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必备47篇)

admin
导读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转移交付,发包收入及经营收入少。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万元。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万元。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篇

(一)精心部署,强化领导,做到“三有”。一是有专题会议研究。市委先后两次召开常委会议进行现场办公,有效推动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7月11日—12日,市委组织部、市委农村部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负责人、村干部代表就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召开了座谈会,并认真听取了相关单位意见和建议,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营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有专门工作机构。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强化领导及工作协调、督办落实、信息综合。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市领导小组的要求,抽调人员,组建专班,稳步推进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绩。三是有专项工作调研。4月底,市委组织部、市委农村部会同市经管局对全市24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排序和工作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x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总体目标,即力争三年内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的目标,培植出一批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示范村。

(二)狠抓关键,强化措施,注重“三抓”。一是抓以点带面。在全市范围内确定10个重点帮扶村,实行“四个一”的工作模式帮扶,即落实一名市级领导联系、一个责任部门帮扶、找准一条发展路子、完成一个工作目标。市、乡、村三级领导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到思想上引、政策上扶、工作上帮、方法上教,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抓项目支持。要求发改、财政、农业、国土、林业、水利、民政、畜牧水产、科技、扶贫开发等市直部门将涉农资金和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用项目整合资源,用资源整合资金,并向上级部门争取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奖励资金。三是抓结对帮扶。加大部门帮扶力度。结合“创先争优”、“三访三化”活动,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联系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结对帮扶,指导、扶持其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推进村企共建。鼓励企业反哺农村,村企自愿结对,合作开发、兴建农业生产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其他配套设施,支持村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落实责任,强化保障,突出“三强”。一是强化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一把手”进行实绩考核,直接记入档案。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出工作组,到各乡(镇、办事处)指导开展“三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清查,摸清家底,逐村建立村级资源库、项目库、信息库,逐村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确立发展目标、落实发展项目,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市委、市政府决定,三年内市财政每年落实100万元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扶持基金,重点用于奖励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并落实领导小组办公经费10万元。实行村集体新办企业三年内的所得税市、乡留成部分的全部及村集体企业新增税金市、乡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村集体等一系列税收减免返还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为村集体企业提供更多税收优惠。三是强化奖惩激励。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实行年度考核,采取由乡镇年初制定规划申报,年底自查整改,市里集中考核确认的方式进行,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分类排队,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考评结果。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一次性兑现相关政策奖励。在全市范围内适时开展集体经济“双十强”村(经济总量“十强”、发展增量“十强”)和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进单位、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销号制”,推行倒逼工作法,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开展检查督办。对行动不力、效果不佳的村及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篇

景星乡辖11个村委会19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959户23219人,主要经济收入是烤烟、茶叶、畜牧、林产等。景星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集体经济得到加快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问题。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务管理工作情况

为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乡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于20xx年1月制定了《景星乡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并经景星乡第十二届_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到目前,全面完成了11个村委会的财务清理和移交代管,对11个村委会、192个村民小组的财务代管签订协议。清理代管11个村委会及33个有资金的村民小组,另外代管6个合作组织的财务帐务,建立财务帐套206个,由乡农经站负责一切财务代管。我乡于20xx年使用电算化操作业务,运作正常,现共代管资金余额元。20xx年财务管理人员设置三名,审核、会计、出纳各一名。

在村组财务代管中,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做到村、组的财务账目和集体资金全部委托乡农经站代管,村、组不再设置存款账户;坚持强化监督、优质服务;坚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村、组分别设账核算,做到资金互不拉用、平调。

财务代管运行中,严格要求村、组的各项资金收付必须每季度以内上报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入帐、记帐,不得出现漏报、少报的现象,经发现收入少入帐等问题的,按《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处理。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乡农经站严格审核各类收支单据,定期记账,按期公布账目,按期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报,做到账账、账款、帐据、帐表、帐实相符,坚持按章办事。在财务支出管理中,执行各村、组的经济业务一次性开支在500元以内的由村主任审批签字后,报乡人民政府审批;在500元以上的,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同意并签字后,报乡人民政府审批。乡人民政府在3000元以下的开支、预支由分管领导签批,3000元以上由乡长签批的手续。为了保证经济业务的正常开展,村、组各设一名报账员,负责现金的收付、报账和账目公布等工作。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设工作情况

各村委会发展村集体经济,按照全乡产业发展思路及布局,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解决村级“无钱办事、办事难”的问题及产业发展方向。一是整合各项资源,结合各村实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是抓好产业引导,采取“支部+产业合作组织+公司+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资源,以实施土地流转、发展种养业的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扶持资金情况20xx年乡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7万元,分别投入于赛云村5万元、新华村5万元、太和村5万元,路思村2万元,并签定资金管理协议书;20xx年扶持曼兰村委会烤烟房建设6万元;20xx年投入景星村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万元;20xx年度投入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茶叶加工厂(老黄田)项目资金42万元;20xx年投入三康茶厂建设资金32万元,共计投入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102万元,20xx年发展村集体经济投入资金万元。

发展方向一是推进烤烟产业发展,推行规模化发展模式,增强烤烟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税收返还;二是推进茶产业发展,增强加工企业发展,打创茶叶品牌,发展茶叶经济;三是推进林产业发展,突现生态产业和奠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推进畜牧业发展,打造景星火腿、腊肉品牌;五是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搞活土地资源,发展壮大景星支柱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转变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发展情况及做法我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和村实际,创新发展模式,改进发展方法,以村内主导产业为中心,以投资或实际经营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产业。

塞云村20xx年以“村委会+村两委成员”共同投资的形式发展种植咖啡80亩,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已承包土地80亩,现于完成咖啡苗种植,已投入资金15万元。通过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建设,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咖啡1000余亩。另外在适宜种植烤烟的村民小组,发展种植烤烟产业,20xx年烤烟任务数500旦,并超额完成任务数,从而增加税收返还。

新华村、太和村、路思村根据本村的特点,积极推进茶产业和烤烟产业的发展。一是乡级扶持项目资金共12万元(20xx年投资建厂32万元除外),分别投资到本村茶厂,通过投资扶持茶厂,增加茶产业附加值,以茶厂来更好地带动茶农发展茶产业。三个村的投资收益分别为:年投资收益3000元、4000元、5000元。二是着力宣传、动员群众发展种植烤烟,20xx年新华村种植烤烟3个组,任务数420旦;太和村种植烤烟15个组,任务数3150旦;路思村种植烤烟12个组,任务数2440旦,三个村并已超额完成任务,增加了集体税收返还收入。

景星村根据本村的优势,本着以实际为出发点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出租门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年出租收入4500元;二是茶产业发展方面,到景星乡三康茶业有限公司,根据村内茶叶加工环境,为避免资金重复投资、生产经营的重组和发展等问题,经乡政府、农经站和村委会讨论,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万元投资到“云南三康茶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企业。扩大“云南三康茶业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建设,从而壮大景星茶叶加工企业,壮大茶产业的发展。每年向“云南三康茶业有限公司”收取投资占用收益金5000元。

山碧村、正龙村两个村重点发展产业主要是烤烟产业和茶产业,两个村为了更好地发展茶产业,增加茶农收入,于20xx年度投入人口较少民族项目资金42余万元,共同建盖老黄田茶厂,茶厂现已承包给“云南三康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加工茶产品,签署年投资收益金各10000元,但由于茶厂尚未经营加工,未有投资收益金。本加工厂建立了“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为一体的茶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推动两个村茶产业的发展。另外,两个村发展烤烟产业,20xx年正龙村烤烟任务数1550旦,山碧村任务数4340旦,并超额完成任务数。在发展烤烟产业中,扶持种植大户10户,平均每户烟农收入在2万元以上。税收返还比上年略有增加。

涵德村、官厅村、过者村涵德、官厅两个村刚起步发展烤烟产业,20xx年分别超额完成400旦、320旦的任务数;另外是三个村都管护生态公益林和经营松脂,年平均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

曼兰村全村发展烤烟种植17个组,烤烟任务数3380旦。村委会为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创新烤烟发展模式,改进发展方法,20xx年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向群众租用土地20亩,发展种植20亩烤烟。通过一番经营,烤烟种植总收入达万元,成本万元,纯收入万元。另外还带动烟农规模化种植户10户,每户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财务代管,强化了农村财务监督约束机制,实现村、组财务规范化管理,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金。做到干部清白、群众明白,稳定农村社会秩序。通过结合实际的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1个村委会都有收入来源,20xx年度,11个村委会各项收入平均在2万元以上,这解决了“无钱办事、办事困难”的问题。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财务运作过程中,村、组大部份正常开支不可能取得正规发票,只有一般收据。

