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施工总结报告 第1篇
(一)精心挑选实际项目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挑选实际项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实际项目的选择应以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项目。选取的项目还要具有典型性,将实际环境项目、课题设计以及创新思维设计调研融入教学中,能够反映同类设计项目的一般特性,从而掌握这一类项目设计的方法和程序。园林景观设计真实项目最好位于学校周边的场地,让学生到达现场进行踏勘和调研,通过对实地考察分析和研究等手段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职业能力,不断加强学生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性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
(二)有效监控实际项目的实施
实际项目教学提倡独立自主探究和互助学习方式,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目标。教师给出实际项目设计课题,学生通过分析、调查和讨论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和组织动员者。教师要从全局掌控课程的进程,要求学生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始着手项目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明确各组内成员的工作内容,要及时了解每个研究小组的工作进度,对设计方案方向有偏差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的实际项目教学方法既满足了课程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也符合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三)提高教师素养,组织好课堂讨论
园林景观设计课堂讨论项目教学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之前,教师需要大量阅读相关参考文献,还要对学生的每一个设计方向进行全面了解,也要全面把握本学科的知识。教师采用的不是传统的一言堂讲授方法,是由单向进行变为双向进行的面对面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师生交流互动环节,发现教与学中的问题所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讨论方案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将课堂讨论实际项目扩展开,给学生新的视角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一种宽松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在实际项目驱动教学中成为主角;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四)项目成果汇报、评议、总结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园林景观设计理论课程结束后会布置相应的作业,学生做完作业后直接交给教师,缺少项目成果汇报、评议、总结等重要环节。通过项目成果汇报让学生演示方案设计和讲解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旨在诉说一些在园林景观设计图纸中无法表现出来的巧思和创意及锻炼学生语言组织的逻辑性、连贯性。评议是教师根据各个园林景观设计作品进行的点拨和评论,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全部或部分学生的制作成果,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业作品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修改意见或是做出具体的修改方案。教师从整体上对成果进行检验与评价,在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也给予点评,指出不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结语
景观施工总结报告 第2篇
关键词:景观配套设计;景观工程管理;成本管理;后期养护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没有人会用咖啡豆的成本来衡量星巴克的一杯卡布奇诺。就像具有绝佳居住品质的房子,从原先一个单纯的住宅容器,变成囊括景观环境、商业配套、物业服务、社区文化等各种附加因素在内的生活方式的集合体。”这指的正是房地产产品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各种要素构成一种商业价值,而在新政调控时代下房企于此的追求似乎更为迫切。当下房子种种要素正被开发企业所重估,其中就包括巨大的景观园林配套工程的功能。
1、景观环境设计规划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美好的愿景都要一步一步的实现,景观环境配套工程的设计规划方案首当其冲,它不仅决定着实施后的具体体现,也决定着建设成本的总体区间。
景观环境设计的方案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方案能够使景观环境有持久的使用寿命和艺术寿命。因此,在房地产项目中做景观环境设计方案时,要注重园林环境、景观整体布局,注意功能分区明确,根据项目的地域、市场定位、业主的需求取向进行布局规划。把外部空间环境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分别有所归属。按其功用可分为社区领域空间、邻里领域空间、小组人群领域空间、家庭领域空间、个人领域空间等,由此呈现出公共的、半公共的;半私有的、私有的空间序列,形成一种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由动到静、由公共性质向私有性质渐进的过程;其次,要考虑小区整体地形地貌,包括建筑物的造型及高低起伏状况,通过园林植物配置,因地制宜,以景观控制“正负零”,弱化通路。步道宜窄,线形宛转曲胜直,以及广场易小等,配合亲水性的缓坡水体建立起一系列的具有串联性的户外空间,在住宅边上形成半公共的、令人倍感亲密的“盆景”空间,使小区居民们能更好地享受环境带来的舒适与悠闲,不受外界的干扰,同时可以制约外界的穿越性活动,保证小区住户生活环境的安全。
2、成本管控
