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汇总45篇)

admin
导读 三、若打破区域界线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建议。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对不同安置方式的.搬迁对象给予差异化补助。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对不同安置方式的.搬迁对象给予差异化补助。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篇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情况说明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温饱和实现脱贫奔小康而采取的扶贫新举措,其内涵是把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群众搬迁到一个适宜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地方,促进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结合,实现的目标是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根据区政府区长赵众炜同志对全区重点项目进行督察的重要指示,我镇立即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进行梳理。现就梳理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土地调整难度增加。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客观上已增加了土地调整难度。过去,农民承包的土地要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农村的各项“提留”也依据耕种土地的多少进行收取。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耕种的土地不仅不纳税,国家对种粮户还实行了“直补”等惠农政策。过去把土地视为“负担”的农民,在未找到新的、效益比耕种土地更好的发展门路之前,不仅不愿转让土地,而且还看到了土地在被征用中带来的潜在价值。因此,客观上增加了易地安置土地的调整难度。

(二)群众自筹比例高,负担较重。由于近年来建筑材料、人工工资等持续涨价,群众自筹比例加大,绝对贫困群体没有能 ― 1 ―

力拿出自筹资金,使真正的扶贫搬迁对象搬不出,导致这部分群众“望而却步”,不敢搬迁,想搬、怕搬、搬不下来。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由于移民安置点建设资金有限,虽然说整合了部分资金,但因资金缺口大,使得安置点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落实到位。

二、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的建议。

结合我镇近几年的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实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增加扶持资金总量,提高项目建设补助标准,降低或者取消地方配套资金比例,以确保工程顺利建设并圆满完成计划建设任务,切实提高扶贫成效,真正使易地搬迁成为“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二)认真开展摸底调查,选准搬迁对象、摸清安置点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安置地。

(三)加大项目的整合力度。建议上级在制订扶贫搬迁政策的时候,对整合各部门资金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在源头上形成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为基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若打破区域界线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一)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是社会治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打破区域界限后,我镇外来人口流动将更加频繁,组成将更 ― 2 ―

加复杂,将进一步增加我镇的社会治安管理压力。二是集中安置困难进一步增大。打破区域界限后,在进行集中安置时,由于群众土地观念浓厚,不愿意离开故土,这就给集中搬迁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建议。加大扶贫搬迁安置点后期扶持力度。凡是涉及到易地搬迁工程的地区都是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的地区,其安置点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后续产业条件都很差。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显然不够,还要培植后续产业发展。建议增加项目资金用于安置点的交通、水利及饮水、基本农田等建设和后续产业的培植,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后劲。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篇

我以此次巡查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对照反馈问题清单,认真反思自己不足,立查立纠,立行立改,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拓宽业务知识学习面 首先充分认识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抓好落实的基础和途径。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习主线,力求通过学习使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上有较大的改变,全面、系统、准确的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打下坚实的政策理论功底。二是加强务实学习,彻底改变以往学习务虚、以干代学的毛病,给自己的学习定方向、定内容,结合单位的集中学习、自主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写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多探讨,多钻研,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注重实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能够使自己更加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在分管工作上得心应手,在推动工作上动力十足。

(二)提高党建工作认识,提升党建责任意识 深刻认识党建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一是从思想上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有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理念,

(三)扎实认真做扶贫精准帮扶解民困 做好扶贫工作,自己必须深刻理解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充分认识精准扶贫是对干部思想作风的一场考验,是检验干部素质能力的试金石。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将沉下身子,扎实用心的开展工作,仔细认真调查清楚我所帮扶的五户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摸清吃透户情,因户施策。一是宣讲好党的扶贫政策,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双手实现脱贫解困,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二是对贫困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尽自己所能给予最大帮助。个人力量解决不了的,及时主动向组织反馈;一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贫困户的理解,树立脱贫信心。

以上对照检查整改的问题和原因可能还不够全面,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也不一定到位,针对今后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自我检查,立马改正,根据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对解决问题的进度、质量、效果情况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易地扶贫搬迁整改报告

根据《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审计发现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摸排整改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县高度重视,要求县发展和改革局、扶贫移民局和所涉乡镇认真对照《通知》五个方面的反馈问题逐一排查核查,认真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搬迁对象

我县组织对2016—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各项目乡镇进行了全覆盖排查,经认真复核,未发现搬迁对象识别不精准情况,不存在已搬迁人口不在搬迁对象范围内。

二、搬迁任务

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共计划完成、3个乡(镇)5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440人,历时2年,现已累计完成96户360人顺利搬迁入住,占总任务的80%,剩余24户80人待发改局验收后搬迁入住。

三、未搬迁已脱贫

经与扶贫移民局对接核实,《未入住已脱贫名单》中,县已脱贫未搬迁入住的搬迁户共17户,其中镇2户已搬迁入住,并在系统中进行了标注;乡6户、镇9户因已脱贫户享受脱贫不脱政策的相关要求,纳入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目前住房均已建设完成,正在筹备入住事宜,待发改局验收过后,入住信息再录入系统。

四、农户自筹资金

按照中央、省有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标准,严控三条红线,坚守三条底线,坚持“标准主导、标准优先”,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建房补助政策”,给予1人户家庭一次性补助万元,2人户及以上家庭人均补助万元,严格控制户均自筹不超1万元,参照本县人均收入实际情况,我县不存在因搬迁举债返贫现象。

五、住房面积情况

在住房面积上,严格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我县对2016年—2018年各项目乡(镇)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发现存在个别超面积问题,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

一、项目背景

宁县新庄镇颉家村地处董志塬南端,距县城45公里,镇内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镇还有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生活在缺水、少电、无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极差的沟、湾、梁、峁、掌等地方。这些区域是干旱山区,也是贫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下,难以摆脱贫困,为了彻底改变他们的居住生存环境,必须下决心实施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这对改变生存条件,稳保扶贫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建设,改变生态环境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提高人口素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响应^v^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扶贫治本之举措。

二、项目概况

新庄镇位于宁县西南部董志塬南端,东涉马莲河,与中村分界,西南至泾河之滨,与陕西省长武县、宁县长庆桥镇毗邻,北靠太昌乡。海拔高度896—1213米,相对高差3170米。北纬35°20′,东经107°48′。年降雨量500—600MM,平均气温℃,光照时数小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镇共辖24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8616户,总人口36094人,其中农业人口35146人,非农业人口948人,人口窑度每平方公里282人,钱镇总土地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567亩。

㈡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提供,,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6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6元。粮食总产量14200吨,人均粮食产量XX公斤。全镇通电户数户,街区及1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受益农户2975户,受益人口13388人。镇村道路总长52公里,柏油公路公里,砂石路面公里,全镇村村通车、通邮。7个行政村通上了有线电话,全镇固定电话装机量达到758门,建有3个移动通讯基站。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1、搬迁原因

迁出区自然村均处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山区,居民基本上都生活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沟、湾、梁、峁、掌等不利于人群生存的地形地貌上。农户居住极其分散偏僻,水电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经济收入低,极端贫穷,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素质普遍低,且呈下降趋势,居住条件落后等。总之,干旱缺水,无电无路,停息闭塞,上学困难,就医看病难,这些因素是我镇贫困移民搬迁的主要原因。

2、迁出方式

新庄镇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采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迁出区不留一人一户,使迁出区域能够封山禁牧,植树造林,迅速恢复生态植被。

3、搬迁人员

20XX年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其中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搬迁人员中老年人XX人,儿童XX人,劳动力XX人。搬迁人员花名册见附表。

㈠安置区基本情况

两个安置区共有土地面积XX亩,其中耕地面积XX亩,有撂荒地XXXX亩,复垦土地XX亩。

安置区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作条件好,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区域,学校、医院均有,电视、电话畅通,附爱吃有公路主干线通过,地下水资源能够保证人畜饮水,电力设施齐全,附近有砖瓦厂,水泥预制厂和养殖场,能够使一部分群众就近做工和进行家庭养殖。也可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接收区大量的可复垦利用土地,人均产粮XX公斤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XX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元以上。

西南门村安置区。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青公路经过之地,全村有XX户,XX口人,当地人均耕地XX亩,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可为搬迁农户提供土地XX亩。周围水电路公用设施齐全,群众基础好,可为移民提供土地XX亩。

四、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为:一年搬迁建家园,两年定居抓收入,三年脱贫又致富。

1、基础设施面。项目实施后,搬迁移民户均拥有占地亩,居住面积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XX平方米的住宅一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

2、完善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增加校舍面积XX平方米,改造校舍XX平方米,新建卫生所两年,配备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证迁入农户的子女当年就可以入学教育,群众能够得到医疗保健服务。

3、经济目标:迁入农户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X元,人均产粮量达到XX公斤以上。

五、建设方案

㈠人员搬迁方案

20XX年计划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具体是西南门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颉家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

㈡安置区建设内容及方案

1、土地开发方案

为了解决迁入区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有保障条件,两个安置点共提供可开发利用土地XX亩,土方量为XX立方米。主要是复垦旧庄基和平整撂荒地,其中西南门村XX组提供开发利用土地XX亩。

2、供电

为了解决群众照明问题,需对迁入村安装30KV配变2台,10KV线路XX公里,线路XX公里,户表工程XX户。

3、道路

计划修建农一级及住宅区道路XX公里,其中西南门安置点XX公里,颉家安置点XX公里。

4、人畜饮水工程

建人畜饮水2处,新打机井1眼,16米30立方米水塔1座及配套设施;建供水房间,检修井XX个,铺设供水管线XX米。

5、卫生所

为了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医疗保健需要,计划新建村级医疗卫生所两年,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每个安置点建设砖混结构瓦房XX平方米,分别设置门诊室、药房、治疗室和观察室。

6、学校

为了使搬迁农户的子女能及时上学,按需要为两个安置点扩建校舍XX平方米,维修改造旧校舍XX平方米,购置桌椅XX台套。

㈦住宅

通过开发废弃庄基和撂荒地为移民提供农宅基地XX亩,修建占地XX亩的农户住宅XX套,建筑面积XX平方米,修建围墙XX米,并修建大门、厕所、猪圈等。

8、新建XX村村部,建筑面积XX平方米,为砖混结构瓦房。

六、投资概算

㈠投资概算依据

1、《甘肃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

2、《甘肃省建筑工程基价定额》(20)居民建筑,水利、交通农电、卫生、教育等有关规定和定额,结合以工代赈项目具体情况编制。

㈡投资概算

宁县20XX年共建立两个移民点,搬迁移民XX户,概算共需资金XX万元,人均XX元。其中:基本农田开发XX万元;生产基础设施XX万元;公共基础设施XX万元;建房XX万元;第一生产力补助XX万元;搬迁费XX万元;人员培训费XX万元,;勘察设计费XX万元;项目管理费XX万元(详见概算附表)。

㈢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来源为:需国家投资XXXX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XXXX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开发、农田水利、道路等方面建设;预算内专项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卫生所、学校、农电线路等方面建设补助;市级财政配套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生产生活补助及农民培训等方面建设补助;地方政府及群众自筹XX万元,主要用于移民建房。

3月27日,炎陵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饶祥明率县发改局、国土资源局、住建规划局等联村单位负责人,深入该县垄溪乡古塘村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炎陵县垄溪乡古塘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111人,其中有12户申请“易地扶贫搬迁”。饶详明一行深入到古塘村古塘组,走访了石生华、钟乾仁等10户贫困户,与群众深入交流,实打实了解情况,面对面宣讲政策,并就安置方式、建房选址等问题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落地、落实。

座谈会上,饶祥明一行听取了古塘村精准脱贫工作汇报,与会村民代表作表态发言,与会后盾单位负责人作相关政策说明,并就如何做好古塘村精准脱贫易地搬迁工作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就如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饶祥明指出,一要明确帮扶对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帮扶,并按照村民自愿、规范程序的要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相关工作。二要明确资金筹措,确保不增加贫困户经济负担。三要明确建房要求,村民可选择“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规帮建”等方式建房。同时,搬迁农户要积极配合,服从规划和施工建设要求,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推进。最后,饶祥明就垄溪乡和古塘村20的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具体指导。

《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工作汇报》

土资源部门:

我们是柳林县xx镇xxx村。位于县城以北20公里,xx镇以东5公里。全村农业人口421人,非农业人口62人。土地面积1800多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广种薄收,人均年收入一千多元。地形地貌属高山林立,沟壑纵横。信息封闭,经济落后,交通极差。本来人蓄饮水就很难满足,再加上我村是压煤村庄因地下采煤频发地质灾害,土地严重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沽竭。旱井无法蓄水,住房安全受到威胁,如此困境直接制约着xxx的经济发展,一直无法摆脱贫困的面貌。

现在因我村属压煤村庄,整村座落在凌志能源有限公司下属的山西亚通柳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的田煤上。现公司为节约不可再生能源,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解决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区经济的和谐发展。矿方与我村委商议对我村实行整体搬迁移民。这样对于我们村的发展是个良机,既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法,又可改变整村的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加快发展经济,及早脱贫致富。村委与矿方多次商谈,移民项目已确立,矿方出资修建xxx村委配合,对xxx村实行整体移民搬迁,建设一个崭新的xxx新村。

其次,我村有几百年的村史,旧村址居民居住特别分散,占用土地约300多亩,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修建的新村是集中居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约占地100多亩。入住新村后将旧村复垦为耕地,从而节约土地200多亩。这样也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政策,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弊。

xxx全体村民召开移民搬迁大会,征求村民意见,全体村民愿意整村搬迁移民。现已成立由政府村委矿方组成的移民领导机构,一切移民实施方案已成熟。现申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复,准许支持我村移民搬迁。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20xx年易地移民搬迁143户527人,预脱贫79户300人,完成对金子坪村摘帽,今年以来,xx县板桥口镇多措并举,强化督查监管力度,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部门联动。镇国土和村建部门协同村“两委”,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户屋基的选择,屋基的选择最好靠近交通线,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滑坡段,经过国土和村建部门的努力,易地扶贫搬迁户已经选好了屋基,房屋修建相关程序也在有条不紊的办理中。

加强监管。该镇成立易地移民扶贫搬迁监管领导小组,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或“联户自建”的方式,不超建筑面积,加强工匠在施工过程的责任监管和安全监管;记录好施工日志,将移民搬迁户落实到镇、村、组干部,联户干部人员做好巡查记录。

强抓质量。工程建筑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砖瓦、技术指标由施工单位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明,并经县质检部门认可签字后方可使用。要求签订施工合同,双方权力责任要明确,施工期限要清楚,按施工期限完成任务。通过管理制度,对易地搬迁项目的全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工程质量,项目资金安全使用,做到切实让贫困群众满意入住。

产业扶持。贫困户旧房换新房后,更需其他方面的`扶持,比如发展种养殖业,鼓励其参加技能培训等,取得一技之长,各村充分利用好农民夜校及专合社的带动作用,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帮助早日脱贫奔康。

XX年以来,在县纪委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聚焦主责的方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和两个“十项规定”,以“创铸树”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现将工作自查如下: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篇

本人能够自觉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v^关于加强和维护^v^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维护^v^^v^^v^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在工作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v^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参加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基层党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打赢五场硬仗(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社会治理),争创五强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定自己理想

信念和宗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不搞家长作风,坚持末尾表态,切实做到“四个服从”,班子成员能够畅所欲言,自己也能够带头贯彻落实区委和区政府各项决策,自觉遵守和维护区委的领导,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得到贯彻和落实;本人一贯热爱党,忠诚于党,牢记党的教导,拥护党的领导,遵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的权威,严把组织程序,未越权办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和安排。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己没有干涉和插手镇上项目工程,也不容许他们,更没有为他们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存在违反“五个必须”要求、搞“七个有之”的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从来都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能做到的坚决办理,对人对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从来不搞封官许愿,没有拉帮结派。在工作中,注重发挥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的聪明才智,讲究雷厉风行,奖罚分明,不搞平均主义,不当老好人,更没有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从未出现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等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4篇

北社乡地处平顺县西部台地,周边北依潞城,西邻郊区,西南与壶关结界。全乡辖25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国土总面积102986亩,耕地面积27414亩,5081户,16085口人。其中:秦家后等7个村地处西岭沟两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生。

根据上级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现秦家后等7个村,13个自然庄,117户,417口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具体情况如下:

一、迁出村的基本情况

北社乡共有秦家后等7个村涉及申请移民搬迁,其中秦家后(2个自然庄)整村搬迁42户,125人;西北坡村东头自然庄5户,25人;庄上村北岸自然庄22户,82人;牛家后村西麦、东边2个自然庄8户,38人;东河村新农村、常家后、南岸上、东河4个自然庄19户,71人;集林村后沟自然庄3户,13人;北社村西南沟自然庄18户,63人。

迁出原因:

通过对秦家后等7村的实地调查,实行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条件落后。欲搬迁的村民中有117户地处残垣沟壑区,居住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大中型货车无法进入村内,造成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产品运销难,群众出行难,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

2、吃水困难。由于地域偏僻,村民们吃水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村民吃水仍靠降水,遇到天气干旱经常缺水,且水源较差,安全用水无保障。

3、居住条件简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需搬迁群众大多住在六七十年代土窑洞或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群众房屋存在窑洞裂缝,房顶梁、掾朽烂,墙体掉土,时常漏雨。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4、上学就医难,通讯网络难以覆盖。所搬迁7个村中距周边学校都在3公里以上,远的在6公里以上,孩子上学困难,致使个别孩子因故辍学。大部分另迁他处觅学。在医疗方面,群众看病很不方便,缺医少药,有些病常常被耽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增加了群众负担,群众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另外,文化生活落后,电视、电话等通讯覆盖不到,与外界沟通困难,而且缺少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的渠道,导致观念陈旧,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二、迁入地的基本情况

鉴于上述原因和实际状况,通过多次会议,集中群众意见,对我乡秦家后等7个村117户417口人实行易地搬迁,选择移民新区具有如下有利条件。

1、北社村移民新区

(1)地理位置。北社村新区位于北社村北楼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规划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符合入迁条件。

(2)建筑规模及占地。该安置点共规划117户417口人,占地平方米(亩),能容纳移民搬迁户。

(3)迁建新区的有利条件

北社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①交通条件优越,省道李东线和县道成小线穿村而过,群众出行及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②水电通讯设施功能齐全。该村现有50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水源来自平顺集中供水工程,可满足4000人正常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供电方面,本村现有500KVA变压器2台,100KVA变压器3台,可保证5000人日常用电。通讯方面,拥有移动、网通、联通基站各一户,有线电视开通使用。完全可以满足移居之用。

③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合理。本村现有集水、电、暖于一体的中学一所,住宿制小学一所。可容纳1000名学生就读。图书室、仪器室、操场、食堂、宿舍、电教设备等教学设施齐全。20新建高标准,总面积平方米卫生院一所和村级卫生所一处,有医护人员14人,床位30张,配有B超、心电图、透视、胃镜、化验等医疗设施,为方便群众就医提供保障。

④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北社乡是文化大乡,村内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可以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建设规模内容和资金来源

1、建设规模内容

移民建设项目工程总占地平方米(亩)。其中,移民搬迁户房屋及院落建筑面积亩,巷道硬化、绿化、自来水管网、农电线路等公共设施占地10亩,房屋建设标准分为2种户型。具体如下:

(1)住宅工程:

①建设74套三间两层移民住房,每户占地面积168平方米,居舍建设面积95平方米。大门、厕所及院落73平方米。

②建设一栋五层单元楼44户,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楼房占地面积1060平方米,院落面积1060平方米。

(2)街道工程:

硬化主巷道250米,宽5米;支巷道180米,宽4米;硬化面积1970平方米。

(3)供水工程:

供水主管道采用50PE塑料管,支管道采用40PE、25PE塑料管,每户安装立管龙头及水表。共安装供水管道5680米,水表井51个。

(4)配电工程:

架设高压变压器1台,低压输电线路及入户线路5680米,配套入户电力器材118套。

(5)村内绿化:

小区四周种树绿化671米,小公园绿化面积672平方米。

(6)场地平整:

由于现有宅基地参差不齐,需重新进行场地平整。共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

(7)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占地1512平方米。

2、资金来源

(1)投资预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万元,其他费用15万元,具体各项工程投资如下:

①住宅工程:74户三间两层楼房,投资1480万元,平均每户投资20万元;

②五层单元楼房44户,投资812万元,平均每户投资18万元;

③街道工程:硬化1970平方米,每平方米120元,需投资万元;

④供水工程:5680米,每米45元,需投资万元;

⑤高低电输配电工程:5680米,电力器材配套118套,需投资95万元;

⑥绿化工程:四周绿化641米,绿化小公园672平方米,需投资20万元;

⑦场地平整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每立方米16元,需投资16万元;

⑧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1512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需投资万元;

⑨其他费用15万元。

我们通过申请国家移民搬迁补助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外,移民住房建设资金不足部分主要由群众自筹,自筹方式是:一是个人少量积蓄;二是农村信用社小额支农贷款;三是亲戚朋友资助和个人与村民相互投工投劳。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5篇

为了确保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如期完成,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xx县麻石镇采取“三举措”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该镇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共43户、180人,截止到3月23日前搬迁工程已全面启动。

抓督查,夯实基础。成立高规格督查机构,从党政办、扶贫办、国土所、村建站、财政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经常性地对相关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督办。镇级领导亲自挂帅,对重点村,一般村的问题进行专项督查督办。制定年度督查方案,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督查工作常态化。

抓机制,压实责任。注重督查程序。从规范程序入手,对交办、催办、报告、归档和工作标准作出规定,使工作有章有法。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专项督查、重点督查、不定期抽查等多种方式,每月进行专项督查。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排名”制度,对排名倒数第一的村进行处罚,倒逼村社干部重视,推动工作落实。狠抓工作作风。镇督查人员坚持现场督查,听取各方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坚持跟踪督查,实行“一件事跟到底、抓到头”的工作方式,确保工作实效。

抓导向,决策到位。对上级交办的重点推进事项,落实到相关部门、村社,每个事项明确具体责任人员。对在上级交办事项推进中遇到的突发问题,乡镇领导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沟通协调。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全程跟踪,每日通报事项进展情况,研究协调存在的问题,明确进度时限,全力抓好协调服务和督促推进,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建议,确保领导决策贯彻到位。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6篇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竹溪县地处秦巴山腹地,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农业基础薄弱,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新洲乡位于竹溪县城东部堵河上游,距离县城51公里,是全省重点贫困老区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区山大人稀,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就医、上学艰难,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XX年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区人均纯收入2203元,比全乡平均人均纯收入2555元低352元。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抓紧做好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区的广大农民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早日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特申报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现予以呈报。

一、项目建设规模及年限

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1、易地扶贫搬迁236户、1000人,建房面积21630平方米;2、新修乡村公路22公里;3、低产田改造26公顷;4、新修灌渠6000米;5、人饮工程:新修过滤池2个、水塔2座、引水管道25000米;6、生态能源建设:栏圈改造200户、3900平方米,农村沼气100户,水土涵养林6公顷。建设年限为1年(20XX年5月--20XX年5月)。

二、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总投资1850万元。建设资金由申请中央预算内、地方自筹、整合各类投资、搬迁群众承担四部分组成;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地方自筹70万元,整合各类投资80万元,搬迁群众承担1200万元。

三、效益分析

该项目实施后,搬迁户居住环境和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交通、饮水更加便利,每年可节约劳务支出50万元;农副产品的出售年可获利110万元;生产条件的改善,更有利于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种植业,特别是养猪和茶叶种植,使人平达到1头猪,户平1亩茶叶,每年可获利2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20元。