二是各村组入帐、报帐不及时。

三、村委会单独经营产业尚未形成,没有其它更好的产业发展,收入低;

四、村委会成员经营产业、发展经济的理念低和思路不明确,有一部份干部创造性意识低;

五、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资金,所以不能更好的投入于产业发展中。

我乡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和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解决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走向了正规化管理体制,强化了监督机制,做到干部清白、群众明白,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问题,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下一步集体经济的发展计划主要是:规模化、连片大规模发展烤烟产业等,通过土地整理,来流转土地,经营土地,发展规模化产业经济。即对大面积整理出的土地,在农户规模化发展种植所需的前提外,全部把闲置的土地流转给村委会,村委会给付农户地租,由村委会来经营土地,统一发展规模化产业经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既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更有效的是产业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篇

20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万元,其中补助收入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万元,除营业性收入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万元,村均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万元。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4篇

一、继续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

近两年,在国债资金总规模逐年减少的情况下,_、_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国债投资重点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2004年,在国债总规模减少300亿元的情况下,全年共安排农林水利气象和扶贫国债投资约380亿元,总量比上年增加,占当年新增国债的比重有所提高。加上正常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全年_支农投资规模达540亿元,对促进全年粮食大幅度增产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中发〔2005〕1号文件精神,今年要在稳定现有各项支农投资的基础上,新增国债投资和经常性预算内投资切实向“三农”倾斜。目前有关部门已对今年新增国债投资和预算内投资作了初步安排,总的情况是,全年用于农口的国债投资绝对量比上年有所减少,但所占比重继续提高,充分体现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做到了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真正体现了对“三农”倾斜的指导思想。

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投资需求强劲与政府支农投资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水利建设仍将处于大规模建设期,投资缺口较大。因此,在抓好当前工作的同时,要深刻理解_关于“两个普遍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自觉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新阶段的要求,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要抓紧开辟农林水利建设投资的新来源和新渠道,促进政府投资来源方式多样化。加快研究在国债逐年减发乃至停发后,努力增加正常预算内投资规模,逐步建立政府支农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加快立法步伐,逐步使国家的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调整和优化农业投资结构,切实做到“三个倾斜”

目前农林水利在建项目投资需求量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也非常重,2005年政府农业投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为此,必须按照保在建、保重点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投资结构,继续搞好南水北调、治淮骨干工程、江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动物防疫体系、渔政渔港等重大农业工程和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围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农业投资要重点向以下三个方面倾斜:

(一)坚持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项目倾斜

针对前几年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粮食供求关系可能出现逆转的新形势,2003年底以来,国家政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2004年安排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中央投资超过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超过3/4的中央投资投向了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为促进当年粮食大幅度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中发〔2005〕1号文件精神,今年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主要任务,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确保用于与粮食生产有关的投入不降低。一是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品质质量。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针对当前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亟待加强的状况,2005年要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政府支农投资的重点。除中央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外,其它涉及田间工程的农业项目要加大农田水利投资比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切实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在坚决按时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的前提下,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_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发扬农民自力更生的好传统,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基础设施投工投劳,国家财政予以适当补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和新办法。

(二)坚持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农村“六小工程”项目倾斜

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和草场围栏等农村“六小工程”,具有单位投资规模较小、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覆盖千家万户、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等特点。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今年国家继续加强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努力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工程质量。在投资规模上,目前已初步安排“六小工程”国债投资160多亿元,在国债大幅减少的情况下,确保了“六小工程”投资规模不降低。全口径统计,全年用于“六小工程”的中央投资280亿元,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建设重点上,一是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今年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着力解决好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血吸虫病等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在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同时,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继续开展“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试点,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后续建设和经营管理。三是大幅度增加退牧还草工程投资,加大西部地区草场围栏力度。四是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和养护等问题。在工程管理上,今年要把加快“六小工程”等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明晰产权为核心,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改革项目运作方式,落实建后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三)坚持向西部地区倾斜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00年以来,农林水利国债投资中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逐年提高,2004年已超过50%,重点支持了一批关系西部地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农林水利建设项目。2005年,要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林水利国债投资中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不降低。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继续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问题,探索新形势下退耕农民的长远发展问题。加快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启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二是继续支持西部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包括内蒙古尼尔基、广西百色等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和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三是继续扶持新疆棉花生产基地等西部特色农业发展。四是继续搞好以工代赈,开展异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改善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除此之外,今年国家还安排部分专项资金,继续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广播电视、农业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项目,促进农村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5篇

在20xx年里,我镇坚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发展农村合作社

我镇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村产业协调、组织化程度方面的优势,通过发行合作社财务股票,引入社会资本,创造出一整套协调、股权激励、企业化运营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引入农村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手段,打造出农村电商、虚拟农场等新型产业,使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提高。

二、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我镇积极发掘和挖掘特色农业品种和产品,如红枣、葡萄、核桃、竹鼠、花椒等,打造了一批绿色环保的种植基地和加工厂,与当地的餐饮、旅游、物流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条从产地到销售终端的产业链,不仅促进了本地的产业繁荣,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三、拓宽农村金融渠道

我镇通过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加强了与银行、信用社、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广泛、便捷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同时也促进了金融机构和农业产业的协调和互惠互利。

四、推进农村创业就业

我镇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就业,建立了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地,为农民提供培训、咨询、孵化的全方位创业服务。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就业对接和招聘工作,推出了一批农村公益性岗位和新型服务业人才培养计划,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农村智能化农业园区和创新创业项目。

总之,在20xx年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我镇紧密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创新合作社经营模式和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推进特色农业和创业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瞄准未来的新时代和新挑战,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向更加繁荣、美好贡献力量。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镇注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了对农村公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的整治,美化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的景观。

六、提升农民素质和创新意识

我镇注重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农村文化建设和乡风民俗的传承保护,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和家风家训,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强化党群建设和组织管理

我镇通过建立村(社)两委班子、发挥村(社)主任、党支部书记等基层领导的作用,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了基层民主自治,提高了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实效,落实“一岗双责”,确保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更好地服务农民和农村发展。

总之,在20xx年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我镇坚持以农村产业革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为引领,着力解决农村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创新、协作、共赢为理念,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和转型,进一步提升乡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八、总结经验和教训

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包括资金和技术短缺、市场营销难度、组织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经济模式和经营理念,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任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方向,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我们的贡献。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6篇

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思路明确。为搞好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领导机构,抽调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确定了“全面动员、深入开展、注重落实”的总体思路,并不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是主导产业突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围绕我镇的主导产业“红肖梨”,做大做强红肖梨品牌,并且以此为依托,带动更多农民走集约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制定奖励政策,促进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按照镇党委、政府专门会议决定,对在我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镇里将进行表彰和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大家投身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7篇

1、规范集体土地承包。利用发包集体预留机动地,增加集体收入。以村为单位,组织专门力量,10月底前对农村集体预留机动地进行一次摸底核查,彻底摸清预留地的等级亩数、发包情况、承包年限等情况,建立统一登记台账。与土地、司法、农业等职能站所人员合作,成立审查小组,依照相关法律条款,11月底前对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进行一次集中审查。对私自转包、擅自改变用途等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约定,一律予以终止;对低价承包、一包多年等显失公平的,按有关政策重新评估审核;对新收回的集体土地,按照市场价格重新进行发包,明确租金增长方式,依法确定发包年限,确保村集体收益最大化。集体土地审核发包工作于2017年底前完成。

2、大力发展“四旁”种植。利用路旁、渠旁、沟旁、宅旁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或其他经济作物,增加集体收入。结合不动产登记确权,明确“四旁”的产权归属,10月底前完成对分属于镇、村集体、农户的权属范围的界定,明确各方利益分成。在充分争取群众意见基础上,经村党支部、村委会决议,对“四旁”种植进行统一规划,多方筹资,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种植。制定和落实严格的管护措施,做好管护工作,保证成活率、成材率,严厉打击盗伐滥伐、蓄意破坏等行为。

3、有序进行土地整理。村集体组织力量对废弃窑厂、坑塘、沟渠进行连片开发整理,形成新的复耕地,经土地确权、明确权属后,村集体可以通过承包、转包、出租、入股托管等方式向农业公司、农民合作社、农业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流转费用归村集体所有。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符合规划、有条件的村庄,通过整村新建或联村合建等形式,有序进行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在优先保障农民安置和生产发展用地的前提下,依靠置换出的公共用地等增加集体收入。

