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使各国有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也更加方便的进行,没有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都使用互联网进行贸易活动,这是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这就要求企业改革创新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观念,开创符合电子商务模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来更好的应对国际竞争。
关鍵词: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0086-02中国图书分类号:;F232文献标志码:A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2篇
论文研究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写作点:1.交代社会大环境;2.再交代这个行业的大环境;3.再交代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背景写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一般而言,主要从2个大的方面去写。
1.理论意义与价值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就哲学的高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2)就专业或学科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3)就某个理论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
2.实践意义与价值
主要包括:1)就实际的工作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前景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2)就实际的现在工作的实践活动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3)就实际的现在工作的实践活动改进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3篇
现在翻开台湾关于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能够清楚地看到其在研究华裔美国文学上呈现出一种过分依赖美国批评动向的路线,过多地采用美国多元文化中的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少数族裔文化等研究理论去研究华裔美国文学,偏离了华裔美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理论意义。这样不仅没有形成_特的华裔美国文化的视角,也没能抓住华裔美国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无法彰显华裔美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与学者本身的求学经历有关,台湾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学者大部分都曾有美国留学经历,或者在美国完成华裔美国文化的硕士、博士论文,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他们对美国国内的批评动向非常敏感,联系紧密。尽管如此,台湾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也取得了较高的成绩,对大陆研究美国华裔文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台湾学者开创性研究华裔美国文学并取得的诸多成绩和创建的基础框架,为后学者研究华裔美国文学奠定了基础。
二、具有“文化中国”情节的大陆视角
大陆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较晚一些,主要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所了解,到90年代大陆所有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一共不超过5篇。大陆最初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并不是纯粹自己的见解,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美国本土多元文化和台湾学者对华裔美国文学理解的影响,这一阶段属于大陆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探索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陆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逐渐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华裔美国文学多元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国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并不像中国台湾境内的学者那样“步调统一”,在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思考研究方面,出现了两类不同文学背景的研究学者:一类是以中文文学为研究背景主要研究海外文学的中文系学者,另一类则是以英语文学为研究背景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英语系学者。大陆对海外文学的研究开始阶段主要是对一些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小范围的海外华人的中文作品进行研究。随着对海外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除了对港台地区的海外文学感兴趣外,逐渐向世界范围内所有华人文学研究扩展,包括东南亚文学、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华人聚集比较密集的国家和地区。相较于以英语系学者为主要研究人员的中文系海外文学研究,研究成员队伍更加庞大,具有非常深厚的中国本土文学的文化内涵。他们在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过程始终以“文化中国”的角度切入,分析、理解华裔美国文学,并且试图将海外华人文学与母语文学紧密联系起来。他们发表的多篇博士论文和文学著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多元化研究。与中文系研究海外文学研究队伍不同,由英语系组成的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队伍最初是以翻译华裔美国文学为主线,侧重于将中国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进行对比。恰逢21世纪初,大陆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进入到了持续升温的时期,大陆境内各个大学、期刊纷纷设立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机构或者期刊专栏,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和文学作品已增加到近两百篇。这样,华裔美国文学也渐渐进入到了国内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的课程,为英语系培养了一批专门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硕士、博士,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中文系的海外文学研究还是英语系的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都是从华裔文学的属性入手,强调其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分析中国文化对华裔美国文学的引导和向度。从近几年发表的有关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可以看出,其主题已不再仅仅以华裔美国文学为主要方向,一般都要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创作”、“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融与冲突”等角度一同展开。在大陆,虽然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还在持续升温,但都与国内本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地区,华人对自己故乡的思念和中华文化的深深烙印是不随时间和空间改变的。
三、美国多元文化下华裔美国文化的差异文化政治
人都是一样的,无论到了什么地方始终不变的是自己民族文化的深深影响和思想观念。美国自称是一个自由国家,也是一个移民大国,随着移民而来的是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冲突、融合、创新,这就像一个文化熔炉维系着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但是美国国土无论多么的开放、自由,美国社会各民族的特点、民族的文化价值思想和民族精神是无法完全融合、同化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语言、思想和政治观念,他们对一些主流的美国政治观念并非完全能够接受,因而形成了美国多元文化下的差异文化政治。在一个多元化语境之下,美国文化试图通过同化的方式来消除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政治观念。如果美国完全丢弃族裔的文化特点,而以白人种族文化作为文化同化的方向,势必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所谓的文化多元主义只不过是一纸空谈。差异文化政治最主要的特点是思想上的多元化,避免单一性和同质性,新时期的差异文化政治要求文化的知识性、文化性和政治性。对华裔美国文学,贯穿整个文化脉络的是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对美国主流的文化来讲,华裔美国文学是少数族裔的文化传统。但是无论文化差异冲突和融合,华裔美国文化应该呈现出一种具有正面、正统中国儒家文化和独特的政治思想。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开创出具有独特地位、背景的自己族裔文化的文学成就,并能够形成影响美国文化,赢得自己生存空间的独树一帜的差异文化政治。
四、中国文化与华裔美国文化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4篇
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在迅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各种商务活动,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与人之间要达成各种商务活动,就要通过最基本的商务礼仪来实现活动,商务礼仪能够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的社会交往提供各种服务,但我们要了解商务礼仪,不仅仅是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还要关注不同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商务礼仪规范着人们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行为,随着商务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人们在商务交际中,就更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从而规范的进行国际间的商务活动。在进行国际化的商务活动时,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距离,就要利用有效的商务礼仪来提高商务交际的效率,从而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活动。
人们在进行各种商务活动中,长期保持下来的一种交际习惯,就形成了惯用的一种形式,从而规范着人们的交际行为,这就是商务礼仪。在各种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商务礼仪促进商务活动的频繁交易,并确保商务活动顺利的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商务礼,商务礼仪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在不断进行着的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逐渐发展起来,并随之演变为更加成熟方式,其成熟的标志是由稳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凝聚而确定的。商务礼仪每推进一步,就说明商务礼仪的程序又提升了一步,同时,我们在商务礼仪中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礼仪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礼仪的关键就是礼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商务活动,不同国家间使用的各种交际礼仪逐渐的转变为商务礼仪。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一是人称的模式在商务活动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双方见面就需要称呼彼此,然是基本的寒暄、问候等。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对方的称呼,以及用怎样的方式来称呼,避免在活动中由于称呼的问题产生尴尬。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背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称呼方面也是不同的,中国的称呼都是长幼尊卑有序,也是很有讲究的;而西方的称呼则是强调对自我的肯定,经常以昵称取代全名。
二是时间的观念在商务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是一个长的惯性思维,在长期的思维模式下,人们对信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西方人在商务活动中则是以信守承诺和接受事的前约定列为准,在商务活动之前,他们会按照约定的时间来提前安排,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相关问题加以处理。
三是商务活动在餐饮文化也有差异。中国人讲究排场,认为餐桌就是商务活动的延续;西方人则以简约、节俭的商务宴会为主,有较大差异。仅从商务实践活动而言,因此,商务礼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产生了不同的效用。
商务礼仪不同背景下的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中,其观念多是以个人价值为主,个人价值的体现才是最终的人生价值,因此,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多是将自身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人们的信仰是以追求物质和精神利益为主,崇尚权利和自由。而中国的价值观则是以社会价值来体现个人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能体现出个人的价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就导致了个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决定了行动,所以,商务礼仪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商务礼仪在空间上的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身体间距离也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在不同的国家,人们互相身体间保持的距离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例如,两个人在在相互交谈时,英国人保持的身体间隔就较大;而大利人就比较靠近一些。因此,在进行商务会谈的时,人们的空间观的差异会影响到商业交际的和谐氛围。
商务礼仪中的语用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商务交际中,语言习惯是决定商务成败的关键,在中西方国家,语言用于也有着差异,例如中文的“谢谢”与英语中的“thank you”就有着不同的用法和含义,“谢谢”有时会带有一些谦虚之意,还会与“过奖”有同意的意思,但英文的“过奖”是“youflatter me”,在英语交际中,这种语言是不得体的。可见,各种文化在商务交流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韵味。另外行为语言商务交际中也有着差异,例如握手、拥抱、鞠躬等行为,都表示了不同深度的礼仪,其中还包括了诸多的行为动作,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慢慢研究并总结成自己的规范的商务礼仪。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5篇
“文学研究”一经戴上科学的桂冠,就意味着将永远陷入科学本质与文学本质之间的纠结与困惑之中。一方面,科学本质要求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格的实证方法来无限地接近真相。另一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文学作品丰富的表现形式,复杂的内心情感,千差万别的经验和常识,理性和科学在进行简单的归纳时都常常显得无能为力,更何况要接近真相,达到真理!这是感性确定性的种类与个体的问题,种和类为第二实体,个体是第一实体。用第二实体把握第一实体是徒劳的、无力的。很多学者用《否定辩证法》来指导文化批评。任何一个概念中都蕴涵着概念性与非概念性的矛盾,也就是永恒的、普遍性的领域与流变的现象世界之间的矛盾。形而上学内部也存在着这样的矛盾。文学研究如何处理好这样的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与它的本质越走越远。文学与科学最容易沟通的恐怕是古典文献学,把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放在世界范围内考察,她也一直是优等生。
