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废品质量控制方案范文(推荐3篇)

admin
导读 2.出现(数量较多或较严重)不合格品后,应立即进行质量分析,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3.研究分析防止不合格品再发生应采取的措施,必要时对拟采取的措施进行验证。应对不合格品做出适当标记并与合格品隔离,以防止在做出适当处置前继续使用。

废品质量控制方案范文 第1篇

流程目的

1.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下一道工序或仓库

2.加强企业产品质量

3.保证不合格品的再利用价值

流程设计要点

1.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2.返工/返修、报废以及回用的具体处理方法

3.不合格品回用申请的审核审批程序

流程所用文件

1.《质量管理制度》

2.《不合格品处理办法》

3.《不合格品回用申请表》

流程常见问题

1.未能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分类隔离存放,发生混淆、误用错装

2.不合格品回用未经适当的授权审批

2.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设计实例如下。

废品质量控制方案范文 第2篇

流程目的

1.明确报废品的处理过程

2.报废品的合理利用,避免给企业造成损失

流程设计要点

1.明确报废申请审批程序

2.确定报废的处理方式

流程所用文件

1.《报废申请单》

2.《报废品处理办法》

流程常见问题

1.报废申请未经适当的授权审批

2.报废处理方式不当,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报废品的处理流程设计实例如下。

废品质量控制方案范文 第3篇

不合格品控制方案设计实例

一、总体规划

(一)目的

为加强对不合格品管理,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特制定本方案。

(二)不合格品控制的范围

不合格品控制的范围包括以下5项。

1.进货检验和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2.过程检验和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3.装配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4.最终检验和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5.顾客退回的不合格品。

(三)不合格品控制的目标

预先防止客户收到不合格品并避免不必要的进一步加工费用。

(四)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不合格品处理方式及注意事项如下表所示。

不合格品处理方式及注意事项一览表

二、不合格品的控制措施

在检验活动中,一旦发现进货产品、过程产品和最终成品未能满足规定要求或可能会出现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就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控制。

1.生产部门应制定处置不合格品的工作程序,并在管理标准中明确规定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采取标志、鉴别、隔离、处置、评定和措施及防止再发生等各项措施。

(1)标识

对可疑为不合格的产品或批次应立即标识,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以前的生产批次进行检查或重新检查。

(2)隔离

应对不合格品做出适当标记并与合格品隔离,以防止在做出适当处置前继续使用。

(3)评审

应由指定的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能让步接收(经修理或不经修理),或返修、返工、降级或报废,并按规定立即进行处置。评审人员应有能力判定决策对互换性、进一步加工、性能、可信性、安全性及外观的影响。

(4)处置

应及时对不合格品做出处理。决定接收产品时应提出书面文件并申明理由。

(5)措施

应尽早采取措施,防止误用或安装不合格品。措施包括对按同样设计或同样程序加工的其他不合格产品的评审和对以前各批的同样产品的评审。为了工作进展应尽早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返修、返工或报废的费用。应对修理、返工和改进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或重新试验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另外,有必要追回成品时,不论在成品库房中、输送途中、销售商仓库中还是已经使用,都应追回。追回决定受安全性、产品责任及顾客满意程度这些因素的影响。

(6)防止再发生

应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不合格品。

2.出现(数量较多或较严重)不合格品后,应立即进行质量分析,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

3.建立健全不合格品档案,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和规律,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加以控制。

4.对产生不合格品的责任部门及个人按规定进行处罚。

三、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

纠正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产品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是生产部门为消除产品不合格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发生。

(一)不合格品的纠正程序

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过程,如下所示。

1.确定纠正措施

首先是要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其中特别要关注顾客对不合格品的抱怨,评审的人员应是有经验的专家,他们熟悉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和产品的形成过程,并有能力分析不合格的影响程度和产生不合格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2.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

3.研究分析防止不合格品再发生应采取的措施,必要时对拟采取的措施进行验证。

4.通过评审确认采取的纠正措施效果,必要时修改程序及改进体系并在过程中实施这些措施。跟踪并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

(二)纠正措施的内容

纠正措施的内容应根据不合格品的事实情况,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来确定。

1.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

在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产生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人(作业人员)、机(设备和手段)、料(材料)、法(作业方法、测量方法)、环(环境条件)5个方面,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纠正措施的类型

(1)生产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责任心差、技术水平低、体能差)的,应采取培训学习提高技术能力、调换合格生产人员的措施。

(2)生产设备的过程能力低,应修复、改造、更新设备或作业手段。

(3)属于作业方法的问题,应采取改进、更换作业方法的措施等等。但是所采取的纠正措施一般应和不合格品的影响程度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