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中药炮制与应用论文范文(通用3篇)

admin
导读 14黄瑾. 中药炮制规范化, 不断提高炮制品质量. 海峡药学,2007,19(1):111.5周巧云.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与思路.医学信息,2010,10:3033-3034.24孟姝,邢尚.现代中药炮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科技信息,2008 ,36:54.

中药炮制与应用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 《五十二病方》; 《雷公炮炙论》; 水制法

《五十二病方》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代方药资料,也是迄今为止最古的医方书。其丰富的药物学内容早已被学界重视,相关的研究也已进行得十分深入。《五十二病方》在使用药物之前有很多相关的处理方法,这与现代的中药炮制方法有十分类似。《雷公炮炙论》则是第一部关于炮制的专著。所谓水制法 是中药炮制方法的一种,是指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水制的目的主要在于清洁、软化药材,以便于进行切制或调整药性。本文试图将现代炮制三分类中的水制法在《病方》及《雷公炮炙论》中的类似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根据现代炮制学“水制”概念内涵对《五十二病方》与《雷公炮炙论》中的相关方法进行归纳分类。

水制法在《病方》中出现形式比较单一,除了频率最高的“渍”法外(21次),另仅有“淳”出现一次。渍,《经典释文》卷6:“渍,淹也。”《说文·水部》:“渍,沤也。”《说文句读》:“谓水浸润物也。”由此可见,“渍”可释为浸沤,浸泡,沾湿。淳,义同沃。《周礼·考工记·钟氏》:“淳而渍之。”《广雅·释诂下》:“淳,渍也”;《广雅·释诂下》:“沃,渍也。”[ ]在此处“沃”有浸渍之义,也就是说,“渍”与“淳”在本书中的差别不甚明显。水制法形式虽然简单,但其所用辅料却很是丰富,有探讨分析的必要。

1 《病方》及《炮炙论》中的水制法小结 见表1、表2。

2 水制法所用的辅料浅析

酒和醋 由表1所示,《病方》中“渍”和“淳”法所用的辅料多种多样,其中酒、醯的使用达到了,无疑是当时比较常用的辅料之一;《炮炙论》中酒和醋的使用频率仅为。直至今日,醋和酒在中药炮制用辅料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水 在《炮炙论》中水的使用有所增加,其中东流水或急流水十分有特色,又有东流之水当化生东方之木,用此水炮制药物可以补肝的说法,文化色彩十分浓厚[3]。《内经》中脏腑理论核心地位的确立对后世本草学的影响很深远。这种现象在《病方》的水制法中未见。

关于“溺” 《病方》_出现了两种表述形式即“小童溺”、“小婴儿溺”。二者是否如马注[2]所言都是指“小童溺”恐有待商榷。《雷公炮炙论》中也有以“溺”作为辅料浸泡,但仅见一处,“草蒿采得叶,不计多少,七岁儿童七个溺浸七日七夜”。这里的四个7中依然具有传统的文化特色。溺作为辅料或药物的使用历史十分悠久,但随着卫生观念的加强,在临床的使用受到限制,不过对其疗效的评定应当慎重。

药物汁液 《病方》中用“署瓜汁”等两种药物汁液作为浸渍的辅料,这在后世的炮炙专著《雷公炮炙论》中所见甚多,见表2。甚至出现了以汤剂作为浸渍辅料,如还元汤浸秦艽。渍后直接入药的11次,再进行其他炮制操作的8次,可见“渍”既可作为基础准备工序,也可是临床用药前的最后炮制工艺。

不属于水制法的“渍” 另外,“燔数年陈蒿取其灰,冶×××傅瘃。已傅灰,灰尽渍×××摩以理去之。”中的“渍”义可能与文中它处有别。马注:“大意是让灰末将冻疮内所渗出的液汁全部吸尽”[2]。但因“渍”后有三字缺文,故仍有待考证。

3 讨论

《病方》中已有减毒增效的炮制实例 “疽始起,取商陆渍醯中,以熨其肿处”中醯(醋)渍商陆的方法即使用现代科技来衡量仍然有其合理性。此处的“渍”,应该不是单纯的“浸渍”。马继兴的注解是:放在醋里加热。根据下文“熨其肿处”可知这里肯定有一个加热过程。有学者证明商陆经醋制其商陆皂苷甲的含量低于生商陆,毒性亦小,而且炮制后,尤其是醋制后的饮片中总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也呈现非常显著的增加趋势,可见醋制商陆有减毒增效之功[3-4]。可见,《病方》中的炮制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实践基础,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达到了现代炮制学最基本的炮制作用。