在传统文献学里,目录、版本、校勘、注疏、辨伪、辑佚等,被视为传统经史之学的门径和基石,历代先贤大儒在这方面下了苦功,我们所熟悉的民国大师,绝大多数在方面都是世界顶级高手。那么现在的文献学可能对古代文学典籍的重新整理、编纂、考辨、译注包括现代化传播等都有新的要求,其动态和流变也并不容易把握。既然处理科学本质与文学的鲜活生命之间的矛盾成为一种高难度的艺术,那么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真正吃透了这门艺术?在严格的学术制度管制下的文学研究,难免生产出大量与文学实践严重脱节的“产品”,文学真正需要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在研究方法上采取拿来主义,忽略文学的本质属性,与其他社会科学等同,正是前文提到的照搬西方理论模式,才会出现僵化的学报体、新八股文现象。文学研究模式化的后果是,把鲜活复杂的文学框定在刻板的教条里,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与强调精细的科学精神也是背道而驰的。为了冲破这种令人窒息的牢笼,文学研究者中的一些活跃分子兵分两路,一路专事文化批评。文化批评不关注文本的文学性,倾心于文学作品以外的社会问题,作家的文本只是一个借口或者道具,六经注我,在诸如女性主义、生态批评、殖民主义、文化霸权、历史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国家机器等等方面大做文章。近年来文化批评的“酷评”风潮逐渐流行,其中不乏投机分子,为了快速吸引眼球,来不及细读文本,不注重学理,懒得做功课,只要是文坛大腕的作品,不问青红皂白,先拉出来打他五十大板。批评家长期坐冷板凳,求关注、求疼爱,此乃人之常情。另一路则杀入“文化研究”这个广阔的荒原。广义的文化研究并不局限于文学这一特定的对象,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文学研究的“抱残守缺”相比,文化研究是一个全新的新生事物,它被高校文科院系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看作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相比,有更美妙的前景,方法上也有诸多“野路子”。在格局上它打破了狭隘的学科化了的文学研究,在视野上也从文学转向了诸多边缘文化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国际声誉日隆,只要有一点常识的中国人都感觉到了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无论是中国目前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还自身发展的需要,文化研究被高度重视,政府机构的文化决策需要各大“智库”提供有力的研究成果。从事文史哲类基础理论研究的研究者纷纷转战文化研究阵地,各种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中心如雨后春笋。
与文化研究生意兴隆、人声鼎沸的场面相比,文学研究显得日益萧条冷落。基础理论研究投入大、回报低,其影响力无法预见,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应用研究收效快,几乎立竿见影。不排除科研人员有立刻套现的功利心理,因此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成为上下共谋的结果。实际上,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两者常常是难分彼此,互相包含,它们在分离与撕扯当中既互相拆台,也彼此成就。然而,被热捧的文化研究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它要面临学科归属的尴尬,加上由于缺乏形而上的理论指导,其实践性与理论性严重脱节,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研究人员一窝蜂赶潮流,知识储备不够,即使在实践性研究这一块也无法有效地给党政决策部门提供急需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文化研究”一开始就不打算把自己规定为对文化的研究,它带有一定的学理性和学科性质。正式的文化研究机构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其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与雷蒙德•威廉斯(),被称之为“伯明翰学派”。由于文化研究在各学科之间处于摇摆不定的位置,一直缺乏理论支撑,西方比较早进入这一领域。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方奥多•阿多诺(TheodorWiesengrundAdorno)的《否定辩证法》,以及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的《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这两部作品常被作为文化研究的理论骨架。广义的文化研究把社会学、媒体研究、文学理论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搅拌在一起,对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关注非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亚文化。直到今天,文化研究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还处于模糊状态。目前国内的文化研究出于现实的需要,侧重于实践性研究,其文化立场、批判姿态都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到义理层面。通常情况下,社会总是尽量维护既定的文化机制,这是保障社会结构稳定的基本前提。对于文学研究这门学科说来,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学教育体制使文学研究专业化,这门学科在社会关系架构中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之中。高校的文学院(中文系)、外国语学院(外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三大文学研究机构(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以及全国地方社会科学院的文学研究所,有一支长期稳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这几年文化研究来势凶猛,它所带来冲击使得地方_的文学所研究方向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地方社会科学院一般被定位为“思想库”、“智囊团”,由于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某种内在的联系,从事文学研究的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的纷纷转行文化研究,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项统计表明,2014年全国31家地方_,有8个文学研究所改为文化研究所,三个文学研究所与历史研究所合并,两个所改为民族研究所(属于社会学)。北京、山东、浙江、河南这样的文学资源丰富的省份都改为文化研究所。
全国_很多文学研究所被撤销或者合并,合并后名称改为文史研究所。像湖北省,拥有屈原、孟浩然、公安派、竟陵派、闻一多等这样好的文学资源的省份都被合并,只保留一至两名文学研究人员。名称的更改决定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有些文化研究所和文史研究所已经不再设置文学学科,如广东、重庆等。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一面方越来越精细化,但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科学的属性又需要团队作战和跨学科合作研究,呈现高度综合化趋势。地方社会科学院的定位主要是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在注重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相结合的同时突出应用性研究。后者是获得人才、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的有力保障。基础学科在地方_一直很处于弱势地位,改行、合并常常并非出于研究人员的本意。文化研究可谓资源丰富、天地广阔,研究者大可信马由缰。排斥在主流之外的边缘文化,日益兴隆的影视文化,高度被关注的民间文化,亟待保护整理的传统文化等等。当年的伯明翰学派就直言不讳的宣称他们是以文化实践和社会关系变迁为主要研究任务,内容也主要是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包括影视、各种文化媒介、休闲方式甚至房屋装修,后来才转向媒介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无论是伯明翰学派,还是法兰克福学派,他们的研究人员学科背景大都是社会学、哲学、法学、历史学和心理学,鲜见有文学学科背景的成员。广义的文化研究与文学几乎没有什么交叉点,它本质上应该属于社会学。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社区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试图通过精确数据和各种社会文化动态作为理论支撑。那么,狭义文化研究境况如何呢?文化皮书、文化发展战略一类的调研报告与文学基础理论也是毫不相干。出现这种现象与当今时代分工过细,行业壁垒有关。文学研究也是一门职业陷阱很深的行业,而文化研究处于草创阶段,有文学学科背景的人最容易入手。再者,社会科学未来发展趋势更加注重应用学科和局部研究,文学抢先占领文化研究阵地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然而,真正的文化研究其难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纯粹单一的学科,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政治性、实践性、批判性,不仅需要极大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文史哲与自然科学融会贯通,最好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除此之外,还要有应用对策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两相兼顾的能力。
二、学术体制下文化研究的困境
文学研究纷纷转向文化研究,这里涉及到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学术体制下的人才培养问题。学术职业化和学术体制化的恶果是僵死的教条主义大行其道。国家现行的学术体制与人才培养是紧密相关的,由于前面提到的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边界模糊性,国家一级学科没有、也无法设置文化这一门学科。年轻学者的晋升常常遇到“技术性”障碍。如果一位年轻学者在他的学术规划中打算专事文化研究,那么,他的职称评定将严重受阻。在课题这一块,文学研究在国家一级学科里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课题申报严格按学科分类,除了重大课题有跨学科研究,部级、省级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都只能一一对应。在重大课题的申报方面,青年学者在申报人资格这一栏就被拒之门外。文化研究要申报纵向课题,打个比方,就算某项文化研究比较靠近伦理学或美学,就意味着要跟思辨哲学或纯粹的伦理学、美学竞争哲学课题。又如,以神话传说为背景的江山胜景、历史遗存被纳入重点保护范围,那么在申请文化保护方面的纵向课题时,可能同时涉及到文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地理学等,但它不好往其中任何一个专门的学科上靠,也无力与其中任何一个纯粹的学科竞争,因此,这类课题一是被地方政府作为横向课题招标,一是作为国家重大课题,年青学者既没有资格也不具备这种综合能力。方面更是重重受阻,国内目前没有顶级文化期刊,有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文化期刊,在考核机制中被排除在“权威”或“重大”刊物之外。各级职称评审成果量化标准具有稳定性和滞后性,很多评审机构还在沿用20年前制定的评审标准。职称评审规则的制定与国家学术体制下的学科分类严格挂钩。按照西方的学科分类将中国传统学术和知识文化逐个对号入座,学科的实用性得到彰显。中国传统学术文史哲不分,事实上,这种讲求博通的“通人之学”的学科分类与西方讲求实用的“专门之学”的学科分类根本无法实现对接,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两汉的经、史、子、集常常无法归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古代部分在这种分类法面前无可奈何,仍然沿袭传统的“四部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粗暴分类法可能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和学术方向,那么在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国学的重要历史使命面前,各学术机构、研究人员始终处于纠结之中。青年学者在职称评定时,拿不出高分值的成果,制度不会对单个的人进行变通。这又回到关系论的问题,大的关于学科的关系论。某种事物之所以成其为某种事物,是在相对应的关系中成立。文化研究被人通俗地称之为“万金油”,其实对专业要求更高。文化研究一方面凌驾于各学科之上,另一方面又委身于各学科之内,在自己编织的蛛网式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迷失了自我。高调的文化研究者不在乎学科上的归属问题,文化研究的跨学科属性众所周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文化研究的发展还需要有配套的学术体制。当然,无论文学研究还是文化研究,只有不受制于体制后才会有真正的自由。科学研究到了无为的境界才有真东西。
三、结语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6篇
电子商务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范围和深度都得到了扩展,消费者不必到商业街去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简单的客户端操作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将相关的商品订单传递给商家,并通过便捷的物流网络快捷、迅速到达自己的手中。在整个电子商务的流程过程中,无论是客户的订单信息,还是商家的供给信息,还有快递的物流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都需要借助于安全的网络环境来提供保障。因此,电子商务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对于我国整个电子商务需求供给链条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安全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业务得到了快速的普及,通过计算机快速、高校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实现海量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提升产品和销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信息的贡献,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提升了信息的使用效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给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非法侵入以及的肆意破坏往往交造成商家和客户个人信息的泄露,影响到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安全。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安全的网络环境来作为支撑,因此,需要对一些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的解决,以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有系统自身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系统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漏洞、盗版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病毒的使用等;人为因素则包括恶意的侵入和资源占有等。
盗版软件的使用
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病毒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是快速和严重的,通过一台计算机可以迅速扩展到成千上万台客户端上。同时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可触发性等特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安全条件来作为支撑,需要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来防止数据的丢失和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2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
针对上述可能影响到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因素,我们要采取必要的主管和客观措施来加以有效的积极,以保障电子商务业务的顺利开展,保护行业和企业、商家的信息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我国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消费者对于网络安全工作的淡漠,没有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于网络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法律、媒体、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和培训,使消费者树立强烈的网络安全意识,从思想层面上保持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
加强规范网络管理
信息化条件下,信息的传播大部分依赖于网络,如果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其影响往往是重大的,也是致命的。同时,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网络化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更多的实体经营也逐渐转移到了“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同时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很难通过排查或者分区化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因此,需要探索更加适合互联网这种模式的网路管理手段,通过与通信公司的密切合作来提升网络安全性问题的管理和考核。
加强安全技术开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意识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措施往往是通过非直接性的因素或者主管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的管理,而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除了这方面的措施以外,更多地需要借助于技术层面来提供硬性的保障。企业或者是商家可以通过相关的安全软件或防盗加密手段来保护重要信息的安全。同时,相关的通信公司要加强对于网络安全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开发,通过防火墙的升级和计算机流量问题的监控来定期、不定期地掌握发展的动态,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必要的安全性升级,提升网络的安全性能。
3结语
随着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提出,电子商务得到了长足的推广和应用,通过网络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成千上万的商家与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转换,实现了双方的利益。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安全性面临了重大的调整,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实现电子商务运营的安全可靠是目前摆在商家、消费者甚至相关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对影响网络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洪玉.网络普及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煤炭技术,(32).