景观环境配套工程的成本管理讲究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规划方案的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支出。在合理的规划布局基础上,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图预算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好坏,编制一份合格的园林景观施工图预算首先要认真收集基础资料,对图纸的熟悉:有没有新材料、新植物及新工艺;收集材料产地、品种和价格,特别是大宗材料如钢筋、水泥、地面铺装材料和苗木的价格,还要关注材料的走势;人工费的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等。由于景观园林建设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实际的机械利用率往往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水平,因此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也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机械使用费超支。
、施工预算的编制以“按施工程序,明细到分部”为原则。施工预算的完成,为施工生产制定了目标成本,为今后施工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因其根据实际施工程序,按部位编制,具有很强的对比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将可能发生的成本隐患风险的方面控制到最低,降低了大面积失控的可能性并有了成本控制依据。
、组织工程施工阶段。依据园林施工预算书及施工组织计划,才能有效控制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在一些关键管理环节上建立严密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体现在成本管理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应予以加强:
首先要加强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监督和管理 ;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处于一个严密的管理控制体系之中。设计变更及签证管理控制体系应明确操作流程、流程环节中的责任人、责任人的管理权限、流程环节的确认时限、否决及责任追究制度等。施工单位应明晰该操作体系,以便于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为结算打好基础。
其次要 加强设备和材料的品质与价格管理 ;完善的设备、材料管理体系是打造精品工程的必要条件,通常操作方式有: (a)业主单位白行采购:自行采购既能起到成本控制作用,又避免双方结算时产生分歧。如地面铺装材料等一些对项目品质影响较直接,同时价格较高又易发挥规模采购优势的材料要自行集中采购;(b)施工单位采购:业主单位对一些建筑常用的地材、通用材在限定品质、性能的前提下,让施工单位采购,这样可发挥施工单位比业主单位更熟悉市场的优势,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c)业主单位定价施工单位采购:主要材料价格可通过发、承包方共同到市场寻价,结算时按寻定价格结算。寻定价格的材料应明确品牌、出厂价格时限。 上述三种材料采购方式都应建立样板、样品封存认证制度、进场验收确认制度,确保材料品质达标。
最后要加强资金计划执行的监控; 资金计划是建立在项目的各项合同已确定,且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已确认合理的基础上,因此要求成本控制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在前期相互协调,扎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施工阶段工程款支付是以资金计划为基础的,它应同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在这样一个总框架下监控项目,可使工程管理更加清晰。当月实际发生额的增减超过资金计划一定比例时,成本控制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及时分析,阐明原因,严重时,提出成本预警和工程进度预警。 资金计划与成本动态控制相结合,可使业主单位更好地掌控项目运行,使企业的收入与工程支出处于良性循环。
、后期养护成本管控 :水电系统维护运行费用管理 ;植物养护、修剪、补植等方面管理。
3、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景观环境工程按工程项目及专业工种又分为土建、绿化工程(种植工程)、园林供电照明、园林给排水、雕塑工程。其中土建工程中包括园林土方、园林筑山、园林建筑小品、园林小品、园路广场工程等。景观园林建设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质量控制,制定有效的园林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是提高园林建设工程质量,促进项目发展的有力措施。园林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是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规定了步骤和方法。由于园林工程有多项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多个施工单位建造,若在施工组织、施工配合、成本控制上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施工进度,拖延工期,影响工程质量及效果。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充分注意这几方面的问题。景观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工程管理人员既要有精深的园林工程管理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指导和控制现场施工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把景观园林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景观环境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制定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因为施工进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见的有施工场地被其他施工单位大量占用,同时期交叉施工频繁,工程进度受到交叉施工单位的制约;图纸有误或不详;园林工程施工还受天气的制约等,因此做好施工进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要保障景观环境工程施工进度可采用如下措施:
组织措施:为保证景观环境施工进度管理,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施工实施进度控制组织系统和控制体系。如召开协调会落实各层次各项目的进度,安排进度控制专职管理人员。明确各岗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职责,按施工项目的组成、进展阶段等将总进度计划分解,以保证进度目标的贯彻实施。在景观环境工程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项目管理者要经常检查景观环境建设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通过对照比较和分析,及时发现实施中的偏差,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景观环境工程建设施工进度计划,排除干扰,保证工期目标顺利实现。
