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学生素质考察分析总结(共7篇)

admin
导读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第1、2、4(前部分)、5、6、9、11、17、18、20、21、22题[1]魏零,肖丹凤,基于Excel数据分析处理功能统计学生成绩[J].考试周刊,2013(34):124-125.

学生素质考察分析总结 第1篇

期中考试结束了,考试后最害怕的就是知道成绩的那一刻,最期待的也是知道成绩的那一刻,这次的期中考试没有给我惊喜。这次考试的结果真如自己想的那样,没有期中考的运气了!

这次期中考试,由于我已经初三了,所以初三的期中考试提前了一个星期。原本就没有多少复习的时间,现在时间就更少了。我个人认为,初三的学习就好比一列火车,一旦开始行驶,就以很高的速度一直向前奔去,来不及回头,看窗外的风景。

我个人本不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但这次的预感却出奇地准确,这是巧合吗?考试前,爸爸出差去了,要等到考试后才回来。这意味着我只能孤军奋战,如果有不会的题目就再也没有人教我了,我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在我考试的那天早上,妈妈做了一个**,她梦见我们家的房子全都倒塌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钢筋混凝土造的房子,怎么可能倒呢,何况我们又不住在一楼),但她没有告诉我,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而我考试那两天,突然发了急性肠胃炎,饭都吃不下去,每天饿着肚子去考试,而等我考试考好了,这种症状却又奇迹般地好了,实在有点诡异。

以上的只是客观原因,主观上的原因影响的成分应该更大。我被期中的成绩所麻木,没有提早复习,等到我意识到的时,为时已晚,连学校的作业都应付不过来,更别提花时间去复习了。

我在考场上头昏脑胀,不会做的错了,会做的也错了,所有考试考下来,除了第一门数学考得好之外,其他几门都挂了红灯,有点甚至创了历史新低。考完试后,我只是很麻木地看着小说,玩着电脑,无所事事。我尽力不去想考试,但我最终不得不去面对。

比以往有所改善的是,我这次并没有过分伤心,我甚至没有哭(当然,我没有抑制自己想哭的欲望,只是心里已经麻木)。我问妈妈这算不算是一种堕落,但她却告诉我这表示我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只能对她苦笑。

考试并不是说每次都要取得好成绩,当然这也不是说成绩不重要,而是通过每考试,我们都能有所收获,在考试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虽然这次考的不好,我会从中选择自己的补足,争取在下次靠的更好!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5篇(扩展2)

——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反思范文1份

学生素质考察分析总结 第2篇

(一)各类题的得分率及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

一、填空题,得分率%(其中第10题答错的人较多)

二、选择题,得分率%(其中第12、16题错得较多)

三、解不等式(组),得分率%(其中第19题错误较多)

四、分解因式,得分率%(少数同学不能分解到最后)

五、计算,得分率%

六、解答题,22题,得分率%;23题,得分率%(解答不完整);24题,得分率%(都不知道从运算过程中找规律,都想从结果找规律),25题,得分率%(化简平均价格的代数式的化简错误较多)

全校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

(二)试卷体现的特点

试卷突出了阶段性考查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使更多的学生能从答题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大部分同学有评价的激励作用;试卷立足教材,重视基础,注重应用,重视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创设探索思考的空间,有一定的开放空间,能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题量适当,难度适宜。

具体分析如下: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第1、2、4(前部分)、5、6、9、11、17、18、20、21、22题

2、有较强的应用意识,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题目中,与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如:第4(后部分)、9、10、16、19、23、25题

