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思想总结英文 第1篇
以上为近半年已读完与正在读的书目,整理的起因,是答应朋友列个书单,没想到一写就写成枯燥长文。
对某一领域产生探索兴趣,大致会经历起初很兴奋、继而很沮丧的体验。因刚踏入时,如泥牛入海,过去建立的坐标系在海中迷失,开始找不着北。
个人以为,初期最重要需建立体系,探知边界。
架起体系,圈起边界后,就老老实实安安分分地遨游吧。每日坐拥书海,也只能一页一页地读。时而焦躁、急迫,杂念纷扰,犹如身在山中,恨不能快些登顶一览全貌。于急迫中需时常提醒自己,莫作贪功冒进的妄想。
再次以胡适先生之语自勉——
东方美学思想总结英文 第2篇
关于诗论词论、琴论——
诗论极多,美学的角度,推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其中雄浑、冲淡、高古、典雅、疏野、清奇、飘逸、旷达等意境,都是体味东方美学的精准入口。
另外,《顾随诗词讲记》、王国维《人间词话》,皆为必读。
琴论,明末清初徐上瀛《溪山琴况》,提炼出二十四则琴中况味,如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等,与诗论、画论有殊途同归之感,是为中国美学的精髓。
关于园林、器物、花、茶等生活美学类——
(英)柯律格《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美)高居翰《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
(明)计成《园冶》
陈从周《园林清话》、童寯《东南园墅》
(明)文震亨《长物志》
(宋)林洪《山家清供》
(明)张谦徳《瓶花谱》
(唐)陆羽《茶经》
(宋)杜绾《云林石谱》
此类书适合休息时或睡前阅读,权当怡情养性。
关于日本美学,所涉未成体系,只选出零散几本推荐:
黑川雅之《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高居翰《诗之旅: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
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日本部分
铃木大佐《禅与日本文化》
(德)奥根.赫立格尔《剑术与禅心》
(一本关于西方人经由剑术学禅的小书)
冈仓天心《茶书》(推荐古泉译本)
《茶书》这本小书,所述并不精深考究,却不妨碍它使人着迷。如它所述:
“道家和其继任者禅宗一样,代表中国南方的个人主义倾向,与北方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大一统思想截然相反。”
东方美学思想总结英文 第3篇
首先,厘清所研究领域之概念。
亚里士多德开创逻辑学,堪称正确思考的方法和艺术。他在《定义》中提及,严肃讨论中的每一个词汇,都应当经过最严谨的斟酌和定义。如伏尔泰所说:“如果你想要与我交谈,那么请先给你的用语下个定义。”
“美学”的概念,在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提出, 他认为需要建立一门学科研究人类感性的认识,又称为“感性学”。
“在西方哲学看来,研究人的认识有逻辑学,研究人的意志有伦理学,研究人的感性经验则有美学。感性学是相对于情感或者感性认识的一门学科。 它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人欣赏自然、人生或艺术,产生某种情感的变化,引起快感的经验,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 【1】
黑格尔的《美学》,是西方美学理论之集大成,提出美学研究的范围是美的艺术或艺术的美,美学实质上是“艺术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
东方美学,主要由汉字文化圈里中国和日本的美学构成,这两者大半同源,犹如一科两属。“东方美学的研究很少,并不意味着东方美学思想本身的贫乏。”【2】
就中国美学而言,其“理论形态与西方有很大不同,系统的美学著作非常少见,中国美学的大量思想散落在哲学、文学和艺术理论中。”【3】
此书单集中在中国美学领域,涉及少量日本美学书籍。
日本今道友信著《东方的美学》,重在厘清东方美学思想的发展线索,涉及中国先秦诸子的美学思想,历代画论,以及日本歌论等。
李泽厚《美的历程》,为极好的入门读物,即便没有在这一领域深入探索的愿望,作为日常阅读,了解一点中国美学的梗概,也十分有益。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一本书囊括了中国美学的发端和演进路线,极其详尽。配合宗白华《美学散步》,朱光潜《谈美》,即对美学有了整体而完整的认识。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围绕中国美学的重心——生命超越,提炼出中国美学的十五个基本意涵。
书中从道、禅、儒、骚、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追踪中国美学的根源。继而讨论中国美学的五种形态:无言之美、灵的世界、刹那太古、以小见大、大巧若拙。最后提出中国美学五个基本范畴: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养气。
只是朱先生的行文风格,让人十分一言难尽,满篇都是“生命的慨叹”,害得我一边读一边叹气,许多中文学者的书写毛病为啥都很相似,动不动就抒情,一言不合就慨叹,长于举例、联想、兴发,而短于逻辑、论证和分析。
东方美学思想总结英文 第4篇
从前看书极杂,单凭兴趣,不求体系。但心里多多少少清楚,这样的阅读习惯,只作消遣还行,若想在某一领域深入,或在思维上真正有所提升,除了杂览,还必须成体系地集中精读。
感兴趣的领域早就存在,可集中而系统地阅读,却因现实的牵扯一再拖延,我心说迟早要在这上面栽跟头,仍抱着观望的姿态,等待被自己逼到墙角的时刻。
果然,今年就被逼到墙角了。
恰好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更容易褒奖这样迅捷而浅显的方式。
可是,人总会成长,当有一天,发现自己坐拥一堆观点和领悟,却在任何领域都称不上精深的时候,但凡还有点对学问的敬畏之心,便知自己这是差点成了一个投机分子。
纵然时代褒奖投机,可始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不少朋友问我,你息交绝游,在倒饬什么呢?我翻翻阅读笔记,发现半年已过,才将将编织出一张书单,有关东方美学的书单。
以此架起体系,探到边界,围好所钟情领域的书海,一头扎进去,然后就,一时半会出不来了。
我想在东方美学上深入探究,除了多年以来的兴趣,还因非常不知深浅地答应了出版社的邀约,想就这个选题写出一本书来。
起初我对此兴趣浓烈,跃跃欲试。