《炮炙论》中药物炮制的重点改变 相比《病方》,《炮炙论》中记载的药物炮制方法较为复杂完善。而且其炮制的重点,已转移到对药性的处理,其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提高药效,减少毒性,防腐和便于粉碎等。如修治菟丝子、牛膝、鹿茸等皆用黄精自然汁浸。黄精可增强上述几种药的补脾益肾效果,其生津作用又可以纠正鹿茸的温燥偏性。又如米泔水浸渍僵蚕,和现代炮制学的米炒僵蚕有一定的相似,都属于降低毒性的炮制方法。又如蜜水浸渍紫苑、百合浸桔梗都可加强其润肺止咳的作用。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而《炮炙论》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炮制学专著,其炮制药物的方法已经渐趋完善,有很多被后人沿用,成为现代成药或饮片的炮制规范,也有很多则逐渐失传。

综上所述,水制法在两书中都有值得论述的表现。浸渍辅料的多姿多彩也进一步认识到中药炮制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尤其是《炮炙论》中17种药物汁液的使用更惊讶于水制法的灿烂过去,不过其具体的炮制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虽然这些炮制方法有很多在现代中药炮制中已经难觅踪迹,但其是否就已经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者说其中某些合理性的内涵是否已经被发掘和继承,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限于篇幅和精力暂不讨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到古医书的合理性内涵时,不能忽视其中过于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对于后者应该批判地继承,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定是迷信的、局限的。

参考文献

[1]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252.

[2]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69,627.

[3]殷玉生.商陆炮制方法的探讨[J].中成药,_,11(11):18.

中药炮制与应用论文范文 第2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中药炮制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炮制方法、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应用文献学、实验药理学、化学、临床疗效观察、多学科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药炮制;原理;研究

合理地加工炮制中药,能提高药物质量,增强疗效,不合理的加工炮制,则降低药物的质量,从而影响其疗效。中药炮制是依据中医理论,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的需要,以及中药本身的性质所采用的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历代典籍中对处方用药都强调中药炮制技术和要求。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载“诸经方用药,所用熬炼制度皆脚注之,今日则不然,于此篇具条之,更不焙方下别注也。”陈嘉漠在《本草蒙荃》中曾对炮制标准要求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充分说明了炮制标准对药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提高疗效,改变或增加药物的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药物经合理炮制后,其性味、功效、理化性质都随之发生改变。现剖析如下。

1 研究内容

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首先要搞清炮制的历史和现状。炮制的历史文献比较分散,现代的炮制经验多数是“师徒相传,口传心受”继承下来,各地遵循不一。每类炮制方法及每药的炮制方法的起源、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关系更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其演变原因,找出其理论依据,探知其炮制目的所在,从中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提出科研思路,做到古为今用。因此,认真进行文献整理和经验总结,是开展炮制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做这些工作时,应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的研究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即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和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做出一定的科学评价。可见,炮制原理的研究是炮制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中药炮制在漫长的实践中,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不能作为定论,但大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而探讨那些规律性的本质,不但有利于炮制原理的阐述,而且将指导炮制方法的改进及创新。

炮制方法的研究中药的种类很多,品种繁杂,各地炮制方法也不一致。炮制工艺多属于手工作坊生产,尚难适应现今工业化的生产,因此研究炮制技术,改进炮制工艺是当务之急。在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很多新的科技成果又可供借鉴,在搞清炮制原理的基础上,以炮制过程的本质变化为核心,向炮制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药材,充分发挥药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同一种饮片由于生产条件和环节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直接影响疗效。当前用以控制饮片质量的标准是各省、市自治区制订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而规范中的标准多数是依据广大药工长期实践经验制订的,主要依据形态、色泽、质地、气味等感观来判断饮片的真伪优劣,比较模糊,不易掌握。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必须进行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首先要制订统一的炮制工艺及饮片的质量标准,然后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逐步以客观化的指标感官控制的经验性指标加以结合,建立起更为合理的质量标准,以更好的控制饮片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效果。

2 研究方法

应用文献学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源于古代,所以搞清炮制历史才能搞清炮制意图,才能有目的地研究各种炮制原理及其优点。历史上炮制技术变化很大,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尽合理的,也有误传误用的,现代使用的炮制方法并不完全正确,只根据现行经验进行研究,往往不能反映炮制的原来意图,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所以通过文献学研究手段,搞清炮制历史的原始意图、炮制方法及其变化,这是炮制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手段。

