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记一次游戏作文讲评教案(共7篇)

admin
导读 1、能够仔细观察游戏者的神态动作表现,并用通顺的比较形象的话语表达出来。这次游戏让我们发现了自己听力的缺陷,使我们注意到今后要加强听和传的训练。面来重温一下。(媒体播放同学们玩抢凳子、老鹰捉小鸡、斗鸡等游戏活动的 图片)

记一次游戏作文讲评教案 第1篇

习作——记一次游戏

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以“老鹰捉小鸡”为例,知道可以抓住几个主要步骤分步说清活动过程。

2.将活动有序、完整地介绍清楚。

3.分享活动,传递快乐心情。

教学重难点:

有序、清楚地介绍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营造轻松氛围,激发表达动机

1.同学们,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参加过很多次活动吧。比如说:六一儿童节

演出、学校运动会、看望孤寡老人、课间游戏等等。现在,让我们通过一组画

面来重温一下。(媒体播放同学们玩抢凳子、老鹰捉小鸡、斗鸡等游戏活动的 图片)

2.从大家灿烂的笑容中,老师似乎看到大家穿越时空,又回到了快乐的活动时光中。不过今天老师有个要求,你能把自己玩过的游戏介绍给其他小伙伴吗?我们以一起玩过的“老鹰捉小鸡”为例,谁来回忆一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呢?

指名说。从学生介绍中提取跟“过程”有关的词,形成板书:

3.教师小结,点明方法:这位同学抓住我们活动时的几个主要步骤,一步一步地把活动的过程说清楚了。真能干!

二、回忆活动经历,说清活动过程

1.回忆活动经历。

你和小伙伴肯定还参加过别的活动,下面请你们选择一个,想想参加这个活动的经历。

①哪些人参加了活动?活动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展的? ②活动前,你做过哪些准备?

③活动过程中,你做了些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 ④活动结束后,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2.同桌交流。

将自己参加活动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听的时候注意对方说的过程是否完整。

3.学生反馈。

如:一个学生介绍的是“贴鼻子”游戏活动,他是按照“贴画像——戴眼罩——转圈——找画像——贴鼻子”的过程介绍的。

他是这样介绍的:贴鼻子游戏开始了。老师在黑板贴好画像,让小松来玩。

老师给小松戴好眼罩,又让他原地转了五圈。他拿好鼻子摇摇晃晃地向黑板 走去,好不容易找到画像。他把整个黑板摸了个遍,还是没办法确定位置,最后凭感觉把鼻子往上一贴,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原来他把鼻子贴到额头

上,他拿下眼罩一看,自己也笑了。贴鼻子游戏真好玩。

4.学生交流、辨析:

(1)你觉得他把活动过程写清楚了没有?是否完整?

(2)活动主要步骤是怎样写出来的?

三、抓住主要步骤,写清活动过程

选择自己参加过的活动,自拟题目,自由习作。

1、起草作文,教师巡视。

2、分享草稿,3、誊写习作。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教学目标:

结合讲评,认真修改习作。教学方法:

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教学过程: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记一次游戏作文讲评教案 第2篇

老鹰捉小鸡

今天中午,龚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吧。”我们说:“好呀!”龚老师说:“我们来做第一个游戏,老鹰捉小鸡。”龚老师问:“谁愿意当鸡妈妈?”龚老师的话刚说完,同学们都抢着说:“我来!”我真幸运,龚老师

喊了我当鸡妈妈。后来,龚老师又选好了小鸡和老鹰。她说:“游戏现在开始。”

于是我们开始了紧张而激烈的游戏。老鹰不断地抓小鸡,小鸡们不断的在鸡妈妈后面躲来躲去,我拼命地保护小鸡们。游戏结束后,龚老师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哪里有趣?”有的同学说:“鸡妈妈有趣。”有的同学说:“小鸡有趣。”还有的同学说:“老鹰有趣。”

龚老师说:“我们来做第二个游戏,画鼻子。”龚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的脑袋,脑袋上有头发、眉毛、眼睛、嘴巴、耳朵,就是没有鼻子。龚老师说:“我用书把自己的眼睛蒙着来画鼻子,你们看我把鼻子画在什么地方了。”第一次龚老师把鼻子画在了脸上,第二次龚老师把鼻子画在了眼睛上。龚老师说:“这个游戏哪里有趣?”我们一起说:“鼻子画错了地方很好笑。”

