 选址应避开岩溶、断裂破碎带以及滑坡、崩塌、地震液化、特殊性岩土等不良地段。

② 选址尽量采用分离式对称布置;

③ 场地规划需要结合地形情况进行设置,以减少填挖方量;

④ 保护和改善建设场地及周围场地的环境景观等。

(2)总平面布局

服务区是为旅客提供服务、休息和为车提供修理、加油的场所。在总平面设计中,需认真做好工程可行性研究,精心勘探设计,使服务区的功能设施和地形地貌态势相融,既体现服务区设计的“丰富性与多功能性”,又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突出休闲区环境设计,为旅客创造良好的休息空间。

在总平面设计中,对人和汽车交通的安全要予以充分的研究,注重交通组织,并寻求各功能设施之间的有效组合。应尽量把为车服务的设施与为人服务的设施独立布置,避免相互干扰。同时明确整体功能分区,使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辨明所需要的服务设施,并能尽量直接到达,减少需要联系部分之间的距离,避免给人们的休息带来不便。

(3)服务区景观设计

服务区的室外园林绿地、休息广场是人们活动的最重要的环境场所,通过良好的景观,可以使使用者能够舒适地休息和变换气氛。服务区立足周围环境,利用树木、灌木、花草等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环境、消声降噪的作用。并将绿化树木和停车场、建筑物互相穿插布置,适当点缀有地区特点的小品,如雕塑、亭台等,并与周围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形成与车内相异的环境,使道路使用者身心放松,缓解驾驶疲劳。

二、 建筑单体设计

总结以往国内外高速公路的设计经验,并根据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等特点,针对高速公路沿线设施房建工程的实际功能,设计反映其自身特点的特色建筑,以生态环境优先原则为指导,实现建筑与生态空间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1) 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个创作过程,通过观察、思索,而后创造性的设计。要因地制宜,精巧构思,用简炼、纯洁、朴素和雅致的格调来显示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美观的主体画面。同时运用主题与意境,使个体与群体,景观与建筑物内外延续,协调契合,使自然景观与建筑物显现园林组景的整体气氛。

在建筑设计中,单体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内庭、落地大玻窗等形式,极大限度地将绿色引入建筑。例如服务区综合楼背景环境是大面积的绿地及湖面,那么在综合休息厅设计大面积落地玻璃,将外面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2) 建筑立面效果设计

在建筑立面设计中可以运用材料、体形、线条、尺度的统一,以取得整体效果。即服务区内的所有建筑都应格调统一,和谐有序。在设计的手法上运用光照方向、地势走向,为人们创造情感、趣味,增加层次意识。重视建筑格调的统一及与环境的协调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通过统一的外墙材料,统一的坡屋面造型,以及相似的一些建筑符号,使整个服务区内的建筑取得了统一的格调,建筑掩映在群山之中,给人以一种美感觉。

同时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可利用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层顶花园、平台花园等手法,将花木绿化引入室内中庭和房间,给人们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

(3) 生态建筑技术在设计中的运用

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般远离城市乡村,房屋设施相对分散,服务综合楼等人员密集区人员流动性大,能源供应效率较低,能源消耗大等特点。服务区的设计在新世纪、新科技、新观念下以新技术为先导,提高建筑性能,优化能源系统等,使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

①利用建筑体形的变化,充分利用自然的阳光及新鲜空气,少用室内照明及空调;

②利用合理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采用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废水、雨水等经过物化和生化处理,并加以运用。

③被动式的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尽可能利用无污染的太阳能;

④主动式太阳能技术的运用。在高速公路沿线供电不足等地区,采用光伏发电技术、风光互补照明技术,降低投资成本,优化能源使用。

⑤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摒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建筑材料,优化使用当地材料,并合理选用绿色建材,减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节约资源,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⑥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可应用高新材料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设计,极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人类。