4、积极盘活集体资产。督导各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经营管理,增加集体收入。在村监会的监督下,10月底前对村级资产、资源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做到家底清楚、产权明晰,逐村进行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开公示,报镇政府备案,参与对外经营需经镇政府审核把关。将闲置的片场、厂房、资金等集体资产,通过入股或有偿转让等形式,与发展状况良好的企事业单位合作经营,收取合作效益,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庄,探索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通过创建实体经济组织、发展商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多方增加集体收入。

5、兴办合作服务组织。鼓励支持村集体创办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服务组织,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性服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收入。鼓励村集体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组织农户流转承包地进行股份合作,实行统一经营,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规模经营,流转新增土地归村集体所有。鼓励村集体购置大型农机,发展土地托管经营,在不改变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对土地经营由村集体全程托管或部分托管,村集体按照协商价格收取托管服务费。

6、积极开展生产性服务。引导村集体领办创办各类服务实体,在规范签订合同、约定服务内容的前提下,收取相关服务费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支持村集体利用自然环境、文化和生态资源,发展民俗景点、文化客栈、“农家乐”、户外运动等乡村旅游、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健康养老产业。支持村集体通过创办综合服务社、便民服务店或劳动服务队等,开展家政、环卫、养老、商贸、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社区服务和广电、通信、保险等代理服务。

7、引导发展物业经济。鼓励村集体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用地政策和镇村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开发利用依法取得的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兴办商业店铺、集贸市场、仓储设施、车间厂房等,通过租赁经营,增加集体收入。支持村集体建设各类生产、生活资料市场和车库泊位等物业服务业,增加集体物业和服务收入。允许村集体向村民收取一定卫生费,用于组建农村卫生保洁队伍,维护村庄日常环境卫生。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基础的部署要求,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发挥地域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发展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而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需要重视。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8篇

大桥村:成立了贵溪市大桥惠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主营业务为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投资经营性行为等。发展思路:拟实施40亩菊花茶种植项目,目前已付租金2万元与农户签订了40亩土地流转协议,计划2017年12月底对土地进行翻耕,2018年4月份种植菊花苗,每亩预计投入7000元,总投入需28万元。每亩预计收菊花茶100斤,按市场价150元/斤计算,每亩年创收8000元,预计能创收30万元/年。

唐甸村:成立了贵溪市唐甸综合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主营业务为种植、旅游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投资经营性行为等。发展思路:①投入资金60万元,按照村集体占股60%-70%,村民以荒山和现金入股的方式,租赁夏家荒山100余亩,用于种植矮化枣、御冠枣、台湾御脆枣三类品种,第二年实现挂果,盈利以市场出售和采摘收益为主,每亩投资6000元,按预期产量3000斤计算,每亩预期收益3万元;②投入资金10万元在唐甸畈(贵塘公路边)租赁耕地50亩,主要以花卉和果蔬类为主,结合乡村旅游业,发展大棚种植。③依托唐甸夏家乡村旅游点建设,实施两种发展模式,一是投资20万元与塘湾五谷丰酒厂合作,新建小型谷酒作坊,品种以谷酒、米酒、果酒等为主,满足旅游产品需要,预计年收益10万元。二是在夏家谷酒村建设达到一定规模时,利用夏家乡村旅游点优势,村集体出资20万元建设木屋,采取自主经营、出租或与理事会合作等模式实现收益。

白果村:成立了贵溪市白果综合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主营业务为种植、养殖、旅游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投资经营性行为等。发展思路:计划投资80万元,利用白果村太岭梯田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引进2-3家农业类企业,种植有机蔬菜、水稻、中药材、果树等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正在与浙江东阳客商联系洽谈香榧种植项目。

东港村:成立了贵溪市东港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主营业务为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投资经营性行为等。发展思路:①入股稻虾养殖合作社。争取上级部门项目资金10万元,与稻虾养殖合作社签订8年战略合作协议,由合作社自主经营,村集体分红每年不少于2万元;②村集体以3万元资金入股财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签订5年战略合作协议,由合作社自主经营,村集体分红每年不少于1万元。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丰富的环境资源及山林资源,引进适合的农业企业,村集体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争取项目资金等形式入股,参与分红。目前已与贵溪市益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村集体和村民个人提供培菌产房和劳动力,预计村集体每年可增加2万元收入,村民个人可增加3000-5000元收入。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9篇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着重从选好人才、盘活资产、用活资源、用好资金和加强政策引导等几个方面入手,着力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

1、科学开发现有资源。按“清理资产、清收债权;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的思路,把现在的债务进行剥离,建立严格的新增债务责任追究制度;清理现在的村级经济合同(含三场四荒),到期的合同重新进行招投标后再签订新的合同,未到期但显失公平的合同依法撤销后重新按市价签订合同或收回由集体统一经营。

2、盘活农村的土地资源。采取反租、倒包、流转等方式,通过集中连片、土地管理、农业综合开发,进行土地整治,新增土地收归村集体所有,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3、推动村企结对合作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农产口的粗加工、深加工,实现农民增收,村级集体增效。

4、探索建立新型集体经济模式。鼓励村级领办和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收取中介费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探索领办或创办农机、农技服务公司和劳务输出公司,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探索整合一部分资金,在市郊或集镇由村集体组织异地建门面收取租金,发展物业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5、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注重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硬、致富本领和带动能力强的各类人才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加强班子领导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引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

为进一步推动红阳村多元化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收,按照上级要求,制定红阳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习_系列讲话精神,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村总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重要工作来抓,创新我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运营模式,努力实现我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二、基本情况

红阳村距离镇、8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1458人,党员38人。原有贫困户98户298人,已于2019年全部脱贫,目前红阳村已经没有未脱贫户。

三、目标任务

实现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双增长”,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度收入在8万元以上,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收入1万2千元以上。

四、主要措施

1、盘活集体资产。整合其他集体资产,如:林地、鱼塘等,通过发包招租,实现经营获得租金收益。

2、发展支柱产业。坚持发展甘蔗产业不动摇,巩固甘蔗种植面积,大力推广甘蔗良种种植和青饲玉米套种技术,组织村屯干部和党员群众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带头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继续加大推进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全村甘蔗种植户增收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2020年榨季全村原料蔗入厂吨数约万吨,村集体合作社可产生糖业甘蔗生产管理服务费约万元。

3、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年可获约1万元收入。

4、入股南华公司分红年收入约4万元。

四、工作措施

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规范使用手续并及时、完整、真实地向村民公开财务收支信息。

2、加强人才培养。利用多种方式,搭建平台,对村“两委”班子、村屯经济组织带头人就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等专题进行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鼓励村两委带头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等,培育发展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

3、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规范民主理财行为,对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层组织“无钱办事”等问题,结合我镇农村实际,就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0篇

认真落实上级和县委、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集聚工作力量,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用好专项扶持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规范、合理、安全地使用好中央、自治区、市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我县安排的1000万元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尽力发挥好撬动效益。

根据《省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关于推深做实“百千万”工程扎实开展“六项行动”的实施方案》、《_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我区各部门积极协作,立足区位实际,大力发展近郊型现代农业,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1篇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我镇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就一年来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已完成和基本完成两个村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分别是河防口(土地股份合作社)和xx庄(社区股份合作社)。河防口村已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部过程,已完成法人登记手续并召开了股东代表大会,发放了股权证。xx庄村产权制度改革已进行到草拟股份合作社章程、准备进行法人登记阶段。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机构,做到责权明确

为全局把握、统筹指导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主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成立了xx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办公室。

同时,为加强直接领导,经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会研究决定,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的xx庄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三个工作组,负责本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的具体工作。

另外,由于此项工作涉及农户多、工作量大,镇、村领导小组成员采取分片入户的方式,深入到农民家中,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和解释答疑工作,从而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重视宣传培训,做到村民自觉拥护

在xx庄村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期,由于农民对改革意义、内容等不了解,部分村民曾持反对意见,针对这种情况,镇、村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挨家挨户进行讲解说明,最后,村民完全赞同并支持改革。

另外,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许多农民已经认识到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转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这种发展模式将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

(三)多方协调沟通,把工作做细做实

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镇多次和区农委、区经管站进行沟通联系,并多次请他们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培训,并且在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经管站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帮助我们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并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协调沟通,切实把每项工作都做细做实,这为整个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取得成效