我觉得做游戏真有趣,我真想老师带我们做更多的游戏。

有趣的贴鼻子游戏

今天下午,赵老师告诉我们要玩贴鼻子游戏。

贴鼻子游戏正式开始了。赵老师拿来一张娃娃的图片,问大家:“谁来给这个娃娃贴上鼻子呢?”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的眼睛一下子指向了娃娃的图片。只见娃娃长着一张椭圆形的脸,红红的脸颊像一个熟透的红苹果。柳叶似的眉毛下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长着一张红润润的小嘴。只可惜鼻子不知哪里去了?娃娃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我们,好像在说:“哪一位小朋友能帮我把鼻子找来呢?”同学们好像明白了娃娃的意思,都迫不及待上场准备给娃娃贴鼻子。

第一个上场的是于航同学。老师给他的眼睛蒙上黑色丝巾,让他在原地转了五六圈。他还没等站稳,就摇摇晃晃地去给娃娃贴鼻子。只见他朝着观众席的方向走去,差一点把鼻子贴到我们观众脸上,引得同学们笑得都合不拢嘴。第二个上场的是我,我也按照老师的要求重复了上面的动作。心想这次我可要吸取于航同学的教训,要不同学们也要笑我了。虽然心里想的很好,但是我被蒙上眼睛转了几转圈之后,顿时也不知东西南北了。只听到同学们哈哈大笑,当我摘下丝巾看看娃娃的鼻子贴在哪里时,连我自己都笑出眼泪来了。原来,我把鼻子贴到娃娃耳朵上去了。

最精彩的要数第三个上场的何佩霖同学。只见她能像睁着眼睛一样准确无误的给娃娃贴上鼻子,立刻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今天下午的贴鼻子游戏真有趣!我们又度过了快乐的一个下午。

记一次游戏作文讲评教案 第3篇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4个字,注意多音字“哪”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故事。

3、学习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勇敢精神和崇高品质。

4、通过读文,让学生对阅读神话故事产生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复述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

1、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什么叫神话故事呢?(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都是一些神仙或者是鬼、怪、妖之类的,这样的故事才叫神话故事。)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封神榜》、《西游记》、《八仙过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板书课题:22女娲补天

3、读读课题:用你们的声音告诉我,谁补天?女娲做什么?(通过读课题,让学生知道通过语感的变化,信息就传出去了。)

4、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我想知道女娲是什么样的或是谁?女娲为什么补天?她是怎样补天的?天补好了吗?评价:看来大家都是会学习的孩子,善于提出问题,将会帮助你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书读百遍,其自义见”如果提出的问题能够通过自己读书来解决,大家就更了不起了,你们有这个信心自己弄懂这些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那赶快打开书22课读课文吧!请大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看谁最认真。

2、同桌互读。同学们有合作学习的精神吗?现在请你们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如果对方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教师巡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待学生读完之后及时地提出表扬。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顺势正音。谁想站起来读?请举手。(上课发言、读书的机会都是自己积极争取,没有举手,就没有机会的。)

根据举手情况,分小组读书第二自然段较短,指名读。4、5自然段一个小组读。如果学生有读错的词语及时纠正,难读的句子让学生多读几遍。

4、默读课文: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1)、思考读完课题之后提出的问题。(对于女娲是什么人老师可做讲解)

(2)、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用七个字说出来)

大家想回答问题了吗?之后:看来大家都对课文的内容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三、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受灾”

那老师有问题想问大家:女娲补天的故事有前因后果啊,能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说说吗?(或者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再次引导学生读文,知道第一个内容将人们“受灾”了;第二个内容讲女娲“救灾”;第三个内容讲“寻石”;第四个内容讲“补天”。

大家对故事的整个过程明白了吗?那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学习第一自然段(略)

四、师小结:

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追求,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女娲这位人类母亲的伟大形象,下节课,我们还将通过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去体会这位人类的母亲高贵品质。回家后在网上看看《女娲补天》的故事。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习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勇敢精神和高贵品质。

3、通过读文,让学生对阅读神话故事产生兴趣,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贵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体感知

1、上节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概括了女娲补天这个故事的整个过程:受灾、救灾、寻石、补天(上节课的板书)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女娲补天是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让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人们受灾的情景吧。

2、教师引读: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一天夜里,女娲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的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跑到外面一看——生接读: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中挣扎。

过渡:眼睁睁地看着人类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女娲真是心急如焚啊!她要去——拯救人类。

二、研读课文,感悟女娲的高贵品质。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能感受到女娲怎样的心情?