应用实验药理学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的临床研究由于受到复方用药和患者对象的制约,一般不易进行,加之很多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还缺乏与药效的紧密联系,或者上属空白,因此开展实验药理学的研究是最现实的选择。应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炮制,最好选用适合中医病理模型的方法和指标来进行。在化学成分不清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药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炮制前后的生物活性变化,可达到控制炮制质量和指导工艺改革的目的。

应用化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的疗效,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中药经过炮制后,所含的化学成分的性质和含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因而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见,研究中药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性质和含量的变化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它的研究结果不但能阐明炮制原理,而且能指导炮制工艺的设计和改进,也是制订质量标准的依据。

应用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是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服务的,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药理学、化学等方法研究中药炮制的结果,最终也必须接受临床效果的检验。由于临床研究影响因素复杂,不可能用临床疗效指标作为炮制方法优选的手段,而往往都在各项研究指标比较成熟的条件下以临床疗效观察作为最后验证的手段。在炮制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同一药物不同炮制品的不同功效,并设法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其科学性,切忌暂时说不清就轻率否定其炮制意义和作用的做法。

应用多学科结合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是一门知识面比较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应尽可能借助其他有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成就,采取多学科的研究是开展中药炮制研究的有效途径。

中药的炮制,不但是中医药的理论之一,而且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因此在处方中,同一种药物治疗同一种疼痛,其疗效不同,其炮制方法和技术就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辨证用药,主要依据中药本身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来选择,而中药的性味归经又可通过炮制来改变,方剂中药味的“依法炮制”与中药诊断上的“辨证论治”是相辅相成的,“辨证论治”有赖于“依法炮制”来达到目的,“依法炮制”对“辨证论治”起到配合和保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世元.中药炮制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46

[2] 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71

中药炮制与应用论文范文 第3篇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对中药炮制优势、继承、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水平和发展保障等方面,阐述中药炮制研究现状和方法,并结合炮制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提出研究思路。结果与结论中药炮制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应注重文献研究与经验总结、尽量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注重中医药基本理论对炮制研究的指导和规范炮制工艺及建立饮片质量标准等重点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研究思路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research strategy of the study of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tages, the inheritanc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security about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urrent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ere expounded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the processing and conclusionto develop the study o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summarizing of experiences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enha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uiding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n the study i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 and strengthen study on the key issues including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decoction pieces.

[key words]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research strategy

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如何促进中医药学的良性发展,是中医药学者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中药炮制作为中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体现;中药炮制技术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制药技术之一,是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1]。因此,结合中药炮制的内涵及其意义,对中药炮制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探讨中药炮制的研究思路,对于实现中药炮制的全面发展,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进步是很有必要的。

1中药炮制及其重要意义

中药炮制的内涵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它是我国独有的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

中药炮制的重要意义中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种商品形式,中药材不可直接入药,必须经过炮制成中药饮片以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显著区别之一[2]。中药炮制能够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利于服用[3]。中药材经过一定炮制方法处理后,其中的化学成分、性味、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中药炮制对中药质量、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中药制剂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4]。

2中药炮制发展现状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_有的中药制药技术,历史悠久,包含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及丰富的经验技艺,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制药技术[5]。中药炮制历史悠久,技术专一,既有传统的理论基础,又有现代研究的实验依据,其发展优势明显。然而,中药炮制亦存在继承无力、人才不足、工艺规范化及质量标准不够等问题,中药炮制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中药炮制发展优势方面中药炮制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炮制经验,沉淀形成了独特的炮制文化,炮制经验、炮制文化在提升为中医用药理论之后再与现代科学相融合,形成了现阶段的炮制学科。与此同时,简单的炮制加工也逐步发展形成了目前的饮片产业[6]。中药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是最值得加以继承保护的文化遗产。

中药炮制继承方面中药炮制目前存在“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严重问题。目前,国内中药炮制教学科研发展相对缓慢[7]。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中药炮制学教学的改革步伐已显滞后,现行教学模式和内容已显露出与中药饮片的生产、管理等实际状况相脱节的问题[8]。 “规范化”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培养出的现代中医师使得中医临床“现代”用药方法趋于“常规化”,“一方一法”和“前店后厂、中医大夫坐堂”的传统模式已不复存在,许多特殊而又可产生特效的传统炮制技术逐渐被遗忘。现存为数不多的身怀绝技的炮制“老药工”对于自己经过长期工作总结出来的炮制方法秘而不宣,传统的炮制技术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局面。陈庆生[9]等调查发现:现在一些老药工相继退休, 由于继承工作做得不够完善, 他们丰富的炮制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得不到很好的继承, 一些优秀的传统炮制技术失传。

