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应用文班级活动方案范文(汇总5篇)

admin
导读 (5)双语课程使用的教材(如引进教材、翻译教材或是自编教材,以及具体的教材名称);首先,双语教育实验的开展要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组织成员职能分工要明晰。4、以科学探究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型社团,如科技发明社、科技探究社、天文社、航模社等;

应用文班级活动方案范文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备学;教案备课;真正内涵;实施策略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普及,使得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层出不穷。这一背景下,“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那么,“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教师又当通过何种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做到这两者的交互整合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累积的教学感悟,试就“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一、“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真正内涵

“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包括两个方面:教案以及学案。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其内涵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

所谓教案,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为主要对象的教学准备方案,只要编写好教案,教师只需在课堂上依次落实就可以。其实质是教师在课前对于真实课堂的虚拟排演。教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对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想,因此能有效避免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情况的出现;但是不少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完全照抄、照搬教案,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而这无疑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学案,又称导学案,是指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为学生特意编写的自主学习方案。其宗旨在于让学生以“学案”为载体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着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发展。

虽然教案备课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学案备学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不能随意抛弃两者中的任意一方,而必须在有效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优化教育资源和课堂教学结构。

二、实施“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表现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是实现师生双方平等互动、有效交流、真正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教师要想更好地落实“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先进教学理念,必须格外重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入与交互整合,如此方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相辅相成。

⒈发挥“导学案”备学的积极力量

“导学案”,“导”是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有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预习与探究活动,并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最终完成导学案上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与目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

如在编写司马迁《鸿门宴》这篇课文的导学案中,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字、词、句等知识点之外,更将几个问题有效融入了其中:

(1)在你看来,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的基本素质?还是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不屑于视刘邦为敌人?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2)如果你是项羽,你心目中处理刘邦最理想的方式是什么?请大胆发挥想象,为历史故事编写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之后,我便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并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探讨和交流。如此一来,既真正尊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进行了显著的培养与锻炼,真正发挥了“学案备学”的积极力量。

2.尽量避免“教案备课”的弊端,最大限度上发挥其优势作用

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相反,更应要求教师牢牢掌握自主学习活动的大致方向及最终任务。而这,显然离不开教师的“教案备课”。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想实现“教案备课”与“学案备学”的有效结合,除了要尽量避免“教案备课”存在的明显缺陷之外,更要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力量与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从中体会与收获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受与无限乐趣。

应用文班级活动方案范文 第2篇

关键词: 双语教育 中国特色 教材开发 评价措施

一.双语教育的教材开发

1.双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要注意语言的逐步渗透,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两种语言在课程中的比重,做到师生有别、听说有别,逐步推进,用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以中文作为语言支持(Chinese language support)。那么,对于由双语教育带来的缺憾,可由母语教学来弥补,以防学科自身目标的偏差。

2.降低课程标准,在有利双语推行后,逐渐恢复其应有的专业水平与双语特色。当前学科教学的课程标准要求较高,课程改革以后,难度比以前要稍低一些,对开展素质教育和实验双语教育来说还算比较适合,可惜的是没有中英文对照的版本。有的学科课程用母语教学都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全体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双语教育就更“高不可攀”了。如果适当降低学科教学要求,降低学科教师用英语表达专业的难度,双语教学就更容易开展一些,然后可恢复其应有的专业水平与双语特色。

3.融合适合各种需要的情境,注重双语教材生活化。对英语程度高的学生可采用全英语式教学,如完全浸入、模拟外国环境;对英语程度不高的学生可采用渐进式教学,如部分模拟外国环境并随时提示。教师要开发隐性课程,从双语教育的要求出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等都具有双语教学的潜在价值(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校在教学计划外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的公开性的教育经验)。从大教育的观念出发,社会环境是有待开发的隐性课程,比如在校园里创造多形式的英语学习环境,如中英文报纸、英语角活动等;在社会环境中增加公益广告中的中英文对照、交通工具中的中英文提示、学生电视节目中的英文字幕等,从而向学生提供较多的语言输入信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学习的语言,使双语学习成为轻松自然的平常事。

