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1篇
(1) 交代记叙对象 /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事件)/ 暗示或揭示文章中心
(2) “XX”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
(3) 题目新颖/设置悬念/运用……手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常见手法:修辞、象征、以小见大、对比、化抽象为具体…..)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2篇
★散文阅读题型总结
(一)理解词语含义
2.运用修辞的词语:理解词语本义;联系语境分析修辞;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深层含义。
3.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先在文中定位词语;根据语境分析,得出答案;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
4.含义特殊、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解释词语本义,确定其色彩(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联系语境,确定词语的特殊用法(如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词类活用等);结合文意确定从几个层面去解答。
(二)理解句子含义
1.含蓄句:联系语境,揣摩句意;揣摩语句的感情因素;也可分析语句中的关键词。
2.修辞句:明确对象;分析修辞;抓关键词,结合文意理解语句内容;将语句还原成没使用手法的意思明白的语句。
3.结构句:通过其位置来确定含意,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3篇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4篇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
“不亦……乎” “有……者” “得无……乎” “如……何” “奈……何” “然则……”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4)何以 拿什么,凭什么 例:何以战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5篇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例:“何陋之有”——有何陋?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A于
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
B以
例:屠惧,投以骨。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6篇
①记叙: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做的叙说和交代。
②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地描绘, 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生动形象。
③说明: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④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突出感情,增强感染力引起共鸣。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7篇
1.以直译为原则, 特别是重点字词一定要翻译出来 。
2.体现句式特征(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反问句、省略句)
3.语句通顺、 连贯,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4.带上标点。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_留_,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_删_,就是删除。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8篇
①(本身)交代了……内容(概括内容);解释了…的原因;
②(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形象),丰满了人物形象。
③(情节)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丰富了故事情节
④(主旨)丰富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旨。
⑤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9篇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基本形式:“……者,……也”,“……,……者”,“……,… …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肯定
(1)“为” 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 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
(6)“…,…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7)“…者,…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8)“…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9)“…,…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0)“…也”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否定:
(11)“非” 兵革非不坚利也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10篇
“绝”,有丝有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
① “天柱折,地维绝”( 断 )
② “群响毕绝” ( 消失 )
“绝”也可引申为“极点”或“极了”之意,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是极致。
③ “以为妙绝”( 极了 )
人物阅读理解考点总结 第11篇
【人物描写】五大基本描写(“外语动神心”)、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答题思路:
①运用了“XX 描写”(一种或多种)
②生动形象写出了(某某某)……的心情/性格形象。
③表达了……感情(对别人)/为下文……做铺垫(对全文内容/结构作用)
【环境描写答题思路】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1)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答题思路:
①(本身)交代了……(时间、地点、天气、背景);渲染了……氛围;
②(人物)烘托了人物……心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