[2]袁怡玲.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商,(52).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7篇
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国际贸易的形式也不断的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掀起了国际贸易领域里的新变革。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尽管各国间的电子商务发展仍不平衡,但国际贸易至今发展趋势良好源于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研究国际贸易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影响;国际贸易;创新
一、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电子商务可简要的概括为利用因特网开展的商务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则可简要的概括为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开展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不管是广义的概念还是狭义的概念,都包含了两个重要的部分,第一,网络平台;第二,商务活动。总而言之,电子商务的主体是商务活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手段是电子化,前提条件是法律的许可,即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商务电子化的整个商务过程。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者地区间的商品交易活动和劳务方面的活动。它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络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方面的相互合作和依赖的关系,是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对外贸易的整体。国际贸易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一般用于跨境的物品或服务的相互交易。随着世界文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贸易茁壮成长,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环保产品受到全球的热烈欢迎,无纸贸易开始走入历史的新时代。
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网络信息为基础,电子商务把全球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国际贸易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蓬勃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应用电子商务于国际贸易的实践中。电子商务为国际对外贸易开启了潘多拉盒子,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对外贸易运行的格局—单向物流,充分的展现了世界各国间的贸易优势,为世界各国的贸易发展发挥重要的意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有些研究者表明,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的运作有助于世界各国度过可怕的金融危机。电子商务多方面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运作意义非凡。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积极影响
国际贸易流程简单化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所需流程不再繁琐。由于电子商务的虚拟环境和环保产品的倡导,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共同结合衍生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无纸贸易。无纸贸易是以电子网络的方式传输贸易企业间的订单、发票等文件。无纸贸易以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电子网络信息的`交流,将贸易、运输、海关等部门与企业间交换和处理各项数据。无纸贸易避免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繁琐流程,例如,交易前的面对面洽谈、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等环节的纸质单证。无纸贸易简化了国际贸易的流程,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率以及人工操作的出错率,削减了贸易交易过程的成本。
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多元化由于电子商务是虚拟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增多,在虚拟的环境下,单个外贸企业能有效的实现多个企业相互合作模式,企业间相互补充、共享资源,有利于单个外贸企业多功能化的发展。中间商是完成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电子商务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实现了进出口国家企业间的直接接触,搭建了公平、公开的国际贸易平台,为国际贸易经营作出巨大的贡献。随着电子商务的渗入,国际贸易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大型企业,电子商务降低了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的条件,为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国际贸易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国际贸易经营模式发生变革传统的国际贸易经营模式主要以单向物流为主,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主要通过是无纸贸易和网络完成全部的贸易活动,避免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经销商、代理商等中间环节,其经营模式主要是直接贸易。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摆脱了传统的国际贸易中时间、空间、地域等对交易进程的限制,促进了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
提高国际贸易的服务层次和技术能力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全球化和虚拟化的程度,信息已成为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因素。全球经济市场成为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电子市场。国际分工和经济市场的变化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整体格局。传统的国际贸易起主导作用的是工业商品,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信息,信息的交流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能力的提升。
消极影响
加速国际贸易两极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见识并深知互联网对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重大意义。世界战争已不是_的战争模式,更多是经济之战。发达国家拥有比发展中国家更丰富的资金和高科技技术的资源优势,为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的发展创作了时机,发展中国家很有可能因为资金、地域以及科技技术的滞后而难以真正的在信息化时代得以突破,极易促使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增高,或拉大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的差距,加速国际贸易的两极分化。
流失大量税款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扩大了国际对外贸易的总额,但是为企业国际漏税或避税提供了可乘之机。漏税及避税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其一,由于电子商务的基础,国际贸易逐渐走向无纸贸易,而电子商务基础的对外贸易的主体经营地、国籍、收入来源地等都很难确认详细,加强了税务机关收取国税的难度,稍有不慎,很容易引发世界各国间税收的矛盾,因此漏税和避税的现象难以避免;其二,部分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对计算机进行加密处理,为国家了解纳税人交易情况增加难度;其三,由于税收工作的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实施制度远远的落后于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导致税收征管工作的进行入不敷出,征收的税款也很多都流失。世界各国都已意识到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给国际税收收入造成了损失,但是完全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仍需制度完善的方针和确切的落实行动。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研究
完善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的网络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商务电子化的整个商务过程,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提高和稳定,为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交易提供便利的基础是拥有快速稳定的网络。因此,需加大建设与网络相关联的基础设施,例如,通信线路、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等,甚至于网络通信与资源共享功能。对于政府方面,首先需建立主干网络以及电子政务系统,主干网络将加速电子商务管理体系的运行,有助于国际贸易的电子化和自动化的交易流程;其次,政府需不断的招揽人才开发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企业应加强对政府建设主干网络和开发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人力物力的支持。除此之外,完善的主干网络需要综合性网络设施的辅助,政府应加大综合性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不断的开发新的网络技术,为国际贸易专用信息网建立畅通的渠道。
加强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综合人才的培养
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间竞争的不仅仅是经济,更加是人才的竞争。不论是传统模式下的国际贸易还是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对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综合性的人才都及其的渴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全能型的人才是一种长远的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应增多对电子商务的投入,定期培训电子商务的有关知识,为企业员工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与此同时,企业首先应认清当今经济的潮流及趋势和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不断的更新企业高管的信息头脑,提高企业员工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培养人才的基地是高校。对于高校来说,需加大对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研究工作,建立完善的与时俱进的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课程,增强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师资力量,与企业相互合作,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建立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实践基地相融合,为国际培养一批优秀的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人才。
四、总结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运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地球村,不再有远距离的沟通障碍和经济分割,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进程。电子商务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流程、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促进了中小型企业走向国际化,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但是因为无纸贸易、地域的隔阂和企业的不配合也造成了国家财政税务的损失。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创新需要建设完善的网络设施和培养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一体化的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乔阳,沈孟,_,杨光,岳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经贸,(03):39-41.
[2]张琦生.电子商务模式下国际贸易的创新发展[J].中国商贸,2010(25):135-136.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8篇
网络财务信息缺乏安全性
财务信息作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重要根据,可以说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不能任意修改、透露、损坏以及丢失。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在网络环境中运行,然而,网络上有很多的骇客,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经常会遭到骇客的入侵,当骇客入侵成功后,他们会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泄露出去,将企业的内部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企业会因此而遭受无法想象的经济损失。传统的财务管理,每份文件都要手写签名,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本都使用口令来验证,但是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现在的很多文件都是电子版的`,没有手写签名,很容易被别人篡改,因此,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大大降低。
缺少法律法规以及有关部门的保护
由于互联网是近些年才被大众普遍使用,因此,电子商务对很多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的事物,大家都在尽量适应电子商务,但是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而且企业也没有在相关部门加大人员数量,从而导致很多企业在全面审计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难度,这就无法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从企业的内部管理来说,相关部门的人员没有实质性的监管权力,很多财务活动他们都没有决定权,必须经过企业管理者的同意才能执行,这也影响了财务活动的真实性。财务会计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企业的“晴雨表”,因此,在对财务会计方面的筹备必须完善和彻底,特别是关于企业的信息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商标权等问题,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更新和改善互联网环境。不仅仅是企业做出的努力不够,会计行业针对这方面问题所做出法律法规也不够,没有明确的规则来规范会计行业的财务活动,使企业经营的风险性增大。
欠缺网络财务管理技术
电子商务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所以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网络财务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传统的纸质账单比较熟悉,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要求在线管理、在线办公,而且所有的单据、凭证等都要在网上进行和处理,如果没有进行集中的业务培训和学习,要想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适应在网络上处理财务活动是不现实的,所以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应用到企业的实际操作中,这导致企业的业务能力大大降低。
不能避免财务管理出现的新风险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遇到网络交易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财务管理中的交易用户都通过互联网交易,这种模式取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易,而互联网体系是免费开放的,并且传播方式也是引人注目的广播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窃取和修改用户信息会变得很容易,由于没有纸质化的证据,很可能出现“耍赖”的情况,这使得网络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传统的财务管理往往会忽视互联网的安全威胁,而企业财务信息是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决定性因素,一旦遭到盗取、损坏或者透露,对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另外,企业在验证身份和管理文件方面也会遇到问题。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的业务交易基本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双方一般都不需要见面,这就要求双方通过某种技术来验证身份,确保双方业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基本上是通过输入口令的方式来确认身份。但是现在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互联网的用户也在迅速上升,如果继续使用这种方式验证身份,将会花费很多的人力和财力来维护这种验证方式,因此,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不适合使用这种身份验证方式。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9篇
研究背景写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本部分是要点出为什么要写本篇论文的问题,也就是写作的意图、缘由。意义与价值如果能区分开,就分开论述;如果不能,就合在一起说明。一般而言,主要从2个大的方面去写。一是理论意义与价值;二是实践意义与价值。
二、 研究综述研究
综述是梳理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目的是为了确定自己论文写作的理由。
一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1.要写明本课题相关领域内研究对象的简要历史回顾。如历史由来、目前现状、未来发展趋势。
2.要做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
3.要对这些研究作出自己的评价。
本部分的内容也可以将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中的内容加工后完成。在论文中,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是缺少分析评价。有的只是开列出了别人研究的论着,没有任何分析,以开列篇目代替自己的综述。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确定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要讲明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将要做的探讨是什么?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1.历史性意义、2.实践意义。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0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研究初探论文
论文摘要:实施新课程选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成为热点,它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现实意义。选修课程实施后,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选修课教学策略实施的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 教学策略
选修课是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照国家推出的新课程标准而实施的课程新增教学内容,选修课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三大特色之一。选修课,基于新课程提出的全面发展、有效发展、均衡发展、个性发展的理念,使高中语文课程体现了时代性与选择性,强调新课程要在重视学生“双基”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改革目标。
1何谓选修课
选修课发源于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19世纪代,其经验传入美国,并在全美范围内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实践,收效显著。19世纪末,选修课这一体制从大学移植到中学,但在局势动荡的年代,并未得到有效坚定的贯彻实施,19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上海浦东中学等学校,最早引进西方的选修课制度,1922年,_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在高中普通科中采用选修制。1963年,_教育部《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及说明》首次提出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问题。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就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开始,高中课程改革试验正式启动,选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进入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领域。①