(1)、出示: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她又造好了船,去救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2)、指名说

(预设)

a、生可能会说女娲难过极了。师:这是课文中直接告诉我们的。

我们合作来读这句话好吗?师:看到被水火围困,处于死亡边缘的人们,生读:女娲难过极了。(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女娲的痛苦)

b、还能体会到女娲的什么心情呢?(引导学生抓住“立刻”、“求”、“又”来体会女娲急于把人们救出的心情)然后引导学生读出这样的体会,进行朗读评价。

2、学习“寻石”

过渡: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了上来,可更大的困难在等着女娲。

(1)出示: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不绝后患,人类还会受到天灾的折磨,她决定把天补上。

(2)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在句子旁写写自己感动的原因。

(3)指名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

a、出示: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预设:生可能会说到女娲很勇敢;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女娲的勇气让人感动等等

师:大家都被女娲的勇敢深深感动,谁能够把这份感动读出来呢?

指名读、齐读。

b、出示: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中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指名生说预设:生可能会说寻找五彩石很累;寻找五彩石真是不容易啊!……

师:追问你们从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中读出了感动,那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寻找五彩石是非常困难的呢?

(让学生找出零零星星几天几夜找哇找哇终于等词语进行体会)

寻找五彩石多困难啊,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师引读

面对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碎块,女娲没有灰心:——

为了一心一意找到完整的五彩石,女娲几天几夜没合眼:——

为了找齐五彩石,替人们消除灾难,一路上女娲跋山涉水:——

师:同学们读得如此的动情,看来都被女娲战胜困难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啊!

3、学习“补天”

过渡:找齐了五彩石还不够,还要把五彩石炼成很稠的液体,可想而知困难就更大了。

(1)出示: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a、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在炼石的五天五夜中,女娲克服了哪些困难呢?

b、指名说预设五天五夜没合眼五天五夜没有挪动一步,担心五彩石没有炼好

用神火冶炼五彩石,可能内力受损……

c、师:女娲的辛劳没有白费,她用神火冶炼。生读: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过渡:大功即将告成,女娲在为自己的诺言做最后的努力。

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a、轻声读这句话,找出描写女娲补天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觉得女娲很轻松地把天补好了,神态自若。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看似轻松的动作,却看出了女娲的神力无比,让故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在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或是:女娲补天耗尽了自己的力气

小结,齐读最后一段

女娲历尽千辛万苦,将天补上,你们看,天边那五彩的云霞,传说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提示讲故事的要求

神话故事寄予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想到人类一定有能力战胜自然的灾害,让今天的人读起来倍感亲切。我们讲的女娲补天这个故事时,能不能再加上我们的想象呢?如课文中,女娲看到人类的灾难时,可能她会自言自语,去求雨神降水灭火时都没有说一句话,雨神又是怎样说的呢。找五彩石,冶炼五彩石也都是几天几夜的时间,她一定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大家讲故事时,把自己的这些想象都讲进去。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故事讲,希望每一段故事都能发挥同学们的想象。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讲出自己喜欢的那段故事。

3、请学生上台讲故事。然后评价:谁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

4、总结: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故事更加的生动,吸引人,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

5、课外拓展:收集古代传说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开个故事会。

女娲补天

受灾救灾求神造船

关心人类疾苦勇敢顽强……

品读想象,再现神话特色

江夏区教研室张春霞

神话故事既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宝贵精神,又凸现着一个民族的优良品质。《女蜗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作为教材,其蕴涵的人文性极强。

可这个故事学生已经耳熟能详,课文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那在教学时该如何将这种人文精神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去呢?曾经我们作了多种预设。最后还是决定根据神话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想象,既要让学生感悟神话的特点,又要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还要让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关心人类疾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并且把感受女娲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

但这个目标还是很感性,也很模糊,落实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文本浅显,可挖掘的“点”不多,弄不好,感悟女娲精神会落入到“贴标签”的窠臼。而课标中明确指出,三维目标要整合,文本的特点和人文精神两者要互相整合统一,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人文性的自然熏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徐老师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抓住主线,串连整体

