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共26篇)

admin
导读 3.医学美学是在研究人的健康美的基础上,对医学领域中的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的研究。全科医学所研究的重点不仅是对某些疾病的诊疗手段和处理技术,而是更要。1)初级阅读阶段,即为读者将作品中的文字转换为脑海中的具象,是开始审美体验的出示过程。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篇

第一段:引言(200字)

美容医学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领域,美容医学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美丽选择。最近,我参加了一次美容医学概论的课程,让我对该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并探讨美容医学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它在当今社会中如此受欢迎。

第二段:美容医学的重要性(200字)

美容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与美容相关的分支,它不仅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而且更关注美丽的创造。这个领域通过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材料,不仅可以解决各种皮肤和容貌问题,还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加年轻和健康的外观。因此,美容医学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美丽选择,它帮助人们增强自信和自尊心,提升人生质量。

第三段:美容医学的应用范围(200字)

美容医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面部、身体和皮肤等多个方面。在面部方面,美容医学可以通过注射肉毒杆菌,填充剂和营养物质等技术来缓解皱纹和改善皮肤质量。在身体方面,美容医学可以通过吸脂和肌肉注射来改变身体外形。在皮肤方面,美容医学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和微针治疗等技术来缓解痤疮、色斑和疤痕等问题。此外,美容医学还可以通过手术来改变鼻部、下巴等部位的形状。

第四段:美容医学的成本和风险(200字)

尽管美容医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项诱人的美丽选择,但是在进行美容手术和治疗之前,必须考虑成本和风险。首先,美容医学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因为技术和材料的价格高昂。另外,美容医学还会伴随着潜在的风险,例如皮肤敏感、疤痕以及手术失败等问题。所以在进行美容医学治疗之前,必须对医生、诊所和手术设备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

第五段:结论(200字)

综上所述,美容医学虽然成本高昂且伴随着风险,但是它仍然是越来越多人渴望的美丽选择。在进行美容医学治疗前,必须了解美容医学的重要性、应用范围、成本和风险。如果我们能够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治疗方式,并且和医生保持紧密的联络和沟通,那么美容医学将为我们提供更加美丽和自信的生活方式。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2篇

关键词:

超功利性;社会;审美精神

摘要:

本文梳理了传统美学超功利精神的发展和艺术家日常生活的超功利态度,并探讨了功利的社会生活与超功利的艺术追求的矛盾与统一,以及这种超功利性对当下艺术活动的一些启示。

一、超功利性的由来

“超功利性”是一个开始于18世纪,后来又被许多理论家将之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关于审美态度的西方美学范畴。超功利性作为艺术的一个特性最早被清晰、系统地提出来是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里。康德把审美无利害性作为审美的第一个契机:“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他认为,审美活动是超越一切利害关系之上的纯粹的精神活动。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或不快感对艺术对象和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一个美的判断只要夹杂少许的利害感在里而,就会发生偏爱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后来的学者把康德的这种审美主张称为“surutili-tarianism”,即超功利主义。

康德的超功利理论使美学的研究由对对象的研究转向了对审美主体的研究。这正好与中国传统艺术一贯注重主体精神的表达相应相合。从老子美学思想开始。中国文艺不论是从审美创作还是审美态度上就踏上了要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观照万事万物、观照混沌之道的超功利进程。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条脉络:老子“涤除玄鉴”,庄子“心斋”、“坐怀”,宗炳“澄怀昧象”,禅宗思想的“破执”、“悟”,宋元山水之“无我之境”,明代三袁之“性灵”、李贽之“童心”、清代刘熙载、叶燮关于“人品与画品”论述,到近代王国维“美可爱玩而不可利用”以及朱光潜的“心理距离”、宗白华的“静照”。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中的这种超功利性已经成了进入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世界的第一道门槛。若要带着功利、世俗的心态去欣赏传统绘画、书法,去阅读诗歌,定将背道而驰。

二、从老子“涤除玄鉴”到宗白华“静照”:传统美学超功利精神的发展

中国传统美学并没有“美学”之名而是附于哲学思想和文论、画论之中。最早、也是对后世艺术最有影响力的美学思想就在老子的哲学思想里。老子哲学的中心在于“道”。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前就有的混沌状态,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包含着产生万物的无限可能性。道的这种无目的性和无规定性就是中国传统美学超功利思想的发源地。这一点特别体现在老子关于的“涤除玄鉴”论述中。“涤除玄鉴”的第一层含义是要把“道”的观照作为认识世界的最高目的。第二层含义是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保持虚静的内心。可以说后来的传统文艺的各种关于审美心胸、审美态度以及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实践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

庄子的思想把老子的'“道”赋予了更多更新的意义,这些观点都对艺术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庄子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最高的、绝对的美:认为主体必须超脱利害得失的考虑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从而获得“至美至乐”。庄子在《大宗师》中写了南伯子葵和女的对话,借女之口庄子说明了一个人要想游心于最高的美——道,必须要经历一个修养的过程,第一步是“外天下”即排除对世事的思虑;第二步是“外物”,即抛弃贫富得失等各种计较,第三步是“外生”,即把生死置之度外。庄子把这种“无己”、“无功”、“无名”、“外天下”、“外物”、“外生”的精神状态称为“心斋”、“坐忘”。“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坐忘”就是要排除一切利害关系,只有这样以空虚的心境彻底摆脱利害观念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才能达到人生的自由。 禅宗思想是老庄美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它发展了老庄思想,并且比之走得更远。禅宗也追求至高的“道”,要得到禅宗之“道”,不能强求外在的力量,必须破除如语言、逻辑、辩论的执著。可见在禅宗思想里任何功利的思想都无法生存,所有目的性的东西都得排斥掉。禅宗强调“悟”强调心灵的感受。“悟”的状态是和老子“涤除玄鉴”庄子“心斋”、“坐忘”宗炳“澄怀味象”一脉相承的。只有通过这样超功利状态下的“悟”才能体验到“道”,才能得到“一种瞬间体验的永恒存在”。

老庄玄学禅宗思想融为一体,为以后的文人艺术甚至更广的艺术类型拟定了审美的态度和应有的创作状态。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可以说也是同出于老子的“涤除玄鉴”和庄子的“心斋’、“坐忘”。宋元山水所推崇的“意境”其本质上也是要求审甍意向表现作为宇宙本题和生命的“道”。并且要体验到“意境”又必须以虚静空明的审美心境为前提。在明代中后期受资本主义萌芽思想的影响,在文艺理论界掀起对教条主义和复古主义美学的批判。虽然他们的侧重点在于文艺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但其出发点仍是希望追求自由独创的精神和表达人的自然本真状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袁之“性灵”、李贽之“童心”、汤显祖之“情”中可以看出。

到近代西方美学思想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文艺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国维就受到康德“审美无利害关系”学说的启发,他结合传统美学提出了“美可爱玩而不可利用”的美学态度,可以说实现了关于审美“超功利性”问题的东西方对接。梁启超的美学态度也由“功利的”转向了“超功利的”,并提出了“趣味教育”的办学理念。朱光潜先生早期的美学理论里甚至把“超脱现实”作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鲁迅先生也认为审美是超功利的,是“无用之用”。宗白华先生关于“意境”的观点与王国维、朱光潜也同属一派。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他引王羲之诗:“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认为中国艺术的美感正来自空灵静照的忘我刹那,“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使心灵处于一种空灵的状态,在人生忘我的那一刹那,静观万象才能体验到中国艺术的“意境”。这里我们仍然很明显地可以看到老庄、玄学、禅宗、宗炳等思想的延续。可见,这种以虚静空明的心态观照宇宙体悟自然的超功利审美精神在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断裂过。而且在水墨艺术寻找民族性、现代性的当下,虽然对于传统审美精神有过很多的批判和反思,受到大众文化、政治文化的消解和挑战,但这种植根于很多艺术家心底的超功利思想也一直没有断裂。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超功利性对当下艺术活动的启示

从历史发展来看,不论是文人艺术精神起源的老庄时代,人文意识觉醒的魏晋南北朝时代,还是禅宗思想盛行的中晚唐……一直到上个世纪初的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所处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传统文人艺术精神的超功利思想之所以一直延续,正是因为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功利化的色彩一直很浓。而作为要观照宇宙万物、亲近自然、体察内心的文人艺术来说,以超功利的思想从功利的社会生活中超脱出来获得身心的自由是一种必然选择。应该说中国现在也是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当下混乱和功利心极强的艺术界,重提超功利性是有必要的。首先对于个体来说,超功利精神不失为现代人回归人的本性、摆脱现实社会的虚无感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其次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个体审美体验的超功利精神和公共事务建设的功利精神之间的关系。虽然审美和功利的矛盾是美学上一直纠缠不清的问题,但我认为这二者并非一直处于矛盾状态,而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在经济急需进一步发展社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保障体制需要逐渐完善的当下中国社会,让艺术发挥其超越精神给人民的思想以启蒙,让人民积极主动地生活和反思生活、超越生活,这样的艺术将对社会进步形成有效的思想基础。实现个体审美体验的超功利精神和公共事务建设的功利精神之间并非就水火不容。也许目前我们更需要的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艺术市场秩序和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但重提艺术地超功利性无疑会加快这一进程,促进艺术事业和整个国民生产的发展。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3篇

美容医学是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之一,而学习美容医学概论则是扩展自身美容知识,提高美容医学素养的必经之路。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对美容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 美容医学的定义

美容医学是指在使用现代医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体美学衡量,为了改善或修复个体美容缺陷而进行的医疗行为。可以说,美容医学是将现代医学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医学门类,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在外表上有所不足或有美容要求,又想寻求医学美容的人群。

第二段:美容医学与整形美容的区别

美容医学与整形美容往往被人们混淆,然而它们却并不相同。简单来说,整形美容是指将身体部位的形态及外貌进行修复和改变的手术,主要是以医学修复为主。而美容医学则是运用针刀等医学技术让身体的肌肤状态得到改善,主要是以美学为主。可以说,美容医学并不是靠手术解决的,而是更注重从调整身体内在再到外在的整个过程。

第三段:美容医学的社会作用

美容医学是当今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体现。一些有钱有闲的人群想要通过医学手段改变身体状况,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美容医学也可以为身体遭受重伤或遭受外伤的人们提供修复功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获生活信心。因此,美容医学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四段:美容医学的风险

然而,美容医学并非只有好处,存在一定的风险。美容医学所使用的材料可能会引起身体排斥或产生副作用,一些手术操作可能会引起感染和严重的身体损害。因此,在选择美容医学操作时,必须选择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医生,同时做好术前调查和术后的注意事项,以杜绝风险的发生。

第五段:美容医学对个人的启示

美容医学的学习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不仅仅是关于美容的知识。与传统的美容观念不同,现代美容更多强调健康、自然、个性化等方面,注重从内而外的调整。这也让人们了解到重视健康的重要性,目前的健康管理已经不仅是停留在保护身体健康上,同时还需要注重调整情绪、精神健康等方面。

总之,美容医学概论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和运用美容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诸如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塑造个性美观等方面的启示,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想要真正做好美容,就需要在专业和健康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个性特点,以及在相应的心理和行为方面进行必要的自我调整和锻炼。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4篇

第一段:引言(100字)。

医学概论是一门关于医学基础的导论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医学的各个领域有了全面的了解。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医学伦理、医疗技术以及与医学相关的各种领域,让我对医学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段:了解医学(250字)。

在医学概论的学习中,我对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我深刻体会到医学的演进是一个既曲折又艰辛的过程。古代医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和谐和平衡,治病强调和身心融合,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如今的现代医学则更加注重科学、技术与实证研究,以提供更安全和精确的医疗服务。

第三段:医学伦理(250字)。

医学伦理是医学概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通过课堂学习,我明白了医学伦理是医生在实践中面临的道德抉择。医生需要在照顾患者的同时,尊重患者的隐私和自主权,保护患者的权益与尊严,以及权衡不同人群的利益。同时,医学伦理也提醒我们医学的发展与医学伦理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必须坚持积极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为患者提供公正、负责任的医疗服务。