特此报告,恳请予以批复同意为盼。

二○XX年三月二十八日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7篇

20xx年,在省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座谈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20xx年我市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积极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截止20xx年年底,20xx年计划下达的5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解决了万人、万头畜的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新建和改建县乡村公路公里,完成项目总投资4865万元。20xx年第一批安排项目45个,总投资3726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410万元,省财政配套245万元,市县配套1071万元。截止目前,已有23个项目开工建设,全部项目预计明年10月底前建成。

(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展情况

自国家开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以来,我市20xx年、20xx-20xx年四个年度共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四批,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6176万元,中央其他专项资金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87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6624万元,搬迁贫困群众2872户、13798人、生态移民57户、241人。

20xx年我市环县被纳入了首批试点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609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33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276万元,安置移民250户、1000人。项目截止20xx年11月底,所有单项工程全部竣工,工程完成总投资万元,占计划的。搬迁贫困人口986人,占计划的。。20xx年底市上组织财政、建设、水务等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了初验,评为合格工程。

20xx年我市华池、合水、宁县3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3县项目总投资2971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1576万元,中央其他专项资金149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87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1159万元,搬迁贫困群众694户、3162人。截止20xx年年底,3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的。其中:累计新修基本农田亩;完成人饮工程8处及配套设施建设;新修道路公里;改扩建学校10所、卫生所11处;架设农电线路公里;建成移民住宅667户,占计划的。目前已有454户移民搬迁入住,占计划的 。

20xx年我市宁县、合水、镇原、华池4个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4县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301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万元,计划搬迁627户、3159人。截止20xx年年底,4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的。其中:累计新修基本农田555亩;完成人饮工程3处;新修道路公里;改扩建学校7所、卫生所5处、村部5处;架设农电线路5公里;建成移民住宅425户,占计划的。

20xx年我市有7个县被省上批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7县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966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922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万元,计划搬迁1358户、6718人。20xx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批复及投资计划下达后,我们及时向各县进行了下达,并督促各县抓紧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各县主要开展了在迁出、迁入区召开群众座谈会,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搬迁群众建档立卡、落实住宅建设用地、编制单项工程设计等工作,明年3月份项目可全面开工建设。

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总要求是:“一年建设、二年搬迁、三年稳定”。截止目前,我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体上进展顺利,各县都能依照省批方案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四制”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并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产业开发、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采取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认真抓好宣传公示工作,切实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扎实工作确保搬迁群众能够迁得出、稳得注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8篇

3月27日,炎陵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饶祥明率县发改局、国土资源局、住建规划局等联村单位负责人,深入该县垄溪乡古塘村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炎陵县垄溪乡古塘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111人,其中有12户申请“易地扶贫搬迁”。饶详明一行深入到古塘村古塘组,走访了石生华、钟乾仁等10户贫困户,与群众深入交流,实打实了解情况,面对面宣讲政策,并就安置方式、建房选址等问题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落地、落实。

座谈会上,饶祥明一行听取了古塘村精准脱贫工作汇报,与会村民代表作表态发言,与会后盾单位负责人作相关政策说明,并就如何做好古塘村精准脱贫易地搬迁工作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就如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饶祥明指出,一要明确帮扶对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帮扶,并按照村民自愿、规范程序的要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相关工作。二要明确资金筹措,确保不增加贫困户经济负担。三要明确建房要求,村民可选择“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规帮建”等方式建房。同时,搬迁农户要积极配合,服从规划和施工建设要求,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推进。最后,饶祥明就垄溪乡和古塘村20的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具体指导。

《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工作汇报》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9篇

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按照_、_关于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等地方贫困户生存发展问题,我区经过精准识别、评议、审核等程序,最后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现将我区落实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全区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涉及大幕乡、汀泗桥镇、官埠桥镇、马桥镇、**奶牛场等5个乡镇(场)。集中安置点6个,分别是大幕乡广东畈集中安置点、大幕乡西山下集中安置点、汀泗桥镇大坪村西关集中安置点、八角邱集中安置点、官埠桥镇窑咀村集中安置点、**奶牛场杨排洲集中安置点。

一、基本情况

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截止目前,全区6个安置点均已开工建设,5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各乡镇(场)具体情况如下:

**奶牛场XXX户XXX人,其中集中安置XXX户XXX人,分散安置1户4人。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工程基本完工。

汀泗桥镇XXX户XXX人,集中安置XXX户XXX人,分两处安置;分散安置2户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

大幕乡XXX户XXX人。集中安置点XXX户XXX人,广东畈安置点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西山下安置点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分散安置XXX户XXX人。分散安置XXX户主体工程已完工。

官埠桥镇安置XXX户XXX人,集中安置XXX户XXX人,分散安置8户XXX人,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

马桥镇安置XXX户XXX人,集中安置点已取消,分散安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进一步加快西山下安置点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其他安置点的附属工程建设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和负责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0篇

桃源县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685户12225人,其中:2016年完成2462人,2017年完成3938人,2018年完成5825人。集中安置点2016年14个,安置262户857人;2018年32个,安置1831户5825人,总体量居全市第一(约占全市总任务的65%)。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搬迁成效较好,特别是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上做实搬迁“大文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就学就医

一是促就业。为拓展增收途径,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我县多措并举将扶贫车间办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挑选引进了鑫诚鞋厂、美音电子、杰远电子、君和野茶等12家工作环境优、企业信誉好、容纳人员多、工作稳定、待遇较好的民营企业建成就业扶贫车间,开发了电子元件加工、制鞋、茶叶加工等岗位种类11种,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最终通过本地就业、公益性岗位、能人带动创业等方式,实现岗位收集和岗位开发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和扶持性岗位兜底就业一批、扶持能人带动创业就业一批,达到搬迁户“一户一人就业”目标。二是保就学。积极做好学校转接工作,进一步落实安置点贫困学生的教育助学政策,根据迁入群众适龄子女入园入学规模,合理调整优化安置点周边教育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加强迁入教育资源保障,满足搬迁户子女就近入学需求。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上学还要翻山越岭的历史。三是稳就医。严格落实“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先诊疗后付费”的健康扶贫政策,以户为单位为搬迁群众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和医疗精准扶贫救助档案,对患有重大疾病、慢性病的搬迁群众,制定“一人一策”靶向治疗方案,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切实保障贫困户就医问题,彻底改变了贫困户因为距离远,小病“等”痊愈的历史。

(二)“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

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乡村旅游、家庭手工业、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规模经营。主要采取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每年按照一定的受益比例参与多元化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升搬迁群众生活水平。据统计,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中,165户472人享受唐宸生态农业产业帮扶、131户438人享受冯鑫林木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帮扶、100户343人享受华星智能牧业有限公司产业帮扶等,其中主要采取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每年按照一定的受益比例参与多元化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升搬迁群众生活水平。

(三)“易地扶贫搬迁+”创新管理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1篇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我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做如下汇报,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鸭溪易地扶贫搬迁点基本情况

鸭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集镇西北黄金地段“鸭溪商贸城”,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计有平方米至平方米六种户型,是播州区西部占地面积最大、搬迁入住人数最多的安置点,覆盖西部7个镇(乡)87个村民组336户1415位贫困群众。具有覆盖范围广、覆盖人口多的特点。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奔小康、感党恩”是鸭溪镇党委对所有易地搬迁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其中“稳”字是关键,鸭溪以党建稳根基,综治中心稳治安,网格化管理稳服务,不断完善“D+Z+W”(党建+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架构下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二、主要做法

“D+Z+W”机制即是把通过综治中心将党的领导贯穿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单元格。治国安邦,根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枫桥经验保持长久活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使党组织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头雁”。鸭溪镇党委从完善对扶贫搬迁点党的建设着手,从强化对综治中心的建设破局,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综治中心建设与网格化建设的全过程。

一是完善搬迁安置点党组织的覆盖

2018年11月,鸭溪商贸城幸福党支部正式挂牌成立,作为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的前沿阵地,镇党委书记前线指挥,提出了“一名书记就是一个榜样,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的“三个一”目标推动易地搬迁安置点党的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搬迁点党支部的建设工作,2019年5月挂牌成立鸭溪镇长征社区党总支,将易地搬迁安置点纳入服务范围。从社区及相关部门选优配齐精兵强将,选举产生由7名支委成员组成的支部委员会。7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3名,均具有一定的精准扶贫业务能力,在社区服务、政策法规、致富脱贫等方面各有所长,属“一专多能,多专结合”的党员干部服务队伍,且支委成员均在30岁左右的年轻党员干部为主,既不缺创业热情,也具有一定实战能力,在群众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统筹推进和抓好落实镇级综治中心;

对照GB/T33200国标标准建设:占地12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3600平方米,设立了党务政务警务群众服务大厅、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监控研判室、社情民意分析室、法律服务所及为社会组织从事有关工作提供的专门场所,选址位于集镇西北角新建长征社区驻地,是集镇西扩的桥头堡,也是鸭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综治中心选址商贸城,能就近起到调民纠纷、治安防控的效果,同时也能为上级要求的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鸭溪镇综治中心整合党务政务大厅、综治办、信访办、禁毒办、扫黑办、人社中心、民政办、财政所(农业补贴)、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部门人员长期入住镇综治中心办公,并整合了派出所户籍办理的职能,形成集党务政务警务社会事务于一体便民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建立“综治中心联席会议制度”视工作需要可邀请其余单位随时参与事项研判与化解。拥有类似区综治中心“1+4”的工作职能,及“社会治安防控及社会民生事务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律服务及法律服务”、“信访维稳联动”四大职能。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整合,形成了一套集咨询、服务、管理、接访、调解为一体的综合治理运行机制,实现镇里吹哨,部门报到。

三是重点下移,合理划分搬迁点网格

坚持着眼发展、便于管理的原则,由党支部组织,在每个楼区(14个楼区)民主选举出1名楼长,作为党支部党员联络点与社会单元格,延伸组织触角,将管理重心下移到每一栋楼,网格长实行A、B角,A角由长征社区干部担任、B角由群众代表担任,确保将党的领导贯穿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环节。社区党总支强化对14个商贸城网格的指导和管理,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重点人员的走访稳控、服务群众相关事务分配到网格细胞,将网格管理居民自治工作有机结合,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通过群众遍访,入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收集群众对支部的意见与建议传达基层声音。让党支部成为圆心的同时拥有了向心力,将不同镇乡、不同文化聚集在一起的贫困户凝聚在一起,成为维护小区和谐稳定的纽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理”。

四是加大投入,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创新建立联席、联治、联调、联勤机制,不断完善搬迁安置点治理体系。

联席,通过部门间的联动,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的大网。建立健全以公安民警为主导、治安联防队伍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辅助的治安联防工作网络,入驻搬迁点警务室1个,常驻民警3人,依托商贸城小区管理公司安保力量开展全天候巡查。同时,按照平安小区建设标准,全小区安装监控25个,基本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长征社区根据搬迁安置点治安情况建立健全治安形势分析例会、对治安重点、社情访情、重点信访纠纷,进行集中研判并按月上报综治中心,在治安防控上提高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信访维稳中实现最多访一次的目标。

联治,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将长征社区作为平安社区进行创建,发挥群众力量,发展群访群治队伍。

由社区摸清搬迁安置点特殊人群底数,由党政班子领导及综治办、司法所、卫计办等部门对特群人员实施定期全面走访。建立健全日常排查、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分级管理、安置帮教、救助救治、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制度,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加强考核,切实将特殊人群全部纳入服务管理之中。建立健全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排查、梳理辖区突出治安问题,确定重点整治地区、行业、部位,统一组织专项整治。将楼长纳入群防群治队伍,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联调,由综治中心牵头,司法所法律指导,长征社区主抓,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要求,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解决。对搬迁安置点群众诉求,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治安调解等方法进行多元化解,将枫桥经验运用在矛盾纠纷的化解中,努力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

联勤。落实社会民生事务平台24小时值班值守制,一旦发生警情,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组织协调、妥善处置、按时上报。

三、取得成效及下一步打算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2篇

转变教育方式,注重“多措并举”

防火重于救火,教育好于惩处。经常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活动,对增强我镇党员干部的约束力和免疫力至关重要。一是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教育的对象从着重于镇村主要干部、单位部门负责人的基础上,覆盖到全体镇村干部、单位部门全体工作人员,不留死角。二是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学习《廉政准则》、《中国^v^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不断探索用身边的活生生事例来教育身边的人。既用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正面引导,也用被通报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基层单位发生的典型案例,来警示教育我镇的党员干部,既宣传应该做的,也宣传不能做的,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形成教育的多样化。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短信等新媒介定时或不定时在中秋、春节等关键时点向特定人群宣传廉洁从政纪律,提升宣传效果。通过建立党风廉政教育培训室,组织党员干部看案例、谈感悟、学党纪,努力形成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政务村务公开栏、文化长廊、宣传标语等载体宣传廉政文化。

深化作风建设,坚决“纠正四风”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

定”精神,改进作风,着力解决群众身边“四风”问题。以整治“四风”问题为重点,以“转作风、抓腐败、办实事、树形象”为总抓手,勇挑“转作风”、“抓反腐”的工作重任。一是落实有关规定。吃透上级关于作风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不断完善作风建设方面的文件规定。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详实具体的方案,使中央“八项规定”等纪律制度,在我镇得到认真落实,使作风建设得到明显好转。二是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执纪监督力度,通过明查暗访、专项检查、效能监察、信访举报等方式,大力整治村和单位部门存在的“慵懒散浮拖”、“吃拿卡要”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三是突出整治重点。根据群众所反映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着重在村级财务管理、救济救助资金、惠农补贴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治。对查出的问题将通过警诫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严肃追究责任,一抓到底,决不姑息迁就。

强化“两个责任”,推动“一案双查”

一是明晰“两个责任”。履行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履行各村、各单位党支部的主体责任,纪检监察室的监督责任。切实执行责任分解、定期研判、履职双报告、评议、廉政谈话

等制度。二是履行“一岗双责”。在做好职能工作的同时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各级党委纪委对各级干部的一贯要求。我镇将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力争做到职权清、责任清。三是坚持“一案双查”。充分利用倒查“责任链条”,实施“一案双查”,既要追究违法违纪当事人的责任,又要倒查所在部门负责人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履行主责主业,实现“三个转变”

镇纪委将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三大主责主业,做好“三个转变”,加强纪检监察自身建设,努力提升监督执纪和创新履职能力。一是着力转变工作职能。从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业务检查转变为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上来,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二是着力转变工作方式。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监督形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由关门办公向开门执纪转变,努力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三是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纪检干部良好形象。

加大查案力度,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一是多渠道主动挖掘线索,努力从信访举报中主动排查案件线索,从工作督查中主动发现案件线索,从案件查办中主动扩大案件线索。二是坚持原则,敢

于动真碰硬,不手软、不姑息,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三是保证案件质量,紧抓线索初核、调查取证、定性量纪等关键环节,立足“精细、扎实、准确”,确保所办的每一件案件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根据你办《关于报送相关资料的紧急通知》文件有关要求,现将我区“住房保障促进脱贫”中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和帮扶成效等总结报告如下。

一、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确保“搬得出”。一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精准搬迁”。实行“三看三评三审”,确保应搬户一户不漏,非搬户一户不进。实地“三看”,即看区域环境是否“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看是否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群众搬迁意愿。严格“三评”,即对贫困户申请,实行社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两委”会议评定。落实“三审”,即对标搬迁条件和对象,开展村社初审、乡镇复审、区级审定,保证符合政策规定。全区共识别“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x户x人,并对所有搬迁户实行“一户一档”精准管理,做到可追溯、可查证。二是分类满足群众需求确保“合理搬迁”。根据搬迁安置任务和进村入户摸底情况,坚持以城区、食品工业园、乡镇集镇、中心村和聚居点等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多元化安置方式。按照搬迁户意愿和选择,对贫困群众中有就业技能的,安置到城区或园区;对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集镇的,安置到乡镇场镇;对没有离乡意愿和自身条件差的,剩下的引导投亲靠友。全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集中安置x户x人,插花分散建房安置x户x人,城区购房安置x户x人,场镇购房安置x户x人,投亲靠友安置x户x人。三是刚性落实上级政策确保“阳光搬迁”。通过走访群众、市场调查、成本核算,以及返贫风险论证,实行分类补助。对进入城区购房、集镇(园区)购房、聚居点建房、分散建房和投亲靠友5类易地搬迁贫困户,分别给予人均补助万元、3万元、万元、万元、万元。按照开工、完工、入住、拆旧四个阶段,打卡直拨20%、30%、30%、20%补助资金。严格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25平方米、户筹资金不超1万元的底线,对面积超标、自筹资金超额、旧房不拆除、质量不达标的实行“四个一律不补助”。

三、精准施策促进增收,确保“逐步能致富”。一是“搬迁户+产业培育”,增加经营性收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发展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三双”、“152”等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受益。二是“搬迁户+技能培训”,增加工资性收入。依托职业技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成人继续教育“五大培训工程”,摸清农户就业愿望、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劳务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签约率。三是“搬迁户+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鼓励搬迁户将宅基地、自留地、承包地和林地,采取租赁、入股等方式,流转给业主或者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农地、农房、林木、人才、闲钱、集体资产“六个盘活”,将“死资产”变为“活资本”。四是“搬迁户+惠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出台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分类分档补助政策,激发贫困户增种增养“五小”经济,放大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持基金效益,解决产业发展投入难

xx县人民政府:

我厂名称为xx县xx厂,始建于xx年3月,原厂址座落于xx县xx镇xx村东,现因xx镇中学新址征用我厂土地,并结合淘汰低产能、扩大经营模式的实际需要,拟迁址至xx县潘庄镇xx村西,面积约47亩,深度为31米的采矿坑处,利用尾矿的合理排放对其做回填处理。

我厂配备315kw变压器一组,现有1540、1340型号球磨机各一组,鄂式破碎机两组,相应磁选六组。上年度综合用电量约为90万度,按照相关税务规定,照章纳税,无拖欠税款情况,上年度缴纳增值税金70余万元,附加税金20余万元。现因搬迁扩建实际,计划追加投资500万元,用于新增1860型号球磨机一组、新厂址的基础建设、尾矿治理、环境治理及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收费等。其资金全部由本企业自筹,建设周期三个月,投产后可实现年生产铁精粉1c吨,实现利税c万元,并可解决当地就业c人。

我厂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地税务登记证,环境影响报告等相关手续齐全,恳请政府在批复过程中解决年检问题。

恳请县政府批准。

__县__厂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的白河县xx镇府领导:

您好!

我叫xxx,性别:x,身份证号:xxxxxxxxx,现年xx岁,系xx镇xx村x组村民。家庭有x口人,分别为:妻子xxx,儿子xxx还有本人。

由于原居住地xx镇xx村x组位于浅山、浅沟,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落后,发展条件较差,基础设施配套困难,发展很是艰难。又因为近年来滑坡严重,山体松散,存在着极大的自然灾害威胁,不敢再放心居住。

为改变恶劣生存条件,保障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尽快脱贫致富,经全家商议,特此自愿申请搬迁到设施条件好的白河县xx镇。

商品住房已落实,请予以批准搬迁。如果上述情况与实际不符,我原承担与此有关的一切责任。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

尊敬的xx镇人民政府:

您好!

申请人:xxx,男,现年x岁,农业户口,全家共有x口人,家住xx镇xxx村xx组。

申请事由:原居住地只有一间土坯房。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到处都是裂缝,加上x年x月x日特大暴雨灾害,房屋地基垮塌,属于危房,不敢在此居住,几年前就到xx镇租房居住至今,又因两个孩子上大学,需要大笔的学费,更是无力购房。如今正逢陕南移民大好政策,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如此关怀,让我们这些百姓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今年在亲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在xx镇xx村x组购住房一套,因此申请搬迁。

搬迁后,各方面条件都得到改善,妻子也能安心在xx镇经商营业,因此恳请政府大力支持,批准异地移民搬迁为盼。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四、主要效果

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农村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明显,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改善了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从群众关心的住房建设着手,帮助群众建设经济适用、功能齐全的房屋,解决了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同时,水、电、路、学校、医疗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促进了社会和谐。农村外出务工家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迁移至农村新社区后,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中老人、小孩的担忧,能够放心务工。

3、凝聚了基层组织的向心力。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密切了党群关系,,解决了群众求医、法律咨询和信息需求,方便了群众生活,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4、加快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环境。搬迁群众广泛利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进一步改变了农村用能结构,推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5、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群众通过建新房、树新风、建新村,村民一改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乡风文明呈现一派新气象,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存在问题

1、我市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程度深。截止2010年底,按照1600元贫困线标准,全市还有贫困人口7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主要集中在秦巴中高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去年“”暴雨洪水灾害,我市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通达条件差,解决贫困群众行路难的任务还很艰巨。

3、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标准偏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4、配套资金落实难,资金到位不及时,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5、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细致,规划设计不到位,部分项目区的整体效益不明显。

六、对策建议

1、加大易地扶贫搬迁规模。 “十二五”期间,我市需移民搬迁45万人。恳请省发展改革委继续支持我市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增加易地扶贫搬迁规模。

2、加大以工代赈投资规模。加大以工代赈投资规模,使县区在照顾面上工作的同时,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连片重点贫困区域,实行片区综合开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整体带动,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骨干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和引导作用。

3、强化以工代赈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认真执行《陕西省以工代赈实施细则》,结合新形势,不断完善以工代赈管理制度和办法,提高以工代赈工作质量和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5、与时俱进,拓宽扶持领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在继续坚持主攻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村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搬迁工作总结

2015年9月16日,是一个令所有精神病院工作人员激动地日子,医院整体搬迁到新院址。搬迁过程中,各部门密切配合,保障了医院的平稳过度,尤其是精神病人安全、有序、迅速的转移。在医院的搬迁前后,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

自从9月9日医院召开搬迁动员与部署会议起,护理部多次召开会议,并制定搬迁细则,落实负责人,并全力确保搬迁前后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搬迁前,一方面着手物品准备,工作人员到新医院熟悉路线、查找安全隐患、完善病房设施、打扫卫生、布置房间等,一方面又要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每个人都能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工作,新旧医院两面跑。护理部岗位设定、人员分工、物品转运顺序、摆放位置等做了详细的安排,在患者的着装、物品、服药、卫生、处置、膳食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准备工作很繁杂,但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搬迁当日,所有人员按医院要求,6点30分便到岗、到位,一部分人员5点就到了医院,进行准备工作。以保证病人安全为前提,将每个病区工作人员分成两组,即新院组和转运组,一、二线人员通力配合,将病人用救护车、大巴车顺利转运到新医院,将患者妥善安置到病室。

病人转运完成后,新的医院、新的环境,为保证护理安全,每个重症病区由每晚3名护士值班增加到4名,直至病房缕顺,9月21日才改回3人值班。为了保证新环境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秩序,召开了护士长会议,规范了工作流程,要求各病区严格按照护理工作周流程和日流程开展,并统一了抢救室、治疗室、示教室、护士站、监护室、走廊等房间物品摆放位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护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正常轨道。

护理部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

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

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

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

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

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

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为了确保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如期完成,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xx县麻石镇采取“三举措”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该镇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共43户、180人,截止到3月23日前搬迁工程已全面启动。

抓督查,夯实基础。成立高规格督查机构,从党政办、扶贫办、国土所、村建站、财政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经常性地对相关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督办。镇级领导亲自挂帅,对重点村,一般村的问题进行专项督查督办。制定年度督查方案,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督查工作常态化。

抓机制,压实责任。注重督查程序。从规范程序入手,对交办、催办、报告、归档和工作标准作出规定,使工作有章有法。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专项督查、重点督查、不定期抽查等多种方式,每月进行专项督查。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排名”制度,对排名倒数第一的村进行处罚,倒逼村社干部重视,推动工作落实。狠抓工作作风。镇督查人员坚持现场督查,听取各方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坚持跟踪督查,实行“一件事跟到底、抓到头”的工作方式,确保工作实效。

抓导向,决策到位。对上级交办的重点推进事项,落实到相关部门、村社,每个事项明确具体责任人员。对在上级交办事项推进中遇到的突发问题,乡镇领导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沟通协调。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全程跟踪,每日通报事项进展情况,研究协调存在的问题,明确进度时限,全力抓好协调服务和督促推进,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建议,确保领导决策贯彻到位。

芒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宏云新村”是芒市镇自20XX年起申报立项实施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涉及现云茂村728户3096人的整村搬迁,整个项目实施预计需要资金亿元。在项目申报规划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云南省提出的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新政理念,紧紧抓住国家桥头堡建设战略和瑞丽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深化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精神,以打造抗震防震、人畜分离、节约集约、环保生态、特点明显、功能完善的德宏一流、全省领先的特色村寨示范性异地扶贫搬迁工程为目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该项目已经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认可,市委专门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国家、省、州发改委已经立项,人均元的项目资金即将下拨;省扶贫办下拔了扶贫专项资金150万元;老百姓自筹1000余万元完成了项目用地的征用和土地平整;规划设计方案也基本成型,项目落地指日可待。

但是,由于该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群众广、资金缺口大,需要各级各级各部门涉农惠农资金的整合支持,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此,特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申请20XX年芒市农村危房改造指标500户,用于解决该项目第一期工程的户均1万元的缺口资金问题!