感受女娲的精神是这堂课的主线。

徐老师从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看女娲补天的故事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然后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女娲形象,再通过品字析句,让学生插上想象翅膀加深体验,到最后的女娲精神的现实意义小结,到最后的复述故事,深化认识等板块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而展开的。

2、挖掘空白,引导想象

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女娲精神的关键语言文字也不是很难理解。就是课上徐老师着重锤打的几个词“几天几夜”、“找哇找哇”、“终于”、“五天五夜”、“冒着生命危险”等,它们都并不深奥。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凸现女娲的精神?这需要透过文字表面去挖掘,去想象,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趋于丰满。

为此,徐老师在“几天几夜”、“找哇找哇”、“终于”、“五天五夜”、“冒着生命危险”等时空的空白处激发学生想象,通过“女娲在寻找五彩石的过程中会碰到哪些具体困难”、“她怎样度过这五天五夜”等问题的创设,通过一遍一遍地把字词句读成画面的过程,引着学生去想,去超越文本。

可在课堂上呈现的却是学生所想出来的困难都是很简单的,都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联的。冒着生命危险的困难成了小孩都可克服的小困难了,这与“神”的能力相距甚远。在解读文本、预设教案时,徐老师曾想到这个问题,女娲本身是个无所不能的神,人都是她创造出来的,还在乎这点小困难,这对她来说应该是轻而易举的,没必要去挖掘得这样深。

此时,我们想到了《西游记》,想到了齐天大圣西天取经,不一样困难重重?我们发现,原来这些神通广大的神仙其实也是人化的,也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当然他们也会碰到我们常人的困难和危险。教学这样的课文,这根本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它与文本内涵有机整合到一起,让他们去想象、再创造,帮他们正确感受神话的魅力,感受女娲的崇高精神品质。

3、创设情境,充分体验

四年级的孩子本身对神话充满好奇心。所以在教学时,徐老师准备了一些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来创设神话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但如果过多的采用课件渲染,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也是不利的,所以在课上,徐老师更多采用的是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使学生对文本所蕴藏的内涵有更多的个性化体验。

4、反复研读,逐步提升

语文课就应该靠读去感悟、去体会,但读已不是一味的同一层面的平移,而应该做到读有目的,读有层次,读有重点,读有指导。我认为只有读的目的明确了,读的重点突出了,有教师的正确指导,读的层次就体现出来了。只有这样的读,学生每读一次才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新的震撼。

徐老师在课上无论是哪个板块的教学,在研读重点句时都让学生经历了从感知性读到理解性读,再到欣赏性读的过程。

如读女娲找五彩石的句子时,让学生在自主感知句子的基础上抒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聚集到一个“几天几夜”、“找哇找哇”等的想象,进行扩散,“女娲会遇到哪些具体困难”,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突出提升人物形象,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从整体上看,徐老师的课是很真实的,很朴实的,课上生成的东西很多。这课也是我们向往的语文课的境界:真实、扎实、平实。

但从这堂课所呈现的情形看,我们还有一些困惑,就是如何缩短远古神话传说的丰富内涵与学生实际生活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同时,情感上受到熏陶呢?

再就是如何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我想只有课前投入了,读透了,悟明了,自己能从文本中跳出来了,教师在课堂上对生成的东西就更容易把握,自然会做到游刃有余。

第三就是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今天徐老师的课上,由于时间分配的不合理,复述课文的环节竟然没时间上,只好把这个环节扔掉了,但如果是常规课,那就是对学生的不公平了。

记一次游戏作文讲评教案 第4篇

一、游戏准备,激发兴趣

1、宣读规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梅花朵朵开,谁来读一读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大声读出游戏规则。 (音乐响起,老师说:“梅花梅花开几朵,梅花梅花开  朵”,当被落单的孩子或者数字不对的就要受到小小的惩罚了。)

2、现场采访。

师:游戏现在开始了,各就各位,预备——停!游戏要开始了,你现在心情如何?