我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它从根本上破除了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将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

另外,农村中在市场风浪中长期闯荡、懂经营、会管理的经济精英被选进董事会、监事会,走上企业的经营管理岗位,对于我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经验与不足

(一)成功经验

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思路明确。为搞好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领导机构,抽调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确定了“全面动员、深入开展、注重落实”的总体思路,并不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是主导产业突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围绕我镇的主导产业“红肖梨”,做大做强红肖梨品牌,并且以此为依托,带动更多农民走集约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制定奖励政策,促进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按照镇党委、政府专门会议决定,对在我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镇里将进行表彰和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大家投身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二)存在不足

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体上搞得不错,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面不是很大,还没有在全镇广泛推开。另外,村里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明年工作计划

明年计划再进行两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初步确定为椴树岭村和邓各庄村,改革工作预计于明年4月份正式启动。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2篇

20xx年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乡注重引领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推动集体经济步上规模化之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推行农村合作社股份经济化

我乡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社股份经济化,引进优质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了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区级产品专卖”制度搭建销售渠道,isceros拓展产品进一步扩展销售网络。通过股份制度让员工参与农村经济分红同时也为合作社带来了更多的业务,促进了农村非公经济的发展。

二、强化农业产业化

我乡深入实施“生产+销售+服务+金融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标准农田、规模养殖、农机服务、小微水利等,重视农业生产的市场可持续性,提高农业效益。同时,还加大了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了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三、扶持创业就业

我乡积极推进创业和就业扶持项目,协调金融、土地等资源,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转移,推东券均增长了“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为乡村经济提速,同时也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我乡注重发掘本地文化,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景点和休闲旅游项目,提升了农村文化的品位和影响力,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了我们的.乡土风情。

总之,在20xx年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我乡积极探索新的集体经济模式和经营理念,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农村合作社和协作组织,扶持了一批优质农业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加强了能力建设和组织管理,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规范,为今后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3篇

20xx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按照《xx委办公室、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党办发[XX]52号)文件的要求,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上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狠抓不放。两年来,全镇的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安排部署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明确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三是相继实行了乡镇副职及党员干部包抓责任制、部门包抓连带责任制、村干部“具体责任人”等制度。四是把乡镇领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与工资挂钩,抓得好,给予重奖等一系列措施。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1、健全机制,夯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总支签订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明确了各级的责任和奖惩措施。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联系领导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把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实行奖惩责任制。

2、开阔思路,选准路子。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实现农村经济由传统数量型向特色质量型的转变。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四一”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一是围绕山地优势做文章,发展绿色经济。高堡村利用村集体荒山面积大,适宜桉树生产的优势,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形式,建成了xxxx油桉基地,通过协会向群众收取管理费作为发展基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xx年、20xx年分别为村集体增加收入xx余元。二是走矿产资源开发的路子。xx、白塔、照和、红桥四个村委会充分利用集体矿山资源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开发矿产资源,使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三是抓住曲嵩高速公路、昆沾铁路建设机遇,xx、梁田、红桥、白塔、照和等村充分利用征地发展基金,在发展第三产业上下功夫,联合农户或工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生产、营销和加工,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xx村、白塔村利用地处集镇附近的区位优势,发展集镇配套服务业,通过经营和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四是招商引资,借鸡下蛋。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吸引客商到村办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xx村积极支持和配合好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xxx珍稀花卉苗木基地和云南绿源菇业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通过收取管理费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五是采取“公司+支部+农户”的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高堡村在去年与祥龙亚麻有限公司、宣威花椒蔬菜有限公司签订了的xxx亚麻种植和xxxx韩国辣椒种植订单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订单数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xxxx元以上。龙海村、袜度村等村积极引进亚麻种植订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五是建立发展基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小房子村利用xxxx元的发展基金,积极引进富源“大河乌猪”,建立了仔猪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养殖业,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xxxx元以上。

3、多方帮扶,分类指导。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则,镇直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性质,发挥本部门专长,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资出力出策略,全力帮扶。两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从镇直部门中抽调了xxx名懂经营,作风过硬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到村开展工作,积极引导村组干部拓宽视野,挖掘自身优势,瞅准种、养业,发展集体经济,从而形成了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经济戏的`良好局面。镇土管所在土地承包、租赁、拍卖有关农村政策方面给予农户指导;经管站在狠抓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村集体财务管理方面给予指导;林业站以“绿满马龙”工程为突破口围绕集体林园建设给予人、财、物力的支持;水务所从农田水利建设上给予资金或技术倾斜扶持;企业办加大乡镇企业兴办力度,派员到村指导,加强信息和产品销售服务;产业办根据各村特点,帮助有关村建成一批集体性质的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并做好相关服务;金融部门加大了支农资金投放率,给予资金扶持。

4、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常抓不懈。各村党总支以“五个好”为目标,建设能够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村党总支。“农村要想富,要有一个好支部”。选好人,用好人,特别是选准、选好村党总支书记,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切实提高乡村干部尤其是后进村干部的素质,培养一支有一定文化水平,思想解放,敢创敢干的村干部队伍,以党支部为核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镇党委政府一方面分期分批组织基层干部到经济发展好的宣威等市县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澄清错误认识,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找准本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另一方面,在县镇党校培训中,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村四化”建设,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培训,消除了干部不想干、不愿干、不敢干的心理,使干部对在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共识,坚定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5、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积累,加强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点在厉行节约,增加积累,难点在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长久以来村集体只重投资不重管理,大部分固定资产尽管都采取了承包方式,但由于承包合同不规范,承包费偏低,折损补偿责任不明确,承包者只管使用不顾集体固定资产的维护,发包者(村集体)也不计成本,不关心折损,不进行折旧提取,因此不几年的时间,集体固定资产便没有了使用价值,前期积累昙花一现,集体经济前功尽弃。对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各村都注重加强价值形态的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或者出售变现或者承包租赁。搞承包或租赁时,在要求承包租赁者维护好集体固定资产的同时,我镇还建立了村集体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每年从收取的承包费或租赁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折旧费,以保持固定资产的原价值形态,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我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村“两委”存在“等、靠、要”思想,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差;二是部分村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投资条件差;三是部分村没有固定集体资产,没有可支配使用的资源;四是部分村虽有山地农田和其他一些资源,但无开拓门路;五是部分村虽然办了一些实业,但因管理不善,造成亏损,效益差;六是部分村办项目刚起步,成效不大。七是部分村对集体资源管理不力,忽视对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这些村发展集体经济,仍然困难重重,从主观上讲,在于从村民到村干部都不太重视集体经济,集体观念、集体经济意识淡薄,甚至我们的乡镇干部有时也只强调村干部带头致富,而忽视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致富;从客观上讲,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不善。

下步工作打算:为推动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将从解决制约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问题入手,在下步工作中坚持做到: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形式和当地实际相结合,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与搞活经营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解决好村级不良债务相结合,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用创新化解困难,用发展解决问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注重培养和发挥“经济能人”的带动效应;三是大胆尝试,把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四是强化村集体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五是帮助困难村“体外造血”;六是清理不良债务。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4篇