第四段:医疗技术(300字)。

医学概论中介绍了许多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学习了医学影像学、微创手术技术、基因工程等领域。通过这些学习,我了解到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影响。医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也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和法律上的问题,例如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问题,因此在使用这些技术时需要谨慎权衡。

第五段:对医学行业的思考(300字)。

通过学习医学概论,我对医学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医学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的领域,医生必须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技术和职业道德。医学是一门高尚的职业,医生需要具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承诺。在这个医学日益发展的时代,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严守伦理和法律规定,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总结(100字):

医学概论是医学领域的一个入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医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这门课程中,我了解了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医学伦理和医疗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医学伦理的了解,我明白了医生在实践中面临的道德抉择。医疗技术的发展也让我认识到医学的不断进步与伦理的平衡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医学概论,我对医学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5篇

美学概论是一门研究美的学科,通过对美的定义、起源、特征、价值等方面的探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鉴赏美。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对美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将从美的定义、美的起源、美的特征、美的价值和美的鉴赏这几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美的定义是美学概论的研究重点之一。在课堂上,我们学习到了各种各样的美的定义,包括客观美和主观美的理论。客观美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主体意识无关;主观美则认为美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学习,我认识到美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和理解可能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美和欣赏美。

美的起源是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美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古希腊的美神阿芙洛狄忒和形而上学家柏拉图等。通过这些学习,我了解到美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们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和启示,创造出了许多美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传承,从而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美的特征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堂上,我们学习到了美的主客观特征,如美的审美尺度、美的表现形式等。美的审美尺度是人们对美的判断和评价的一种标准,它受到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自然景观、艺术作品、音乐、文学等等。通过对这些美的特征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美是多样且富有变化的,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追求和表达美。

美的价值是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课堂上,我们学习到了美的道德、教育、社会等方面的价值。美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感受,它还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美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传承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人类的社会进步。美也可以起到一种教育作用,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通过对美的价值的学习,我认识到美不仅仅是消遣和娱乐,它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意义。

最后,美的鉴赏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美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美。在课堂上,我们学习到了美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分析、比较、评价等。通过这些学习,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分析美,如从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细节等方面入手。我也学会了如何比较和评价美,如通过与其他作品的对比来评价其优劣。通过对美的鉴赏的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加深入地欣赏了美的魅力。

综上所述,美学概论是一门非常有益的学科,通过对美的定义、起源、特征、价值和鉴赏等方面的学习,我对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美不仅仅是客观存在,更是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美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美是多样且富有变化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追求和表达。美除了给人们带来审美感受,还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美的鉴赏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美。通过学习美学概论,我对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也激发了我对美的追求和表达的热情。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6篇

1 前言

美是自始自终都存在于体育舞蹈之中的。可以说“美”是体育舞蹈比体育更胜一筹的重要原因。体育舞蹈以身体为载体,追求精神之美,由此达成形式与内容的大一统。而它又有极强的参与性,可以让人们在体育舞蹈中体会到生活之美。在体育与舞蹈的交融中,人们也许可以慢慢接近艺术美的更高层次。

2 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

体育舞蹈兼具体育和文艺的双重特点,它历经了原始舞蹈、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社交舞蹈、新旧国际标准交际舞等发展阶段。体育舞蹈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它表现出来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一个动作的失误都会影响体育舞蹈的整体观感。体育舞蹈当然还有非常强的观赏性。因为它集音乐之美、舞蹈之美和体态之美、风度之美为一身,让观赏者觉得赏心悦目,美感十足。体育舞蹈最重要特征体现在体育的竞技性。它作为一项竞技性项目具有极高的锻炼价值。可以强壮身体、陶冶情操。体育舞蹈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最普遍的风格和技术结构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现代舞和拉丁舞两大类。两大类舞蹈虽然各有各有的特点,但是“美”是他们的相同之处。

3体育舞蹈在哲学角度下的审美

部分与部分的相加——整体之美

部分指的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体育舞蹈将“体育”和“舞蹈”两个部分相加,形成1加1大于2的效果。从数量上,体育与舞蹈是多,而体育舞蹈则是一。部分的相加,构成体育舞蹈。体育舞蹈不仅有音乐之美、还有体育之美、竞技之美、舞蹈之美等多个部分,部分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使得体育舞蹈呈现出整体之美。无论哪个部分的缺失都不可能有和谐、协调的整体之美。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相得益彰之美

身体作为主客体沟通的媒介,连接着我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体育舞蹈中,主体和客体能够更加顺畅的自由沟通。由身体到心灵,对审美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陶冶情操,让观赏者感受到内在的或从容或激烈之美。形态和内在相辅相成,美的相得益彰。因为这样的统一,体育舞蹈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散发其中动人的内在涵义,体现了更高层次的美感。

刚与柔的碰撞——矛盾之美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而对比强烈的矛盾双方撞击则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体育给世人的最主要印象就是“刚”,包括坚韧、毅力、强硬等等。而舞蹈给世人的印象往往是长袖起舞的“柔”,是身段婀娜的妩媚,快节奏的舞蹈往往也是坦然的速度。而体育舞蹈将这一“刚”一“柔”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在激烈的竞技中体会淡然的柔美。

4体育舞蹈在美学角度下的审美研究

人与世界审美关系就是美学的主要任务。审美就是一种以人的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属于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体育舞蹈的美亦然。

体育舞蹈的律动美

体育舞蹈表现出来的律动美肉眼可见。跟随这音乐的旋律,舞者或快或慢,在旋律的应和下起舞。舞者的身体不断律动,观赏者跟随音乐和这律动可以体味到情感的变化。联系到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更是有不一般的'美感。

体育舞蹈的规律美

体育舞蹈因为有着严格的规范,一张一合一动一静都有极强的规律感。而规律感本身就是一种美感。千奇百怪是美,整齐划一也是美。因为有了规律显得更加平易近人,贴近生活。节奏和舞姿的变化都由规律来产生,节奏快则舞者律动更快,节奏慢则舞者缓缓起舞。艺术的内涵就是情感的内涵,规律则是情感变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体育舞蹈的抒情美

所谓抒情,就是表达情感。而体育舞蹈靠意境抒情。意境作为体育舞蹈抒情的一种手段显得别致而不奇怪。因为有音乐、舞蹈、形体等营造意境来表现情感,可以更加直接的叩击观赏者的心门,引发观赏者的共鸣,有强大的影响力的震撼性。

体育舞蹈的观赏美

艺术是一个大而广的概念。体育舞蹈的观赏美其实来源于抒情美的艺术感觉。体育舞蹈和体育、舞蹈的表演的观赏效果各有千秋,表演形式也并不是千篇 一律的。舞者的姿态、风度和舞伴之间的配合、表情等组成了体育舞蹈的观赏美。为了用更好的状态参加比赛,面向观众,舞者往往会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揣摩动作、姿态。这样的内在气质更加有观赏的美感。

5总结

美是一种主观的感想。美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一种感受,即人类在观察某一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想法。无论认为一件事物“美”或者“不美”都是人类的主观感想。而审美是一种客观活动,即通过审视某一客观事物,对这一客观事物做出的评价。体育舞蹈就是这个客观事物。

当前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不可谓不迅速。但是在体育舞蹈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缺少一整套完备、成熟的知识体系供舞者学习。所以体育舞蹈的舞者只能在实践和表演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面对这样的现实,正如从哲学角度对体育舞蹈进行审美,体育舞蹈的发展也应该科学的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为,不断前行。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7篇

一、色彩美学在电影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一)表现思想与主题

在对电影主题思想的表达中,色彩美学更是一项基调性的手段。可以说对于一部优秀电影的主题,我们从它整部片子所采用的一个基调性色彩上就能直观地感受出来。在姜文的《鬼子来了》一片中,绝大部分的画面使用黑白色调,其所表达的主题是一段让人不忍回忆的痛苦历史,而片尾当男主角的头被砍下之后,他眼中的画面截然相反的采用了浓烈的红色基调———这已经不仅仅是导演在控诉,而是将本片中的民族仇恨和国家荣辱张扬到了极点。而该片模仿的对象《辛德勒的名单》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表达了整部片子中那段犹太人所不愿回忆却又不能不回忆的过去。《蓝风筝》的导演田壮壮则是将蓝色定为该片的基调色彩,导演采用蓝色滤镜来拍摄大量的镜头,无论天空还是白雪都渗透出一种冷冷的蓝色,这与该片冷静的叙述方式以及主题所表达的特定年代中的人性与社会达到了高度的一致,从而为该片定下了压抑和悲愤的基调。

(二)产生象征与暗示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色彩的表达也有多种多样的解读,这也使得色彩美学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可以展现出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暗示。例如在中国,红色意味着喜庆,白色则总是让人联想到死亡,而在西方国家白色更多地意味着纯洁,而红色总是令人想到鲜血和杀戮。著名导演张艺谋的诸多影片中就鲜明地展现了他对红色的偏好,《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乃至《英雄》都有大量使用红色的场景。当然只会是用红色的张艺谋并不能成就今天的地位,他在《英雄》一片中对其他颜色的使用也说明了这位大师对于色彩中象征意义的精确掌握:秦王、秦军和秦宫使用了大量的黑色,不仅符合了秦国属水德尚黑的史实,更是展现了一种冷酷而肃杀的味道,而在对外场景中大量使用黄色———黄沙、黄土,都充分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也就是黄色文明,从而进一步引发了观众对于本片中这段杀戮战争历史的无限遐想和反思。而在《谁说我不在乎》一片中,红色被大量的使用。无论是来往的车辆还是情人出现的场景中的红色墙壁,实际上都是一种暗喻。我们通常把夫妻之间出现感情危机的情形称为“亮红灯”,而本片正式采用了这样一种通俗的隐喻说法,以大量的红色景物来暗示主角夫妻之间出现的感情裂痕,从而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中国家庭里传统的夫妻责任与新时代的婚姻观念之间的矛盾,这样一种表现手法突破了色彩仅仅用来表达电影主题和塑造氛围的作用,上升到了一种意义的层面。

二、电影中的色彩美学设计分析

(一)服饰色彩美学

在电影艺术的色彩美学中,服饰色彩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表达色彩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是由于电影中人的大量存在,使得服饰的作用如同电影的灵魂一般不可或缺———尽管有些电影并不以人为主角,比如《帝企鹅日记》和《熊的故事》,但是在大量出现人物的影片中,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对于服饰色彩的运用。这种手段使得电影的语言更加丰富,同时能向观众传达出更多的语言之外的信息。服饰色彩对人的第一影响首先就是在表达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上,其次服饰色彩还能充分表现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通过更换不同的服饰可以及时地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变化,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个符号性的配置就能制造出一个强烈的符号来震撼观众,这一点从《远山的呼唤》中那挂满黄手帕的树上就能明显地看出。

(二)以英雄为例探讨色彩美学设计

张艺谋的《英雄》对于服饰色彩的把握可以说典范性的。在最初的长空与无名的对决中,二人身着深浅不同的服饰,就体现出了两人背后不同的政治势力和国家归属;在秦国整齐划一的黑色服饰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一个冷酷的国家机器以及其背后强大的种群意志;残剑、飞雪二人以红色服饰出场则是体现了两位绝世高手张扬的个性和背负的家仇国恨。当然在影片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出,时代的浪潮毕竟冲刷掉了个性的存在,留下的只是无情的黑色,各种鲜明色彩的服饰最终被威严的黑色所吞噬,留下的只是静静诉说的历史。总而言之,在英雄一片中,多种色彩的服饰体现了多种人物的心情,其情节也随着服饰色彩的更迭而不断地转折,通过变幻的色彩将各种细节凝聚成一个整体的故事展现给观众,这必然会成为一部经典的作品。

