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篇
1.1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施工工艺
搅拌。在施工工艺中,对于减半工艺的要求最为基础,为了使混凝土与其它物质及添加剂的均匀结合,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强度、硬度始终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搅拌工艺极为严格,首先是采用强制式的搅拌机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添加水,同时注意材料添加时的顺序,严格控制各个材料的调配比例,将所有工艺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某公路的混凝土加固和维修工程施工中,使用了JZC350锥形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机,采用“先将砂、石子、水泥、粉灰煤搅拌30s,然后加水和高效减水剂搅拌150s,最后出料”的投料顺序,得到的混凝土比较均匀、粘聚性好、保水性强。
运输和浇筑振捣工艺。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应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途中,拌筒应以1~3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在浇筑和振捣上,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分层厚度不大于800mm。振捣时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局部采用插入式和附壁式振捣器共同振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每点拆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不再冒气泡为止。在某公路工程中,一般将搅拌过程就近选择,通过运用小型的运输方式进行输送就能满足施工需求;在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环节中,利用振动棒进行振捣,同时采用人工将混凝土面抹平。以上的施工方式,大大的为公路工程降低了成本的投入,为企业节约资金。
养护工艺。养护是获得优质混凝土的关键工艺之一,混凝土由于水灰比小,基本不泌水,因此养护比普通混凝土更为重要。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必须立即加以覆盖或立即喷洒或涂刷养护剂,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防止混凝土开裂,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宜超过75℃,并应采取措施缩小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防止表面受环境影响因素(如曝晒、气温骤降或浇水造成降温)而引起的激烈变化。
1.2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1)施工原材料控制,对水泥、粉煤灰、水、高效减水剂和粗细集料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对混凝土各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合理确定。
2)施工人员控制,即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及详细的技术交底;
3)施工设备控制,必须挑选合理的施工设备,并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在上述某公路的混凝土的施工准备阶段,除改换高效减水剂外,其余原材料均与实验室相同,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较为合理有效。
1.2.2施工中质量控制。
1)混凝土的搅拌上,首先注意原材料、外加剂的投料顺序,并对原料的配制量、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2)混凝土的运输上,应尽可能控制混凝土的运输距离,运输预拌混凝土的罐车要有减小坍落度损失的隔热措施,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防止漏浆;
3)混凝土的浇筑上,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水化热和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的影响,尤其是炎热天气下的大量施工,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和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的措施;
4)混凝土的养护上,需按照预先制定的养护办法加强养护工作。
1.2.3施工后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后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混凝土的强度验收,看配制出来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必要时应对影响耐久性的抗冻性、抗渗性等进行试验。
2结语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篇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论文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1】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现场工种多、专业多的交叉作业,现代土建工程以混凝土施工为主,本文结合多年的实际经验,就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是土木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程之一,混凝土是当今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的材料。
混凝土是由石子、砂子、水泥与水按比例调制而成的,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具有经济优势。
因此,研究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于加快土木工程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做基础的材料,是由砂子、石子和水泥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而成,较其他建筑材料具有造价低的特点。
按照国家规定,土木工程必须使用混凝土。
混凝土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足没有及时发现,必将给建筑主体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二、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混凝土的浇筑:
模板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
当今许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着空洞、不平、沾有垃圾、拼缝不密实、未涂隔离剂等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而过早的拆模,由于混凝土还未达到一定强度,既而损伤混凝土,将出现缺棱掉角现象。
过早的拆模,还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从而无法有效的与钢筋结合。
振捣对于混凝土的强度也很重要,振捣时间不足,致使混凝土不够密实,而振捣的时间过长,将会引起大量石子沉淀、利息、水泥浆漂浮在表面上等现象。
对于那些钢筋密集的梁柱交接点,如不加强振捣,易引起混凝土蜂窝、空洞、漏筋等现象,既而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
2、混凝土的养护: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相关作业人员往往忽略对混凝土的养护浇水。
而混凝土后期水化反应时,需要大量的水,而这个期间并未得到重视,既而使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而浇水养护的频率也至关紧要,混凝土的水化过程需要连续性,由此为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浇水的频率与水量需要科学、合理的定夺。
3、混凝土的拌制:
在实际施工中,操作人员往往没有对混凝土拌制的材料进行重量核算与控制。
材料的重量需要进行控制,每种材料都需过秤。
而施工中,也往往容易出现加水过多的现象。
加水过量,将导致混凝土在其硬化以后,混凝土内将残留多余的水分,从而形成水泡,而水泡经过蒸发后,混凝土内将残留许多气孔,既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幅降低。
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时间,其指混凝土全部原料倒入搅拌机搅拌开始,直到搅拌结束。
而在实际施工中,其搅拌时间往往不足,既而使混凝土混合不匀、易和性不够、颜色不符等。
4、裂缝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间,往往由于气候、环境、人为等因素影响,造成工程建筑各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混凝土施工作业人员,需要考虑工程外部气候条件不同,混凝土结构也将有所不同,而对于裂缝的宽度控制,其控制标准也不同。
现今我国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多数以施工阶段的重点监管与技术强化为防治裂缝的方法。
当工程主体上出现裂缝时,既而再采取补救措施其效果不尽人意,难以满足工程质量标准。
三、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方法
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
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2、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称为混凝土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3、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的振捣时,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部、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
这三道设置其位置需符合要求,再通过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
使用振捣棒时,需控制好振捣时间与振捣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在下层的混凝土50毫米以上,移动间距在40厘米左右,振捣棒需要快速插入、缓慢拔出。
在混凝土密实后,需采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面刮平并撒上5到25毫米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终凝前需用木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3、混凝土梁柱节点箍筋施工技术:
当今我国建筑工程多数采用的箍筋施工方法为,将全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梁板钢筋并整体沉梁。
其有着让钢筋运输、捆扎、堆放等较为安全的有点,并较差作业少。
绑钢筋与支模不冲突,功效相对较高。
可此施工方式存有箍筋间距难以保证、节点箍筋少放等问题。
其解决方式是,在下料时将所有节点增设纵向短筋,柱节点区其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
在柱纵筋上套入整体骨架,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进行穿梁钢筋、捆扎,为防止柱纵筋与附加纵同短筋的位置冲突,而导致的套箍困难。
附加纵向短筋需偏离其箍筋角部大约5厘米。
由此,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数量和间距。
在实际施工时应根据情况而使用,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工程,采用此方法较为困难。
4、混凝土施工缝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现场施工过程中洪,通常会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和人力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往往不能够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可能会超过初凝时间,需要预留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必须要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部位的结合力比较差,是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施工缝的位置必须要设置在剪力比较小的部位。
四、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
在施工之前应清楚的了解混凝土的结构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08)
[2]李平.浅谈建筑施工深层搅拌法的技术要点及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7)
[3]刘海其,张发秀.浅谈混凝土裂缝发生原因及施工控制措施[J].青海科技,,(04)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2】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如火如荼的崛起,与此同时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为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息息相关,但目前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愈发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文章着眼于目前土木工程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及其质量状况,为探索更为科学的施工技术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力求在土木建设行业中形成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工程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商品混凝土因其具有可连续作业、输送能力强、容易成型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随着高层、小高层等建筑物快速发展,商品混凝土愈发呈现出炙手可热的趋势。
但混凝土优良的建筑特性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其自身具有优良的性能所以混凝土成为了当下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正因为如此,在建筑质量保障方面,更是有国家颁布的建筑准则规定,在现在的建筑工程中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
随着商品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也受到多方的重视。
商品混凝土是半成品,只要混凝土的生产商和应用单位都切实合作,遵循国家的有关标准安全生产,规范生产,才能保障质量。
1 混凝土质量保障难的原因
商品混凝土是指应用于商业用途,可出售、购买的混凝土。
现代建筑施工大部分均是使用商品混凝土的。
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俗称灰或料;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做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合,在搅拌站经过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的质量主要因以下几个方面而难以得到保障:
混凝土的强度较低
商品混凝土的配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按照相应的保证率进行配置。
但是生产商由于从经济效益出发,考虑经济成本。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3篇
水利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浅谈论文
1冬季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配料要求
水泥混凝土配料需要满足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与其材料的选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混凝土配料的选用时需要保证其具有抗压、抗拉、抗冻、抗裂等性能,良好的材料选用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在选用配料的过程中除了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要求外,还需要保证工地施工中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和易性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要求,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拌合好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能均匀密实的填满所建模板的能力,而流动性的高低主要反映的是混凝土中含水率的高低以及坍落度的大小,混凝土的流动性对于浇筑后的振捣作业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混凝土的粘聚性的高低则是保障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离析现象,在浇筑完成后,如果混凝土中流出一定的水分则意味着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较差,无法产生较为密实的混凝土结构,从而对于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强度产生严重的`影响。
水泥混凝土品种的选取
由于水利工程需要具有极高的耐久性、防水性,同时对于强度也要求很高,因此在选用何种水泥混凝土配比方案时需要先进行试件的浇筑作业,对完成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直至选用到较为合理的配比方案,而对于水位变化区外的混凝土区域,则需要选用有耐磨性和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配比方案,可以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等,在满足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前提下又能够极大的减小混凝土的发热量,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在混凝土选材与拌合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混凝土作业,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裂缝的产生,文章将就如何减少裂缝出现的措施进行介绍: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尽量控制在25℃以内,在选用混凝土时需要尽量选用水化热量较低的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可以尽量的缩小混凝土的内外差,同时需要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的外加剂(减水剂)、掺合料(多为粉煤灰)等以减少混凝土配比中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同时,还需要选用材质性能较好的粗细骨料。为了降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的膨胀剂、减缩剂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量。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好的混凝土不能在施工现场临时添加水,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对于大坝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需要尽量的采用薄层、间歇短和均匀浇筑的方式完成混凝土的浇筑。
2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是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重要一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今,在一些不大的水利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搅拌采用现场单机搅拌的方式,生产量小同时也无法精确保证材料的配合比,而且由于各个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不一,导致在这些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水泥混凝土一直处于低质、低效的状态,从而造成建设完成的水利工程的质量不高,水利工程的强度与耐久性等都相对不足。所以,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采用高性能、高效率的水泥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时,需要对砂石、水泥的用量进行精确的控制,完成搅拌的混凝土在现场施工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行加水,从而影响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同时,搅拌的混凝土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冬季由于外部温度较低,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混凝土内的温度是由于混凝土水化时所产生的,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表面的混凝土会很快的完成与外部的热交换而造成温度下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效果。完成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个小时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时期,由于周围温度较低,造成混凝土的水分进行多次的凝固-融化-再凝固的过程,从而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极大的影响,而通过试验发现,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使新拌合的混凝土还温一段时间,使得浇筑的混凝土能够达到临界强度后,就可以免受外部温度较低所产生的冰冻伤害。现今,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多采用的是:
(1)添加防冻剂的方法是一种是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此种方法相对于其他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能耗较低且成本低廉的特点,能够广泛的推广使用。
(2)材料预热法,此种方法是先对砂石以及拌合混凝土的水进行一定的加热,从而使得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热量,此种方法是为了使水泥的水化作用保持一个较高的初始值。此外,还有蓄热保温法、添加克拉丝纤维法等。在冬季施工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来确保施工质量。
3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冬季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程,极易产生裂缝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文章主要对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4篇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实际操作过程中多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施工模式。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改善混凝土性能。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好原材料购置、配比以及振捣等环节的质量管控,以免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主要的养护技术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墙板混凝土完成浇筑振捣以后,需带模养护7天以上。拆模以后,挂上两层麻袋将其严密的覆盖好,继续对其进行保温。在此过程中,需洒水养护到两周的时间;第二,顶板混凝土浇捣施工完成、终凝以后,6小时内不能浇水,以免出现起灰、起皮等问题;8至12小时内,用薄膜可将其严密覆盖,而且面层加盖两层麻袋进行保温和养护,确保7天内混凝土足够的湿润。3~4天以后,确认混凝土核心温度高峰期过去,再正常洒水养护至14d(满足UEA防水混凝土养护要求)。
5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非常的广泛,而且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实践中应当加强重视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毅,马士良,王涛,等.混凝土温升抑制抗裂技术在镇江西津湾地下停车场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8):143-145.
[2]张永存,李青宁.薄壁混凝土渡槽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分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10).
[3]胡伟华,彭刚,黄仕超,等.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混凝土动态损伤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02):123-127.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5篇
论文摘要:影响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因素很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施工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本文结合影响工程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浅论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论文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管理;工程质量;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的具体体现,因此,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施工方法和环境,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应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人手。下面,我们结合影响工程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谈谈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具有生产周期长,建设过程连续性和协作性较强,受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性强,工程产品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单一、施工方法不确定等特点。而且,一旦出现质量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无法衡量的。 1.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经由投人物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出物质量控制的全过程系统控制。由于项目施工也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因此,在全过程系统控制过程中,应对影响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实施全面控制,即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这五大因素进行严格的事前控制是保证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的关键。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五个主要影响因素,我们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如下: 2.1施工人员的优劣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施工人员素质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因为工程质量的形成是受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包括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人员培训,重点解决以下方面问题: 首先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因为施工中使用大量的农民工,如果技术培训跟不上,会造成施工环节间衔接不够紧密,容易脱节。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使施工人员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等方面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观念。 其次是提高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施工组织、技术指导、质量规划检查等方面的能力;采购人员除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忠于事业、守信于企业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观念。 2.2严把材料关,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严把工程材料“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销售名目繁多。增强监管人员,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控制,水泥、钢筋、土工布等主要材料采用检查出厂合格证及现场取样抽检进行双重控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不予使用。对所需砂石料派专人去砂场、采石场考察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料,进料时有质检人员随时抽检,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进场。 2.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保证施工使用效果 首先审查施工单位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施工前要注意机械设备的选择配备,施工中要加强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监控、检查。用于施工的机械设备除考虑它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可靠性、维修难易、能源消耗,以及安全、灵活等方面外,还应注意其数量配置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条件。进人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确保其工作性能和状态良好。施工中要严密监控其作业状态,防止带病运行,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2.4改进、完善施工方法,提高作业活动质量 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规范、标准进行,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完善施工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施工中应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选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但要考虑其先进性、创新性,而且要重视其成熟性和实用性,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流程。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稳步提高。 2.5加强环境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环境既包括现场自然环境条件,又包括施工作业环境和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加强环境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6篇
一、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配置技术
混凝土的配置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所以,技术人员在配置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标准以及工程实际要求,对水泥、砂石、掺合料以及水等材料通过科学配比对混凝土进行配置。与此同时,必须严格按照顺序投放材料以及进行搅拌。在对配合比配置时,不能凭借以往工作经验来确定,需要根据材料选择以及施工需求进行适配试验,确定配合比,从而保证配置出的混凝土符合施工要求以及技术需要。
(二)混凝土搅拌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必须确保其连续性以及稳定性,因此,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检查现场搅拌机械是否配备良好。例如,需要对搅拌机通电加水做好空车试转,监测搅拌桶的湿润状态。另外,在搅拌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含碱量以及碱集料反应等,还需要计量好混凝土原材料。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搅拌桶砂浆在出现损失时,需要参考配合比范围,减少砂石用量。同时,还应该严格控制水以及其他原材料的使用量。之后,需要对搅拌后的混凝土其性能以及外观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搅拌技术。另外,如果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出现了分层、离析以及漏浆等问题时,就应该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二次搅拌,只有搅拌后的混凝土性能达到标准后,才能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混凝土,才能保证浇筑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三)混凝土碾压技术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接下来就应该进行混凝土碾压。碾压工作属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想要保证碾压技术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需要对以下几点内容进行关注:首先,需要保证压路机始终保持在匀速状态,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压路机的速度应该控制在2~4km/h范围内;其次,在进行不同阶段碾压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碾压设备,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碾压质量;最后,想要保证碾压质量,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避免急刹以及掉头等现象出现,避免产生过压,影响碾压质量。
(四)混凝土养护技术
众所周知,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泥和水会发生水化反应,在这种反应的作用下,就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而导致裂缝产生的额主要因素在于混凝土表面结构中存在的水分会快速流失,进而导致表层以及结构内部之间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想要避免裂缝情况的出现,就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表面温度,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养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敷设防护层,减少水分流失,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浇洒冷水,进而缩小温差。
(五)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完成混凝土搅拌后,就应该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同样,在进行浇筑时,工作人员应该需要加强注意,控制浇筑质量。首先,工作人员应该进行浇筑前检查模板以及钢筋预埋件所在位置是否合理,一旦发现模板上有杂物就需要及时清理,并且,还应该封堵模板中存在的缝隙。其次,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浇筑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连续不能间断,一旦出现间断,那么之前浇筑的混凝土就会发生凝固,如果继续浇筑,就会引发质量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第一层混凝土凝固前完成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最后,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工作人员应该对钢筋表面进行检查,如果有污染问题就应该及时处理。
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一)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应由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搅拌车装车前,需将混凝土搅拌车内清理干净,在运输中,混合罐应保持在5r/min慢旋转。混凝土向浇筑场地的运输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坍落度不符合施工的具体标准时,可以根据混凝土设计的要求用水填充。如果有偏析现象出现,必须重新搅拌。场地尽可能平整,运输的道路应设置为圆形车道,以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二)混凝土的浇筑及裂缝处理技术
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连续性,中间不能间断,如果非得间断时间不能相隔的太长。如果在需要分层浇筑的时候,首先需要掌握新旧两层之间相互间隔的时间以及新旧相接的粘合度有多大。同事要准确掌握浇筑的时间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浇筑完成,保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不要受到影响,同时还要避免混凝土裂缝儿的产生。在浇筑的时候也要注意天气的变化,一般不能在多雨,或者多风下雪的'天气中进行浇筑因为这些不良的天气会给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在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用宽幅度的摊铺机进行操作时摊铺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纵向接缝可却无法逃脱产生横向接缝颇率是每天至少出现一条无法控制的混凝土作业缝。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处理混凝土施工缝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还有接缝处必须得压实如果缺乏力度与结合强度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导致出现严重的松散问题。
三、混凝土养护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的养护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使用寿命和工程质量,在红泥土浇筑完成之后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不能给新浇筑的混凝土面造成任何压力,要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其造成破坏,或者损坏,同时对于婚姻土施工中的施工人员要制定一系列的保证质量措施,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的洒水进行养护,也可以用塑料纸覆盖等方法进行养护,在一定时间段内要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避免后期出现裂缝儿发生的可能。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根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技术要点,针对各阶段不同的施工要求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意见。
参考文献
[1]王广林.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5:81~82.