3、注重数感、符号感。如:第3、16、19、23、24、25题

4、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如:第16、23、24、25题

5、注重考查解题的过程。如:第23、24、25题

6、注重数形结合。第9、10、16、19题

7、关注学生差异。如:第23(1)、24(前部分)、25(前部分)题

值得商榷的地方:考查面不全(如:黄金分割没考),24题探索题跨度大,学生无从下手,25题分值太小,与题目计算量不符。

(三)试卷给我们的启示

试卷的调整要求教师必须调整教学中的许多方面。首先应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真正领会大纲意思,增强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观念,改变一些传统做法。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编排意图,科学地用好教材,挖掘教材内在本质,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阅读、理解、表述等多方面),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时间,决不能老师滔滔不绝满堂灌。不能打题海战(大量重复训练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应精选题、选精题,评讲时应有主次,注重讲透、讲到位,应注重横向、纵向的联系。注重过程教学,注重双基教学的到位,注重知识发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探讨数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把能力培养贯穿于平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用已有数学知识去探索新的数学问题。平时应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必须在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上动脑筋,必须在课前多做准备,必须自己多花功夫,必须把书教活。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5篇(扩展5)

——初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3篇

学生素质考察分析总结 第3篇

将通过高考入读我校中医学本科专业的三年级学生137名学生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网络自学+课堂教学组)47人、B组(教材自学+课堂教学组)46人、C组(常规教学组)44人。选取第六章部分内容进行试验。B组一名同学因病不能参与试验而退出。调用以前的内科学测试成绩,按组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成绩差异无显著性(p=),表明我们的分组成功,三组试验前具同质性。

2教学实施

A组、B组课堂教学前安排时间进行自学,A组自学网络课程相应的教学内容,B组自学教材相应内容,C组正常教学前不进行预习。

3考核方法

考核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病例分析题、图片病例分析题,每次测试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疾病临床特点、诊断及辨证论治的掌握情况,体现临床诊治思维,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为主。要求学生能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辨证分析,给予治疗处理意见。第六章概述自学2学时,第一节、第二节、第五节自学2学时,第七节、第八节和第十节自学2学时后的第二天分别进行测试。三次测试均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课堂教学结束后1周,对前面所述内容进行综合测试一次。

4问卷调查

我们设计了一些问题进行调查,以了解学生对于中医外科学网络课程及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和评价。

5结果及讨论

5.1测试结果与分析

(1)A组与B组自学后第一次测试及三次测试成绩的平均分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p=),A组与B组自学后第二次测试及第三次测试成绩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p=),但A组测试成绩平均分均高于B组,表明运用网络课程自学的效果优于运用教材自学。(2)第二、三次测试的成绩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但两次测试中图片分析题的合计成绩,经两样本t-检验分析,A组和B组有显著性差异,A组的成绩优于B组(p=),说明网络自学组在图片分析能力上强于教材自学组。反映出了我们的网络课程提供的大量图片能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治能力。(3)从A组、B组、C组经课堂教学后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出,A组的平均分高于B组、C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其图片分析题的成绩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统计反应出经课堂教学后,三组学生对所检测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我们的教学应用了大量图片,使到非网络自学组学生同样接触了大量疾病图片,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也可能与我们试验的疾病范围小有关,尚未能拉开学生的差距有关。总之,从本次实验来看,两组学生三次自学的平均成绩超过60分,表明通过自学,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教学内容,反应出本科生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我们的网络课程初步显示出其相对于文字教材的优越性;从调查来看,学生认可我们建设的网络课程,学生比较喜欢运用网络课程进行自学或辅助教学,为我们开展网络教学的可能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我们看到了运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学生素质考察分析总结 第4篇

关键词:中职;期中;试卷分析

一、引言

期中考试结束之后,任课教师大都会组织考试分析,一般来说,大部分教师的试卷分析都是“三部曲”:教师主动总结分析——教师主动讲评——学生更正试卷并做试卷分析。这种方法在以前基本能够达到分析效果,但近几年因生源变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从前,该方法基本无效,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做好期中试卷分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中职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方法

