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失去了,只剩下暂时的悲伤。 例如,工作,例如钱; 失去了什么,就会留下一生的遗憾,比如父母般的亲情。
年轻的时候,我还觉得有很多时间。 孝顺父母来日本,等到出名,衣锦还乡,再孝顺父母也不迟。 没想到,这个世界,只有时间过去了,还没来日本。 这个世界,只有岁月匆匆,容貌不永恒。
花有花开凋谢,树有荣枯,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规律。 岁月催老,光阴不等人,我们小时候父母正值当年; 我们老了的时候,父母已经老了。
“往往追不上的人,年事已高; 还有看不见的人,父母也是”。 过去,无法挽回的是岁月; 失去了,再也不想见面的是父母、亲人。
孔子说。 “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 一个高兴,一个害怕”。 我必须知道父母的年龄。 一方面要时刻牢记,为父母的健康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也要担心父母的高龄。
父母,人生还有地方要来; 父母走了,人生只剩下回家的路了。
父母身边,我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有一个想记住的港湾。 如果父母不在了,我们就会成为随风飘荡的孤儿。 无论生活得多么安逸,生命中再也没有哪个港湾可以撒娇了。 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怀抱和孤芳自赏的前进。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有名的大孝子。 子路出身微贱,家境贫寒,要靠吃蔬菜、粗糠杂粮维持生活。 父母上了年纪,喜欢吃饭,所以子路走一百里去镇上买米。 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后来子路父母双双去世,子路南下楚为官。 楚王对子路非常器重,给他以优厚的待遇。 外出有几百辆马车,每年有几百辆稻谷的工资。
子路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想起过去为父母背百里米的往事,含泪唱歌。 “背过以前的百里大米,回家总是露面。 现在父母去世了,没能和我同席。 愿草木不枯萎,但愿霜雪难耐。 就像鱼儿过河,对着流水哭泣。 苍天见情,与亡灵一起吃饭。 生命毕竟有数,不孝不悔莫及。 ”
在子路看来,现在的富贵、温饱,比年轻时为父母带了百里负米更放心充实。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父母还在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生活。 但是父母不在了,即使想再远一百里养活父母,也永远不可能了。
《孔子家语致思》年早期孝敬“子路负米”,成为赡养父母的典范,“昔者由(子路)为人父母时,也常吃藜果,为父母远百里。 死后,南方想游滇,离车一百乘,装载小米万分,累坐着,排队吃,吃藜麦担米者,不可复得。 ”
父母毕竟有离别,不能赡养父母等待离别。 人生一百年,但三万年来,消除了疾病、事故、忧愁、辛苦、思念、忧虑等情绪对生命的侵蚀,人生还剩下多少时间可以孝顺?
人生孝顺要提前。 父母健在,通讯发达,交通便利,经常回家看看,和父母多在一起,在一起是最长久的爱情告白,在一起是最现实的孝敬父母。
唐代名臣狄仁杰为官清廉,秉公以仁,事近孝敬。 年轻时参加科举,明经合格,授予汴州判佐。 得到阎立本的推荐,晋升为合州都督府法律界人士。 当时他的父母住在河阳。 有一次,狄仁杰外出工作,登上太行山之巅。 看到白云一个人在飞,想起在河阳的父母,忍不住流泪,指着那朵白云对随行人员说:“我把自己的下面扔了。” 我父母住在白云下。 他望着白云,茫然好久,直到白云凋谢才离开。 后人将“望云思亲”、“白云亲舍”比喻为客家流落他乡、思念父母的心情。
人生最大的后悔不是自己做不到的事,而是明明自己有能力做到,却不做,拖延,这是人生最大的后悔。
人生孝顺要趁早。 因为时间不等人。 父母一天比一天老,我们能和父母重逢,一起说天伦的日子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能孝敬父母、孝敬养父母的时间日益减少。 如果不能马上孝顺父母,就只剩下一生的后悔。
树要静风不止,孩子要养育孩子,耐心等待。 希望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能早点孝顺父母,养活父母,到时候,能不再后悔,思念父母,伤害父母的不在。 那时已经到了后悔的夜晚。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这篇文章刊登在《香港商报》 A4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