2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选修课程制度成熟,设置较为完备,指导思想与方针也较为先进,评价机制也趋于合理。而国内对国外选修课程的研究视野,较多放在对不同国家(美国、英国、法国等)其母语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的界定,这也是一种研究的定势思维――解读新课程标准达到对选修课程设置的初步了解之后,开始着手从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可供我们借鉴参考的国外优秀选修课研究――“芬兰模式”。芬兰在高中课程改革中旗帜鲜明,目标明确,旨在促使学生成长为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为学生日后就业、生活、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学习、生存、发展能力。芬兰模式的选修课分为专门选修课程和应用选修课:专门选修课程,又称为限定选修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但是学生不一定全学的课程,共有60门左右,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从中选修学习10门即可;应用选修课程,又称任选课程,属于学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芬兰高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课程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打造自我就业的能力,同时正因为课程的丰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学生选择权缺失的可能性,选修课授课模式也较为灵活,打破日常行政班级的约束,采用无年级、无固定班级上课的形式。②
在“芬兰模式”里,学生选课时可能会出现课程内容不均或者搭配不当的情况,学校就此采用套餐式,类似于国内的模块式课程供学生参考,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高中选修课阶段获得尽可能大的提高。
纵观各类目前有关语文选修课的文章报道、消息和研究资料,稍加整理概括,可知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九类误区:选修课是“暂差生辅导课”,视选修课为“补习课”,把选修课当成是“补足工作量课”,把选修课看成是“或无课’,把选修课混同为“电视录像课”,把选修课等同于“艺术、音乐、摄影等讲座及实践”,把选修课视为教师“福利课”,把选修课改为高考“深化课”,把选修课作为“学生放松课”。③
还有从管理、教学、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选修课常见的十种症状:“混乱症”、“功利病”、“专制症”、“贫血症”、“内虚症”、“低能症”、“僵化症”、“焦虑症”、“颓废症”、“消化不良症”,对了解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选修课实施以来,困难重重,其主要体现在:
一、如何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
二、怎样区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如何矫正选修课必修化的问题;
三、师资、教材、评价欠缺有效机制。
而教师在选修课中的角色转换也是十分必要,他们必须有选择性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协调者、组织者、调控者的意识,并能从必修课的教学主导者身份合理自然地过渡到选修课当中来。这对新课程实施背景之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目前在教育领域的课程、教材、教法三大基本领域内,选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法的.研究思考上,而提出问题的很多,实际解决问题的较少,但也因为选修课这一领域本身属于方兴未艾阶段,所以,实际落实的力度稍显力不从心。但是有了两部专著的出现,也带来了选修课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深入落实,渐渐有了起色,开始出现成效的好消息。对于选修课程本身的根源及实际存在的理论依据,课程结构,课程比例与分量的界定,没有多少争议,这是国家意志的一种统一,而大家更多的是关注教法的三大策略问题――教材的准备策略:教师、教师安排、教材的编写,选修课应该怎么上,不同的课程内容,应该怎么来进行设计,教学的组织策略:课堂上的安排与统筹,选修课与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最后是选修课程的评价策略:选修课如何与高考接轨,我们在评价机制中应该借鉴国外哪些优秀的经验。
目前选修课领域已有的专著有《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优秀教学实例选评》《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自助餐教学实验60法》《高中语文选修课典型案例研究》,前两本书是粤教版教材使用区选修课的成果展示,最后一本是北京市海淀区“高中语文选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的成果,前者重视对选修课程课堂实况的记录,后者则是侧重对选修课程设置的经验总结,前者更倾向是在上课,而后者更接近于说课。虽然成书的结构不尽相同,但对选修课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3选修课教学策略实施建议
我国语文教育界对选修课教材并未进行统一的要求,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它按照新课标的指示与要求,分为“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等五大类。而从《高中语文选修课典型案例研究》中得以窥见,在实际的中学一线,对选修课课程的开发是形式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开发选修课程,也有从已有的选修课教材出发,选取其中的一点,例如撷取“中国小说欣赏”中的《聊斋志异》开设专题教学。不拘一格的教材组织,整合教材资源,形成适合教师自身教学优势的课程结构,让教师们善用教材,形成特色,正是选修课程需要引导的趋势之一。 课程
从课程内容上,选修课可分为学术性选修课、职业性或技术性选修课。前者侧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而后者更重视实用技术的掌握。选修课的选课体制分为四大类,“任选制选课制”、“选科制分科制”、“定向选修制”、“全选修制”,顾名思义,从不同的名称完全可以看出其不同的选课方式的含义。④
华东师大二附中建构的四大系列选修课程模块是“大文化模块”(文科类,由47个子块组成),STS模块(理科类,由42个子块组成),学生社团模块(活动类,由26个子块组成),荣誉课程模式(超常类,由10个大学课程子块组成)。与语文学科密切联系的是一、三两大模块。学生在选课之初,确保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不用担心无课可选,并提前熟悉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提前“配对”,充分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选修课的教学应当从准备策略,组织策略,评价策略三方面有所建构,虽然教材的版本使用情况不尽相同,但基本的教学策略与原则,应该有所规范与统一。
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内容上,需采用重构策略,对教学内容要有教师自身的选择、整合、拓展。这是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跳着摘桃子”的心理趋向,旨在激发学生的挑战学习的兴趣,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也是授课教师在备课之时必经的过程,选修课的教学如果真正打破行政班级制,采用一课一班的形式,那么学生的学情对于教师而言就得从头做起,重构教学内容,就是在建构教师自身的语文教育图式,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同化与顺化的相结合而更有效的过程。
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可以大胆尝试合作学习理论,最先在美国兴起的合作学习理论不同于常见的小组讨论,选修课采纳合作教学理论,从一开始就将班级按照不同的知识背景、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分成学习小组,教学过程中不拘于授课的形式,而是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给每个学习小组,小组内部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合作、交流、竞赛,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每个成员获得不同的任务细节去完成,每个学生不再顾虑雷同与优劣的差异,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完成构建整个学习任务的那块属于自己的部分,无论是什么内容的选修课程,都能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评价上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评价内容应当侧重程序性知识,而非陈述性知识,注重学生实际的操作与实践,而不是语文知识的单纯积累。评价方式上,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并能与高考有机融合,而不是与高考两相对立或混为一谈。在明确评价主体应是学生而非授课教师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成长发展中多元智能因素,不必等齐划一看待学生的表现,而是注重差异性,挖掘并开发他们在选修课中不同智能的突出表现。
①郑国民,尹逊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11.
②贺雅琴,李珍梅.国外普通高中选修课改革述评――从芬兰模式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
③邓彤.选修课十病[J].中学语文教学,.5.
④肖家芸.选修课的模式建构[J].中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方智范.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10.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1篇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论文
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以农村、进城务工子女为主,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学生手头课外读物少得可怜,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学校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系统指导,大量的学生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阅读习惯差,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词汇量少,语言平淡;怕写作文,一遇上作文就愁眉不展,不爱写日记;语病多,错别字、病句屡屡出现;缺少对语言的鉴别能力。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完全消除影响。教师教学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考试成绩上。家长给子女只是购买课外辅导材料、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缺乏经典文学作品。学校放学后,重视教育的家长送子女学钢琴、学画画、学奥数……忙着学特长,冲刺名校,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非常满,即使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没有时间。不重视教育的家长则让孩子放任自流,白白浪费宝贵时光。
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卡通漫画在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存在学生只爱口袋书、漫画书,学生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被这些书占满了,很可惜。有些学生家长,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使得阅读面狭窄,思维受到局限;或是选择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书籍,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还带来了阅读困难的问题;或是干脆放任自流,不加约束,使得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手头。
结合我校实际,对课外阅读的管理、引导滞后,亟待提高。有少数教师在语文教中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取得一些实效。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阅读的质量总是不容乐观。所以,怎样改变阅读现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 读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它是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它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效”意味着采取的策略能够引导学生达到预期的阅读目标……“策略”是一门艺术或技巧,是指为得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采取的策略则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从学校学情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读书指导,也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达到5万字,第二学段达到40万字,第三学段达到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同时,学会做人
3、学校目标:初步形成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探索小学六年课外阅读的内容、阅读的形式以及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形成学校课外阅读指导特色。
研究内容
1、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养成“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自能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
3、分学段开展研究:确定必读和选读书目、编选《课外阅读校本教材》、探索课外阅读有效模式。
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修正、完善,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2、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及其效果。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的教师不断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
4、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研究举措:
1、调查问卷,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制定课外阅读方案。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间、每天的读书量、喜欢的书的类型、课外书的来源、读书的方法。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学生课外阅读实施方案。
2、创造条件,开辟书源,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师应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有书可读。一是学校的阅览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二是争取家长支持。召开家长会讲清课外阅读的好处,希望家长鼓励孩子看课外书籍,积极选购优秀课外读物。三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学习委员牵头,将全班同学的课外书刊分类登记造册,学生只需存入一本新书,便可取得一份存单,学生凭存单随时到图书角借阅喜欢的书籍。
3、推荐书目,必读与选读相结合。
给孩子推荐最好的书。所谓最好的书,也就是在特定成长阶段最适宜的阅读的优秀读物。低年级以快乐阅读为主,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先诵读经典、读科幻故事、童话故事,到了五年级可以多读一些优秀儿童文学,逐步过渡到经典名著,当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买些他们感兴趣的书。教师根据课表推荐书目、教材涉及书目、受学生欢迎新出版图书,推荐必读、选读书目。
4、制订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文学习时,反复强调两点:第一,必须讲究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教会学生从统计阅读的“量”入手,坚持每天阅读。教会学生“读”的方法。阅读,阅读离不开“读”。出声朗读是读,默读也是读,背诵也是读。另外,除了精读,教师也要教给学生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帮助他们快速浏览和筛选信息。略读是用比较快的速度边读边想,然后知其大概意思;浏览是用更快的速度粗略地读,先了解提供了哪些信息,再阅读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信息,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此外,教会学生查阅工具书、参考书的方法。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比如开展读书交流会,每周利用师生共读课或者班队课等,让学生交流读完推荐书目后的感受,讲讲近期所看的书,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等;指导写读书笔记,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以采蜜集、阅读赏析、书签、读书卡片等多种形式记录下来,以丰富写作素材。开展成语大比拼、古诗大观园、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6、坚持科学、有效的激励性评价,保持学生阅读兴趣
评价主体多样,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评价形式多样,比如定期检查反馈,可以设计课外阅读记录表,学生填写阅读时间、内容、收获等,家长监督检查并签字;比如定期评选阅读之星,激发阅读兴趣,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课题成果
一、课内课外相得益彰。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2篇
总体要求:
文学硕士毕业论文必须为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他内容的论文无效。字数要求在6000字以上。页边距上、下、右皆为2. 4cm,左边距为;行距为倍;用A4纸打印。
2.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居中,字号为小二号黑体)
毕业论文题目(居中,三黑)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小四号宋体字,下同)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3)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提纲内容:
绪论:
本论:
一、……
概括主要内容
二、……
概括主要内容
三、……
结论: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3篇
增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安全性的管理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系统在实施系统中必然会面临安全问题,在互联网平台上,任何计算機都可以从其他计算机中获取信息,因此企业的财务信息很容易就会泄露出去,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网络来防止信息泄露。首先,软件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加强,防止遭到骇客的侵入。其次,要将财务信息进行备份,电脑和移动磁盘都要备份,并将电脑文件加密,移动磁盘妥善保管,以免信息丢失或损坏。第三,加强网络软件的安全性,及时进行软件杀毒、检查,更新系统,定期进行系统维护,防止病毒入侵。第四,建立内部信息的防范系统,确立一系列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的内部财务信息不能与外部信息放到同一个系统中,并建立实时跟踪系统,监控内部信息的处理,同时,使用防火墙、密钥设置、验证身份等方式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安全保护。
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
对企业的监管不仅有企业内部的管理,而且有法律的监督。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一个企业中所包含的部门有很多,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都应该各司其职,并且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对任何有违法行为的员工都应该依法处理,严格遵守法律条款。企业任用员工的时候必须严格把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能聘用。在法律监督方面,对电子商务的立法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法律环境,由于信息的全球化,而且我们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远远赶不上国外的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地向人家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结合本国国情,制定适合国情的关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法规。由于商法具有特别法的地位,而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这满足了商法中对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安全的较高要求,强化了对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保障。
重点培养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的技术人才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必须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操作,因此,现在对会计师的要求更高了,会计师不仅仅要熟习财务管理的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一个企业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区、本国,还要与国外的公司有业务接洽,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熟悉国际商务规则,了解国际文化知识。由此可见,企业必须重点培养电子商务的技术人才,聘请有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有高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并在运营公司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企业还应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集中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最重要的是,加强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业务能力和英文水平,培养知识与技术水平兼备的优秀人才。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开发属于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使本企业更加适应网络财务系统,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完善更新该软件,降低企业对网络应用系统的软件商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徐维维.物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0,(01).
[2]谢小琴,尹娇.浅析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商贸,2010,(26).
[3]孙凤宁.电子商务管理的发展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1);151.
[4]吴文群.网络经济与企业财务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115.