双语教育实验教材的开发应该在保证学生升学不受任何影响,不损伤学科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具备语言风趣幽默、图文并茂、故事性强、语言规范等特点,坚持双语教育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与语言的规范性原则,使学生尽可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习得“原汁原味”的英语,便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我们国家的持续发展。

4.注重双语教材的多样化。教材开发应坚持以我国自行出版的教材为主,以进口双语教育教材、翻译双语教育教材、本校双语教育教材为辅的原则。具体而言,我国双语教育教材的开发应坚持双语教育教材的多样化、实用性、趣味性、系统性、基础性、先进性与新颖性等基本原则。

我国双语教育教材的开发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使双语教育实验教材呈现生活化、多样化、多渠道,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保证双语教育实验教材的质量,以满足各学校择优选择双语教育实验教材、开展较高质量双语教育实验的愿望。

开设一些与学科教学相关的双语活动类或选修类课程,如英语角、英语名著选读、英语电影电视等。这是因为在拓展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基础与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要求和教学形式,以阅读、视听、参与等不同形式,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调动学生的双语学习积极性,扩大双语教学的时空。

5.开发电子教材,把电子信息科技融入双语教育。电子教材代表数字化、电子化、电脑化、网络化,学校自行按课本与课外读物的主要词汇、语法与故事情节来设计、编写相关教材,并指导互联网正常使用,把学校的网络平台学习环境连接到家庭,让电子信息科技融入教学,以创造信息融入双语教育课程的理想网络学习环境。

发展如台中一中所采用的软件模式:竞争模式和协同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或在家自修,软件内容分高、中、低几种深度、广度的课程与测验评价,提供高、中、低程度的学生自由选择。

另外,为了保证我国双语教育实验教材的实用性,在编写的过程中,除了聘请国内外双语教育专家参与编写外,还要有从事第一线双语教育教学的教师参与编写,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我国教育的实际,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与语言环境,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突出双语教育教材的真实性。考虑开发一些科学课程的汉语与英语两相对照的双语教育实验教材,这样,一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双语水平,不会使学生的汉语能力受到影响;二则汉英对照,易于学生自学,不会造成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也能够避免学科的损伤,不影响学生升学。

综上所述,双语教材应视学科和年级的不同,依据先易后难、先辅后主、先理后文的原则分期编写。应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双语教材,逐步做到在内容上与中文教材互补,推动教学的发展。

二、双语教育的评价措施

评价是为做出某种决策而描述获得和提供帮助的过程。“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善”。通过评价,判断优劣价值,提出缺陷或困难所在,做出行动的决定。一个项目如何进行、如何检测,评价方案必不可少,本文尝试改进内地双语教育活动和评价方案。(方案见后表)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了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长期工程。双语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为了保证实现预期的目标,取得最佳的效果,就要对双语教育实施现状及其最终结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种综合性的双语教育评价的实施应由三个部分组成:预期评价(双语教育的预期评价有时也被称为初步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双语教育的预期评价一般是在双语教育计划开展实施以前必须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比较清晰地了解学生接受双语教育的需要,以制订更加切实可行的双语教育计划。双语教育的过程评价在双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主旨在于掌握双语教育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情况,以对原定计划中不切学生实际的部分及时改进与补充。双语教育的结果评价是在整个双语教育计划结束后进行的,其实就是对学生接受双语教育计划较长时期(这个阶段一般要长达两年左右的时间)后所获得的双语水平,以及各双语学科学业成绩作比较客观的鉴定与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双语教育计划对学生的双语水平、非语言学科学业的成绩,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及作用。

为此,学校要有具体的双语教育实践方案,方案步骤可如下文所述:

首先,双语教育实验的开展要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组织成员职能分工要明晰。

领导小组一般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成立,由组长、副组长和干事组成,负责双语决策(譬如,苏州市政府引入的“引智双语教师培训项目”),分管双语教育标准的制定(由基教处负责),课程设置(由基教处负责),教材编写(由教研室负责),教学研究(由教研室、教科所负责)。