[2]谢勇智,姚战胜.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J].科技展望,2016,03(24):52.
[3]钟奇.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09.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7篇
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论文
1、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重要意义
目前,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主要步骤包括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工程施工的测量工作、工程施工的沟槽开挖工作、工程施工的接口处理工作、工程施工的检查井砌筑工作、工程施工的阀门及附属构筑物的安装工作、工程施工的故障维修工作、工程施工的回填土体工作等施工关键技术的施工工作。除此之外,施工过程还要考虑到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要穿越的地下环境的障碍物、地下水环境的干扰、地下特殊环境、地下多管道串并联施工等施工环境问题。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工作已经得到了比较完善的发展,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类的法律法规来对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工作。
2、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现状
目前,我国的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国的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很容易在冬季(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出现冻堵冻结现象;
第二个方面,我国的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的检查井部分容易出现接口断裂和冻胀冒水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我国的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基坑塌方现象、管道的已有管线遭到破坏现象、管道的沟槽超挖问题、管道的沟槽槽底泡水问题、管道的接口漏水问题、管道的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等现象。
经过分析总结,我国的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施工的核心技术掌握的不到位,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之中也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控。
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准备工作
在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开工之前,要先做好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图纸审核工作。在审核过程之中,施工单位应该认真审核混凝土排水管线的位置和高程,根据设计好的数据信息组织好施工设计工作,以便于做好交底工作。与此同时,在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之前做好最佳回填土密实度试验、设计好砂浆配合比试验等基础性的管道工程实验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中的管节水压进行预先实验测量。
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放线工作
在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放线工作的一开始,先要根据甲方团队提供的施工基准点区域进行相关的测量布置,有效的实现施工的平面控制以及高程控制。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避免施工的后期挖掘工作可能给施工现场带来的难以挽回的损害,在建立基准点监控网的位置要设置相关的临时水准点以及护桩等工具来保证施工挖掘的准确进行。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井和预留管的位置、混凝土排水管道中线、与混凝土排水管道管线存在冲突的位置、混凝土排水管道沟槽开挖边线等重要部位要设置好相关的标志,以便于施工团队进行有效的资料核算和质量检验,必要时在这些关键部位还要留下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在施工过程之中如果遇到需要增设转角大于135度的`连接井设备,并分段用直线连接。
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沟槽开挖工作
在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沟槽开挖过程之中,针对埋深很大的沟槽开挖工作,一般会采用分层挖掘施工的挖掘方案。在施工现场,施工团队要结合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和管线分布图纸以及施工现场环境来进行挖掘施工。在挖掘的开始阶段,施工方要先清除掉施工现场上面的浮土和杂物。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既有管线的实际位置和埋深,这样才能在挖掘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开这些管道,为挖掘工作提供参考。在施工的沟槽开挖阶段,一定要先行对槽底高程和宽度进行测量分析,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欠挖和超挖问题的产生。如果在挖掘过程中产生了超挖的问题,在回填碎石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回填碎石到设计的回填高度之后,一定要暂停回填,开始对回填碎石的压实密度工作,保证回填碎石的密度达到需求。为了保证施工挖掘之后的槽底土质的完整,在挖掘施工过程之中,要注意避免施工对原状土的损坏,在机械挖掘到离设计的距离只有二十厘米左右的时候,要终止机械操作,开始人工挖掘过程。在人工挖掘的过程之中,为了有效避免边坡塌方问题的产生,堆土下坡脚与槽边的距离最小不能小于1米。
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管道安装工作
在混凝土排水管道工作开始之前,一定要先做好管道的基层处理工作,将平基的混凝土坍落度有效的维持在三厘米左右。在这个过程之中,只有等到平基高程达到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稳管工作。在安装混凝土排水管道之前,还要做好槽底高程、宽度以及槽帮稳定性的检查审核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挖掘的槽底进行杂物的清理工作。等到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根据具体的沟槽深度和施工面情况来进行相关的混凝土管道堆放工作以及吊车停靠位置控制管材间隙工作。安装时用吊车安装,人工配合;吊车安装管道时先进行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检查捆扎情况和制动性能,安全后方可起吊;安管时用边线法控制安管中心位置,高程桩法控制管内底高程。管材用橡胶圈安放对接完成之后,对管道接口用干硬性水泥砂浆进行处理,之后进行混凝土管基座浇筑,浇筑过程注意检查管基几何尺寸,除此之外,在管道安装工作中,要注意管道和检查井的连接,保证整个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
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闭水试验
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闭水试验工作,指的是需要进行闭水操作的排水管道在施工完成交付使用之前所必须进行的试验工作。这个闭水性能的试验应当是通过工程业主、施工团队、监督管理部门三方同时进行的。在实验过程之中,应当首先把混凝土排水管道注满水进行为期约两天的浸泡工作,在这个浸泡过程中要求堵住管道的两个端口。质量合格的混凝土排水管道的试验结果应当满足相应的渗水程度规定。
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土方回填工作
在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进行回填土体的工作之前,应当先对挖掘的槽体的淤泥、冻土、腐殖土等物质的清除工作。与此同时,在进行回填工作的同时还要保证整个挖掘的槽体之内没有积水问题的产生。再进行回填工作时,使用的回填土体应该不包含直径在十厘米之上的碎石物质,而且回填土体的含水量应当符合最佳的含水量要求。回填土的铺设过程中,要注意填铺的每一层厚度不超过30厘米,每一层的强度和密度也要符合标准。回填应从管两侧进行,管顶上50cm以内必须采用人工夯填。
3、结语
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要把握好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按照施工设计图的规定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8篇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论文
混凝土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由于混凝土成型后坚硬不易破损等特点,多用于高层建筑或占地面积大的大型工程建筑当中。但是,混凝土在施工当中仍然存在着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我们针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
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混凝土的种类是多样的。其中水泥混凝土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混凝土,也是作用最大的一种。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和混凝土两种材料搅拌而成的。对于水泥的选择尤为重要。不同种类的水泥与混凝土搅拌之后形成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是具有本质性的差别的。在混凝土中,还存在着一种材料叫做骨料,主要是由砂石组成的。骨料的选择也与混凝土的坚硬程度有着较大的关系。
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混凝土的配置过程是决定混凝土质量及硬度的关键,如因混凝土的质量存在问题,或者因在配置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比例配置,都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性能的发挥。同时也会严重的影响施工建筑的质量。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浇筑也是施工技术的重要体现。往往浇筑过程没有注意连续程度以及模板的质量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还有在浇筑过后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及时、温度没有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都容易使混凝土出现裂缝、脱落等现象的发生。
模板质量。模板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混凝土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在施工前对模板的检查和清洗不到位,导致模板上存在异物、缝隙、孔洞等现象的存在,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使混凝土的表面凹凸不平。待混凝土还没有完全风干时过早的拆卸掉模板,使混凝土没有支撑力,与钢筋结合的不紧密,会造成混凝土的脱落现象的发生。振捣也是一个要求施工技术的过程。振捣的作用主要是使混凝土达到满足施工的精密度,方便混凝土的浇灌程序的进行。振捣时间短,混凝土达不到要求;振捣时间长,杂物清除的不干净影响施工质量。同时,如因振捣的技术问题而导致的混凝土出现气泡、孔洞、密度不均匀等现象也会严重影响施工建设的工程质量。
2控制措施
选择合适的.材料与配比。在选择与混凝土混合的水泥材料时,要根据水泥的种类、性能以及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如选择的水泥不达标,则可能在与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出现杂质过多、气泡、空洞等现象的发生。还要注意在配比中水泥的配比量尽量少一些,以防混凝土的变形。选择混凝土的骨料时,我们尽量选择颗粒均匀饱满的骨料,并且检测结果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在骨料。还要进行多次的比例调配,从而保证配比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混凝土拌制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要进行两次,才能确保搅拌出的混凝土达到施工标准。第一次时搅拌时要注意混合料的投放量、投放顺序,还要记录搅拌的时间,从而保证搅拌出的混凝土均匀、没有杂质。第二次搅拌我们通常选用机械搅拌,进行自动化的搅拌过程,使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以保证土木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对模板进行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再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保持浇筑的持续性,不能间断,且要在前一层的混凝土开始凝固前完成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毕后,还要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混凝土污染,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混凝土的养护是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问题的有效手段。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温度梯度、预埋管线设计不当、养护措施不当等。对于温度梯度问题,首先,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控制,减小内外温度差,防止出现温度梯度造成混凝土裂缝;其次,避免将混凝土置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尽量保证混凝土所处最低温度的相对稳定;最后要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出现不融合的现象。在预埋管线设计上,一方面,要保证预埋管线直径不大于板厚的1/3;另一方面,对于较粗的管线或线管集中位置,可以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处加铺200mm间距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在混凝土养护方法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养护———对于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可以使用蓄水养护的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d内,应该保持混凝土周边环境潮湿;如果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则需要使用适当的养护剂来养护。
模板、钢筋施工技术控制。在立模的过程中,要以顶基中心为参照物确定立模边线,立模边线外的找平层应该通过水准仪超平挂线的方式来确定。等到砂浆硬化后,再在线路中间的两侧立模。模板安装应该将人工辅助与塔式起重机有机结合起来,安装顺序应该先由外模板到内模板,使用M16螺栓来连接两层模板,最后安装拉螺杆。固定纵向主筋,并保证连接质量符合规范。对已连接的样品进行现场抽样测试,保证模板、钢筋施工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设计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在混凝土施工作业前,对建筑物的年限和受力情况深入调查和分析;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检验植筋的结构能否承受拉拢力度,采用冲击电钻替代钻孔机钻孔、清理钻孔时确定钢筋是否合格,结构胶必须有效且合格,均匀搅拌植筋胶并保证在植筋工作完成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固化。只有严格遵守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才能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土木工程的建设也是越加的重视。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建设也应顺应时代的步伐而不断进步。完善和发展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顺利、安全、有效的进行施工建设的有力保障。要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严把质量关,对技术严格的控制,避免因操作等技术性问题影响土木工程正常的施工建设。革新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使我国的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设能够更加让国家放心、企业安心、百姓开心。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9篇
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不良现象很多,尤其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混凝土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的问题更为突出。对于桥梁调查中发现如下现象:(1)有些1982年建成,至今使用24年的桥梁开始出现耐久性劣化病害。(2)1993年建成的京九线63km+846m处及67km+866m处12n跨普通钢筋混凝土T形梁出现梁体侧面露筋现象。(3)京广线有些1898年建成的桥墩,京山线有些1896年建成的桥墩至今还在安全使用。(4)桥梁的墩台、人行道板、栏杆的主要病害为裂纹;梁的主要病害为露筋、钢筋锈蚀和混凝土裂纹。(5)次要构件往往比主要构件裂化严重、速度快。通过分析上面现象可知,构件耐久性与其受力特征有关。对混凝土耐久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混凝土本身的性能和工艺质量。高质量的普通混凝土受压构件。耐久性也可超过100年。一般环境条件下,普通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劣化速度较快,不同构件差距较大,容易造成结构达不到预期使用寿命。
绿色混凝土的优越性
绿色材料的特点包括材料本身的先进性(优质的、生产能耗低的材料);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低噪声、无污染):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节省的、可以回收的)以及符合现代工程学的要求等。绿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目前还主要局限在材料的回收和重复利用技术、减少“三废_的材料技术与工艺、减少环境污染的代用材料、环境净化材料可降解材料等方面,但随着环境意识的加强,绿色产品时代将随之到来。绿色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降低混凝土制造时的环境负荷绿色混凝土大量使用工业废料和再生利用固体废物,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废物的排放量。
降低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负荷
大流动性免振捣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减少了环境噪声。高性能、长寿命混凝土材料的研制,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的负荷/寿命比,从总体上也是降低材料环境负担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研究较多的还有多孔混凝土、排水性铺装混凝土、吸音混凝土、吸收有害气体混凝土、调湿功能混凝土、储蓄热量混凝土制品等。
保护生态、美化环境
绿色混凝土中的生态混凝土指能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混凝土。这类混凝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安全性
绿色混凝土中的机敏混凝土融混凝土材料的多种功能于一体。利用电热效应可以对居住环境进行恒温控制;利用其自感知、自调节和自修复功能可有效地对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智能控制和修复,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我国目前混凝土生产基本实现了工厂化,预拌混凝土生产方式已经普及,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掺和料和高效减水剂的应用逐步发展,具备了发展和普及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初步的技术条件。但是由于需求及工艺、技术等原因,掺和料应用种类较少,混凝土性能多数处于中低水平,急需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理论和实用技术的指导。而我国目前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研究上,还没有颁布能够指导实际生产、符合我国混凝土生产企业特点的规范或权威技术文件。这种条件下,企业自身的生产经验犹显珍贵;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生产及检验、试验条件的研究工作就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了。
2绿色混凝土发展研究
绿色混凝土特点绿色混凝土的特点:(1)降低水泥用量,大量利用工业废料;(2)比传统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3)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减轻对环境的负荷,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节省能源,以及有害物质的“零排放_;(4)能够为人类提供温和、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生存环境。绿色混凝土的环境协调性是指对资源及能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少和循环再生利用率高。绿色混凝土的自适应性是指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能够改善环境,具有感知、调节和修复等机敏特性。
混凝土绿色化的技术路线
大量利用工业废料,降低水泥用量
水泥工业污染严重,不仅产出大量粉尘,还排放有害气体及其它有毒物质。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2003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8.13亿吨,占全球水泥产量的43%。水泥产量高速增长加速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降低水泥用量,是目前的一个严峻而又有挑战性的课题。许多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煤矸石、硅灰等具有潜在活性,可以部分替代水泥,并可以制备性能更优越的混凝土。利用工业废渣既可降低水泥用量,又可消除其自身对环境的污染,是实现混凝土绿色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工业废渣数量庞大,仅粉煤灰每年将产出近2亿吨,而煤矸石目前堆放总量已超过30亿吨,尽可能利用这些工业废渣将获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
提高混凝土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也是混凝土绿色化的途径之一。混凝土强度提高,可以减少结构的截面积或结构体积,减少混凝土用量。工作性提高,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振捣器的使用,降低环境噪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可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节约维修和重建费用,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近年来,混凝土耐久性成为人们热门话题。人们逐渐认识了混凝土耐久性对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延长混凝土工程寿命还可以节约大量资金。根据美国统计,其混凝土基础工程(公路、桥梁、大坝、供水系统等)估计价值约60000亿美元,而每年用于维修和重建费用则高达3000亿美元。当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主张延长混凝土工程的设计寿命,如桥梁使用寿命按100~125年来设计,港口工程寿命按100年设计等。
使用再生骨料和人造骨料
混凝土制备过程将消耗大量砂石。若以每吨水泥生产混凝土时消耗6~10吨砂石材料计,我国每年将消耗砂石材料48~80亿吨。全球已面临优质砂石材料短缺的问题,我国不少城市亦将远距离运送砂石材料。同时,我国每年拆除的建筑垃圾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约为1360万吨,新建房屋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约为4000万吨,大部分是送到废料堆积场堆埋。因此实现再生骨料的循环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意义十分显著。因价格费用原因,用废弃物加工成人造骨料,往往比天然骨料价格贵,但这种情况将很快改变,因为天然骨料日益短缺,而人造骨料的加工技术逐渐完善和高效。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废弃物再生率已达50%以上。德国钢筋混凝土委员会1998年8月提出了“在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的应用指南_。日本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2000年要求混凝土的资源再利用率达到90%以上。日本对再生混凝土的吸水性、强度、配合比、收缩、抗冻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近年来,日本开发利用城市下水道污泥生产骨料的技术,这种骨料强度达到了普通河砂的90%,很有利用前景。因为海砂资源丰富,用海砂取代山砂和河砂作混凝土的细骨料,也是解决混凝土细骨料资源问题的有效方法。海砂中含有盐分、氯离子,容易使钢筋锈蚀,硫酸根离子对混凝土也有很强的侵蚀作用。此外海砂颗粒较细,切粒度分布均一,很难形成级配,因此必须先进行适当处理才能使用。目前已经开发出一些对海砂中盐分的处理方法,如:洒水自然清洗法、机械清洗法、自然放置法等。对海砂的级配问题,主要采取掺入粗碎砂的办法进行调整,使之满足级配要求。日本在海砂方面的利用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阶段,1995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以上。
与自然环境协调
为了使混凝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通过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形状或构造等的设计,使其具有降低环境负荷的能力。例如通过控制混凝土的空隙特征和空隙率,可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吸音性、蓄热性、吸附气体性能等。通过对混凝土性能和色彩的设计,使混凝土与植物和谐共生,这类混凝土包括植物适应型生态混凝土、海洋生物适应型生态混凝土和淡水生物适应型混凝土,以及净化水质生态混凝土等。利用建筑废砖石等材料制成的环保型绿色混凝土护砌材料的研制成功,则实现了在混凝土上长草的愿望,较好的解决了堤防安全护砌与保护自然环境的矛盾。
提高混凝土的机敏性,使居住环境更安全
混凝土材料作为各项建筑的基础,其智能化的研究和开发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自诊断混凝土、自调节混凝土、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敏混凝土的相继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机敏混凝土的特点是具有自适应性,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实现自适应控制、调整和修复材料。机敏混凝土材料与智能建筑相结合无疑将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环境空间。机敏混凝土是智能化时代的产物,它在对重大土木基础设施应变的实时监测、损伤的无损评估、及时修复和减轻台风、地震的冲击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对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长期的耐久性都极具重要性。