(一) 准备工作。

期中试卷分析的准备工作包括:认真批改试卷,建立学生考试的明细记录表及成绩分析表。

表一 学生考试明细记录

表二 各班成绩分布对比表

这个工作量看似很大,但是在批改试卷的同时就做好记录也并不难。做好这个明细记录有两个好处:第一,学生会被教师的细致认真征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学习任务。因为教师的认真批改和分析能给学生起到引导作用。第二,有利于安排课堂集体讲评与个别辅导的时间和方式方法。

(二) 学生课堂自我分析。

在考试结束后,我们通常能听到两种声音:一是来自学生的埋怨声,考得不好也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埋怨教师出题难;二是来自教师的埋怨声,诸如题目简单,并且做过、讲过,甚至告诉学生是考试重点,但他们也懒得去记。如何消除这种不和谐呢?笔者认为应改变传统的先由教师主动讲评的方法,而是先由学生做自我分析。为避免学生无目的、散漫性的局面出现,教师要事先设计好自我分析表,让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切实可行,落到实处。

表三 期中试卷学生自我分析表

班级: 姓名: 学号:

在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一点,即要保证学生发自内心愿意自我分析。教师可以把前期准备情况“表一”的资料大致介绍给学生,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真和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配合,达到实效。

(三) 分组分析与个别谈心齐头并进。

根据试卷明细记录与成绩分布表,在学生自我分析试卷的同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分组分析,或与个别学生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应注意区别学生类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一类:懒得读书,调皮但懂事。这类学生不多,一个班级一般有2~3个。这类学生不爱读书,但是从不缺课,懂事,对人很有礼貌。对这种类型的学生教师要放大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类:学习很认真,但是成绩不如意。每个班级每一届都有1~2个这样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很爱问问题,并且问题很简单,教师多次讲解还是很难领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不能丝毫流露出低估其智商的情绪,找他们谈话时要多鼓励。

第三类:成绩优秀型。这类学生教师要激发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欲望,同时要鼓励他们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个班级一般都有10~20名这类学生,为了保证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 课堂集中讲评。

这个阶段是在学生自我分析教师批阅后进行,集中讲评要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运用形象比喻。对于那些屡次不改老容易犯的错误,在分析错误原因的同时,可以适当运用刺激的例子或比喻,加深学生印象。比如:学生把工业企业出售厂房的净收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入账,虽然笔者反复讲解,但是学生印象不深刻,于是笔者就对他们说:“工业企业是制造业,主要是靠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形成主营业务收入,如果一个企业靠卖厂房的收入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话,就是我们电视剧里说的一句台词:败家子。所以大家记住,工业企业卖厂房的净收入通常计入营业外收入,因为厂房主要是生产产品用,出售不是主要目的,是偶然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收益,不能作为主要业务收入。希望大家记住这个形象比喻,不要再犯败家子的错误了。”学生高兴地表示永远不会忘。

适当指出某些学生的错误。这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并主动积极地听课。教师切忌公开点名,只可以说出人数、学号等,既要给予学生尊重,又要指出他们的问题,言语中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五) 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教师可以直接表明态度和期末考核办法,让他们有奋斗的具体目标,并以发展的观点来评价每一个学生,注重努力的过程,不只看某次考试的卷面成绩。具体期末考核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1) 实际计算法:后阶段学习有所放松的学生适用。比如:某学生期中考试90分,但是后阶段因放松学习,期末考试卷面60分,教师可根据期中30%期末50%平时20%进行加权平均求得他的总评期末成绩为90*30%+60*50%+70*20%=71。

(2)鼓励评价法:后阶段认真努力进步显著的学生适用。经过努力成绩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可取最高分作为总评成绩,对有特别显著进步的学生实行加分奖励。比如:某学生期中考试30分,期末60分,教师可给予总评分65分,5分作为特别奖励。

三、成效

从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充分采用这种分析方法与不完全采用出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09会计5班采用本分析方法,09会计4班部分采用,5班进步十分显著,而4班则不明显。采用此方法的班级出现以下可喜面貌: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看到了希望,卸掉了期中考试不及格影响总评成绩的包袱,从心底里感到了轻松;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教与学更加和谐统一;卷面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心理自信大大增强。