合同措施:应保持总进度控制目标与合同总工期相一致,分包合同的工期与总包合同的工期相一致,并明确违约责任。
技术措施: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以保证工程如期竣工。
景观环境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景观环境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必须纳入总体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体系中,必须接受总承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其次,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因此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4、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最主要的部分是园林绿化的养护和塑性。对景观园林的绿化管理进行设计和施工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周期较长的绿化养护管理,这是园林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亦是一个要求较高技术、持续性强、时间较长的一项工作。对园林绿化管理养护一般包含有:种植花卉、修剪维护、植物护理、清理环境、日常管理和园林整体面貌的维护等内容。后期养护相关工作应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明确提到绿地养护质量验收规范和园林设施维护质量验收规范、养护周期、具体养护措施等。在后续管理中应制定以年为周期的具体养护方案及实施计划表以便于管理。常言道“三分种,七分养”,因此,只有在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植物种植,才能保障景观效果的完美性。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讲,景观园林配套工程不仅仅是整个工程开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企业开发能力、管理水平、产品形象以及品质提升等重要的门面工程,合理的规划、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后期养护,既能节约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也能通过景观园林的养成不断地提升开发企业的品质及开发产品的美誉度。
参考文献
[1]杜立铭.对园林景观工程改造的各个环节分析[J].建材与装饰,2007
[2]陈丽莉.浅谈房地产园林景观工程建造.湖南林业科技.2005年第32卷第5期
景观施工总结报告 第3篇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建筑;屋顶结构;园路;结合
植物是表达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要素,也是反映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之一。植物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现代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
在我们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的掌握植物知识和技术,但是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我们还会发现,除了这些,还需要跟更多的专业发生关系,在做植物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的考虑其他景观要素,这样才能更好地更完善地做好植物景观设计。
1 案例的概况
福州高尔夫会所周边景观设计项目的植物设计是由本人设计的,它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市郊,总面积约为20000 m2。虽然这个项目的面积不大,但却具有较为复杂的地形,典型的新古典建筑,以及小型的屋顶花园,具备了典型的景观项目特点。以这个项目为案例,可以分析植物景观设计是怎样结合一些较为典型的其他景观要素而设计的。
2 植物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些其他景观要素
植物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其他景观要素很多,如建筑、地下管线、结构、地形、园路等等,在这里,我就福州这个景观项目中,经过仔细考虑过的要素建筑、屋顶结构、园路,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与建筑元素的结合
建筑属于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植物体是有生命的活体,有其生长发育规律,具有灵动的自然美。植物与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二者关系若处理得当可求得和谐一致。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都能增添建筑的美感,使之产生的感染力生动活泼且富有季节变化,体现出一种动态的均衡感,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为和谐、融洽。为了配合建筑的新古典主义,我选用树形挺拔的热带植物加纳利海枣,从而增强了建筑的立面层次,并配合了建筑的均衡感。
我在做植物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建筑元素。比如,这个项目的建筑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布局呈对称结构,考虑到建筑的布局,我在建筑中轴线两侧设立向外延伸的两排树阵与建筑的对称布局相协调。植物的基础种植是采用了与建筑外轮廓线一致的方法,即在建筑外随凹凸变化布置植物,其植物形式与建筑形成统一形态。另外,我还运用了对景、障景、诱导等设计手法,使植物设计与建筑更加紧密相结合起来。
对景。对景是利用植物景观作为建筑轴线或行进路线端部的景,是视觉中心。笔者在建筑中心轴的南北两端都设计了植物对景,(如图1、2)当游客站在建筑南北的台阶上,就会发现这两处醒目的植物景观。
障景。障景是将不希望人们看到的部分遮挡起来。如建筑的配房、杂物院等形象不算太美的可用树木将其遮挡。在这个项目中,建筑室内西南侧底层是用于SPA的房间,但同时是开了窗户的。SPA是个需要绝对私密的空间,我选用了高度为3m的雷竹进行遮挡,起到了绝对隔断视线的作用。
诱导。植物造景的诱导是在人们希望到达的目标处设立明显的绿化标志,提醒或帮助人们找到目标。如我在建筑进入二层入口楼梯处设置花坛,种植有特色的热带植物黄椰子,从而突出入口,使人很容易找到上楼的通道。
与屋顶花园中屋顶结构元素的结合
本项目中有两块小型屋顶花园的设计。设计屋顶花园时应注意一个问题——负荷量有限。安全是第一位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把荷载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项内容设计进去,并根据屋顶花园的种类、功能设计适度的荷载。除考虑屋面静荷载外,还应考虑动荷载,即非固定设施人员数量流动、植物生长空间、外加自然力等因素的荷载量。