几种已经进入生产领域的绿色混凝土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0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前言:
施工缝是指在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而暂时留置的缝隙,它不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它会随着施工的进展或工序的结束而消失。但施工缝的留置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正确留置施工缝和处理因施工缝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技术问题。
1 施工缝设置原则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11 年版)中的规定:施工缝应设置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同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施工缝的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这里对常见的柱、梁、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件的内力作简要分析,进而说明施工缝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选择性。
2 施工缝的设置
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施工技术间歇、天气等因素影响需要设置施工缝的常见构件主要有柱、墙、梁、板、基础等。
混凝土柱或墙
1)混凝土柱的最大弯矩位于柱的两端,其剪力和轴力沿柱高变化很小或基本无变化,所以施工缝设置在柱两端主要是方便施工,但目前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将施工缝设置在柱中段也不应视为质量问题。2)混凝土高柱或高墙往往因建筑功能或装饰方面需要,有的建筑物中独立柱或独立墙高度达到十几米以上,如柱或墙一次浇筑到顶面,既不现实还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离析,同时还会有模板支撑困难、振捣不便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只要模板支立、接槎处理符合规范要求,就完全可以在柱中段设置水平施工缝,这种施工缝对高柱或高墙受力没有不利影响。
混凝土梁、板随着建筑物功能及装饰美观的需要,“高、大、新”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多年来因混凝土梁板两端的剪力或负弯矩最大,在框架梁两端靠柱一侧设施工缝,并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同时由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施工操作等问题,使混凝土分成若干段浇筑,因此只要我们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力和抗渗问题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施工缝的处理方法科学合理,就不应对施工缝设置作过多的限制。
混凝土基础
1)当筏板基础较长时,为克服基础沉降差异、温差和水泥干缩等影响,需间隔一定距离浇筑筏板,每段筏板之间还应设置“后浇带”填平补齐,这样在后浇带处就会出现两道垂直的施工缝,同时应对后浇带混凝土浇捣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保护。
2)箱形基础及地下室外墙施工缝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结构安全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结构的抗渗防漏。有的施工单位为防止施工缝处成为渗水通路,采取基础底板同壁板或地下室外墙同底板一起浇筑的方法,结果事与愿违。一般是在箱型基础和地下室底板同侧壁外墙相交处往上30~40cm 设一道水平施工缝,缝内再设钢板或橡胶止水带。但是施工缝毕竟是个薄弱部位,能少设缝时尽量少设,同时施工缝的结构及构造处理措施必须周密。
3 加强施工缝质量的处理措施
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避免因设缝给结构带来隐患,确保施工缝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不变,施工缝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施工间歇时间未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时,可将新混凝土均匀盖满先浇好的混凝土,然后将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层到达已浇好的混凝土层内5~10 cm,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形成整体。
2)施工间歇时间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时,则必须等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MPa 后方可继续施工。
3)已浇筑的混凝土早已硬化时,新浇筑混凝土前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①清除接缝表面的浮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混凝土层、油污、钢筋上的锈斑等,凿毛接缝表面并使之形成锯齿状,这样可以明显提高接续面粘结强度。
②用清水冲洗旧混凝土表面,使其保持湿润,并在新浇混凝土前先铺一层厚度为1~ cm 的素水泥砂浆(若是水平施工缝,则水泥砂浆厚度宜为2~3cm),再按混凝土浇筑要求浇新混凝土。
③处理方法
a)二次振捣法。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再次对施工缝附近新浇筑的混凝土二次浇捣消除泌水现象。
b)插粗骨料法。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进行分层分段浇筑时,因表面浮浆多,易造成施工缝处结合差,这是应将提前准备好的长尖型小毛石,均匀插入原混凝土深2/3、外露长1/3,使施工缝处结合更加牢固,以增强其抗剪强度。
c)插粗短钢筋法。在浇筑混凝土时,先在施工缝处均匀插入短粗不一的钢筋,使二次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处混凝土温度及干缩变形受到阻碍和约束,于是提高了施工缝处抗拉、抗剪强度。
d)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法。随着微膨胀剂的发展,使得“后浇带”、“加强带”等施工缝的处理应用较多。即在后浇带混凝土中掺入水泥重10% 以上的微膨胀剂(具体掺量根据试配情况确定)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基本或大部分抵消了混凝土因温度收缩变形对施工缝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后浇混凝土的微膨胀,挤实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施工缝。
e)钢板网法。当施工缝处配筋较密集、堵头模板无法设置时,可采用钢板网封堵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其作用除能阻挡混凝土流动外,还可以在钢板网处形成均匀的混凝土凸头,会大大提高施工缝处混凝土的粘结力和咬合力。
4混凝土施工缝处理的经验和体会
合理的时间控制采用冲毛法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时,掌握好冲毛时机十分重要。冲毛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高压水,因此,应避免冲毛水影响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其次,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初凝作为混凝土浇注时间的控制,终凝则为混凝土抗压强度开始发展的时间。实际上,混凝土达到终凝时,抗压强度也只不过1 MPa 左右。而采用冲毛法时为保证冲毛效果,喷枪的工作压力一般至少为1 MPa。因此,应防止混凝土强度受到高压水的破坏。
关于浮浆混凝土的浮浆层,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原因。搅拌后的混凝土混合料可以看成是均匀分布的,但在静止状态或动力作用下,颗粒因重力和浮力作用而下沉或上浮,浮浆的产生可以看成是水泥浆与骨料的分离。若骨料粒径过大,或者水泥浆黏度过小,都容易产生浮浆。因此,要避免浮浆过多,合理的选用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是很重要的。施工缝为混凝土结构的薄弱部位,若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以处理,就能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5 结语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合理性要求,但关键是施工缝应按规范要求处理得当,使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完整体。因此,施工缝应尽量少留,必须留施工缝的结构也应周密合理的设置,施工缝的处理措施更应精心施工。同时对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1篇
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的论文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的原因
地基处理不当。在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前,除了需要做好工程设计工作,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只有保证地基的稳固性,才能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所以,地基处理的质量影响着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施工质量。在地基处理时,一般是对自然土进行直接处理,要保证地基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水利工程涉及的地区比较大,由于这些地区的土质有一定差异,所以,在处理地基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的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使得不同区域的地基强度有着较大差异,容易导致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所以,地基处理不当,会影响混凝土衬砌渠道的防渗性,也会影响水利工程效用的发挥。
支模出现偏差。模板支设是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中一道重要的工序,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做好监管工作。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中,如果模板支护出现偏差,会导致模板在安装时出现开裂现象。有的施工单位,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在模板支护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的施工流程进行操作,而工程监理人员也没有对模板安装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使得支模出现偏差,并且没有及时修护与处理,导致模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变形问题,影响了衬砌渠道防渗的效果。
施工材料的质量不高。
渠道施工材料选择不当。混凝土衬砌渠道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施工材料的影响,所以,施工单位如果对材料选择出现失误,会极大的影响施工质量。混凝土衬砌渠道在施工时,应用的材料比较多,这些材料有多种级别,比如水泥材料,就有多种种类,而且不同种类的水泥性能与强度有着一定差异,在选择水泥材料时,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土质等情况,选择不同等级强度的水泥,还要根据工程实际,选择经济合理的材料,要以降低工程成本为原则,选择实用性强的材料。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材料放置与保管工作,如果存放的方式选择不当,也会降低材料的性能以及质量,从而影响渠道施工的质量。
混凝土材料运输或浇筑存在问题。混凝土材料是渠道施工中必须用到的材料,其性能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但是有的施工单位,由于运输距离过长,使得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质量与性能受到了影响。另外,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也会影响渠道施工的质量,在水利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用的技术与设备越来越先进,工程中很多项目都可以由机器自动完成,所以,混凝土浇筑也逐渐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施工,如果施工单位在设计浇筑流程时存在失误,而且工程监管力度较低,则会极大的影响渠道质量。
养护工作不到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做好养护工作,这一养护工作需要做好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在浇筑混凝土模块环节,在混凝土凝结达到一定硬度后,施工人员需要将混凝土取出模块后再进行养护。另一方面是在混凝土衬砌渠道建成后进行养护,主要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如果养护不当,会使裂缝缝隙不断扩大,不仅缩短了混凝土衬砌渠道的使用周期,还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2加强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防治的具体措施
加强对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地基的处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要求的不同以及地质因素,合理选择的渠道基础,确保其可靠性,在进行渠道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分析周围环境,针对地基中不良的土质与构成物需要将其挖出,确保土质质量,之后需要对荷载能力高,抗冰冻性能好的材料实施填筑。与此同时在进行地基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保证基层的整平性,确保夯实度达到相关标准,而且渠道砌筑密度也应该与改建渠道的要求相一致。在进行渠道改建时,需要提前渠基土扒松并风干,然后再回填新土,并分层进行夯实,彻底清理掉渠道内的腐质土、淤泥以及垃圾。
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支模技术。当前,在工程施工中,模板大部分使用的是钢模进行施工的,这主要原因在于钢模的散热比较好,可以及时合理的散发掉渠道中的热量,防止由于温度变化而造成的混凝土裂缝,最终出现渗透现象。安装渠道衬砌模板的过程中,需要将在稳固的地基上进行支撑,而且支撑面积需要设置的比木板搭,如此一来可以防止模板出现位移与滑动现象,进而保证了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混凝土表面的完整性、光滑性。
合理选择渠道施工材料,确保其质量。混凝土具有一定的使用周期,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裂缝。所以,施工人员,尽量选择优质材料进行混凝土浇筑,加强对材料运输中的管理,选择合适的砂石,对大颗粒砂石予以筛除。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并按照相关比例配制混凝土,把握搅拌时间,选择优质材料浇筑混凝土,能够提高其治疗,对延长其使用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施工人员需要根据一定的程序实施浇筑,在地基处理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把碎石、沙子均匀地铺盖在地基表面,然后实施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与地基之间的缝隙使用灌浆技术进行填充,并根据渠底—渠坡—压顶的顺序实施浇筑。浇筑完成后,对衬砌渠道实施平仓振捣处理,确保平仓振捣的连续性,避免长时间停滞施工。
切实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由于天气因素的影响,脱水现象出现概率比较大,从而造成水泥颗粒含水量比较少,不能够完全凝固,这样一方面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裂纹。所以,施工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增强养护意识,促进养护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养护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尽量缩短混凝土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比如使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炎热,混凝土表面温度比较高,水分蒸发速度快。施工人员可使用给混凝土浇水的方法来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使得其水分蒸发减少,确保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充足性。二是要对混凝土衬砌渠道定期实施养护。由于混凝土自身原因,衬砌渠道也有可能会发生裂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裂缝的大小,采用表面涂抹、凿槽嵌缝等技术加强对缝隙实施处理,进一步做好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的预防工作。
3结束语
上所述,混凝土衬砌渠道是水利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做好材料、设备以及设计的监管工作,还要优化工艺流程,做好质量检测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混凝土衬砌渠道出现渗漏现象。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2篇
对当前桥梁工程混凝土现场施工流程之中的影响因素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明确技术的核心难点以及核心的基准,下文将针对桥梁工程混凝土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等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旨在更好的实现工作的改革,实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混凝土现场质量控制中的施工方案制定
首先应当制定出完善的技术方案,切实的增强现场的管理水准,并且制定出恰当的、符合现场施工标准的施工方案,通常的情况之下应当结合现场施工的环节以及要点,严格的按照起点顺序、混凝土浇筑的部位、施工的概况、振捣设备、振捣技术方案、设备的养护以及检查验收等环节的标准制定出施工技术方案,并且加强技术交底,真正意义上保证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水准。严格的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管理,签订相对应的施工技术合同,加强对相关交货方式的管理。最后,则应当加强对现场施工配比报告分析,加强对桥梁工程施工的控制,加强对现场混凝土种类、性质等的验收管理,以更好的增强桥梁工程施工监督水准。
2混凝土质量控制中泵送工艺的控制
其次,还应当加强对现场桥梁工程混凝土泵送工艺的管理。加强对相关技术施工的全面控制,连续的按照施工的步骤标准进行管理,如果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则应当及时的降低泵送的速度,在中断之后应当连续的进行。在正式的混凝土泵送之前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应当加强对桥梁工程施工的控制,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之中则应当采取高温泵送的方式,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之下则应当按照相关施工技术标准来进行施工的控制,结合现场施工的条件和技术标准估算得出相关内部的数量,在正式的施工完毕之后则应当采用空气压缩等方式,进行内部的清洗,渐渐的进行加压处理,慢慢的降低压力,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施工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3混凝土现场质量控制中交接环节的管理
最后,在实践的混凝土现场质量控制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对交接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严格的按照相关配合比例进行监督,并且加强对资料的检查,加强对出场合格证明的控制,严格的保证混凝土原材料品种以及规格等等,按照强度进行一一的检查,加强后期的文件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混凝土的运输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其中会受到天气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以及运输机械设备等等各个环节的影响,所以,应当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重点的应当增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教育,保证施工的水准。真正意义上保证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水准。
二结束语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3篇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1】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发展,我国土木工程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当今,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土木工程的建设,所以,对土木工程的建筑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产生的裂缝,将直接影响到了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土木工程建设发展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方便在以后的土木工程建设发展中加以利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本文将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分别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因素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一、促使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混凝土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不管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还会混凝土结构与结构之间,都会相互造成影响,出现相互形成制约的现象,那么在专业上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约束,也就是说在整个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大部分的混凝土结构承受的变形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温度和收缩之间的现象产生,而我们讲的约束主要还是以外部的约束为主要的。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要求有哪些
总而言之,在整个土工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没有办法避免产生裂缝的,那么针对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就必须要利用所有的可以利用的措施来控制和避免混凝土的裂缝。
所以,通过以下阐述的相关观点,针对混凝土可能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关措施。
1、必须要将水泥水热化的要求降低
首先混凝土本身的热量就是通过水泥的水热化来产生的。
因此,在土工建筑施工选购原材料时,就要相对选择一些水热化比较低的的矿渣酸盐水来配置混凝土。
之后必将科学合理的利用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以此来降低水泥的用量。
然后是要利用施工现场的条件,来选择使用比较优良的骨料,讲科学的使用和添加粉煤灰、减水剂的融合技术,以此来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易和性,这样一来就可以降低水泥的用量,最终来达到降低水热化的目的。
其次是可以通过利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的办法来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温度,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循环冷却水的办法就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的温度。
最后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之中通过掺加一些砂石,也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水热化温度的目的。
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
第一,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气温,不要在炎热的气温下进行浇筑。
在夏天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在夜晚温度低的环境下进行浇筑,同时采用地下水搅拌混凝土降低入模温度,在运输和浇筑的时候,我们要通过遮阳、覆膜、浇水等方法进行降温,以此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第二,在浇筑混凝土时,适当的加入一些缓凝型减水剂。
第三,在混凝土入模时,为了能够尽快的使模内的热量散发出去,我们可采取通风降温的办法。
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的要求
第一,在混凝土浇筑后施工技术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的保养工作,在夏季的时候不要曝晒同时还要注意保湿;在冬季的时候要对混凝土采取保温覆盖的办法,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第二,要对混凝土进行长时间的保养,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拆模,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第三,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
第四,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铺开,避免混凝土堆积过大过高。
4、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的要求
通过在混凝土基础与垫层之间建立一个滑动层,在施工的时候通过运用刷热沥青作为滑动层,以消除嵌固作用,释放约束应力。
5、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要求
第一,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砂、石含泥量多,所以导致了混凝土的收缩,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相应降低。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