三、色彩美学对人内心的感知

(一)心理和色彩美学感知之间的联系

色彩对于人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失去了色彩的视觉无疑是不完美的,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需要色彩来点缀和表达。色彩不仅仅是各种波长在人的视网膜锥状细胞上的刺激,更是通过不同色彩的融合来不断加深人们对于美的认知,色彩的美学价值至今仍在不断地被发掘出来,而不受到色彩种类的限制。对色彩的认知的一个重要提升就是感情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色彩是人们判断的依据,经由人眼进入到大脑,结合人类所独有的思想和意识,通过逻辑和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使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到美的规律和真谛,这就是色彩美学的理论和法则,色彩美学就是通过色彩来表达出事物身上美的属性。色彩美学是电影艺术中重要的表达手段,它能引发人心中潜藏的欲望,也能揭示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各种细腻的情感,无论是喜悦、冷静还是绝望,色彩对人的心理总是能够一览无余,因此各种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电影大师们乐此不疲地使用的方法,比较典型的就是红、蓝、白三部曲,导演借由法国国旗上的三种颜色来表达人物的感情,并将其作为电影的名称,这不能不说色彩美学完美地体现了电影艺术对美的认知。

(二)《变形金刚》在使用颜色的时候暗合了人物的心理

在汽车人和霸天虎的标志设计中就体现了明确的反差。汽车人是代表正义的一方,因此多采用亮色作为主调,而霸天虎是邪恶的,因此往往采用暗色作为主调。据统计在汽车人中采用红色的角色就占到了三分之一。红色代表着勇气和热情,因而采用红色的角色往往就是异常英勇的形象———例如擎天柱、铁皮、变速箱等。变形金刚之所以备受关注,其生动的画面功不可没,尤其是在对两派斗争的场景上,通过各种火焰以及金属的撞击来强烈地刺激着观众的视觉,其特效场景中对于颜色的把握也是非常认真的,与刚出场时一身明亮的金属色相比,在进行完一番激烈的格斗之后主角擎天柱身上的破损和铁锈色将影片的特效与主题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做到以画面感人。

四、结语

色彩美学是电影的核心创作手段之一,不同色彩的运用能够渲染出不同的氛围和意境,刻画出纷繁多变的人物心理,并且在某些色彩的反复运用和不同色彩的快速切换中能够体现出人物思想的变化和一定的象征意义。色彩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而且推动了电影情节的发展,并且赋予电影超越色彩的精神内涵。电影从黑白片向彩色片的过度无疑是个明显的,因为电影在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发掘出了更多的美学价值,也提高了观众对于美的认知。无论是在表现人类社会还是在反应自然界,色彩都能展现出语言所不能及的作用,因而也成为电影艺术创作中导演个性风格体现的最显著手段。

【美学论文(3篇)】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8篇

很难过这门课那么快就结束了,记得刚选上着医学美学这门课的时候,自己还不清楚到底要学什么,只想着这应该就是关于医学的一些东西吧,本来就对医学充满着憧憬渴望,想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对医学有所了解,有所探索。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发现虽不是我当初想的那样,但我真的很喜欢这门课程,很喜欢老师的教学。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内容的简要总结以及我对它的认识理解:整个课程共分为五讲。

第一讲:美学概论。

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主要讲的是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所赋予客体对象积极、正面、肯定的以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质——对称、协调、统一与和谐。美的基本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

第二讲:美感。

美感就是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体验(狭义是指审美感受,既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构成审美关系时,审美主体所产生的综合心理反应。广义的美感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它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丰富和提炼审美经验,逐步形成高层次的审美观念)。美感的特征是直觉性、愉悦性、超越性。

第三讲:人体美。

狭义人体美主要指形体容貌的形态美。广义人体美包括身材、面容、肤色、发式、举止、服饰等外在美,也包括气质、心灵、性格、情志等内在美。

健美是人体是指在健康的状态下的形式结构、生理功能、心理过程和社会适应等层面上全方面合乎目的的协调、匀称,和谐及统一的有机整体。健康是人体美的基础。躯体美是人体美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颈部、肩(圆润、不下榻)、胸、乳房(丰满、匀称、柔韧、富有弹性、位置相对较高、不下垂)、背、腰(比例适当、粗细适中、圆润灵活)、腹(腹部平坦、皮肤坚韧)、臂(手臂洁白细嫩、肩到手过渡舒缓、线条柔和)、手(修长、皮肤光滑、线条柔滑)、臀(圆滑、丰润、富有弹性、曲线柔和流畅)、腿(白皙丰满、细腻有弹性、小腿浑圆适度、脚跟结实)、足、皮肤(色泽、质地、弹性美)、毛发(清洁整齐、自然、光泽、有弹性、疏密适中)。

第四讲:容貌美。

容貌是人体审美的核心。容貌美的整体特征有:对称美、比例美、和谐美和曲线美。主要表现形式有:眼睛(大小适中、清澈明亮)、眉、鼻(鼻梁挺立、鼻尖圆润)、耳朵、口唇(唇峰优美、颜色红润、唇角微微翘起)、牙齿(牙齿形态完美、牙齿颜色洁白)。

第五讲:医学美学的形式美。

主要分为医学环境美、艺术基础、语言影响和审美疗法。医学美学的产生是美学应用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和典范。医学的'艺术:真善美。

下面我阐述一下通过学习者门课程的心得体会,认识及感想。

通过这门课程,我对美有了重新的认识,对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境界,我的眼光视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美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人们不断的追求着自身之美,奋力创造着社会的文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随着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类的审美意识不断地向着更高的层次演进,激励着人的生命意识的强化,内在情感的升华,无限生命力的高涨。

因此,当代人对美有了更高更广泛的追求。美,生活中处处都是,只要善于发现,世界便是多彩的。健康是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健康是美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健康基础上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失去了健康的人体不可能美。这便是美与健康的联系。

最后是对老师的看法。首先,老师个人和蔼可亲,特别爱笑,平易近人,能够和同学们融洽的沟通,感觉有孩子般的性情,这是我最喜欢的。然后就是在教学方面,老师教学态度严谨,课上很认真很有激情的为我们授课,并积极与学生沟通。教学内容也很广泛,很有趣。经常讲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有意思的东西,吸引到很多同学的眼球,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如果老师真的很想得到我的一些建议的话,我也只能说您不是严肃的,但我就是很喜欢您的这种教学方式的,我喜欢您讲课的那种热情,那种投入,喜欢您讲课说话时的微笑,喜欢您讲课举例子的那种幽默传真。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9篇

中医学概论是中医学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中医学概论实训则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很好的锻炼和考验。在这次实训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医学的独特魅力和科学价值,并且也充实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下面我将通过五个方面来总结和分享我的实训心得体会。

首先,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中医基本诊断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这是我们学习中医学的基本功,也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实训,我学到了中医四诊合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技能,并且在实践中逐渐熟练起来。通过向老师请教和实际操作,我对常见病的病理变化和诊断要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实训中我们进行了中药制剂的研制和药物配伍的实践操作。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制剂的研制与药物配伍是中药学的基础要求。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制作一些常用的中药制剂,如煎剂、丸剂、散剂等,锻炼了我们的操作技能和药物调配能力,并且加深了我们对中药药性和配伍禁忌的了解。同时,实践中我们也学到了中药的炮制和品质要求,掌握了中药存储和保管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实训中我们进行了针灸和推拿的操作和技巧学习。针灸和推拿是中医学的两大独特疗法,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实践中我们学习到了常用的针灸和推拿技术,如经络穴位的辨认和选择、针刺技术的操作要领、推拿手法的基本功等。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专注和耐心,学会了与病人的沟通和理解,学会了对病情的综合判断和处理。

第四,实训中我们进行了中医方剂的配方和配伍实践操作。方剂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也是中医医生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实践,我们学到了方剂的基本配方方法和药物配伍要求,了解了常用中药的功能与功效。在实践中,我们有机会亲自参与到方剂的配方和配伍中,体验到了中药的魅力和价值。通过与老师的讨论和交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方剂的理论和应用。

最后,实训中我们还进行了中医诊疗文书的撰写和记录。中医诊疗文书是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记录和证据的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学到了中医诊疗文书的基本要求和格式,学会了相关记录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我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编写了一些中医诊疗文书,提升了我们的书写和记录能力。

通过这次中医学概论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中医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实践经验和技能,增强了对中医学的信心和热爱。中医学概论是一个大课题,实训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对我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定能更好地发挥所学,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0篇

音乐美学论文

摘 要:音乐美学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哲学意义,因此一直以来被相关领域所关注和钻研。本文旨在阐明音乐美学的概念、表现形式、相关的音乐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音乐美学角度下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的实现路径,希望借此引导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学习、欣赏、传承音乐艺术。

关键词 :音乐美学:音乐艺术概念:表现形式

音乐美学,顾名思义,融合了音乐、美学等诸多内容,具备较强的美学和艺术性特征。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方便日后进行传承发展,音乐美学开始成为广大学者专家深刻关注的话题。具体方法就是及时透过美学层面去挖掘和定位不同音乐作品的存在、表现形式,自觉加深对音乐理论知识和表演实践的融合效果,在吸引更多人关注的同时,提升学习者的审美素质。至于音乐美学角度下音乐艺术具体的表现形式,则主要会在后续深入延展。

一、音乐美学的概念

相对于其他音乐学科来讲,音乐美学具备一定程度的哲学性、艺术性特征,主张针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艺术规律加以精准性把控,拥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涉足领域,拥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效果[1]。除此之外,音乐美学在国内来讲还是比较新颖的,但实际上其很早就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总结阐述,主要收录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着作之中,并且持续到十九世纪后由德国音乐学家里曼再次补充拓展,《音乐美学的要义》作品正式问世,音乐美学也正式作为一门学科而独立存在、深入发展。

二、音乐艺术的有关表现形式

(一)基础性要素

其次,音色亦属于情绪表达中不可忽略的要素。古往今来,诸多作曲家都在热心钻研如何利用乐器来展现各式各样的音色,特别是对于近代音乐来讲,这类现象尤为显着。如许多作曲家决心对传统乐队予以创新形式的调整排列,以求在开发出更加特别的音色基础上,呈现出一类极为新颖、奇特、美丽动人的音响效果,进一步使人的情绪得到深入性、完整性、精准性的表达。

(二)组织方式

音乐形式的要素还包括组织方式,如若缺少了它,将难以构建完善的音乐结构框架。这就需要表演者适当加入和融合一些特殊的旋律、和声、曲式、作曲技巧、十二音序列等要素,呈现出独特的整体架构。

(三)规范类法规

这类法规属于音乐要素和组织方式衔接的重要媒介,属于人们经过长期审美活动之后,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美感形式加以概括的结果。毕竟广大艺术家们在参与美感体验、创造等活动时,还是需要依靠一些基础性法则加以规范引导的。归根结底,音乐和绘画、雕塑等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其绝非单纯地将一些美感要素进行整体、直观地呈现,而是主张有序地规划不同音响的排列次序,使人们在聆听旋律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和谐美[2]。因此,时间对于音乐这类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讲极为重要,当音乐组织技巧在特定时间段内呈现过后,会令听众及时体验到音乐的延续性效果。在此期间,音乐时间和现实时间截然不同,而是作为一种虚化的时间序列而存在。

从本质角度分析,音乐运动属于某种心理活动;而从物理学层面解读,声音产生的根源在于物体的振动现象,正是在一个声音消失而另一个声音接连出现过程中,才形成了整个富有想象力的音乐作品,再经由一代代人传承记忆和完整再现。