和期中成绩相比,09会计5班进步显著人数达26人,占全班人数的56%;不及格率明显降低,期中不及格而期末及格的人数有15人,占全班人数的32%;从不及格跃到70分以上的6人,占全班13%,还有3位从不及格到87分。(详见下表四)

学生素质考察分析总结 第5篇

时间飞逝,眨眼又过了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里,在良师的教导下,同学的互相帮助下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期末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做人的好习惯。过去的这一学期,学习中我注意总结、思考,认认真真看书,及时的预习,及时的总结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我注意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爱护公物,积极打扫卫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校举办的活动。

在这一学期我努力刻苦的学习,对各门功课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充实了自己的大脑,得到了丰富的锻炼,使自己能更快的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我除了上课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外,课余时间我还积极参加各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经验,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方向。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做事认真踏实,遵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世界观。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一致受到大家的好评。

今后,我决心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和**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热血与青春!

学生素质考察分析总结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 成绩 数据分析

面对数据庞大、凌乱的计算机考试成绩,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成绩的统计、分析。再结合合理的计算机编程进行直观的、科学的计算机成绩评价,以便为计算机教学提供更直观、更准确、更科学的教学参考依据。

1 计算机考试成绩数据分析的必要性

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挖掘这些数据中的潜在信息,探索其内在联系及考试问题根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质量。在计算机考试中利用数据分析对成绩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第一,计算机考试中成绩数据繁重、复杂,计算机强大的处理功能和运算功能减少了成绩统计中的失误,确保了成绩统计的正确性、准确性。第二,计算机考试中由于考生能力、主观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卷面分数(原始分数)凌乱,难以进行教学与学习研究。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实现对计算机教学效果的客观认识,以便纠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促进教师计算机教学的改革。第三,数据分析将计算机考试中相对孤立的成绩统一起来,提高了成绩信息的利用、挖掘,有利于对成绩中隐藏信息的发现,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科学发展。

2 关于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

原始分数据的转化

原始分就是指考试者未经任何处理的卷面分数。一般情况下分散、杂乱,不利于教学中对整体成绩的分析、研究,看不出计算机教学或考生计算机能力的整体发展趋势。原始分数据转化就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转化为标准分(将孤立的成绩转化为一种地位量数),以便为学习研究和教学研究提供支持。在转化过程中,考生的成绩排位不受考题的难以程度和原始分数高低影响。例一:比如四百个人参加计算机考试,A的成绩是85分,此次考试题目较容易,在四百人中A成绩的地位处于中间档次。同样,四百个人参加计算机考试,A的成绩是62分,此次考试题目较难,在四百人中A成绩的地位仍处于中间档次。那么两次考试A的标准分地位是一样的,表明了A的计算机学习很稳定、教师的计算机教学对于A无太大改变。

分数增值数据的生成

分数增值显而易见就是学生成绩的增加分值,主要应用在学生计算机学习进步的程度的评价。在操作中,先对学生的原始分进行统计,输入一个分数值。在对学习一段时间后(接受教师教育一段时间后)的成绩进行统计,得到一个输出值。最后结合输入值和输出值的差异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第一,分数增值是依托原有的基础成绩进行和现有成绩的比较实现的。第二,分数增值需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和处理功能才能实现,并确保了增值评价的效率。第三,分数增值更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而非分数本身,确保了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其他数据分析理论

除上述数据统计理论以外,还有一些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如结合题型对学生各题型的成绩进行统计,利用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探索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总之,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就是依托计算机强大的数据统计、处理功能,实现对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的更科学、更公正,以促进教学活动水平的提高。