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我们尽量把石含泥量控制在小于l%,砂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也降低了因为砂、石含泥量大对混凝土抗裂的不利影响。
第二,通过采用二次投料法、振捣法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在浇筑之后,要马上清除表面上的水与在最底层的含粉煤灰极大的一层砂浆,我们要在混凝土硬化早期就进行保养维护,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第三,在混凝土的表层与内部建立合适的配筋,以达到应力分布的改善,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6、混凝土养护的要求
第一,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少于28天。
第二,低塑性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马上喷雾养护,然后再及时的洒水养护。
塑性混凝土要在浇筑完后的6-18小时之内,再进行洒水养护。
第三,混凝土的养护应当连续进行,中间不要中断,确保在养护期间内,被养护建筑一直处在表面温润的状态。
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观点可以看出,在整个土工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被广泛利用的,但是这项工程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作为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只要严格的按照各道施工工序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及时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就可以减少和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
另外在整个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完成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标准,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企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06期
[2]张功,李留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华章,22期
[3]金俊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研究[J],建筑,2023期
[4]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期
[5]张文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局部应力分析及拉―压杆设计[D].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2】
摘要: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基础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究,对其中一些关键步骤进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对其他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分析;质量;控制
引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事关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也事关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安全,提高土木工程施工中对技术的运用能力,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加大技术这一要素的加速和提升作用,从而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地完成预期目标,完成土木工程建设对社会和经济进步的总任务。
1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中对一些关键点的要求
对基坑土方的开挖的要求
在基坑开挖前应当先确定施工顺序和分层的厚度,然后再进行施工。
为避免地基土出现扰动现象,施工时要做到连续施工,切勿中断。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4篇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论文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1】
引言: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现场工种多、专业多的交叉作业,现代土建工程以混凝土施工为主,本文结合多年的实际经验,就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处理
与基础的相接
柱与独立基础或底板不同强度混凝土的交接面,一般设在基础或底板的上表面,与混凝土施工缝相重合,以方便施工。
若为独立基础,亦可设在梯形截面的变截面处。
柱与独立基础或底板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交接面,也可设在柱外距离柱为柱宽的截面处,深度至底板或基础底部。
柱与梁相接
柱与梁相接的节点核心区受力非常复杂,且施工缝常留置在该区的上部及下部,若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此处理不好,可能留下隐患。
柱与梁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设在距离柱为梁高的梁上。
在与梁下皮等高的柱的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浇筑与柱等强度的混凝土至板下平面,混凝土也随同浇至柱相邻梁内距离与梁高相等的梁内,梁内混凝土也浇至板底平面,此时混凝土浇筑不能停止(此处不能形成施工缝),而应在柱截面内继续浇筑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至板的上表面,此处作为柱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缝。
为此,当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浇筑至板下平面时,在柱的截面位置上要支设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板。
此种做法施工过程繁琐,施工时除要注意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浇筑在交接面处的更换外,还要及时支涉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但能保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
梁板的混凝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强度等级,一般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关并不大,通常相差1-2级;整浇梁板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是按T形截面内的混凝土按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浇筑,剩下的低强度混凝土量也就不多了,为方便施工,梁板混凝土宜采用与梁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如果梁和板的混凝土等级相差较大,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可留在弯起钢筋等于板厚的竖直截面上
二、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
在完成材料选取后,混凝土的搅拌一般被视为混凝土施工的第一道工序。
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搅拌设备应该加水进行空转数分钟,并将积水倒净,以达到拌筒充分润湿的目的。
在进行第一盘搅拌时,要充分考虑到筒壁砂浆的损失,相应的石子用量需要按配合比规定减半处理。
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尽量做到卸载干净,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能再次投入拌合料,更要坚决杜绝同步进料和出料的违规操作。
此外还应该对水灰比和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未经技术负责人和检测人同意,不得凭习惯对用水量进行调整。
要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要重点对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的计量进行检查,对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及外观情况进行适时检测,浇捣顺序及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应该为列为检查的重点,确保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剂、骨料要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一是要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应符合规范要求;二是要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颜色一致以及和易性较好;三是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能够符合规范要求。
工程现场运输混凝土运送最好能够从搅拌站出料口使用混凝土泵直接把混凝土输送至楼层,并通过布料杆送达作业面,常用的运输设备主要有:混凝土运输罐车、混凝土输送泵、机动翻斗车、混凝土输送管道、混凝土吊斗等。
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应当确保混凝土保持匀质性,不分层、不漏浆、不离析。
如果混凝土运达灌筑地点后,出现离析现象,则应该进行二次搅拌均匀方可可入模,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凝固,则视为废品,不能用于工程施工。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
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
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施工缝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混凝土的振捣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
人工振捣是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使之成型。
只有在采用塑性混凝土,而且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时才采用人工振捣。
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率,并能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
四、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称为混凝土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 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五、结论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
在施工之前应清楚的了解混凝土的结构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2】
摘要: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施工技术的使用,相应的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最终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本文笔者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配料及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方面对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判断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劣的根本在于混凝土的质量。
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增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的规范要求与制度,从而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1、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质量的控制。
施工中中对混凝土的水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在土建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以及养护时,不能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若是在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禁止使用海水。
(2)水泥质量的控制。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5篇
主要用作围堰防渗料,需求量较小,可在拟建坝址所在沟谷开采,位于河床两岸阶地及缓坡上。地质勘查显示,料场土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灰褐及黄褐色粉质黏土夹碎块石,厚,根据经验,粉质黏土渗透系数适宜,可作围堰防渗料。储量较丰富,基本满足要求。其它建材:所需主要材料水泥、钢筋、木材等在赫章县采购。
2工程施工
基础开挖和基础处理
本工程有万m3开挖工程量。根据地勘资料,设计要求清除建基面覆盖层、强风化岩层和部分弱风化岩体。岩石开挖边坡坡度:永久边坡1∶1~1∶,临时边坡1∶。到达设计高程后,经业主、地质勘察、设计、监理单位验槽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土方开挖应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岩石开挖应根据开挖深度情况而定,对于开挖深度较小的基础应采用人工开挖,对开挖深度大的基面可采用钻孔爆破施工,严禁在设计建基面附近采用洞室爆破或药壶爆破法施工。基础开挖的土石料、清基料要求土料和石料分开,把符合填筑要求的岩石料按规定堆放。基础岩石开挖,应主要采用分层的梯段开挖,对紧邻建基面,开挖应采用预留岩体保护层并对其进行分层开挖。设计边坡开挖前,必须作好开挖线外的危石清理,削坡、加固和排水等措施,切实作好施工期的截水、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开挖的影响,加强汛期防洪和边坡保护措施,严防边坡垮塌。若建基面附近发现有卸荷裂隙或软弱夹层,应挖掉裂隙带和夹层,并保证建基面的完整。施工中若现场揭露的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相符合时,施工单位应协同业主、勘察、监理及设计单位共同研究解决。
砌石工程施工
本工程有6627m3砌石工程量。砌石料必须选用新鲜、坚硬的岩石,石料强度标号和尺寸应满足规范要求。浆砌块石石体必须采用铺筑法填筑。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细石混凝土后砌筑,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所有石块应放在新拌的细石混凝土上,块石间不相互接触;块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30~40mm,细石混凝土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细石混凝土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大坝面石和腹石通常应同步上升,不能同步填筑时,其相对高差≤1m,两者间结合缝按竖向工作缝处理。坝体腹石和混凝土接触部位应作毛面处理。坝体砌筑应从平整、稳定、密实、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块石的质量。拌制细石混凝土的砂、碎石应符合SD120—84中的相关规定,砌筑细石混凝土为C1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施工用水和水泥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
大坝防渗混凝土
本工程有1589m3混凝土浇筑量。
1)混凝土的水灰比应<,浇筑混凝土应充分振捣密实,实现混凝土与前后砌体的牢固黏结。
2)混凝土级配为二级。施工时,混凝土级配配合比、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凡不合格的混凝土料严禁入仓。水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水泥标号采用425#。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3)大坝防渗混凝土体施工工序:凿毛清洗坝体砌筑面,安装橡胶止水带,浇筑混凝土。
4)橡胶止水带和紫铜片止水:止水带接头采用热焊接,以保证接头牢固;在安装止水带时,要固定定位准确,不能出现止水带翻转、扭曲、人为损伤等情况;对已安装但未施工完毕的止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以防人踩或其他意外破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有许多尖角的石子和钢筋,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对止水带造成机械损伤;浇筑止水设施附近的混凝土时,应避免混凝土分离和骨料集中,防止止水带偏移,宜采用小直径的振捣器振捣密实,以达到止水带与混凝土充分结合。
溢流面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有溢流面混凝土浇筑量。
1)混凝土级配:大坝上游防渗混凝面板、溢流堰及人行桥混凝土级配为二级;基础垫层和消力池混凝土级配为三级;施工前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试验。施工时,混凝土级配配合比、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凡不合格的混凝土料严禁入仓。水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水泥标号采用425号。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浇筑建基或岩基面时,应将面上杂物、泥土、水及松动岩石清除干净后再进行浇筑,如遇有地下水,则应采取措施避免新浇混凝土受到伤害。
3)模板要架立牢固、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
4)混凝土浇注前应详细检查仓内模板、钢筋、预埋件、永久施工缝和基础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浇注。
5)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浇注,并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混凝土施工要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
6)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
钢筋加工安装
本工程有的钢筋加工安装工程量。运入加工现场的钢筋,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现场查看钢筋锈蚀程度和结疤、磕碰伤痕等,并测量钢筋直径,保证进入现场钢筋的质量和规格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钢筋制安应保持表面应洁净,采用钢筋调直机上调直,钢筋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和表面裂纹。施工中钢筋布设位置准确,必要时设短钢筋支撑。钢筋端头及接头加工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钢筋接头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等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管道安装
钢管本工程有的钢管安装。
1)为确保管道的平面坐标位置及高程准确,在管道安装前,应重新复核管道的中心线及临时支墩的标高核对。
2)待安装的管段加工好以后,需用汽车转运到安装地,采用手动葫芦将管段下车,托运至安装点。
3)将第一节管道运至安装位置,根据已复核后的基准台进行中心、高程的调整,经过检查合格后,即可用型钢将钢管临时固定于支撑上,经检查固定牢固后,将第二节管段运至安装位置,以第一节钢管为基准调整第二节钢管的中心和高程,同时用千斤顶和拉紧器调整相邻两管口的间隙,连接法兰螺丝。
4)加固完,再复测中心线、高程、里程和倾斜。首装节安装好后,为保证管道不发生位移,可先浇筑混凝土。然后采用手工涂刷防锈漆。
5)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试压。
管本工程有的PE管安装,工程量大。
放样及管沟开挖根据项目区管道具体分别情况,按照图纸尺寸放样挖掘管沟,确保开挖断面均匀,以方便管道安装。
管道敷设管道安装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管道连接时应采取伸缩变形的补偿措施。敷设管道的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必要时敷设10cm厚的土垫层。埋地管道回填土时,管周回填土不得夹尖硬物直接与管壁接触,应先用砂土或颗料径≤12mm的土壤回填至管顶上侧30cm处,经夯实后方可回填原土。埋地管道管顶回填土厚度≥70cm。
管道连接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之间应采用由管材供应商提供或确认的专用热熔机具热熔连(对)接。热熔连接按下列步骤进行:
1)热熔机具接通电源,到达工作温度(260±10°
C)指示灯亮后方能用于接管。
2)连接前管材端部宜去掉40~50mm,切割管材时应使端面垂直于管轴线,管材切割宜使用管子剪或管道切割机,也可使用钢锯,切割后的管材断面应去除毛边和毛刺。
3)管材与管件连接端面应清洁、干燥、无油。
4)用卡尺和笔在管端测量并绘出承插深度。
5)加热时间及冷却时间应按热熔机具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
6)熔接弯头或三通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注意其方向,在管件和管材的直线方向上,用辅助线标志其位置。
7)连接时无旋转地把管端导入加热套内插入到所标志的深度,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达到规定标志处。
8)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材与管件从加热套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直线均匀对插到所标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
9)在规定的加工时间内,刚熔接好的接头还可以校正,但不得旋转。
1)管道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试压。热熔或电熔连接的管道,水压试验应在24h后进行。试压介质为常温清水。
2)冷水管试验压力,应为冷水管道系统设计压力的倍。
3结语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6篇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在购买混凝土相关原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工程的材料。不同的土木工程,对混凝土的体积、承载力的要求都是大不相同的,混凝土的特性也是不同的。举例来说:桥梁的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所要选择的混凝土类型就有很大的差别。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取决于材料,所以在购置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工程本身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在选购原材料的时候选择质量和信誉有保障的正规厂家,避免在采购环节就出现质量隐患。上述原则是对于选择骨料和水泥等的要求,对于水来说,很多施工单位都不注意,认为水都是一样的,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同地区的水质是不同的,水也有酸碱性等性能上的差异,在选择水之前必须要进行细致的检验工作。除了骨料和水,必要时还要根据工程的需要购置一些外加剂。
注意混凝土材料及混凝土的运输
原料的运输一般来说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地减少运输时间和减少振动,因为不断地颠簸很可能就会使混凝土的性能发生改变。运输时还应当特别注意的就是在阴雨天气下的运输是需要做好防雨工作的,否则,如果运输的是原材料,就会影响其性能,直接变成不能使用的材料;如果是混凝土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其混合料的配比要求。
进行混凝土的配置
混凝土的配置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有的材料堆放在一起进行搅拌即可,各种材料的比例和放置是有顺序的。当然这个顺序也不是固定的,是要根据当天的气候状况、施工进度等等外部的因素决定的。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前期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特别是水量的控制一定要精确,结合当天的天气来对水量进行控制。例如:在非常炎热的夏天,要考虑到水蒸发的作用,要适当地多放一些水,而在冬季还要防止水凝固成冰,要不断地搅拌。
做好前期的其他准备工作
除了混凝土材料的购置、运输与配置外,还应当做好其他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举例来说:很多桥梁的施工工程是需要大体积混凝土的,这些大体积混凝土往往需要多层浇筑,前期就要把场地清理干净,也要观察上一个处理环节是否已经完成。要对相关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处理,也要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牢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做安装好温度的测量工具,能够实时地了解混凝土的温度情况。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相关技术分析
在施工中,也有很多的要点需要注意。要点有很多,文章拘于篇幅问题不可能一一罗列,在这里仅将重要的几个点进行阐述。首先,就是温度的控制。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准备了测温管,但是还应当了解混凝土发热的原理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混凝土的内部热量绝大部分是由水泥造成的,水泥遇水会发生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那么在某些工期比较紧,天气比较炎热的情况下,混凝土的配置和浇筑尽量选择在太阳落山以后,或者尽可能选择一些水热化较低的混凝土类型,例如: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混凝土。而在寒冷的冬天,则需要进行相关的保温措施,因为混凝土表面的迅速凝结会使内外的压力不尽相同,成型以后会造成裂缝的出现。其次,在浇筑时应当注意一些要点。第一,应当严格按照既定的工序来进行浇筑活动,即先自然流淌、水平分层;进而斜向分段;最后一次到顶。在配置的时候可以加水调整,但是在浇筑的过程中,严禁随意地向混凝土中间加水,这样会造成离析等现象的出现,严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第二,在分层浇筑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之前浇筑的一层是否已经被覆盖,并且要对两次浇筑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把握,防止裂缝的出现。第三,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应当对不同部位进行多次振捣,振捣的位置和强度都应当有具体的要求。
3结语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7篇
我国的大部分建筑都能使用到混凝土,混凝土的出现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随着混凝土材料的不断发展,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促进,人们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国家的规定要求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坚决制止使用那些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1混凝土