及至看到美国已故学者高居翰先生所写:
“多年来我一直告诉学生,著书像是盖房子而不是堆砌石块:其结构是立体的而非线形的。整体结构和建筑式样必须在一开始就决定,并且贯彻首尾;每个部分环环相扣,重重相承。总之,细部必须与整体绾合。”
才知我的承应是多么草率。
虽然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已持续十年以上,在各个细部也有不少涉猎,但这数年单凭兴趣的零散阅读,就像散乱的石块,没有一个“建筑结构”将它们整合起来。才知前路漫漫,非一年半载之功。
这张书单,经由这半年夙夜匪懈集中而大量地阅读之后,甄选而来。其中的逻辑关系或可简略一提,以供同好从中拎取所需。
东方美学思想总结英文 第5篇
中国美学思想,最多体现在各门类艺术中。书法、绘画、诗词、园林等,皆属东方艺术的范畴,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切入点。
宗白华先生曾说,中国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书法。
这张书单,独缺书法艺术的推荐书目。受制于个人学力局限,只略略读过一本蒙中先生推荐的《书论备要》,翻过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对书法这门艺术一知半解,实没资格列书目。
虽无甚可荐,但书法艺术在中国美学中的重要性,实在不容小觑。特别于此澄清,众位不要被我的书单欠缺而误导。
关于中国绘画,恰好是我兴趣所在,故所涉稍繁:
已故学者高居翰,是西方学界著名的中国绘画史研究专家,以西方风格分析的研究方法见长,并努力融合传统汉学,已出版的全部中文图书,个人均推荐精读。
高居翰学识广博、治学严谨,阅画极其细腻敏锐,实为中国人研究中国画惯用语境之外的绝佳补充:
《图说中国绘画史》(李渝译,三联书店),这本书可与陈师曾、黄宾虹合著的《中国绘画史古画微》(中华书局)对照阅读,彼此补充。
对中国绘画史有了线形的了解后,接下来就可进入各朝代细看了:
《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79-1368)》
《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1368-1580)》
《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三联书店)
《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
《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
(以上均为三联书店出版)
高居翰的中国绘画史断代著作中,独缺两宋,推荐以台湾学者高木森的《宋人丘壑》作补充,贵在结构清晰史料充足,画作印制精美,尤其推荐给宋画爱好者。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下两册,砖块一般,极为详尽,可作为工具书泛读。
中国画中极重要的一块——文人画,可由陈师曾的一本小书《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简单勾勒,再细看美国学者卜寿珊的《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
朱良志有关中国艺术的几本著作:
《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中华书局)
《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两本,仍然遍布生命的慨叹,当作补充泛读即可。
朱先生的语言华美,但与读者的感受总是隔着层雾。如说到东方美学的两大思想源头,道家和禅宗,其影响如此总结:
“道家侧重空灵,禅家侧重淡远。二者结合形成了中国艺术的空灵淡远的传统。”不同的是,“道家的天和境界是在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去我去物的境界中实现,而禅宗的平和是在打柴担水的日常生活中实现的。一是绝灭后的和谐,一是凡常的和谐。”【4】
关于画论(极重要,东方美学诸多意涵,都已在古代画论中述及)——
正如《图说中国绘画史》的译者李渝所说:
“中国有一部辉煌的绘画史。
在画论的发展上,6世纪就提出个人性灵与写实技巧并重的法则;9世纪就有体系完备的评传;11世纪已经建立自然主义的山水论。而13世纪文人画派成熟,更开创了世界美术史上卓越自成一系的创作观。”【5】
阅读古代画论,本身即是极愉悦的体验,古文之美、意象之美,古人表达的精到、劲健、余韵无穷,令人沉迷。
六朝宗炳《画山水序》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唐代王维《画学秘诀》(极荐)
五代荆浩《笔法记》
宋代郭熙《林泉高致》(极荐)
明末清初石涛《画语录》(极荐)
以王维在《画学秘诀》之《山水论》中一段为例,他以诗人的直观和文才,写出水墨画的旨趣:
(请放声朗读)
“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雾霏微,山添翠润,日近斜晖;早景则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晚景则山衔红日,帆卷江渚,路行人急,半掩柴扉。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鸟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
东方美学思想总结英文 第6篇
注释:
【1】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第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2】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第2页,三联书店1991年版。
【3】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33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4】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3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5】高居翰《图说中国绘画史》,译者序,三联书店。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宽宽写字的地方(kuankuanwe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