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历史上记载长江特大洪水是哪一年?当年淹没了哪些地方?

admin
导读 对于长江这么一条有脾气的大河,历史上大洪水不可能不留下痕迹,包括文献记载和水文地质痕迹。查阅历史资料,发现历史记载的特大洪水年有:1153年、1227年、1520、1560年、1788年、1860年、1870年、1896年、1905年、1917、1921年、1931年、1945年、1954年、199

历史上记载长江特大洪水是哪一年?当年淹没了哪些地方?

对于长江这么一条有脾气的大河,历史上大洪水不可能不留下痕迹,包括文献记载和水文地质痕迹。查阅历史资料,发现历史记载的特大洪水年有:1153年、1227年、1520、1560年、1788年、1860年、1870年、1896年、1905年、1917、1921年、1931年、1945年、1954年、1998年。其中1870年为特大洪水,水位最高,流量最大,称得上万年一遇。

头条搜索长江大洪水,介绍1870年大洪水的文章较多,大家都认可宜昌的黄陵庙木柱上留下过洪水过后的痕迹。上图(文字经过笔者放大处理)标注着“庚午年(1870年)洪水至此”,这个标处精准测量海拔为81.16米,发生在同治九年六月十六日,当年属相为“马”。1870年洪水有多大昵?

如果把1954年与1870年两次洪水水文测量进行比较,宜昌站1870年洪水位比1954年约高3.8米,宜昌河段洪峰流量达105000立方米/秒,持续了整整半个多月。

黄陵庙在哪里?上图中红1的位置,就在三峡水库下面不远处,直线距离7.5公里左右,修建三峡水库不可能不去黄陵庙看一看,并认真审核历史上水文资料,所以说三峡大坝参照1870年大洪水而修建,这也是给头条朋友留言:“你怎么知道1870年大洪水,按照这个标修建的“答复。

如果说黄陵庙是人为记载,有人为成份之嫌,我们还可以找一找洪水过后的自然痕迹,这是没有人为改动的嫌疑。

宜昌南岸边有一个叫考子岩的地方,比较陡峭,江边是无人行走的岩壁,没有人为足迹干涉。据说外国考察队到过长江中上游,传教士还在这一带活动,一些英文资料里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上图中红色线范围内有孝水岩被长江水侵泡的痕迹,水文地质学告诉我们,河流冲蚀地貌呈条纹状,颗粒形状往往朝向水流动方向排列,依此可以推断水流方向。另外一些松散的沉积岩,长时间被侵泡后,膨胀脱落,石灰岩类岩石可以加速化学风化,我们看到洪水退后留下明显的痕迹,上图中界线分明,结合相关资料,判断这个痕迹就是1870年留下的,并测出海拔高度,指示当时的水位。

150年前这场大洪水,站在此处,放眼望去,滔滔洪水,淹没了宜昌多少座高楼、花园、广场,心中充满了颤抖抖地恐惧,修建三峡水库对我们今天的安全来说显得多么重要。

这场大洪水长江中下游淹没情况是怎样的呢?

上图是1870大洪水长江中下游淹没模拟图,这场大洪水首先是从两湖开始,6月江西鄱阳湖大雨,湖南沅江上游及资江大雨;湖北汉江暴雨成灾,从而抬高了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水位。

7月中下旬,暴雨转移到了长江上游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干流重庆至宜昌区间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7月17日至19日,暴雨缓慢移到汉江,又东移至宜昌至汉口区间和洞庭湖地区,使长江上游的洪水出峡后与中游洪水及汉江洪峰叠加,加重了两湖地区灾情,当时三个省份灾情最为严重,四川、湖北、湖南。

应当说这次洪水是上游四川盆地内河流触发的,历史上多次记载,长江洪水一般是指上游的洪水,而中下游洪水没有这么大灾情,很显然是四川盆地形带来的祸端,安徽歙县高考大洪水也是如此。所以考虑洪水不能单看降水这个因素,地形也很重要。

上图洪水淹没范围(可以放大来看),整个荆州地区堤坝全部溃决,洞庭湖边上岳阳楼不见了,湖北水位到了现今的天门,湖北、湖南受灾多达50个州。

我们再把1870年大洪水与现今比较。1870年汉口站洪峰水位为27.55米、流量为66000立方米/秒。我们看看今天14点武汉水位图,水位是28.36米,流量57100立方米/秒(上图),从这两组数据对比发现,水位比1870年高出了0.81米,这只能说我们现在的大堤修高了,是我们有能力把水束缚在狭窄的河道内,这也意味着有些地方水面比堤下还有高,看来长江的汛情还是严重的,想想脊背发凉啊,长江这条河真是有个性啊。

今年的汛情还要看三峡水库来水,目前水库水位涨至了150.45米,距离175米还很遥远,今天我们还是有能力面对1780年的大洪水了。

150年过去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长江这条大河还没有治理完,仅靠三峡水库是远远不够的,水库还是太少,还是要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