在基础施工材料中,混凝土的使用量是较大的。混凝土是由砂子、石头、水泥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目前,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具有易成型、连续作业能力强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群体建筑材料所不具备的,再加上混凝土本身的运输速度是非常快的,节省了建筑施工的时间,缩短了土木工程的竣工期。
2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因素
混凝土的比例问题
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生产者经常会因为制作的局限性,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在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很难满足施工的需求,因此,在配制混凝土时,一定要按照我国的安全配制标准进行配比。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配制的时候,先对混凝土进行多次的比例调配,调配时综合考虑经济利益,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土木工程作业中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在选择混凝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对比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土木工程作业的合理性。
混凝土拌制问题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很多时候没有对拌制混凝土的材料进行控制,而进行一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之前,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混凝土的质量,但是,从整体的土木工程施工情况来看,施工人员常常会因为自身技术的原因而使混凝土的拌制出现问题,大部分的问题都出在加水过多上,一旦在混凝土的拌制中加入过多的水,就会导致混凝土硬化后出现水泡,会极大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制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配比进行混凝土拌制,合理的控制好水分的配制比例。
混凝土的养护问题
混凝土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一定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控制好养护时对浇水量的控制,因为浇筑的`水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浇筑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配比进行。
混凝土施工材料控制问题
混凝土的施工材料大部分都是由施工人员亲自控制的,一批合格的混凝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分别是水泥质量、水泥存放时间以及水泥存放的环境,因此,土木工程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的时候,要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只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才算上是合格的混凝土。
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由于受到天气、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人为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各个部位经常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会影响到土木工程施工作业的进度,所以,我们要将可能出现的外部因素作为主要考虑的对象,充分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通过这样的预防方式达到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效果。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确认钢筋的合格程度、确认结构胶的合格程度、清理钻孔,等等。由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要考虑的内容非常多,在施工之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确保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的有效实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整体质量。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8篇
《 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
1、前言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拌合后,水泥水化反应形成凝胶,将砂、石胶结而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复合材料。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但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搅拌和输送、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水泥的强度和体积安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强度上下波动,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差,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膨胀性裂缝。因此,要选择好水泥品种,根据经验,大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比较稳定可靠。
石子主要控制好级配、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经调研,目前,好多混凝土厂家的石子级配都不是很好,因此,如何确保石子级配连续,且在生产中切实可行,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砂最关键的是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含泥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另外,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最好采用中粗砂,且含泥量和有机质的含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混凝土拌和所用的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水化和混凝土质量的有害物质,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3,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它们与混凝土各项性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水灰比,征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租骨料的规格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
4、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应根据主体工程的结构体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等,综合考虑所选择的模板和支撑系统。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关位置的正确,对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模板合理设计(是否采用专用模板)有重要意义。模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模板接缝处理方案要保证不漏浆,模板及支架系统构造要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绑扎、安装、清理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
目前施工中常用钢组合模板、木模板、胶合板模板、塑料模板等。应对模板质量(包括重复使用条件下的模板)、外型尺寸、平整度、板面的洁净程度、相应的附件(角模、连接附件),以及支撑系统进行检查,确定模板规格。重要部位应要求预拼装。
5、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设备条件选取相应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提前预测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安排机修人员做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不能因为设备故障而停止混凝土的浇筑,确保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工程所需混凝土,满足工程的要求,保证施工进度。
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最小拌和时间。根据拌和容量、最大骨料粒径、拌和方式等具体确定。
(2)在混凝土拌和中应定时检测骨料含水量。
(3)混凝土掺和料在现场宜用干掺法,且必须拌和均匀。
(4)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按不合格处理。①错用配合比;②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④拌和不均匀或夹带生料;④出口混凝土坍落度超过最大允许范围。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注意事项。
(1)运输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
(2)混凝土运输时间。根据运输时段平均气温等具体确定。
(3)低温天气应避免天气、气温等因素的影响,采取遮盖或保温设施。
(4)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不宜大于,否则应设缓降措施,防止骨料分离。
(5)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前想办法将混凝土运送到浇筑仓位,否则以不合格处理。
6.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堵严缝隙和孔洞,方能浇筑混凝土。
(1)混凝土浇筑前仓面要清理干净,浇筑面验仓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混凝土浇筑。
(2)为保证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应铺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2cm~3cm,铺设的砂浆面积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厚度要均匀,避免产生过厚或过薄现象。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严禁采用滚浇法,应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且浇筑层面平整,浇筑墙体时应对称均匀上升,浇筑厚度一般为30cm~50cm。
(4)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将混凝土内的气泡振捣出,避免振捣时间太短或过长,造成欠振,漏振及过振,振捣完应慢慢拔出,严禁速度过快。混凝土的振捣半径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倍,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不应过深,以免造成下层混凝土的过振。
(5)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采取措施减少泌水。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尤其是浇筑顶板,应设置位移变形观测点,设专人定期观测模板是否偏移,设专人检查、加固模板。
(7)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7.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自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洒水养护。
(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天。
拆模。
拆模的迟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对承重模板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才能拆模。
8、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各方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19篇
1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
收缩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在硬化和散热时会有较大的收缩应力产生,尤其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来说,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当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强度小于收缩应力时,混凝土结构就会产生裂缝。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建筑物来说,即使在收缩量值和水灰比较低的情况下和温度发生叠加时,仍然会产生比较大的应力,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把收缩应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中,要对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性能进行测试。
温度差造成的裂缝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一次性的整体浇筑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困难,并且聚集在结构内部,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提高,并伴随着会有压应力出现,而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热量散发起来会比较快,出现拉应力,加大温度的差异化,当混凝土内部的极限抗拉强度低于表面拉应力时,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裂缝。另外,使用的施工水泥的质量不合格时,会出现龟裂的情况,也需要注意。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抗裂技术
控制收缩裂缝的方法
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时,使用的骨料、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都要符合施工的要求,确定出合理的水灰比例,以此来避免收缩裂缝产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1)一般情况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骨料占到总体积的81%~84%。在进行骨料的选择时,要尽可能选择岩石弹模较低、线膨胀系数小、级配良好、没有弱包裹层、表面干净的骨料。在选择砂石时,可以在符合骨料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细粉和石粉的含量,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耐久性、密实性和工作性能。经试验证明,在砂子中,石粉的含量最好控制在16%~19%之间。(2)在选择水泥材料时,要对水泥的品种进行控制,使用的水泥品种不能过多,认真检查送入到工地的水泥,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合格,同时要进行混凝土试验,大坝的混凝土要尽可能使用低含碱期、低发热量、塑性好、强度高、初凝时间长的.特制水泥。(3)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外加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进行改善。(4)在混凝土中掺入煤灰,主要是为了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提升,选择时,要选择经过试验,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活性材料作为水泥掺合料,从而来确保混凝土的寿命和强度,粉煤灰的细度要和水泥颗粒的细度相同,碱的含量和硫的含量不可以过高。(5)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配置出可以进行浇筑的合格混凝土,要在保证水泥保水性、黏聚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的使用量,如表1所示。
控制温差裂缝的方法
在控制温差裂缝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还要对混凝土配置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考虑。下面是几个主要的裂缝控制方法。(1)提升混凝土的振捣浇灌和密实度。混凝土浇筑入模后,要尽快进行振捣施工,可以使用两次振捣的技术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2)降低浇筑层的厚度和浇筑速度。分段分层结构、全面分层结构和斜面分层结构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结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供应能力、振捣的方法和实际的大小,选择出合理的浇筑方案。(3)控制拆模的时间。要保证混凝土现场试块的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拆模时,要尽量延迟拆模的时间,混凝土在拆模后,表面温度降低要控制在15℃以内。(4)使用综合措施对混凝土的初始温度进行控制。要对混凝土拌合物出料口的温度进行限制,以此来对混凝土的初始温度进行控制,要把冷水管预埋到坝体的混凝土中,并分别进行一、二期通水冷却。
控制安定性裂缝的方法
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料时,要对成分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此来防止因为水泥安定性不达标而出现的翘曲变形和膨胀性裂纹的情况。
3混凝土的补强处理
在使用上面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进行处理后,仍然存在一些没有办法消除的裂缝,此时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补强处理。(1)进行灌浆处理。在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补强灌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灌浆处理主要是对需要进行补强灌浆的混凝土进行钻孔灌浆。(2)结构补强。在混凝土大坝有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出现时,要对结构进行处理。主要使用的结构补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坝体稳定后,顺着裂缝进行挖槽,槽的宽度要控制在1m左右,并把两面都凿成键槽的形状,然后使用质量良好的混凝土进行回填。另外一种是在进行小丰满补强时使用钢筋锚栓。其中第一种处理方法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3)对挖除的地方进行回填。在遇到混凝土强度不足、浇筑事故和裂缝事故时,单纯的使用水泥灌浆的方法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即使使用补强措施也没有办法达到设计的效果,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挖除,并重新进行回填。
4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对泌水进行处理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和浇筑时,很容易出现泌水的情况,随着泌水情况的不断加剧,会对部分混凝土强度的指标造成影响,所以要使用相应的方法来对泌水的情况排除,通常情况下,向上涌出的浮浆和泌水会沿着混凝土浇筑的坡面流入到坑底,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的流水,把大多数的分泌水排放到集水井坑和排水坑中,再使用潜水泵把水排掉,对于泌水量比较少的情况,可以使用海绵进行清除。
混凝土防裂技术的施工重点
(1)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会在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下,导致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出现温度差,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突然降低,就会提高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层温度差的梯度,在进行浇筑和振捣后,要立即使用长度为两米的括尺,清除掉多余的浮浆层,根据设定的标高控制点,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括拍平整,使用混凝土对出现凹坑的位置进行填充,当混凝土收浆快要初凝的时候,在对混凝土面进行二次磨光,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禁止不相干的人员在未凝固好的混凝土表面走动,同时要使用保护层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对混凝土进行养护。(2)在大体积混凝土经过振捣后,水泥浆一般会非常的厚,很容易有裂缝出现在表面,在对最上层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为了防止在混凝土表层出现厚度过大的浮浆层,要对振捣的时间进行控制。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施工的具体流程、混凝土施工的配置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进行,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0篇
1普查
核查设引、施工和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及营业范围;认真查阅施工图,参加施工图技术交底;检查经有关部门认可的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重点应加强对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的检查;e.检查混凝土工程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参与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参与重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验收签证;组织外观质量评定;对单位工程和重要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进行核定。
2专项检查
对原材料的质量监督检查
检查水泥的标号和品种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水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经验报告.水泥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检查细骨料(砂)的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砂的细度模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于使用粗砂或特细砂的,是否经过试验论证,细骨料(砂)的质量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表1的要求。检查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超、粒径含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检查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的水质情况;e.检查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和减少水泥用量的掺合料用量试验报告,检查混合料的品质指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检查用来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温凝土质量或减少水泥用量的外加剂掺量试验报告,检查外加剂的品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监督捡查
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能否指导工程施工。检查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检验记录,水灰比是否满足表2的要求。
基础面或混凝土施工缝
检查基础面的处理情况,有无积水、杂物等。检查施工缝处理情况,表面乳皮凿除是否彻底,冲洗是否干净,有无积渣杂物等。
检查模扳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检查模板表面平整度、光洁程度和有无杂物等;检查模板接缝严密程度,防止稠浆。
检查钢筋的品种、型号、数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检查钢筋的加工、安装质量,抽查钢筋的'搭接长度和保护等尺寸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检查钢筋绑扎或焊接接头质量,抽查钢筋焊接试验报告。
埋件安装
检查止水、伸缩缝排水系统等埋件的形式、结构尺寸及材料品种、规格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检查止水、伸缩缝和排水系统等埋件安装的位置偏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牢固程度如何。
混凝土拌和的质量监督检查
检查混凝土配料单和现场计量器具及其使用情况,是否根据砂子含水率的变化调整用水量。检查拌和物的均匀性、拌和时间记录以及拌和机的完好程度等。
混凝土运输的质量监督检查
检查运输道路段位用的运输设备,能否保证安全,运输过程中不致发生分离、泥浆、严重泌水及过多温度回升和降低坍荡度等现象。采用皮带机、混凝土泵、灌筒或灌槽运输混凝土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运输时间是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1篇
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混合一定比例的水泥、水、石头、砂子等材料调制成一种建筑施工材料。
混凝土具有可持续作业、容易成型、输送量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层建筑、高层建筑或者体积较大的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
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建设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对工程建设的相关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因素会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不断改进、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避免由于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各种工程意外事故。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2篇
