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临床免疫学的简介范文(精选3篇)

admin
导读 [3] 杨享元.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行性以及疗效分析.中国医疗前沿, 2013(20):56.[1] 葛艳.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医学信息, 2013(22):448.

临床免疫学的简介范文 第1篇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以下4种表现互为因果,其中①②项为诊断的必备条件。①大量蛋白尿:患儿的尿蛋白定性检测等于或超过(+++),尿蛋白定量检测每日>50 mg/kg,持续2周以上。②低蛋白血症:患儿的血浆白蛋白<30g/L。③高脂血症:患儿的血胆固醇> mmol/L。④明显水肿: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肾炎性肾病综合征具备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并有下述表现之一,为肾炎性肾病综合征:①血尿。患儿2周内3次离心尿检查,红细胞>10个/HP。②高血压。学龄儿童的血压≥130/90mmHg,学龄前儿童的血压≥120/80mmHg。③氮质血症。患儿的血尿素氮> mmol/L。④低补体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及C3持续下降。

按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分型

①激素敏感型:予泼尼松足量正规治疗8周时,尿蛋白转阴者为激素敏感型。②激素耐药型:予泼尼松足量正规治疗8周,尿蛋白仍阳性者为激素耐药型。③激素依赖型:对激素治疗敏感,但激素减量或停药1个月内病情复发,此种现象重复发生2次以上者为激素依赖型。

病理类型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病理检查及类型: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或肾小球呈极轻微的改变,免疫荧光下肾小球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电镜下肾小球呈现弥漫性足突融合现象为其特征性改变。临床表现特点:大量蛋白尿,临床分型为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且治疗反应分型多数为激素敏感型。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检查及类型:光镜下系膜细胞增多和系膜基质增宽,系膜增生严重时可见毛细血管腔受挤压变窄,基底膜正常。免疫荧光下可见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以系膜区IgA或IgM沉积为特征的被分别称之为IgA肾病和IgM肾病。电镜下主要系膜区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为血尿伴程度不等的蛋白尿。

膜增生性肾炎根据肾小球超微结构改变的不同又可分为3型:I型,免疫复合物型;II型,致密物沉积病;Ⅲ型,膜增生性肾炎与膜性肾病的混合型。此3型共同的病理特点是均有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系膜细胞增殖和基质增生。临床上以I型最多见。临床表现特点:以肾炎伴低补体血症为特点。常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后转为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表现,常有肾功能受损且呈慢性进展过程。

膜性肾病病理检查及类型:以基底膜的弥漫性增厚、钉突形为特点。在疾病的初期,电镜下示颗粒状上皮下有沉积物,依病情发展过程分5期改变:I期,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II期,除上述沉积外,基底膜有钉突状改变;Ⅲ期,基底膜环状增厚;Ⅳ期,基底膜内的沉积物溶解、吸收;V期,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免疫荧光检测则以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沉积为主,伴少量IgA、IgM、C3沉积。临床表现特点:以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小儿膜性肾病原发者少,多为继发性(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和HBV相关性肾炎)。

临床免疫学的简介范文 第2篇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DOI:

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lain-Barrés syndrome), 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是急性软瘫的常见原因之一[1]。免疫球蛋白作为治疗急性GBS的主要手段, 在我国基层医院广泛应用[2], 为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GBS的临床效果, 现收集在本院神经内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 诊疗的104例急性GBS患者的临床资料, 回顾其诊疗经过, 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神经内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急性GBS患者的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均满足第6版《内科学》中规定的急性GBS的诊断标准[3]。排除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相关药物过敏者;入选患者入院前均未行免疫球蛋白或激素类药物治疗。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2例。观察组中男31例, 女21例, 年龄12~64岁, 平均年龄(±)岁, 病程4~48 h, 平均病程(±)h;对照组中男30例, 女22例, 年龄14~80岁, 平均年龄(±)岁, 病程6~48 h, 平均病程 (±)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且调查过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并备案。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免疫球蛋白常规治疗, 人免疫球蛋白(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国药准字 S10970081) g/(kg・d)[4], 静脉输注, 连续用药5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 免疫球蛋白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 甲泼尼龙[Pfizer Italia .(意大利), 注册证号H20110064]500 mg/(kg・d)肌内注射, 连用7 d后, 改为口服制剂, 剂量为3 mg/(kg・d), 连用3 d后停药。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格林巴利综合症诊断及治疗指南》[5]中的相关规定, 显效:治疗后肌无力、说话声小、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 活动自如, 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有效:治疗后上述症状仍存在, 但显著缓解;无效:经积极治疗, 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恶化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积极治疗, 观察组显效19例, 有效28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显效14例, 有效25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GBS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周围神经系统的广泛性炎性脱髓鞘为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临床上以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以及主观感觉障碍为其主要表现[6]。

急性GBS发病前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发热等前驱症状。对急性期患者的治疗首先应以维护生命体征为主, 加强呼吸功能的维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调整电解质紊乱等。现阶段, 临床上对急性GBS的治疗方案包括:免疫球蛋白疗法、激素疗法、血浆置换疗法、免疫抑制疗法等, 其中免疫球蛋白疗法与激素疗法应用最为广泛。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输注, 不但能提供特异性抗体还能中和致病性的自身抗体, 调节抗原识别因子, 抑制补体结合, 足量的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防止膜溶解性攻击性复合体形成, 有效遏制自身性的免疫反应。激素应用能减轻机体对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抑制局部的炎症因子释放, 减轻急性脱髓鞘病变的组织炎症和水肿。二者联合能有效降低脱髓鞘程度, 促进髓鞘修复, 有效逆转神经传导阻滞。从本次统计的结果分析, 采用联合用药方案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显著优于单用免疫球蛋白的对照组患者(P

综上所述, 在免疫球蛋白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急性GBS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改善患者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葛艳.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医学信息, 2013(22):448.

[2] 陈长江, 章平富, 魏国兰,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格林-巴利氏综合征1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22(3):202.

[3] 杨享元.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行性以及疗效分析.中国医疗前沿, 2013(20):56.

[4] 曾庆银.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的临床疗效观察.医药与保健, 2015(2):84.

[5] 王坤亮, 朱家攀.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 2014(4):139.

临床免疫学的简介范文 第3篇

通过统计儿科常见疾病检查中的相关诊断情况和治疗情况,认识到儿科中具有原发性问题的病症为60%左右,重复性发作疾病的准确率为90%左右。通过对相关疾病进行有效的编码控制认识,完成综合性的数字编码管理控制,保证合理的相关数据的有效话过程分析,加深不同的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各类发热、疼痛、呼吸道障碍、肺炎、消化不良等病症的有效病情认识和管理,提高综合性的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过程控制,保证合理的治疗过程分析和临床观察,从而逐步的完善综合性的治疗过程控制,保证合理的过程分析,实现临床医学的诊断过程管理,加深综合性的编码准确率控制,降低编码过程的认识程度,保证合理意义的有效话诊断过程。通过对不同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进行有效的种类分析和过程控制,保证合理的准确率编码过程控制,完善综合性的儿科常见疾病的有效检查过程控制和治疗,从而完成较高精准度、较好系统编码过程控制下的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

2提高儿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免疫系统培养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