三、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内容

(一)音乐性方面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1篇

第一临床医学院2010级临床七大班1小班郑敩201001128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全科医疗强调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强调在社区场所对病人进行不间断的管理和服务,并必要是协调利用社区内外其他资源;其最大特点是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总体来讲更加的人性话,更多的体现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全科医生也称为家庭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新型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具体说来,全科医生重点以社区为服务对象,提供高素质的医疗服务以及人性化的医疗保障,给予病人持续性、综合性的照顾。全科医生的工作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病人为中心。他们更注重的是人,而不像专科医生一样,相比更侧重于疾病本身;在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他们更加注重病人的权利,因为人虽然有疾病在身,但不能否认他仍是一个完整的人,有自己的家庭、社会背景,所以全科医生必须全面了解每个就诊病人家庭、社会各方各面的详细信息,以便能更好了解造成病疾的原因,采取更加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不但可以帮助专科医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而且还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简而言之,全科医生就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1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全科医学并不了解,甚至认为这完全不重要,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于全科医学这一学科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全科医生这一职业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我更多了解的是专科医疗的特点,为期一年的实习,使我习惯了综合医院“各司其职”的工作模式,每个医师都有自己的工作领域,每个科室也有专门负责会诊的医师来帮助其他科室处理本科室的相关疾病,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表面上分工明确、互相帮助,实则常常互相推诿,耽误患者病情。尤其是我在心内科、肾内科和内分泌科实习的时候,感触最为深刻。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而这些患者住院时只能根据病情的相对轻重选择其中一个科室,我每天无数次往返于心内科与内分泌科,只为请会诊老师指导用药。与此同时,由于长期服药的的肝肾损伤,肾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也常常为住院究竟到心内科还是肾内科而迷茫。

此外,我在实习期间也常常遇到许多老年病人一年内反复住院或每天的同一季节“固定时间”住院,这种现象以呼吸科和心内科最为常见。老年人心肺功能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差,尤其的年轻时吸烟的患者年老后每天冬春时节很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而这些慢性疾病治愈的概率几乎为零,每次住院患者都只为减轻症状,给予一些简单并且常规的治疗即可满足其需求。心内科也一样,肺心病的患者每逢换季时容易发病,除去极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大多数患者每次使用同类型药物即可缓解症状,这类患者常常“点药”,不需医生检查病情,只要求医生“按方抓药”。试想,三甲医院的病床被这样的患者住满,真正急需医疗资源的危急重症患者却时常因为医院无病床而辗转于各大医院之间,奔波劳苦暂且不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只怕患者终身都感到愤恨。

2去年11月,我轮转至社区医院实习,这本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时间,而社区医院却门可罗雀,住院部的空床少说也有一半,愿意来的患者多半也是本院医师的亲戚朋友,或是因经济原因无法负担大笔药费而不得不在社区医院治疗的患者。我每天在办公室都无所事事,此时在三甲医院实习的同学却忙得脚不沾地,这让我对我国现下医疗资源的分配产生质疑。专科医疗本该是收治疑难重症患者的,尤其是我所实习的三甲医院,更应该负责帮助全市及周边地区基础医疗单位治疗疑难杂症。而大量昂贵的医疗资源却被慢性病、老年病等功能性疾病患者所占用,尤其是专家门诊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应付只为健康咨询而来的老年人。

3解决就诊者的生理病疾,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行为因素,提供长期性服务,以帮助病人杜绝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下。所以说,全科医生的工作更能体现当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我国的全科医疗起步较晚,还并不发达,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也起步较晚,目前仍未形成有效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我希望在今后医学生的培养中增加全科医生的比例。毕竟,全科医疗更加人性话。同时,也要改变社会观念,让人们知道全科医生并不是技术水平低的医生,社区医院并不是没有保障的医院。让人们相信基层的医疗其实是经济实惠并且靠谱的,把昂贵的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也让专科医生不需要再兼顾全科医生的工作,专心完成自己的专业科研。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每当我们医学生看见这句话时,总有说不出的感慨,同时也感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而全科医学的理论给我们点明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为我们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一个称职的全科医生不止要具备精湛的技艺,还要具有时刻为病人着想的素质;不仅要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还要了解病人的心情;不论是多难治的疾病,只要病人和医生都在尽最大的努力,那我们就是成功的。全科医学让我学到了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如何全面看待问题”,很好的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临床中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但以病人为中心的落脚点永远不会变,只有深入了解了病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才能迈出第一步,才能有的放矢。全科医生不仅要把握急重症的转诊时机,防止慢性病,还得解决病人的心理,行为问题,帮助处理他人家庭问题等等,总之,全科医生的工作并不轻松。

全科医学所研究的重点不仅是对某些疾病的诊疗手段和处理技术,而是更要。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2篇

广告在今天商业社会也可以成为艺术品。虽然对“广告艺术”还存有很多争议,其商业属性和功利性使“艺术”这一概念的纯粹性大打折扣,但无法否认现今的广告作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包含了艺术和审美的成份。从古到今,并没有所谓纯粹的艺术品,艺术总与一定时代社会的实用性结合在一起的,总与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相关联。因此,我们把广告从经济、市场、信息等学科中独立和分化出来加以文化和审美的审视是可行的,现代广告逐渐确立了自身的文化形象和美学地位。当广告在品牌的周围不断的附加越来越多的概念与故事时,其文化上的艺术与审美便成为了可能,并且由此产生出广告的独特品牌的价值。

今天被称为数字时代,许多品牌营销人员满脑子关注的焦点是媒体采购成本的降低,炒作创意上的短线的传播策略。而且几乎所有的广告企业都已开始请求综效、企业再造、节省成本、以及策略规划等等。他们往往忽略:品牌塑造中广告作品里究竟是哪些东西可以提供给消费者,哪些东西才能让消费者感到满意,哪些事物才能吸引消费者的光临。由于科技与信息的发达,商品的差异性无法加大,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其基本需求各品牌都能获得满足。因此唯一能够产生差异性的就是创造难忘的感知经验,而美学就是创造品牌广告难忘的感知经验的有效武器。其实美学并无任何奥秘可言,它早已存在于商品品牌性格于消费者生命之中。在此差异化与区隔化渐渐泯灭的年代,美学使得以创造差异的有效武器。

一、广告美学的发展历程

作为理论形态的广告美学,是近些年才崛起的边缘性科学。从属于实用美学的范畴,是实用美学中的技术美学在广告领域的延伸和发展。这种美学是将美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广告学,并吸收一些相关学科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广告美学所研究的是商品广告特殊的审美性质和特殊的审美规律,不仅指导广告的设计者依据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创造美的广告形象,是创造难忘的感知经验,并建立品牌独特个性的有效武器。

广告是商品交换的伴生物。早在物物交换时代,广告就已应运而生。古代“列廛于国,日中为市”的商贩们,都会挑选质优、样美的货品展示于人,反映了他们初萌状态的广告美学意识。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启动下,广告的形式也更为丰富多彩。如绘制或打造精美的事物悬挂于店铺内外,以悦耳的有别于他的叫卖身倘佯于市等。这种古老的广告手段,出于一种招徕顾客的目的,自发而无意识的闯入了美学领域,却逐步树立自己的专属品牌广告特色。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发挥着他的宣传商品、促进消费的作用,例如品牌商标。随着时代的演进,经济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不仅使广告成为一种独立的行业,而且还促使广告的实践与理论得到总结,并进一步吸收了美学、心理学、逻辑学、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将广告的内涵与形式提高到美学的高度,建立了以广告美学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学科,从而使广告产生更高的审美效应。

二、当今广告美学的审美特征

广告的传播一直是以美得形式展现。既反映或渗透着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审美区位和审美理想,也是具有一定审美意识的主题欣赏的对象。真正美的广告,是将实用属性和审美属性紧密结合起来的广告。受众在对广告的审美欣赏过程,接受了其向社会传播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美学观念,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1〉广告的形式美

广告作为一种品牌信息的载体,严格说来并非是单一而简单的信息媒体,而是把品牌赋予美的外在与魅力的表现手段。广告的形式美是广告形式构成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而显示的审美特征。以色彩、线条、语言等符号元素感性的呈现在受众面前,这些符号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形成流畅的视觉美感,最终打动广告诉求对象。在现今的品牌广告大潮中,广告的表现形式和技法也不断出新,特别是随着新媒介平台的出现,而广告形式美的表现也日趋丰富多姿。

2〉广告的内容美

内容美是广告艺术魅力的核心和灵魂,广告的内容只有体现出真和善的统一,广告才具有美的价值。广告的内容之真主要体现在事真和情真上;广告内容之善则主要指合目的性,即在达到促销的同时,能给人以精神的愉快,心灵的陶冶,智慧的启迪,符合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目的。总括来看,这些形形色色的广告,就其性质内容而言,基本上属于两种类型:

其一是唯我独尊型的。这种类型占绝大多数,其内容一般以直接张扬自己的商品的优长为基点,劝诱消费者注意自己,认识自己。它宣传的中心是“我卖什么,我的东西最好”。这类广告专注于宣扬自己的商品,却忽视了启动消费者的参与意识,令人感到是“王婆卖瓜”。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同类对象反复刺激人们的审美感官而达到某种接受程度上的饱和,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厌恶、逆反的心理状态。同样,单纯的自我张扬式的广告,不仅使人产生审美中的逆反心理,还会对商品产生怀疑情绪,达不到预期效果。

再就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广告创意内容以突出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为基础,在与消费者的审美情感交汇中,宣传、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如,诺基亚广告词是:“科技以人为本”,显得亲切、体贴,给人以温馨之感。飞利浦的广告词“让我们做得更好”。给消费者承诺和信心。这种树立形象的广告,并非着眼于宣传自己的商品,而是通过与消费者的心灵的沟通,来树立积极进取、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在温馨的美感中产生一种适情顺受的'审美愉悦,进而增强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容体的情感上的向心力和信任感。

3〉广告美学是实用性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是广告美学审美机制的一个组构因素。广告是一种实用性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艺术综合体。广告的形式美体现于色彩的协调,构图的匀称,线条的流畅,节奏的明快,韵律的悦耳,以及静态与动态的交叉,立体与平面的参照等。并不是说具备了这些因素就可以称之为美的形式了。只有将美的形式同美的内容和谐统一起来,给人们愉悦的感觉,才算纳入了审美机制。黑格尔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这就是说,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可偏废。真正纳入审美机制的广告,应该是把美与真、美与善、美与质量、美与实用统一起来的结合体。这也是广告美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审美特质。

三、运用美学审美心理加强品牌诉求力

品牌的诉求力与对消费者的审美结合起来,是广告美学审美机制的另一组构因素。品牌的诉求力,就是商品的魅力,即在审美过程中品牌所体现出来的诱惑力。如果说品牌的诉求力是以自身的美的属性来诱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的话,那么对消费者的审美启悟,则是借助于外力来启动消费者的审美意识。譬如,某种实事求是、富于创意的品牌商品广告,是对该品牌商品和服务的本质力量的肯定与体现,反映了广告策划者对品牌美的态度。同时,这种美的广告,又能与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相联系,启动人的审美意识,对消费者的审美鉴赏力这种本质力量的肯定。品牌的诉求力是以商品美感的直接性与易接收性来刺激消费的。这对培育消费者的审美鉴赏力有着一定的意义,而运用美学手段制作的创意性广告,向消费者宣传商品的特征与优长,培养消费者的审美意识,使之发现美,策动起一种追求美得消费欲望。

黑格尔说:“遇到一件艺术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由于它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那外在形状的用处就在指引到这意蕴”。就是说,美的广告信号的“用处”,就在于指引人们“追究”它的“内容”,实现购买行为,满足审美需求。只有同审美心理相联系,才能使广告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具有公认的审美价值。反之,利用虚假的广告来激发消费者一时的冲动,诱使其购买实际并不需要的商品,花了钱,又派不上用场,这种购买行为为既非功利的,又非审美的,更无从谈美学效应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广告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昌盛。在强手如林的广告大战中,广告美学正成为有创意广告的理论基础和创作标尺,同时它也将在广告业的竞争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正面和负面经验,使之发展为完善的美学体系,使人们领略到更加斑斓多姿的美的广告的风采。

综上所述,优秀的广告作品应该按照美得规律来创造,但广告从来都不是“为美而美”的艺术,它承担着信息传播、商业营销的任务,审美手段的运用则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广告的使命,因此探讨广告的美学特征及构成要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富有意义。

