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老的民间收藏的翡翠,真正种好的不多,而那时的翡翠都是老场、“老坑”的,所以虽然确有部分老场老坑总体产出质量较好,但把含糊的老场老坑当成质地好的代名词则是谬误。老场新场的提法只是发现场区时间的先后,不是成矿的先后,与质地的关系并非绝对;老坑只是开采坑口时间的先后,也是一样的道理,特别是同一场区新的坑比老的坑总体产出质量好一点都不奇怪。而且在同一场口的同一坑口,也分为很多层,层与层之间的质地好坏也可能差异很大,这个更是老场老坑论无法自圆其说的。
所以过度地贬新场抬老场不对,压新坑捧老坑更没有什么道理。翡翠质地好坏主要在于种是否够老(地质成矿熟不熟),老场也出种嫩的,老坑也有总体产出质地差的;新场也有很多种老的,新坑也有总体产出质地好的。场和坑不过是赌石时作为成功概率和特征属性的参考,而在经营成品时作一个附属的背景而已。对成品而言,所见即所得,不应该一好就往老场老坑上生搬硬套,一差就说是新场新坑,那不是成了先射箭后画靶,就是想用虚的不易明确的内容来掩盖某些不合理。
种老不老一是看结晶颗粒大小,二是颗粒的均匀程度,三是看粒间结合方式,微小、均匀的粒加上齿状、弯曲状粒间紧密镶嵌,或者成熟度高的重结晶,就是构成种老的内在本质。从肉眼或放大镜看种老就是翠性极小或无,视觉和听觉刚性很强,杂质少而化,比重、硬度较高。至于透度和地子色调,与种老不老有一些概率上的关联,如透度高的通常种较老,种老的灰水地多些,但都不是本质上的关联。也就是说某些糯的种也可能比某些冰的种老(地子透度一般是取决于结晶粒的均匀程度和排列整齐程度),某些紫水地也会比灰水地老,绝不应倒果为因,夸大现象的作用,把透、灰用来当成种老的充分必要条件。(种地)致密的翡翠,我说种好不一定是颜色或者水头好的就叫老坑种,但是看欧阳秋眉女士的著作里说“种水色”具优的才能叫老坑种,这点分歧不大,只是标准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