(现场采访两三名同学,引导用一个词语学生说清楚自己的心情,并追问说出相应的想法。)

二、游戏活动,交流感受

1、游戏热身,熟悉比赛规则

音乐响,老师慢慢说,数字2   3,学生按指令抱团。

2、正式比赛,体验游戏过程

音乐响,老师慢慢说,数字2、4、1、5等 ,学生按指令抱团。找出落单者或者数字错误者,老师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3、现场采访,采访落单的同学,你的心情怎样?你知道老师会让你做什么吗?你要完成的任务特别艰巨哟!此刻心情怎样?采访现场观众,你估计他今天要表演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4、落单者表演。

看看老师信封里任务栏中写得是什么?大声念出来(大声读)如果谁得到这朵花,你将获得老师赠送的一份礼物! 一根棒棒糖!老师再问一下前面那位同学,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5、游戏继续、学生尽情参与

根据学生情况加大难度,数字由简单数字变成3+2   1+6等,错误者出局,抽题。老师问同学此刻心情怎样?让落单者自由组合成两组,每组选一名代表抽取任务单。

A、成语猜猜猜(破涕为笑、无孔不入、开天辟地)

B、学小鸭子走路。

规则:A表演者同学不能说话,通过肢体动作提示同学们说出成语。B随着音乐学小鸭子走路。

老师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三、现场练写,修改讲评

1、说一说,在游戏的过程中,哪些情景令你印象深刻?当时,你和同学们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吧,请你们先自己交流一下。

2、看一看,看刚才的精彩瞬间,让同学描述当时的情景,老师顺势指出他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并在黑板上张贴。

3、写一写,出示习作要求。想不想用文字记录下来,和别人分享这欢乐时光?学生练习写片断。

4、改一改,出示修改范例,让学生学会用修改符号将自己的文章改生动。

5、找出描写心理变化较多的文章,引导学生修改,注意提供优美词汇,让文章的表达更有趣,提炼心理活动的一波三折。

老师小结:同学们在描述时既有表演者的动作、神态“点”的描写,又有对当时现场观众气氛进行“面”的描写,这样点面结合,有点有面,游戏活动就显得更加精彩。

四、梳理过程,指导习作

1、记一次游戏,整篇文章我们应该怎么写,指导学生说一说。

刚才我们只写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其实从今天的整个活动来说,它只是活动过程中的一部分,属于游戏过程,那么还有游戏前,游戏后都还没有写,要想写好习作,这些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

2、自主命题,俗话说:好题文一半,你想给今天的习作加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五、总结方法,延伸习作

过渡:今天这节课想必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收获。习作其实并不难,生活就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素材!今天老师想送给大家几句话:

游戏作文有顺序

印象深刻写详细

表情动作加心理

一波三折才有趣

题目确立要深思

表达感受求真实

写作前需要细心观察,不断地积累素材,更需要亲身体验感悟,这样才会有真情的流露! 同学们,其实你们喜欢的游戏还有很多,希望大家从这节课学会写游戏的方法,去写一写更多的游戏。

记一次游戏作文讲评教案 第5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记一次游戏作文讲评教案 第6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反比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分析、对比、概括、举例、判断等活动,结合实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认识反比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认识反比例,根据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

反比例。

教学难点:认识反比例,根据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

反比例。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文具盒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个数和总价。

(2)一堆货物一定,运走的量和剩下的量。

(3)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3、说说什么是正比例。

师:大家对正比例知识理解掌握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该学习什么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反比例。2通过猜想、分析、对比、概括、举例、判断等活动,结合实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认识反比例。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指导自学

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个贪婪的财主,拿了一匹上好的布料准备做一顶帽子,到了裁缝店,觉得这样好的布料做一顶帽子似乎浪费了,于是问裁缝:“这匹布可以做两顶帽子吗?”裁缝看了看财主一眼,说:“可以。”财主见他回答得那么爽快,心想,这裁缝肯定是从中占了些什么便宜,于是又问,“那做3顶帽子吗?”裁缝依然很爽快地说:“行!”这时,财主更加疑惑了,嘀咕着:“多好的一匹布啊,那我做4顶可以吗”“行!”裁缝仍然很快地回答。经过一翻的较量后,财主最后问:“那我想做10顶帽子可以吗?”裁缝迟疑了一会,然后打量着财主,慢慢的说:“可以的。”这时财主才放下心来,心想:这匹布料如果只做一顶帽子,那就便宜裁缝了。瞧!这不让我说到10顶了吧。我还真

聪明!嘿嘿??

过了几天,财主到了裁缝店取帽子,结果一看,顿时傻了眼:10顶的帽子小得只能戴在手指头上了!