接着,开设双语教育课程的学校应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

1.明确指导思想。例如:上海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用目标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用目标语进行听说读写和思维的外语综合能力,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外语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情感传递的功能。

2.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1)实验学校名称;

(2)双语教育实施的非语言学科名称;

(3)双语教育实施的年级;

(4)双语教育实施的模式(浸入式、过渡式或维持式);

(5)双语课程使用的教材(如引进教材、翻译教材或是自编教材,以及具体的教材名称);

(6)师资来源;

(7)做预期评价(见表一);

(8)作实施过程评价:归纳其测量与评价目标,应包括以下方面:

这一项是双语教育实施的落脚点,是重中之重。这一评价不仅仅是简单地评价一个课程方案的好与不好,更是为决策者提供改进双语教育计划的依据。

(9)效果评价。

所谓双语教育的效果评价,是基于很长一段时间的双语教育过程评价数据收集之后而开始的另外一种评价,也叫双语教育终结性评价。开展双语教育结果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英语单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比较(当然也不一定非要进行比较),确定双语教育促进学生双语水平与学业进步的程度。其实,双语教育结果评价除了关注双语教育计划本身的成效以外,还涉及双语教育过程中其他一些目标的实现,诸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学生个体目标的实现等。一般而言,出于这样一种目的的双语教育评价,往往是把接受双语教育计划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与接受英语单语教育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加以综合比较分析。在这一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把各区域各组学生几个阶段的双语学习测试成绩、非语言学科学业成绩、学习态度的转变等数据收集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此处需特别强调的是,双语教育计划的实施,往往会影响学生一个学年到另一个学年母语标准化测试的成绩,这也许会进而影响接受双语教育计划的学生在某一个时期全面发展情况的评估的结果。因此,在实施双语教育结果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评价者应及时采取一些补救性措施,尽量避免对学生学习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这一项是我国内地不够重视的,而台湾地区做得较好。(见表三)

表一:预期评价表

分析:大多数人认为双语能力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其中主要指学生的双语听、说、读、写能力。个别人认为学生的双语能力主要指双语口头交际能力,也就是学生的听、说两种语言的能力。依此观点,学生的双语能力具体包括:(1)双语语法能力,主要指学生能够精通两种语言系统,譬如,两种语言的句法规则、语义及其相关的附加词汇等方面的知识;(2)双语社会语言能力,主要强调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灵活运用两种语言的恰当表达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3)双语演讲能力,特指学生能够用两种语言,富有意义与激情地表达与所涉及主题有关的内容;(4)双语策略性能力,是指学生在两种语言交流中能够灵活机动地使用或切换两种语言。所有这些都属于学生双语能力评价的范畴。此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双语能力评价还涉及对评价过程与评价内容中文化偏见的反思,要注意评价的场景等。

学生获取的语言知识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其中,一个层面的语言知识属于被动性语言知识,这种语言知识通常是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习得的。另一个层面的语言知识是主动性语言知识(也称活动性语言知识),这种语言知识往往是学生通过读与写而渐渐习得的。不言而喻,后者的习得往往要以前者为基础。

通过对学生双语技能的测试,往往可以折射出外语的听、说能力还没有满足学生对双语教育的需求。对这些学生而言,在进行读、写层面的双语教育以前,必须先为他们提供正规的以听、说训练为主的双语教育,直到他们的被动性语言基础扎实了,才可以进行读、写层面的或较高层次的双语教育。相比之下,那些听、说能力已经非常熟练,而且初步具有一定读、写能力的学生,可以实施用英语教授其他非语言学科的双语教育计划。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外语语音、词汇与语法掌握的熟练程度在决定学生理解、使用外语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发音与听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影响他们清晰地读出所学词汇的一个主要因素。学生熟悉外语词汇的范围决定着他们理解各学科概念的范围与程度,学生掌握外语词汇与语法技巧的程度,也往往决定了学生用这种语言思维与分析问题的水平,学生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熟练使用外语的能力,也会影响到他们信息交流的范围。因此,只有当学生能够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自由地交流,或者当这个学生可以用外语对自己的观点与需求作准确的表达,这个学生才可能全身心地参与双语教育的课堂教学。

