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作品分析实验总结 第1篇
编者按:
施之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是别人讲的。“一家之言”是自己说的,属于“自谦”。就像“大放厥词”是别人讲的,“抛砖引玉”是自谦一样。九洲兄寄来新作《欧美观画记》,我花了两天时间读完。写几段一家之言,也算是抛砖引玉。
一
一周前我刚刚读完傅申先生的《书画鉴定研究》,那是他和王妙莲女史在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二年间用英文完成的。上海书画出版社今年七月出版了中译本。三天前,我正着手阅读何惠鉴先生的《万象自心出——中国古书画研究》,这是他生前用英文写的十八篇研究文字,上海书画出版社今年九月出了中译本。还未继续读下去,九洲兄的大作寄到,我理所当然地给了他“优先权”,将何著朝后推了。
《欧美观画记》虽然是用中文撰写,但是其中的行文倒有些像英文,与我之前读的傅申、苏利文、方闻等英文翻译过来的文字很像,要是把《欧美观画记》翻译成英文,其难度应该远远低于之前几本书的英译中。
他认为,传世古画“分布”(distribution)不同,有群聚者(allied case)、有孤立者(solitary case),如何研究“群聚”者,以往艺术史家颇有经验,但如何分析“孤立”者,以往考证、寻线索的方法,其实不大对路,误解或者无知的症结在此。
二
宋画包括之前的绘画,看起来比较累。在读《欧美观画记》临近尾声的时候,一来是出于宋画本身的属性,二来也是九洲兄的文字,使我有了下面的结论。读宋画像读经,元代文人画流行之后,读画像读史,后来吴门画派、四王、四僧以至于再后面的某某画派就渐渐像读集部了。到了海上画派近代绘画,就更像是在读“说部”了。我这样比喻并不是要突出所谓的“鄙视链”,而是突出宋画以及这本书的某些特征。读经令人振奋,令人沉醉。我之前有这样的感觉是读钱宾四先生的《国史大纲》,虽然是历史,但是写出经的味道。
大师作品分析实验总结 第2篇
解题思路
一、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一)审题要点
对于这类题目,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相关提示性的动词,同时还有“品质”“性格特点”“形象”等指示答题方向的名词。
(二)解题思路
1.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1)从记叙事件的角度。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同一个道理。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角度。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2.分析概括物象特点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大师作品分析实验总结 第3篇
书看多了,就有了一些选书的经验和心得,也想总结总结出来。
首先要看选什么样的书籍?其次才能谈如何去选择。
世界名著
好书,当然首推世界名著,那些是人类的精神瑰宝!经过几百年、上千年岁月的洗刷,却依然能够留存下来的无价之宝!
对于世界名著,我要看这几个要素,才认为拿在手中的这部作品,是一部好书,好作品,才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书籍!
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看待的?
现在,又是如何评价的?
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价值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