妥否,请批示!

芒市镇人民政府

20XX年5月2日

在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中,还有一个重大战役,就是农村危房改造战役。脱贫攻坚战以来,广西将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2016—2019年,广西共投入资金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其中中央财政投入我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亿元,带动自治区、市、县三级配套投入近亿元,拉动农民投资近150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万户,极大地改善了民生。2016年广西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评价名列全国第二,获得^v^表扬激励。

今年以来,住建部门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扶贫成效考核反馈意见等整改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截至5月18日,2020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1286户全部开工,竣工19015户,竣工率。我们主要抓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成立整改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实行挂点督战和驻点指导,组成7名厅领导带队、18个业务处室参与组建7个挂点督战队,划片区,到实地,既督又战。自3月以来,每月开展至少一次挂点督战。二是逐户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3月19日-4月15日,组织万人分为万组采用“桂农安居”手机APP系统,对全部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住房安全保障情况和住房安全鉴定结果逐户实地核实。4月25日-5月5日,组织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骨干60人分成24组,对疑似住房安全没有保障的贫困户复核并督促各地加快整改。三是加强督促检查。4月15日,对开工进展较慢的5个县(区)住建部门进行约谈;5月11日,对竣工进展滞后的7个县(区)指挥长进行约谈。5月11、12、13日,广西日报连续3天刊登危房改造市县进度排名和约谈信息。住建厅组建电话访谈专班,5月6日以来,每天对贫困户危房改造进展进行访谈,每日将发现问题提交各地整改。5月上旬,指挥部办公室完成对南宁、桂林、梧州、玉林等地暗访。

根据县委巡察办工作部署,我校党支部按照深化政治巡察,强化政治监督的要求,结合单位特点,聚焦党组织政治责任和职能使命,认真对照巡察“四个方面”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情况、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情况,逐一查摆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3篇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包括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易地搬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搬迁(以下简称生态搬迁)、财政专项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为认真实施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根据《奉节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施办法(试行)》(奉节府发〔〕42号)文件精神,结合永乐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政府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基础配套,有效组织和引导群众自力更生、主动搬迁。搬迁对象原有承包地、林地使用权不变,鼓励其自愿流转或参股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参与高山生态扶贫安置区特色产业开发。

(二)坚持整户搬迁、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的原则。整户搬迁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前提条件,对拆除后的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优先安排复垦。搬迁户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用地扣除新建房屋用地面积后,节约的面积可作为地票交易或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使用。

(三)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经济能力、劳动技能和生产生活习惯,合理确定搬迁对象和安置方式。

(四)坚持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原则。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相关站所室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协调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二、搬迁范围及对象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贫困农户,列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象:

1.居住边远地区,生产生活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

2.居住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条件难以完善,扶贫成本高、就地脱贫难的。

3.建卡贫困户、低保户、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纳入宅基地复垦的优先纳入搬迁。

4.原居住地房屋有房产证或宅基证,新建住房有房地产权证或建房、土地许可证,购房有房地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契税缴纳凭证等合法手续。

月1日以后实施整户搬迁的。

6.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应拆除。

其中转户进县内城集镇或县外购房,已签订拆房复垦协议但未拆房的;以及符合拆房复垦条件且搬迁户承诺拆房复垦的,经县国土部门审查同意后,可以作为搬迁对象,其安置补助完善手续转为拆房履约保证金,待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后无息退还。不符合拆房复垦条件的搬迁户必须自拆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对梯度转移和其他自主建房搬迁的,必须拆除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二)下列人员不得列入搬迁安置补助对象:

1.居住在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规划范围内的人口(按照三峡库区后续规划实施搬迁)。

2.已享受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农村D级危房改造补助的。

3.“空挂户”及搬迁户中非家庭成员的挂靠人员。

三、安置方式及补助标准

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对不同安置方式的.搬迁对象给予差异化补助。

安置方式分为自主分散安置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两种方式。

(一)自主分散安置方式包括转户进城镇、梯度转移及其它安置。

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的搬迁户,按8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安置对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自行购买建筑面积低于90平方米、交易价格低于当地市场均价的首套住房的,凭镇政府出具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身份认定证明和购房手续免交房屋交易契税。转户到县外安置的,按8000元/人的补助标准执行。

对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户,包括在本镇、村内实行由高转低、由远转近、相对集中进行梯度转移安置的和其他分散自主安置的,均按7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含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梯度转移安置不得进入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城集镇除外)。

(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是指迁入经县政府批准统一建设的集中安置点进行的安置,按7000元/人的标准补助到搬迁户。

高山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居住对象为本镇范围内放弃原宅基地并实施复垦的农村居民,地灾避让搬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生态移民、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土地整治、巴渝新居、库区居民点搬迁户、危旧房改建户、连体房户、无房户、户改退地的连心房等符合农村宅基地批准条件的农村居民。

本细则施行前各年度已下达尚未实施完毕的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D级危房改造的补助资金仍按原标准执行。

四、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报批实施方案。镇政府根据县搬迁办下达的年度搬迁计划,按照群众自愿申请、村初评、镇审核公示的程序确定年度安置对象,编制年度实施方案(附安置对象花名册)报县搬迁办审批。

(二)组织搬迁实施。镇政府根据审批的实施方案,逐户签订搬迁协议,督促落实安置住房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等工作。

(三)兑现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完毕后,镇政府组织自查验收,形成验收报告,报送县搬迁办,县搬迁办组织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综合验收。待综合验收合格,县上拨付补助资金,镇政府按照规定标准与搬迁户结算。

(四)加强档案管理。按照以下要求分类整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档案资料,并送县搬迁办、发改委、扶贫办、城乡建委备案。

1.文书档案。包括实施项目的上报文件、实施方案及批复文件、计划下达文件、公示资料及图片证明等材料。

2.户档案。包括农户信息卡、搬迁申请表、新旧房屋照片、户主身份证和家庭户口复印件、户口迁移手续、补助资金兑付证明、旧房拆除证明、建房审批及购房手续等原始资料。

3.项目档案。包括规划方案、工程设计、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及竣工验收备案的相关资料。

五、工作措施

坚持“统分结合、整合职责、分线落实”原则。

镇搬迁办:负责镇搬迁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编制全镇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年度搬迁计划,跟踪掌握项目实施进度,收集、汇总、上报向县搬迁办的各种报表、信息,负责与县搬迁办的工作衔接,承办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方面的会议、年度绩效考核等工作。

经发办:负责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协助镇搬迁办工作。

规建办:负责D级危房改造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负责集中安置点建设管理,协助指导按相关程序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等行政许可手续;优先落实搬迁户宅基地复垦。

财政办:负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专项资金管理和兑现,协助资金拨付工作。

镇纪委加强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监督,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4篇

楠木府文〔〕42号签发人:张贡华楠木乡人民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度情况的自查报告我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于11月启动实施,在县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上紧紧围绕县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依托红旗村农民新村建设,广泛宣传发动,认真搞好农民新村规划,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现将工作进度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我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集中安置点位于红旗村1组,计划集中安置50户200人,新建住房4000平方米,开发和调整基本农田15亩,新修道路1公里,排水沟米,生态恢复15亩,架设输电线路1000米。该工程于月动工建设,预计12月完工。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20万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我乡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及时召开了干部会议、群众会议,传达县有关文件精神,学习有关的政策和要求,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增加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知晓度。同时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高、偏、远的组、寨落安排专人进行政策宣传,目前集中安置点已有80户335人落实了地基,其中35户搬迁户房屋主体工程完工,42户搬迁户正在加紧建房;建成主道路2条并进行了硬化,总长800米,新建文化活动广场2500平方米,下水道和路灯安装完成。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5篇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移民局要求,为切实提高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将当前易地 扶贫搬迁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面整改到位,特制定此专项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扶贫 开发战略思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 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彭清华书记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高度重视国家、省、市对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各项稽察、督查指出的问题,对号入座、举一反三,细致排查,找准不足与薄弱环节,以整改促攻坚、以完善促提升,全面提升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

二、整改重点

(一)搬迁对象识别是否精准

整改措施:一是核准搬迁对象。各乡镇要对前期确定的“十三五”期间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进行再次精准核实。对不符合搬迁条件的对象全面清退,已经拨付建房补助资金的要限期追回;对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要及时增补,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识别及实施精准无误。二是核准基本信息。认真复核清理搬迁对象信息,及时按程序履行对象增减调整变更手续,不断提升搬迁对象信息管理和动态调整工作水平,夯实精准搬迁安置基础。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此次易地扶贫搬迁有关问题专项整改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确保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狠抓整改重点。要以专项整改方案所列问题为重点,又不局限于整改方案,结合近几年国、省、市、县开展的各项稽察、督查、暗访反馈的问题,按照《易地扶贫搬迁自查标准》,迅速对本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深挖问题根源,敢于较真碰硬,整改落实到位。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6篇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

屏山县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单位职工紧急搬迁工作方案

根据屏委办44号和5月4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加快搬迁工作会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强化政治意识。讲政治,顾大局,无条件执行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讲政治,就是维护组织权威、执行政治命令、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当先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勇于牺牲个人利益。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带头搬迁,组织群众搬迁,按期完成搬迁安置计划任务。

二、搬迁对象:在本单位申购安置房的在职工。

三、严格时间节点:必须在5月20日前完成搬迁。

四、责任主体:领导班子为责任主体,一把手负总责,具体责任分解到每一位限期搬迁职工。

五、责任落实报告督查制度。

1、每一位干部职工抓紧筹划搬迁计划,5月10日填报搬迁计划报告。5月20日为单位干部职工最后搬迁时限。

2、每日督查搬迁计划落实情况,张敏负汇总向县政府办公室书面报告进度。

3、职工财产搬出库区(老县城)后立即申请本单位领导组织验收,交出钥匙。

六、单位努力创造条件为搬迁提供条件。

1、单位职工搬迁及准备,有计划地安排准备和搬迁时间。每个职工安排3天作为公假安排搬迁。

2、因集中搬迁运输费用提高大,单位对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并验收合格完善手续的职工给予700元搬迁补助。

3、统一租用一套住房供职工过渡性住宿。

4、上班期间在民政局食堂就餐,午餐、晚餐分别按实补助10元。从4月11日起,终止时间根据实际而定。

七、严格考核:

1、未按规定时间搬迁的,就是没有完成移民搬迁工作任务,

承担由此而造成的对单位及职工年度考核影响的全部责任,在其个人年度奖金数额内扣减。

2、年度考核不能评为称职(合格)及及以上档次。

3、本工作考核将作为职务(职级)升迁的重要依据。

5月8日

主题词:残联 职工 搬迁 方案

屏山县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205月8日 印5份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7篇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在贫困地区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专项扶贫工程,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主要涉及茶陵县和炎陵县。xx年省发改委下达了茶陵县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计划,炎陵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尚未批复。一年来,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我市易地扶贫搬迁总体情况

1、工程实施情况。按照扶贫搬迁工作任务,我市茶陵县搬迁移民230户共950人,项目总投资71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57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40万元。截止5月底,项目投资全面完成,完成移民230户950人搬迁安置,建成住房230套共24680平方米,配套完成10米宽主道公里、6米宽支道公里,引水管道工程主管公里、支管4公里,架空输电线路建设10公里,变压器6台,农电入户230户,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2、主要经验和做法。在工程实施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是突出规划引导。根据搬迁村农户的经济基础和承受能力,科学编制“四个规划”,即总体搬迁规划、迁出村土地复垦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脱贫致富规划)。布设一个好路网,建设好“三大中心”(村务活动中心、医疗卫生中心、便民商务服务中心)、规划好“五大管线”(电、通讯、有线电视、人饮、排污)。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五项制度”,即建立搬迁对象和补助标准公示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制度、补助款发放公开制度、劳务报酬合同约定制度、贫困群众搬迁后致富指标监测制度;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保证资金到位、质量合格、搬迁入住和验收达标。

三是加强项目监管。建立了资金专户,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做到用款有申请,拨款有审核,结果有审计。同时,规范项目档案管理,做到档案资料齐全完整,为合理规划、筛选、申报、验收工作提供依据。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我市茶陵、炎陵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主要集中在高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由于暴雨洪水自然灾害频发,我市茶陵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解决贫困群众行路难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是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资金到位不及时,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四是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细致,规划设计不到位,部分项目区的整体效益不明显。

三、下阶段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体思路

(一)易地扶贫搬迁需求。我市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区域主要是茶陵县和炎陵县贫困人口。我市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人口户数约5150户,约16688人,其中茶陵需要易地搬迁的人口户数为5100户、约16531人,炎陵需要易地搬迁的人口户数为50万户、约157万人。

茶陵县易地搬迁的人口主要位于桃坑乡、湖口镇、浣溪镇、秩堂镇、八团乡、枣市镇、严塘镇、高陇镇、潞水镇、腰陂镇、z舫等乡镇,这些乡镇大都位于偏远山区,交通闭塞,生产生活设施条件落后,大部分村组道路没有贯通或进行水泥硬化,群众生产、生活出行不便;通讯不畅通,与外界联系渠道少、信息缺乏;河道、农田水污染比较严重,有的地方安全饮用水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存在因重点工程建设,如库区建设、高速公路及铁路建设等导致土地征收、资源减少而影响到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的情况。

炎陵需要易地搬迁的人口数量较少,零星存在,其生存条件恶劣,缺电缺水缺路,居住地山高水远,人口素质、文化素质低,致富条件、门路基本没有。

(二)总体思路

1、茶陵县

易地扶贫搬迁思路:采取因地制宜、就地搬迁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山区搬迁至城镇区,山上搬迁至山下,高地搬迁至平原地带,环境生态治理保护与移民搬迁相结合,边治理、边搬迁,突出重点区域逐步实施的方式,使移民搬迁实现促进地区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十二五”时期,规划搬迁人口户数3975户,约12910人。

可供安置搬迁人口的水、土资源状况。茶陵县域内水资源丰富,将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水库建设力度和上游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等工作力度,以保障全县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全县可供利用的新开发耕地面积为11550亩,可供调整利用的耕地面积为7800亩,十二五期间可供利用新开发耕地面积为7000亩,可供调整利用的耕地面积为3500亩。

资金筹措。主要通过向中央、省市申请财政支持及地方政府、群众自筹等方式来筹集,并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企业、民间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工作。

2、炎陵县

易地扶贫搬迁思路:本着自愿的`原则,多渠道、多元化的方式,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多渠道筹措资金,以补代促,促进需移民对象自愿移民。搬迁方式采取整体、零星向集镇、工业园搬迁方式和整体、零星就地搬迁的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移民。“十二五”时期,完成50户贫困人口搬迁工作。

可供安置搬迁人口的水、土地资源情况。炎陵县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亩,水资源丰富,是湘江λ的发源地,多年平均降雨量为毫米,规划搬迁安置地耕地、水资源都能满足要求。

资金筹措渠道。农村贫困地区移民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资金需求量大,必须发挥国家、省、县和移民户本身的积极性,四方筹资,加强管理,争取把每一分钱用好。把钱用在刀刃上。筹资比例为7:1:1:1,能较好的调动各方的主观能动性。

四、工作建议

农村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国家、省、市、县和移民户本身的积极性。为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特提出几点建议:

1、建议切实落实国家、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国家和省级层面都制定了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各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政策,确保支持政策到位。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自身财力困难,建议提高中央资金的补助标准,落实省财政配套资金,降低县级配套资金。

2、建议加大对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支持力度。株洲炎陵、茶陵是革命老区县,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多,返贫致贫因素复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长期而艰巨,请求省发改委加大对我市的支持力度。

3、建议加大扶贫机制创新。易地扶贫搬迁需要机制创新,建议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各方参与、合力攻坚”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建立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对片区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8篇

(一)界定范围,突出重点搬迁。围绕我县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今年搬迁扶贫我们以重点村为主,突出重点村重点户。年初,我们通过组建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对至年的省定重点村开展普查工作,将重点村需要搬迁的农户逐户登记造册,按照市级搬迁和省级搬迁(危改)两类建立基础性的档案,市级搬迁扶贫我们按照每个重点村村平30户的指标下达计划任务900户,按照优先重点村的原则,由各乡镇以村为单位组织上报实施。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的一项重点项目进行建设。对搬迁的农户的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扶持政策,在各重点村做好盛市搬迁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动员,号召农户主动搬迁,提前搬迁,加快了农民搬迁脱贫步伐,加速了我县搬迁扶贫工作进程。

(二)强化领导,凝聚合力搬迁。今年,县委县政府将搬迁扶贫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进行月办月结,对搬迁工作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了由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书记、县长任组长,扶贫、民政、财政、计划、交通、电力、城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搬迁工作专班,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搬迁任务实行责任包保,并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聚集各部门帮扶资金,合力投入。加大了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年初,县委、县政府组织扶贫部门,对全县移民搬迁和住危房户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摸底健全了我县1943户特困户住危房,4247户农户居住在高寒边远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带贫困户的档案。为了解决这部分贫困户的住房和搬迁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实施扶贫搬迁与解决特困户危房相结合,用今明两年时间彻底解决这部分特困农户的住房难。计划今年搬迁解决特困户危房900户。由县扶贫办负责包保450户,县民政局负责包300户,县财政局负责包保50户,县直85个部门负责包保100户。县委县政府将全县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纳入全县重要工作进行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办结,年终对各部门实行硬帐硬结,确保了全县扶贫搬迁工作向纵深推进。

(三)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搬迁。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自愿,扶真贫的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必须是真正的贫困户,必须由本人先提出书面申请;在安置方式上,由农户自主选择搬迁类型,能集中搬迁的就集中搬迁,能分散搬迁的就分散搬迁;在建房标准上,由农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确定,能建楼房的建楼房,能建经济实用房的建经济实用房。在安置的选址上,由各乡镇、村根据镇、村建设规划自行选址。在搬迁方式上重点采取四种搬迁模式:一是实行梯度搬迁。鼓励低山、河边的农户进城经商给予适当补贴,将其房屋和士地等低价转让给中高山地带的搬迁农户。二是集中安置搬迁。今年实施的第二批15个整村推进重点村下达了900户市级搬迁计划、400户省级搬迁计划,大部分都要求实行集中安置。三是危改扶贫搬迁,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扶贫、民政、财政为主,县直各部门全体动员对全县900户住危房户实施危改扶贫搬迁,目前已完成80%特困户的危房改造。四是分散扶贫搬迁,去年全县分散搬迁713户,仅重点村曾家垭村一年就搬迁25户。今年,在全县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实施分散搬迁986户。在组织实施工作中我们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将省级搬迁和我县实施的危改搬迁有机结合同步实施。确保盛市级搬迁1000户和县委450户的危改搬迁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将搬迁扶贫工作与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进行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重点村的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三是将搬迁扶贫工程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的茶叶、桑叶基地,促进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四是将扶贫搬迁与退根还林政策相结合。对搬迁的农户原有的田地进行退耕还林,既使农户享受了政策待遇,又起到天然林保护的作用。

(四)规范程序,政策激励搬迁。为了使扶贫搬迁工作科学、严谨、细致真正成为安民富民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通过规范搬迁扶贫工作申报程序,夯实搬迁扶贫基础工作,以政策为引导,对搬迁扶贫工作阳光操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搬迁扶贫工作的极积性。在搬迁前,做到“三表”齐全。年初,由扶贫办与各乡镇政府组织专班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填写搬迁贫困户基本情况登记表、户主申请表、并由村委会签批意见,报乡镇党委政府批准同意后,以乡镇为单位向扶贫办上报年度搬迁实施计划申请和报表。确保了扶贫搬迁户的真实性和严密性。在搬迁实施过程中做到“三公开”。一是公开搬迁扶持对象标准。对纳入市级搬迁扶贫扶持对象的标准是生活在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区,水库淹没区,资源匮乏区和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的,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贫困农户。对纳入省级扶贫搬迁户同我县实施的危改工作相结合,介定对象是住草房、石板房的,房屋屋面严重腐朽不能遮风档雨的,墙体严重倾斜的,无安全感的贫困农户;二是公开搬迁扶贫政策。将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村到户。按照市级搬迁每户给予1000元的补助政策。省级搬迁户按人口给予补助,1至2户人的补助2000元,3人户的补助3000元,4人户的补助4000元,5人以上户的补助5000元;三是项目资金公开。根据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的实施意见,今年8月对年省级搬迁的450户和年市级搬迁扶贫的713户项目资金通过《今日xx》在全县进行了为期10天公告公式,将搬迁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到户。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使搬迁扶贫工作公开透明。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19篇

一是进一步增强履责意识。认真对照责任清单,推动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高质量完成,将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层层压实,坚决解决“上热中温下冷”问题。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思想,定期听取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责任,研究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与科室负责人谈心谈话,掌握工作人员思想动态,敦促各科室严格按制度和规定办事,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努力在全校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加强廉政教育,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相关活动,推动全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入。组织全校党员认真查摆问题、剖析原因,及时整改落实。继续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利用谈心谈话将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坚持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推动全体党员在严守规矩的前提下奋发作为,谋事创业,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三是坚持不懈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践行习^v^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坚决抵制“四风”,按照县纪委、县监委要求,认真开展相关活动,与全体党员签订,不断拓展深化作风建设成果。

在全区脱贫攻坚战中,易地扶贫搬迁战役是“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三五”时期,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投入426亿多元,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万人,任务涉及13个设区市78个县(市、区)。2016年以来,我区坚决贯彻落实^v^、^v^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全区上下克难攻坚、奋力拼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全部建设完成,其中506个集中安置点建成住房万套,分散安置点建成住房万套;71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搬迁入住,搬迁入住率100%,提前1年完成全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17年10月,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七个狠抓”获得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性批示。2018年10月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2019年10月,在全国扶贫日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上,我区作为省一级唯一代表在会上作典型主旨发言。

今年以来,我区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扶贫成效考核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v^^v^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整改落实,制定工作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整改措施,逐项对标对表整改。目前,多建安置住房处置、搬迁户原住旧房拆除慢等有关问题各地正在加紧整改中。二是加快推进后续扶持工作。4月1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高位推进后续扶持工作。自治区扶贫搬迁专责小组制定和印发《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部门分工任务清单》,强化产业扶持、就业帮扶、社会管理等措施落实。截至2020年4月底,全区累计已投入资金亿元,实施后续扶持项目1298个;已投入资金亿元,实施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397个。特别是重点抓好大型安置点配套教育医疗设施项目建设及后续扶持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大型安置点配套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41个,已全部开工,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三是切实加强后续管理工作。着重加强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全区506个集中安置点中,共设立基层党组织222个(其他安置点纳入当地基层党组织管理),建立村(居)委会108个(其他安置点纳入当地村级组织管理),村(居)民小组444个(其他安置点纳入当地村民小组管理),做到了应建尽建。四是稳步推进拆旧复垦和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截至2020年4月底,按照自治区有关政策规定,经初步核实,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户应拆除旧房8万户(套),已拆除万户(套),旧房拆除率。产生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交易面积2950亩,交易额亿元。五是有效应对安置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发生以来,我区印发文件通知,深入有关市县,组织、指导各地科学应对、全力以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全区78个县506个集中安置点,除都安县八仙安置点搬迁对象确诊1人并已痊愈出院外,其余安置点均无确诊病例,疫情防控成效向好。

xx镇人民政府:

我家居住在xx村xx组,现有人口xx人。由于现居住地地处山区、水源匮乏、交通极不方便、且现有房屋无法居住,家庭人均收入低,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改变恶劣生存条件,尽快脱贫致富,经全家商议(以下5项措施只能选择一项):

①自愿申请搬迁到xxx(安置点)新建房屋;

②自愿到xxxx场镇购房;

③自愿在本村xxxx组购房;

④自愿到xxx县(区)xx乡镇(街道)xxx亲戚处去投亲靠友等;

⑤因本人确实没有自筹能力建房,自愿申请政府修建廉租房、公租房(无所有权)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我户属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申请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同时自愿拆出旧房退出原宅基地,并自觉遵守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之规定,请予以批准!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达川区以工代赈办:

万家镇兴安村位于我镇的西北方向,与我镇的高峰村、迎风村、保卫村、社区相邻,全村耕地面积1095亩,平均海拔650米,该村有10个社,498户,人口1780人,其中贫困人口448人,该村大部分村民居住在丘陵区,交通不畅,饮水困难,而且地质灾害频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就地脱贫十分困难,要想彻底让全村老百姓摆脱贫困,进行异地扶贫搬迁,是有效的途径,从而提高全村的新农村建设水平。现申请搬迁64户,256人,规划修建住房及附属设施16350平方米,硬化道路3公里,总投资万元,群众自筹和政府补贴合计项目资金万元,申请异地扶贫搬迁资金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可大大改变该村群众生存条件和生存、生活条件,同时便于集中规划和建设公益设施,减少投资建设成本,群众搬迁后可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每年可人均增加纯收入元,恳请区以工代赈办将该村纳入20XX年异地扶贫搬迁项目为盼。

以上请示妥否,望批复!