本项目中,考虑到屋顶花园的荷载量为500kg/m2,屋顶的覆土厚度只能在20~40cm之间,因此我设计的植物选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有选择一些耐阳耐旱的小乔木和花灌木:如花石榴、碧桃、紫薇、山茶、木槿、腊梅、月季、南天竹、栀子花、铺地柏、百里香、六月雪等。这些植物都是一些较为低矮的植物,高度都设计在2m以下,这样整个屋顶花园的植物层次较为单调。为了丰富花园的植物层次,特地查看屋顶结构图,并与结构师以及业主方沟通,选定屋顶有结构柱的地方,用树箱种了2棵较大的乔木金桂。
表1 屋顶花园相关材料荷重参考值:
与园路的结合
园路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驻足空间,在项目中既为游人提供观赏风景的通道又联系各种植物群落、水景、山石、草坪、建筑、雕塑和花坛等园林要素,并与之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具有导游、组织交通、划分空间界面、构成园景的艺术作用。园路的面积在项目中占很大的比例,又遍及各处,因此两旁的植物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项目景观,现例举两种项目中的园路植物设计。
平坦笔直路旁的植物设计。平坦笔直的园路通常是主要道路,我在两旁采用了规则式植物设计,并选用树形较好的香樟进行列植,在下方种植了开花的三角梅,丰富了景区内的色彩。在入口处我也设计了规整的树阵,选用了南方植物蒲葵,可以烘托入口气氛。
蜿蜒曲折的园路旁的植物设计。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以自然式设计为宜。沿路植物景观在视觉上应有挡有敝,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我上木选用香樟、鸡蛋花、龙爪槐、青枫、凤凰木、紫薇、垂柳、雪松、洋玉兰、樱花等,下木选用蜘蛛百合、小叶杜鹃、铺地柏、紫花马缨丹、斑叶麦门冬、日本鸢尾、蓝星花、轮伞莎草、菖蒲、葱兰、韭兰、爱丽丝鸢尾,马尼拉等,形成有草坪、花地、灌丛、树丛、孤立树的不断变化的自然植物景观(图3)。
3 结语
做好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工程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但是我们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除了应在遵循传统总结出来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与其他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怎样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结合,才能达到景观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胡旭明,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J]山西林业,2008(1)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 (明)计成撰,胡天寿译注.园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景观施工总结报告 第4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项目概况】:株洲湘江风光带北起石峰大桥,南至滨江路与珠江路交口,全线长度,总用地面积约105万m2,宽80m~200m不等,其中绿化景观覆盖面积约40万m2,全线从南至北穿插湿地公园、蝴蝶谷、康园、欧式酒吧一条街、快活林、花溪、大型沙滩、湾池、株洲史浮雕墙等16景点。项目全线绿化草坪面积约为20万m2;各类花、灌木的面积约为20万m2;栽植乔木约为万余棵;水生植物约20万m2。本项目的设计理念为“大观自然,细品文化”。
1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施工常见问题有:管理不到位,苗木的选取、种养不规范,以及施工预处理不到位等相关问题。大型风景园林项目由众多子系统构成,既有土建施工,又涵盖了水体、植被、雕刻、环境等诸多领域。无论哪个体系出现设计问题或施工管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美感与实用性。因此,实际施工中应从设计源头入手提升项目的可操作性。并在施工中结合项目特点,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科学管理。
2风景园林项目的施工技术创新
本工程既要满足防洪的需要还要确保所有景观设施能够经受洪水的考验,因此本工程对安全等级要求较高。项目划分为十二大项专业工程,对承包单位是极大的挑战,牵涉道路、排水、园林景观、绿化、建筑、雕塑、灯饰、自来水等专业施工队伍多达20余个,造成交叉施工影响大。
宾格雷诺护垫护坡新技术
沙滩临水护坡结构施工采用宾格雷诺护垫,既可有效防止河岸遭水流、风浪侵袭,还能保证水体与坡下土体间的自然对流交换,其特有的柔性结构设计使其对不均匀沉降具有较强的变形适应能力。同时,雷诺护垫能与环境很好融合,在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引湘江之水,再流入湘江”的生态水系景观
本工程中的北部湾池共由四个生态水池组成,属于自然循环的水景体系;南部湾池根据现有地形引导蓄水,种植水生湿生植物,形成了一个及湿地、滩涂、湾池特色于一体的自然风貌景观区域。在湘江风光带中,各个水系景观则是引湘江之水,再流入湘江。由于湘江水质清澈,富含氧分和各种矿物质,无需其他人为处理,大幅降低了后期维护费用,完全符合 “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要求。
经济耐用的塑木广场
天元广场、水涧园路平台、花堤挡墙铺砖中采用了可回收的塑木复合材料。这种新材料具有木质质感、耐水防腐、防虫蛀、防滑、不易开裂、组装安装简易、经济适用、色泽恒久稳定、抗撞击、品质经久耐用等诸多优点。
运动广场新型地面材料
极限运动场采用了水晶地坪面层(面积约为900m2),它是以彩色玻璃为骨料,混合特制的合成树脂,通过分道喷涂的施工工法直接在水泥基础面上铺设的一种涂层系统地坪。该地坪最大优势在于摒弃了传统地坪漆在涂料胶水中添加色料,以彩色玻璃骨料为显色面,其涂层色相更加持久。此外,由于玻璃骨料的高硬度作用,彩色玻璃骨料的刚性与树脂的柔性相济,使涂层表面强度加大,突破一般涂层耐磨耐刮性能不高的技术瓶颈。
3建设模式新,管理成效好
采用“三轨”运行总体进度安排方案
结合众多专业特点,经过深入分析采用“三轨制”运行的总体进度管理方案。即:设计、审批与招投标、施工这三部分。通过这种方案大幅提升了各分项工作的速度。本项目于2009年7月就达到了三通一平标准,同年9月10日完成施工方案并进入招投标编制阶段。
采用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新模式
本项目采取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EPC总承包招标模式。终确定设计施工总包单位为上海某设计研究院即株洲市政组成联合中标体,并由中标单位:湖南湖大建设监理公司负责全部监理工作。EPC总承包整合了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和项目管理资源,使设计与施工得以有机配合,有效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