20__年,是XX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力度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是“九五”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保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党的_、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克服了严重的干旱、洪涝、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禽流感疫情的不利影响,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增长;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农业增加值亿元,分别增长和;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营业总收入亿元、总产值亿元,分别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21元,增长,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20__年我市农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一)落实支农政策,确保粮食增产。认真贯彻落实_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工作的意见和省政府扶持粮食生产的12条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禁将基本农田用于非农建设。补贴农民,争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7883万元,抓好2个县的粮食直补和2个县的良种补贴,直接补贴到农户资金1286万元;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农民。抓优质良种工程,推广水稻良种万亩,良种率达;推广杂交玉米良种万亩,良种率达;推广小麦良种万亩,良种率达;推广优质透心绿蚕豆万亩。抓传统栽培技术和新技术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万亩,普及率达;完成玉米育苗移栽万亩,地膜覆盖栽培万亩;推广旱作立体栽培万亩,农作物专用肥万亩;完成生物多样性优化栽培22万亩,烟后晚秋玉米示范万亩。抓样板工程和科技培训和玉米大小斑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各项政策落实执行到位,切实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达万亩,增万亩,粮食产量达88万吨,增万吨,增长5。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调优品种品质结构,发展粮食加工转化,优质粮食面积比去年扩大万亩,粮深加工实现产值万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种粮比较效益明显提高。(二)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省委“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通过编制《XX市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引导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启动了18类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着力建立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带。烟草、蔗糖、茶叶、蔬菜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新兴产业培植步伐加快。烤烟收购万担,烟农增收7600万元,税收增1671万元;香料烟收购万担,烟农收入2850万元;甘蔗总产可达225万吨,增25万吨;茶叶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分别增长、;蔬菜32万亩,产量万吨,产值突破4亿元。咖啡豆产量6000吨,产值5400万元,种植亚麻万亩、蚕桑万亩、试种工业用无毒_1800亩,山葵、茉莉花和花卉、天然药物产业培植取得进展。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冬季农业开发项目万亩,实现产量万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2元;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万亩;全市已有21家企业的33种产品通过国家和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面积万亩,3户企业分别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大力调整种养业结构,畜牧业和林业快速发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决定》,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近2亿元,建设优质畜产品优势产区,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畜牧业呈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市完成肉类总产量16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亿元,分别增长10、16,农民人均畜牧业增收157元。林业围绕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以核桃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大对木材加工、林纸和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三大林业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植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年共完成绿化造林8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亿元,增长。(三)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以畜产品、新兴生物资源开发和特色食品加工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市财政安排资金200万元扶持30户市级龙头企业,争取到省级资金275万元扶持10户省级龙头企业,新建了丝麻加工、食品加工及畜产品开发等一批项目。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85户。在云南省率先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办公室,扶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四)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我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增加支农投入。积极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通过改革产权制度,采取补助、贴息等方式,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全市投入各类支农资金达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2400万元,增长;新增农业贷款余额亿元,增长,确保了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全市完工各类水利工程4502件,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改造中低产田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沼气池万口,累计建成沼气池万口,每年可节约木材万立方米;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点初显成效,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 生活条件。全力抓好抗灾救灾工作,投入救灾资金1981万元、恢复建设资金5250万元,切实保障了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五)加大扶贫攻坚,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全市投入扶贫开发资金亿元,抓落实安居温饱工程、易地开发、劳务输出、产业结构调整等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措施。实施整村推进工程19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完成了8350人的国债易地开发续建项目和本年度1000人的转移安置任务,使5470户特困农户告别茅草房、杈杈房,住进了安居房,解决了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市委、市政府成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次,其中有序组织输出4100人,劳务收入亿元,增长。改善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学生,加强“两基”工作,农村教育事业有新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全面推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有15297户取得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光荣证》。推进小康文明新村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建成小康文明新村试点214个。(六)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完成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第一阶段任务,全市农民税费负担减轻4880万元,减负率达,人均减负元,亩均减负元,达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的。深化供销社、粮食流通体制、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完成村级换届选举,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使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把学习贯彻《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的着力点放到真抓实干上,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生产经营自,不断改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抓生产的简单做法,走以规划、组织、服务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路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农村经济的水平明显提高。我市20__年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较好形势,是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从总体上看,20__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带有恢复性质:一是粮食虽然增产,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比较效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去年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政策性因素和粮价回升,并非整体生产经营水平的根本提高,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则在相当程度上削减了粮价回升的增收效果。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农民收入虽然实现较(文秘站:)快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两者收入差距比例为1:5,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而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三是农业投入虽然增加,但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不健全。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依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四是农业科技虽然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并没有明显增强。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推广体系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市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五是农村改革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长期影响农业发展的体制并没有消除。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市场体系,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性环境,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保山这样的农业市来说,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市“三农”工作依然面临严峻考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利条件和实际困难都还比较多。面对诸多不利条件,我们必须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把问题看得深一些,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把对策想得周全一些,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坚持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坚持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探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20__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机遇及需要抓实的工作:做好20__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__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_、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加大“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快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扶贫开发,拓展农民就业领域,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主要目标:实现粮食总产90万吨;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以上,增长5以上;农业总产值亿元以上,增长5以上;畜牧业产值17亿元,肉类总产17万吨,分别增长和;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13亿元以上;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0;力争投入扶贫资金亿元以上,解决万绝对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667元以下)的温饱问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次,劳务收入3亿元以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水电完成投资亿元,投产装机万千瓦;扶强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较快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以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领导,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总 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中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市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生产格局、“资源型、趋同化、低度化”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还未根本改变,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城镇化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发展差距拉大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差距大的状况也还未根本改变,我市仍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与全国、全省相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还比较薄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也更为艰巨。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中央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增强加快农村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握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不断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切实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好农村发展的各项工作。市、县区要建立和完善协调制度,对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以及难度较大、久拖不决的问题,要加强调研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解决。要建立有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工作落实机制,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部署,年度有目标,措施有保障,结果有奖惩。各级涉农部门要把支持农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强化依法行政,切实搞好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引导服务和宏观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以开展保持_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与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落实《XX省农村工作守则》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农村党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农业税减免力度。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扩大良种补贴,并逐步提高补贴水平。要完善各项补贴的具体办法,使政策更加简捷地落到实处,更加及时直接地让农民得到实惠。继续落实完善退耕还林由补粮食改为直接补现金的政策。扩大农业税减免范围,落实好龙陵、施甸、昌宁、腾冲四县从今年起实行免征农业税、隆阳区农业税降至2的政策。减免农业税后,为保证乡村机构正常运转,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工作。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市、县区新增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及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等项目资金要向“三农”倾斜,对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市级支农资金重点安排解决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和工作。市、县区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要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注意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调整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坚持以加快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为突破口,巩固提升粮油基础产业,做大做强烟草产业,着力拓展畜牧、林果、丝麻三大产业,稳步发展蔗糖、茶叶、蔬菜、咖啡、山葵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把保山建成云南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一是巩固提升粮油产业。种植粮食面积325万亩,增长。其中,水稻90万亩、产量万吨,小麦38万亩、产量8万吨,玉米80万亩、产量万吨。油料面积28万亩、产量万吨,增长和。要抓好51万亩优质水稻、20万亩优质油菜、5万亩透心绿蚕豆、“保玉七号”繁育、杂交玉米制种等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粮油单产。二是做强做大烟草产业。完成烤烟指令性计划和出口备货收购任务74万担,产值46000万元;种植香料烟5万亩,收购产量10万担,种植生切烟1万亩、马里兰烟5000亩。实现烟农增收9000万元、税收增加2700万元的目标。三是着力拓展畜牧、林果、丝麻三大产业。畜牧产业,要抓紧落实优势畜产品规划,靠科技、建基地、扶大户、搞示范、调结构,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有条件的地方要通过小额信贷、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发展养殖小区,推进畜牧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林果产业,完成以9万亩泡核桃为重点的经济林果项目建设,发展林下经济作物,巩固发展木材加工、林纸和经济林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经济林果产值增长5以上;丝麻,新植桑园2万亩,面积达万亩,种植亚麻2万亩,发展工业_4000亩。四是稳步发展蔗糖、茶叶、蔬菜、咖啡、山葵等特色优势产业。甘蔗种植面积53万亩,新建2万亩吨糖田,产量230万吨,农业产值亿元,产糖30万吨;茶叶面积万亩、产量万吨,分别增长、4,新植名优茶1900亩;蔬菜面积32万亩,产量40万吨、增长,发展无公害蔬菜20万亩,优质辣椒2万亩;咖啡面积稳定8万亩,力争实现产量1万吨,农业产值6600万元以上;山葵新植3000亩,发展到1万亩;积极发展石斛等中药材及花卉。市、县区要继续安排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筛选、申报省级扶持项目,加大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机制,促进龙头企业更多地接纳农民就业、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要引导和支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切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积极争取外来资金和技术,兴办一批起点高、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从事生物资源产品开发加工的“三资”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抓好科技进村入户帮扶致富工作。全市计划在三年内组织千名农科人员进百村(企)入万户,培育600个科技示范村,5万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30万户农户,150万人增收致富奔小康行动已经启动。今年的目标是:从农业、林业、水利、畜牧部门中抽调农业科技人员1135人,投入资金1亿元,到300个村(企)进行帮扶,带动3万户农户15万人增收致富。要通过组织实施农林水畜扶贫等项目,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科技素质。这项行动,是一项综合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实施,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机制创新,效益挂钩,严格奖惩的原则;要坚持整合资源,整合资金,项目支撑的原则;要坚持与“三农”工作重点紧密结合;要坚持把选拔优秀农科人员到第一线与干部培养任用相结合;要坚持与开展保持_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推进“云岭先锋”工程相结合。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在实践中不断 总结成功的经验。要结合这一行动的开展,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使良种推广面达85以上。要在玉米大小叶斑病为主的作物病虫害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上有突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特色农业技术研究和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和有关基本农田占用“五不准”制度,着力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能力,完成中低产田改造5万亩,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抓好3922件各类水利工程,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解决万人的饮水困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各县区、乡镇要制定本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兴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并加强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在继续加快施甸县三块石水库、隆阳区明子山水库除险加固和施甸鱼洞水库、昌宁大城水库等续建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深入做好龙陵808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的准备工作,隆阳红岩水库、腾冲甘露寺水库、龙陵三岔河水库、芒宽中型灌区、腾冲牧区水利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加强11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前期准备。实施好对农民购买节水设备进行补助的试点。着力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抓好营林造林和林业管护工作,完成人工造林任务,继续争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快退耕还林核权发证工作进度,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各项准备工作;新建13000口沼气池、太阳能、改造烤烟烤炉、发展小水电带燃料项目,节约能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培植非木质资源、森林生态旅游、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开发利用,全面推进保山生态建设步伐。(六)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积蓄以城带乡的力量。科学制定规划,以现有的城镇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把发展小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实施政策带动、产业带动、信息带动、市场带动,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城乡互动的格局,实现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资源系统,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城乡统一互动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网络齐全、功能完备、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加强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改善外部环境,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提高集聚效应,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繁荣小城镇经济,夯实以工促农的物质基础。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扩大劳务输出、引导和帮助农民就业。实施“阳光工程”、“百万民工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及其他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优势,抓好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增强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建立健全市县乡劳务市场与就业中介组织网络,通过调整结构推动、龙头企业牵动、加快城镇建设拉动、完善保障鼓动、发展非公经济启动、选派干部带动等形式,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争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次,有序输出劳动力万人以上。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完善政策,通过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金融信贷服务水平等措施,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鼓励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多渠道、多种模式发展的新路子。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今年起要在各县区每年重点扶持10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各县区要做好其规划。突出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省政府在文山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步推进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工作。做好100个以特困村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整村推进开发试点工作。各地要以村为单位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做到最贫困的农民先扶持,最贫困的村先集中力量扶持,先难后易,分期分批解决贫困问题。把落实全省“兴边富民”会议精神、落实三年规划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以强化培训为切入点,努力促进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以扶持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努力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以解决贫困群众的急需困难为切入点,抓好7000户贫困户茅草房改造工程;以创新扶贫机制为切入点,巩固和扩大小额信贷扶贫、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从多方面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抓好国债易地开发续建和1500人的易地扶贫安置。有效地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形成合力,推进扶贫开发,全年解决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以“十星级文明户”为主的各类创建活动,在农村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重视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七)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支持和保护农业抓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第二步工作。按照“两取消、三改革”的要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在转变职能、优化结构和健全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优化学校布局,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县乡财政体制,确保乡镇_正常运行;重视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逐步化解乡村债务。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和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好隆阳区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和其他四县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县域内的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国家和财政农业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对中小型水利设施、农产品流通市场设施、县乡道路等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受益”,明确产权,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继续推进县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继续深化供销社改革。健全和完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供销社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营销、农资供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重视和做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当前已进入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投入主要精力,按照3月21日_和省政府召开的春耕生产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抓好农业生产,做到保先教育学习和抓好当前工作的有机结合。当前,一要抓好小春中后期管理。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启动病虫测报系统,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情报,指导好防治工作。加强小春肥水调控管理,合理调配小春生产用水。抓好各种防灾措施。二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火源管理,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按“强基础、绝火源、明责任、立措施”的要求,抓早、抓紧、抓实防火灭火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全市无大的森林火灾发生。三要抓好大春备耕生产。着力抓好良种推广工程、强化科技措施到位率,抓好样板建设与技术培训、玉米大小斑病防治等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早分解落实大春粮食面积和产量指标,及早安排拨付春耕生产的各项专项资金,组织供应农户所需要的良种、化肥、农药、农膜和柴油等农资。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严格按照各种作物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规程指导好农户生产。四要认真抓好烤烟和香料烟生产。组织烤烟种植收购合同的签订工作,合同签订要与大田面积、生产收购计划相结合;加强对育苗棚群的管理,培育足量的“无毒壮苗”;抓好大田生产各项栽培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烟苗按节令移栽。努力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和质量水平,圆满完成烤烟生产收购任务。香料烟要抓好田间管理和调制工作。抓好烟水配套工程,各项目县区、乡镇,既要加快工程进度,又要保证工程质量,确保3月底验收合格,如期投入使用,发挥效益。五要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落实春防各项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动物W病和禽流感的预防和堵截工作。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5篇