在商业营销的激战中,企业注意通过广告来塑造产、销部门的形象,是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商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广告的作用日益显著。有的企业家急功近利,不惜重金宣扬自己的商品,甚至迭词架屋,极尽夸大虚饰之能事,到头来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然而有的企业家充分注意到广告种种智慧与情感的艺术的美学效应,借助于有创意的广告,将其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真实性提高到审美的高度,并以此调动人们的审美情感。广告美学在美学理论的统领下,被纳入审美机制的,在审美的广告实践活动中显现出独到的企业和商品的品牌风采。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3篇

美学概论是一门引人深思的学科,通过对艺术、审美和美的本质进行探讨,让我领悟到美的力量以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美学概论,我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了质的提升,也对美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将从美学的定义、艺术的重要性、审美经验、审美判断与标准以及美的多元性五个方面,分享我对美学概论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美学概论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讨和定义美学。美学是对美的本质和价值提出问题,并试图通过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科。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美学是研究对象的实体特征以及审美活动和判断的科学。美学着眼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的表现和体验,通过研究及分析揭示了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追求的本质。对于我来说,通过了解美学的定义,我明白了艺术和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美学概论使我意识到了艺术的重要性。艺术是通过形式和表现来传达情感、思想和意义的创作活动。通过学习美学概论,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艺术不仅是表面上的美丽与技巧,更是具有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艺术家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唤起观众共鸣与思考。艺术对于人类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通过学习美学概论,我对艺术的重要性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第三,美学概论让我认识到了审美经验的重要性。审美经验是个体通过观察和体验艺术作品而获得的情感和观念上的享受。通过学习美学概论,我了解到艺术作品通过创造出独特的情感氛围和效果来触发观众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艺术作品既可以带给人温馨宁静的感受,也可以唤起人内心深处的强烈情感。审美经验是一种身心的愉悦体验,具有积极的情感和心理效应。通过学习美学概论,我更加明白了审美经验是人们追求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着,美学概论还让我对审美判断与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审美判断是将审美经验转化为言语或定义的过程,是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价值评价和表达的方式。通过学习美学概论,我认识到了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相对性。由于每个人的观念和情感都不相同,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也会因人而异。此外,美学也提供了一些普遍承认的审美标准,如美的对称性、表现力和创造力等。学习美学概论让我理解到审美判断是复杂而多元的,需要尊重每个人的审美体验和观念。

最后,美的多元性是美学概论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方面之一。美不仅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也反映了各个时期、地区和文化的特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价值观念的差异反映了人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学习美学概论,我认识到美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变的。同时,美学概论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美学观念和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美学概论,我对美的定义、艺术的重要性、审美经验、审美判断与标准以及美的多元性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与认识。美学概论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引导我们认识和欣赏美的工具。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用心地欣赏和理解艺术,将美观化为内心的力量和追求。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4篇

医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广泛,内容多样。在学习医学概论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医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对医学伦理、医疗制度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这门课程中,我对医学的本质、发展历程以及与社会、与生命伦理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明白了医学的使命和责任。

首先,医学的本质是关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人类是自然界最伟大的生物,而医学正是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存在的。在医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还接触了众多的医学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医学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经验。而医学的发展史中也凸显了医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其次,医学与生命伦理是息息相关的。在医学概论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医学伦理的知识,如医学伦理的概念、原则、决策等。这些知识使我深刻认识到医学是一门道德学科,医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还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关心病人的生死存亡。因此,医生在实践中要始终以病人的利益为重,注重病人的隐私和尊严,做到真正的善良和慈悲心。同时,在面对生命伦理的问题时,医生还要综合考虑医学知识、伦理原则等因素,做出合理的决策。

再次,医学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医疗制度。在医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许多与医疗制度有关的知识,如医疗资源的分配、医疗保险制度、医疗纠纷处理等。通过这些知识,我深刻认识到医疗制度是医学发展的保障,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医疗制度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实现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确保人民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另外,同时也要加强医疗纠纷的处理,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和谐。

最后,通过学习医学概论,我深切感受到医学的艰辛和责任。医学虽然是一门崇高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和付出的职业。医学的学习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医生的工作是辛勤的,需要经受大量的工作压力和管理任务。然而,无论医学有多么艰辛,医生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如一——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为了缓解人们病痛,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地奋斗着。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5篇

美学概论论文

一、什么是美

我们都会问美是什么?美的概念是什么?首先我们可以将美定义为是相对主体人而言的,是能使人们心融意畅、积极向上的一种现象。这种心融意畅的精神心理状态就是美的感觉既美感。从他们字面意义定义为是研究美、美感的科学。在长久历史的演变中,人们也尝试着逐渐主动地去认识、去捕捉和研究这种能使自我升华的感觉。随之也出现了以人类审美意识为集中体现的艺术,而在此基础上也开始出现了艺术的理论、审美经验的考察以及审美心理学的探讨,同时也有美学家重视对美的哲学思考。美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他的思想产生和形成出现很早,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运用美学这个术语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问题,我们可以理解有:其一:认为美学对象其实就是在研究美,即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美,而我们认为所谓感性认识的完美,一方面是指寓杂多于整一,整体与部分协调一致的意思,另一方面是指意象的明晰生动;其二:黑格尔认为,美学的对象是研究美的的艺术。

二、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和生活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所谓美来源于生活,自然,马克思曾说:“自由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分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自由创造的主体,从另一个方面分析,即人不是一个单一的固有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美的本质在于纯客观性,客体的形式是否符合一定的比例、数量是否和谐,事物的纯自然属性,外在形式去定义美。另外是否认客观现实的'存在,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心灵涵盖了一切,自然否定了外在的美,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只有心灵,理念才是真实的。自由创造基础上的美有着其外在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总是有意识的去追求这种“形式”以至于后来我们看到这样的“形式”便有了美感,从而也变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意味的美的符号。

三、美的产生

美的产生是以人类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在对外部世界的实践中,实现了以功利为目的,即在善的基础上,肯定了人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才可能有美的出现。美的产生有着极其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阶段的复杂过程。美产生于劳动,是内容和形式的协调统一,它直接呈现出对象的感性形式,其中凝聚着人的劳动创造,这些形式标志了人的智慧、力量、灵巧,因此唤起了人们的喜悦而后成为美的事物。人类首先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实用价值,是由于人们的劳动先解决了人们在物质生活中的迫切需要,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由此可以得出人们要先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然后才能提出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类最初进行生产并不是为了创造美,也以此设创造美的对象,美和实用是相结合的。

从石器的造型看美的产生距今四五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当时的猿人使用的打制石器,从外形的特征、加工的方法看都留下了明显的人的实用目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是出现的是钻孔和磨制技术,后是装饰品的出现,相应这些器物反映了原始人类在解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审美要求。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大多是磨制的,其特征最早是刃部磨光,后来则是通体磨光,不但实用效能提高,且在形式的特征上也更加明显。

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中国古代对“美”的解释一种为大羊为美,即所谓的“美善同意”说明美的事物起初是和实用相结合。另一种解释,则是不同意大羊为美的看法,认为美和羊没有关系,“美”字是表现人的形象,从美字的初文来看,是表现一个人头插雉尾正手舞足蹈,而持有这种看法的人认为美字上体现了美和人体,美和装饰,美和艺术的关系。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的又一个进步,其改变的是自然物的性质,由粘土胚子烧成另外一种新的物质,即陶。陶器上的各种形式纹样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体现当时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从器物纹饰上我们也可以直接反应自然的现象,几何图形的纹饰,有些几何纹饰是和生产技术过程相联系的。(1)美是产生于劳动,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从历史上说,以有意识的实用观点来看待事物,往往也是先于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式起到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6篇

全科医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包括二大部分内容:一是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二是各论部分,主要介绍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和全科医生提供的整体性服务。《全科医学概论》属于总体部分,它主要介绍了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全科医生的作用、整体医学观、系统整体性的方法,介绍了全科医生应该掌握的提供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预防为导向的服务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全科医学概论》是全科医学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总论(杨秉辉)。

第二章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潘志刚)。

掌握:定义以问题为目标的处理原则全科医师的优势熟悉:以问题为目标的哲学思考。

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祝善珠)。

第四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邹健)。

第五章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寿涓)。

熟悉:社区环境与健康社区健康照顾团队了解:社区诊断的资料来源。

第六章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江孙芳)。

第七章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江孙芳)。

第九章全科医疗质量与资源管理(阮美娟)掌握:定义与特点全面质量管理管理制度。

熟悉:全科医疗质量的要素质量管理的内容评价指标了解:全科医疗资源。

掌握: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教育资源目标和原则。

第十三章呼吸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张渊)。

了解: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

第十六章社区急症的全科医学处理(施文娟)。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7篇

中医学概论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中医学的起源、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有关中医学的知识,同时也对中医学的独特之处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下面将从中医学的历史传承、基本理论、疗效验证、现代应用以及个人感悟这五个方面,分享我在中医学概论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医学的历史传承令人瞩目。中医学源远流长,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原始社会,而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学习中医学概论,我了解到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积累丰富经验的过程。从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的出现,到明代李时中的《金匮要略》,再到现代的《中医基础理论》,每一部经典都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历史传承的特点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医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其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中医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学习中医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些理论不仅仅是理论,更是对生命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总结。例如,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对的两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五行学说则认为事物的运行和变化可以用五个基本要素来描述。这些理论成为了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导原则,使我对中医学的独特性和科学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中医学的疗效验证是中医学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中医学概论,我了解到中医学疗效的验证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中医学强调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施治,因此,同样的疾病在不同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然而,这也给中医学的疗效验证带来了挑战。学习中医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疗效验证需要充分考虑中医学的特点和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并与现代医学进行结合。这种思路给了我关于中医学的信心,也使我明白中医学的疗效验证需要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

第四,中医学在现代应用方面的探讨也是中医学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是学习中医学概论过程中令我最为兴奋的部分。中医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应用。同时,中医学在保健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成为人们保持健康的一种选择。中医药的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让我对中医学的未来充满期待。

最后,对于我个人而言,中医学概论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收获。通过学习中医学概论,我不仅仅了解到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中医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我深深体会到中医医学注重病人的整体情况,而不是单纯看病症和疾病,这种独特而人文的关怀令我感动和敬佩。此外,学习中医学概论也提高了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对中医学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能力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学习中医学概论不仅仅是对中医学的基础性了解和学习,更是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段历史和一种思维方式的体验。通过学习,我对中医学的历史传承、基本理论、疗效验证、现代应用和个人感悟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种体会不仅对我个人的成长有很大帮助,也让我深信中医学作为一门学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应用中医学的知识,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8篇

广告美学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是在对学科的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广告美学,顾名思义,是把广告学和美学两个学科联系到了一起,同时涉及了传播学、文化学、艺术学、甚至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那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把广告美学仅仅归结于广告学和美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显然是不妥贴的。到目前,无论是在学术理论研究探讨上,还是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上,应该说还都莫衷一是。这就使广告美学学科体系的界定始终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这更给广告美学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多的困惑与难解的问题。

1广告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广告美学学科体系界定的困惑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广告美学”一词,广告美学学科的界定的基本思路大致如下:一是以美学概论或原理的框架,从“美、美感、艺术创造”来比附广告美学的构架,产生出“广告美、广告美感、广告艺术创造”的“广告美学”的学科体系;二是从商品学或营销学的角度,作为商品或服务的营销手段建构出“商品美、商品美感、商品艺术创造”的“商品美学”体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汪顺宁在《生命的华衣:广告美学的学科根基》一文中指出:“它们或局限于探讨广告或商品中的美、美感与艺术等,或将广告美学等同于广告创意、商品包装的风格或广告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段。因此,这样的广告美学(或商品美学)实质上是广告创意学、广告风格学或商品包装学。换言之,是在作为商品或服务的营销手段的广告意义上建构的广告美学体系。”那么,“作为商品或服务的营销手段的广告言说的是欲望语言,而美学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智慧语言”,广告的功利性的美学的超功利性,这样广告美学学科本身就存在着的悖论。不仅如此,尤其是在后现代语境中,美学自身也已经面临着失范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却兀自提出广告美学并把它作为一个边缘或交叉学科而不探讨其合法性的做法确实有欠妥当。[1]