实际施工中,本项目对EPC总承包模式进行了改进。其一,价格管理沿用了清单招标模式,并包死一定总价的浮动范围;其二,工期管理总工期开口,即不包死总工期,但节点控制工期采用闭口,即包死节点工期;其三,资金拨付、结算按既有建设模式审批程序进行,即指挥部对工程进度款按合同并经监理、中介审计所确认的造价进行支付。最终由中介审计所、监理、株洲市财政评审中心负责结算;其四,对该工程实行了工程监理制度;
力推方案落地
本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征集湘江风光带设计创意活动,植物专家对湘江生态植物的研究,文史专家对株洲历史工业文化的研究等活动,并将三次大型活动情况都汇集成册。此外,还组织指挥部人员、设计人员奔赴长沙、成都等地实地考察,增加了指挥部及主创设计人员对滨水景观设计施工的感性认识,为设计主创人员提供了大量的⒖甲柿希推动了该工程的设计方案落地和设计进度。
将设计理念落实到位
与长沙等地相比,株洲的湘江风光带具有独特之处,株洲湘江风光带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作为设计核心思想,从方案设计到现场施工贯穿始终。
设计和施工中包含了湘江原生态的保留和修复,也对湘江景观效果的完善和再创造,通过新建山、水、桥、城和植物群落,使湘江以更加璀璨的光芒展现在市民面前。针对原生态的保留和修复,充则分利用现有地形、地物,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在整个过程中,保留了原有植物群落,补充本土植被,再织原有环境体系,根据其自身特色自我演替,形成低养护、生态、低碳的“绿色江滩”。结合多样滩地形式,因地制宜地营造特色湿地景观,重现了昔日沙滩美景,形成随江水及大自然生长的特色“滩涂景观”。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分析了现有环境资源,巧妙地利用了原有水利防洪设置,延续了多层岸线的理念,通过不同造型和界面柔化了原来生硬的防洪岸线,丰富了城市的滨水空间。
景观施工总结报告 第5篇
【关键词】 社会影响 总体评价 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工程 社会效益
目前为止,国内专门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而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将有助于尽早预防、避免或缓解因项目的实施产生的消极的社会影响或社会问题,有助于保障项目与所处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规避或化解社会风险,从而提高项目整体效益,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完善政府职能具有显著的时代意义。
一、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兼顾原则。指标的选择应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各类指标能充分反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社会效益的内涵,指标的物理意义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必须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处理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的取得应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数据测定处理必须标准规范,同时指标的设置也要注意指标数据的可得性,而且指标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指标在定性方面应注重机理分析和类比分析,尽量排除主观因素,描述客观合理;在定量方面,选取的指标应简单明了,含义清楚,指标体系应层次分明且符合逻辑性,判断依据和量化标准应可靠合理,评价方法繁简得当,实用可行。
(2)相对独立性原则。描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社会效益的往往存在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独立性的指标,从而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取指标时,有的指标是定性的,有的是定量的,遵循定量的数据和非定量的信息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为实现定量评价,一般应尽量选择可度量或可测定3的特征,并使用恰当的数学模型方法来评价。
2、指标体系的框架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文献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对各类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将该评价体系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社会影响评价,准则层是社会适应性、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影响、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其它影响。构建指标的依据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目标,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的过程及方法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各因素在系统中的变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对系统进行评价时,需要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系统特点,做出正确评价。在此,选用层次分析法,把客观判断与主观推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用以确定各指标项的权重。
本研究邀请社会影响方面的专家以及地质、环境、经济等各方面专家和主管部门的领导,通过两轮征询,按照1-9标度法,给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经过统计,得出判断矩阵,并用特征根法算出最大特征值并算出指标权重向量W,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小于或等于时,说明rij估计的基本一致,可以求得W,作为N的权重,否则需要重新估计,最后可得到各指标层权重及各指标归一化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
CI=(?姿max-n)/(n-1) (1)
CR=CI/RI (2)
由AHP确定的各指标权重,从准则层总排序结果来看,D(对资源环境的影响)>B(社会经济效益)>C(社会环境影响)>E(其他影响)>A(社会适应性)。客观反映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重在改善环境的目标,同时发挥其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效益。