三、 建筑文化

生态建筑设计不仅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也要与人工环境和人类的历史文化环境相协调。建筑应与当地自然特色及当地的人文特色和谐一致。服务区的设计力求通过现代的建筑技术和手段,对建筑的精髓和形式做出了一些的有益的探索: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现地方文化背景下独特的建筑神韵,通过现代的建筑方式,在满足建筑实用性的同时,准确地表达地域特色。在汲取传统建筑元素的同时,对建筑风格进行突破和提升,形成现代与传统理念并存的建筑形象。

结束语

总之,在人类进入生态文明的时代, 作为高速公路上的驿站, 服务区必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客人。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中引进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一方面有助于保护环境, 另一方面营造了良好的建筑环境,将给司机及旅客带来极大的精神愉悦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叶如棠.建筑师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己任――在国际建筑节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J].建筑学报.2001(12)

[2]谭正炎.建筑设计中的绿化、地形与水[J].建筑学报.2009(09)

[3]王炜.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态管理探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6)

一级公路设计范文大全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公路;公路设计;环保理念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1 关于生态道路的定义分析

此类道路是将生态学当成是前提的一种建设活动。其生态意义,并不是规定也无法规定道路像是有序的生态体系一样,确保自身的稳定性,其关注的是道路建设好之后的生态不利现象最低,规定其要按照生态理念来开展活动,将景致和附近的地质等要素有机的融合到一起。

人们在不断的学习生态体系的时候,得知了道路生态思想。站在生态的高度上来分析,道路是结合人的规定来设置的生态体系,是对过去的生态体系的一种影响。其出现了一项以道路的运输为关键前提的生态体系。其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并不是整个的体系,其生物要素是由消费人组成的,而那些相对的要素也是人们为合乎规定而设置的。此类体系是无法自行维护的,必须经由别的体系灌入力,才可以确保其有序的运作,必须结合生态的思想来指引建设活动,才可以保证其和环境之间是有机共处的。

2 关于生态道路的设计意义和要考虑的一些要素

关于设计意义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道路自身价值的关键展示,它是生态道路的参考信息。其意义是结合道路设计以及环境要素,不仅要使用优秀的技术要素,确保道路的建设意义得以实现,同时又要降低其对环境产生的干扰。此处的探索对象从经济和自然的联系转变为道路和自然的关联。此时该项目标都能够不断的发展,结合目前设计活动中面对的不利现象,全方位的分析其特点和对附近的环境的干扰,确保道路和环境的总的意义优秀。从大的层次上来看,该项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关键的体现在道路自身以及环境上。

站在交通运输的层次上来看,道路要合乎运输的规定,要有着优秀的服务能力,有着非常好的运输品质,道路和经济进步保持一致,还要有优秀的超前意识。站在环境的层次上来看,其交通特征的体现不应该以影响环境为前提,在设计的时候要降低对环境的干扰。道路自然生态涵盖很多的要素,比如地形,土以及水等等。该项设计的意义是生态实际的所有时期的参考信息。

设计时要分析的具体事项

该项设计要认真的分析和道路设计有关联的一些要素,尤其是环境要素。现在,生态思想不断的发展壮大,而且成为了道路建设环保的关键措施。在常见的思想之中,该项设计有着其要认真的分析的事项,将该项设计用到道路设计之中的时候,要综合的分析道路自身的特征和附近的环境要素。在开展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要素非常多。

道路的通行特点。通行是其关键的特征,是设计的基础要素,假如不具有这个要素的话,该项设计就不具有有效地依托了。

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公路设计要全面考虑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公路设计方案进行优选。

周围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各个生态体系对环境的干扰有着不一样的反应性,通过分析受干扰的生态体系的具体特点,我们得知其环境要素对于生态的获取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生态工程方法与公路工程方法的结合。生态工程方法与具体的生态公路设计阶段和内容结合是生态公路设计的主要方法。