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强的基础上,建筑行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同时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并且对土木工程建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怎样更好的改善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建筑质量,促进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工程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主要是将施工建筑中需要的水泥以及沙子等混合在一起,利用固定比例进行调和,形成的混合物被称之为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材料。将这种混凝土应用在施工建筑上被视为混凝土施工技术。从混凝土自身来讲包含很多独特属性,之所以被施工建筑广泛使用,是根据混凝土自身在施工中非常容易固定,以及成型时间也比较快,因此非常受到施工建筑的重视。同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管在运输方面还是在建筑本身都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优于其他建筑材料。在进行施工建筑过程中,工期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混凝土这种便于运输的建筑材料,很好的帮助施工建筑节省了施工时间促进施工建筑更迅速的完成。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80%的建筑,甚至很多高层建筑都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展施工建筑,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前提条件
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上的应用,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条件,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正常应用。当然准备工作,首先需要保证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混凝土的调和比例进行严格管理,同时将建筑施工中的各项事项进行准备,为建筑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對于混凝土材料进行准备,包括混凝土调和中的沙子以及水泥等质量进行控制,在基本材料确定基础上保证各种原料的质量,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好准备。在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非常重要,一定要保证水泥的基本强度,同时对混凝土中的骨料以及摄水量等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使用药剂的合理性,一定要满足土木工程建设的基本强度。在正常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主要是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根据混凝土本身的调和比例放入适量的膨胀剂,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的收缩功能,防止在建筑中因为自然环境的影响出现断裂等现象。
例如:某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工厂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水泥的要求非常严格,选择的是山东潍坊公司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公司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准备,选择比较大的石子粒,这样能够更好的降低混凝土的砂率,在不断优化之后水泥在C30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含量为300千克。
其次,混凝土材料调和比例的确定,混凝土是由各种材料混合调制合成,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调和比例等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调和阶段,需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环境等进行调和实验,尽量保证混凝土材料与施工环境之间相适应,这样能够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材料传输过程中,需要对传输管泵进行关注,防止在材料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
最后,在准备好施工材料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对各项建筑设施进行准备,建筑中需要各种建筑设施作为辅助条件,才能更好的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保护,同时根据建筑板块的要求,提高建筑框架的牢固性,还需要做好建筑的保温与清洁,实现施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不断应用,很好的促进了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其具体应用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施工材料的控制与应用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材料具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利用科学合理的控制手段对其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强度。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混凝土水质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原料水一定不能出现污染,并且混凝土不能使用海水作为原料水,与此同时,混凝土调和中水泥的比例一定要非常准确,不能因为比例导致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受到影响,根据建筑的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注意水泥的选择是混凝土材料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一定要保证不出现任何差错。对于水泥的存储还需要注意,将水泥存储在比较干燥的仓库中,防止水泥受潮,在购买水泥期间一定要注水泥的生产日期以及有效日期,防止水泥过期,影响水泥的强度。
降低水泥水热化工艺应用
水泥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很多混凝土中的热量都是因为水泥的水热化产生的,因此水泥的品种选择非常重要,需要选择热量比较低的水泥作为混凝土的材料。混凝土中,水泥的水热化降低需要利用适当的手段,调节其中热量的散发,降低水热量。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的具体条件进行混凝土用料的控制,更加科学的对混凝土材料比例进行调节,中和混凝土中的强度以及热量。再者,根据基础预冷的方式降低混凝土中的高温,利用循环的方式逐渐降低混凝土中的热量,控制混凝土的变化,保证混凝土更适合建筑的需要。
施工技术中的浇筑技术应用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浇筑技术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框架的基本结构,保证混凝土能够在自然流动的情况下完成浇筑,并且需要注意混凝土浇筑一定要对其进行平衡划分,分出清晰的层次,使其角度逐渐倾斜,不断向上推移推向顶端之后在保持混凝土自身质量,与此同时混凝土浇筑期间,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湿润度,但是千万不能向混凝土注水,这样会影响到混凝土材料中的水分过大,导致强度受到影响,工程建筑质量不稳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于混凝土自身的厚度以及浇灌的速度等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新一层覆盖期间原有混凝土层没有固定,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效果,混凝土浇筑中时间非常重要,新一次浇筑一定要在原浇筑全部完成基础上进行覆盖,保证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会出现严重裂痕等问题。在进行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天气进行控制,若是在天气不良的情况下会造成混凝体浇筑质量收到影响,不能很好的基本的土木工程建筑质量。
振捣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需要应用到振捣技术。振捣技术主要是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各种边角以及整个坡度的上中下部位,根据上中下部位的相互配合,保证混凝土施工能够更加平缓,在上下之间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能够保证混凝土振捣覆盖全部表面上,在使用振捣技术期间需要根据振捣的具体需要很好的控制时间,控制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与振动时间,最好振捣棒能够插入深层的混凝土中,在来回振动的基础上使其上下移动,振捣结束之后将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工整。
4.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不同技术在建筑中起到不同的效果,城市化建设脚步之间加快的基础上,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与促进,更好的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3篇
浅谈混凝土多孔砖论文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混凝土多孔砖,它是近年“禁实”、“限粘”后向墙材市场推出的一种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是适应目前建筑结构体系、节土节能、替代烧结粘土砖的新产品。
关键词:混凝土多孔砖的材料组成;混凝土多孔砖的性能
一、混凝土多孔砖的分义和特点
混凝土多孔砖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以砂、石等为主要集料,加水搅拌、成型、养护制成的一种有多排小孔的混凝土砖.主要规格尺寸为204mm×115mm×90mm,并有适当的配砖。混凝土多孔砖外形特征类似烧结多孔砖,而材料性能应归于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用混凝土多孔砖具有生产能耗低、节土利废、施工方便和体轻、强度高、保温效果好、耐久、收缩变形小、外观规整等特点。它不毁坏农田.不用燃煤,生产消耗能源不足烧结粘土砖的一半.符合国家经济节能发展战略;抗冻性能好,尺寸规整,有利于砌体平整度的控制,施工适应性能强,重量轻.砌筑方便.节约砂浆,降低施工强度及地基荷载,增加使用面积而不增加工程造价。但对产品质量和砌体、施工质量控制不当时,也容易出现“裂”、“渗”、“热”、“冷”等问题。特别是开裂问题。
二、生产混凝土多孔砖的原材料
为了保证混凝土多孔砖的质量,标准中规定了所采用原材料的要求。水泥应采用符合GB 17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以获得较高的早期强度与相应的强度等级,减少干燥收缩。采用GB 1344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较低,尤其目前在各企业主要采用自然养护情况下更为明显。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因其干燥收缩率较大,养护施工不当,会造成产品开裂,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采用粉煤灰硅酸水泥,尤其在掺量较大的情况下,抗冻性较差,干燥收缩率较大,控制不好会使砖产生裂纹.导致结构破坏。因此,标准中规定应采用符合GB 178的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水泥。细集料应符合GB/T 14684--《建筑用砂》、GB/T 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重矿渣应符合YBJ 20584《混凝土用高炉重矿渣碎石技术条件》的要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10mm。掺入适量石屑,可以提高砖的密实性与强度。
三、静力设计时的构连措施
(一)一般构造措施
1、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的梁,其支承面下应设置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时,垫块与圈梁应浇成整体。
2、大粱跨度不小于6m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构造柱或采取其他措施。
3、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二)墙体保温隔热措施
1、混凝土多孔砖墙体保温隔热设计应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l34)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混凝土多孔砖墙体的外墙宜采用外保温。保温材料厚度应根据保温隔热计算确定。
3、混凝土多孔砖墙体采用外墙内保温作法时,应对冷、热桥部位进行处理。
4、外墙外表面宣用浅色。
四、砌筑施工方面的质量要求
(一)一般规定
1、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多孔砖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且必须满足28d以上的厂内养护龄期。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多孔砖每批5万块或对质量有异议,应按混凝土多孔砖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检复试。
2、堆放混凝土多孔砖的场地应平整,周边应设置排水设施,顶部应采取适当的遮雨(雪)措施。
3、搬运、装卸混凝土多孔砖时,严禁碰撞、扔摔或翻车倾卸;垂直吊运应采用带有网罩或围栅的吊盘。
4、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施工应采用双排外脚手架施工,严禁在墙体上留设脚手架孔洞。
5、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不应低于B级。
6、混凝土多孔砖砌筑砂浆的稠度宜为50~70mm。
7、当使用掺外加剂的砌筑砂浆时,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自投料完成起宜大于5min。
8、采用预拌砂浆或干粉砂浆砌筑墙体时,应分别按照预拌砂浆和干粉砂浆的相关规程的规定施工。
(二)安全措施
1、砌完基础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土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
2、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3m且不得超过一层楼的高度。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
3、雨天施工时.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日砌筑的高度不应超过,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
4、施工中在混凝士多孔砖墙中留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洞口顶部宜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五、应用中的问题和质量通病
随着混凝土多孔砖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许多问题和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砌体强度分析
1、原因分析
1.生产品混凝土多孔砖强度低,不符合设计要求,多孔砖有断裂或缺棱掉角现象。2.砂浆配合比不当,和易性差,砌体冬期受冻,造成砂浆强度不够。3.混凝土多孔砖排列不合理,组砌混乱,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够,纵横墙没有有效搭接。4.墙体随意留洞剔槽,严重削弱墙体受力面积,增大偏心距,影响墙体承载能力。5.砌体灰缝不饱满。
2、预防措施
1.加强该砖质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用于承重部位。对于裂纹延伸累计长度>20mm的多孔砖严禁用于承重砌体。2.砂浆配合比严格按重量计量,随拌随用。3.施工前应对该砖进行预排,绘制多孔砖砌块排列图,制作皮数杆,并做好交底和过程检查,保证合理组砌和正确留置洞槽及预埋件。4.对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厚度和饱满度随砌随查.并及时复核砌体轴线及标高偏差。5.严格按照冬期施工方案落实冬期施工措施。
(二)墙面开裂
1、原因分析
1 该砖比实心粘土砖大,相应灰缝少.砌体抗剪能力差,受水平力或其他因素影响容易产生水平裂缝、阶梯裂缝、砌体周边裂缝。2.该砖吸水率低,砂浆硬化慢.在其强度不足时过早立模及混凝土浇注产生早期砌体位移、松动、开裂。3.该砖为混凝土制品,干燥收缩是其特性,其收缩率在//m间,比粘土砖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大,混凝土收缩在180d后才趋于稳定,混凝土的干缩加大了混凝土的内力,这是该墙面开裂的原因之一。4.该砖热工性能差,屋面的热胀冷缩对砌体产生很大的推力,易产生“八”字裂缝。5.砌体的不合理组砌,如上下皮未有效搭接,不同墙体材料混砌等,造成窗口在竖向灰缝产生裂缝。
2、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该砖的生产日期,进场后架空堆放并有防雨措施,严防砌块雨淋水浸.控制该砖相对含水率在45%以内,严格控制干缩率在/m以内,并加强对该砖的外观质量检验。2.正确控制组砌。3.严格按DB34/T465-第节采取防裂加强措施。4.严格控制工艺间歇,在砂浆未达到预定强度前不固定模板、浇注混凝土,严防砌体硬化早期扰动开裂。
(三)墙体热工性能差
1、主要原因
混凝土多孔砖导热系数为/(m。K),是粘土实心砖的2倍,虽然其孔洞率大有利于保温,但是其有一定宽度的混凝土肋及在接缝处、转角处的混凝土构造柱或芯柱有薄弱点,易形成热桥,影响外墙保温性能,造成能源损耗大,甚至出现局部墙面结露现象。
2、预防措施
1.恰当选择合理厚度的混凝土多孔砖。2.从建筑设计上对于一些薄弱部位采取保温隔热措施,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如采用保温砂浆、外墙采用抗渗防裂纤维砂浆等。
混凝土多孔砖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它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减少实心砖和粘土多孔砖的生产与使用,有助于节约能源,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努力适应我国建筑业向环保节能型方向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儿0295―》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4篇
摘要:混凝土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建筑领域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同时也是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实践中可以看到,混凝土是确保土木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混凝土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和应用安全可靠性。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混凝土技术及其在土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用到的几种混凝土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建设;混凝土技术
1土木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有标准和要求,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用到的混凝土,其强度一般在C20至C40之间,该范围内的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用料(混凝土)选择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建筑构造要求、性能等,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筋作业;比如,针对土木工程项目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比例方法,对钢筋数量适当增加,而且钢筋可承受混凝土浇筑时中的温度应力,可以有效对混凝土裂缝等病害进行控制。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尤其是混凝土浇筑前,应当对混凝土温度、产生的温度应力等进行全面预算,并且合理确定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指标、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温度变化管控措施,并且对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混凝土裂缝病害问题进行预防,以此来确保土木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项比较难操作的的工程,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成分是水、砂石,并且还有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在,通常因上述组成材料的比例控制不好,而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比如,因混凝土灌水量不足,而形成收缩性裂缝,该种情况容易发生在混凝土施工时地基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在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内部拉应力比混凝土抗拉强度大,所以可能会产生内部裂缝病害。之所以会出现拉应力超标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水分、温度等参数不合理。比如,温度性病害,主要是因为热胀冷缩,混凝土膨胀、收缩过程中,形成挤压应力、拉伸应力,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裂缝。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当把握好混凝土浇筑技术,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全面分层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常用分层技术进行浇筑,首层浇筑后、初凝前,对第二层进行浇筑,然后以此类推,逐层进行浇筑施工操作,直到最终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利用该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确保施工质量,而且建筑结构平面一定要避免过大,施工时从短边依次向长边进行施工操作。第二,分段分层技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层技术手段进行浇筑,其强度一般都非常的大,若现场施工机械难以有效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则建议采用分段分层技术进行浇筑施工作业。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从底层开始,完成一段距离后,再对第二层进行浇筑,如此往复至浇筑完毕为止。第三,斜面分层技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该技术适用于结构相对较长,超过厚度本身大约3倍的工况,将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到顶,混凝土可形成自然斜面坡1∶3,振捣时应当确保从浇筑层最底端开始施工,然后逐层上移。
2土木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捣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振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过程中,自由降落的有效高度应当控制在2米范围之内。实践中,若浇筑高度在3米以上,则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比如利用溜管、入串桶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本着分段分层、不间断的原则进行施工作业,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钢筋材料的疏密程度等,合理确定浇筑层的有效高度。通常情况下,浇筑层有效高度为振捣器作用范围的1.25倍时,最大高度也不能超过50厘米。实际振捣施工过程中,若所选用的是插入式振捣器设备,则应当保持快插、慢播。其中,插点的排列一定要均匀,而且依点移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顺序进行施工作业,不可出现遗漏,确保振实均匀性。在振捣过程中,对移动间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移动间距不能超过振捣半径的1.5倍,一般在30至40厘米之间。在上层振捣过程中,建议插入下层大约5厘米位置,以此来有效避免两层间产生接缝问题。在布设表面振动器移动间距时,每一次移动间距均需确保底板完全覆盖已振捣的区域边缘,在结构衔接位置的混凝土可达到标准密实度要求。
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箍筋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个梁柱节点位置的箍筋施工非常重要,箍筋施工时,钢筋分布比较密集,操作人员需高空作业,尤其是纵横交错处,箍筋绑扎操作难度比较大。在此过程中,若采用的是整体沉梁施工方式,则节点位置的下部箍筋绑扎难度非常的大,甚至会导致梁柱节点位置无法准确放置柱箍筋,产生安全隐患。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建议采用两个开口箍筋拼台方式,即在节点位置采用开口箍筋施工技术手段,通过规范箍筋封闭、箍筋末端弯钩构造,可确保箍筋对混凝土核心的有效约束作用。然而,分层下箍施工方法的实际应用难度非常的大,建议拆除节点处的模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节点箍筋间距、绑扎安全可靠性。梁板模板施工安装完毕后,方可对梁板钢筋进行安装,进而对整体沉梁进行施工作业。从施工效果来看,该种施工方法,钢筋堆放、运输以及绑扎,整体施工非常的安全,交叉工序也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避免支模与绑钢筋不发生冲突,施工效率高。在此过程中,针对节点箍筋少放、难以确保箍筋间距等问题,笔者建议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首先,下料施工时,每个节点位置均应当适当增加纵向短筋;其次,柱节点位置箍筋焊接过程中,在纵向短筋上构建骨架;同时,还要将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且将其布设在楼板模板面之上,用穿粱钢筋对其进行牢固绑扎。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5篇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1】
【摘要】在土木工程中,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较多,且对于目前混凝土的施工情况而言,不仅需解决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因素,而且还应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予以有力控制,不断提高与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工程建设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混凝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设
1、土木工程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是指由水资源与水泥、砂子、石头根据固定比例而研究调制,其主要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大面积采用的材料。
分析混凝土特点,商品混凝土具备可持续作业、运输能力大,且易于成型的特点,比其他建筑材料更具优势。
混凝土运输的速度较快,其能够使现代的混凝土在施工作业时较传统土木工程的建设节省更多的时间,从而加快工程的竣工。