学习提示:

<一>独立思考?

1、“为什么同一匹布,裁缝说做1顶帽子,2顶帽子,10顶都可以呢?”

2、故事中相关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哪两个是变化的量,怎样变?另一个是什么量?有什么特点?

<二>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上述的问题。

<三>看书合作学习

1、把25页例2、例3的表格补充完整。

2、每个表格中有哪些变量?有不变的量吗?分别是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相关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三个数量关系式有相同点吗?是什么?你能把这种变化规律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关系式来表示吗?

4、你知道什么是反比例吗?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效果

让学生说说自学要求中的内容。

师归纳: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两种量的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六、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你们还找出类似这样关系的量来吗?”

学生:要走一段路,速度越慢(快),用的时间就越多(少)运一堆货物,每次运的越多(少),运的次数就越小(多)百米赛跑,路程100米不变,速度和时间是反比例;

排队做操,总人数不变,排队的行数和每行的人数是反比例;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反比例。

七、当堂训练

基础练习

1、填空

两种_____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______,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_______关系。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4)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5)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6)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7)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记一次游戏作文讲评教案 第7篇

记一次传话游戏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游戏者的神态动作表现,并用通顺的比较形象的话语表达出来。

2、把游戏的情况比较具体的写成习作。

3、通过传话的游戏明白“眼见为真,耳听为虚”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游戏,名字叫“传话”(板书:传话),一听说做游戏,你们一定很高兴,说说心理感受

(生说自己的感受)

二、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随意点同学的学号,点到学号的同学走上讲台,排成一行。我把几句话悄悄地说给第一位同学听,第一位同学把听到的话语轻轻地传给第二位同学,绝对不能让第三者听到,依此类推。最后一位同学大声宣布自己听到的答案。”(学生复述游戏规则)

二、仔细观察认真表述游戏过程1、12位同学走上讲台排成一行。

板书:台上

2、老师贴着第一位同学的耳朵说悄悄话,提示其他的同学仔细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什么?

(如:吉老师身子和同学*得很近,用两只手做成喇叭形状,放在同学的耳朵跟前,轻轻地不知说了些什么…….)

3、继续传话和观察,一直传至最后一位同学,老师及时捕捉传递过程中最典型的几个同学的情况,以引导大家后面的习作的内容

3、请座位上的同学讲一讲自己观察到最有意思的某个同学传话的情景。

(如:青青同学的个子太矮了,她踮起脚,*在桐桐的身旁,桐桐真好玩,赶紧蹲下来,几乎要坐到地上了。青青贴着桐桐的耳朵不知说了什么,桐桐大概没有听清,一脸茫然,嘴里还嘀咕着,能不能再说一遍啊!老师微笑着:“就这一次,下不为例啊!”

4、选择几个传话者说一说当时自己是怎么传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如:明明感觉到老师传话的句子很长,怎么到了他嘴里便缩短这么多了,其他的内容被他吞掉了不成。怎么办呢?又不能让他再说一遍,否则就破坏游戏规则了。我朝天花板看了一眼,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根据我的理解随意编一句得了,反正了错不了哪去,一丝差不多就可以了。)

(学生选择看到了或者自己亲历的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5、最后一位同学宣布答案,并与老师的答案对照。

三、揭示游戏的意义

师:笑过之后,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畅谈自己游戏后的感受,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谈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如: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不要随便相信他人的传言,因为传话者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感受,传出的内容会跟实际有差距,甚至天囊之别。)

四、学生构思如何组织材料

附学生作文

最后一句“变了味儿”

喂,朋友!你来看看我们班的教室吧!你看了绝对脑子里有一个大问号:你看了这节语文课的黑板上写着“传话”二字,还可能以为是一篇课文的题目,但是你看到我们班同学一会儿笑得前仰后合,一会儿又把脖子伸得老长,似乎想偷听什么,一定疑惑不解。别急,现在我就讲给你听!

上课后,吉老师笑盈盈的走上讲台,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两个大字:传话。同学们兴奋不已,有的说:“yeah!”有的说:“太棒了!”还有的说。。。

老师笑着说出规则:“首先,请一些同学到讲台前,我把要传的话小声传给第一名同学,第一名同学传给第二名同学,依此类推,一直传到最后一名同学,最后一名同学再把所听到的话大声告诉大家。但是在传话过程中,不能把传话内容告诉台下同学,传话声音也要小,不能让第三者听到呦!”