性向预测是我国在制订计划时容易忽略的。学生语言群体对待另外一种语言的消极态度,往往是影响学生该门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学生对待第二语言态度的测试,要包含在各学校的双语教育计划预测试之中。家长大力支持双语教育计划的兴趣或兴趣缺乏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双语教育结果。

表二:双语教育实施过程评价方案

双语教育实验如果能严谨地从这些方面入手,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以深入探讨台中第一高级中学尝试推行的非语言类科目——物理汉英双语教育为案例研究,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处理过的信息按照问题归类,将结果写成正式报告并分发给有关人员。在分类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对双语教育实施的方案作全面的判断,看双语教育是否损伤母语学习,是否损伤学科学习,是否利于提高外语水平。针对学生在双语课程中反映出的情感、态度,调整双语教育实施方案,提高教师水平,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以下图表表明台中一中双语班实验的效果。

表三:台湾双语教育实验效果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双语教育实验班进步了分,占原来程度的。说明双语教育是可行的。

表四至表六为苏州地区对推行双语教育的问卷调查:

表四:双语教育实施前学生基本能力的问卷调查(接受问卷学生计101人)

说明:8项里6项回答低于60%,被判定为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等级”的项目为教材提供了参考,为双语教育实施过程中制订评价方案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学生欠缺的正是我们推行双语教育可以实现并提高的。

表五:双语教育教材评价方案实施过程问卷调查(接受问卷学生计101人)

说明:6项里6项回答超过60%,被判定为“学生希望的教材的方式”。学生希望双语教材应有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我们在做双语教材开发时,就能有的放矢,做到切实有效。

表六:双语教育阶段成果评价方案问卷调查(接受问卷学生计101人)

说明:18项里12项回答为需要,判定为“学生需要”双语教育。学生需要的项目可继续强化,不需要的可在教育过程中删除,这将有助于双语教育教材开发得更合理、实用、科学,双语评价体系得更完善。学生的双语策略性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将有明显提升,学生不仅会学英语,还会用英语,更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学习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科技,最终实现双语教育培养外语科技人才,促进本国经济科技发展的目标。

三、双语教育实验的管理

1.政府层面:研究发现,除非双语教育与政府保持一致,否则它们不会成功。所以双语教育实施的保障是政府的有序管理。

首先是制度保障。政府统筹安排,设立实验学校的申报制度,严格审核把关。这样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推行、实施,有利于统一标准,有利于双语教材的编制与传播。

其次是政策倾斜。在中小学推进双语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工作,需要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撑。无论是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还是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都要认真制定“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资格认定条例、双语教学规范,以及双语教育督导评估标准。鼓励所辖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双语实验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投入给予倾斜,为双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最后是经费落实。实施双语教育需要在经费投入、人员配备、收费政策等方面给予保证,为双语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除可以多渠道引进丰富多彩的教材外,政府还能在不考虑赢利的前提下,投入人力、资金自行编制教材。

2.学校层面:学校作为双语教育实验的基地,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双语教育的效果。

(1)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小组,为双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各种支持。

(2)实行选拔、培训和激励相结合的教师管理机制。

(3)课堂作为双语教育的阵地,其管理模式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以物理课为例,双语教育起初应降低课程标准,然后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物理学词汇,如位置(Position)、速度(Velocity)、加速度(Acceleration)和直线运动(Rectilinear Motion)等,学习如何以简单英文句子回答物理问题,到听得懂老师用英文上课及说明,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原理、简单的特性及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后,再逐渐恢复应有的专业水平并加强双语特色。双语课程中还应保证使用电子教材的时间,选择多种典型题目,在电脑交互式解说下引导学生逐渐适应读写英文题目、解题及作答。双语课程的节数、时间及各种教材的使用,都应有固定的时间并逐步推进。