2、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的配制
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通常会因混凝土的生产方责任意识较弱,或者其技术的局限性等因素,导致其生产的混凝土将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致使不能够更好的满足于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要求。
因此,在混凝土的配制比例方面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予以严格要求。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可对土木工程竣工后的建筑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但混凝土的强度大小取决于生产者对混凝土的配制比例,因此,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配置的比例应按照标准范围合理设计,尽可能的保证其合理性、准确性及科学性。
除此之外,在调配混凝土比例的实验过程中,应以经济的最大化为前提,追求合理性及科学性,从而更好的满足于土木工程建筑的需求和竣工之后的工程耐久性,因此,工程施工方对提交的实际材料,应予以严格抽检与对比程序,以确保土木工程工作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的拌制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的施工者需对搅拌混凝土的相关材料予以反复核算并严格控制。
在每一项土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都需对混凝土的
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然而,对于混凝土的拌制这项操作,少数搅拌混凝土的相关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一定的知识技术及相关经验,其无法正确的理解关于拌制混凝土的合理性、科学性,其中加水过多是最为常见的问题。
若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入的水量过多,则会出现多余水分,当混凝土变硬后,剩余水分将极易变成水泡,而当水泡被蒸发后,混凝土将会形成大量的水封,从而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拌制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制操作时,需全面掌握关于如何控制水量等基本技能,并准确掌握搅拌的时间,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并在土工工程施工中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也是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在运输过程中耗费太多的时间,则很容易出现离析或初凝现象,因此,若想要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运输司机可尽可能的将路程缩短。
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方可以在浇筑混凝土的附近找一个适合于混凝土的拌制地点,从而有利于混凝土的快速运输,特别是对于以滑模施工的无缝浇筑而言,比运输混凝土的要求上更高,其中包括浇筑混凝土期间绝不可中断对混凝土的供应,且在运输的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要求。
通常把混凝土的运输种类分为三类,垂直运输、楼面运输、平面运输。
楼面运输的主要方式为双轮手推车;垂直运输则具有更多的方法,如混凝土泵的运输、井架的运输、快速提升架的运输等;而平面运输则主要采用自卸汽车和混凝土运输车。
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工作前,应对模板的位置、尺寸及标高等各方面予以仔细检查和确认,同时也需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尤其是在雨雪较大的天气时,应该避免在露天的恶劣环境中进行浇筑。
在开展竖向混凝土浇筑工作前,需要首先在其基部垫筑一定的水泥砂浆,且在浇筑的过程中保证混凝土振捣匀速且不间断,以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如果浇筑的混凝土超过3 m 的高度,此时需采用溜管,且在实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应认真检查各结构部件,以避免移动变形,从而更好的保障浇筑质量。
为确保浇筑的混凝土保持完整性,应尽可能的把停歇的间隙缩短,而且在混凝土的浇筑标准中,停歇的间隙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因相关施工人员技术的欠缺及设备原因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中间的停歇时间超时,从而导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此时则需留设一定的施工缝,且对施工缝留设的位置则应以设计的要求及相关技术为依据。
此外,新旧混凝土的有效结合同样是浇筑施工缝时需注意的方面,由于新旧混凝土结合型较为薄弱,致使其承受的剪力相对较小,因此需合理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其不仅需满足于施工的便捷,而且应降低其所能承受的剪力。
浇筑工作完成后,振捣同样不可缺少,这可使整块模板均被混凝土填充满,且还应严格保障其质量,以便排除混凝土中存在的多余气泡,进而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均匀。
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养护是其结束后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由于水泥和水发生水化反应,致使混凝土凝结并硬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使混凝土更快更好的发生反应,首先应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创造适合于发生水化反应的良好环境。
若要使水化反应快速、充分的完成,并使凝结、硬化的速度加快,则有必要对过度吹风、干燥、暴晒等环境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发生异常或裂缝遭受破坏,因此,当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时,为使其表面保持湿润,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洒水等工作,这样可防止因表面太过干燥而生成裂缝。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不可间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而且养护期间养护的建筑表面需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短于4 周;洒水操作需于混凝土浇筑结束后8h~16h内进行;对于低塑性混凝土而言,在浇筑工作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喷雾等一系列养护工作,然后再进行洒水等养护工作。
3、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建筑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中每项施工技术严格落到实处,这不仅可从根本上确保施工的质量,而且可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只有不断完善及改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并将其管理水平提升至更高的平台,施工的每一个相关主体则应共同努力,才能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变得更科学、更先进。
参考文献:
[1] 吴 云. 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13(10):105-106.
[2] 孙立营.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 科技与企业, ,16(20):512-513.
[3] 周 彦. 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应用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4,12(13):105-106.
[4] 孙悦成.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10(13):210-211.
[5] 黄永平.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风, 2014,2(15):612-613.
[6] 王 琼.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2012,13(15):162-163.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2】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全球建筑技术的不断进展和增强,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人民生活与建筑息息相关也离不开与混凝土打交道。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材料是异常严格的。
材料质量好坏往往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本文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运输
对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基本要求是:
(1)不产生离析现象,保证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和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能有充分时间进行浇筑和捣实。
(2)运输混凝土的工具不要吸水和漏浆,而且在运输的时间上有一定的限制。
(3)当混凝土从运输工具中自由倾倒时,由于骨料的重力克服了物料间的粘聚力,大颗粒骨料明显集中于一侧或底部四周,从而与砂浆分离即出现离析,当自由倾倒高度超过2m时,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混凝土将严重离析。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道路尽可能平坦且运距尽可能短。
尽量减少混凝土转运次数,或不转运。
2.混凝土的比例配制
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当中,常常会因为混凝土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存在局限性、或者混凝土生产者责任意识的不完善,而使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存在着质量上的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需要。
所以,对于生产的混凝土的配制比例,我们要在国家安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严格的要求。
(1)混凝土的强度对于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竣工后的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混凝土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混凝土生产者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的配合比,因而对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比应该在国家安全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
(2)在进行多次混凝土的比例调配实验之中,必须要从经济最大化的前提出发,追求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以满足土木工程工作进行的需要以及竣工后工程的耐久性。
所以,施工方对于提交的混凝土实际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抽检以及对比程序,保证土木工程工作的合理性。
3.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的高度如果超过了3m时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该分段分层的连续进行,浇筑层的高度根据结构的特点,钢筋的疏密度来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倍左右,最大不能超过50cm。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6篇
(1)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的重要配置材料之一就是水泥,水泥又包括很多种,例如专用水泥、通用水泥等等,不同种类的水泥性能和使用方式都不同,因此,水泥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其次,骨料也是混凝土中的重要材料,骨料包括天然骨料和人工骨料两大类,主要由砂石构成,其质量与用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
(2)混凝土拌制。在实际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拌制需要对材料和水的量进行控制,如果水量过多,混凝土硬化后会产生水泡,而水泡蒸发后就会导致混凝土内残留大量气孔,混凝土强度自然受到影响。如果混凝土的拌制时间没有很好的掌控,导致搅拌时间不足,混凝土将会出现混合不均匀和颜色不均匀等问题。其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就是振捣,振捣的时间需要进行把握,时间不足容易造成混凝土的过于疏松,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出现石子沉淀的.现象,严重影响土木工程的结构安全性。
(3)混凝土配置。大体积的混凝土截面更大,同时内外温差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测温记录等工作。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就是混凝土的配置,配合比的确定极其重要,需要满足土木工程的基本需求,配比要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不可以依靠工作经验制定,使用不经过实验试配的混凝土会给土木工程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4)混凝土浇筑。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还包括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版质量,模版的质量不过关将导致浇筑成功的混凝土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绝大多数质量不过关的混凝土模版的问题都是沾有垃圾或存在细小的混凝土空洞等等,导致的结果是相同的,直接表现为浇筑成功的混凝土表面出现多个小洞。混凝土在未达到要求强度的时候拆模会对混凝土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混凝土的支撑力下降,与钢筋的结合出现问题。
(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后期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进行水化反应,但是实际施工中往往缺少在施工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甚至很多施工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意义,未经养护的混凝土强度大大降低,仅仅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是不够的,还需要保证混凝土养护的频率,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7篇
一、土木工程施工前的准备
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骨料、水等基本材料,还有一些调节混凝土性能质量的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其他原材料。
在选择这些材料时,需要严格把关材料质量,确保所有的原材料质量都能够符合技术要求。
例如,水泥的强度等级必须要符合要求,骨料的含泥量与含水量都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水中不得含有侵蚀性物质。
而对于外加剂,增加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选择最合理的外加剂,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需求。
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会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而外加剂则主要是添加膨胀剂,以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收缩补偿作用,减少或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确定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其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定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的施工状况、气候环境以及原材料的相关参数等,根据试验室的试验结果合理确定配合比。
其中尤其需要注意到水的比例设定。
因为若水含量过高,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水含量过少,又会使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出现堵塞现象,这点是需要设计人员格外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材料的称量
材料称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称量误差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资料表明,当水的量取误差为+1%,水泥的称量误差为-1%,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当水的量取误差为+2%,水泥的称量误差为-2%,混凝土的强度将降低 ;当水的误差为+5%,水泥的误差-10%时,混凝土的强度将降低。
温度的控制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十分困难,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2)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混凝土配制技术
混凝土制作的原理主要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矿物质、砂石、水泥、掺和添加物等原材料,这个比例也被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配合比不能仅仅凭借以往的经验确定,而应该经过多种试验以及适配程序后,确定最佳的原料配备比例,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达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制定的相关指标要求。
假如砂石的实际含水量少于或者多于配合比的情况下,一定要在混凝土搅拌前确定好砂石的实际用量,确保达到最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其次,混凝土的配合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慎重的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
为了保证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实际施工情况,而且应该充分考虑实际选择的施工原材料性能。
其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普通混凝土性能实验以及相关标准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达到土木工程施工要求的耐久性以及强度。
三、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也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混凝土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制的相关材料,并且反复核算混凝土搅拌材料,确保混凝土质量,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顺利完成工程,确保土木工程建设质量。
但是目前有的混凝土拌制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技术知识不足,加上缺乏实践拌制经验,因此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加水过多是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在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假如加入的水过多,肯定水分会过量,这些多余的水封在混凝土硬化后会形成水泡,一旦水泡蒸发,混凝土中就会产生很多气孔,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混凝土拌制人员一定要掌握关于混凝土拌制的相关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合理控制掺加到混凝土中的水含量,并且准确把控混凝土拌制时间,第一次搅拌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砂浆流失的问题,混凝土搅拌完后应该将其完全卸载干净,禁止将所有混凝土卸除完之前投入原料搅拌。
这样拌制出来的混凝土性能会更强,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也最大。
四、混凝土运输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运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假如混凝土运输时间太长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初凝或者离析的情况,因此为了减少混凝土运输时间,混凝土施工人员应该尽可能缩短运输路程。
通常情况下,假如条件允许可以在靠浇筑现场的地方选择搅拌混凝土的地点,这样更便于混凝土运输,缩短运输路程。
那些无缝浇筑的混凝土主要采用的是滑模施工,这种施工方式更要求混凝土运输速度较快,而且在浇筑混凝土期间不能中断混凝土供应。
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楼面运输、垂直运输以及平面运输等三种运输方式来运输混凝土,其中露面运输主要采用双轮手推车方式进行运输;垂直运输可以采用快速提升、混凝土泵、井架以及快速塔式起重机等多种运输方式;而平面运输可以采用自卸汽车以及砼运输车的运输方式。
五、混凝土浇筑技术
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仔细、认真检查相应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等各方面情况,逐一确认的同时应该详细记录相关的数据。
特别是雨雪天气一定要避免露天浇筑,如果混凝土采用竖向浇筑方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在其底部填筑一些水泥砂浆。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能够均匀、连续的振捣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离析现象。
假如混凝土浇筑高度在3m以上,一定要采用溜管。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仔细检查每一个结构部件,避免构件移动或者变形,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为了保证浇筑混凝土的完整性,应该尽可能缩短中间停歇间隙,确保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内。
然而混凝土实际施工时常常会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设备缺陷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中间停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因此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
施工缝在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新旧混凝土结合问题。
因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性并不是很好,因此相应的剪力承受力也相对较小,这样施工缝在留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便于施工,同时要求施工缝的承受剪力也要相对减少。
完成混凝土浇筑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振捣,这样才可以使整个模板都填满混凝土,并且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均匀度。
六、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技术
如果应用宽幅摊铺机摊铺混凝土可有效预防产生纵向接缝,但是不能避免产生横向接缝,至少每天会产生1条混凝土作业缝,假如没有正确、有效处理混凝土施工缝的情况下,可能对整个混凝土的平整度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假如没有很好的处理接缝处的混凝土平整度,极易出现凸起、下洼等问题。
如果没有有效压实接缝处混凝土,混凝土结合强度不足,这样极易产生裂纹,甚至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松散。
因此加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8篇
《 论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 》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裂缝;质量
工民建中的各种住宅、办公楼,厂房(基础、梁、板、柱)。大坝、渡槽、桥梁等工程的结构大多数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的,因此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筑中显得尤其重要。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施工队伍的素质、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给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下面就如何搞好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相关论述。
一、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干缩裂缝: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骨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硬化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干缩是楼板产生裂缝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干缩。此外,楼板混凝土的收缩也受到结构的另一部分(如混凝土梁、柱)的约束而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二)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三)支撑沉陷裂缝:新浇混凝土楼板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的情况下产生裂缝。由于支撑的刚度不足或梁板支撑刚度差异较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沉陷,施工期间的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多次瞬间相对位移以及过早拆模等等都可能使混凝土在发展足够强度以支撑其自身重量之前产生裂缝。沉陷变形也是混凝土楼板裂缝开展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四)温度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五)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就施工因素来说,楼板的模板、支撑变形或沉陷,混凝土的制作和捣实工艺等许多方面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缺乏养护都会增加产生裂缝或引致裂缝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裂缝的发生和延伸开展与混凝土内在的特性和多种施工因素可能同时存在某种关系。也就是说,同一条裂缝的开展往往由多个原因所造成。