3 设计思想

总体设计

目前,我国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强调总体设计,但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路线总体方案的一个要素考虑,进行一体化设计,而只提出进行环保总体设计。虽然这也是在讲协调,但这是被动式协调,不是主动协调,是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建设割裂开来,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贯彻执行。生态公路总体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根据沿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等基础资料,综合考虑路线方案以及路线的总体布局(如交叉、服务区、构造物等),同时提出对各种环境的保护措施,重点要考虑环境对道路的承受能力以及保护、恢复的措施,如不良地质地段、生态保护系统、重要自然景观等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提出实施方案——工程方案(含环保方案),使环保设计融入到公路总体设计之中。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这是设计工作中的指导依据,该阶段对项目的规模、性质、技术标准、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等内容有明确的说明。此阶段强调公路工程性质分析和公路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主要内容包括:a)生态调查,搜集拟建公路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文植被资料和生态环境资料,搜集沿线可能通过的居民点、农田、自然保护区、草原、戈壁滩等的生态属性;b)生态敏感性分析,主要对公路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生态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进行建设方案设计,并结合环境影响选择路线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目标,对生态景观空间(河流、草原、天然湿地、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与视觉景观空间(村落、集镇等建筑群体等),要避免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无法避免,也应在设计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d)在工程造价计算和方案比选时,应将环境治理费和因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计算在内。

初步设计

结合选取的路线规划开展早期设计活动,要有非常细致的资料图纸。而且要开展好调查工作,融合设计思想,降低环境的干扰。降低挖方的总数,根据纵断面与平面曲线半径限制条件,配合地形地质,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在通过生态保护区或环境敏感区时,可以纵向桥或隧道方式通过,避免隔断完整的生态系统。

建设图纸的设计活动

在设计时期,应该在开展好上述的活动的前提下,合理的添加生态等的规定,对路基和道桥等开展详细的设计活动。此阶段应全面考虑路线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占地面积,其中包括农业、林业和疗养区的使用面积,考虑横断面造型、排水设计、路域植被恢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噪声污染控制设计等。

建设时期

该项设计活动不单单要对道路的构成因素认真的表述,同时还应该对其建设时期予以高度的重视。由于道路的建设活动对于环境的干扰非常深入,建设活动要合乎生态思想。实际措施是结合建设时期的土质状态,精准的设计坡度。做好排水体系的设计活动。要对填方区域做好夯实活动。避免噪声过大的设备进入到场地之中,要做好平时的维护活动。要设置好组织规划,降低其对附近的群众的影响。

运作管控时期

当道路通行之后,要对其开展综合化的养护活动,确保其运作有序。比如要对生态防护开展管控活动,要设置综合化的监管体系。

追踪评估

为了确保道路的运作有序,在开展好平时的养护活动的时候,还要设置监管体系,要做好管控活动。

该项设计活动的关键前提是道路设计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活动是以生态道路为前提的,而公路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是生态公路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将道路和环境有机的统一到一起,才可以确保其发展顺畅,进而实现生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晋茹.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S1):144-147.

[2]韩绪博.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7):48-49.

一级公路设计范文大全 第4篇

关键词: 玉溪 生态景观走廊 生物多样性 区域经济发展

绿化、美化、香化是玉溪市建设园林城市的需要,是玉溪市向外界展示新面貌、新内涵的需要,是玉溪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昆玉高速公路是1999年投入使用的云南省目前最高等级公路,是通向滇西南方向上的重要公路干线,也是本省重要的经济大动脉之一。 本公路北城镇至研和镇段长约的范围被纳入玉溪市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建设包括昆玉高速公路北城镇至研和镇境内道路两边100m及面山部分在内、集艺术、生态、园林、环保、美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观走廊,使之成为向路人展示玉溪风貌、吸引人们进一步深入认识玉溪的窗口和游览玉溪市的第一视觉场,从而为玉溪带来更多新的发展契机,并对整个云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1.生态环境与综合自然条件