四、结语

很多人从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现状中寻求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出路,其实,这是有一定国情差距的。中国应以其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作为基点,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并重”,立国之本还是汉语。英语的工具性应该重于人文性。比起新加坡,台湾地区的有效双语教育方式应该更值得内地借鉴。

应用文班级活动方案范文 第3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活动课程 开发 设计

新的要求。我国职教界引进了国外不少成功的模式,对专业课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是,文化基础课程方面,改革

为此,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应借鉴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在语文课程建设方面,把普通中学的语文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校本课程引进到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并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其加以改编。本文拟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设计方面谈一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

(一)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课程教材设计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与所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来选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1.结合阅读能力培养,设计活动内容

这类活动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如指导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阅读方法训练、摘抄、制卡片、阅读心得交流、读书报告会、古诗文背诵比赛、读、诵、演名著系列活动、诗歌散文朗诵欣赏、本乡本土的作家访谈等。

2.结合写作能力提高设计活动内容

3.结合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设计活动内容

此类活动旨在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它包括:口头作文、即席讲话、人物采访、配音朗诵会、演讲辩论会、诗歌鉴赏会、课前一分钟新闻会、语文知识抢答、故事会等。

4.结合教材中安排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设计活动内容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实践能力,2006年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修订版教材中,现代文单元和文学作品单元增添了“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这些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虽然数量不多,但可以抽出来纳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的系统活动中,这样既节省了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语文活动的效益。

(二)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程设计活动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与专业课程结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使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互相促进,使语文能力与专业技能力共同提高。如与德育课结合的辩论赛、与计算机专业结合的语文网页和课件制作活动、与导游专业结合的“与淮安”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等。

(三)结合普通中学部分语文活动课内容设计活动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是把普通中学语文活动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引进过来的,二者之间本来就有语文教育的共通之处,而且普通中学语文活动课程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借用普通中学部分语文活动课内容来开展活动是可行的。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毕竟还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师生个性特点、具体实施条件等等,所以在借用普通中学部分语文活动课内容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增删或改造,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

(四)结合校园活动设计活动内容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也是开展语文活动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班级中经常进行撰写广播稿、办墙报板报、美化教室、班规制定、主题班会、竞选演讲、团员活动、小组竞赛等活动;学校组织的宿舍文化节、技能节、艺术节、运动会,都是学生学习观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机会。如果能把这些活动与语文活动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动性,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使德育与语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

(五)结合家庭和社会生活设计活动内容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地方,在家庭中学习语文,有丰富的材料,听、说、读、写齐备。利用家庭语文活动资源的可以开展如下几种形式活动:(1)讲述。让家长讲述老一代革命家的故事,讲述自己家族百年的发展等。(2)谈心。父母子女一起谈天说地,纵论人生,评论文艺,讨论影视,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同时得到锻炼。(3)游览。全家人一起游览风景名胜、凭吊古迹、研读碑文,可陶冶性情,对语文学习更为有利。(4)亲情互动。在与亲戚朋友的交往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在一些家庭纪念日或传统的节日里,用文字和语言问候亲友。

总之,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设计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意识,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取材,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方案从总体特点来看,与普通中学语文活动课程方案一样,都是受一般活动的规律的支配,离不开一般活动的几个共同要素,即目标(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结果。因此在设计时有如下一般要求:

1.目标全面化

在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既要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机整合,又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发挥活动的多重教育功能,使每项活动都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内容主题化

语文活动虽然没有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但绝不等于可以放任自由,随心所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课程计划和专业特点,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并在一个确定的主题统率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富有成效。

3.形式多样化

语文活动的操作形式不能一成不变,一定要多种多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对语文活动课充满向往。活动形式可以是竞赛型,如语文知识竞赛、优秀读者评选等;可以是表演型,如表演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等;可以是游戏型,如职业角色模拟,还有辩论型、赏析型、调研型等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喜好、活动涉及的内容挑选合适的形式展开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由于自身的特点,方案的设计与普通中学语文活动课程方案设计有着一定的区别,要体现职教特色。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教学方案的构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具体的方案应包括以下条目:活动标题、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场地与器材准备、活动程序、活动方式和方法、活动的总结和体会。