从各指标的权重排序来看,权重最大的是D6(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率),其次是B5(静态投资收益率)和C4(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说明专家认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首先必须治理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根本;其次,投资项目要注重投入和产出效应,要做好规划,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实现项目的低成本,高效益;另外,项目的社会影响的重要实现是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
2、数据调查及评价
(1)确定评价集。本研究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社会影响分为五个等级:
V={好,较好,一般若,较差,差}
(2)确定隶属矩阵。对各专家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得到对于指标Xit每个评语下的个数,则Xit对于第t级评语的隶属度为
rit=vit/∑vit(t=1,2,…,5) (3)
基于景德镇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特征,研究邀请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专家、社会影响评价专家及相关社会学、经济学专家学者共34名,组成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专家组,依据2004年至今景德镇市开展的全部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后期影响和随机地对其中1/3的项目实地考查,对相关指标进行评判决策,最终形成了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结果。如评价专家组有5名专家对“社会环境影响”中的“群众满意度”指标同意为“好”,则该指标在“好”等级上的评价值确定为“5/34”。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各准则层所包含的指标相对于各等级的评价值矩阵Rk。
R1=
R2=
R3=
R4=
R5=
(3)模糊综合评判。采用普通矩阵乘法,经过合成运算,得到各准则层的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
B=WRk (4)
B1=R1×w1j=( )
B2=R2×w2j=( )
B3=R3×w3j=( )
B4=R4×w4j=( )
B5=R5×w5j=( )
记R=B1B2B3B4B5=
B=RWi可以求取项目对各等级的隶属度矩阵
B=( )
因为∑bj=1,不需要归一化处理。
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结果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评语中“较好”的隶属度最高为,“一般”次之为。“好”的隶属度为,也明显高于“较差”和“差”的隶属度。同时,结果也表明,评语“较好”的隶属度高出评语“一般”仅,评语“好”和“较好”的隶属度之和为,对“较差”、“差”的评定仍占一定较大比重,可见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虽然较好,但并不显著。
三、评价结论
1、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社会影响总体评价较好
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景德镇市近十年来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总体社会影响较好。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可使遭到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恢复,各类矿山安全和环境隐患危害得到消除,使矿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充分改善矿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矿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还可改善矿区投资环境,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安置部分剩余劳动力。这将极大地鼓励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当地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效益十分突出。
分析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社会效益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与。景德镇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以矿业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给景德镇市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留下了很多需要恢复治理的老账。景德镇市各级领导和矿区群众,充分认识到积极推动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对于改善景德镇市矿山环境,保护资源,推动景德镇市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景德镇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规划2010―2012年开展景德镇市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片区11个,涉及各类矿山73个,治理矿区总面积4669公顷。
