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说起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人们并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至于何以称中秋,其道理也很易懂易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中秋也就居于“C位”了。而在中国农历里,一年分四季,一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中秋也称为仲秋。无论怎样解释,中秋节无疑是承上启下重要一天。相比之下,其节日特色更为鲜明一些,经典故事和传说更为多一些,习俗文化更为丰富一些,向善向上向好也更为讲究一些,在人们心目中相当重要。自古以来,不乏诗兴大发者,中秋节吟诗颂词有佳句,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我们知道,中秋节又叫“月夕节”“八月节”,等等。在中秋夜晚,我们仰望夜空中似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心生感叹。思亲想家、念友怀乡,渴望月下相聚,谈旧话新,抒发情怀,展望未来,提振精神,增强信心,无不动人心弦。而远在他乡 的游子,也在皓月当空时,看啊,想啊,寄托着自己对故乡、对老人、对家人、对亲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其团圆念头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从这个方面说,中秋节还叫“团圆节”,人性、人文积极意义,以及象征性有所突出。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习俗,至今还在一些地方延续。比如:江南一带就有制灯船、燃灯的节日习俗。到了近代,中秋之夜燃灯习俗依然比较盛行。今人周云锦、何湘妃在《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里,曾这样讲述:“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可见,中秋之夜燃灯习俗的规模和影响之大,仅次于元宵灯节。赏月、追月、观潮、猜灯谜、吃月饼、啃西瓜、看桂花、饮桂花酒,等等,都是我国各地民间重视、继承和扬弃的中秋节习俗。每年中秋节之夜,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看月赏景,尽情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其节日风尚浸染人心。身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也在以各种方式乐享中秋节习俗,节日风尚带到了国外,带到了不同肤色人们的眼前,中华文化得以传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021年的中秋节已经招手,向善向上向好的节日习俗、节日风尚,也再一次照进全球。
盘点节日习俗,尽享节日风尚。千家万户盼团圆,中华民族喜梦圆,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