参考文献:

应用文班级活动方案范文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漳州市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的共同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小学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力地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2、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落实送星评价部分评价指标为重点,以新颖活泼的课外活动为载体,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心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活动宗旨

依据小学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工作,促使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特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校园生活得到丰富,使学校教育管理再上新台阶。

三、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四、社团种类

学生社团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个人能力为目标的社团,如计算机兴趣社团、机器人比赛社团、演讲与口才协会、节目主持人社团、校园广播社团、小记者团等;

2、以文娱、体育、艺术等方面内容为主的文化、娱乐、运动型社团,如文学爱好学生社团(文学社、诗社、经典诵读社等)、体育爱好学生社团(武术、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围棋、象棋、健美操、街舞等)、艺术爱好学生社团(舞蹈、合唱、模特、戏曲、课本剧、器乐、声乐等)、兴趣爱好学生社团(集邮、书法、美术、摄影、动漫、古迹民俗探究、军事爱好者俱乐部等);

3、以志愿者组织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服务型社团,如爱心服务社团、心理咨询社团、环保社团等;

4、以科学探究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型社团,如科技发明社、科技探究社、天文社、航模社等;

5、以中小学国家课程知识体系拓展延伸为方向的学科拓展型社团,如应用文写作社、趣味数学社、趣味化学社、物理与日常生活社、上下五千年小小论坛、人与自然和社会话吧、英语角等。

五、统筹安排,确定课程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规定如下:

1、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社团活动课程。

2、定活动时间:每周一课时,两周一连排,义务教育一至二年级与地方及校本课程相结合,三至六年级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相结合;每双周周三下午第二、三两节课为社团活动的固定活动时间。

3、定活动内容:指导教师要注重校本化的活动内容开发,研究适合本组学生的教学活动内容,初步制定社团活动教学计划。

4、定指导老师:学校每个社团小组设主持教师一名和指导教师若干名,每位教师均要主持或参与指导一项社团活动。

5、定活动地点:确保各社团活动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地点。

六、具体活动措施

1、社团要本着学生自愿和教师选拔、推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报名。

2、每次活动,师生准时地到达活动地点。每次活动开始,主持及指导老师一定要先在社团活动点名册上清点人数再训练,没到的学生要弄清去向并在记录册上写明。

3、各社团教师拟定活动计划,认真组织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填写活动记录。学生活动时老师不干其它有碍于指导的事,不允许让学生放任自流的自由活动。活动时间未到,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应用文班级活动方案范文 第5篇

【摘 要】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理念引导与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全人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学生在情感认知与知识储备和自我人格的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努力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健康积极的语文素养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文紧扣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以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档案袋法来凸显多元评价的优势。

【关键词】档案袋法;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1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基本原则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效的主要标尺之一。良好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以及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成就感等积极情绪的培养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另外,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评价也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挥在那说明的衡量标准之一。把握好课堂评价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适时原则

评价的及时性,要在学生做出反馈后做到及时评价有助于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的培养。评价的及时性原则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学生在学校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对于来自集体的表扬与老师的肯定看的非常重要,因为及时的评价一方面是对他们个体在课堂表现上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学业表现与课堂学习认知能力的一种检测,学生很想知道自己的表现是否达到了教师的要求。

客观性原则

本原则要求教师的评价不能利用主观的情感因素,不能带入个人的感彩,要依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包括课堂的发言,小组活动、课后作业等,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些评价要涉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总评,要让学生感到评价公正中肯。

多元评价原则

多元评价就是摒弃传统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文分数论的评价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可以从过程性评价中关注学生的课堂发言,学生对某个问题独特新颖的观点,学生的作业书写等。多元性评价从评价方式上来看,主要涉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体评价。总之多元性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实现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综合性表现。