(2)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加强地方资金配套。2004年――2013年6月期间,景德镇市共有14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申请到中央及地方各类资金共19505万元。景德镇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获国家立项批复,2010―2012年每年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支持。另外,景德镇市每年从财政资金中配套部分资金,并以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出资,2010―2012年景德镇市地方(企业)共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将近6500万元,积极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3)重视前期调研规划,注重方案编制实施。合理的项目,高质量的工程是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前提。景德镇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非常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旨在摸清治理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质环境等情况,合理规划治理后土地用途,按照宜林、宜垦、宜景、宜渔、宜房等原则,多方论证,选择适宜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改善环境和矿区群众生活。同时,他们要求相关部门按规定编制治理方案,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全程监督治理项目实施,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执行,认真落实项目任务,保障工程质量。
(4)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从前期调研到方案编制,再到工程的实施,都很重视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首先必须消除各类矿山安全和环境隐患危害,保障矿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根本目的;其次要充分改善矿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矿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另外,治理方式、治理技术和治理后的用途规划,除了考虑自然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外,还要考虑景德镇市今后经济转型,长远发展的需要,既要改善矿区投资环境,又要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要尽量安置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2、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社会影响需要进一步增强
(1)加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实现投资与效益挂钩。目前,虽然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但大多数废弃矿山或无主矿山的恢复治理任是以国家或地方财政出资为主。在一些地方,存在一味新开项目,追求加大投资,却不注重项目的效益,导致大量财政资金被占用,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例如总体评价中指标B4(静态投资收益率)“较好”的评价值为,“一般”的评价值为,“好”的评价值为,指标属于“较好”,但不显著。另一方面,目前,治理项目缺乏必要的社会影响评价,只是在矿山恢复治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或实施方案中涉及项目实施可能存在的风险评估,项目效益分析等内容,但是相关的分析或评价却十分简单,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有力的依据,并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没有突出项目实施的各方效益。因此,必须加强治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将综合效益与投资挂钩,同时,要将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纳入地方政府和干部绩效考核中,并提高项目社会影响的考核权重],促使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执行力度的提高,在实际项目运行中注意规避风险,提高效益。
(2)治理项目效益实现要由单项效益向综合效益发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环境保护类项目,它首先要突出实现的就是环境效益,但也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更好的社会影响。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片面追求治理面积而忽视其它目标取向的问题,导致矿山恢复治理的综合效益有所打折。如在总体评价中指标D1(矿区景观度)、D2(土地复垦增加率)和D6(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率)属于“较好”的评价值分别为、、,明显高于其他评价。而B1(劳动就业变化率)、B5(产业结构优化效果)、C2(城镇化水平)和C6(社会稳定)属于“一般”的评价值分别为、、和,明显高于“较好”和“好”的评价值。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项目,需要在完成环境治理的目标外,也要更加注重提高就业,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项目多元化的目标取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提高。
(3)加强治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突出项目的综合效益。调研中还发现,治理项目在实际实施中,存在治理技术过于简单化,缺乏深层次,全方位的治理,使得治理项目从表面上看效果较好,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例如,有的治理项目,只是对原有矿坑简单填埋,填埋土质盐碱化严重,基本上是寸草不生。为了实现增加绿地的目的,使治理效果看起来更明显,项目实施单位也只是在填埋区,附上一层20-30cm厚的黄土,用以植树种草。没有综合应用多种治理技术,改良土壤质量,从而改善包括地下水在内的矿山环境,实现在一个大生态系统内良性循环。在总体评价中指标D3(水质达标程度)、D4(大气质量达标程度)属于“一般”的评价值分别为和,明显高于其它评价值,也反映出了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需要依靠专业技术力量,发挥专业资质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优化防治结构,合理配置工程,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和合理的施工工艺,进一步加强治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突出项目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静:农地利用社会效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_: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3] 严金明、夏素华、夏春云:土地整理效益的分析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J].国土资源情报,2005(2).