[5]蔡晓军,殷婷婷.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变革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1);146-147.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4篇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能很有效的促进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试想一下,一个微笑,一句关怀都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温暖,并且可以使自己的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不仅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能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商务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
众所周知,形象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商务礼仪是构成形象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企业自身的形象以及员工的形象越来越重视。专业的形象和气质以及在商务场合中的商务礼仪已成为在当今职场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已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表现。
商业礼仪包括了语言、表情、行为、环境、习惯等等,相信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在社交场合上,因为失礼而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并因此给人们留下不良的印象。由此可见掌握商务礼仪在商业交往中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所以,学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学习并正确的运用商务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就一定要掌握商务礼仪的技巧。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5篇
由“范式”所形成的各种理论表述或理论语词,使得“范式”成为目前文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话语资源。在当今文学研究多元化的时代里,原来所坚守的宏大叙事、本质论等话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定势思维及理论表述的局限,找寻新的但又不会造成束缚的文学研究视野和方法成为学者标举“范式”而较少使用“模式”的原因所在。程光炜在《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多样观察》一文中认为,传统的现代文学已没有空白,唯有文化研究、媒介等是文本意义新的增长点。欧阳友权也认为,新的电子媒介是文学研究新的增生点。两位学者都认为文学研究的方法或模式必须进行转换,强调从新的研究范式来研究文学。虽然在具体的应用中,范式与模式两个词在意义使用上的差异并不大,但我们还是预设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模式更在于模式的已然生成性,使用者处于不自觉的状态;而范式则强调自觉性,或者说使用者具有自觉的“范式意识”,且还具有革命性的内涵———托马斯•库恩在谈及范式转换时说:“当每次科学革命改变了经历革命的共同体的历史视角,那么,视角的改变将影响革命之后的教科书和研究著作的结构。”受思维习惯等因素所致,某种具有革命性的“模式”或方法我们会称其为“范式”。因此,我们在提到某种范式时多强调其“未生成性”,也即某种范式本身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较强的生命力。这是“范式”成为学者语词新宠的一个原因。“范式”一词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话语,还与知识资源的更新方式有关。知识资源之所以需要更新,是因为原有的理论方法、思维方式、话语模式不能适应相应研究领域的发展需求。知识资源的更新最明显地体现在话语模式或者理论语词的更新方面。然而,知识资源需要得到一定“共同体”的认可,体现新知识的语词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这些语词的内涵就需要从它最先使用的学科领域中延伸出来,成为诸多学科领域可以共享的语词,这就是语词的迁移现象。语词的迁移是当今文学理论跨学科研究中最重要的语言现象,当某一语词由某一领域迁移到另一个领域来使用时,该词的主要内涵不变,且与新领域的知识资源相结合,为新领域研究中的理论增生提供话语表述模板。比如,原本是心理学范畴的“精神分析”一词,被广泛运用到其他学科,形成了诸如精神分析社会学、精神分析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哲学、精神分析伦理学等学科或研究方法。范式也是这样的语词,与各种文学研究视角相结合形成了各种范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尽管“范式”一词在使用中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文学研究表述中“范式”话语的充斥,使得我们在文学研究过程中面临着一种范式语境的压力,即只要所强调的语词内涵类似于模式的话语都用“范式”来代替,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用“范式”话语表述的行文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体现并强化了这样三个意义:一是“范式”话语是我们现在标举研究文学新角度或新方法的语词表征,或者学术创新的语词表征。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了两种现代文学批评模式:语言学批评模式和心理学批评模式。但随着“范式”话语的流行,这两种文学批评模式被称作是语言学范式和心理学范式。诚如我们前面所说,范式与模式的内涵是有差异的,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界限消弭了。因而,在文学研究范式的相关论述中,就可能缺乏真正的理论建树意义,而仅仅停留在语词的堆砌上,最终使得文学研究变成一些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论文或著作:到处都是“范式”。二是由范式所衍生的“范式转换”成为当前文学研究理论、问题、对象以及方法自我调节机制的明显表征。库恩认为,“范式”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这就强调“范式”本身的时效性,“范式”及“范式转换”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开放性的视野。范式转换是针对旧的文学研究模式不能适应新的文学现象的一种能动调节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文学研究可以突破原有的模式,为文学研究继续进行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能让人们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层面对文学研究的现象、方法有动态的全面的把握。三是由“范式”话语所形成的文学研究范式,在当前具有哲学意义和方法论的意义。文学研究范式所具有的哲学性内涵是指范式可以是一种整体的把握方式,可以从形而上的层面对文学研究有一个宏观的认知;所谓方法论的意义是指文学研究范式具有形而下的层面,即范式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研究手段或方法来解读具体的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研究范式本身就具有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意义,或者说文学研究范式可以既是微观的也可以是宏观的,可以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这是文学范式现在可以畅行的重要原因。上述的三个意义,其实都具有当下性,正如不同时期的文学研究中会出现新的理论语词一样,“范式”只不过是当今学术话语的新宠。当“范式”的革命性内涵渐渐趋于程式化,丧失了其陌生化效果的时候,有关“范式”的论文论著所形成的研究范式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范式功能。此时的范式只是理论言说者的一种无意识表达,其所具有的理论增生功能也将趋于消亡,“范式”话语可能会失去其自身存在的理由。当有关范式话语的理论表述处于自动化状态时,“范式”一词是否会真的消亡?“新近流行上帝死了,上帝死了的神学也被发掘出来,可是上帝死了之后更多的神再生出来,替代一神教的不是无神论,而是多神教。同理,小说死了以后,它留下来的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你争我夺,不断增生的一大群次生文类,每一个都在大喊大叫,要求获得承认。”这应该也是当前文艺学学科的生存状态:一种研究思路或者范式所造成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时便会受到种种质疑,从而会有新的研究思路或方法出现,但先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不会消失。因而“范式”一词在文学研究中被新的语词所取代,但范式所指的模式、思路或方法并不会消亡。我们知道,一种话语的使用代表着一种价值。“范式”这一话语也不能例外。那么“范式”究竟具有怎样的表征功能?张旭东指出:“文本总是会产生行话套话和新奇的流行说法来代替旧的说法。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症候,借以窥探某一历史时刻的集体性是什么,它的需求是什么,它的矛盾性何在,它的问题何在等问题———这些突然变得时髦的意识形态似乎总是会以某种方式对上述问题给出解答。”“范式”的行话套话性的意义表征了文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术语”压迫性,即每个观点的言说者都需要在一定的话语框架中表达自身的想法,这当然与我们的学术体制有密切的关系。而学术体制又是我们这个时代整个社会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反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因此,一系列“范式”话语所形成的范式是我们这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表征,借用范式话语而形成的文学研究范式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表征,这就需要对由“范式”话语所形成的表述的范式重新进行审视。
二、有关“范式”的反思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6篇
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的生存背景空间是江苏文化。江苏文化以其地理气候空间、经济条件及社会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质,以其区域特色的不同而体现为四大文化区,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并因之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江苏庙会文化艺术。
[关键词]庙会文化艺术 文化空间 江苏文化区域 文化特质 审美特征
庙会是以先祖神灵祭祀及宗教信仰为核心的、以庙堂为基础活动平台的、融合经济贸易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间社会集体风俗活动。庙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缩影,是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呈现的一个特殊平台。庙会文化既是宗教的社会显现和宗教救赎的形式衍化,又是世俗社会介入宗教的心灵曝晒图式。随着唐代庙会转化为庙市,庙会文化已日益演化为民众日常的狂欢与商业贸易的途径产物。因此,庙会文化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又有社会文化的普遍性。本文尝试从江苏文化演进的角度展开研究,分析江苏各区域文化的滥觞、形成与发展,分析这一文化所构成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这一文化艺术演变轨迹作为一条主要线索同样穿行在庙会这一舞台之上,以便将来为在庙会这一特殊平台上展现出来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进行比较分析,对庙会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展开探索。
一、江苏文化的空间构成
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三大空间为基础——地理气候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结构。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民族稳定的文化。①江苏文化乃至庙会文化亦即三者发展的结果。江苏的地理环境构成特色鲜明。有漫长的海岸线,淮河、长江、太湖与洪泽湖分布其中。北接齐鲁,南连浙沪,东面大海,西依内陆。交通发达,水陆并具。陆地部分南北460公里,东西320公里,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7920万(底),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2人,为全国之冠。江苏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占85%,平均海拔较低,山脉高度多在200米左右,大部分平原都是远古时期河流海岸的泥沙淤积而成,山脉也是海滨的岛屿由泥沙淤积海面而成。②淮河横穿江苏而过,形成南北气候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冬季零度等温线,也是年降水量750mm分界线。南为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多雨,为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北为南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降水变化大。淮河南北气候地理的差异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差异,因此,北面历史上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南面属于长江环太湖区域的江南文化。这即构成了江苏文化的“二元性”。淮河南北在上古时代分属《禹贡》九州中的徐、扬二州。《禹贡》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入,蒙、羽其艺……”“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吕氏春秋有始》云:“泗上为徐,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苏北得鲁风,苏南为吴越之韵。③这既是江苏南北二元文化的早期主流特征,也一直构成了庙会文化艺术南北差异的特征。江苏历史上经济条件南北差异显著。