20XX年8月24日

中医康复科搬迁总结

搬迁工作终于结束了,从院务会下达将于12月15日正式搬迁任务后,科主任和护士长高度重视,按照医院部署带领全科人员着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于12月8日按照周院长的指示全科提前搬迁至新医院,12月9日科室在新医院开展正常诊疗活动。现将搬迁工作总结如下:

一. 成立科室搬迁小组,制定整体搬迁运行实施方案,将医护人员分组、分工,保证在搬迁前准备、搬迁中、搬迁后整理中物资、设备的完好;保证病员安全,连续不间断地接受治疗。

三. 我科搬至新医院比较特殊,因为医院新床不够,我科要将原科室的旧病床全部搬至新医院,增加了工作量,科室人员少,但大家面对困难都没退缩,工人不够,没时间安床,医护人员自己动手安装了41张病床,保证了病员的入住和治疗。

四.搬迁后 做好新病区物资接收、统计、登记工作,在新病区建立病区物资登记本,及时对搬迁后的物品进行盘点,由于准备充分,科室没有丢失和损坏的物资设备。

篇二:医院搬迁实施细则

xxxxx医院

整体搬迁实施细则

——9641032

各科室:

医院迁建工程xxxx年x月开工,历经近x年的建设,现已全面竣工,即将投入使用。新医院搬迁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任务繁重、牵涉面广,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医院搬迁工作顺利实施。按照“整体计划、分组实施、各负其责、协同作业、全力以赴、安全有序”的原则,为确保医院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实施,确保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搬迁任务,保证新老院区业务工作的紧密衔接,医院各职能科室、临床科室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制定详细计划,按计划完成进度,消除部门壁垒,理顺流程,确保搬迁和试运行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订搬迁实施细则。

一、搬迁工作组织

医院成立新院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新院整体搬迁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搬迁顺利进行和医院病区的医疗运行安全。

1、医院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xxx

成 员:xxx、xxx、xxx、xxx、xxx、xxx、xxx、

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搬迁协调及各项准备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x同志兼任主任。领导小组下设行政对外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第一抢救医疗组、第二抢救医疗组、医技组。

2、行政对外联络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 员:xxx、xxx、xxx、xxx、xxx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 员:xxx、xxx、xxx、xxx

4、第一抢救医疗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xxx、xxx

5、第二抢救医疗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xxx、xxx

二、搬迁计划

确定搬迁日。向县气象局了解气象预报情况,向水、电部门了解供水、电情况,除了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可抗拒原因,都按照预定搬迁日实施搬迁计划。

(一)搬迁前准备:

1、新院区的准备

(1)在搬入新院区前一月起,各病区(科室)必须对新医院的工作场所所需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完好性进行一次全面细致地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在搬入前予以解决,并在新工作场所组织一次模拟搬迁,熟悉工作

场所和工作流程。各临床科室必须在搬迁前3日完成搬迁路线的踏勘,熟悉新医院的通道,特别是急诊通道!

(2)新医院的电梯、消防通道、已就位的医疗设备、信息系统、医保、农保、收费系统模拟运行由办公室、医务科、护士部、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财务室等相关职能科室于搬迁前半月开始演练、试运行,并报告医院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务必保证搬迁日当天正常运行。

(3)各病区(科室)应在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早地逐一将需搬迁的物品在搬迁日前2天搬运至新院区,以减少搬迁日的搬迁压力,保证搬迁日的搬运任务完成后,新院区能开展正常工作。

2、老医院的准备

(1)医院不直接涉及医疗工作的科室:包括行政办公、总务科、设备、信息、药剂科、相关仓库等,可以在搬迁日的头一天下午完成搬迁工作,并保证人员到位。搬迁日前一周,信息系统运行到位,保证新、老医院的信息端口全部开通,数据库连接有效。

(2)医院各医疗科室:各病区(科室)搬迁日前一天对本病区(科室)需转运病人清单和搬迁日科室医护人员名单上报医院搬迁办公室的医疗组。根据病情、活动能力、护理等级等,将需要转运病人分为红a、黄

b、绿c三色。红色为病危患者、黄色为病重患者,需要救护车转运;绿色为可自如活动患者,可用大巴车转运。搬迁办公室根据清单为各病区(科室)转运病人安排车辆,确定各位病人转运车辆的种类和编号,同时制作每辆转运车辆运送病人清单,反馈给相应病区(科室)。转运前一天,各病区(科室)必须向病人详细宣教如何配合转运,并请其通知一名家属在转运时到场。各病区(科室)搬迁日医护人员三组:老医院组、护送组、新医院组。其中护送组又分为大巴车护送组和救护车护送组。必须确定每

个病人上车、随车、接车责任人。病人上车、随车、接车责任人的职责分别是:陪送病人上车、随车看护病人、在新院交接并安排病人。

(3)工作小组及下设各组:搬迁前必须做好与相关配合单位的对接。搬迁前的宣传、交通线路管制、开设临时公交直达车、保障供电、供水,院办公室、总务、设备、保卫科:搬迁前应在搬迁日前对需要搬迁的物品打包编号。凡需搬运的物品,能打包的采用适合材料打包,贴上有编号的专用标签,有搬运特殊要求的在标签上注明,保证搬迁所需要的车辆、人员。

(4)县政府出面协调县卫计局、公安局、交警队、供电局、自来水公司等相关部门确定专人联系医院搬迁事宜,确保道路通畅、水电到位,搬得出,稳得住。

(二)搬迁安排(搬迁日):

1、病人转运

具体由搬迁工作小组组长xxx负责总指挥,副组长xxx、xxx、xxx牵头,行政办公、后勤保障、安全保卫配合。

各病区(科室)必须为每个病人制作腕带和胸牌。腕带、胸牌上标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新老院区病区和床号。每个病人佩戴好腕带和胸牌,告知病人到新院后,在护士允许的情况下方能取下胸牌。

病区搬迁开始后,启动搬运的病区(科室)根据《病区(科室)病人转运清单》和《各车辆运送病人清单》的安排护送病人上相应的救护车或大客车;病人物品、家属和病历随病人同车转运,病历做防失散处理后,由随车责任人携带。各病区(科室)必须随时以车为单位做好转运病人的记录工作。原则上一个病区,一辆大巴车,一次转运。

病人在转运前后和转运途中病情加重必须及时组织抢救,必要时报告危重病人抢救小组,如在老院区需要支持病人抢救工作的,报告老医院急诊室以及第一抢救小组,组长:xxx(电话:xxxxxxxxx);在转运途中或新院需要支持抢救工作的,报告新医院急诊室以及第二抢救小组,组长:xxx(电话:xxxxxxxxx)。

2、物品搬运

各病区(科室)编制《搬运物品清单》。在搬运前,各科室自行需将搬运物品整理打包,贴上有编号、科室、物品名称和在新院区摆放区域等内容的标签。装车责任人的职责是引导搬运工人搬运物品和签发《科室搬运物品记录表》。接收责任人的职责是签收接收的物品并引导搬运人员摆放物品。各科室对搬运有特殊要求的物品,须注明。

物品的搬运由搬运工人负责。后勤保障组落实调度各科室物品搬运需要车辆和搬运人员,安排装车和接收负责人。

搬迁工作完成后,各科室必须整理好所有不搬迁的物品,在移交给有关职能科室前妥善保管。

3、运输工具与运输路线

搬迁所需各类车辆由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驾驶人员培训由医院车队小组负责。

搬迁用的各种运输车辆必须按规定路线通行。运输路线沿途由交警队实行专项管制。各类转运车辆必须按规定的出入口出入新老院区和规定泊车位臵停靠,涉及搬迁的车辆必须在头两天安检,加满油。

为了方便患者及家属,单位开通新老医院之间的专线车辆每10分钟一班,免费接送。

4、医疗服务篇三:2014年医院工作总结

郏县人民医院2014年度工作总结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院紧紧围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十大指标”宏观监管,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努力拼搏,创新工作,医院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截止10月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工作完成情况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业务总收入(含东病区)15878万元;总支出15277万元;结余601万元;固定资产总额13096万元,净额5101万元;总资产14513万元;负债率。

本部:

1、总诊疗人次341083人次,入院21566人次,出院20780人次,手术4028例。

2、业务收入12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其中医疗收入758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药品收入4696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占业务收入的;门诊收入541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住院收入685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农合收入6092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医保病人收入841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 %;城镇居民病人收入72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自费病人收入5272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

东病区:

1、门急诊量125019人次,住院7124人次,手术1096例。

2、业务收入33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其中医疗收入201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门诊收入10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住院收入21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药品收入122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占业务收入的;其中新农合收入1866万元,占业务收入的;医保病人收入246万元,占业务收入的;城镇居民病人收入32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自费病人收入1094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

二、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推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按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求,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积极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工作, 纳入临床路径10084人次,纳入率81%。

(二)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医疗工作:一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结合《河南省二级以上医院“十大指标”考核评价细则》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严格医疗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十四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二是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截止10月份,共进行业务查房40余次;组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10余

次;举办“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5次,参加学习1500余人次;安排22名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学习班、研讨会40余人次;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2篇;带教实习生38人。

2、护理工作:依据《河南省二级医院“十大指标”宏观监管及“三好一满意”活动评价细则》,一是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激励机制、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等,制订了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流程及应急管理预案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等;二是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从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康复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三是进一步落实护士岗位责任制,根据护士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求,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四是实行高级责任护士竞聘上岗,充分体现能级对应,共聘任高级责任护士13名;五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定期进行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1-10月份各科室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晓率90%;六是积极开展满意度调查,1-10月份全院各科满意度调查结果在95%以上;七是开展出院病人电话随访工作,各病区每月随访比例均大于30%,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八是定期监测不良事件,截止10月份,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25例,召开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会10次;九是坚持随时查房与计划查房相结合,及时解决和处理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共进行护理、行政、业务等查房80余次;十是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在职培训、

基础护理理论培训考核、基础技术操作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培训考核、应急预案培训考核、核心制度培训考核、专科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医德医风教育、业务讲课等65次;举办中心供氧氧气吸入技术操作竞赛,选择出技术操作能手10名;外出进修、培训共25人次;带教护理实习生30名。

3、院内感染工作:按照《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要求,一是针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等123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二是做好环境卫生学、手卫生监测、血液透析相关检测、医院消毒药械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等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开展现患率及漏报率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0月份共上报感染病例209例,感染率;三是每周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消毒隔离及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改进。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全年共上报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22例;四是组织院感知识培训、新进人员及实习岗前培训、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岗前培训、专科知识培训7次,培训后试卷考试,合格率100%;五是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每周定期查看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及交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包装、运送、交接等更加规范,无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导致泄漏、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4、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认真落实“双十制度”和分级管理制度,对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监控,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

师进行及时干预。医师整改145人次,通报科室8个;积极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每月点评处方150张,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

(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合谐医患关系。

加大对出院病人的投诉及纠纷处理工作, 1-10月份共接待病人投诉116人次,其中当即解决82件,记录在案37件,市长热线投诉2件,卫生局投诉5件,处理满意率97%。共发生纠纷11起,解决10起。补偿金额为万元。

(四)人事管理方面:全面落实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管理,并全部签订聘用合同。参加继续教育人员884人,实际参加884人,参加继续教育率100%。

(五)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医疗环境进一步改善

为适应医院的发展,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2014年,一是完成了医院重症医学科、病理室扩建改造工程;二是投资444万元,购置电子胃镜、血液透析机、有创呼吸机、大容量脱水机等设备;三是对南家属院进行改造绿化,扩建了停车场;

(六)加大专科建设力度,专科建设成效明显

2014年5月份成立重症医学科;制定了急诊重症医学科实施方案。

(七)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根据年初医院工作计划,门诊设立健康教育宣传基地,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板面,住院各科对住院病人积极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宣传,组织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参率达90%以上。每季度医院组织对各科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考核、评比,篇四:医院整体搬迁前期工作情况汇报

xxx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前期工作

情况汇报

一、 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

1、确定整体搬迁用地报批包装项目为县职中整体搬迁,报批净用地面积15万平方米(折合225亩),整体搬迁包装项目汇报材料(学校基本情况、搬迁理由、规模、项目工程费用概算等)及包装项目用地报批手续、报批资料正在办理中。

2、确定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选址红线图和规划平面布置图及选址意见书净用地面积(亩),并对该地块进行了测绘定界、界桩。

3、完成了征地包装项目红线图及规划布置平面图和选址意见书。

4、完成了征地拆迁的拆迁户摸底(共计18户)及村组地类摸底工作(农田、林地、果林地、堰塘、道路等); 征拆费用核算、征拆所正在办理中。

5、对搬迁地块的公用设施(万伏高压电线)的移迁工作基本方案已经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及时间县电力局正在请示市电力局。

6、整体搬迁包装项目可研正在进行(国庆节前可完成)。

7、项目建设贷款手续正在办理中。

8、已启动环境评估工作。

9、启动了土地预审部分工作。

二、国庆节前后工作

1、完成标高设计、污水排放设计方案。

2、节前完成人民医院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文书。

3、节前完成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4、完成环评及报批工作(10月20日前)。

5、进一步完成土地预审前期工作。包括:①、完成建设项目申请报告书;②、完成建设用地预审申请表;③、完成建设项目行业批复;④、办理占用林地许可证及耕地占用税手续;⑤、落实水利部门水土保护专家评审意见;⑥、填报社保部门意见和审核表;⑦、完成土地预审、报批工作;⑧;完成建设用地拆迁补偿费用预算方案,填报征地拆迁重建安置资格审查表。

xxx县人民医院

2011年9月27日篇五:2013年医院年终总结

县人民医院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我院紧密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2013年的卫生工作要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 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人民满意医院为目标,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我院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提升执行力,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

1、为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激发全院职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医院管理法律、法规、核心制度等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完善下发了《医疗质量考核方案及考核细则》、《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医院奖惩制度》、《各科室目标考核细则》等医院管理制度,并要求各职能部门和各科室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把制度落到实处,使医院管理工作真正制度化和规范化。

2、坚持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断提升医院执行力。医院坚持每周一召开由中层干部参加的院周会制度,业务科室坚持每天晨会制度,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医院、科室的工作要

求。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质控院感科坚持每月经常下科室,定期和不定期对医德医风、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医护质量、病历质量等进行督促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每月对检查情况汇总打分、评比,对工作突出的科室落实奖励。坚持院总值班每天不定时下科室查房,督查工作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经过努力,医院执行力有了很大提升。

3、坚持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民主化,院务会深思熟虑工作,尽力化解各种矛盾,医院的和谐氛围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改变服务理念,提升病人满意度。 医院利用职工大会、院周会、科朝会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全体职工在实际工作中切实体现人文关怀,践行“五心”服务,牢记职责和责任,真正把 “以病人为中心”落到实处。为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定期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广泛征求住院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意见,每月对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总结。通过教育和监管,职工的职业道德有了明显的改进,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年病员满意度均>95%。

三、坚持院务公开,透明管理。

医院的重大事项、医疗收入、重大人事任免等均向全院职工

公示。药品价格、医疗收费项目、医保政策及参保人员医保报账均向社会和患者进行公示。各科室专业技术人员上墙公示,广泛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加强科室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管理,简化门诊诊疗程序,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急救预案,组织急救演练,加强急救人员专业培训、加强急救车、急救箱的管理、强化现场急救处置能力及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全年急诊科共出诊?次,其中?出诊?次,接回病人?人次,转诊?人次,处理突发事件?次,圆满完成各种指令性任务?次,参加大型事故急诊抢救?次,急救工作有了明显改观。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距打赢脱贫攻坚战仅有7个月时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下一步,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v^^v^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3月6日^v^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标准不动摇,紧咬目标不放松,确保如期全面完成住房安全保障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

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面,一是巩固实际入住成果。紧紧围绕“搬迁脱贫”目标要求,进一步巩固实际入住成果,确保搬迁群众住得下、住得稳。二是加快安置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步伐,确保在2020年秋季入学前安置点义务教育学校全部投入使用、实现医疗机构全覆盖。三是突出抓好增收帮扶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好搬迁群众的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家庭有1人以上实现就业,提高搬迁群众收入水平。四是突出抓好后续管理,帮助搬迁群众更好更快融入新社区。完善安置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健全服务管理机制,加强安置区社会管理,做好搬迁群众服务工作。五是突出抓好旧房拆除,稳步推进宅基地复垦复绿和用地指标增减挂钩交易。

全区农村危房改造方面,我们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按照5月底基本竣工的要求,加快推动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扎实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存在发现问题的整改,推进旧房拆除专项行动,力争6月上旬基本完成整改销号;加快住房安全保障档案整理和录入等具体任务,全力以赴,坚决打好打赢住房安全保障战役,确保“贫困人口不住危房”目标的实现。

尊敬的唐省长大人:

您好!

我想申请异地扶贫搬迁项目,我家居住在“陇南市宕昌县韩院乡大坪村半山社”,现有9口人,劳动人力少,消费人力多,由于现住地,地处山区,住房且为“茅草屋”,茅草屋还是爷爷当兵归来时修建所居住的房屋,且交通极不方便,道路不通,所处地区贫困潦倒,房屋破旧不堪,由于人多,住房极为缺乏,还有3个孩子上学,它们每天要步行回家,且还有3个老人,它们己年过花甲,步入高龄,劳动力量逐渐减弱,所以家庭的现状,就是,资金缺乏,劳动人员稀少,消费及大,家里就靠着我们夫妻二人一年到头来挣的`一点钱,维持生活,供3个孩子上学,可是不管我们夫妻二人怎么努力,挣的钱也只能补贴家里的生活,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修建新的房屋,而且由于最近暴雨如注,频繁的下大雨,茅草屋可能随时会有倒塌的现象,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差,家庭人均收入低,是贫困户,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条件,我想异地扶贫搬迁,让孩子和父母能够生活的好一点,具2008年,5·12地震,我家也受到地震的侵害,但是村委及乡政府没有给我救助,我没得到村委及乡政府的任何回应,2014年的地震,还是依旧如此,现在所住房屋,实在不忍直视,因为是破旧不堪的“茅草屋”我己经够努力改变我现在的状况,可是,我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所以请求林书记给我一个异地扶贫搬迁的项目,让我的孩子能够成长的优秀,让我的父母能够过的好一点,希望唐省长大人能看到我的申请!