广告美学课程体系的尴尬处境

由于广告美学学科体系界定的困惑,必然带来了广告美学课程体系建立的窘境。一是众说纷纭,莫终于是,使课程体系无所依循。现在国内有寥寥几本著作或教材。主要有:四川大学王世德教授主编的《商业文化与广告美学》[2],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有关商业文化和广告美学的专著,首次提出了创建“商品美学”和“广告美学”的构思,论述了商业文化学和广告美学的基本理论;赵惠霞的《广告美学:规律与法则》[3]运用现代美学关于审美现象发生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解剖了近千个成功的广告案例,提出了广告美学运用的八大规律和二十九种方法,得出“一点、三说、八大规律、二十九法则”的'研究成果;祁聿民、苏扬、李青的《广告美学:原理与案例》[4]从广告美学和美学的基本问题出发,侧重点是对广告美的属性、规律、审美因素、方法和审美心理的分析;王纯菲,宋玉书的《广告美学》[5]突出了广告审美现象的实践性,指认广告审美现象乃是大众的一种日常社会行为及个性行为,把广告、广告审美现象作为行为来理解;黎泽潮则从广告创意、广告语言、广告受众等方面来研究广告美学;郑应杰在他的《广告美学》[6]一书中认为研究广告美学主要是研究商品、人与商品的关系,尤其是人对商品的审美关系.以提高广告的美学功能。二是以上学术观点,无论从哪个角度构建广告美学课程体系,都会出现学科课程体系的重复交叉,在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或与商品学、或与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艺术设计等学科课程,难以躲避的教学内容撞车的现象。如我校使用的祁聿民、苏扬、李青的《广告美学:原理与案例》,就与广告创意、广告文案、艺术设计、广告心理学等课程体系都存在交叉重复,如全加以回避,所剩该讲授的内容便寥寥无几了。

2广告美学的学科定位是教学改革的前提

学科的准确定位是教改的前提。广告从目的和实质上来说,的确是一种商业行为,但是这一目的的达成,必须借助艺术手段方法来完成的。尤其当今的企业,正把广告向社会活动向转变,贩卖的已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而是理念与哲学,那么,美学成为了新的市场营销范式,美学不仅仅作为营销工具,而是通过美学来创造一种识别和想象,那么广告过程就是一个审美消费的过程。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说:“现实中你得到的不是商品,而是广告中所宣传的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方式在今天为审美伪装所主宰,所以美学事实上就不仅仅是载体,而成了本质之所在”。[7]因此,消费可以实现美。后现代社会中,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鸿沟逐渐消失,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的距离也慢慢拉近,正如鲍德里亚在《仿真》所说的“现实本身已经完全为一种与自己的结构无法分离的审美所浸润,现实已经与它的影像混淆在一起了”,因此,我们所处的每个角落都有审美的存在,“功能出局,形式入内。”[8]那么,当广告开始贩卖哲学的时候,广告并非只是完全具有否定的意义,广告美学学科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么广告美学的学科的根基在哪里,笔者赞同汪顺宁的观点:“广告美学就是凡人生命的华衣和喜剧性的盛筵。”[1]应由此构建广告美学的学科体系,才能重建科学合理的广告美学课程体系。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19篇

口腔医学与医学美学的关联性论文

口腔医学近年来与医学美学联系性越发紧密,随着医疗水平的升高、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患者对美的高追求,口腔医学中对面部、领部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腔医学与医学美学融合发展形成L4腔医学美学成为必然,有助于在重塑患者口腔功能的同时,保存面部或颌部的美观性,是一项理论与技术均并重的学科。加强对口腔医学、医学美学关联性的探讨’对于促进口腔修复技术的发展、医学美学理念的推广应用、满足患者对美的追求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新时期U腔面部、颌部功能重建的美观性,推动口腔行为美学的发展。下面对口腔医学与医学美学的关联性进行探讨。

一、口腔医学与医学美学关联性分析

(一)口腔形态与颜面美

口腔形态与个人颜面美有重要联系,在临床中历来受到口腔专家学者的重视。口腔颌面部形态对个人面部外观美型有重大影响,虽然领面部本身解剖形态、审美取舍、心理状态等对美的欣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通常的美学原理则具有普遍性,比如,颌面部的髙度对称、鼻子是否挺拔、口齿是否整齐对称、颌面部比例协调性等,从美学角度来看,颌面部本身结构越合理、协调性越佳,美貌度就越高。

口腔牙齿与颌面形态之间呈正相关,比如,口腔牙弓及牙体为方圆形,面部面型也为方圆形’口腔牙体为尖圆形,面部面型也为尖圆形,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明显相关性,所以,对口腔形态的重视与塑造才成就了个人颜面美。以颜面下颌部为例,一般下颌部对称性越差则越容易出现牙颌畸形,临床中牙颌畸形发病率较高,此类患者一般颜面美感都较差,同时口腔解剖形态的改变如牙齿排列不齐、颌面部比例不对称、唇部不协调等都会导致颜面美观性受到负面影响。

(二)口腔功能与颜面美

口腔功能与颜面美作为近年来临床美学研究重点客体,口腔功能如吞咽、吮吸、咀嚼、发音、面部表情与美容等互相之间关系密切,口腔功能出现障碍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颜面美受到影响。

以口腔的.主要功能咀嚼功能为例,咀嚼作为口腔最频繁的牛理活动,与人类的生长发育、生存关系密切,咀嚼功能与颌面部生长发育也有密切联系,比如’咀嚼运动可促使颌面部关节区血液流动性增强、促进面部肌肉锻炼,这对于脑部血管与功能区发育有较大影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证实了面部咀嚼功能与面部生长发育的密切联系,证实了口腔功能与颜面美之间相关性。临床对口腔功能生物力学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拒绝功能的生物力会传导到整个面部与颌部,进一步证实了咀嚼功能与面部颌骨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这意味着通过改善口腔中牙齿与颌骨的比例关系可引导面部颌部生长发育,实现锻炼面颊部肌肉、延缓面部肌肉萎缩与皱纹形成等目的。另外,健康且完善的U腔结构与牙齿可实现对面部的支撑,保持面部的立体美,拥有不同咀嚼习惯的人面部结构生长发育也有所不同,比如,偏好右侧牙齿拒绝的人群面部结构中右侧颌骨与肌肉发育较为强劲,左右面部对称性会受影响,个人食物偏好也会对颌骨发育产生影响,喜好硬、粗糖等食物的群体领骨与面部肌肉发育较为充足,相反喜好软精细食物的群体则发生颌骨发育不良比例较髙。

此外,口腔功能中最重要的面部表情功能也对颜面美有较大影响,丰富的面部表情表达能力与口腔功能联系密切,比如微笑功能是口腔功能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微笑的美感需要牙齿、唇齿、眼角、面部肌肉等共同展现,一旦口腔功能及内部牙齿等出现病变、畸形,外部颜面美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口腔疾病对美观性的影响

口腔作为人体面部最为直观的部位,口腔本身生理功能对面部美观性有较大影响,口腔疾病的存在不仅影响u腔功能的实现与日常工作生活,同时会对颌面部形态与功能产生影响,u腔色、形、质的改变是导致美观性欠佳的罪魁祸首。

颜色方面,美观性较好的口腔以唇红齿白、明眸皓齿为审美原则,牙齿颜色发生改变如四环素牙、氟斑牙、遗传性乳光牙等影响口腔美,口腔龋病会致使牙齿出现黑色、褐色改变’死髓牙导致褐红色与黑色病变,还有口腔疾病会导致唇色与牙龈色发生改变,导致面部美观性欠佳,这类口腔疾病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重点。口腔颌面部畸形与口腔疾病也密切相关,比如,具有高发病率的牙齿畸形会导致颂面形态与美观性受影响,先天性唇裂与口腔肿瘤导致的面部缺损与牙列缺损影响面部审美,龋病进展会导致牙齿形态缺损、唇部疾病会影响颌面美观、不良咀嚼习惯与饮食习惯影响面部结构,还有尖牙确实会导致面部支撑结构受影响等,这些都是口腔疾病对面部美观性影响的例证,因此,口腔医学中必须应用医学美学原则,在恢复口腔功能的同时重塑面部美观性。

二、医学美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一)医学美学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临床实践中,医学美学原则应用十分普遍。以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为例,临床有报道选取80例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治疗,对照组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医学美学原则实施肿瘤手术治疗,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与二次手术情况中发现,应用医学美学原则的研究组显效率、有效率为、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伤口感染、面部塌陷、面部不对称、咬合关系紊乱、伤口局部瘢痕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不仅满意度高且二次手术率低,这意味着应用医学美学原则实施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不仅疗效显著,且在保护、修复患者口腔颂面部外形美与功能方面优势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应用医学美学原则辅助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比起普通外科手术不仅术后恢复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且显著降低了患者心理负担,提升了治疗配合度、树立了治疗信心,手术治疗可在减少对患者口腔颌面部外形与功能破坏的基础上让其获得较为理想的恢复效果,全面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心里接受度,是将医学美学理论成功应用到口腔医学治疗的有效实践。

(二)医学美学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口腔修复作为医学美学应用的一大临床重点区域,对于患者而言可为其带来康复福音。临床中有报道选取162例前牙缺损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治疗,对照组做常规功能恢复治疗,研究组以医学美学为指导制定个体化美学修复方案,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口腔修复颜色、口腔形态与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以及敌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无论是口腔修复效果还是术后生存方面表现均优于对照组,证实了医学美学应用在口腔前牙缺损患者修复治疗中美学功能佳、满意度高。

牙齿烤瓷冠修复治疗中,口腔美学修复融人治疗效果对比常规修复法,美学组使用功能同常规修复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在美观性方面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这对于患者修复后重建个人信心、保持面部美观、减轻身心压力、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有重要价值,所以,口腔医学中应用医学美学是临床医疗的一大进步,在口腔修复过程中除了要进一步促进修复技术的进步之外,还要积极引人医学美学理念服务口腔修复,在治疗口腔疾病的同时为患者带来较好的审美体验。有临床报道选取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72例患者进行研究,进行医学美学修复效果与常规修复效果对比,结果发现美学组患者牙龈炎症与根折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修复美观效果佳,患者认可度与满意度较高,极大地提升了修复体自然美观效率,对于患者而言融人医学美学理念无疑是口腔修复的最佳选择。

(三)医学美学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作为口腔医学临床实践重点,应用医学美学介人治疗有重要价值。有临床报道选取50例患者做口腔正畸治疗实践,应用医学美学原则指导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不仅正畸效果好、患者耐受佳,且治疗不适感明显偏低,微型种植体的应用牢固、稳定性佳,配合医学美学原则不仅减少了种植体部位炎症、感染、水肿等情况的发生,且患者牙齿外在排列美观、面部形态恢复良好,这意味着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应用医学美学原则实用性、适用性均较佳,可为面部与口腔提供稳定可靠的骨性支抗。

另外,口腔正畸治疗中全程可视化数字微笑设计理念的融人与应用进一步开创了口腔医学、美学治疗的新方向,利用3D数字化诊疗系统实现对患者口腔美学的定制治疗,从面部总体分析到牙科美容分析,计算机结合个体的口腔中线、微笑曲线、牙齿比例、牙龈缘高度等,不仅保证了正畸效果,且进一步完善了牙齿美学中的微笑美学。微笑美学利用患者X光片、数字化研究模型或扫描模型分析,应用计算机对设计模型和设计效果进行正畸、美观优化,不仅保证了口腔美容修复效果,且在视觉美学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与医学美学关联密切,口腔医学临床治疗中要积极融人美学理念服务口腔治疗、修复与正畸,在恢复患者口腔功能的同时,重塑颌面部美观性,以获得患者认可,提升口腔医学临床治疗满意度与美观性,促进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20篇