1. 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森林农家”、“农家乐”产业,将xx建成为乡村生态修养胜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

4. 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水产禽类养殖产业,立足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合理经营林木产业、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万亩油茶林开发项目等优势产业,稳定提高农户及村集体收入。

5.管好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确保保值增值。一是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由乡 “三资”管理中心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建立资产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村级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经营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6篇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扶持,推动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

2、工作原则。一是坚持村级主体。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主体作用,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群众实际需求相结合,坚持一村一策,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三是坚持统筹推进。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发展镇域经济、抓好脱贫攻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四是坚持市场主导。遵循市场规律,把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有效对接。五是坚持实事求是。既要高效发展,又要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急于求成或盲目投资。

3、实施步骤及具体目标。大力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步走”计划:一是整合资源,规范管理。督导各村扎实开展集体资产、资源摸底,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和规范利用,增加村集体收益。同时指导资产管理规范、工作基础较好的村进行先行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2017年年底前全30%以上的村实现集体收入零突破。二是拓展途径,发展项目。组织各村借鉴典型经验,全面整合规范资产资源增加集体收入,同时指导有条件的村积极发展经营项目,力争2018年6月底前全镇80%以上的村实现集体收入零突破,50%以上的村年集体收入5万以上;三是深化提高,实现突破。指导各村进一步深化资源整合,拓展增收途径,力争2018年年底前全镇所有村均有稳定的集体收入,争取50%以上的村年集体收入达到10万,并发展壮大出年集体收入50万以上的先进村。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7篇

在20xx年这一年里,我们依托集体经济协作组织和合作社,着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我们积极组织农民参与集体经济协作组织和合作社,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协调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劳动效率,大幅增加了粮食生产和蔬菜、果树的种植规模。同时,我们还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机设备,大力推广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使农业生产更加精细化、高效化和科技化。

二、加强农产品的营销和推广

我们加强了合作社和协作组织对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建立了健全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同时,我们还与城市超市、酒店、餐饮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

三、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我们认识到乡村旅游业对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业,规范化建设农家乐、农庄、绿色旅游景区等。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广本地的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购物。

四、加强农村金融的服务和支持

我们注重引导和培育合作社、协作组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农村信贷渠道,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贷款和融资支持。同时,我们也大力推动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农民金融素养的提高,规范化运作农村金融,增强农村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在20xx年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导,以集体经济协作组织和合作社为载体,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指导。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8篇

“十三五”时期,西海社区在“十二五”快速发展基础上抓住新机遇,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五年。西海社区在珠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总体的发展思路,团结和带领全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扎扎实实推进社区各项工作,团结和带领社区居民努力建设和谐、稳定、发展的西海社区,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

(一)“十三五”期间,西海社区居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103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每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0元,增15%;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脱贫攻坚工作

西海社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8人,已脱贫5户21人,2017至2019年危房维修加固(含四类人群)19户,按照补助标准已维修加固完成,验收合格,全部搬迁入住。2018年至2019年按照补助标准2000元每户,完成人畜分居改造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有序开展,档案资料齐全规范。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十三五”期间社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工作重点,在稳定粮食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普及农业机械操作,节约生产成本。一是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粮食产量295万吨,大牲畜存栏万头,家禽存栏万只,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20亩,渔业养殖520亩。二是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节约耕地,以旧村改造及新村建设为主。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葡萄种植、莲藕种植、福海度假村、田源乡等带动观光农业,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及莲藕种植实现土地流转1200亩,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生产发展后劲。四是加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外出务工为主,培养懂技术人才,先后培训500多名技术人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旧村改造新居建设

以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为动力,拆除危旧房480余间,新建房441间,加快李家村、黄泥坝村旧村改造,推动5、6、8、9、10、11组新村建设,加大人居环境提升的整治及全国文明城创建力度。改善居住环境。