中药炮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和其他行业相比,中药炮制从事人员为数不多,人才缺乏。相关调查[9]显示:由于炮制工作条件差, 劳动强度大, 烟熏火燎, 是项又累又脏的工作, 专业人员不愿从事该工作。目前从事炮制工作的大部分是招的家属子女, 他们大部分没有接受系统培训, 不懂炮制理论和技术。同时又因待遇、社会观念等方面因素, 工作人员思想消极、工作敷衍、责任心不强。近年来,由于对中药炮制的重要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把中药加工炮制仅仅看做是简单的劳动,没有注重专业人员的配置和业务培训,加上一些技术精湛的老药工相继退休,业务技术人员青黄不接,影响了炮制的质量提高[4]。从事中药炮制的工作人员, 精通炮制技术的很少, 许多中药炮制品, 在临床应用中正逐渐名存实亡[10]。据调查[4],饮片生产单位的炮制人员中80%为高中和中专学历。身怀绝技的老药工多为某些合资企业高薪聘请,人才损失严重。

中药炮制发展水平方面由于受历史条件、认知能力及科学水平的限制,对中药炮制的机制、内容、工艺法等的研究不系统、不统一,没有标准。在近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将中医药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和科学研究范畴, 众多学者对文献、实验、工艺及质量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些成绩[11]。然而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由于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现代化生产以及现代化管理相对滞后,中药的生产、经营、管理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5]。仅质量控制方面,目前中药加工炮制没有统一的规范,炮制质量要求无统一标准,所用辅料亦缺乏量化标准[12]。刘振启[13]认为,药房管理不规范造成饮片质量不高,当前中药饮片现状仍然堪忧。黄瑾[14]认为,由于不严格执行炮制规范,炮制品不符合要求, 影响治疗效果。因缺乏质量指标与标准、基础研究相对滞后[15]、质量标准不统一、生产不规范、经营混乱、贮藏保管不善、监督不严[16]等因素,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乏力。朱忠荣[17]等对中药炮制在基层的实施概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认为加强中药炮制的研究、定标、立法呼声不小,但几年来中药炮制景况并不令人满意, 特别是地、市、县以下的中药炮制, 更令业内人员担忧。另外,中药饮片生产工艺不规范、中药饮片市场流通混乱[18-20]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郭垒[21]归纳认为:因净制粗糙、炮制方法不当、炮制工艺不统一、辅料应用不当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药饮片质量整体不高。 自1996年以来,中药行业主管部门对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强了宏观管理。随着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整顿、市场流通渠道的加强、医院药房进货渠道的规范,中药饮片的生产和销售有了很大的好转。然而,中药饮片行业整体上以小企业为主,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竞争激烈,中药炮制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一般[4]。

中药炮制事业发展保障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 中药炮制工艺的发展很不平衡, 多数存在加工工艺粗糙、简单, 定性多于定量, 地域特色等, 令炮制的质量无法监控,目前,《中国药典》只收载了部分中药饮片的炮制规范,各省市也有自己本省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即使一省之内,同一种药材也有多种炮制方法[12],炮制工艺规范化和质量评价标准问题突出,中药炮制事业发展缓慢。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中药炮制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给予中药饮片产业很大的支持,在科技发展、行业规范化、生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九五”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开发、“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等对中药饮片予以有力的支持,对85 种饮片、30 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10 种经方配方颗粒进行立项支持,开展示范性规范化研究,并支持了炮制原理和炮制辅料的研究[22]。国家“十五”攻关期间,国家先后投资1 500余万元对100余种中药的常用饮片进行其炮制工艺规范化及质量标准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相关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初步科研成果,逐步提高了中药炮制学科的学术水平[4]。

3中药炮制研究

思路鉴于中药炮制的优势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药炮制的研究思路进行梳理,进而掌握并运用正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促进中药炮制事业的良性发展。