申请人: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20xx年,在省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座谈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20xx年我市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积极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截止20xx年年底,20xx年计划下达的5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解决了万人、万头畜的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新建和改建县乡村公路公里,完成项目总投资4865万元。20xx年第一批安排项目45个,总投资3726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410万元,省财政配套245万元,市县配套1071万元。截止目前,已有23个项目开工建设,全部项目预计明年10月底前建成。

(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展情况

自国家开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以来,我市20xx年、20xx-20xx年四个年度共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四批,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6176万元,中央其他专项资金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87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6624万元,搬迁贫困群众2872户、13798人、生态移民57户、241人。

20xx年我市环县被纳入了首批试点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609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33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276万元,安置移民250户、1000人。项目截止20xx年11月底,所有单项工程全部竣工,工程完成总投资万元,占计划的。搬迁贫困人口986人,占计划的.。20xx年底市上组织财政、建设、水务等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了初验,评为合格工程。

20xx年我市华池、合水、宁县3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3县项目总投资2971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1576万元,中央其他专项资金149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87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1159万元,搬迁贫困群众694户、3162人。截止20xx年年底,3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的。其中:累计新修基本农田亩;完成人饮工程8处及配套设施建设;新修道路公里;改扩建学校10所、卫生所11处;架设农电线路公里;建成移民住宅667户,占计划的。目前已有454户移民搬迁入住,占计划的 。

20xx年我市宁县、合水、镇原、华池4个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4县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301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万元,计划搬迁627户、3159人。截止20xx年年底,4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的。其中:累计新修基本农田555亩;完成人饮工程3处;新修道路公里;改扩建学校7所、卫生所5处、村部5处;架设农电线路5公里;建成移民住宅425户,占计划的。

20xx年我市有7个县被省上批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7县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966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922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万元,计划搬迁1358户、6718人。20xx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批复及投资计划下达后,我们及时向各县进行了下达,并督促各县抓紧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各县主要开展了在迁出、迁入区召开群众座谈会,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搬迁群众建档立卡、落实住宅建设用地、编制单项工程设计等工作,明年3月份项目可全面开工建设。

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总要求是:“一年建设、二年搬迁、三年稳定”。截止目前,我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体上进展顺利,各县都能依照省批方案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四制”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并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产业开发、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采取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认真抓好宣传公示工作,切实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扎实工作确保搬迁群众能够迁得出、稳得注能致富。

根据区委巡察组安排,我结合工作实际,现就本人贯彻落实九个方面情况向巡视组汇报如下: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0篇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竹溪县地处秦巴山腹地,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农业基础薄弱,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新洲乡位于竹溪县城东部堵河上游,距离县城51公里,是全省重点贫困老区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区山大人稀,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就医、上学艰难,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XX年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区人均纯收入2203元,比全乡平均人均纯收入2555元低352元。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抓紧做好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区的广大农民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早日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特申报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现予以呈报。

一、项目建设规模及年限

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1、易地扶贫搬迁236户、1000人,建房面积21630平方米;2、新修乡村公路22公里;3、低产田改造26公顷;4、新修灌渠6000米;5、人饮工程:新修过滤池2个、水塔2座、引水管道25000米;6、生态能源建设:栏圈改造200户、3900平方米,农村沼气100户,水土涵养林6公顷。建设年限为1年(20XX年5月--20XX年5月)。

二、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总投资1850万元。建设资金由申请中央预算内、地方自筹、整合各类投资、搬迁群众承担四部分组成;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地方自筹70万元,整合各类投资80万元,搬迁群众承担1200万元。

三、效益分析

该项目实施后,搬迁户居住环境和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交通、饮水更加便利,每年可节约劳务支出50万元;农副产品的出售年可获利110万元;生产条件的改善,更有利于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种植业,特别是养猪和茶叶种植,使人平达到1头猪,户平1亩茶叶,每年可获利2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20元。

特此报告,恳请予以批复同意为盼。

二○XX年三月二十八日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1篇

一、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责任人:

整改目标:圆满完成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

完成时间:年12月底完成。

整改措施: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新农村建设亮点;二是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请示汇报,切实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三是加强督促指导,严格按规划要求抓好项目建设,确保上海虹口区援建的8个新农村、54个省级重点扶持村、15个省级重点建设村、省财政厅援建龙坪片区6个新农村和183个县级自筹资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村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抓好易地扶贫开发

责任人:

整改目标:使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最终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完成时间:年9月30日完成。

整改措施:一是搞好摸底调查,统筹考虑搬迁户的人居环境,突出规划到位,使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强化资金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使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圆满完成今年115户511人的易地搬迁任务。

三、抓好劳务培训和输出工作

责任人::

整改目标:进一步抓好劳务培训和输出工作,达到“输出一人、受益一片、带动一方”的目标。

完成时间:年9月30日完成。

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动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和外出务工;二是加强与县职中、农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培训力度,突出培训实效;三是加强与发达地区用工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抓好我县的劳务培训和输出工作,确保年内培训400人和输出5000人的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加大投入,积极为扶贫点办好事实事

责任人:

整改目标:在抓好单位常规工作的同时,积极为挂钩扶贫点办好事、实事。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2篇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20xx年易地移民搬迁143户527人,预脱贫79户300人,完成对金子坪村摘帽,今年以来,xx县板桥口镇多措并举,强化督查监管力度,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部门联动。镇国土和村建部门协同村“两委”,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户屋基的选择,屋基的选择最好靠近交通线,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滑坡段,经过国土和村建部门的努力,易地扶贫搬迁户已经选好了屋基,房屋修建相关程序也在有条不紊的办理中。

加强监管。该镇成立易地移民扶贫搬迁监管领导小组,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或“联户自建”的方式,不超建筑面积,加强工匠在施工过程的责任监管和安全监管;记录好施工日志,将移民搬迁户落实到镇、村、组干部,联户干部人员做好巡查记录。

强抓质量。工程建筑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砖瓦、技术指标由施工单位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明,并经县质检部门认可签字后方可使用。要求签订施工合同,双方权力责任要明确,施工期限要清楚,按施工期限完成任务。通过管理制度,对易地搬迁项目的全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工程质量,项目资金安全使用,做到切实让贫困群众满意入住。

产业扶持。贫困户旧房换新房后,更需其他方面的`扶持,比如发展种养殖业,鼓励其参加技能培训等,取得一技之长,各村充分利用好农民夜校及专合社的带动作用,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帮助早日脱贫奔康。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3篇

一、组织保障到位,确保责任层层压实

为确保各类就业帮扶政策落到实处,XX县人社、移民、扶贫等相关部门经常召开就业帮扶工作研判、调度等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就业帮扶工作,提出符合实际的工作措施,统筹安排部署工作,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的工作机制。并在各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挂牌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或服务点,各涉及乡镇街道也在人员、办公场地及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为搬迁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2020年以来,XX县充分利用对广帮扶资源促进劳动力就业创业,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实现新梦想,书写追梦情怀。以XX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例:截止目前,XX县街道已投入XX万元用于建设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培训上岗工作人员XX名;投入XX万元建设扶贫车间,引进XX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住,建设扶贫车间XX家,提供工作岗位XX余个,解决XX名搬迁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其中居家就业XX人。为进一步满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需求,XX县不断加大对各个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的引进工作,进一步拓宽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创业渠道,确保更多搬迁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二、宣传动员到位,确保思想高度统一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通过搬迁安置点乡镇街道干部、帮扶干部等主动上门向搬迁群众梳理讲解党的好政策,讲透讲深以同志为核心的_对贵州对毕节的关心和爱护,对广大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二是及时发现解决搬迁群众生活工作中的烦心事、忧心事。通过小区广播、微信群、广场大屏幕、入户走访、院坝会、培训会、课堂讲座、家庭或个人发展分析座谈等多彩多样的方式,为搬迁群众梳理讲解培训和就业方面的政策措施,结合家庭或个人实际情况,帮助群众理清家庭或个人发展思路,让群众熟练掌握运用培训就业相关扶持政策,为群众创业就业“增援壮胆”。三是有针对性地动员搬迁群众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提升群众感恩意识和技能技术水平,将群众聚合在党的周围,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创业就业的内生动力。同时,不断加强宣传力度确保宣传动员到家家户户,政策讲解、思想动员入脑入心,让绝大多数群众发自内心感恩_、感恩,争相上进、积极创业就业。

三、培训提升到位,确保能力素质达标

因部分搬迁群众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城市生产生活不了解、不熟悉,缺乏必要的基本常识和技能,XX县街道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培训,让群众尽快融入城市,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新市民。

本着培训是为了就业的目的,按照“因人施培、因岗定培、因产施培”的原则,根据劳动力的身体状况、知识文化水平、技巧技能、就业意愿等具体情况,并结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和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内容包括感恩教育、政策知识、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如何在城市中谋生、城市常见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技能培训根据搬迁群众工作意愿设置缝纫、家政、护理、厨师、保安保洁等工作技能培训。分类设置课程和培训标准,分产业、分层次、分岗位、分时段培训。确保培训能够大幅度提升搬迁群众积极就业、服从管理、感恩等思想意识,大幅度提升搬迁群众技能技巧、与人沟通等能力,树立新市民就业观。培训结束后经过测试测评,不合格的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培训,直至合格为止,确保上岗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截止目前,XX县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已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XX人,培训后实现就业XX人。

四、岗位推荐到位,确保人岗相互适应

为满足搬迁群众就业需求,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分别收集建立省外岗位、区外省内岗位、区内岗位三大岗位库,区内岗位库中又分别建立七星关经济开发区岗位、安置点临街企业岗位、扶贫车间岗位、大棚产业园岗位、公益岗位、居家就业等就业岗位库XX个,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岗位信息的同时,通过包保楼栋干部根据群众的就业意愿,结合群众的自身能力,采取“入户推荐”“广播推荐”“微信推荐”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推荐适合的岗位,以“送货上门”的方式,确保人岗相匹配,让搬迁群众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年初疫情期间,共组织群众XX批次XX人到XX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应聘,其中XX人应聘成功并实现稳定就业;通过各安置点包保楼栋干部入户推荐岗位上万余次。

五、后续服务到位,确保群众安心就业

XX县要求涉及易地搬迁的乡镇街道党政干部、帮扶干部、包保干部、包保楼栋干部在服务群众时要做到“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创新作为、担当作为、廉洁作为”,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4篇

 (一)计划执行情况

1.对象确定。我市通过县、乡(镇)、村等会议讨论、公示公告等形式,将在边远深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短缺等地方划分为搬迁区域,并将居住在搬迁区区域范围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坚持“农户申请、村级审核、乡镇审查、县级审批、公示公告”识别程序,我市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对象980户3985人,做到搬迁对象精准识别。

2.计划执行情况。根据搬迁群众的搬迁条件和搬迁意愿,科学合理布局县、乡、中心村三级安置点,搬迁对象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安置。2019年集中安置点共13个,共安置3985名搬迁群众,分布在广昌、乐安、宜黄、资溪4县,所有搬迁户已全部搬迁,入住率为100%。

3.系统标识与录入情况。我市在国办系统意愿标识980户3985人,并相应做了人口的自然增减。国办系统受益户标识980户3985人,录入情况和实际搬迁一致。

(二)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我市易地搬迁项目总投入按人均万元计算为万元,其中建房补助按人均不低于2万元进行补助,剩余资金全部用于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后续就业产业扶持。通过每月的资金调度和督促,搬迁县对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自查自纠,核实资金使用情况,我市基本做到资金来源清楚、支出合规、管理符合要求。截止12月25日,个人补助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部分搬迁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待项目评审合格后拨付到位,对于搬迁结余资金将全部用于安置点贫困户后续扶持产业发展。

(三)安置项目的工程建设情况

我市安置点建设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四制”要求,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全部到位,工程项目全面竣工并验收合格。2019年,全市“十三五”建设易地扶贫安置住房980套,对于因自然死亡等原因出现的空置安置房已采取由县投资公司进行回购或纳入到安置点管理服务中心办公用房等方式进行整改到位。

(四)后续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我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贫困群众民生福祉的重点和关键,全力推进精准搬迁、精准脱贫,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市建档立卡搬迁人口980户3985人中,100%落实了后续帮扶措施。

(五)社区管理服务的开展情况

全市54个集中安置点均设置了管理服务中心,配备管理和服务人员,各管理服务中心相应的与所在乡镇民政、扶贫、学校、供水、供电、派出所等站所对接,确保搬迁群众在家门口能办好事。崇仁县、南城县等分散安置的,为确保搬迁户满意,精准享受到社会公共服务,采取以乡镇村、组干部以及驻村帮扶干部为服务联络人,村学校、卫生所、便民服务站等为主要的服务平台,若干名联络人挂户进行多对一的精准帮扶,及时掌握搬迁户诉求和生产生活需求,竭力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

主要做法

思想认识到位

我市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由项目建设向后续扶持转变的形势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易地扶贫搬迁是助力贫困户“挪穷窝”、“挖穷根”,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对于少数搬迁户普遍存在故土难离,穷家难舍,安于现状的思想,则着力宣传搬迁目的意义和各种优惠政策,分析利弊,讲透道理,算账对比,讲清得失,使搬迁户在思想上做好搬迁前各项准备,在行动上与政府推动协调统一,变政府要我搬,为我主动要搬。

工作程序到位

在搬迁对象确定、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充分调动搬迁户主观能动性,做到对象审核、政策宣传、措施落实、公示公告、项目监督、资金审核等工作程序全面落实到位,实行阳光操作,公正透明。

政策落实到位

深刻把握并严格执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切实做到“三不”:

1.搬迁对象不错选。紧紧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保建档立卡系统搬迁对象精准标识到位,做到符合条件的应搬尽搬、不合规定的坚决不搬。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签订协议(搬迁安置、面积控制、旧房拆除)”五道工作程序,对不符合搬迁条件的,坚决予以清退并签订《放弃搬迁承诺书》。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搬迁对象范围及系统信息大排查,逐点逐户逐人进行核实,重点核查搬迁范围是否符合要求,享受政策是否符合规定。

2.住房面积不超标。我市坚决守住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底线,本着实用、节约和贫困户买得起的原则,根据贫困户家庭人口数量,在安置房的户型上做到合理设置,主要建设有50平方米、75平方米、100平方米等户型,其中又以75平方米的户型为主。这样,既不增加贫困户购房负担,又能够确保贫困户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

3.搬迁入住不举债。在控制住房面积、加大补助力度上下功夫,确保全市建档立卡搬迁户户均建房自筹控制在1万元以内。统规统建安置住房,平均造价在1200元/㎡左右,建档立卡搬迁户购房只需自筹1万元就可搬迁入住;统规自建安置点及分散自建的安置住房,建房平均造价为700—800元/㎡,按照建档立卡搬迁户建房每人不低于2万元的政策补助标准,保证自建住房的搬迁户自筹资金不会超过1万元。

(四)质量保障到位

1.科学规划选址。在充分尊重搬迁户意愿的基础上,我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择是以“基础设施好、公共服务优、后劲发展强”的工业园区、乡镇集镇、中心村作为搬迁安置地,为贫困户搬迁入住后提升生活水平,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经检测,所建的集中安置点均不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2.确保工程质量。我市本着统建统管、节约成本的原则,在安置房建设模式上,采取公开招标建设和理事会统一建设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县工业园区移民安置点,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建单位;乡镇、中心村安置点,采取“理事会管理、搬迁户操作、技术员监督、乡镇协调”的管理方式,确保了工程材料合格,房屋质量达标。

3.房屋竣工验收。对所有搬迁户自建房在拨付补助资金之前,均组织了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新建安置房进行现场检测验收和质量把关。

(五)全面落实后续巩固提升

1.保障后续帮扶。本着“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工作理念,全市所有搬迁户均落实了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建立了后续帮扶工作台账,实行差异化有针对性帮扶。坚持做到有劳动能力且较强的,则引导其发展产业或就业务工,实现稳定增收;劳动能力较弱的,则通过安排扶贫公益岗位或根据其能力和喜好安排从事简易轻松就业岗位解决稳定增收;对于特困搬迁户,则实行兜底保障。据统计,常年发展产业1307人、常年就业务工1169人,资产收益扶贫1131户,特困搬迁户兜底保障378人。

2.保障培训就业。围绕“一户一人就业”的目标,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园区企业与搬迁户招工就业对接活动,专门组织搬迁户到工业园区工厂企业进行现场参观感受,全面落实搬迁户有就业意愿人员实现就近务工,做到“就业务工与照顾家人”两不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园区企业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搬迁就业困难对象,确保搬迁后就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脱贫有保障。同时,加大搬迁对象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技能;制订各类扶持政策,支持有能力搬迁对象自主创业,鼓励以创业带就业。

某县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赣扶移字〔2017〕23 号,为切实做好我县 2016 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整改工作,我县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了研讨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问题整改工作,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自查,严肃认真开展了整改落实。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主要问题

我县 2016 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搬迁户识别不够精准共有 140 户,其中不符合搬迁政策 3 户,搬迁户没有进行标识有 137 户。

、住房面积超标有 78 户 280 人,全部是乡镇、村安置的搬迁户。

、自筹资金超 1 万元的有 309 户,其中乡镇 263 户,进城进园搬迁户 46 户。

、安置点管理不规范、程序不到位的 48 个,其中安置点地点设置不合理 3个,已调整变更。

二、整改措施与主要做法

精心组织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由分管副书记罗瑞华和分管副县长邓冬猛亲自调度,精准办、发改委、扶移办、各有关乡镇具体落实。

、召开专题会议。县领导多次召集有关乡镇、部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调度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

、出台方案。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全面梳理了问题清单,拿出了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出台了《XX 县 2016 年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方案》、《XX县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进行限期整改。

精准施策

1、整改措施精准

夯实精准识别基础。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进行回头看,对不符合政策范围的搬迁户坚决剔除;二是发改委、扶移办联合组织干部深入乡镇村做了搬迁对象的实地调查、审核把关工作;三是开展了国办系统搬迁对象信息标识的排查工作,完成了搬迁标识相关数据信息备案。

严控住房建设面积。一是各乡镇通过合建共住、调换安置住房等措施,分类施策做好乡镇“人均住房面积超标 25 ㎡”问题的整改工作;二是吸取教训,严防面积超标问题发生。设计更多户型满足搬迁需要,签订面积控制协议及明确旧房拆除条款,严格控制好建房面积。

切实减轻搬迁负担。一是由各乡镇通过“奖”、“帮”、“降”、“引”等办法解决乡镇搬迁贫困户负债过高的问题;二是解决进城进园点搬迁户高负债的问题。学习于都做法,由县国资公司进行回购,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对回购的面积在不动产权证上核减,在脱贫攻坚期内返租给安置对象。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帮助搬迁贫困户最少有 1 人务工就业,提高家庭收入。降低房价,把房价降到1000 元/㎡以下,减轻贫困户购房负担;三是对比较困难的搬迁贫困户,在享受政策补助后,仍然没有经济能力建(购)房的,一律实行政府兜底方式安置。

严格规范项目管理。一是对安置点设置不合理和有安全隐患的安置点进行调整与整改;二是对乡镇、村 48 个集中安置点报批报建手续不齐全的进行补办。

经县委政府同意,建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报批报建“绿色通道”,月底前各乡镇到相关部门完成项目立项、勘测选址、设计等手续的补报工作,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在收费上给予“减、免、优”政策;三是完善项目规范管理。实行统规统建的,按照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要求推进项目建设,并进行公告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统规分户建房的,成立搬迁安置建房理事会,确保搬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制度不断完善

建立了联合办公制度,县扶移办和发改委组建班子进行了集中办公,乡级组建扶贫工作站并指定专人负责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发改、扶贫工作的县领导召集扶移、发改等几十个部门单位,召开会议具体研究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

出台了《XX 县政府性投资脱贫攻坚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暂行规定》及安置点建设项目报建报批绿色通道,对办理相关手续在收费方面进行“减、免、优”;

、强化跟踪问效

整改工作列入县级“三查一通报”,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督察;

进行专项稽察,由发改委和扶移办对全县 49 个安置点进行了专项稽察工作;

检察院、扶移办、发改委将联合对县部分安置点项目进行挂牌督办。

三、整改成效

1、夯实了精准识别基础工作。一是通过精准识别“回头看”活动及发改委、扶移办联合实地调查、审核工作,发现 6 户 34 人不符合搬迁范围,剔除了 2 户15 人精准扶贫户资格,取消了 6 户 34 人的搬迁户资格;二是认真做好国办系统搬迁标识功能开放的搬迁贫困户 137 户 724 人的备案工作。

、有效解决了面积超标问题。通过对安置房进行调换等措施,对全县乡镇78 户住房面积超标进行了整改。

、切实减轻了搬迁户的经济负担。一是通过“奖”、“帮”、“降”、“引”等办法减轻了 263 户乡镇搬迁贫困户自筹资金资金超 1 万元的问题;二是通过“降”、“奖”、“帮”、“补”等办法解决进城进园点搬迁户 46 户高负债的问题。

、规范了安置点项目建设管理。一是对安置点设置不合理的江背镇郑塘村安置点和社富乡九山村、溪源村安置点等 3 个安置点进行调整变更;二是优先安排了 万元资金对少数存在安全隐患的安置点进行了安全隐患整改与消除;三是对乡镇、村集中安置点管理不规范、程序不到位的问题进行完善。四是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加大了项目资金拨付力度,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要性,尤其是对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学习不够,在思想认识上、政策理解上、政策执行上有偏差。搬迁户思想传统、保守,对搬迁工作认识度、参与度不高。

.上下联动不够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难度大、政策性强、标准高,也是情况复杂的一项工作,部门和乡镇在抓此项工作时重点和焦点不同,造成上下联动不够,合力不强。还有干部因政策的不断变化和调整存在思想顾虑,大力抓好此项工作的韧性不足。

.工作进展有差距。由于我县搬迁任务人数多,任务重,三年任务两年需要

完成,加上少数搬迁政策的调整与变化,以致工作进展与上级要求存在差距。

1.加大联合办公力度。以省级层面加大扶移办、发改委联合办公力度,确保联合办公有固定人员、固定办公地点、有规范的办公制度。

.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建议省明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脱贫后是否可享受搬迁政策、政策是否可以叠加等相关搬迁政策。

XX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XX 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017 年 6 月 25 日

20xx年,在省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座谈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20xx年我市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积极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截止20xx年年底,20xx年计划下达的5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解决了万人、万头畜的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新建和改建县乡村公路公里,完成项目总投资4865万元。20xx年第一批安排项目45个,总投资3726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410万元,省财政配套245万元,市县配套1071万元。截止目前,已有23个项目开工建设,全部项目预计明年10月底前建成。

(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展情况

自国家开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以来,我市20xx年、20xx-20xx年四个年度共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四批,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6176万元,中央其他专项资金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87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6624万元,搬迁贫困群众2872户、13798人、生态移民57户、241人。

20xx年我市环县被纳入了首批试点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609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33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276万元,安置移民250户、1000人。项目截止20xx年11月底,所有单项工程全部竣工,工程完成总投资万元,占计划的。搬迁贫困人口986人,占计划的.。20xx年底市上组织财政、建设、水务等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了初验,评为合格工程。

20xx年我市华池、合水、宁县3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3县项目总投资2971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1576万元,中央其他专项资金149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87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1159万元,搬迁贫困群众694户、3162人。截止20xx年年底,3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的。其中:累计新修基本农田亩;完成人饮工程8处及配套设施建设;新修道路公里;改扩建学校10所、卫生所11处;架设农电线路公里;建成移民住宅667户,占计划的。目前已有454户移民搬迁入住,占计划的 。

20xx年我市宁县、合水、镇原、华池4个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4县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301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万元,计划搬迁627户、3159人。截止20xx年年底,4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的。其中:累计新修基本农田555亩;完成人饮工程3处;新修道路公里;改扩建学校7所、卫生所5处、村部5处;架设农电线路5公里;建成移民住宅425户,占计划的。

20xx年我市有7个县被省上批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7县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966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922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万元,计划搬迁1358户、6718人。20xx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批复及投资计划下达后,我们及时向各县进行了下达,并督促各县抓紧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各县主要开展了在迁出、迁入区召开群众座谈会,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搬迁群众建档立卡、落实住宅建设用地、编制单项工程设计等工作,明年3月份项目可全面开工建设。

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总要求是:“一年建设、二年搬迁、三年稳定”。截止目前,我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体上进展顺利,各县都能依照省批方案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四制”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并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产业开发、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采取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认真抓好宣传公示工作,切实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扎实工作确保搬迁群众能够迁得出、稳得注能致富。

作为22个专项部门之一,我局牵头负责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及时编制《市土地整治规划》,积极争取贫困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先后组织技术单位开展项目的勘测定界、可研等前期工作。因规模达不到土地开发项目的申报标准,省、州未向我市下达农村土地整治扶贫项目。虽然市不涉及农村土地整治扶贫项目,但我局主动作为,切实发挥自然资源部门职能职责,充分利用国家、省、州自然资源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在用地指标、地灾防治、增减挂钩等方面出台的系列政策,精准对接,有效落实,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1.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公益岗位。作为今年生态建设扶贫内容之一,我局落实12个地质灾害监测公益性岗位,及时将有监测能力的贫困人口充实进来,使获得该公益岗位的贫困人口增加收入3600元。目前已完成主汛期的监测工作,待各乡镇统一申请拨付监测经费。2.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开展以来,我局按照《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2018-2020年)》,积极申报增减挂钩项目。通过结余指标垮区域交易获得收益,助力脱贫攻坚。今年,上级已批复项目12个,其中7个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正在施工中,其余5个正在开展招投标前期工作。