本区属中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冬暖夏凉。贯穿玉溪市中心城区的大部份镇乡,毗邻大小型厂矿近60余家、村落近20个、架设立交桥5座、布设加油站3处及收费站一座等,全长约。 其间经过田园地带约,山坡地带约,集镇地带约。地表水系普遍较发达,可利用率高。土壤以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红壤为主,其次是紫色土;盆地中为页岩发育而成的水稻土。自然植被相对单调和稀少, 长期的农耕历史使天然植被受到强烈的人为影响而破坏,只有北城镇境内北部山坡地带有少量以桉树林、柏树林和少量黑荆树林为主的人工林分布。公路沿线两侧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烟叶、小麦、玉米、大豆及各种蔬菜等,是夏秋季一大季节性植被景观,加之道路两侧沟渠池塘的点缀和衬托,展现了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景色。

2.规划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技术策略与绿化目标

指导思想

通过公路沿线的绿化建设,美化和提高公路的运行条件和环境质量,带动公路沿线生态建设工程,扩大公路绿化面积和丰富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流失对公路以及农田的侵蚀,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和噪音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治理同步发展,最终将公路建设成具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公路,与周边的农田、林地、果园、村镇、工厂等形成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网络生态系统。

建设原则

⑴由重点到一般:优先抓好北城镇至中心城区之间的路旁景观以及互通式立交桥的景点建设,强化美化玉溪市第一视觉景观,发挥窗口示范作用。

⑵充分考虑背景条件:结合绿化带外侧毗连的农作物植被系统、果树经济林、厂矿、村庄绿化以及视线可及的荒山、荒坡绿化,做到防护、农林副业生产、绿化、美化的和谐统一、互为兼容。

⑶增加生物多样性:在栽植乡土树种的同时,大力引种具有美化、经济、高效、适用等多用途、多目标、多功能的树种;

⑷保证安全视距:绿化模式充分考虑行车安全,注意生产功能、防护功能以及观赏性相结合,以立交桥出入口为主景点,服务区、路旁厂矿企业、村落为次景点,实行普遍绿化。

⑸多重功能原则:坚持公路美化绿化与防护功能并重;与农村经济建设协调;与工矿企业经济建设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技术策略

⑴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基于现有生态系统适当调整、改造,以乡土植物物种为主,同时引进部分观赏性强、生长表现好、有经济效益的适生树种和品种,丰富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强景观观赏性;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绿化结构。

⑵调整乔、灌、藤、草比重:充分考虑植物的空间配置,增加优良草本、藤本植物,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实行多种措施,提高绿化美化质量和效果。

⑶兼顾抗性与品位:着重采用抗风、抗病虫、抗污染、耐瘠薄而又造型优美、观赏性强、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

绿化目标

⑴在公路两侧全面实现绿化,体现玉溪特色,展现玉溪市丰富的物种资源,整体提高公路体系的林木绿化覆盖率;

⑵建成以道路出入口、立交桥和服务设施区各具特色的园林绿化景点,荒山荒坡等道路普遍绿化为重点的多功能、多层次、多观赏效果的生态绿化体系;

⑶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化和动态效果,讲究“节奏”与“韵律”,构建丰富多彩的绿化效果,突破一条路两行树的传统呆板模式;

⑷降低车辆的噪音,缓解司机在高速行驶中的心理压力;

⑸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有害气体向四周扩散;

⑹绿化工程建成后,生态系统自动调控功能增强,实现具有多功能景观观赏性的绿色生态道路的目标。

3. 生态景观走廊分区布局

根据以上规划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结合本生态景观走廊沿线各部份的具体情况,本生态景观走廊可分为三个部分:

风景绿化景观观赏段绿化模式设计

公路行道树绿化模式

范围:贯穿于长的公路两侧沿线5m范围内。

设计要点:根据高速公路绿化的要求及视点不断移动变化的特点,行道树的设计以3km为基本单位。每一单位以一树种为主要景观树种,连续的树种考虑树冠、色泽、质地、季相变化的不同,以1-5个树种为一景观系列变化,每隔5-6个树种来一次重复性的变化。打破常规的一条路两行树的种植方式,在两侧景致较好处需留有空塘,或以灌木取代乔木以开阔视野、展现两侧风光。同时也可调整驾车人的心理,使之精力集中并丰富乘车人的视野,以变化的警觉性克服呆板的麻木性。这样,随着视点的不断移动,树木的种类、形态、色泽和季相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替之中,形成一个绿色的景观生态长廊。