老师选中了我来参加游戏,游戏开始了!台下同学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紧紧地盯着老师和韩致颢。吉老师把韩致颢拉到一旁,搂着他,贴着他的耳朵说了些什么,同学们一个个竖起耳朵,睁大了眼睛,后面的同学都站了起来,可惜他们都没听到!韩致颢笑着点了点头,转向我,贴着我的耳朵说了要传的话,我的顺风耳不起作用了,跟着风跑了。好些内容根本就没有听清,只好自认倒霉。我心慌了,于是干脆就把没听到的两句删去,再把所听到的大概意思胡乱的组织了一下语言传给郑卓涵。郑卓涵好像听的很认真,一脸严肃,不知有没有传错。传到张庆这儿时,他好象把听到了话吞进去了一大半,只传了大约一秒钟就没有内容了,终于到最后一个同学了,只见他愁眉苦脸,又开始对前一个同学赵薇格格小声地议论着、争执着。最后他满脸委屈地讲传到他那里的话大声地宣布:“奶奶给我们故事,小羊喜欢咪-啦-咪,小狼喜欢啦-咪-啦。”。话音刚落,同学们笑得声音大得快把天花板震破了!我也笑得快趴在前面的课桌上了!

你们知道吉老师告诉第一位同学的原话是什么吗?你听了一定会笑破肚皮。“外婆给我讲了一个《狼和羊》的故事,她一会儿学狼„嗷嗷嗷‟,一会儿学羊„咩咩咩‟,夸张的表情都得我哈哈大笑。”

啊,同学的传话最后一句完全“变了味儿”

老师发话了:“你们知道这个游戏的意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要认真倾听!” “哈哈,你们只说对了20%,游戏意义的主角是懂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不要随便相信他人的传言,因为传话者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感受,传出的内容会跟实际有差距,甚至天囊之别啊。”

传话游戏

哦,这就是吉老师葫芦里装的药,当然,葫芦里还装着让我们写作文的材料。昨天,陈老师带我们玩了个十分有趣的传话游戏。听到这个名字,我的脑袋一下子冒出一个又一个的问号,这个传话游戏不是我幼儿园到一二年级才玩吗?怎么我们都六年级了,还玩这种“幼稚”的游戏呢?

带着这个问号,我们跟着老师准备进入游戏。老师的要求非常简单,只要将老师的话准确无误地传给另一个人就大功告成了。这种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实真正要做好是很困难的。

开始,老师先点了班上几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和一个公证员进行实验,老师悄悄将话传给了公证员,并叫他写下来,公证员再将话传给下一个人,就这样一个传一个„„你肯定会想:这么简单的游戏给我们六年级的人玩,肯定是小菜一碟了,可是结果却会让你大吃一惊。

原话是:“请告诉方校长,明天进修校的老师要到鼓二小六年二班听语文课。”可是当传到最后一个人的时候,整个句子就走样了,变成了:“陈老师明天要到进修校上课。”天哪,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居然也会传错?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接下来,陈老师抽中我们这组,我本以为刚才的第一次游戏是因为他们太紧张造成的,可是没想到,到我们这儿传的还是乱七八糟,两句话就漏了一句,真是太惨了!这让我对老师组织的这次游戏有点重视了,也让我对我们听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句话还不算什么,下一句才会让你更加捧腹大笑。男女分组,传的句子一摸一样,可是错的是各有不同啊。当我们传完公证员宣布答案时,那才叫人想要放声大笑啊,原句是:“请你告诉班长通知全班同学今天下午3点到会议室排节目。”听听男生的吧:“请你通知班长,今天下午3点到操场上集合。”再来听听我们女生的吧:“请你通知班长,今天下午3点到南营排练节目。”

后面的笑话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通过这次游戏,我们的成绩有理想的,当然更多的是不理想的。我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做这个游戏,其实“听”是生活中一项重要活动,在现实生活

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有人托我们将话传给另一个人,如果传的意思对了,就会使人获益,如果传的意思错了,有可能就会误了大事。

很可喜的是我一次也没有传错,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摆正了心态吧。我认为只要不紧张,完全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就能够准确无误地传给下一个人。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会成功的原因吧!

这次游戏让我们发现了自己听力的缺陷,使我们注意到今后要加强听和传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