评价的语文性原则

这里的语文性原则也称为长期的育人原则,也就是本文的档案袋法的引入,随时记录学生一个课堂的表现,进行长久跟踪,档案袋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丰富。档案袋法的优点在于全面记录学生每个大的阶段的发展变化。而且具有连续性与动态性,档案代法的评价模式更加人性化,更加生态化,科学化。

2档案袋法的简述与优势

系统性优势

档案袋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中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性质的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与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的“桃花新木”为例,老师可以从学生对课文的重点词汇的理解、主题思想、造句遣词的表现用课堂记录表进行详地记载,最后经过一个学期的收集,来综合反应档案袋法记录评价学生的系统性优势。

动态性优势

档案袋法的动态性优势在于它能随时随地的记录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各种表现,譬如学生的课堂反馈,作业质量、课后的实践性作业,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表现,展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学生某个时期表现不够良好,但还是某段实践表现又突出了,这样一来,能够动态反应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体现出了核心素养理念中的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不会一棒子把学生打死。例如人教版《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课文故事讲解、画图作文、学生辩论赛等形式来记录学生在不同活动中的优势。有的学生不擅长口语表达,但还他的绘画水平,或者作文遣词能力强,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档案袋的动态特征记录。

规范化优势

档案袋中储存的评价表和材料一般都是严格按照某个学校的课堂评价表或者管理单位用来考核学生用的量表,在信度与效度方面比较可靠,评价的维度涉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实践、学业成绩、思想品德等多个维度。所以相比较一般的评价方法,更加具有规范性。例如学生的语文周记、书法本、课堂比较都可以利用规范的档案袋表格进行记录。

创新性优势

档案袋法的内容并没有明确规定一定要装什么内容,一定不能装什么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课堂的评价需求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学生的评价材料进行创新,例如,如果是小学生,可以在档案袋里装上孩子不同时期的优秀作业、绘画,优秀作文等,当然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写的升旗演讲稿等。语文教学的范围比较广,演讲、作文、书法、班级活动设计方案都属于语文学科素颜的体现,这些方面的评价经过细化,都可以档案袋的系统创新来实现。

3档案袋法在语文课堂评价中的运用

小组活动评价的收集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兴趣爱好决定了小学的语文课堂要基于语言文字设置更多的课堂活动,认学生的活动实践中不断掌握有效的语言知识。这就要求语言教师要把学生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装在档案袋里。例如: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堂中的小组活动中小学生的竞争、合作、个人表现等利用科学的量表进行收集,归入档案袋。

问题回答与个体展现评价的收集

本维度的评价主要是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表现,譬如:一文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悬念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主旨、细节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举手竞答,点名竞答等形式来考察学生个体表现,通过设置一般、良好、优秀的等级来记录学生问题与个体展现的情况,最后归入档案袋。

师生互动模式下师生互评模式的材料收集

师生互动模式下的师生互动模式评价既可以设计成描述性的语言材料,也可以制作成表格。但是核心是要体现学生与教师双向评价,让学生客观描述自己心目中语文课的授课应该是什么情景,自己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而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发言、课堂自律、课堂任务的完成度等来综合考察学生本堂课的表现,由于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批改、课堂观察与量表记录来记录学生课堂综合表现,每周末,可以在班干部的协助下进行周总结,这样就减少了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典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可以用“小女孩的天堂生活”“小女孩为什么微笑着走了”。这两个话题老师可以先做示范性情景设置,把学生领入小女孩的内心世界,然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特长表现资料的收集

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要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切实关注学生的语言特长:例如我们可以把寓言教学中的故事演讲、故事续集续写等,选出优秀的作品记录在特长生的档案袋里。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原则的系统论述,向我们突出了课堂评价对于语言文字教学的重要性,要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总教学目标,要通过高效科学的教学策略落实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就要重视课堂评价,而本文把西方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档案袋法引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并就如何操作进行了细化,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也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葛姗姗.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运用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