继承与创新并重,注重文献研究,加强对中药传统炮制经验的研究中药炮制应重视文献研究[11,23-24],并继承创新。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进而提出医学整体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25]。中药炮制的经验丰富,文献浩繁,研究历史文献,并加以整理、分析与研究,熟悉中药炮制的演变、发展和意图,可以为现代研究提供宝贵的借鉴,避免走弯路和极端。而对中药炮制进行研究, 要充分掌握当今中药炮制加工的现状。因此在注重文献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传统经验的中药炮制进行系统研究, 以经验为基础而加以包括现化和临床疗效等的研究,真正做到另外,还要加强对外文文献的查阅和调研,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提出问题,确定相应的思路,不断发展炮制这一传统学科。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炮制研究所谓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2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7]。中药炮制是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服务的,中药的复方配伍更能体现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因此,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炮制的理化实验研究,重视在复方中研究单味中药的炮制作用,结合方剂学进行研究,保证临床用药要求。重视炮制机理研究,包括药物炮制前后成分的变化研究和重视复方中药物炮制机理的研究等[12,24,28]。特别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炮制机理研究,开展有毒中药的毒性和药效研究,探讨有毒中药的毒性物质基础,从而解释使用某种炮制方法减毒增效的科学内涵。并且在研究中要结合植物分类学的知识,用科属种的理念类推炮制机理的相似性。比如天南星科中药可以借鉴半夏、白矾制的炮制机制,大戟科中药可以借鉴甘遂醋制的炮制机制。

规范炮制工艺、建立饮片质量标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饮片生产机械进行比较,优化实验室的工艺参数, 到饮片生产企业进行中试验证,在此基础上确定生产工艺,逐步统一饮片加工条件, 使现有炮制工艺逐步做到规范化。另外,按照一定的炮制方法确立统一的质量标准。重视中药的整体效应和多个化学成分在药效上的协同作用, 继承传统的饮片质量标准及鉴别方法,在确定炮制工艺的基础上, 从采收加工-净制-净制前软化-切制-炮制工艺-包装材料-中试生产等各个环节做到质量可控,形成一套有饮片特色的现代科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1]。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针对继承无力、人才不足等问题,应重视人才培养,完善学科建设[29]。中药炮制对研究者的学术水平要求很高,不但对炮制技术要熟悉,而且对药理、生物技术的手段,医学的知识也要能灵活运用,应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监管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除在人事上将专业人员充实到炮制岗位上外,还要对现有人员进行有计划业务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做好老药工经验、技术继承工作, 认真学习相关药事管理与法规, 提高法制观念, 增强工作责任心。同时联系其他方向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保证炮制品的质量,促进中药炮制事业的发展。

尽量做到产、学、研相结合炮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生产,服务企业。科学研究中,炮制科研人员应根据饮片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协助企业生产人员按照各地区的炮制规范和该企业的习惯规范化饮片生产工艺,并根据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改进生产工艺;生产企业的传统评价方法要与中药现代质量分析相结合,制订饮片个性特色的质量评价标准。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国民经济的增长力, 建立新型的炮制科研技术平台,即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炮制科研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模式。

4展望

中药炮制学作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并将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相关学者充分认识中药炮制的发展现状,积极采取正确的研究思路,中药炮制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药炮制研究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王绚,蔡宝昌.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与思路.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4): 12-14.

2蔡宝昌,龚千锋.中药炮制学专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龚千锋.中药炮制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高文远.中药饮片现代研究与运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5周巧云.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与思路.医学信息,2010,10:3033-3034.

6肖永庆,张村,李丽.中药炮制学科发展展望.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0):1253.

7高慧. 论提升《中药炮制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与手段.医学教育,2009,38(10):132-133.

8李松涛,车勇 ,马丽红,等. 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现状浅析. 齐鲁药事.2008,27(7):438.

9陈庆生,樊景棠.中药炮制现状和对策. 时珍国医国药,1998,9 (6):535.

10贾占成. 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2):2277.

11姚洪武 ,刘岩.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与思路.中国药房,2008,19::2394-2396.

12符玲,张楠,龚千锋.浅谈中药炮制发展思路与方法.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455-1456.

13刘振启. 当前中药饮片现状仍然堪忧.首都医药,2008,(1):23.

14黄瑾. 中药炮制规范化, 不断提高炮制品质量. 海峡药学,2007,19(1):111.

15陈吉炎, 陈黎, 安志斌,等.中药饮片质控乏力的原因与对策.中药材,2003,26(1):43

16郭爱枝,王吉惠.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思考.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11):695.

17朱忠荣, 张艳萍, 刘云华. 中药炮制在基层的实施概况与思考.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37.

18任玉珍. 中药饮片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10):14-16.

19乐军,_.中药炮制品的现状与思考. 黑龙江中医药。2004,(4):51.

20朱兴述,付泽华. 浅谈中药饮片市场现状及监管对策.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87-3788.

21郭垒. 中药炮制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医中药. 2007,4(31):81-82.

22孙丽英. 中药饮片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12):7.

23耿炤.中药炮制的研究思路.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3) :54.

24孟姝,邢尚.现代中药炮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科技信息,2008 ,36:54.

25__.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7.

26张廷模.中药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7张登本.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