二、2014年以来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完善用地审批手续,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一是为全市29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及时办理建房用地审批手续。其中:2016审批67户、2017年审批84户、2018年审批148户。二是为需要重建的11个贫困村活动室,及时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其中:2017年审批5个贫困村、2018年审批6个贫困村。2.加强地灾调查评估,着力开展科学选址。为全市29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估,以确保安全科学选址。其中:2016年评估67户、2017年评估84户、2018年评估148户。共投入资金万元。3.实施地灾避险搬迁,倾力支持民生工程。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使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贫困户,通过享受一定补助,能够搬出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区域建房居住。2014年涉及贫困户3户、2015年涉及贫困户1户、2016年涉及贫困户2户、2017年涉及贫困户8户、2018年涉及贫困户10户。共对24户贫困户实施地灾避险搬迁,共补助资金万元。4.调整充实监测岗位,努力拓宽收入渠道。根据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能力建设,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调整充实地质灾害监测点监测公益性岗位。2017年涉及贫困人口7人、2018年涉及贫困人口2人,使获得该公益性岗位的贫困人员每年增加收入3600元。5.实施地灾工程治理,大力消除安全隐患。结合年度资金落实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围绕贫困村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2014年涉及1个贫困村,投入资金万元;2015年涉及4个贫困村,投入资金万元;2016年涉及3个贫困村,投入资金万元;2018年涉及1个生态扶贫建设项目,投资万元。共投入资金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我局作为扶贫专项部门之一,牵头负责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虽然大力争取项目,但一直无农村土地整治扶贫项目,我局只能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助力脱贫攻坚。2.我局负责指导做好易地搬迁户原宅基地的复垦工作。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加强与乡镇对接,涉及复垦的,做好指导、督促、验收。由于“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重建住房与旧房距离较远不便于耕种,同时折东片区主要处于高山河谷地带,根据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部署,加快对迁出区25度以上坡耕地实施退耕;折西片区主要以高寒牧区为主,加之复垦验收标准较高,因此,我市易地搬迁户旧房拆除后均是生态修复(复绿)。3.增减挂钩政策出台时间较晚,同时受气候原因有效施工期短、折东片区地块零星、折西片区文化等各种因素影响,2020年虽是收官之年,但部分项目仍需在2021年实施。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一是继续实施好余下增减挂钩项目,推动结余指标垮区域交易,为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积累更多资金;二是围绕用地保障、地质灾害监测岗位等业务工作,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下功夫。

总之,我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发挥自然资源部门职能职责,为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后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包括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易地搬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搬迁(以下简称生态搬迁)、财政专项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为认真实施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根据《奉节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施办法(试行)》(奉节府发〔〕42号)文件精神,结合永乐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政府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基础配套,有效组织和引导群众自力更生、主动搬迁。搬迁对象原有承包地、林地使用权不变,鼓励其自愿流转或参股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参与高山生态扶贫安置区特色产业开发。

(二)坚持整户搬迁、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的原则。整户搬迁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前提条件,对拆除后的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优先安排复垦。搬迁户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用地扣除新建房屋用地面积后,节约的面积可作为地票交易或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使用。

(三)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经济能力、劳动技能和生产生活习惯,合理确定搬迁对象和安置方式。

(四)坚持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原则。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相关站所室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协调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二、搬迁范围及对象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贫困农户,列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象:

1.居住边远地区,生产生活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

2.居住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条件难以完善,扶贫成本高、就地脱贫难的。

3.建卡贫困户、低保户、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纳入宅基地复垦的优先纳入搬迁。

4.原居住地房屋有房产证或宅基证,新建住房有房地产权证或建房、土地许可证,购房有房地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契税缴纳凭证等合法手续。

月1日以后实施整户搬迁的。

6.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应拆除。

其中转户进县内城集镇或县外购房,已签订拆房复垦协议但未拆房的;以及符合拆房复垦条件且搬迁户承诺拆房复垦的,经县国土部门审查同意后,可以作为搬迁对象,其安置补助完善手续转为拆房履约保证金,待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后无息退还。不符合拆房复垦条件的搬迁户必须自拆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对梯度转移和其他自主建房搬迁的,必须拆除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二)下列人员不得列入搬迁安置补助对象:

1.居住在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规划范围内的人口(按照三峡库区后续规划实施搬迁)。

2.已享受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农村D级危房改造补助的。

3.“空挂户”及搬迁户中非家庭成员的挂靠人员。

三、安置方式及补助标准

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对不同安置方式的.搬迁对象给予差异化补助。

安置方式分为自主分散安置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两种方式。

(一)自主分散安置方式包括转户进城镇、梯度转移及其它安置。

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的搬迁户,按8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安置对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自行购买建筑面积低于90平方米、交易价格低于当地市场均价的首套住房的,凭镇政府出具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身份认定证明和购房手续免交房屋交易契税。转户到县外安置的,按8000元/人的补助标准执行。

对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户,包括在本镇、村内实行由高转低、由远转近、相对集中进行梯度转移安置的和其他分散自主安置的,均按7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含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梯度转移安置不得进入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城集镇除外)。

(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是指迁入经县政府批准统一建设的集中安置点进行的安置,按7000元/人的标准补助到搬迁户。

高山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居住对象为本镇范围内放弃原宅基地并实施复垦的农村居民,地灾避让搬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生态移民、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土地整治、巴渝新居、库区居民点搬迁户、危旧房改建户、连体房户、无房户、户改退地的连心房等符合农村宅基地批准条件的农村居民。

本细则施行前各年度已下达尚未实施完毕的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D级危房改造的补助资金仍按原标准执行。

四、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报批实施方案。镇政府根据县搬迁办下达的年度搬迁计划,按照群众自愿申请、村初评、镇审核公示的程序确定年度安置对象,编制年度实施方案(附安置对象花名册)报县搬迁办审批。

(二)组织搬迁实施。镇政府根据审批的实施方案,逐户签订搬迁协议,督促落实安置住房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等工作。

(三)兑现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完毕后,镇政府组织自查验收,形成验收报告,报送县搬迁办,县搬迁办组织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综合验收。待综合验收合格,县上拨付补助资金,镇政府按照规定标准与搬迁户结算。

(四)加强档案管理。按照以下要求分类整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档案资料,并送县搬迁办、发改委、扶贫办、城乡建委备案。

1.文书档案。包括实施项目的上报文件、实施方案及批复文件、计划下达文件、公示资料及图片证明等材料。

2.户档案。包括农户信息卡、搬迁申请表、新旧房屋照片、户主身份证和家庭户口复印件、户口迁移手续、补助资金兑付证明、旧房拆除证明、建房审批及购房手续等原始资料。

3.项目档案。包括规划方案、工程设计、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及竣工验收备案的相关资料。

五、工作措施

坚持“统分结合、整合职责、分线落实”原则。

镇搬迁办:负责镇搬迁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编制全镇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年度搬迁计划,跟踪掌握项目实施进度,收集、汇总、上报向县搬迁办的各种报表、信息,负责与县搬迁办的工作衔接,承办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方面的会议、年度绩效考核等工作。

经发办:负责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协助镇搬迁办工作。

规建办:负责D级危房改造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负责集中安置点建设管理,协助指导按相关程序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等行政许可手续;优先落实搬迁户宅基地复垦。

财政办:负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专项资金管理和兑现,协助资金拨付工作。

镇纪委加强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监督,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5篇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

1.学习贯彻^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情况,特别是^v^^v^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我校党支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动机关支部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严格实行党员记实管理制度,开展常态化督促检查,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及时掌握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严格按照要求建设党组织活动阵地,做到“有场所、有标志、有展示、有制度、有设施”。认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学习教育、民主议事、党性分析、为民服务”主题,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增强主题党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参与机关党建“书记项目”和组织生活示范样本评选活动,不断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增强组织生活活力。今年继续实行党员在职干部联户帮扶贫困户,一对一对应41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认真开展了“五个一”“帮扶活动,填写《帮扶手册》。通过与贫困户促膝谈心,掌握了他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并结合实际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在生活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单位帮扶村东召乡东召村顺利通过国家省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2.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情况。一是以学习增强全体党员“四个意识”。年初下发《年度学习计划》,完善《学习制度》,以《^v^谈治国理政》为主要内容充实学习提纲。列出集中学习安排表。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召开了两次组织生活会。联系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开展了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统一了共识、找出了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开成了一个提振精气神、强化执行力的务实会议。三是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机关支部全年共召开支委会12次、组织生活会2次、党员大会4次,班子及支部负责人等共为全体党员讲党课4次,开展机关支部活动2次。

(二)党支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情况

1.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一是提高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通过组织实施和开展检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扎实开展。二是加强学习教育,严肃党的纪律。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市县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v^廉洁自律准则》、《中国^v^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三是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做到“四个亲自”,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2.领导干部遵守纪律和廉洁从政情况。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逐项自查,逐条整改,对机关内部所有制度和规定进行了一次全面整理、修订完善,并汇编成册,形成,以制度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事务的规范化管理。如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上下班制度、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等。二是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和规定,用制度来管权、管人、管财、管事,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工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

3.着力发现和推动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我校不存在教育、扶贫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不存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不存在党员干部勾结黑恶势力,包庇纵容“村霸”、宗族恶势力,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问题。

4.作风建设特别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情况。我校党支部紧扣“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班子成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带领2个调研组,通过国培计划、谈心谈话活动、教师代表座谈会、深入各单位调研等多种方式,实行“一线工作法”,由校领导牵头,主持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调研提纲,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师生最关心的问题,围绕学校发展,学历培训等主题,走进干部师生中间,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总结分析情况,找短板、查弱项,按照边调研边查摆问题边整改的要求,共同商讨研究解难题的思路、办实事的举措、促发展的办法,推出解决难点问题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动案例。形成了《我县教师培训需求》和《我县干部学历提升需求》两个调查报告。

(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情况

1.班子建设情况。我校班子牢固树立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意识,能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v^同志为核心的^v^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坚定不移的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时刻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严格做到坚决贯彻、认真落实。不存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班子软弱涣散、合力不强以及不团结不协调等问题。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2.基层党建情况。我校党支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推动机关支部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严格实行党员记实管理制度,开展常态化督促检查,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及时掌握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严格按照要求建设党组织活动阵地,做到“有场所、有标志、有展示、有制度、有设施”。认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3.干部担当作为情况。我校班子成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支持不争权,相互信任不怀疑,相互尊重不攀比,相互配合不推诿,在工作上勇于担责,在生活上不计得失,确保整体合力得到有效发挥。

(四)对审计等监督发现问题和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情况

1.党支部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情况。在主题教育中,我校党支部通过对照《党章》查摆,《准则》查摆,《条例》查摆等15个方面内容,逐条对自身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毫不避讳、毫不遮掩地客观反思了学校班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下一步整改的具体举措。共征得各类意见建议26条,经梳理汇总为三类12条。,逐一检视分析,列出清单,对账销号,逐项整改。

2.整改实效和建立长效机制情况。在主题教育问题整改上,我们一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按照科学管用、简便易行、少而精的原则,按照行得通、可操作性强、能长期管用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调研制度,继续完善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办事情、作决策多考虑师生的利益和感受,多考虑基层学校的实际。重大决策充分听取基层教职工、学生、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等各方面意见,进行决策风险评估,建立体现师生意愿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规范权力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度,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生活准则办事,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6篇

为推进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的通知》(鄂政办发〔2016〕19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发改地区〔2015〕796号)和恩施州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州“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恩施州发改地区〔2016〕8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_、_关于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抢抓中央新一轮扶贫开发机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搬迁为手段,以脱贫为目的,以建档立卡搬迁对象的搬迁脱贫为主攻方向,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加大政府投入,创新投融资方式,完善后续扶持,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把握对象识别、易地建房、建新拆旧、配套保障、就业发展、退出销号六个关键环节,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群众自愿。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乡镇的主导作用和搬迁户的主体作用,引导贫困群众自觉主动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努力建设新家园,尽快实现自我发展脱贫致富。

加强统筹谋划和资源整合,动员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2.量力而行,保障基本。

严格控制住房面积,同步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搬迁对象生产生活基本需要。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强化规划对各类资源的整合引领作用。

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推进农民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市民化,有效提升城镇化水平。

坚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成熟景区、乡村旅游景点、工业园区布局安置区,实现产业发展和扶贫搬迁互融互促、协调推进。

综合考虑水土资源、产业发展潜力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因素,科学编制实施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

4.突出重点,统筹安排。

以有搬迁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努力做到应搬尽搬。

采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

对确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各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5.绿色发展,改善生态。

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坚持建新房拆旧房,对腾退宅基地进行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加大迁出区和安置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任务。

2016—2017年,对有搬迁意愿且符合搬迁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统筹安排确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

二、搬迁对象

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主要是:

——生存环境差、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且水土、光热条件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要,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交通、水利、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工程措施解决难度大,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的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划定的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及地方病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大中型水库库区缺乏生产生活资料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其他确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上述搬迁对象需在进一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聚焦聚焦再聚焦,经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申请、本村群众评议、审核公示后由县人民政府锁定。

三、安置方式

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就近就地,适度规模,实行“五靠近”(靠近中心村、靠近集镇、靠近生态旅游区、靠近产业园区、靠近城区)。

也可以通过分散建房安置、插花和投亲靠友安置、进城及进镇购房安置等,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满足搬迁对象多元化需求。

集中安置规模原则上达到20户以上。

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均实行“交钥匙工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质量安全监管、统一分配。

(一)集中安置。

——依托中心村、乡村旅游区集中安置。

将搬迁对象安置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公共服务较为完善、水土资源承载能力满足安置条件的中心村、旅游重点村和旅游景区附近,引导周边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发展旅游等产业。

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宅基地建多层多户或“一宅一户”的方式安置。

——依托行政村和自然村集中安置。

将搬迁对象就近安置在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沿国道、省道、县道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公共服务能力较为完善的行政村、自然村,既靠近生产资料便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也方便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务工。

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宅基地建多层多户或“一宅一户”的方式安置。

——依托县城、工业园、乡镇集镇集中安置。

引导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到县城、工业园区、乡集镇建设集中安置区进行安置,转变就业方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脱贫致富。

建设在县城、工业园、乡镇集镇规划区内的集中安置区原则上采取一宅基地建多层多户模式,特殊情况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五保”集中安置。

属农村“五保”对象的,根据本人意愿,由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安排到福利院或建设农村公租房集中安置。

(二)分散安置。

——分散建房安置。

由乡镇统筹,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安置地建房安置。

——插花和投亲靠友安置。

依托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乡镇人民政府引导搬迁对象采取购买产权明晰、安全实用、水电路配套条件

较好的农村空置房屋,并流转相应耕地、山林等资源进行安置。

流转耕地人均不少于1亩。

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审核并协助搬迁户办理相关手续。

严禁购买违法违规建设的房屋。

——进城及进镇购房安置。

优先采购存量保障房安置。

采购价格由相关部门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严格控制在搬迁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内。

严格控制贫困户向他人借款购房,严禁向商业银行贷款购房。

严禁购买违法违规建设的房屋。

四、建设内容与标准

(一)住房建设。

1.建房标准。

建设保基本的脱贫安全保障房,住房设计、建设要经济、安全、实用,具备基本入住条件。

不得随意提高建房标准。

2.建设面积和户型。

严格执行国家五部委规定,无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包括自主购房),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均不得超过25平方米。

按照50、75、100、125平方米4种户型进行建设。

户型要精准对应到户,至少一个乡或村要统一一个房型设计。

单人户建设公租房,以集中居住为主,分散居住者建设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

对于暂时因条件限制只能建一层但有后续建房需要的,可以适当提高地基等级,为将来加层预留空间,但在未验收销号、稳定脱贫前,不得自主举债扩建。

3.奖励政策。

建新必须拆旧,旧房拆除的按人均万元标准进行奖励,每户最高奖励1万元。

对于进城、进镇购房及进村插花购房安置的,其购房补助如下:

(1)补助面积

严格执行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政策,按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进行补助(每户最高补助不超过125平方米)。

(2)补助标准

①在县城区、野三关集镇购买产权明晰的合法商品房的按补助面积每平方米1500元进行补助。

②在溪丘湾乡集镇购买产权明晰的合法商品房的按补助面积每平方米1100元进行补助。

③在其他乡集镇购买产权明晰的合法商品房的按补助面积每平方米800元进行补助。

④购买农村空置房安置的,按补助面积每平方米500元进行补助。

(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安置点红线范围内征地、场平以及配套建设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

建设资金按项目审批程序据实测算,统筹安排。

(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配套建设学校及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资金按项目审批程序据实测算,统筹安排。

(四)后续帮扶脱贫。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资产收益和社保兜底等帮扶脱贫。

每个集中安置点应重点突出一个以上脱贫项目类型。

所需资金按项目审批程序据实测算,统筹安排。

(五)搬迁安置区的建设方案、资金规模由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审定。

各乡镇安置区建设资金总规模按户均18万元的上限把控,预留部分资金全县统筹解决相关后续问题。

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自筹资金万元,户均最高不超过1万元,搬迁时缴入相关账户,作为搬迁资金来源之一。

鳏、寡、孤、独、残等特殊困难群体不要求自筹资金,但房屋产权归当地政府所有。

五、配套政策

(一)住房政策。

国有土地安置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房屋产权,5年内不能进行交易;集体土地安置的,按照农村宅基地进行登记管理。

拓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源,允许地方政府购买存量保障房和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村空置房安置搬迁群众。

提倡与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

切实落实减免相关税费政策,采取政府主导代建企业微利建设等措施降低建房成本。

(二)土地政策。

1.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需求,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计划单列。

2.所有搬迁户必须建新房拆旧房,实行土地复垦、生态修复。

贫困户新房产权办理与拆除旧房挂钩,搬进新房后允许有过渡期,但不超过1年。

搬迁腾退的原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间隙地(未记入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农户场坝、自留地等)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登记,组织复垦。

3.集中安置宅基地面积原则上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三)其他农户搬迁政策。

对确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并集中安置的其他农户,可享受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各乡镇要参照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对象的条件和程序确定同步搬迁人口,合理确定搬迁规模,防止规模过大影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进度和脱贫效果。

(四)帮扶政策。

切实处理好搬迁安置与后续发展、稳定脱贫的关系。

搬迁后,脱贫攻坚的其他措施要继续惠及搬迁贫困户。

1.就业。

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尽快实现就业。

加强就业培训,大力实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强化工业园区定向培训,促进搬迁户转移就业;对于吸纳一定比例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的企业,地方税和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予以适当减免;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户务工情况摸底调查,掌握外出打工人员从业情况,各级政府积极与务工地政府和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支持务工人员长期稳定就业,公益性岗位重点向搬迁群众倾斜;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就业信息专项统计制度,把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

2.产业。

和“产业发展脱贫一批”政策相结合,制定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在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引导和扶持搬迁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和资产收益等脱贫致富。

(1)发展特色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加大农业产业化建设力度,积极发展特色种养农业,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机制,使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增收;

(2)发展劳务经济,通过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等提高搬迁群众收入;

(3)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商贸物流、租赁、农家乐及“互联网+”等;

(4)资产收益,拓宽增收脱贫渠道,通过光伏发电、土地(林地)流转、股份分红等,盘活农村资源,在不改变扶贫资金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在县城、集镇、中心村及产业园区、生态旅游区集中建设商业门店摊点或部分标准化厂房集中出租和扶贫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折股分红保底到户机制,租金及折股分红收入量化分配到搬迁贫困户。

(5)搬迁后,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承包的土地、林地等相关生产资料承包权、使用权、收益权、继承权等继续享有。

鼓励、支持承包人“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或用于参股专业合作组织。

(五)社会保障政策。

切实做好搬迁群众的社会保障关系接续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搬迁群众与安置地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政策。

搬迁群众原享有的各项惠农政策不变。

凡符合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必须做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

(六)公共服务政策。

1.加强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搬迁人口享受便利的公共服务。

2.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进场交易。

具体操作办法由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制定。

3.鼓励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投资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支持乡镇人民政府采取招商代建的方式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六、实施步骤

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4月)。

1.组建专班。

成立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办公,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召开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家、省、州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2.精准识别。

按照精准识别要求,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搬迁户进行锁定管理,确定全县搬迁总规模。

3.科学选址。

根据拟搬迁的贫困户规模,科学规划选定迁入地址。

4.编制规划、方案、计划。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7篇

(一)洪涝灾害影响农户危改搬迁进度。今年8至9月连续两个多月的强降雨,使农户的危房改造工程滞后,同时,一部分已建起的新房的农户受到地质滑坡的影响又重沦为危房,给危房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部分农户外出打工,危房改造启动慢。在我县农村农户建一栋楼房需投入资金5—6万元,而每户的扶持只有4000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贫困户由于没有自我投入,而政策扶持有限。为了能够建房,农户在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只有靠外出打工挣钱建房,为此不能尽快启动建设。目前在建的农户有80%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资金筹集到位晚,资金及时到位迟缓。由于扶贫搬迁是年初组织实施,到年尾时才兑现补助资金,从搬迁实施到项目申报下达到县运转周期太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搬迁农户在实施搬迁中缺乏建设和启动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搬迁积极性。今年,省级下达搬迁资金计划是扶贫资金45万元,财政资金30万元,计划资金75万元。现在,扶贫和财政资金已到位并下拨,但计划部门并不承认有搬迁任务,致使资金不能到位。经过多方筹集,还差万元的资金。目前,搬迁扶贫工作已面临着验收考核,我们虽然通过组织专班多次深入农户未声明行督办,但资金筹集不能及时到位使搬迁扶贫工作的难度加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搬迁扶贫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确保今年的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完成。

(一)加强督导,确保进度。组织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开展督导。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组织领导,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展缓慢的搬迁户,督办进度。继续抓好盛市移民搬迁工作的月督办、月通报,确保搬迁工作任务完成。

(二)加强资金的筹措力度,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加大部门协力配合力度,积极筹措资金。认真落实好中央、盛市、县关于搬贫搬迁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争取到位的扶贫资金,及时兑现落实到户。同时对已下拔的搬迁扶贫资金,开展一次督查,确保资金及时下拔到农户。

(三)妥善安置搬迁户,确保农户安居乐业。对移民搬迁的农户,由城建、公安、水利、教育等相关部门做好支持,当地的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及时地解决好搬迁户的“三通一平”问题,使农户在行路、通讯、用水、用电方面得到有效解决。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或从事第三产业,解决生活来源问题,使搬迁农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利用现有扶贫政策,对搬迁的农户从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于优先扶持。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省扶贫办、省发改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各项政策文件要求,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宗旨,严格对标政策要求,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移民扶贫工程,做到安居与乐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现将2019年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如下: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8篇

达川区以工代赈办:

万家镇兴安村位于我镇的西北方向,与我镇的高峰村、迎风村、保卫村、社区相邻,全村耕地面积1095亩,平均海拔650米,该村有10个社,498户,人口1780人,其中贫困人口448人,该村大部分村民居住在丘陵区,交通不畅,饮水困难,而且地质灾害频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就地脱贫十分困难,要想彻底让全村老百姓摆脱贫困,进行异地扶贫搬迁,是有效的途径,从而提高全村的新农村建设水平。现申请搬迁64户,256人,规划修建住房及附属设施16350平方米,硬化道路3公里,总投资万元,群众自筹和政府补贴合计项目资金万元,申请异地扶贫搬迁资金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可大大改变该村群众生存条件和生存、生活条件,同时便于集中规划和建设公益设施,减少投资建设成本,群众搬迁后可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每年可人均增加纯收入元,恳请区以工代赈办将该村纳入20XX年异地扶贫搬迁项目为盼。

以上请示妥否,望批复!