二、施工工艺方面应注意的几点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混凝土应使用设计允许的最小水泥用量和能满足和易性要求的最小用水量,设备允许情况下,不要用过大的塌落度。使用各种外加剂时要注意,尽量不要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使混凝土收缩减少,凝固时间合适;混凝土内砂石水泥的级配力求最优。
(二)浇筑混凝土之前,将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三)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使楼板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至于相差太大。在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或施工运输频繁经过的楼板模板中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
(四)了解预拌混凝土的级配情况,对某些级配的混凝土,不要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过度的振捣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使混凝土楼板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层和水泥浆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由于一般楼板的厚度不大,使用平板振动器匀速拖过一次就可使楼板的混凝土成型密实。要在混凝土沉淀收缩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楼板的最终抹面。
(五)在楼板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等楼板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终凝初期应避免施工荷载对楼板产生较大的震动。特别是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楼板,其混凝土施工完成是最后的,而上施工荷载受震动是最早和最频繁的。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在楼板混凝土捣制完成后第二天就上人上材料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往往导致这位置的楼板多处产生裂缝。
(六)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一块楼板上,避免造成较大的荷载使还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七)了解预拌混凝土的收缩曲线,加强混凝土养护,保持混凝土楼板表面湿润。在常温下养护不少于两周,特别是在混凝土终凝初期,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期后,在施工期间特别干燥的时候也应进行浇水养护。
三、几种常见的裂缝处理方法
裂缝的修补需要对楼板裂缝进行检测与研究以确定裂缝部位、开裂程度和裂缝产生的原因等。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
树脂灌注法――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能抵抗混凝土所遇到的大多数化学侵蚀
聚合物浸入法――适合封闭多重无规则表面裂缝
钉合法――适宜在不会损坏周围结构的场合下用来锁闭活动裂缝
表面封闭法――用于修补对结构影响不大的静止裂缝,通过密封裂缝来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的侵入。
四、结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 蒋正武,龙广成,孙振平,《混凝土修补―原理・技术与材料》
2.大连金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29篇
对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来说,要确保其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的时候,要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调查建筑物的有效年限、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混凝土的材料选购上,要把好质量关、不可以出现因原材料的问题而造成本不应该出现的安全隐患。合理的、科学的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稳定的实施。
5结语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行业应用技术科学化的手段,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油然而生,而且因其特点多,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但是这一技术也需要建筑行业的各施工环节的配合,才能达到增进建筑施工效率的目的。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30篇
混凝土强度的批号应当接受检查,在取样中取同一批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生产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组成。每一批混凝土强度验收应在同一批次的样品的标准上来评估所有的代表值。该项目的验收有时普通混凝土取样方法,试样不符合验收标准的要求,这一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理只是强调常用的两种标准试件取样方法。
一般普通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的立方体,试块大小值的普通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每组3块。在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估检查的实践中,必须注意,当使用非标准试块100mmxl00mm~l00mm,并确定了测试立方体强度,抗压强度必须由系数乘以和,分别将被转换成一个整体对标准试样的抗压强度。
普通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系统使用试样直径d顶面是175毫米,底部直径D为185mm。高度h为150mm的直径和圆柱试样,每组6块。应用钢丝刷将水泥顶表面。
二、混凝土质量缺陷检查及处理措施
在混凝土缺陷检测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一般缺陷出现时,建设单位应当作出技术处理方案,并重新检查验收。
装饰混凝土墙。考虑到它的装饰效果是使用的主要功能,所以其表面缺陷形状,表面缺陷确定为严重缺陷。
限制对各种缺陷,在标准规定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所有规定的具体数目。毛龙泉、沈北安等编写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手册》作出了如下解释的一般缺陷。
1)少量露筋。粱、柱非纵向钢筋的露筋长度一处不大于l00mm。累计不大于20cm:基础、墙、板非纵向受力钢筋的露筋长度一处不大于20cm,累汁不大于40cm:
2)少量蜂窝。粱、柱上的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500cm.累计不大于l000mm;基础、墙、板上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l000mm。.累计不大于2000mm;
3)少量孔洞。梁、柱上的孔洞面积一处不大于l0mm,累计不大于80mm,基础、墙、板上孔洞面积一处不大于l00mm,累计不大于200mm;
4)少量夹渣。夹渣层的深度不大于5cm.梁、柱上的夹渣层长度一处不大于5cm,不多于二处,基础、墙、板上的夹渣层长度一处不大于20cm.不多于二处:
5)少量疏松。梁、柱上的疏松面积一处不大于500cm。累计不大于l000cm,基础、墙、板上疏松面积一处不大于l000cm,累计不大于2000cm。
各组成单位列统计
每一个从下层顶面列从底层地板的六个方面考虑:上端顶面,所考虑的一个统计单位的梁;梁:每个从列和列梁,梁和柱之间,或光束,光束,审议了统计单位;板:由统计部门,统计部门认为是每一个垂直和水平轴分;墙:是否水平,垂直轴。他们之间的每一个统计单位经营者的两轴。
具体措施来处理质量缺陷
抹浆修补处理补丁
对于数量有限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混凝土表面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可1:2~1:2.5水泥砂浆地面修整。尤其是对携带有小裂缝的结构要加以处理,先清洗裂缝,再用水泥浆填充。如果存在较大较深的裂缝,应在靠近裂缝表面上的混凝上表面拉毛,扫净洒水湿润,先刷水泥浆一道,后用1:2~1:2.5水泥砂浆涂抹总厚度控制在l00mm~200mm左右,同时压实和做表面精加工处理。
水泥灌浆及化学灌浆措施
化学灌浆用水泥灌浆法Buxiu环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水,防渗裂纹,结构完整性,从而恢复抗渗性。
填补细石混凝土的措施
事故发生在孔洞的,可以在旧混凝土表面处理设施中使用共同的方法将孔洞处疏松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凿掉,在孔洞坡顶的凿成斜面,以避免形成死角,然后用水擦洗,保持湿润,用比原来较高的混凝土强度的细石混凝土捣实,混凝土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5以内,而其中的万分之一控制水泥量与铝材料混合,分层夯实,以防止一些新老混凝土裂缝接触。
三、混凝土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硬化过程的自生的体积变形,湿胀干缩变形,温度变形和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混凝土的湿胀干缩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变形而引起的,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
1)混凝土成形后,养护不良,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
2)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3)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
4)混凝土受到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5)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期不张拉等。
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的粉砂,振捣要密实,并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时间,长期堆放的预制构件宜覆盖,避免曝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
3)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4)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而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要进行事先控制,从以下几点注意:
1)材料、半成品质量控制。水泥安定性良好;砂石级配通过试验要优良,砂不要过细,砂石含泥土、石粉不能超标,不能使用反应性骨料,科学地采用合理的配合比,根据外界环境温度采用水化热适宜的水泥。
2)建筑结构构造进行检查,结构整体性和变形缝设置应合理;结构受力上,应进行设计断面、应力情况、超载、抗裂验算。
3)施工工艺方面控制。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不宣过多;混凝土拌合要均匀;配合比控制要准;浇筑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浇筑方法要妥当;浇筑速度不要过快,振捣要实;模板不能变形、漏水漏浆;钢筋保护层要适宜,浇筑时是不能碰撞钢筋;施工缝处理好;拆模、加荷不能过早;施工不能超载;及时养护,不要受冻。
4)注意地基变形和温、湿度变化。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31篇
第一是对混凝土进行拌合,在对材料进行确定之后,必须做好抽样调查来对配合比进行检验,对于传统经验的配比要避免,在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之后要对其进行拌合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含水率进行调整,然后向搅拌机当中放入材料时应该控制在机具的额定容量之内。第二是混凝土的运输,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运输,垂直运输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提升架等,在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手推车。在楼面上进行运输主要采用的是手推车,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其均匀性,以免使其流动性降低。第三是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之前必须要对钢筋以及模板进行检查,以此来保证具有混凝土浇筑条件,同时也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合理。在浇筑时应该满足混凝土的下落高度不小于三米,要是采取分层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钢筋的密集程度特点进行结合,对每一层的高度进行决定。第四是混凝土的振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振捣,其作用主要使混凝土充满到模板的每一个角落,进而使其密实度能够获得最大。第五是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凝固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工作,从而使混凝土的硬化能够有所增加。在养护的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处在一个湿润的情况下,通常养护主要是在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洒水,同时要在上面盖上草帘,养护的时间通常是在十四天以上。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对质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第一混凝土的配合比,关于混凝土的质量其影响之一就是配合比,并且要满足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要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然而关于一些科学部门所配合出来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不是就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如果混凝土的运输设备以及温度等方面出现变化的时候,那么必须要根据所发生变化的情况来对配合比进行及时的调整。第二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其主要就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流动性以及保水性等性能的综合。要是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出现离析的情况,或者出现混凝土的振捣不实等情况。只有在混凝土具有着良好的和易性才能够方便对其进行振实,同时也能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离析的情况。第三是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实,那么将会对混凝土最后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振实,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同时在振捣的过程中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能够振实。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第一是对供应商进行控制,在对商品混凝土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资质高的供应商,同时要安排好混凝土的搅拌桩和施工单位的距离进行计算好,要选择一些合理的路线以及车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第二是对施工操作进行控制,必须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安排建筑施工的速度,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操作要严格的根据有关程序进行操作,严谨出现盲目的赶工。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可以踩踏钢筋,同时也要不对预埋的线管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操作质量。
3总结
土木混凝土毕业论文范文 第32篇
关于混凝土的论文
摘要:在分析混凝土桥梁耐久性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升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策略,包括混凝土梁的优化、正交异性钢桥面优化、做好低温天气下的桥梁养护工作、控制材料性能以及做好钢筋防腐工作等,可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
桥梁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是指在正常施工以及使用情况下,桥梁结构如果出现突发性的事故,依旧能够保持一定稳定性的能力。此外,桥梁结构耐久性还经常被用于桥梁使用周期的评价。然而受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桥梁常常会出现耐久性问题,如混凝土结构裂缝、冰融循环等,这对行车及行人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桥梁耐久性提升策略,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1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问题
混凝土斜拉桥出现裂缝
我国现存的较长使用年限的大型桥梁为混凝土斜拉桥,基本采用钢筋混凝土为主梁。在此类桥梁的运行中,常常会出现裂缝使桥梁结构耐久性下降的问题。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受桥梁的初期设计不合理、构造不合理以及材料使用不合理等原因的影响,使得桥梁结构耐久性下降;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桥梁上通行的大吨位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桥梁在常年使用后,桥梁本身的混凝土伸缩比发生变化,这使得桥梁出现耐久性问题。
混凝土桥梁存在下挠
中型及大型跨度桥梁,采用的是梁式结构,通常被分为连续式预应力混凝土桥与连续式混凝土钢构桥两种类型,桥梁的跨度一般在100~300m的范围[1]。当前,我国依旧拥有大量的连续式混凝土桥梁,比如广东省虎门大桥复航道桥,至今已经有整整的历史。连续式缓凝土桥梁常发的耐久性问题主要是桥梁出现大幅度的下挠,表现为桥梁构件发生变形以及梁体出现开裂。桥梁大幅度下挠属于全世界桥梁建设面临的问题,在该问题的处理上,一般采取控制性的策略,即避免桥梁存在大幅度下挠的情况,如果桥梁下挠显著,往往做拆除处理,以免出现重大坍塌事故。
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
德国最早提出并使用正交异性钢桥面,该桥面主要借鉴军舰传播的甲板设计,钢桥面的厚度一般在10mm以下,桥梁的周围则主要采取纵肋结构设计,并且各个纵肋之间为横隔连接[2]。但是正交异性钢桥面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桥梁的面板却会逐渐暴露出来,继而出现纵向类焊疲劳裂缝的问题,这对桥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影响。以我国广东省著名的虎门大桥为例,该桥梁的桥面就是正交异性钢桥面,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通过桥梁耐久性检查,就发现桥梁存在横隔及纵肋的裂缝问题。
冰融循环
在环境温度在0℃以下,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也持续下降,使得混凝土结构表面形成的冰霜会融化成水滴,水分会沿着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空隙、细微裂缝渗透到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而这些温度较低的水会使得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也降低到0℃以下,使得渗入的水分会在混凝土内部固结,而水固结后体积会加大,固结水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一种对外的作用力,即膨胀力,如果膨胀力的大小要比混凝土的约束力大,此时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在固结与融化的循环交替中就会逐渐形成冻融循环[3]。冻融循环一般在我国北方经常出现,这对混凝土桥梁产生严重的破坏,并且即便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只冻结不融化,也会对混凝土桥梁产生冻胀作用,使得混凝土桥梁的表面出现裂缝,桥梁的结构稳定性及耐久性下降,影响行车安全。此外,冻融循环还会对混凝土结构桥梁产生风化作用,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混凝土桥梁如果出现200次冻融循环后,桥梁的整体质量会下降5%,强度会下降25%。桥梁质量及强度作为衡量桥梁使用周期的`关键指标,充分表明冻融循环对桥梁的负面影响突出。
2提升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策略
在当前我国桥梁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内桥梁建筑企业对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4]。为此,在上述耐久性问题的预防及控制上,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混凝土梁的优化
单一梁体必然难以满足当前各种复杂区域的桥梁建设需求,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性较强的桥梁设计策略,以拓宽桥梁使用范围,比如可以使用结合梁作为混凝土梁。结合梁属于优化后的混凝土梁结构,该结构能够大大提升混凝土梁的强度,达到桥梁抗裂的要求。以浙江的甬江大桥为例,其跨度达到468m,使用的是双边主肋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在该桥梁的结构选择上,初期评审并没有通过双边主肋这一梁体设计方法,这主要是为了提升桥梁的耐久性需求,但是在后续通过加入结合梁的设计,解决了耐久性问题,主要解决方案是在钢箱梁的位置使用混凝土板进行加固。
正交异性钢桥面优化
现阶段,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物流运输行业也在飞速发展,这也使得卡车超载问题成为普遍情况,大量重型客车在混凝土桥梁上行驶,对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产生巨大影响[5]。然而车辆超载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保证物流交通的顺畅是基本要求,因此在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提升上,可以通过加厚钢桥面的方法来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性,比如可以将桥梁两侧的重型车辆通道的钢板厚度增加到16mm。
做好低温天气下的桥梁养护工作
冰融循环对混凝土桥梁的结构耐久性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一步使冰融循环的破坏力提升。因此为了解决桥梁在低温环境中存在的冰融循环问题,应优先解决混凝土桥梁的裂缝问题。在桥梁裂缝的控制上,主要是保证构件的截面具有足够的配筋率,并且选择合适的混凝土保护层,以避免裂缝到达钢筋位置使钢筋出现锈蚀的问题。此外,对于含钢量相同的截面,可以通过减少钢筋直径、增加钢筋数量的方式来提升构件的抗裂度,而在混凝土配料上,还必须保证级配碎石的粒径以及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在混凝土桥梁施工结束后,为了防止桥梁出现冰融循环的情况,还需要在混凝土的表面铺设隔水材料,以便阻断地表及地下水的浸入。此外,还应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桥梁表面排水系统,使得桥梁表面的降水能够及时排出桥面,这样避免水滴或者积水停留在桥面,防止在低温环境下出现结冰的情况。
控制材料性能以及做好钢筋防腐工作
在混凝土桥梁的建设中,使用的混凝土具有高性能,这种混凝土往往具有较强的抗渗透性能、高强度以及强稳定性等特点[6]。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桥梁的结构耐久性,一定要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在使用前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选购、存储以及强度试验,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而在混凝土配比时,需要通过配比试验来确定最佳水灰比,以便减少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内部毛细孔的数量。在混凝土混合料的骨料选择上,尽可能选择活性物质含量较少的骨料,同时在拌和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引入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而对于钢筋的选择,应根据施工要求选择质量合格的钢筋产品,并且还要做好钢筋的表面除锈工作,并且在钢筋运输到现场时,还需要做好钢筋的存储与防腐措施,一般可以通过在钢筋上涂抹防腐蚀漆的方法。在钢筋的搭建上,应该将钢筋牢牢地固定在模板上,以防止钢筋移位对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桥梁中一些暴露在混凝土表面的金属结构,为了抵御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对其表面采取必要的防腐蚀措施。此外,在伸缩缝的设计上,需要根据桥梁的计划使用年限,对伸缩缝进行合理控制,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还应为伸缩缝设置合理的排水通道,以避免出现积水的情况。
3结语
混凝土桥梁出现的结构耐久性问题对桥梁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问题频发,这对我国桥梁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仔细分析我国混凝土桥梁存在的结构耐久性问题及产生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及优化措施,以保证桥梁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宇,傅玉罗.预应力施工对桥梁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公路交通技术,(1):51-55。
[2]张波.影响混凝土结构桥梁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及防治对策[J].交通世界,2013(6):208-209.
[3]郗秀丽.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与养护关键问题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6):10-13.
[4]吴松涛.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思考与研究[J].交通世界,(35):80-81.
[5]史梁,孙伟光.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不足成因及对策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31(12):106-107.
[6]徐卫东.沧州沿海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防腐对策[J].北方交通,(8):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