[4] _、李小曼、李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以定西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6(4).
[5] 楼惠新:论农业项目的社会评价理论与方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
[6] 王军、罗明、龙花楼: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方法与案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3(3).
[7] 张明哲、社会效益:理论、指标体系与方法探索[D].兰州:兰州大学,2007.
[8] 杨庆媛、张占录、杨华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6(3).
[9] 冯露: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后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1.
[10] 王炜、杨晓东、曾辉: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5(10).
[11] 李永、胡向红、乔箭: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景观施工总结报告 第6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元素众多,传统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对于景观的需要,现代园林人的当务之急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因地制宜并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前卫的设计理念,追求创造出优美、实用、完善的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
1 前期准备阶段
接受设计任务、与甲方充分沟通
作为园林设计师,在拿出自己个人设计方案前要与甲方充分沟通,听取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对方对整个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总体框架方向确定了这个项目是什么性质的绿地,基本实施内容确定了绿地的服务对象。这2点把握了,规划的总原则就可以正确制定了。
实地勘察,收集有关资料
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后再动手设计。有时甲方提供的图纸并不准确,甚至差别很大,如果不能现场进行勘察,设计出来的作品很难体现设计意图,得到全面的表现,甚至变得面目全非。设计师应对基地进行总体了解,做总体构思时,针对不利因素加以克服和避让,有利因素充分的合理利用;现场勘察,收集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原始资料。
2 园林设计阶段
初步构思,总体规划
现场收集资料后,必须立即进行整理,归纳,以防遗忘那些细小却又较大影响因素的环节。在着手总体规划构思前,必须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招标书)。
场地规划的程序一般包括范围、目的、测量、收集数据、现场勘探、参与历史、费用计算等内容。一个项目的规划涉及许多领域,选址很重要;场地分析和综合土地规划,明确认识各种需要和关系,对场地因素的细节对比分析和改进给予充分的考虑;确定项目的性质,确定一个项目的场地规划。
设计方法及实践经验
场地设计
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中阐述,场地设计事实上是更倾向于环境设计。场地设计既包含着深厚的科学理性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需要丰富的理性知识和深厚的激情去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寻求制约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冲击的方法,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已达到场地设计的最高境界。同时,设计与成本核算相结合,作为园林设计师,不仅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还应能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了解甲方造价的需求,才能提供合理的设计。
形式规律
形式美规律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是一种内在的形式,是一切设计的核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形式要素被推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设计师综合运用统一、均衡、节奏、韵律等美学法则,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创造景观语言是最终目的。我们园林设计者对园林风格不但要求其形还要求其神,要在中国园林风格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园林设计上的精华,并结合当地独有文化,开发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植物的科学配置
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主要是: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因地制宜、适地适物;布局合理、满足功能;种类多样、季相变化;密度适宜、远近结合。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理想的植物配置是:乔灌花草合理结合;配置大乔木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
选择植物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地方特色原则、与城市性质相协调原则、园林建设的特殊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合理规划城市园林植物是塑造城市特征的重要手段,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地域性植物种类,从长远来说可以彰显地域文化。尤其是选择那些抗性强、适应性好的植物,使园林的特色更加明显,使园林的维护费用显著降低,从而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整体设施完善化
在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对整体设施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在园林景观中,为满足景观需要和游人观赏需要而设立的建筑、设备等称为园林设施。其中景观需要大致包括灌溉系统、下水、配电以及种植需要的种植设施等而为满足游人观赏需要的有游乐设施、观赏、休憩需要设立的各种景观小品。
3 施工配合阶段
作为整个工程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往往同时承担着总体定位、竖向设计、道路广场、水体,以及绿化种植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不但要按时,甚至提早完成各项设计任务,而且要把很多时间、精力花费在开会、协调、组织、平衡等工作上。而业主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精益求精、对施工周期的缩短,都要求设计师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踏勘建设中的工地,解决施工现场暴露出来的设计问题、设计与施工相配合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从放样开始,作为设计师就应亲临指导。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置身于现场,设计师更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作为一名园林设计师一定要多去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以积累经验。
4 结语
园林绿化可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增加城市景观,为人们提供生活、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为此,园林设计者肩负着绿化美化环境的重任,要勤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以人为本,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将爱心、美好融入设计给人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