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大陆东部的中原区域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为主,近代以前的江苏经济也是如此。而江苏从史前到文明的产生期间,南北文明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原文明的影响,苏北要优于苏南。从夏代之前,徐州的“大彭国”建立,到西周的徐国,乃至汉朝的崛起,苏北经济大多优于苏南。庙会文化也是如此。苏南在吴越时期一度兴旺,然后在汉末大乱尤其是西晋永嘉之乱后,苏南经济从此远超苏北。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决堤,苏北从此成为黄泛区,一直持续到1949年_建立之后,严重地摧残了苏北的经济与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苏北的经济文化乃至庙会文化,远远地落后于苏南(淮河以南)。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构成了江苏文化的社会结构,深刻影响庙会文化及艺术。由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在中国长期保留并影响至今,并由此带来了伦理道德观念,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分支,渗透到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去,直接催生了庙会文化乃至推动了艺术的演进。汉以前先祖神灵祭祀的庙会文化即这种社会结构的直接显现。汉以后增加的宗教信仰成为庙会文化的主流,迅速与中国传统文化合流,以“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架构出宗教与社会连通的桥梁,这一切皆是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使然。在江苏,史前时期形成了以血缘结合为群体的氏族社会,夏商周时发展为宗族奴隶制,由此建立“家邦”式国家,贯穿在苏北的徐国及苏南的吴国、越国及其后的楚国的历史中。汉代时儒家思想兴起,家国同构的伦理道德逐步巩固此种社会结构,佛教、道教的兴起实际上对此种社会结构也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汉末及永嘉大乱后,江南氏族势力迅猛膨胀,进一步坐实了这种结构。宋以后,地主阶级日臻强大,这种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由宗族而社会国家的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逐渐成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维系社会稳定而催生中国庙会文化艺术特色的社会基石。南北差异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结构,构成了江苏特有的文化空间,也使得庙会文化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
二、江苏区域文化的特质
现当代的学术界认为中华文化由四大板块组成,即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板块、黄河文化板块、长江文化板块、东南海洋文化板块。四大板块多元共生,彼此影响,形成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尤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主。北宋以前,黄河文化持续强劲;北宋以后,长江文化逐渐占据主导。明代时长江文化覆盖全国,元和清为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民国为东南海洋文化。长江文化板块是江苏文化的根基,但江苏文化又是南北兼具的。黄河文化的儒家文化也一直是江苏文化的血脉。④江苏的史前文化,大约在4000至70前左右,出现四大文化圈。
第一,今徐、连一线的淮北文化圈。
第二,今淮、盐一线的沿淮文化圈。
第三,太湖平原文化圈。
第四,宁镇一线沿江文化圈。
夏商时期,江苏境内出现三大文化圈,即长江以北的岳石文化圈、太湖平原的马桥文化圈、宁镇地区的点将台——湖熟文化圈。西周至春秋早期,苏北出现徐文化,苏南出现吴文化,其后至战国时期,江苏全境先后由吴文化、吴越文化及楚文化覆盖,构成整个先秦时期江苏文化脉络。⑤徐州人刘邦创建大汉帝国,整个汉代,江苏成为全国的文化先导地区,形成一大文化高潮。汉末大乱后,黄河文化遭受重创,江南文化辉煌,于是形成了东吴、东晋南朝文化高潮,是为江苏文化的第二次高潮。隋唐时江苏持续发展,北宋时长江文化走势强劲,终于在明代形成覆盖全国的第三次文化高潮。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东南海洋文化强劲,又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中西融合的民国文化的第四次高潮。此亦即庙会文化的四次高潮。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江苏文化独有的七大特质。
1.悠悠水性文化情怀。江苏境内河网纵横,水资源得天独厚。长江、淮河、黄河、运河、泗水、秦淮河等众多大江大河贯穿其中,太湖、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湖泊密集分布,海岸线长达950公里,丰富的水资源使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形成了人们和顺、温柔、清雅、包容、婉约、秀润、灵动、阴柔、内敛的水性文化特质。
2.南秀北雄的文化地图。苏南的吴越文化灵动、秀润,苏北的楚汉文化雄浑、厚重,在各自的一方水土中,浸润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
3.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江苏地兼南北,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的长江文化、海洋文化相互融通,造就了江苏人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历史上,徐、汉、吴越、楚文化在江苏融汇,释、道、儒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近现代,基督教文化也融合进来,江苏人一贯以包容贯通的文化胸怀接纳外来文化,并在民国达到顶点。在走出去传播本土文化上,江苏文化也可圈可点,如鉴真东渡扶桑传佛法、郑和下西洋等。
4.“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自明以来,江苏文化就形成了一种关心时事、利世济民的风格。从明末的“东林学派”“泰州学派”到顾炎武的“朴学”,再到清代的“常州学派”“扬州学派”,反对空洞僵化的旧式文人学风,讲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一直贯穿其中,也推动了“海派文化”的诞生。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既而走向学而优则工、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文的道路。如清末状元苏州的陆润庠、南通的张謇勇于“下海”创实业,开近代社会潮流之先河。
5.知行合一的生活观。走出书斋,将学问与器用相联系,倡导“知行合一”,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生活观,是自宋明以来,江苏的文化走向标尺。江苏的工艺美术与园林工艺因而跃居全国之冠,也为庙会增加了丰富而又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成果。
6.礼让、谦和、稳健、温柔的涵养气度。苏南深受吴越文化影响,自吴国始祖泰伯、仲雍以来皆有谦和礼让之风,苏北徐国徐偃王“仁义治国”,后世多有遗风,千百年来的文化浸润形成了知识分子和民众礼让、谦和、稳健、温柔、敦厚的风气,崇礼修文、善良平和,遇事不走极端,不尚暴力,崇尚阴柔之美。
7.崇文重教的悠长文脉。自吴越以来,苏南乃至整个江苏崇文重教便蔚然成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山水文化著称的江苏,文脉悠久,天下第一,诸如杰出的文、理、工、医、艺术人才,常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状元、探花、榜眼数量居全国之首,苏州、扬州、南京、徐州、无锡等城市皆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使江苏一直享有富足美好、文脉昌盛的文化美誉。⑥
三、江苏四大文化区的.形成及审美特征
江苏的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进,时至现当代,已基本形成了几大文化区域,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鲜明的文化艺术审美特征,直接影响该区域的庙会文化艺术。其范围已经超出当下的省界,但仍然在发挥着文化的辐射影响作用。
1.楚汉文化区。文化艺术审美特征为雄浑苍劲,厚重质朴。楚汉文化区以徐州为中心,包括宿迁、连云港等城市,周围辐射苏、鲁、豫、皖四省,其范围南到淮河,北到临沂、邹鲁,西到丰、沛县及安徽阜阳附近,东到大海。其主要文化积淀来自汉代封国之楚国。但是,其文化积淀及风格形成的渊源要追溯得更为遥远。大约在公元前的4000—7000年左右的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徐州属于今徐、连一线的淮北平原文化圈,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同一体系。在黄河文明主控中原及与长江文明的屡次冲撞中,徐州受黄河文明影响尤巨。徐州作为沿淮文化圈在初期较有个性,后期逐渐受江南太湖平原文化和河南中原及山东鲁南区域文化的影响,文化艺术风格朴拙厚实,为后来的楚汉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夏商时期(前21世纪—前10世纪),徐州进入长江以北的岳石文化圈时期,其文化来自于山东,属于“夷人”文化。进入商代,受中原商文化的影响。西周时期,徐州地区方国林立,徐国崛起,逐渐控制淮河以北至邳州北部,形成“徐文化”,持续到春秋早期,文化艺术风格神秘厚拙,时有狰狞之美。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控制徐州地区,至先秦结束,徐地区依次为吴国文化、越国文化、楚国文化控制时期。⑦汉朝的建立,有了统一的儒学思想,并形成了饮誉世界的强大的汉文化。徐州作为帝王之乡及在其所封十二代楚王的图治下,经济文化繁荣灿烂,社会各层次都有着突出的楚汉文化特征,徐州的文化从史前至此成熟定型。古徐州文化推动催生了汉文化,汉文化的蓬勃与博大又通过徐州而彰显得淋漓尽致。长期的战乱形成徐州人吃苦耐劳、好义尚武、雄健倔强的性格,儒释道思想的长期浸润,加之历史上彭、徐、吴、越、楚、汉文化的相互交融,终于铸成楚汉文化的审美特征—雄浑苍劲、厚重质朴,显映在徐州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此时期,苏北文化远超苏南。庙会文化艺术也彰显着浓郁的楚汉风韵。
2.金陵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为包容博大,优雅灵秀。其范围以南京为中心,沿江两岸,南到高淳,北到滁州、来安、天长,西到铜陵,东到太湖西岸至镇江一线。南京地势居中,南北兼具,故而包容。属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温暖多雨。是长江下游之中心,山水环抱,钟灵毓秀,依江控淮,兼摄吴楚,故而优雅灵秀。历史悠久,为六朝古都,十代朝会,人杰地灵。尤其是吴晋六朝时期,佛教大规模兴盛,玄学蔚然成风,深刻地影响了该地区的文化走向,故而文化古韵醇厚,博雅大方。在远古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约4000—7000年前左右,南京属于宁镇一线的沿江文化圈,为丁沙地文化类型——北阴阳营文化——昝庙类型,其特征呈非稳定性,早期与太湖平原文化具有一定的密切联系及相似性;中期形成自身特性,与安徽沿江文化相似;晚期又与太湖平原文化相似。夏商时期为宁镇地域的点将台——湖熟文化圈;进入西周,则进入“吴文化”时期;至先秦末,依次经历“越文化”“楚文化”。⑧两汉时期属“汉文化”时期,但落后于徐州。汉末大乱、西晋永嘉之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江南的文化经济繁荣。在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更替中,南京始终作为都城,形成了灿烂的六朝文化,其间,正值佛教最为重要的兴盛发展期,对六朝文化的整体起到根本的推动浸润作用。此外还有玄学的滋养润化。南京文化的主体遂成型,文化艺术风格优雅灵秀,具有浓郁的包容性。六朝时期的金陵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高潮,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抽象思维空前发展,人的自觉成为独特的精神思想的时代,为盛唐的文化辉煌奠定了基础。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南京遂在文化上成为全国的先导地域。民国定都南京,长江文化转向海洋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形成民国文化,南京为全国文化之中心。在江苏四次形成全国性的文化高潮中,南京有三:六朝文化、大明文化、民国文化。南京文化由此完备,包容博大、优雅灵秀的文化艺术审美特征,凸现了南京文化的成熟与独特,从而为庙会文化充实了杰出灿烂的内容。
3.吴越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温婉秀润、清雅悠柔。吴文化以苏州为中心,越文化以杭州为中心,因两省历史上常相互融合浸润,故合称吴越文化。其范围包括无锡、常州、宜兴及杭州周边城市,其具体范围南至杭州地区甚至南海沿岸,北至长江,东至上海,西至常州、镇江。属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春秋战国时诸侯争雄,吴人、越人尚武好战。然而,太湖平原优美秀润的水乡环境、六朝文化的优雅及悠悠水性情韵经年累月地浸润,尤其是吴晋南朝佛教文化的长期净化,因此便由尚武转而尚文,风情万种、吴侬软语、儒雅倜傥,风靡吴越,逐渐形成了温婉秀润、清雅优柔的文化艺术特征,体现在庙会文化艺术上则又是一道风韵独特的风景。早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苏州地区太湖东山镇三山岛西北端的清风岭下,即有人居住,“三山文化”说明“吴地文化一万年”。在距今4000—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该地区出现了太湖平原文化圈,为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其与浙江杭州嘉湖平原极为相似,该文化曾向北跨过长江,影响江淮之间,尤其是南通海安至阜宁一带。大约在4000年前,该地区暴发一场大洪水使灿烂的江南史前文明中断。夏商时期,太湖平原出现马桥文化圈;其后,西周之后,泰伯、仲雍自陕西岐山来到太湖畔建立勾吴部落,终成吴国。“吴文化”的兴起,从春秋中期至前3楚国灭越,吴文化影响大部分长江三角洲,范围南至浙闽,北达鲁南,西到皖江,东至大海。其间,前437年,越灭吴,越文化一度遍及上述地区。前306年至前2秦灭楚,楚文化遍及江苏全境。⑨三国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六朝文化浸润吴越文化,吴越文化遂成熟定型,此时,佛教大规模兴起,直至民国时期乃至当代。在江南尤其是吴越文化地区,庙会文化艺术始终是全国庙会文化的先导地区。