一、体验创造性阅读

二、进行反思性阅读

阅读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再次见解,是读者对作品的全新创造。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的阅读过程分为三个递进阶层。

1)初级阅读阶段,即为读者将作品中的文字转换为脑海中的具象,是开始审美体验的出示过程。

2)反思性阐释,即为逻辑问答,通过逻辑顺序开展问答方式。

3)哲学阐释阶段,。读者开始期待与作品有结构性碰撞,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视野开始产生交汇。这一理论肯定了读者的核心地位,但是有容易忽略作品的基本性,走向绝对读者中心论。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要从整体结构上对文章进行把握,不能初尝浅读就得出结论。

三、充分利用文本召唤结构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21篇

医学概论是一门涉及医学基础知识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医学的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从医学概论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也体验到了医学的魅力。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医学概论的重要性

医学概论是一门介绍医学的科学基础知识,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在学习医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医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药物的作用机理等。这些知识为我们今后学习更深入的医学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医学概论还让我们对医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综合应用医学知识的能力。

第二段:医学概论的丰富内容

医学概论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生物化学、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多个医学科目。这些科目都是我们后续学习的基础,在医学概论中我们对这些基础学科进行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医学概论,我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白了人体的各个器官之间是如何相互配合的。在学习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人体内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日后的临床实践非常重要。

第三段:医学概论的实践意义

医学概论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和概念,更是要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学习医学概论,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实验室技术和基本的医学仪器使用。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很多手术操作的基本技巧,如无菌技术和操作规范。这些实践课程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的医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医学概论的启示与感悟

医学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医学知识,还有很多关于医学的思考。我意识到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医疗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医生不够谨慎和不够尽责造成的,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学习医学概论还让我明白了医学是一门终身学习的学科,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与时俱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五段:医学概论的挑战与努力

尽管医学概论是医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但其中的知识内容相当庞杂复杂。有时候,我会感到难以掌握和理解。然而,正是这样的挑战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教材、参加实验课,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明白学习医学概论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学习之路还很长,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通过学习医学概论,我对医学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我明白了医学的重要性和丰富性。医学概论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医学思维和职业操守。我相信,在将来的医学学习与实践中,医学概论的学习将为我铺平道路,成为我学术生涯的基石。同时,我也明白,医学的学习之路充满挑战,但只要保持专注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22篇

医学美学思想的辩证发展论衡论文

[摘要]本文在系统地、辩证地分析中外医学美学思想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明确了医学美学的发展阶段、科学内涵和研究对象,展望了医学美学思想发展新阶段的新使命,揭示了医学美学是医学实践的产物,人体健康是医学美的外在表现,医学美是人生的生理价值、医学价值和社会公益价值的高标准、高质量的体现。

[关键词]医学美学 演进过程 思想内涵 发展展望

一、中国医学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1.中医美学思想的发端(远古――春秋)

数百万年前,人类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群体生活。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开展,出现了卫生保健和爱美倾向的萌芽。人类通过了解自身疾病的知识的积累和扩大利用自然物治疗,回归健康。通过实践的探索,产生了医学美的萌芽。

2.中医美学思想的初创(春秋――三国)

人们对疾病和卫生工作有了新的了解,建立了医事制度。一批医学家撰写了《黄帝内经》,形成为中医早期美学思想的基础。南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我国辨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医学审美的坚实基础。外科专家华佗,创造了“五禽之戏”的医疗体操,开创了我国保健体操之先例。

3.中医美学思想的丰富(晋――元)

西晋短期统一以后,经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至隋代又复归于统一,到了唐代呈现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中医美学思想随之出现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在医学理论、临证医学、药物学、方剂学等方面,都体现了医学美的要求和医学审美思想。

隋唐时期,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医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医学著作大量出版,临证医学、预防医学出现了新的成就,扩大了医学美学思想的范畴。

宋朝的全盛时期,由于医学教育的发展、教育方法向真实性方面不断改进。医学绘图在求真、求美方面要求更高。

宋、金、元时代的中医学美学思想很活跃。人们常以刘、李、张、朱四家为代表。刘河间在阐发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时,大量地观察了人们在生活环境中不协调而出现的疾病作为火热证的辩证论治依据,充分发扬“亢害承制”的理论,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控制疾病转化的意义。李东垣强调要避免疾病的发生则应从增强胃肠机能着手,必须增加营养,加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著成《脾胃论》。张子和在治法上独树一帜,善用汗、吐、下三法,根据不同发病原因和疾病发生的不同部位进行辨证施治。朱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提倡“收心养心”调养神明。除四大家外,养生学家丘处机,营养学家忽思慧,骨科专家危亦林,外科学家齐德之,治痨专家葛可久等,都以各自特长著称于世,并丰富了中医美学思想。

4.中医美学思想的发展(明――清)

明、清中医美学思想表现了曲线发展或持续过程。许多医家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追求整体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维护了人体阴阳的平衡。由于温病的流行,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系统地提出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又提出三焦辨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在防治疾病中的辨证美。

二、西方医学美学思想的演进过程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古代希腊是欧洲医学史上值得骄傲的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使医学纳入了理性的轨道。医学美学思想以古希腊、罗马医学和美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人体美与健康的和谐统一;基础医学的发展促进医学审美认识的提升;医疗实践丰富美的内涵;医德与医美相得益彰的演进过程。

三、医学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朴素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由于科学文化还很不发达,人们对自然和人体健康的认识非常模糊,认为患病的原因就是邪气侵入,治病的手段也以驱邪为上,其理论是极其朴实的,施治方法源于某种简单的推理,命运确定着人的健康归宿。

2.生物医学模式阶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医学家对于疾病有了借助认识的.手段,也有了对抗病因的生产能力。这一阶段,医学家从细胞学水平上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从消灭、控制生物学致病因素上驱除疾病,保护人体健康。抗菌素与磺胺类药物的发明与产生,在这一阶段被誉为第一次卫生革命。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医学服务的宗旨从生物学范畴向心理学、社会学方向扩宽,它不仅使人躯体上没有疾病,同时还重视消除心理社会致病因素,从生物心理和社会适应维度确定健康的质量。

4.增强健美素质,提高生命质量阶段。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人群对健康的需要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就是躯体无病损,心理上要健康,社会适应上使人有美感。人们的生命质量层次从初级生命质量观,经过中级生活质量观正向着高层次的满足生理、安全、爱与隶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过渡。要实现人们生命质量的高要求,必须把医学人体美作为医学审美对象的核心,进行医学审美实施,评价医学实施质量,从生物、心理、社会圆满适应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医学人体审美需求。

四、医学美学的科学内涵和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对于医学美学及其研究对象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表述。

1.医学美学是一门以医学和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为目的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医学人文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医学技术学科的性质。一方面,是由于它与传统美学的亲缘关系所决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的医学应用技艺的广泛性特征所决定,人们可以运用医学美学知识于美容医学的各个方面,也可以把它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康复及临床医学各科的医学实施中。医学美学将会把传统的“医学科学”升华为一门“医学艺术”。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领域中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即医学美与医学审美及其规律。这是医学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医学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及其健康之美,即医学人体美。二是维护、修复和塑造医学人体美的一切医学现象,包括有助于增强医学人体美的医学技术实施、医学审美理论、医学审美行为、医学审美环境和医学审美关系等。因此,医学人体美是医学美学研究的核心。强调“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

2.医学美学是一门研究和实施医学领域中的美与审美的一般规律和医学美的创造的科学。其宗旨在于调整和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高度和谐和统一,不断提高人体素质和生命活力美感。它具有人文医学和应用医学的双重性质。

3.医学美学是在研究人的健康美的基础上,对医学领域中的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的研究。

五、医学美学思想发展展望

随着医学发展的进程,人们在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日益扩大了对医学美的认识,重视和突出了医学审美观点在医学中的应用。我国十几年来,陆续出现了医学文章论述医学美学问题,但多数文章还是在探讨各分支医学和临床各科医学论述中,涉及医学美和审美选择,审美处理等方面。为了把医学实践求美的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推广应用,使医务人员、医学生在工作及学习中按照医学美的客观规律更好地解除病人的心身疾苦,满足人们追求健美的正当需求。全国第一次“医学美学”学术讨论会上对医学美学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医学美学的理论体系。

爱美是人的天性,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类对自身健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学美和审美理论将得到更普遍的运用。医学美学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前景将是灿烂的,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23篇

循证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干预作用研究【1】

【摘要】 目的 探索循证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干预作用。

方法 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两组患者均遵守循证药学的治疗方式, 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 观察组采用青霉素钠治疗。

对比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3、5、7 d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结论 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遵守循证药学的治疗方式上使用青霉素钠治疗效果显著。

DOI: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tervention effect by evidence-based pharmacy for clinical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treatment based on evidence-based pharmacy.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capsules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nicillin sodium.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clinical effects in 3, 5, 7 d after treatment (, , )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shorter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enicillin sodium based on evidence-based pharmacy shows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fo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pharmacy; Antibiotics; Intervention

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患者, 而抗生素又分为多种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

本文探索循证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干预作用,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6月~6月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观察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

)岁。

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5例, 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守循证药学的治疗方式, 且均使用1个疗程, 1个疗程为7 d。

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肠溶胶囊(福建三爱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5021193)进行治疗, 每日早晚各口服1次, 500 mg/次。

观察组采用青霉素钠(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5020511)进行治疗, 将400万IU的青霉素钠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 早晚各静脉滴注1次。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临床治疗效果指的是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组炎症吸收时间为(±)d, 退热时间为(±)d, 血象消失时间为(±)d, 治愈时间为(±)d。

对照组炎症吸收时间为(±)d, 退热时间为(±)d, 血象消失时间为(±)d, 治愈时间为(±)d。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3 讨论

循证药学主要指的是临床药师通过收集相关资料, 从而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 获取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研究资料, 评估并制定合理的服务方案, 并以此做出临床药物的实践方法[2]。

由于我国大部分药师不具备化学背景, 导致在运用抗生素中, 没有较多的经验, 所以在与临床医师进行探讨时, 没有足够的底气, 且在使用药学工作中, 容易出现畏惧心理[3]。

循证药学通过药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经验, 结合获取的相应信息, 且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进行验证, 并提供有力的依据, 从而为患者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可有效提高临床上年轻药师用药经验[4]。

在进行循证药学过程中, 需要求药师熟练的掌握新技能, 且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 选择最为有效的资料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 除此之外, 在药师进行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时, 需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更多的信息, 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促进其沟通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5]。

红霉素肠溶胶囊主要的临床特点为控制释放, 用于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呼吸道感染, 但红霉素容易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而青霉素钠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其可有效防止细菌在患者体内的复制, 提高患者的恢复率, 且可在患者体内发挥最大药效,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 安全性较高。

临用前需新鲜配制, 以免失去药效[6]。

本次试验发现,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说明青霉素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吸收时间、退热时间、血象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说明青霉素钠可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 从而提高其恢复率。

总之, 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遵守循证药学的治疗方式上使用青霉素钠治疗效果显著。

医院药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探讨【2】

随着现代需求质量的不断提升,许多大学已经专门开设了药学这门专业,目的在于培养药物方面的专门人才以供社会所需,让病人在治疗疾病之后,涉及到用药之时能够得到更好更完备的医疗服务,受过专业培养的药学者,一般具有药师的从业资格,拥有合格的知识体系,有这个能力为广大患者提供药物使用的咨询和讲解服务,现在许多的医疗相关文件和部门规定,医院必须以病人为重,医生作为白衣天使要为病人全力解决问题和难题,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药物使用上,要切实遵守使用规定,不能滥用,以免造成医疗事故,这篇文章中,就针对于药房中,所提供的各项医疗服务进行了简单的叙述。