3 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在计算机考试中进行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的更科学、更公正。第一,标准分数据的应用。一方面标准分数据的应用更直观的反应了学生计算机学习在总体中的地位。如该生的地位量数超过了80%的同学,说明他的学习比较优异。反之有80%的同学超过了他,那么就需要对他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思考。另一方面标准分数据的应用客观的反应了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状况。如例一中,不能因为学生卷面成绩的下滑或提高武断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而应结合标准分的地位量数客观评价。此外,标准分数值的应用还清晰的反应了个人或某个集体(班级、学校等)计算机成绩的变化情况,以便教师进行对比教学。第二,分数增值数据的应用。首先,学生个体与总体增值分析可以直观的反应学生的成绩进步状况,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计算机学习的客观认识。其次,某个集体(班级、学校等)计算机增值的比较,可以使教师清楚的看到自己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以便结合学生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进行一些合理的、适当的教学改革,促进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应用,目的在于及时的、广泛的发现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潜在问题。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改进等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其过程就是以原始分为基础,进行相关孤立的成绩信息的整理、联系和比较,实现了计算机教学评价的直观、科学、公正,确保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提高了学校计算机教学特色的发展。

4 结语

计算机考试只是检测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计算机考试成绩的高低与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有很大关系,不能直接的、客观的反应计算机的教学水平。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为计算机教学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公正的评价途径,对改善学习计算机学习效果、提高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零,肖丹凤,基于Excel数据分析处理功能统计学生成绩[J].考试周刊,2013(34):124-125.

[2]姚徐,数据挖掘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1):55-56.

[3]张庆丰,王峰.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在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04):102-103.

学生素质考察分析总结 第7篇

关键词:考试结果问题

分数是教师常用的评定学业成绩的方法.分数对于学业评价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教师要正确地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认识分数的作用,正确地对待、运用分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每天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做到深夜才能睡觉,每次考试都胆战心惊,唯恐自己考不好对不起老师.我考试取得好成绩了,老师跟妈妈都喜笑颜开;如果考不好,我就成了他们攻击的对象.在他们的眼里,分数比任何东西都宝贵.”这则中学生写的真实日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中学生对“考试教育”“分数高于一切”的无奈和苦闷.这说明学生平时学习心理压力很大,以至发出“爸爸,妈妈,难道分数才是你们的孩子”的呼喊.至于学困生,面对老师和周围同学产生的无形压力就更可想而知.其实,分数和成绩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一次没考好,可能是考题的因素,有马虎的因素,家长要正确对待,要帮助学生分析这次没考好的原因,而因一次没考好或学习有问题,不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不进行说服教育,对孩子进行呵斥,有的甚至打骂,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结果会把孩子“逼”上下坡路,产生不良后果.面对考试成绩,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没有进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比单纯追求分数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分数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从检验学习的角度来说,分数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和真实性,然而分数并不是估量一个学生得失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客观地看待分数,既不能过分轻视分数,也不要把分悼吹霉于神圣.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

1.以平和心态面对成绩.对待考试成绩,有两种常见的现象:有些学生过分紧张,把每一次考试看得至关重要,考好了欣喜若狂,考砸了垂头丧气;有些学生过分放松,对自身要求甚低,考好考坏无所谓,都不放在心上.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和家长也应保持“平常心”,引导学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考好了,当然高兴,但不骄傲,而是踏踏实实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中;考砸了,肯定会伤心,但不气馁,而是仔细分析原因.学生只有用这样的“平常心”对待考试成绩,才能摆脱成功或失败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才能在“忘我”的气氛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踏实过好每一天,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程,过程好,结果自然好.

2.理解分数的考试意义.分数不是衡量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每一次考试并不是一个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分数固然奠定人生未来的基础,但是不能决定一切,好成绩固然重要,但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更重要.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不让天性在考试的压力下泯灭,不要为了分数而扔掉许多成长中本该有的东西.

二、帮助学生提高分数

1.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考试成绩,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单科成绩,看看自己的每一科成绩与班级平均分相比,是高还是低,高则说明你有优势,低则说明那是你的薄弱科目.明白自己的优势学科是哪些,薄弱学科是哪科,以便在制定下一阶段学习计划时能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时间和分配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