4.河海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为灵动和顺、阴柔清雅。该地区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南通、泰州、盐城、淮安,南临长江,北到淮河,西至皖江,东达大海。河海文化不同于金陵、吴越文化,其长期受黄河、长江文明反复冲浸,两者兼具,尤以运河文化为中心,有较强的非稳定性。该地域为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洪泽湖、高邮湖、黄海等众多水资源构成水性文化,尤其是扬州,京杭大运河便是与其共同诞生的母亲河,悠悠水性情怀,成为该地区人们的性情和文化底蕴,因而有着和顺、阴柔的气质。六朝文化、吴越文化长期浸润其间,遂有灵动、清雅之气;受北方中原文化的儒佛道文化的润泽,因而有儒雅、清秀之风。在庙会文化上,显得较为鲜明别致。早在4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该地区形成了淮、盐一线的沿淮文化圈,为顺山集——青莲岗文化——龙虬庄类型——周邶墩类型,该文化非稳定性明显,早期地域特色明显,中晚期先后受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和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影响。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区淮河下游与长江下游文化逐渐趋同,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的一次文化整合。其主导力量来自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夏商时期,该地区进入岳石文化圈,与淮河以北相同,属“夷人”文化,该文化来自于山东。其后,该地区便为吴文化、越文化及楚文化、汉文化先后覆盖。⑩三国时,该地区自高邮以北属魏,以南属吴;东晋南朝时期,属于南京六朝文化的范围。隋唐之际,运河漕运一跃而成为国家经济命脉,扬州、淮安作用突增,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终于形成了以扬州为中心的运河文化带,并在五代杨吴国时期达到了巅峰。这一优势一直保持到宋元明清。清代扬州、淮安成为商业的文化名城,尤其扬州,商业文化空前繁荣,一跃而成为蜚声国际的大城市,扬州文化将河海文化带到了鼎盛阶段,为庙会文化艺术增添了卓越的光彩。近现代铁路、公路运输兴起,以运河运输为龙头的扬州遂黯然失色。其整体呈南北兼具的水文化特色。江苏四大文化区的形成与演进,独特的地理气候提供了其空间条件,政治、经济、军事的冲撞与变迁不断地改变其地缘生存规模结构,传统的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一直悄悄地牵制着其演进走向及庙会文化的社会基础特色,传统的文化土壤及释道儒三家思想文化相互冲撞融合,构成并决定了四大文化区的根本特质及文化艺术审美特征,这一特征在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分析中,将会构成方向性的归属认领作用。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7篇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掌控能力的影响
网络计算技术的便利和高效,将传统的财务管理推向了网络化。这种转变,不仅节约了财务管理的时间,节省了空间,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财务管理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扩大了其控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对财务部门的控制,由于网络的互通性,还可以控制其他部门的运行,而且网络的实时性,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时间,信息流通便利、快速。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企业正在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财务数据,并且能够快速高效的生成企业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够及时的向信息需要者反馈信息,因此,财务管理的掌握能力大大加强,它能够通过直接发布指令的方式来控制财务活动,从而及时校正正在进行的活动。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远程化控制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有一定的空间局限,电子商务背景下这种空间限制可以被打破,财务处理和控制都依赖于互联网,虚拟网络涵盖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财务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使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实现“零距离”,想要收集信息,只需对着电脑操作即可,不必出门,省去了不少的麻烦,其他部门的运营情况可以实时的反映在财务管理系统中。比如,顾客在网上采购,销售部门的销售记录就会反映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然后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进行核算、预算等。方便财务管理扩散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对企业进行远程化控制。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对象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对象大多都是实体,而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一般不表现为实体,企业边界也不存在,只有出现市场机遇时它才会出现。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生产结构、运营模式等都发生了改变,企业的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信息活动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企业经营的更多精力都放在了对信息活动的处理上,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变成了信息技术。
对企业财务管理处理流程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的计算工具都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准确便利的计算机网络,所有的单据都可以在线录入、计算、审核等,每笔业务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是在线实时交易,因此,财务管理不需要再划分各个独立的环节来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核算和汇总,计算机网络可以直接将这些信息流汇集,企业将会重组财务管理处理流程。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8篇
二、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对我国文学的启示
1.研究英美文学现代化的原因
从五四时期开始,我国现代文学就涌现了大量的新作品,这些作品符合大众口味,不再像过去那样生涩难懂,同时,出现了职业作家、明星作家、业余等各种身份,这促进了我国文学和文学研究的现代化,文学的发展孕育了新的体裁和思想方式,以及文学研究的变化,而知识分子的身份地位转变又反过来衍生出更新颖多样的文学形式。而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又是与这一系列的变化相辅相成的,文学的现代化为文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促进着后者的发展,而文学研究的现代化成果则可以给新文学更多的思想、手段,纠正文学发展中的错误,促进文学更好的发展。从胡适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开始,我国社会变革的步伐就一再体现在文学作品上,改良社会、教育人心的作品成了主流,又加之文学创作人一般也身兼这研究者的身份,对于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要求就更高。分析借鉴英美文化研究现代化的方法和成果,是加快我国文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2.英美文学现代化的启示
三、结语
研究背景范文模板文学类 第19篇
(一)历史、哲学、文学领域中的“中古热”
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化因其时混乱分裂的政局与“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极端思想,在以“经世致用”“修齐治平”为职志的儒家士人心中始终不被看重。虽然其中也有向儒家思想回归的“名教中自有乐地”的声音,但也依然无补于事,而宋齐梁陈香艳、奢靡的诗风更是被看作亡国之音,使其受到强烈且持久的鄙视与诟病。这样的局面到章太炎时渐露转机。在《五朝学》一文中,章太炎比较汉魏晋唐之得失,痛斥前人责难魏晋之学过当,认为对清谈玄学应当给予重视:夫驰说者,不务综终始,苟以玄学为诟;其惟大雅,推见至隐,知风之自,玄学者固不与艺术文行啎,且翼扶之。(……)五朝有玄学,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故骄淫息乎上,躁竞弭乎下。(……)世人见五朝在帝位日浅,国又削弱,因遗其学术行义弗道。五朝所以不竞,由任世贵,又以言貌举人,不在玄学。与此同时,刘师培对魏晋六朝之学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左盦外集》卷九中讲道:两晋六朝之学,不滞于拘墟,宅心高远,崇尚自然,独标远致,学贵自得。(……)故一时学士大夫,其自视既高,超然有出尘之想,不为浮荣所束,不为尘网所撄,由放旷而为高尚,由厌世而为乐天。章氏与刘氏对魏晋六朝之学的重新评价可以视为一种思想变化的开端,反映了20世纪初期的学人与他们的前辈有着相当不同的学理思路与历史语境。章氏与刘氏作为先觉者开启了这扇大门,后继者则与他们一道缔造了此时期中古文学研究的热潮。在历史与哲学领域,1901~1929年发表的论文不足90篇,著作10多种;到20世纪30至40年代,论文陡增至600篇,著作有80余种,并分别以陈寅恪的《隋唐渊源制度略论稿》与汤用彤的《魏晋玄学论稿》为代表。文学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近30篇,论著10余种,并以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王瑶的《中古文学史论》为代表。
(二)“中古热”出现的原因及其学术价值
为何在20世纪初期的几十年内会出现并形成研究中古的热潮?不少学者将之归结为时代背景的相似性,认为20世纪初期动荡不安、波诡云谲的政治社会形势与魏晋六朝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因此,那时的学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两段历史两相比附,甚至希望从对魏晋六朝的研究中找到适于当下的救国救民良方。另有学者将之归结为时代精神的继承性,认为那一历史时期的学人在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的召唤下,寻求自由与独立,而魏晋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勇气、论说及实践,恰恰在某种程度上为他们提供了思想与精神资源。这些观点都为我们理解该问题提供了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认识,而当时学人的论述言说则为解决该问题进一步提供了直接的参考。闻一多曾这样描述庄学在魏晋的复兴:“像魔术似的,庄子突然占据了那个时代的身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文艺——整个文明的核心是庄子。”可以说时代背景、时代精神的相似性,知识分子在时代使命、精神追求上的认同感,都是“中古热”形成的动因。作为学人领袖的胡适之下面这番话更从学理的角度重新树立了中古的地位:文化史是一串不断的演变。
古代文化都先经过这一千多年的“中古化”,然后传到近世。不懂得“中古化”的历程与方向,我们决不能了解近世七八百年的中国文化,也决不能了解汉以前的文化。宋明的理学固然不是孔孟的思想,清朝的经学也不能脱离中古思想的气味。汉学家无论回到东汉,或回到西汉,都只是在中古世界里兜圈子。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古思想,方才可望了解古代思想的本来面目,又可望了解近世思想的重要来历。诸多因素使得中古文学研究在现代突然“热”起来,而这“热”又恰好发生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轫阶段,因此此阶段的中古文学研究也就具有了独特的学术史意义。特别是这批学人具有双重的学术背景与思维构架,他们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功底,又吸收了大量西方学术资源,因此在研究中古文学时形成了一套比较独特的方法。其独特性在于:首先,不同于古代诗文评传统那种只针对某人或某篇作品的文本式、感悟式研究,能深入具体历史语境做更深层次探析考察;其次,能充分关注文学与文化文本中浸透出的古代文人的主体性,而不是仅仅将这些文本视为语言文字构成的对象;再次,在深入具体历史语境研究与关注文人主体性的基础上,能够与古人平等对话,进行活泼泼的、有生气的研究,充分展示了具有现代性的学术眼光与思想。因此,总结并反思这批现代学人的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以西方文论和研究方法为主的文学研究来说是一个重要借鉴和有益补充。
二、语境化——现代中古文学研究的基本路径
“语境”本是一个语言学的概念,指语言所使用的环境。西方学者一般将语境分为三个范畴:物理语境,即时空;话语语境,即话语世界;原文语境,即上下文。1976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约翰•甘勃兹在《语言与语境论集》一书中提出了“使语言语境化”的概念,更加注重语言、言语产生的背景与交流双方的主体心态。20世纪中后期,“语境化”这一概念逐渐引入文学研究领域,指文学文本、文论思想所产生的具体历史语境,包括历史、政治、地域、时代思潮、社会风俗、文人心态等多种因素。但是,“语境化研究并非先勾勒出某种时代的政治状况、文化状况就万事大吉。语境化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把研究对象看成是在与具体语境的互动中的生成过程,而非居于语境中的已成之物。所谓语境化研究,正是要在复杂的关联中梳理、阐述这一生成过程,揭示其复杂性。语境的真正作用就是在这个生成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令人惊奇的是,现代学者并没有受到西方“语境化”思想的影响,但这一研究路径却正是现代中古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突出特点。
刘师培首次将中古时段从古代文学中单独抽出进行断代研究,并最早扬弃评点式的研究方法,不再只关注文学文本,而更多地关注文学变迁的历史语境,从政治形势、历史地理背景、学术思潮等多元视角探析中古文学的特点。例如《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对建安文学的分析:建安文学,革易前型,迁蜕之由,可得而说:两汉之世,户习七经,虽及子家,必缘经术;魏武治国,颇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一也。建武以还,士民秉礼,迨及建安,渐尚通侻,侻则侈陈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献帝之初,诸方棋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于此,三也。又汉之灵帝,颇好俳词,下习其风,益尚华靡,虽迄魏初,其风未革,四也。此段阐述文字虽少,内容实多,特别是其中透露出了不同既往的新的方法与视角。首先,欲了解建安文学,必先理解建安时代,这就得需要运用“史”的眼光,梳理从两汉到建安的时代变迁,由此方能明了建安文学与两汉文学的不同特点以及建安文学作为独立单元论述的必要。其次,欲认识建安文学,不能就文学而论文学,而要将文学置入政治社会与学术思潮的具体语境中探析其生成过程。顺着刘师培的视野和思路,我们看到,汉代自武帝独尊儒术,经学渐兴,并成为士人阶层晋身仕途之主要途径,经学统治了汉代此后的整个学术思想,但由于古文经学囿于章句,今文经学流于谶纬,使得经学的道路趋于窄化,学术思想影响到文风上来,也使得汉末文章偏于繁缛。