2016年至2020年投资20万元改造明珠路太能路灯,15个村民小组配备25名保洁员,主道路8名保洁员,清扫村内道路及公共场所,全面治理“三堆”现象,共清除1300余堆。做到村内垃圾统收统运,集中送街道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进一步净化美化村内环境,认真实施南盘江二期征收,现拆除房屋300余平方米,完成上河村4、5、6、7组南盘江综合治理第二期共407户评估工作。大力整治清理拆除豪华墓、活人墓44冢,加强对居民移风易俗的教育,倡导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四)民生工程硕果累累,惠农政策逐项落实

民主工程和党的惠农政策涉及千家万户,是党和国家大力推行民心工程,更是紧密联系着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我们努力把好事做好,好事做实,五年来社区共建设完成和落实的民生工程与惠农政策有:

1、2016年至2020年新建上河村四组活动室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投资480万元。新建地基110套,总投资950万元。

2、2016年至2020年实施李家村旧村改造130套,总投资5200万元。

3、2020年七组建新居140余套,总投资7000万元。新建活动室一个,总投资310万元。三组建新居41套,总投资2050万元。新建活动室一个,总投资110万元。十组建新居40余套,总投资2000万元。新建活动三个,总投资291万元。

4、认真完成扶贫开发项目珠街一中至李家村(三珠道路硬化工程)总投资45万元

5、耕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补贴等都严格按政策兑现到位,坚持执行政策不松,措施不截留。

6、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逐年上升。

7、低保、残疾人补贴等工作落到实处。

8、全力配合好东面山治理、东过境高速公路、三江大道、内圩河治理、南盘江治理一期、二期工程等工作。

(五)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1、提高方便群众办事效率,改造一站式大厅服务点内85平方米的工能,提升服务质量。

2、全力维稳,做到矛盾不出村,问题不上交,针对当征收、拆迁、迁坟,土地使用性质等矛盾突出,建房矛盾突出,信访形势严重的局面,社区将全面落实信访工作为主,健全群众工作站工作制度,加强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力度,确保把矛盾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特别是优质农产品和龙头企业较少,加工能力不强,市场流通不畅,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土地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黄泥坝村、李家村土地问题,新村无法建盖,产业结构调整、二、三产业发展不快。

3、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和潜力没有充分地挖掘出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较慢。

4、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产品单一性,产业形不成规模,企业质量运行不高,质量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意识不强。

三、“十四五”发展思路

未来五年是_精神的关键阶段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我们将切实增强“创新意识、争先意识”。

1、西海社区居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在的基础上增2318万元,增25%。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24元的基础上增3007元,增30%。

2、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力争帮扶资金,向下动员群众参与,纵向沟通协调,横向宣传动员,力争“十四五”期间内计划完成西海1、2、3、4、5、6、7、8、9、10、11、12、13、14、15组总长21752米的村内道路建设,明珠路及村内35000米的污水管网建设,新建10个水冲式公厕,新建村史馆一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1000亩西海田源综合体开发项目尽快落地,新建西海社区3、5、6、9、11组(12、13、14、15李家村)活动室,全面推动3组、4组、10组、11组新村二期建设,5组、6组、8组、9组、10组、11组新农村建设。

3、民生工程和惠农政策:农村合作医疗覆盖98%,参合率

98%;低保、残疾人补贴发放到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逐年上升。

4、配合街道完成“三江大道”工程后期工作及南盘江治理一期、二期建设工程工作。

5、全力推进新村建设、土地流转工作,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社区经济发展。

6、购置垃圾清运车4台,清扫车一台。

7、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努力完成西海鱼场长2800米,宽6米的排涝沟“三面光”工程及沈家大闸沟渠“三面光”工程。

8、维稳工作抓实抓细,社区居委会全体干部要时刻提高警惕,要深入到一线,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9、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坚持执行一票否决权,确保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10、努力完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在今年的工作中,社区班子团结一致,携手并进,攻坚克难,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不断开拓进取,争取取得更好成绩。

西海社区党总支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19篇

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农工办的指导下,新场场志同村紧紧围绕“塣大村集体经济加快脱贫攻坚建设步伐”的目标。积极引导志同村结合本村实际,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塣大集体经济,努力打造全乡发展塣大村集体经济示范点,通过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得成效。现将发展塣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志同村位于新场乡西北方向,行政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农户121户,总人口412人,其中劳动力246人,外出务工84人。现有党员24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低保户17户,26人;五保户3户,3人。共有耕地面积600亩,林地1500亩。20XX年底,通过三年的精准脱贫工作奋战,志同村30户贫困户已通过省级“一超六有”脱贫验收标准,顺利完成省级脱贫验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4815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为5875元。

二、具体做法

近年来,志同村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大局,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为目标,不断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为加快志同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1、依托县扶贫移民局拨付的1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的优势,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促进村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快村集体经济积累。志同村村民委员会投资成立了XX县志同园林绿化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并于20xx年取得村级集体经济收益6000元。

2、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20xx年依托刺黑竹,金银花产业,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的稳步增收,人均收入每年增加400元。

3、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志同村积极争取养殖项目,先行在7户贫困户中进行肉兔示范饲养,涌现5户养猪大户,还有林下鸡养殖产业。

4、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近年来,志同村成立了村级财务理财小组,制定了规范村级财务方面的制度,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对村里的财务账目每季度公开一次,村里花一分钱,都要召开村“两委”会议通过,理财小组对账目进行核对、监督,确保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认真组织开展了“事一议”制度,对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及时召开村“两委”会、村民大会等,做到村内事务透明化、公开化。

三、取得的成效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基层党组织物质基础的重要措施。志同村积极探索发展塣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村集体经济增长迅速,有力提高了村党组织“有钱办事”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在村“两委”班子的堅强领导下,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塣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村级积累,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物质基础。

志同村村级集体经发展从无到有,从薄弱到逐渐强大,离不开各级组织和部门的大力支持,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塣大,村两委兴办公共事业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劲动力。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0篇

(一)扭转观念,提高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利民工程,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庭经营的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基层组织组织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理清思路,合理规划。多形式多渠道探索发展路子,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利用荒山扩大发展油茶、特种养殖业、水果种植;促进土地流转,发展种养殖大户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优势,依托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各项产业,带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

(三)抓好班子,建好队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村党支部班子。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政策水平、依法办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本领。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发展和管理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1篇

我乡农村集体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底子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有的村干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三是有的村干部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间少、精力少。

2.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我乡偏居xx区南部69公里,属于山区乡,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发展企业和工厂的难度较大。

3.缺乏发展资金。我乡耕地资源、林木资源,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上级财政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4、人气难以积聚。我乡总人口万人,由于地处闽北南部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举家搬迁到城区生活的村民近万人以上,留在村里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2篇

根据《省扶持塣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关于推深做实“百千万”工程扎实开展“六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我区各部门积极协作,立足区位实际,大力发展近郊型现代农业,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作为区唯一农业乡镇,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为53万,面积5917平方公里。20xx年度,13个行政村共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80万元,村均2923万元,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数量4个,其中村6949万元、村收入5361万元、村收入9184万元、村收入7509万元;10~50万元的村共5个,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共4个,五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占30%。

20xx年度,我区在扶持塣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基础上,确定了“20xx年消除薄弱村1个、新增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个(村)、新增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村、村)”的发展目标”,并协同各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一是督导镇各村编制“20xx村集体经济提升一村一策表”。累计确定谋划67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其中新增项目27个。督导各村进一步提高固有项目收益,加快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加强调度。实行“台账式”管理,督导各村建立了发展塣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及时调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确保既定目标按序时进度完成。截止目前,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271万元。三是继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今年组织镇、4村申领20xx年度集体经济扶持专项资金200万元,同时对扶持项目村(包括19年扶持村)进行专项督导,确保扶持资金专款专用,着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高位推动联合攻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区党政负责同志包村联系制度,对20xx年度4个扶持村分别确保1名区党政负责同志具体包联。

(二)分类推进实施。指导各村结合村情实际,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一是“服务创收型”发展模式,如村、村分别开展物业服务,年收入分别可达20、17万元;二是“产业带动型”模式,如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和有限公司合作种鸭养殖,年收入可达50万以上。三是发展“资产经营型”模式,如村、村采取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的方式,与煤电股份公司煤矿合作,对矿区煤矸石联合运营,村年收入达90万元以上,村年收入达70万元以上。同时我区积极借鉴外地“联合发展型”、“股份合作型”、“乡村旅游型”等发展模式,探索资源、资产发包租赁型之外的集体经济收入模式,形成各村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不够充分。一些村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和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难。