推荐树种:香樟、栾树、石楠、红叶李、雪松、藏柏、滇朴、广玉兰、槐树、刺桐等。

互通式立交桥绿化模式

范围: 沿线立交桥。

设计要点:立交桥绿化是公路绿化的重点和核心,应该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互通式立交桥的景观设计结合地形的高差变化及立交桥附近预留的绿地进行设计,植物配置主要以灌木(特别是花灌木)为主景观树种,其余树种作点缀布置,突出每个立交桥自身环境氛围。植物种植尽量采用丛植满栽的形式,强调流线型的块面效果。在块面内点缀少许球状灌木,如海桐球、黄杨球、毛叶丁香球等,使绿化带立面的景观更为丰富多彩。此外,还可用自然置石、雕塑等园林小品作点缀,营造环境氛围。

在布局上应满足立交桥的功能需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视线,在顺行交叉处留出一定视距,布置低于驾车人视线的植物;在转弯处外侧栽植成行的乔木,以诱导驾驶员的行车方向,并产生一种安全感;在出入口配置不同的标志性树种,作为特征标志。

推荐树种:叶子花、红叶小檗、红花继木、撒金千头柏、构骨、夹竹桃、女贞、黄杨、海桐、冬青、木槿、月季、迎春、黄刺玫、毛叶丁香、侧柏、园柏、野蔷薇等。

服务区及沿线工矿企业绿化模式

范围: 沿线集镇和工矿企业。

设计要点:强化建筑规划管理、处理好面路建筑的外观;加强沿线服务区和工矿企业的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的外流或外排;将绿化率提高到30%,创造安静优美的工作休息环境;靠近公路边的建、构筑物景观化,在色彩、质地、形式上及其标牌、标志应同高速公路的风格一致。欲重点强调和突出的景点不论是建筑外观还是植物配置都应是该景观段最为醒目和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各服务区和工矿企业要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方式,景点主要以植物配景为主,特别是用特色景观植物(如红枫、黄莲木等)来营造、塑造和美化空间,成为服务区和工矿企业的标识。

推荐树种:石笔木、大树杨梅、香樟、滇润楠、栾树、石楠、红叶李、雪松、藏柏、滇朴、广玉兰、槐树、刺桐、红叶小檗、红花继木、撒金千头柏、构骨、夹竹桃、女贞、黄杨、海桐、冬青、木槿、月季、迎春、黄刺玫、毛叶丁香、侧柏、园柏、野蔷薇等。

生态农业景观段绿化模式设计

村落景观绿化模式

范围:沿线视线可及各村落。

设计要点:建立和完善农村规划设计工作,合理利用和挖掘现有土地资源,改善村落道路;教育村民保护和爱惜村寨内原有的名木古树、一般树木和人文景观古迹;鼓励村民在村寨内大量种植既美观又有经济效益的绿化树种。把绿化的重点放在经济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布局以自然风光绿化为主。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等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发挥农户果蔬地、水体的作用,以达到增加村民经济收益的目的。

推荐树种:樱桃、桃、李、柿、杏、柑橘、葡萄、梨、枣、猕猴桃、板栗、石榴、花红、梅花、山茶、玉兰、桂花、海棠、棕榈。

田园风光绿化模式设计

范围: 公路沿线和各村落农田。

设计要点:配合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建设,使得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充分利用其中的排灌沟渠、陡坎斜埂、田缘等非农作物种植用地进行生态防护林带、经济林和用材林的绿化,向村民宣传和解释生态林的好处,鼓励他们种好、管好这些既能涵养水源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提高农业产量的树木;充分发挥村落水体的作用,全面实施深、浅水藕种植和鱼苗放养工程;调整农村种植结构,适当加大小春作物中的油菜的种植面积。村落、田园、水体、山野,点、线、面的绿化形式互为交织,疏密有致、各具特色,创造一种郊游观光、垂钓、度假的自然景观。