1 医院药房药师对用药咨询和指导的必要性

用药安全是当代社会,不仅仅是病人及病人家属,更是医生们所重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很多的医生在开完药之后,家属在药房取药之时,都会询问相关药物的基本使用方法,这就要求药师必须自身对于各类药物的使用规章制度要了然于心,同时也要能够正确地指导其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进行安全用药,如果稍有不慎,很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小心仔细。

那么由此看来,药师的工作并不仅仅局限在传统上的抓药和煎药上了,更重要的是用药的指导,同时涉及到如何和病人及其家属交流,如何正确的表达使用规则,让其明白,如果口头表达不清,也很容易造成误会,从而错误用药,因此,提升药师的综合水平,也是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的重中之重。

2 药物用法用量方面的指导

怎么用药,如何用药,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当我们去医院就医之时,常常听到医生嘱托某药是要饭前一小时服用的、某药服用期间禁止饮酒等等,这都是药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从而就有了很多的用药注意的事项,如果我们不多加注意,便会产生许多的不舒服感,比如说有一类消炎类的药物,比如说阿莫西林,这类药物所含的成分容易和酒精中的醇类发生反应,使人感到头痛眩晕等不适,因此应该特别的注意,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效是具有发挥的时段性的。

比如说像一些治疗胃痛胃胀类的药物,他们往往是在服用之后半小时后产生较强的药效,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饭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内服用,以便药效在用餐不久就能完全发挥出来。

类似的用药注意事项还有很多,病人及其家属需要认真遵守医生嘱托,安全用药。

3 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指导

许多的药物,在服用之后,会有一些副作用的产生,比如说头痛等等,这些不良反应经过合适的处理之后也能适当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解,那么也要求医生在开药之时,应当适时的嘱托病人及其家属可能的副反应情况,以便做好心理及相关的准备,不必引起用药恐慌,同时还需讲述清楚合理不舒适的程度,若超出该限度,应当立即停止用药,这也是由于许多患者自身的条件和体质不同,对于不同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不能完全依靠说明书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断定使用安全,倘若有明显不适,应当停止用药,询问主治医生,进行换药治疗。

药物都是化学制剂或者合成品,具有不同的药物特性,有的药物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分解或者变质等反应,因此医生也要提前嘱托在服用该药物之前,必须小心避光,以免变质后服用有不良反应。

4 药物存储方面的指导

许多从事药物研究或者化学研究的相关人员都知道,很多药物对于温度压强,光热的要求十分严格,这也是药物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按照相关要求,对病人及其病人家属进行该方面的指导,确保药效的发挥,例如有一些药物的分子活性是在低温下能够保持的,因此应该让其储存在冰箱中,尤其是热天,如果没有按要求储存,将会导致药物失效,从而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还有一部分药物,由于光敏感性质,会容易遇光分解,因此应该配以棕色的试剂瓶进行安全储存。

防治分解后失效。

类似的要求非常的多。

在此不一一列举。

5 用药依从性方面的指导

根据传统的药房职责所定,药师只对于医生开的药方进行抓药、煎药等等常规的服务,最多也只是在药方上简单的表明用药基本方法,在就医高峰期,由于工作繁琐匆忙,病人和其家属不能和药师进行当面沟通交流,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具体的使用方法,这很容易造成用药失误。

对于该药会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反应也没有恰当的认知,在用药过程中,倘若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可能不知该怎么处理。

往往擅自做主停止继续用药,因此变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初衷,严重时还会耽误治疗,造成更严重的情况。

这一类的情况常常发生在服用抗生素的时候,抗生素的药效很明显,会在短时间内生效,因此许多的患者在用药起效的初期便自行停止用药,几天之后,病情再次复发,往往比第一次更加的严重,反反复复下来,不仅在病人体内形成了该药的抗药性,导致医生不得不改变治疗方案,同时病人自己也吃了许多苦头,如若一开始,医生便能给他们着重的强调这点,嘱咐其持续用药,或许能够大大的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

6 医院药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实施

医生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肩负着治疗疾病,拯救生命的职责,责任越重,对于自身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会越高,首先,药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巩固和认知,不断考核验证自身水平,努力学习新型治疗方法和措施,从全方位的提升自己,同时也要加强沟通技能,学会与人相处,与病人和家属交流,确保能够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去。

让病人得到良好的诊疗服务,早日康复。

同时,作为一名医生,应当时时刻刻知道自身职责所在,能够肩负起一份职责,有一份担当,对钰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态度,能够耐心并且细心的去帮助病人安全用药,对于病人的不懂之处,耐心讲解,贴心指导,让病人们有家的感觉。

对于潜在的用药副作用进行讲解,让其对于正常出现的情况不必恐慌,坚持用药,方能早日痊愈。

对于特殊药物的特殊储存方式进行嘱咐,确保药效的保持,再者,由于药师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病人服用药物的最重要指导前提,因此药师要确保指导的准确性,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方法,不要随便说出,与同事进行探讨之后,再给与病人最好的最满意的服务。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24篇

美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研究的是美的本质和意义。学习美学概论课程,让我对美的理解和欣赏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对美的独特见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美学概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美的主观与客观。

美学概论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美的评判标准不尽相同。然而,美也具有客观的存在。美学家们通过研究美的规律和原则,试图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美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美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概念,它源于人的主观感知,同时也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三段:表达美的艺术形式。

另一个让我着迷的是美的表达形式。美学概论课程中,我学习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音乐、文学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通过其独特的方式表达美。绘画通过色彩和形态表现美的感觉,音乐通过声音的组合传递情感,文学通过文字的表达展现人性的美。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让我体会到美的多样性和无穷的表现力。

第四段:美与社会价值。

美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和表达方式,它还与社会价值息息相关。美学概论课程中,我了解到美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美的存在可以提升人的情绪和生活品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美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追求,也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体现。通过学习美学,我开始思考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审美能力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段:美的教育意义。

最后,美学概论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是美的教育意义。平日里,我们常常被功利性的知识所束缚,很少有时间去欣赏和思考美。学习美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美的存在可以提供情感的满足和思维的激发,培养我们对艺术与美的热爱并学会从中体验、借鉴和启迪。通过对美的审美教育,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我们的人格魅力和创造力。

总结。

美学概论的学习让我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质的飞跃。美的主观与客观、美的表达形式、美与社会价值以及美的教育意义,这些方面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美学,我更加懂得如何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并通过美的力量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社会。美学概论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将继续在美的世界里探索,追求自己对美的更高境界。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25篇

美容医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医学、化学、药学、生物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来实现美容、美化和延缓衰老的目的。最近,在我校学习美容医学概论的课程,为我打开了全新的世界,让我认识到现代美容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深深感受到了其重要性和前景。

第二段:美容医学概论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美容医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从最初的手术、注射、去痘、除斑等简单的美容项目,到后来出现的激光美容、微针美容、联合热疗等更为高端和复杂的美容项目,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随着人们对美容要求的不断提高,美容医学也在从艺术化走向科学化的方向,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分析个体的特征,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的美容方案。

第三段:美容医学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

美容医学概论不仅对于个人美貌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更能够提升人们的自信和自尊心,改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于那些皮肤暗沉、皱纹、松弛等问题严重的人群,更是通过美容医学得到了帮助与解决。而且,美容医学概论对于人体整体健康的有机衔接,能够达到裨益人体健康,激发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

第四段:未来美容医学的发展前景

美容医学概论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美容行业也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美容医学概论的科技进步和应用扩展,将可能实现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美容方案。相应的,未来美容医学对于人体的损伤将可能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也会越来越小,更加注重美容的出发点和健康的基础。

第五段:结语

总之,美容医学概论的学习,让我更加全面理解了美容的概念和背后的科学化理论,有助于拓展自己的职业视野,让我更加有信心进入美容医学领域。而且,领悟到美容医学的重要性所在,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保健有着很大的促进和启示作用,希望美容医学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展现更加美好的前景。

医学美学期末总结范文 第26篇

医学实践专题论文

【摘要】

目的 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结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1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措施。结果 100例患者中存活86例, 死亡14例,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脑疝或多器官功能衰竭。86例出院患者中, 肌力为 0~2 级46例, 肌力为 3 级以上40例。治疗 2 周后100 例患者中34 例好转, 66例未好转。影响因素有:有相关病史、年龄≥75岁、意识障碍体征、有并发症、溶栓或抗凝, 好转患者与未好转患者影响因素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重的类型, 了解大面积梗死的临床特点, 及时给予患者控制脑水肿、脑保护、降低颅内压等相应治疗措施, 能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论文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特点;治疗措施

大面积脑梗死是由脑动脉主干阻塞引起的大脑半球大部分脑组织缺血梗死, 发病急且病情危重, 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1]。大面积脑梗死病因十分复杂, 高血压、手术患者是高发人群, 预见性低, 临床治疗难度大, 且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本研究通过对100 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出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 年2月~ 2015年2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00例, 年龄38~83 岁,平均年龄(±)岁。其中男54例, 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岁;女46例, 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岁。1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情况见表1。

1. 2 治疗方法 主要采用影像学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 所有患者做颅内 CT 检查。急性期给予全部患者脑组织营养药物、脱水剂治疗, 同时给予吸氧, 如果患者没有产生严重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则可以开展激素治疗。脱水剂中含利尿剂、白蛋白、20% 甘露醇以及甘油果糖, 持续用药 7~14 d。脑细胞营养药物有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10~20 mg/d, 持续用药3~7 d。急性期之后添加活血化瘀药物(如血栓通、阿魏酸钠)。后期, 需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情况、肝肾功能,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脱水剂剂量及种类。

1. 3 疗效评价标准[2] 治疗2周后,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MESSS)对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对疗效进行评价。好转:包括痊愈、进步,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 病残程度为 4级以上。未好转:包括无变化、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甚至增加, 病残程度为 6~7 级甚至死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论文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存活86例, 死亡14例,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脑疝或多器官功能衰竭。86例出院患者中, 肌力为 0~2 级46例,

肌力为 3 级以上40例。治疗 2 周后100 例患者中34 例好转, 66例未好转。影响因素有:有相关病史、年龄≥75岁、意识障碍体征、有并发症、溶栓或抗凝, 好转患者与未好转患者影响因素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 2。

3 讨论

大面积脑梗死的病情危重, 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标准界定, 一般来说, 脑梗死面积超过2个脑叶或者面积直径>40 cm 即可被认定为大面积脑梗死。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是导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最主要原因。在本次研究中, 1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有61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因为长时间高血压颅内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造成血管狭窄、堵塞, 引起大面积梗死。其次, 心源性栓子脱落会造成大脑动脉闭塞, 因此心源性栓塞也被认为是引起大面积脑梗死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 糖尿病也可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发生[3-5]。

大面积脑梗死通常在活动的情况下发病。在活动中,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 心室、心房、心瓣膜赘生物脱落, 都可能导致脑血管主干动脉发生闭塞, 大规模的.脑缺血最终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其临床表现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瘫, 大脑动脉主干梗死, 影响深穿支和皮层供血, 使患者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偏瘫;意识障碍, 患者脑组织受到严重损伤, 产生脑功能障碍, 同时缺血区水肿, 中线结构移位, 影响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颅内高压, 脑梗死病灶周围的脑组织水肿, 挤压、牵扯血管和硬脑膜均会造成患者头痛、呕吐。临床研究显示大面积脑梗死会导致颅内高压, 所以治疗时应先进行降压, 应用甘露醇等清除脑缺血产生的脑内自由基, 抑制脑水肿。当患者出现血压上升情况时, 可通过血压代偿性上升保证脑血流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除及时控制血压之外, 为避免大面积脑梗死导致出血性转化, 需开展溶栓治疗, 予以抗凝药物治疗。同时, 给予患者吸氧, 提高脑组织的氧张力, 增加血氧弥漫半径, 改善脑组织有效代谢和组织微循环, 缓解脑水肿。在本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脑组织营养药物、脱水剂治疗并且吸氧, 最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疾病, 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征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 在治疗中应及时控制脑水肿和颅内压, 积极采取脑部保护措施, 以提升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