“惟东汉以来,赞颂铭诔之文,渐事虚辞,颇背立诚之旨。(……)盖文而无实,始于斯时,非惟韵文为然也,即作论著书,亦蹈此失。”刘师培在列举了汉代杜恕的《请令刺史专民事不典兵疏》与曹魏夏侯玄的《时事议》两篇奏疏后指出:“东汉奏疏,多含蓄不尽之词。魏人奏疏之文,纯尚真实,无不尽之词。”历经汉末大乱,至魏武帝曹操统一中原后,转而崇尚法家刑名之学,提倡通脱力戒繁缛,余风所及,文章也就形成“清峻”风格,即文章简约严明。陶渊明是隐逸诗人的鼻祖,因后世士人对他高尚节操与恬淡气质的持续追慕和歌颂,陶渊明逐渐被建构成一位在田园中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心境平和的隐逸诗人。但陶渊明的真实生活确如后人所想吗?鲁迅就提出了不同意见:“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_,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后来虽然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说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非真实。”那么真实的陶渊明究竟何样,王瑶在鲁迅的基础上从历史语境与个人生活的角度入手做了极为精彩的分析。可以说,王瑶对陶渊明的解读体现了语境化研究方法的精到运用。以《饮酒•结庐在人境》一诗为例,这首诗历来被诗家尊为心静淡泊平和自由的典范,但王瑶认为陶渊明的基本思想并未超出他的时代,“‘心远’用《庄子•则阳篇》意,陶诗在思想上并没有超出当时一般的潮流,基本的出发点,仍是老庄哲学”。
另外,“采菊”也并非为了玩赏,而是为了服药,为了延年益寿。对此,王瑶做了详尽的考证,证明汉人很早就已经开始了采菊并酿制菊花酒以期长寿的事实,且陶诗还有很多表达时光飞驰、人生几何的思想,因此陶渊明采菊以期长寿同样是魏晋士人共有的生活场景。“服药是求生命的相对延长,求神仙是求生命的绝对延长,这是魏晋诗人的普遍思想,所以服药是当时文人生活中的一个特点。陶渊明在思想上是和当时一般文人差不多的,他‘乐久生’,所以他要服食,这就是‘采菊东篱下’的原因。”还有“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亦并非实指,而是用了《诗•小雅•天保》的典故,取长寿的意思,这便与“采菊”构成了共同的情感,都渴望延年益寿。王瑶指出“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自然高雅的意境是被后人建构起来的,并具体论证了这一建构始自苏东坡。东坡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东坡将此诗改成了自己心中所祈愿的意境,却隐没了陶渊明的真实心境。“这种求长寿的想法尽管俗气和可笑,但它却是一种现实的愿望,无宁令人觉得真率和同情;而绝不是一种超尘出俗的静穆,如后来一般名士论客们所赞赏的。”
三、“群体主体性”——现代中古文学研究的主要视角
所谓“群体主体”(或译“集体主体”),是法国社会学家吕西安•戈德曼曾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个体与群体相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我”和“你”之外,尚有“我们”这层关系存在,“我们”即是个体群,亦即群体主体。戈德曼认为人类历史由群体主体创造,“一切历史的行动,从打猎、捕鱼到审美的和文化的创造,唯有当它们与集体主体相联系之时,它们才能被科学地研究,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才能诉诸理性”。因此对于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应当从“个体群”,即“群体主体”的视角出发。“如果不将历史事实和主要的文化创造与某个集体主体相联系,那就不可能理解或研究它们的内涵。”戈德曼认为群体行为相对个体行为,更具备思想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换句话说,就是群体行为有较为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对于群体行为的准确分析更易于把握个人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的位置与作用。“当一个群体的成员都为同一处境所激发,并且都具有相同的倾向性,他们就在其历史环境之内,作为一个群体,为他们自己精心地缔造其功能性的精神结构。这些精神结构,不仅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并且还不断地表述在其主要的哲学、艺术和文学的创作之中。”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无疑可以将魏晋时期的门阀世族视为这一时期的群体主体。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文化情趣、生活方式、情感经验,并在相当程度上创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与文化。王瑶正是这样做的。如他在分析陶渊明诗歌时所指出的,陶渊明不会也不能脱离他所属之群体,即士族阶层。倘若只将陶渊明做个案分析,则必然会对他的某些言行产生误读,但若将他置入魏晋士族群体之中,我们就会对他整个人获得更加合理化的解释。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将魏晋士人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是现代中古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早在刘师培那里就已初见端倪。刘氏云:自江左以来,其文学之士,大抵出于世族,而世族之中,父子兄弟各以能文擅名。惟当时之人,既出自世族,故其文学之成,必于早岁,且均文思敏速,或援笔立成,或文无加点,此亦秦汉以来之特色。[6]世族①并不是魏晋时期骤然出现的一个群体,实则可上溯至东汉世家大族。而魏晋世族也由此分为旧族门户与新出门户,旧族门户由东汉世家大族过渡而来,在魏与西晋时居于高位;新出门户则是由际遇而升迁,在东晋时期尤为显著,而在社会上崭露头角、有一定影响力的世族,在学术文化方面也都具有相当实力与显著特征。陈寅恪提出,东汉末年之乱,使得全国文化学术散落于各地名都大邑,而被地方的豪门大族所承继。“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而汉族之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
因此,魏晋是一个学术文化家族化的时期,居处要职的政治身份与一定的经济实力,保障着世家大族的学术文化首领地位。出身低微的寒门读书人,可以通过入仕而逐渐壮大本家族,反过来,有些豪强虽在政治经济上称霸一方,但若缺乏学术文化修养,则地位难以持久。学术家族化,使得世家大族子弟在年少之时就可享受到各种学术资源,并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等级制度,进一步促使学术文化在“上品”贵族之间无障碍地流通,使得世家大族不仅是政治经济上的贵族,更是精神文化上的贵族。以陈郡谢氏为例:(谢)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墨。涉猎文义,博赡多通,时人以方杨德祖,微将不及。晦闻犹以为恨。帝深加爱赏,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谢晦因“涉猎文义,博赡多通”而被刘裕所赏识,甚至于“内外要任悉委之”,足见学术文化的修养对于士人地位的重要性。同样,谢混也因文采出众而伴随帝王左右。谢晦、谢混的被赏识与重用,足可使得谢家成为名门望族,而这便是世家大族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学术文化的修养是可以传承的,用以维持整个家族的声望与地位。陈郡谢氏中不乏这样出众的人才,据《南史》记载:(谢)瞻字宣远,(……)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为当时才士叹异。与从叔混、族弟灵运俱有盛名。尝作喜霁诗,灵运写之,混咏之。王弘在坐,以为三绝。(谢裕)子微字玄度,美风采,好学善属文,位兼中书舍人。(……)时魏中山王元略还北,梁武帝饯于武德殿,赋诗三十韵,限三刻成。微二刻便就,文甚美,帝再览焉。(谢)朓字玄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为齐随王子隆镇西功曹,转文学。(……)朓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谢方明)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灵运见其新文,每曰“:张华重生,不能易也。”可以说,陈郡谢氏之所以能够成为江左以来的世家大族,绝不是仅凭一两个人的能力而为。由于他们家族内部的文化传承,几乎代代都会出现几个在当世具有绝顶风采与文采之人,且因为家族化的教育可以自幼年始,因此他们甚至在少年时代就已经誉满天下。这也正如刘师培所云:“惟当时之人,既出自世族,故其文学之成,必于早岁,且均文思敏速。”
四、“体验”——现代中古文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方式
本文所论之“体验”,即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所论之“了解之同情”,近于朱子所谓“涵泳”,亦即我们所说的“体验”: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
所谓“了解之同情”,即是不以今日之眼光、要求去苛求古人,对古人及其文本能够抱着同情的态度去理解,也便是一种尊重古人及其思想的平等对话精神。“所谓‘对话’,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尊重的态度对待所要言说的对象,把对象视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立性的发言人,而不是死的文本或可以随意解读的文字。”现代中古文学研究大家如刘师培、鲁迅、王瑶诸人在他们的研究中就能够对魏晋时人持此“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因此,他们的观察往往入木三分,提出的观点亦多属人所未发,在这里,设身处地的“体验”居于核心位置。19世纪末期,选学派与桐城派之争甚盛,表面上看是骈散不同之论,实质上则是学术上的汉学家与古文家之争。属于选学派的刘师培对骈文推崇备至,这与他受乡贤阮元的影响以及扬州学派与《昭明文选》之关系有关,但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则反映刘氏对骈文的一种认同与尊重,他曾提出“俪文律诗为诸夏所独有,今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在他看来,骈文、韵律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现象,不应该被忽视和抛弃,骈文有着独特的美文性质,不能简单地否定与废弃。事实确实如此,骈文并不是死掉的文字,从魏晋时人的骈文韵律中依旧可以读出他们的文采与巧思。后人对骈文的诟病,多集中在批评其虚浮无辞,但刘师培通过对桓范《世要论•赞象篇》与《铭诔篇》等进行研究后指出,早在东汉之时,“赞颂铭诔之文,渐事虚辞,颇背立诚之旨……盖文而无实,始于斯时,非惟韵文为然也,即作论著书,亦蹈此失”。因此,他对骈文的优劣得失做了中肯的评断,认为“当时文学之得失,亦以见文章各体,由质趋华,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显然刘氏的见解不是由概念得来,而是对文章进行体验与涵泳的产物。陈寅恪所谓“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的说法是在讲一种以体验为核心的读书方法,这与朱子“涵泳”一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涵,沉也。扬雄《方言》曰:‘南楚谓沉为涵。’泳,潜行也”。可知涵泳本意为水中潜行。宋儒则借涵泳一词来表示一种重要的为学方法。朱子谓:读《诗》之法,只是熟读涵味,自然和气从肠中流出,其妙处不可得而言。不待安排措置,务自立说,只恁平读着,意思自足。为学不可以不读书,而读书之法又当熟读沉思,反复涵泳,铢积寸累,久自见功。不惟理明,心亦自定。从以上引文中可以看出,朱熹将涵泳视为一种为学的方法,且不是一般的只求知识或理解书中之意的方法,而是深入书中进行体味、体悟、体察与体认,进而达到一种心灵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获得愉悦与享受。倘若不只将古人或古代文本仅仅看作需要被认识的对象,而是能涵泳其间,走入古人的精神世界,求得与他们心灵上的灵犀相通,便是所谓“神游冥想”的境界了。刘勰云:“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此处之“神”指作文构思之灵明一点之性,“物”则为作家眼中所见之物,或许我们可以借用刘勰“神思”这一妙用,将“神”延伸为涵泳古人心灵之间的那一点灵明,将“物”扩展为古人或古代文本,而做一番庄周梦蝶之美梦,也必定有其妙处。刘勰所论也不离“体验”二字。
五、现代中古文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及其当下意义
现代学者的中古文学研究除了上述具体研究方法对我们当下的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作用之外,在方法论上还有两点重要启示:
(一)充分尊重所研究之对象
现代中古文学研究方法深深根植于中古时期的特殊历史语境,其取径和特色皆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中来,而非凭空杜撰。例如语境化研究。中古时期的_面非常复杂,是一个巨大变动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酝酿出的历史精神、政治诉求、生活习俗、士人心态以及文化艺术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时人的逸闻趣事,很多士人的行为言语在今天看来皆属非常可怪之事,然而这些在当时又是普遍存在的,这就需要研究者进入具体的历史语境中,通过语境化的研究去理解和把握时人的思想与心态。又如群体性研究。世家大族本身就是一个群体,是中古时期具有重要历史作用的一个阶层。从士人个体的存在形态着眼,魏晋士人大都分属于各个世家大族,几乎每一位士人背后都立着一个大的家族集团;从士人群体的历史属性着眼,魏晋时期世家大族这一整体又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长期占有特殊地位的“士”阶层。政治地位的保证与经济条件的优厚,使得魏晋世族在文化上形成了独特的趣味,在哲思上充满老庄情怀,在文学上则洋溢着对玄远情趣的追求。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的人生情趣,陶渊明的恬淡心境都是最好的例证。再进一层,魏晋时期士阶层的政治地位、文化趣味、社会风尚、文人心态以及学术旨趣虽然在不同朝代会有所不同,但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并未断裂。很多士人一生就经历了多个_交替,如刘勰,他一生经历了宋齐梁陈整个南朝时期,将他的一生割裂开来置入不同的朝代来研究显然偏颇,而必须给以整体性的关照。更重要的是,这种士人特别是他的家族可以凌驾朝代的更迭而独立存在和长期延续的现象,使魏晋时期的精神血脉、文化趣味、文人心态呈现出一种相通性与传承性,因此,群体性研究就显然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对所研究对象的充分了解与尊重,使得现代中古文学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特的研究方法,并使得中古文学重新获得生机与魅力。在今天的文学、文论研究中,若也能对所研究对象有充分的了解与尊重,或许在理论和方法上就不会生吞活剥地照搬西方了。
(二)在中西会通中有所创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