推荐树种:楠、樟、柳、竹、棕、桤木、朴、榆、柳杉、水杉、杉木、棕榈。

公路森林生态景观段绿化模式设计

森林景观绿化模式

范围:北城镇北端山坡大坡度地带。

设计模式:保护林中各类灌木,禁止采伐乔木和采挖灌木,于林下、小型林中空地中补充色彩灌木的种植,近路地带撒播波斯菊,使其呈现丰富多彩的林相结构和变化的季相景观。发展成为维护当地环境生态平衡的森林系统。

推荐树种中的主要绿化树种:石笔木、黄连木、清香木、滇青岗;春季观花树种:杜鹃类、杭子梢、云南含笑;夏季观花树种:火棘、金丝桃;秋季果叶树种:火棘、野漆树、矮杨梅;

生态观光果园景观绿化模式

范围:北城镇北端山坡缓坡邻村地带。

设计模式:按照经济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原则,对现有果园进行改造,加强树体管理和地面管理,注意树型修剪造型;合理配置早、中、晚熟果树树种和品种,注重建设观光果园独特的风格,强化果园的园林化气氛和乡土气息,生产出个大、色鲜、质优的无公害高档果品;以农村特有的原材料如草、竹、藤等构建一定的亭、廊、椅、凳、桌等,使它们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推荐树种:苹果、樱桃、砀山梨、雪花梨、乒乓葡萄、西番莲、桃、李、柿、杏、柑橘、枣、猕猴桃、板栗、石榴、花红。

4. 结论

通过将贯穿玉溪市中心城区的“昆玉高速公路”划分为风景绿化景观、生态农业景观、公路森林生态景观三个不同类型,每个类型中又细分出不同模式进行绿化设计,使之成为一个特色各异、功能互补、密切联系的生态景观走廊,可望达到绿化、美化和提高公路的运行条件和环境质量,带动公路沿线生态建设工程,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一级公路设计范文大全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公路;公路设计;环保理念

1. 生态公路设计理念

生态恢复设计

生态恢复设计是会对整个公路的设计都有影响的。在进行边坡的防护设计时,要选择适合的植物、坡度和类型,有利于生态的恢复;在进行路域生态设计时,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特点来进行植被的选择;在建设公路时临时征用的土地可以将其变为农田,这样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保护环境、融入环境

要将自然式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传统式的设计理念中,这样能够做到对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的最小破坏;改变原有的设计方法,利用原有的景观植被来进行公路设计,尽量减少人工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还要尽量多引进不同种类的物种,对沿线的文物也要进行保护,让公路真正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采用乡土化技术

乡土化技术指的是将乡土材料、植被、文化等引进到公路设计中,使公路设计具有个性化特点。在建设生态公路时,要尽量选用本土的植物物种,这样能够避免外来品种对本土环境的影响,也利于植被的成长。

科学的生态绿化设计

建设生态公路,还需要对本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的特点进行分析,选用与本区域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植被;在进行边坡绿化时,则要考虑土壤的结构特点。同时在选择植被时,要尽量做到多种类型相结合,避免物种单一,也可以采用散丛结合的方法,实现绿化的科学性。

公路工程和生态工程结合

环境的一体性,还能够全面考虑公路工程中各种生态环境的关系,减少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及优化。生态公路的设计是基于环境保护来进行的设计,它不仅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而且会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灵活创新设计理念

灵活性设计理念是指在不违背国内外现有标准的前提下,在不影响使用安全的基础上,运用灵活创新的技术来对公路设计进行改造,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公路生态设计则需要相关人员灵活运用相关理念,对区域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利用现有生态工程、恢复技术等来进行公路生态设计。