20XX年8月24日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29篇

根据《关于印发<县易地扶贫搬迁有关问题专项整改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庚即研究,制定自查方案,组织工作人员,以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镇、、易地扶贫搬迁有关问题全覆盖全过程展开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2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3户277人,有4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共85户218人,分散安置共18户59人,同步搬迁6户16人。2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房35户105人,投亲靠友2户2人,有2个小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7户20人,分散安置共28户85人。2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房86户264人,投亲靠友1户2人,有4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共25户79人,分散安置共61户185人。

二、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包村党委成员、镇扶贫办、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各村两委干部等为成员镇易地扶贫搬迁自查领导小组,召开镇村干部大会,明确在6月12日前各村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自查,并将自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报镇扶贫办。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镇党委政府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脱贫攻坚自查方案,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分组分片进行自查;检查人员进村入户严格按照县年易地扶贫搬迁自查参考标准贫进行逐户核查。全镇村干部用3天时间进村入户逐户核查后,对我镇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整改,取得显著成效。

(三)查找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镇对照射脱贫领办发〔2018〕31号文件要求逐项查找问题并进行整改:

1、搬迁对象识别不精准。经镇、村干部逐户核实,未发现识别不精准情况出现。

2、住房超面积、自筹超标准。我镇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按全县统规统建要求实施,已按统一要求以置换资金的.方式进行整改;经镇财政所核对,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未发现贫困户自筹资金超标收取情况。

3、前期未进行地质勘察。按上级文件要求,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均严格按要求、依步骤实施,在编写实施方案前均通过有资质的测绘公司、地勘公司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了测绘和地勘工作,地勘公司的报告反映该地块地质结构安全后我镇才请设计公司到实地进行房屋设计工作。

4、资金使用不规范。我镇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经工作人员到镇财政所核实,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严格实施转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情况出现,项目资金严格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上,没有用作为贫困户采买生活用品的情况出现。

5、配套设施建设未及时完成。我镇2016年、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均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完成附属施工后进行竣工验收。2016年、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所有贫困户均已及时入住新房。

6、后续脱贫举措没跟上。我镇高度重视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搬迁入住后续稳定脱贫情况,并通过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村干部对每一户制定了后续稳定脱贫办法,确保每一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能够持续稳定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0篇

(一)计划情况

“十三五”计划完成163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22人、同步搬迁9780人。2016年计划完成628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75人、同步搬迁4814人),2017年计划完成1001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47人、同步搬迁4966人)。

(二)2016年工作进展

1、安置点建设:全县建设8个集中安置点(其中:进城进园点1个、乡镇圩镇点5个、中心村点2个)。2016年8个集中安置点房屋主体建设已经全部完工,完工率100%。

2、完成人数情况:(1)已落实建档立卡搬迁对象268户1475人,落实率100%。其中集中安置263户1459人,集中安置率达;分散安置5户16人,分散安置率达。

(2)已落实同步搬迁人口对象227户1207人,落实率25%;全部集中安置。

3、资金情况:(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金到位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万元、地方政府债券万元、专项建设基金万元以及政策性低息贷款万元)。目前已拨付到位资金万元,拨付率为79%。(2)同步搬迁资金到位万元,已拨付到位资金万元,拨付率为。

4、搬迁入住:(1)计划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移民安置住房268套,目前已完工268套,完工率100%;现在已有搬迁户212户1176人搬迁入住,入住率79%;2016年搬迁户264户已全部签订旧房拆除协议(清退识别不精准4户),现已拆除旧房66户,拆除率25%。(2)计划建设同步搬迁户移民安置住房962套,目前已完工227套,完工率23%;现227户1027人均已搬迁入住。

(三)2017年实施情况

已落实建档立卡搬迁对象997户5047人,落实率100%;计划建房997套,其中集中安置931户4813人,占95%,分散安置66户234人。2017年同步搬迁计划任务4966人,已落实同步搬迁对象577户2943人,落实率59%;计划建房577套,其中集中安置573户2924人,分散安置4户19人。

2016、2017年全县建设集中安置点44个(原来49个点取消了5个),其中进城进园移民安置点1个,乡镇圩镇集中安置点28个,中心村集中安置点15个。全部已开工,已完工16个,完工率38%,在建28个,44个点预计在12月底基本完工。

二、主要做法

1.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发改委、扶移办等为成员单位的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县领导组织政府办、财政、国土等部门单位,建立完起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召开会议具体研究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三是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定期开展稽查、审计,并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列入我县“三查一通报”督查机制的重点督查内容。四是制定配套政策。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确实可行又是“真金白银”的相关政策,出台了《县政府性投资脱贫攻坚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2.采取超常规举措,推进项目实施。一是科学制定2017年项目规划。严格按照赣扶移字[2017]24号文件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帮扶干部再次上户摸清贫困户家庭情况、搬迁意愿及发展需求,科学编制了《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2016年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及《2017年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等文件。二加大统规统建力度,严格控制分散安置。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实行“政府统规统建安置、从严控制分散安置”的安置方式,2017年已落实5047人,全部采取统规统建。对2017年的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采取政府统规统建方式,统一进行简单装修、拎包入住,户均自筹严格控制在1万元以内。三是加快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推进。我县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列入县六大攻坚战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定期调度、定期督查工作制度。以“”“”“”三个时间节点强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8月23日,县委、政府对全县脱贫项目开工率低于100%以下11个乡镇和7个责任单位进行了约谈,有力推动了项目的实施。四是用好用足政策性资金。充分发挥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万元的搬迁安置资金,按照确保贫困户户均自筹控制在1万元以内的要求倒算资金投入。每人万元的搬迁安置资金和每户1万元的自筹资金整合统筹后仍有结余的,要切实用于安置点就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如资金不够的,安置点征地等费用可在整合涉农资金中列支。五是推进旧房拆除及土地增减挂政策落地。严格按照“一户一宅、建新拆旧”要求,与448户搬迁户签订了旧房拆除协议,明确规定搬迁1年内拆除旧房。同时,由乡镇对接县国土局,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加大增减挂钩指标支持,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有效改善了迁出区生态环境,实现了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3.落实扶持政策,完善后续保障。一是紧织保障网络。教育保障方面,实现搬迁后就近入学,组织开展关心关爱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累计为351户搬迁户贫困学生发放各类资助资金71万元。健康保障方面,结合健康扶贫“4+1”工程,累计为193名搬迁人口补偿赔付医疗费用156万元。社会保障方面,充分发挥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资源,2016-2017年累计为1906名搬迁人口发放低保金254万元,人均1332元。二是发展产业带动。用好用活“产业扶贫信贷通”资金,组织174户搬迁户贷款投资入股光伏电站或龙头企业,户均年增收达到3200-5200元。用好用活产业扶贫政策,帮助搬迁贫困群众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快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如杰村圩镇集中安置点建设,将带动搬迁户在油茶、光伏和肉牛、白莲、蔬菜等种植业和养殖业创业增收。三是组织就业帮扶。设立扶贫车间帮扶就业,在各乡镇设立外发加工点和村级扶贫车间,累计帮助57名搬迁人口稳定就业。鼓励工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经济组织吸纳、带动搬迁人口就业。设置乡村公路养护、农村保洁、山林防护、治安巡逻等公益性岗位,安置了7户搬迁对象实现就近就业。

三、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县为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及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有:

一是安置点调整影响整体进度。全县共有镇3个安置点因搬迁户搬迁意愿发生改变而取消了安置点建设,导致整体工作进度受影响。

二是搬迁任务重。上级下达我县“十三五”搬迁任务16302人,其中建档立卡6522人,同步搬迁9780人,建档立卡人数落实6488人,同步搬迁人数落实1201人,对比我县实际情况,同步搬迁任务重,我县已向省办请示作核减调整。

三是后续扶持有待加强。部分搬迁户思想观念落实,缺乏劳动技能,主动脱贫致富能力较差,后续扶持需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县将不忘初心,紧盯“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督查问效。通过专项督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强化督促检查力度,持续传导工作压力,并严格落实好“每周一通报,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总结”工作制度,对连续排名落后、进展缓慢的对相关责任人、责任乡镇将进行全县通报,对未在规定时间节点内推进到位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1篇

芒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宏云新村”是芒市镇自20XX年起申报立项实施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涉及现云茂村728户3096人的整村搬迁,整个项目实施预计需要资金亿元。在项目申报规划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云南省提出的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新政理念,紧紧抓住国家桥头堡建设战略和瑞丽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深化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精神,以打造抗震防震、人畜分离、节约集约、环保生态、特点明显、功能完善的德宏一流、全省领先的特色村寨示范性异地扶贫搬迁工程为目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该项目已经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认可,市委专门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国家、省、州发改委已经立项,人均元的项目资金即将下拨;省扶贫办下拔了扶贫专项资金150万元;老百姓自筹1000余万元完成了项目用地的征用和土地平整;规划设计方案也基本成型,项目落地指日可待。

但是,由于该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群众广、资金缺口大,需要各级各级各部门涉农惠农资金的整合支持,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此,特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申请20XX年芒市农村危房改造指标500户,用于解决该项目第一期工程的户均1万元的缺口资金问题!

妥否,请批示!

芒市镇人民政府

20XX年5月2日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2篇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

全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x个,安置xxx户xxxx人。整个“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在20xx年一年时间内完成。20xx-20xx年我市无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重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扶持工作。

一、20xx年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一)及时出台后续扶持工作方案

切实加强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我市组织各相关县区深入开展后续产业扶持前期调研,认真研究安置区及周边后续发展可利用资源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特点落实相应的后续产业扶持措施,及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我市后续扶持实施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具体明确到搬迁安置点、到搬迁户,经各县(区)组级审定后,切实将实施任务具体落实到部门及有关负责人。各县(区)列出搬迁户后续扶持项目清单,倒排工朝,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强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市各县区确实加强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xxxx年,钦南区建成x奥佳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钦南区移民安置就业扶贫车间并投产,主要生产碱性无汞环保纽扣电池以及x号、x号民用电池。钦北区建成富贵金桔合作社柑桔茶系列产品加工扶贫车间,预计明年x月份投产。灵山县陆屋镇x泰晴玩具有限公司加工玩具扶贫车间于今年x月份开工,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中。这些安置点扶贫车间的建成投产,将解决相当一部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三)加强培训及就业帮扶

钦南区xxxx年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x期,搬迁群众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共xx人;举办专项招聘会x场,进场企业xxx家,提供岗位xxxx个,达成就业意向人数xxx人,帮助实现就业xx人。钦北区扶贫办、人社局牵头,汇集xx家企业到安置小区举办“现场就业专项招聘会”,介绍部分搬迁户到企业就业务工,实现了xxx人转移就业(包括外出岗位务工)。灵山县人社局、陆屋镇政府、文利镇政府联合分别在陆屋镇和文利镇组织了x期中式面点师培训班,共培训xx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xx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办了x次招聘会,送岗位到家门,参加招聘会的求职者有xxx多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xx人。

(四)加强产业扶持

钦南区、灵山县部分贫困户有特色种养产业,对符合奖补标准的,及时给予奖补。钦北区利用自身优势,还发展了以下产业:一是肉猪养殖产业示范小区项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xx万元,合作社带头,搬迁群众参与,预计每年能为每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分红约xxxx元。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x月产生效益。二是微田园项目。项目位于易地扶贫安置小区东北面xx米,投入资金xx万元。项目主要为每户搬迁户提供xx亩坡地,供各户自行发展特色瓜果蔬菜,实现瓜果蔬菜自供自给。该项目于20xx年x月底开始实施,已完成土地分配确权任务,目前安置户已种上果蔬。三是开发综合市场项目(规划)。项目位于安置小区西南面,与小区相邻,项目用地面积x亩,计划投入资金xxx万元。项目建成投产每年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x至xx万元的资产收益,并优先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创业提供场所及服务。

(五)逐步推进旧房拆除及复垦工作

我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大部分是原租地安置的`二次搬迁移民户,其旧房是支付xx年的租金,由上级投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安置房,到目前还有十多年的租期,移民没有产权。根据《xx区移民搬迁专责小组关于脱贫攻坚问题答复的意见》,同意不界定为移民搬迁户的旧房,不需要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其他人员正通过试点,逐步推进旧房拆除工作,全市共拆除旧房xxx户,其中x区xx户,x区xx户,x县xx户。

(六)加强安置点管理工作

钦南区根据安置点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社区村民委员会,行政上归沙埠镇桥坪村委会管理,设置了管理办公室,帮助群众办理户口迁移,之女上学等手续,做到事事有人管。钦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以新成立的安置小区村民小组形式迁入行政村大直镇大直村委会,所有搬迁户户籍迁到大直村民委员会米连自然村后,行政隶属于大直镇大直村民委员会。安置小区村民小组现有_党员x人,设立党支部x个。小区实行支部、楼长工作机制,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民主推选楼长x名,保洁员x名。小区日常在镇党委、村支部两级党组织领导下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党建惠民服务,努力营造“守望相助”的邻里氛围,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xx县xx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机构初步xx镇xx村委会,学龄儿童就近新光农场幼儿园、小学就读、就医依托陆屋中心卫生院、新光农场卫生院;文利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机构为文利镇升安村委会,学龄儿童就近升安小学幼儿园、小学就读、就医依托文利镇卫生院、文利镇升安村委卫生室。

二、存在问题

由于20xx年底刚搬迁入住,各县(区)后续扶持工作进度相对滞后。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继续抓好后续帮扶脱贫产业和就业工作,让易地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组织企业在安置点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种养殖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在小区旁边建设农家果蔬示范园、综合农贸市场,开办“微田园”等农耕场所,发展蔬菜、特色水果;抓好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落实相关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力争有劳动力的家庭实现x人以上稳定就业;充分利用靠近工业园的优势,优先安置搬迁贫困户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3篇

今年省级下达我县375户搬迁计划,市级下达我县550户搬迁计划。由于全县急需搬迁的任务重,我们结合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自我加压,下达各乡镇市级移民搬迁计划900户、省级搬迁扶贫计划450户。为了将这一利民安民工程落到实处,我们依托盛市扶贫搬迁优惠政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强化责任督办,使今年的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年初计划,截止11月30日,完成市级移民搬迁986户3936人。省级搬迁扶贫310户1107人,完成比例占72%,即将完工在建140户,占任务的28%。根据我县今年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重的实情,我们多方筹资,争取到搬迁扶贫资金计划150万元,目前已到位75万元,其中省扶贫办下达搬迁扶贫专项资金45万元,省财政安排资金30万元。尚有县发改委75万元资金计划还在协调落实中。基于此我们已于10月初下拔落实到各乡镇财政所危改搬迁扶贫资金万元,由各乡镇财政所根据农户搬迁进度,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的要求,兑现落实到搬迁的农户。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4篇

一、项目背景

宁县新庄镇颉家村地处董志塬南端,距县城45公里,镇内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镇还有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生活在缺水、少电、无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极差的沟、湾、梁、峁、掌等地方。这些区域是干旱山区,也是贫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下,难以摆脱贫困,为了彻底改变他们的居住生存环境,必须下决心实施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这对改变生存条件,稳保扶贫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建设,改变生态环境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提高人口素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响应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扶贫治本之举措。

二、项目概况

新庄镇位于宁县西南部董志塬南端,东涉马莲河,与中村分界,西南至泾河之滨,与陕西省长武县、宁县长庆桥镇毗邻,北靠太昌乡。海拔高度896—1213米,相对高差3170米。北纬35°20′,东经107°48′。年降雨量500—600MM,平均气温℃,光照时数小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镇共辖24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8616户,总人口36094人,其中农业人口35146人,非农业人口948人,人口窑度每平方公里282人,钱镇总土地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567亩。

㈡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提供,,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6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6元。粮食总产量14200吨,人均粮食产量XX公斤。全镇通电户数户,街区及1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受益农户2975户,受益人口13388人。镇村道路总长52公里,柏油公路公里,砂石路面公里,全镇村村通车、通邮。7个行政村通上了有线电话,全镇固定电话装机量达到758门,建有3个移动通讯基站。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1、搬迁原因

迁出区自然村均处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山区,居民基本上都生活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沟、湾、梁、峁、掌等不利于人群生存的地形地貌上。农户居住极其分散偏僻,水电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经济收入低,极端贫穷,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素质普遍低,且呈下降趋势,居住条件落后等。总之,干旱缺水,无电无路,停息闭塞,上学困难,就医看病难,这些因素是我镇贫困移民搬迁的主要原因。

2、迁出方式

新庄镇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采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迁出区不留一人一户,使迁出区域能够封山禁牧,植树造林,迅速恢复生态植被。

3、搬迁人员

20XX年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其中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搬迁人员中老年人XX人,儿童XX人,劳动力XX人。搬迁人员花名册见附表。

㈠安置区基本情况

两个安置区共有土地面积XX亩,其中耕地面积XX亩,有撂荒地XXXX亩,复垦土地XX亩。

安置区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作条件好,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区域,学校、医院均有,电视、电话畅通,附爱吃有公路主干线通过,地下水资源能够保证人畜饮水,电力设施齐全,附近有砖瓦厂,水泥预制厂和养殖场,能够使一部分群众就近做工和进行家庭养殖。也可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接收区大量的可复垦利用土地,人均产粮XX公斤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XX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元以上。

西南门村安置区。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青公路经过之地,全村有XX户,XX口人,当地人均耕地XX亩,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可为搬迁农户提供土地XX亩。周围水电路公用设施齐全,群众基础好,可为移民提供土地XX亩。

四、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为:一年搬迁建家园,两年定居抓收入,三年脱贫又致富。

1、基础设施面。项目实施后,搬迁移民户均拥有占地亩,居住面积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XX平方米的住宅一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

2、完善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增加校舍面积XX平方米,改造校舍XX平方米,新建卫生所两年,配备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证迁入农户的子女当年就可以入学教育,群众能够得到医疗保健服务。

3、经济目标:迁入农户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X元,人均产粮量达到XX公斤以上。

五、建设方案

㈠人员搬迁方案

20XX年计划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具体是西南门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颉家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

㈡安置区建设内容及方案

1、土地开发方案

为了解决迁入区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有保障条件,两个安置点共提供可开发利用土地XX亩,土方量为XX立方米。主要是复垦旧庄基和平整撂荒地,其中西南门村XX组提供开发利用土地XX亩。

2、供电

为了解决群众照明问题,需对迁入村安装30KV配变2台,10KV线路XX公里,线路XX公里,户表工程XX户。

3、道路

计划修建农一级及住宅区道路XX公里,其中西南门安置点XX公里,颉家安置点XX公里。

4、人畜饮水工程

建人畜饮水2处,新打机井1眼,16米30立方米水塔1座及配套设施;建供水房间,检修井XX个,铺设供水管线XX米。

5、卫生所

为了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医疗保健需要,计划新建村级医疗卫生所两年,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每个安置点建设砖混结构瓦房XX平方米,分别设置门诊室、药房、治疗室和观察室。

6、学校

为了使搬迁农户的子女能及时上学,按需要为两个安置点扩建校舍XX平方米,维修改造旧校舍XX平方米,购置桌椅XX台套。

㈦住宅

通过开发废弃庄基和撂荒地为移民提供农宅基地XX亩,修建占地XX亩的农户住宅XX套,建筑面积XX平方米,修建围墙XX米,并修建大门、厕所、猪圈等。

8、新建XX村村部,建筑面积XX平方米,为砖混结构瓦房。

六、投资概算

㈠投资概算依据

1、《甘肃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

2、《甘肃省建筑工程基价定额》(20)居民建筑,水利、交通农电、卫生、教育等有关规定和定额,结合以工代赈项目具体情况编制。

㈡投资概算

宁县20XX年共建立两个移民点,搬迁移民XX户,概算共需资金XX万元,人均XX元。其中:基本农田开发XX万元;生产基础设施XX万元;公共基础设施XX万元;建房XX万元;第一生产力补助XX万元;搬迁费XX万元;人员培训费XX万元,;勘察设计费XX万元;项目管理费XX万元(详见概算附表)。

㈢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来源为:需国家投资XXXX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XXXX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开发、农田水利、道路等方面建设;预算内专项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卫生所、学校、农电线路等方面建设补助;市级财政配套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生产生活补助及农民培训等方面建设补助;地方政府及群众自筹XX万元,主要用于移民建房。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5篇

一、**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总体安排部署,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采取“中医诊法、计生管法、狙击战法”,举全县之力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年超额完成省定重点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减贫任务。

一是扶贫搬迁首战告捷。全县精准锁定易地搬迁对象17177户49106人,踏勘选址集中安置点428个,其中设计批复342个,开工建房310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375户24275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3500户11236人的。全年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296户,补助资金2410万元,住危旧房贫困户减少47%。

二是产业培育同步推进。突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创新实施“能人带动、集约经营”“资产投资、村户受益”“入股分红、化解风险”等十大扶贫模式,探索实践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创业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发展产业得现金、政策支持得奖金“五金”增收模式,全县80%以上贫困户纳入产业脱贫对象,**年度70%以上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在产业链上。

三是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创新驻村帮扶、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项目管理、资金统筹、金融扶贫、督查问责等机制,构建了整套扶贫政策体系。全年累计统筹扶贫资金亿元,组织发放各类贷款亿元,其中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亿元。

四是社会扶贫效果明显。积极对接国烟扶贫项目,抢抓省内区域协作扶贫、定点对口帮扶机遇,累计争取扶贫资金亿元。大力实施“千企帮千村”帮扶活动,成立52家扶贫协会,动员200余家非公经济组织、500余名企业家和回归创业人士精准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落实社会帮扶项目2500个亿元。

五是扶贫品牌全面打响。圆满承办全省交通扶贫现场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质量监管现场会、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推进会、全市旅游扶贫现场会,扶贫资金绩效考核连续4年获省A类等次,脱贫成效考核获省优秀等次,县扶贫办被评为“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累计接待省内外观摩学习2000余人次。

二、**年脱贫攻坚基本思路

**年,我们将按照“精准脱贫,不落一人”总体要求,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坚持易地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精准扶贫与精神脱贫兼顾、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并举,确保全面完成省定脱贫人口和重点村出列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掀起“春季攻势”。巩固**年以来脱贫攻坚良好势头,坚持先难后易,扎实开展以扶贫信息大识别、扶贫问题大整改、扶贫项目大开工、扶贫政策大落实、扶贫帮扶大竞赛、扶贫资金大检查、扶贫干部大培训为主的精准扶贫“春季攻势”七大行动,全面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为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打牢基础。

二是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适度集中为主,集中率不低于60%的原则,在保持总量和对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高位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力争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三是发展持续脱贫产业。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扶持发展以茶叶等为重点的种养殖及加工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确保全县70%以上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带动增收脱贫。培育壮大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脱贫,力争全县贫困村合作社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县20户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建成规模适度的产业基地。

四是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卫生、医疗、民政、金融、旅游等扶贫工程,用足用活中央、省、市各项扶贫政策,确保全县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万人(次)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乡村旅游带动脱贫万人以上,发放小额信贷6亿元以上,农户评级授信达到全覆盖,贫困户小额贷款覆盖率达到40%以上,低保、五保、新农保、高龄补贴等政策兑现率达到100%。

五是凝聚扶贫工作合力。坚持激内力与借外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党建促脱贫。整合中央、省、市对口帮扶单位项目资源,加强省内区域协作扶贫和定点对口帮扶,力争各类社会帮扶投资额达到10亿元以上。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价值理念,全面激发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创建全省“精神扶贫”试点县,每年评选表扬200户“十星级脱贫示范户”,确保群众测评满意度达到100%。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6篇

尊敬的xxx镇党委政府:

我叫xxx是xxx村的村民,今年xxx岁,性别男,现如今也没有娶妻生子,家中有三口人,包括父母亲二老,父母二人都是农民,一直在家务农,我从学校毕业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现在在安康从事“消防设施施工和监控设备的安装工作”,勉强能维持一家三人的生活问题,我们家只有一栋土木结构的房子,经过20xx年的地震,如今墙面已是裂痕满布,东倒西歪,天晴还能勉强居住,一到雨季居住非常危险,村“三委”干部也非常的关心我们,一到下大雨关心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有时甚至是几位领导亲自到场来指导我们转移。

今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关怀支持之下,借助政府在江南新区修建移民安置点的大好机会,为此我慎重的向尊敬的城关镇党委镇府提出申请,申请购买江南新区移民安置点住房一套,解决我一家三口的住房为题,也为我们村“三委”干部减轻一点心理负担,敬请党委镇府给与批准为盼。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北社乡地处平顺县西部台地,周边北依潞城,西邻郊区,西南与壶关结界。全乡辖25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国土总面积102986亩,耕地面积27414亩,5081户,16085口人。其中:秦家后等7个村地处西岭沟两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生。

根据上级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现秦家后等7个村,13个自然庄,117户,417口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具体情况如下:

一、迁出村的基本情况

北社乡共有秦家后等7个村涉及申请移民搬迁,其中秦家后(2个自然庄)整村搬迁42户,125人;西北坡村东头自然庄5户,25人;庄上村北岸自然庄22户,82人;牛家后村西麦、东边2个自然庄8户,38人;东河村新农村、常家后、南岸上、东河4个自然庄19户,71人;集林村后沟自然庄3户,13人;北社村西南沟自然庄18户,63人。

迁出原因:

通过对秦家后等7村的实地调查,实行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条件落后。欲搬迁的村民中有117户地处残垣沟壑区,居住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大中型货车无法进入村内,造成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产品运销难,群众出行难,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

2、吃水困难。由于地域偏僻,村民们吃水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村民吃水仍靠降水,遇到天气干旱经常缺水,且水源较差,安全用水无保障。

3、居住条件简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需搬迁群众大多住在六七十年代土窑洞或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群众房屋存在窑洞裂缝,房顶梁、掾朽烂,墙体掉土,时常漏雨。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二、迁入地的基本情况

鉴于上述原因和实际状况,通过多次会议,集中群众意见,对我乡秦家后等7个村117户417口人实行易地搬迁,选择移民新区具有如下有利条件。

1、北社村移民新区

(1)地理位置。北社村新区位于北社村北楼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规划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符合入迁条件。

(2)建筑规模及占地。该安置点共规划117户417口人,占地平方米(亩),能容纳移民搬迁户。

(3)迁建新区的有利条件

北社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①交通条件优越,省道李东线和县道成小线穿村而过,群众出行及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7篇

为全面完成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今年以来,xx乡坚持四措并举,强化各项工作落实,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强化认识,落实责任。加强对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推进措施的学习领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把易地搬迁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抓项目推进的办法措施和实际行动上,进一步细化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异地搬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广泛动员,做实宣传。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包村工作组作用,进村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的宣传讲解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规定、搬迁安置条件,做实做足宣传发动工作,消除群众搬迁顾虑,切实提升群众支持、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倒排工期,加快进度。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倒逼机制,根据区委、区政府下达xx乡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和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圆满完成全乡20xx年异地扶贫搬迁任务。

加强调度,落实督导。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纳入干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周通报、月调度”工作制度,每周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的、未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相关责任人,实行预警和约谈;对优亲厚友、执行政策走样的,从严追究责任。每月召开一次工作协调推进会,互通工作情况,分析查找困难问题,及时制定推进措施,确保搬迁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8篇

自己能够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我同机关干部一起认真观看了十九大开幕式,聆听了习^v^做的报告。会后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深入学习领会^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以及乡村振兴计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同党委一道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撰写心得体会3篇,摘抄笔记一万多字,认真学习了^v^章,重温了入党誓词,按时缴纳党费。参加和指导所包抓村党建活动,讲党课2次,搞好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好了当家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遵守和维护党对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言论,持久准确地维护了党的形象和威信。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39篇

为贯彻落实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贫困地区“易地搬迁,无土安置”及农民工公寓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确保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搬迁安置总体情况

(一)搬迁安置范围及对象

金城江区、罗城县、环江县、南丹县、天峨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都安县、大化县等10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在亩以下,而且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或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农村人口,以及生活相对富裕,相对具备发展潜力,有创业能力和就业条件的农村人口。

(二)搬迁安置方式

易地扶贫搬迁以县为基本实施单位,实施县内或乡镇范围的搬迁工程,并采取以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依托县域经济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按“无土安置”的模式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一是依托县城周边城郊结合区域进行搬迁安置;二是依托小城镇发展,结合乡镇扩容的'需求进行搬迁安置;三是把居住环境分散、生态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状况较差的农村人口搬迁安置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

(三)搬迁安置任务

-,全市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约万户15万人,同时吸引部分生活相对富裕、相对具备发展潜力、有创业能力和就业条件农村人口搬迁到乡镇、县城或项目园区周边,涉及总人口预计达6万户30万人。

“十二五”期间(2012-),全市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17208户81450人。

其中:

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5577户26140人;

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4338户20451人;

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88户17744人;

20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05户17115人。

(四)资金筹措

“十二五”期间(2012-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需要进行住房及附属设施、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工程、土地开发和调整、水利渠道、入户沼气池及通电项目建设,共需投入资金20亿元左右。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计划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五部分筹措。

二、各县(区)“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

(一)金城江区

1、搬迁安置任务

2012-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579户2456人。

其中:

20搬迁安置258户1106人;

20搬迁安置122户557人;

20搬迁安置104户411人;

2015年搬迁安置95户382人。

2、主要建设内容

房屋建设:2012-2015年共需搬迁579户2456人,按照户均120m2的标准计算,以砖混结构为主,共需建房69480m2。

人畜饮水:安置区要达到农村安全饮水的标准,概算共需新建人畜饮水45处,其中蓄水池830m3,输供水管道公里。

道路建设:新建泥结碎石乡村公路,按四级下限路面设计;安置点的屯内道路硬化46666平方米。

沼气池:为解决搬迁贫困户的生活能源问题,结合条件适宜与群众需要,共需新建沼气池249座。

通电工程:400V低压输电线路架设公里。

由于金城江区实施的都是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采取的是屯内安置方式,可以利用原来的公共基础设施,不需要配套建设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3、资金筹措

(1)资金来源

估算总投资12446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560万元,占;地方配套投资352万元,占;整合其它资金及搬迁群众自筹资金10540万元,占。

(2)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

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二)环江县

1、搬迁安置任务

2012至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985户4324人,其中:

2012年搬迁安置235户1024人;

年搬迁安置275户1200人;

年搬迁安置250户11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225户1000人。

2、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住房及附属设施107250平方米;农田水利设施42公里;修建通村公路46公里;卫生院1000平方米;村级公共设施8600平方米;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生态建设项目。

3、资金筹措

(1)投资来源

“十二五”期间,环江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投资9700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4015万元,整合中央相关支农投资1200万元,中央扶贫资金860万,地方政府投资48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140万元。

(2)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

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三)罗城县

1、搬迁安置任务

2012至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77户16988人,其中:

2012年搬迁安置1277户5788人;

2013年搬迁安置1000户4500人;

2014年搬迁安置800户40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600户2700人。

2、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住房和附属设施面积145600m2,其中住房建设面积89600m2,附属设施建设面积56000m2。

改扩建农村公路94km;新建人饮工程25处数,解决移民饮水人口1120户4790人。

新增或恢复灌溉面积1300亩,中低产田改造1000亩,修建渠道67km,田坎硬化等工程,开发和调整农田面积500亩。

新建沼气池800个,容积6400m3。

3、资金筹措

(1)投资来源

“十二五”期间,罗城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800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万元,国家、自治区财政扶贫配套资金50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5000万元。

(2)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

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四)巴马县

1、搬迁安置任务

2012至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1972户9492人,其中:

2012年搬迁安置863户4366人;

2013年搬迁安置429户1945人;

2014年搬迁安置322户1466人;

2015年搬迁安置358户1715人。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40篇

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省纪委“五个不准、十六个决不允许”、市委两个“十不准”等有关作风建设要求的情况

一是认真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深化正风肃纪活动,以“车、馆、房、所、票”和纠正“四风”问题为重点,扎实开展作风监督检查和整治工作,并督促落实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二是扎实开展“三查三整治”专项行动,严查整治干部职工打牌赌博风、公款吃喝风和违规办酒风。三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及时完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考勤管理制度、公车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财经管理制度等制度和规定,使全镇作风建设有章可依。四是严格实行定期通报。截至目前,以月为单位共出督查通报10期。

存在问题:一是个别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等相关内容不熟悉,在执行规定时抱侥幸心理,使各项纪律规定执行打了折扣。二是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督不够到位。为加强干部管理,乡镇领导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作出具体要求,但是,没有细化到具体题目,使得有些题目难治理、难定性。三是公文质量还有待提高。在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镇公文起草与处理的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内容表述不准确、公文校对不仔细、语言不够简练的问题。

“创铸树”活动开展情况。

一是认真开设廉政党课。结合“三严三实”,开设廉政党课3期,由镇党委副书记和组织员分别利用党委会、干部职工大会进行廉政宣讲,受教育干部达600余人次,努力实现全镇干部职工经常受教育,时时得提醒,廉政意识明显增加。二是认真开展廉政文化工程。结合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到村播放廉政文化题材电影,集中组织观看《国资之蠹》、《越轨之

害》等警示教育片。通过警示教育案例提醒全体干部职工遵纪守法。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制度,以及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等制度。

存在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干部在学习教育培训期间迟到、早退或聊天,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二是活动方案简单,措施不具体,贯彻落实停留在纸上。三是纪检队伍配备不齐,纪检干部能力有待提高。因人事变动,XX年10月至今,我镇未配备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也与今年6月调离,目前从事纪检工作专职干部为1名新进公务员,另配备了2名大学生村官协助,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四是活动督查力度不够。因人手不够,对活动开展疏于督查,致使活动开展进度缓慢,活动效果不佳。

镇纪委履行执纪监督问责等职责的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出台了《镇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听取纪委案件办理等专项工作汇报5次;镇党委与班子成员约谈3次,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约谈6次;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一岗双责”责

任书》、《领导干部拒收不送红包礼金承诺书》等。二是强化案件查办,严厉惩治违规违纪行为。镇纪委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村低保、退耕还林、良种补贴等监督检查3次。协助县纪委办理案件2件,办结2件。对群众来信来访认真接待和处理,做到件件有调查、有落实、有反馈。接待来信来访7件,办结6件,正在办理1件。三是强化民主监督,推动村级事务阳光透明。严格实行村级财务统一管理,大额资金收取、支用一律实行报镇党委审批,报镇纪委备案,资金收取、管理、支用等各个流程实行严格管理,有效杜绝了村级资金使用漏洞问题。实行酒宴申报制度,所有工作干部、大学生村官与村三职干部严格实行向镇党委申报备案制度,滥办酒席得到有效制止。四是严格执纪问责,着力常态监管。年初,镇党委出台《干部职工管理办法》,加强全镇干部职工工作出勤和工作纪律监管。XX年以来,镇纪委组织专项检查6次,对村干部坐班代办群众事务工作重点督查5次,进行廉洁履职督查7次。签订镇村干部不“涉赌涉毒”承诺书200余份,对村干部的工作督查6次,发督察通报10期,批评村干部23名。

存在问题:一是监督执纪不严。有的纪检干部存在“怕得罪人、做老好人”等思想,私心杂念过多,

主观上致使执纪不严;同时,一些党纪条规弹性较大、量纪幅度较宽,一些政策制定不清晰、界限模糊,导致执纪时灵活性较大,宽严松紧难掌握,客观上致使执纪不严。因此,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镇纪委在监督执纪方面也存在着执纪不严的现象,在处理违纪问题和违纪人员有时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二是监督存在缺位。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向农村基层倾斜,惠农政策和惠农资金增多,各种项目建设也层出不穷。面对这些问题,镇纪委人手严重不足,现有纪检干部的专业知识也极其匮乏,监督能力不足。因而,在对这些工作的监督上,镇纪委过多地依赖业务部门,只在群众有反应时才进行核查,监督作用发挥不积极、不主动。三是治本功效不足。虽然镇纪委积极开展了案件查办工作,但案件查办工作的开展多注重办案过程和对违纪违规人员的处理,利用案件开展的警示教育多停留于将案情进行简单通报,没有深入思考查办案件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的关系,从而没有真正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查办案件治本功效发挥不足。

纪检监察系统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按照《^v^县纪委办公室关于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统一部

署和要求,镇党委成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镇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由镇纪委牵头组织实施。各总支、镇各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重点突出信访举报承办权、案件检查权、案件定性量纪权和执纪监督权的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二是为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吕长华同志任组长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三是及时排查廉政风险。召开了全镇开展查找廉政风险点动员会,部署全镇查找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要求各部门围绕各自职能、工作岗位职责,对本部门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开展自查。四是从思想道德风险的防范、制度机制风险的防范、岗位职责风险的防范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从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等四个环节管理,制定出廉政风险防范科学的管理办法。五是重温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出台了《镇干部管理办法》,完善了镇干部轮流坐班代办群众事务等工作制度,管住干部按制度工作不违纪;实行“村钱账双镇管”制度,执行《镇村级财务“双代管”实施细则》,管住经费开支不违规。目前,没有发现镇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

存在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缺乏必要了解,抓落实的主动性不强;一些党员干部对这项工作认识错误,认为廉政风险防范是领导的事,自己无职无权,与自己关系不大,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二是对风险点查找不够深入。对纪检工作存在的风险点没有深挖根源,导致查找风险点浮于表面。三是风险防控措施针对性不强,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委员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各总支书记为成员的解决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领导班子,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要求,镇党委为主责单位,镇纪委书记牵头,具体抓;各单位主要领导负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必须带头推进该项工作。二是公开行权运行流程,发放意见征求表,设置意见箱,找“四风”和腐败问题。三是开展干部职工自查自纠,诫勉谈话、交心谈心活动找“提”问题。四是以一月一评“六联机制”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分门别类,落实整改。四是约谈来访群众,调查信访举报人,处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揭露问题。五是签订镇村党员干部不“涉赌涉毒”承诺书200余人次,参与市

纪委“恪尽职守、廉洁从政”征文演讲活动,积极报送征文2篇,推推荐演讲选手1名参赛。六是建立了信访举报。

存在问题:一是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大局观念不强,对待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对责任多一点不如少一点。特别是对需要几方协调办理或联合处理的事项,有相互扯皮、你推我诿的现象。比如对待群众办事申请、来信来访或投诉举报中涉及多个部门职能的问题常有推诿,让办事群众来回“跑路”。二是监管薄弱,容易反弹。由于人手少监管不到位,对权力的约束不够严格,对“四风”问题抓得不够紧,纠正不够及时有力,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四风”的滋长。三是“主攻意识不强”。镇纪委查出问题后,往往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代替党政纪处分,或以党政纪处分掩饰移交司法机关,导致基层干部对法纪的敬畏不足。四是“主人”意识不强。一些群众或甘愿遭受不公,或担心打击报复,或碍于邻里情面,或感念已有利益,心存种种顾忌,对违法违纪行为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敢怒不敢言,存在不想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

涉及纪检监察干部的反映和线索办理情况

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报告范文 第41篇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__年3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总结安排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前面,大家共同学习了《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管理暂行办法》,6乡镇的负责同志汇报了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后面,李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严格执行管理办法,按照李县长的讲话精神切实抓好项目的实施。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的相关情况和实施的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关于项目的相关情况

1、项目概况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是党和政府为了解决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扶贫成本过高、就地脱贫无望地区以及生活在地质灾害频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需要避险搬迁的农牧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采取易地建点、整村整社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由中央设立专项资金、整合中央其它专项资金、各级政府配套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在我省这个项目主要安排在国列贫困县、省列贫困县和河西沙化严重地区,以及水源涵养林地区。

2、我县该项目的争取立项情况

按照该项目的安排范围,我们*县既不是贫困县,也不是沙化严重地区,更不是水源涵养林地区,不属于安排之列。但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发改委曾多次向省市主管部门汇报争取,终于在20__年挤进项目安排县行列,并连续3年被省发改委批准立项。

3、项目规模

我县20__—20__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涉及江洛、麻沿、栗川、柳林、高桥、榆树等6乡镇28村740户3824人,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__7万元,整合其他专项资金万元,县财政配套万元,群众自筹1358万元。该工程自20__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在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严格按照《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管理办法》和省市发改委批复的实施方案及单项设计组织实施,工程进展顺利。

二、项目进展情况

(一)、20__年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进展情况

1、主要建设内容

对江洛、麻沿两乡镇9个自然村235户1109人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在江洛镇垭河村建安置区,集中安置本镇吴坪、陶沟门、盘头山、陶家山、砖塔等5村130户664人,修筑防洪河堤20__米,新建住宅130座,开发耕地600亩,配套建设人畜饮水、供电工程、村委会及文化活动室,扩建龙头小学,对迁出区实施退耕还林348亩;二是在麻沿河乡屈兰村麻胡公路旁建安置区,集中安置本乡砖滩、魏子沟、杨坪、柴山等4村105户445人,修筑防洪河堤1000米,新建住宅105座,开发耕地350亩,配套建设人畜饮水、供电工程、村委会及文化活动室,对迁出区实施退耕还林600亩。项目概算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333万元,整合中央其他专项资金318万元,地方配套万元,群众自筹万元。

2、项目进展情况

该工程20__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江洛镇垭河安置区已建成20__米防洪河堤、1000米通村主干公路和1700米浆砌石排水渠;住宅工程已竣工35座,建成主体的31座,完成地基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的13座,未动工的51户;迁出区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260亩;土地开发项目由于没有治理地块而未实施;麻沿河屈兰安置区已建成1000米防洪河堤,硬化安置区道路300米,浆砌石排水渠950米,住宅工程已竣工72座,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的28座,未动工的5户;迁出区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完成了600亩建设任务,土地整理项目正在实施。两处安置区的供电工程已对竣工的166户实施了户户通电,未通电的户已列入到20__年农村“户户通电”工程项目;人畜饮水工程已列入全县20__年安全饮水项目;沼气池工程也已被列入全县20__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投资计划已正式下达,即将组织实施;

(二)20__年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进展情况

1、主要建设内容

对柳林、麻沿、栗川三乡镇12个自然村186户962人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在柳林姚庄村建安置点,集中安置本镇大河、大庄、魏湾、铜钟、观音等5村41户255人,修筑防洪河堤300米,新建住宅41座,配套建设村内道路公里及人畜饮水、供电工程、沼气池等;二是在麻沿河乡麻胡公路旁建安置点,集中安置本乡三合、段家庄、王家庄、邓家山等4村82户342人,修筑防洪河堤500米,新建住宅82座,开发耕地203亩,配套建设道路公里及人畜饮水、供电工程、沼气池等;三是在栗川乡白塔河村建安置点,集中安置本乡倒边沟、袁湾、庙儿沟等3村63户365人,拓宽道路公里,改造中低产田800亩,配套建设人畜饮水、供电工程、沼气池,产业开发上新建养蚕大棚

63座。项目概算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289万元,整合中央其他专项资金125万元,地方配套72万元,群众自筹万元。2、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柳林姚庄安置区已建成300米防洪河堤,安置区已完成了17亩宅基地调换;麻沿屈兰安置区建成了500米防洪河堤,完成了宅基地的统一规划,已有12户动工修建;栗川乡白塔河安置区建成了公里通村道路,住宅工程宅基地已规划43户,竣工的9座,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的14户;三处安置区的人畜饮水已列入*县20__年饮水安全项目计划,正在编制设计;供电工程电力局已列入农村无电户“户户通电”工程计划,并上报省电力公司;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已经市发改委审查批复,沼气池建设已列入全县20__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已上报道省发改委和农牧厅。

(三)20__年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进展情况

1、主要建设内容

对高桥和榆树2乡5村201户__5人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在高桥乡高桥村建安置点,集中安置本乡木瓜、砖磨2村92户461人,新建住宅92套,配套建设850米道路硬化工程(含单孔板桥1座,)及人畜饮水、农电线路、沼气池等,迁出区退耕还林1570亩;二是在榆树乡剡坝村建安置点,集中安置本乡黑潭沟、曹坝、三王等3村109户684人,修筑防洪河堤650m,新建住宅109套,配套建设村内道路410米(含过水路面1处)及人畜饮水、农电线路、沼气池等,迁出区退耕还林1000亩。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344万元,整合中央其他专项资金万元,县级配套万元,群众自筹365万元。

2、项目进展情况

该工程省发改委20__年10月批复立项,目前,安置区住宅、道路和防洪河堤工程初步设计均已通过市发改委审查批复,人饮、电力工程、沼气池等配套项目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列入项目计划。高桥、榆树两乡正在协调调换安置区土地。

(四)、项目建设的特点

我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领导高度重视。该项目从选点、方案的编制、申报到实施,县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非常重视,书记、县长经常过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李县长亲自到省市汇报争取,并多次主持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施项目的乡镇党委、政府都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书记、乡镇长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力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安置点选址合理。搬迁安置点均选在靠近中心村镇或公路沿线的河谷地带,水土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平坦、通风向阳、交通便利,充分考虑了水土资源平衡问题和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问题,为实现“搬得出、能致富”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3、规划科学,设计合理。麻沿屈兰安置区和江洛垭河安置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统一设计住宅模式,科学规划道路、供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同时还考虑了村内道路和院落的绿化美化问题。

4、相关部门大力支持。财政、水利、交通、电力、林业、扶贫、国土、教育、卫生等部门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及申报争取中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并把安置区列入全县人饮安全工程、户户通电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使该工程整合中央其它专项资金建设的配套设施项目落到了实处。

5、群众积极性高。由于搬迁群众迁出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对该项目彻底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欢迎,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较高。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住宅建设进度缓慢。20__年工程项目区的江洛垭河安置区住宅工程竣工35座,建成主体的31座,完成地基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的13座,未动工的51户;麻沿屈兰安置区住宅工程竣工72座,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的28座,未动工的5户;20__年工程项目区的栗川乡白塔河安置区竣工的9座,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的14户,未动工40户;麻沿屈兰安置区动工12户;柳林姚庄安置区完成宅基地调换,还都未开工;按三年建成的项目建设年限要求,建设进度明显滞后。

2、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一是住宅建设资金群众自筹比例大,部分困难家庭无力筹措住宅建设资金,部分搬迁户错过了早期建房的时机,建筑材料、人工等价格大幅上涨,加重了资金筹措压力。二是柳林姚庄安置区河堤工程由于追加工程量而增加的投资无法落实。

3、内业资料不完善。项目管理卡和搬迁人口资格审查表没有填写完毕,所需照片还没有拍摄,工作量还相当大。

4、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组织力量薄弱,宣传动员工作不够到位,没有充分调动起搬迁群众动迁的积极性;二是建房补助资金发放不够及时,存在不能够足额发放的问题;三是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申报项目时为了增大投资,存在虚报搬迁人口和户数的问题。

三、今年的打算

根据两年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中积累的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年易地扶贫搬迁

试点工程的实施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住宅建设进度,确保20__年工程项目区的住宅工程今年6月前全面建成;20__-20__年工程项目区的柳林、栗川、麻沿、高桥、榆树等5乡镇要加快项目安置区土地调配、宅基地规划进度,力争3月底宅基地全部规划到户并启动房屋住宅工程,今年年底前全面建成。

二是加强项目整合,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尽可能将农业农村方面的项目整合安排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配套建设工程一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