2. 环保理念指导生态公路的设计与施工

公路景观设计施工

公路景观是由公路和公路周围的景物组成的综合体。它不仅包括公路设计完成后形成的景观,也包含有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因此人们对公路景观的印象就是公路及其周围景观的综合体。

(1)公路自身景观设计。公路的自身景观,我们常常可以接触到,那就是人们出行的道路;公路周边的护栏、排水沟、隧道、桥梁等;公路边上的服务区、加油站、观景台、收费站、标志牌等一系列辅助设施;还有公路边上的绿化带等。公路是人工修建完成的,因此公路的自身景观是公路路权的一部分,他为整个公路景观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公路的自身景观,如服务区,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设计而达到观赏目标的,因此它是可以由人为控制的。

(2)沿线自然景观设计。公路自然景观则是指公路所经路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它是整个公路景观的主要部分,人们在行车过程中主要观赏的就是这些景观。自然景观就是由平原、丘陵、大海、森林、植物、动物、河流湖泊、气象变化等一系列自然现象组成的景观。它是大自然自身作用的结果,不受人为控制,因此需要通过根据不同地区特点来进行设计,表达主题,用当地的独特材质和设计过程来进行自然景观的凸显,这样就组成了不同特色的自然景观,为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带去了独特的风景,驱除疲劳。

(3)沿线人文景观。公路的人文景观主要是指所经地区的文化、历史特征。由于公路行进区域和视野的限制,驾驶人员和乘客只能领略到所经区域人文景观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不同的排序,不同阶段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人文景观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村落、城镇、民寨等人类聚集空间,它们因城市化程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态,也有一些是散布在不同地区。某些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例如具有传统特色的寺庙等,它们互相融合形成了景观的宏观特色,这些能为路人带来不同的愉悦感。而一些人文景观可能会造成公路整体景观的不和谐,因此在对人文景观的改造方面需要了解和分析各地人文景观的本质内涵。与公路本身景观相比,自然和人文景观往往不属于路权范围,因此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沟通,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以达到优化整体景观的目的。

路侧生态设计施工

路侧设计采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容错设计,它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安全理念。首先,要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地形特点,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将路侧的宽度加大,将坡度放缓;其次,对于有挡土墙的,可以将其取消,并建设两米以上的平台,平台上的植被要注意保护;再次,为了方便排水,路侧净区应该采取与路面一样的坡度,这样也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和环境的和谐;最后,对路侧边沟的设计也要按照以上原理来进行,采用隐形的边沟来设计,这样既能够增强路面的承载力,也能够将路侧的净区拓宽,这样可以保证路侧的安全,也可以种植植被,形成一条生态边沟。生态边沟的设计形式是指将开放式变为隐藏式,这样路面的集水可以通过边沟流入地下,在地下水渗透阶段设置排排的碎石垫层,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地上、地下、和基层的排水问题,也能够将路侧净区拓宽,这样就保证了道路的安全。

边坡防护与绿化设计施工

(1)工程防护。在工程中常用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护坡、护面墙等。在选择防护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比例、尺度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根据当地环境特点、施工状况等,来选择恰当的防护措施,这样可以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能够保证道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2)植被防护。除了工程的防护措施,还可以采用植被来进行道路防护,这主要有挖沟绿化防护、喷播绿化防护、喷沟绿化防护等等一系列技术可以使用。生态公路的设计,则主要采用植被防护的技术。对于不同状况的路段,要采用不同的绿化技术来实施植被防护,如在坡度较缓的路段,则可以采用喷沟技术和挖沟技术;而对于高要求的地段,则需要采用喷播的技术来进行绿化,同时也要注意喷播的厚度和质量。

3. 结语

生态公路建设发展时间不长,还比较新,但它代表这未来公路建设的主流走向,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这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多。我们可以向发达国家借鉴经验,例如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的降噪工程,混凝土路面的尾气吸收等,都可以学习。另外还应该对先进地区的生态公路进行考察,学习先进技术,为生态公路的建设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石京.生态高速公路的概念与功能定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6(7):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