(二)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制约,部分道路、通讯等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协调区农水局、组织部、财政局、镇等有关单位,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大力发展塣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一)继续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通过集中连片、土地管理、农业综合开发等进行土地整治,新增土地收归村集体所有,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二)推动村企结对合作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农产口的粗加工、深加工,实现农民增收,村级集体增效。

(三)抓实政策扶持。充分利用省、市财政资金,专项扶持部分村发展塣大集体经济。同时,协调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

(四)建立督查调度及考评机制。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实地调研、工作月报等方式,定期调度镇、村工作进展,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年终考评。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3篇

为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乡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于20xx年1月制定了《景星乡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并经景星乡第十二届_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到目前,全面完成了11个村委会的财务清理和移交代管,对11个村委会、192个村民小组的财务代管签订协议。清理代管11个村委会及33个有资金的村民小组,另外代管6个合作组织的财务帐务,建立财务帐套206个,由乡农经站负责一切财务代管。我乡于20xx年使用电算化操作业务,运作正常,现共代管资金余额元。20xx年财务管理人员设置三名,审核、会计、出纳各一名。

在村组财务代管中,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做到村、组的财务账目和集体资金全部委托乡农经站代管,村、组不再设置存款账户;坚持强化监督、优质服务;坚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村、组分别设账核算,做到资金互不拉用、平调。

财务代管运行中,严格要求村、组的各项资金收付必须每季度以内上报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入帐、记帐,不得出现漏报、少报的现象,经发现收入少入帐等问题的,按《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处理。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乡农经站严格审核各类收支单据,定期记账,按期公布账目,按期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报,做到账账、账款、帐据、帐表、帐实相符,坚持按章办事。在财务支出管理中,执行各村、组的经济业务一次性开支在500元以内的由村主任审批签字后,报乡人民政府审批;在500元以上的,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同意并签字后,报乡人民政府审批。乡人民政府在3000元以下的开支、预支由分管领导签批,3000元以上由乡长签批的手续。为了保证经济业务的正常开展,村、组各设一名报账员,负责现金的收付、报账和账目公布等工作。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4篇

一、指导思想

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央“二十字”方针和省“五新一好”要求,坚持以“三清八该五普及”和“三绿两处理”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点整治建设,以发展“一村一品”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文明村庄建设,提升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指导服务,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内涵,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要求

1、村点规模。按照县新村办排,根据我镇实际,年,排1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

2、选点原则。年村点以30-50户的自然村为主体,也可以适当搞一些较大规模的村庄。申报工作要坚持四个优先原则:一是农民自愿原则,新农村建设申报须有90%以上村民签字同意。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工作基础原则,村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工作基础扎实。群众积极性高,“三绿两处理”和“三改”工作提前实施,成效明显的优先排。三是地域优先原则,向村水泥道沿线的村庄以及相对集中连片的村庄优先;四是项目衔接原则,选择已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以及各类涉农项目实施点的村庄。

3、选点方法。按照省“九步法”的要求开展选点定点。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筛选候选村庄,按1:2的比例筛选候选村庄。三是深入调查摸底。分类排队,确定拟选试点自然村。四是选举理事机构。召开群众大会或户主会议,民主选举产生村民理事会。理事会成员要有威望、有公心、有能力、有牺牲精神、有苦干实干作风。五是制定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村庄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新社区建设规划。六是确定建设项目。建设点根据本村实际,确定村庄整治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七是算好两笔帐,做好各个项目资金预算。一明确各个项目农民应自筹多少钱,投多少工;二政府补助多少钱和社会可能帮扶多少钱。八是分户签订协议。根据建设项目和分项算帐结果,与每户农民签订协议。九是组织逐级申报。拟选村点选点定点各项工作完成后,按照省里规定的申报程序,组织申报。

4、时间排。(1)、一季度,年元月30日以前完成村点申报工作。春节前后完成村庄整治规划和“一村一品”产业规划,积极搞好再宣传、再发动,春节前后迅速开展各项建设任务,拆除影响规划的猪栏、厕所、空心房和危旧房,做到早宣传、早规划、早部署、早动手。重点完成选点“九步法”工作;完成“四个规划”即:村庄长期规划、村庄近期规划、村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分户规划;完成村庄基本绿化,要求村均种植300棵果树、500棵杨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前期拆迁和建设工作。

(2)、二季度,09年5月1日前完成村庄的“三清”和“改水、改厕”任务,6月20日前完成“改路”、“改沟”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工作。“改水、改厕”由原来的物资补助改为资金补助,每户补助500元。全面启动县、乡、村产业发展和“三村十星”创建活动以及整体推进工作。

(3)、三季度,9月前完成村庄的整治扫尾工作和“五普及”任务,完成软件归档整理工作,抓好产业发展和“三村十星”创建活动,各项工作整体推进。迎接县新村办督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

(4)四季度,09年10月,全面整改到位;12月全面完成年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做好村庄各项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工作。

三、工作重点

年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面推进“五新一好”的同时;突出“五个工作重点”。

1、突出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始终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坚持规划先行。大力发展蛋鸡、葡萄、荸荠等特色产业,以“一大四小”工程为契机,着力普及庭院经济。培育3-5名以上特色种养业大户和能人,积极稳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土地适度规模经力争新农村建设试村点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县整体水平。

2、突出“三清八改五普及”和“三绿两处理”,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着力解决“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这五个农民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村庄整治水平,不断丰富村庄建设内涵。按照县新村办的要求,认真做好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橱、改栏、改圈、改线和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大力推进村庄“三绿”工作,即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逐步实现“路边有绿树、庭院有绿荫、活动有绿地、视野有绿廊”,村庄绿化率达35%以上。按照“三化、四结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与农村改水、改厕结合、与发展沼气结合、与普及使用农村有机肥结合、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结合)的要求,搞好村庄垃圾处理工作,建设村点要建一个简易垃圾填埋场,配备村庄保洁员,制定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提高改沟水平,实现村庄沟渠相通、排污流畅,切实达到村点“绿化美化净化”要求,使村庄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突出“三村十星”创评,大力推进文明村庄新风尚建设。积极开展“三村、十星”(文明村、致富村、和谐村,守法星、计生星、和睦星、团结星、养老爱幼星、恩爱星、环卫星、致富星、公益星、新风星)创建活动,经常性开展“星级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生动活泼的创评活动,加大宣传表彰力度,逐步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诚信友爱、崇礼尚”的良好风尚。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广泛开展科技文化、通俗文化和法制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创业文化,积极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推进文明和谐村庄建设

4、突出村两委与理事会交叉任职,大力推进新农村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点推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村两委班子、村民小组、党小组与新农村理事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管理模式,完善农民理事会功能,从制度机制上改变理事会临时性、松散性等不足,实行理事会两年一届的选任制度,确保其管理职能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机制创新,健全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帮扶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协调推进机制,村民自治和长效管理机制。

5、突出返乡农民工创业帮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按照各级相关配套政策,给予返乡农民工创业支持;二是培养成为经纪人或农民合作经组织带头人;三是吸收参加村民理事会及村民理财小组,提供就业机会。鼓励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结合新农村试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具体要求和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要配齐配强新农村建设的人员力量,落实工作经费,保障工作运转。三是要出台工作思路。制定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大张旗鼓地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宣传发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镇里的一项中心工作抓好。

2、宣传发动,激发农民活力。一是广泛动员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积极地投身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把宣传建设新农村的惠农政策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全过程。二是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试点村建设要坚持自主申报的原则,整治工作怎么搞、搞到什么程度,都由群众说了算。三是积极引导和帮助乡村建立理事会,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活动。要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窗、宣传车等各种载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五是要做好各级典型的宣传推广工作,推荐报道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要推出一批“五新一好”的各类典型,要整合资源和力量,全面深度报道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3、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要认真总结近几来试点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切实提高操作水平,精心组织实施。尽快完成村点各项规划任务,编制村庄整治规划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生态、适度超前、功能齐全、彰显个性、注重节俭的原则,突出抓好村内绿化工作。集中民智、听取民意,确定村点年度内“八改五普及”和“三绿两处理”建设计划。驻点干部、乡村干部要会同村点农民,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和村庄产业基础,把具有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列为主导产业,并尊重农民意愿把产业规划到户,要因势利导,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起来。要加强规划的执行,坚决防止规划流于形式,停留在纸上。要按照明“五新一好”的整体要求,培训新型农民,乡风文明有新面貌,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5篇

各村委会发展村集体经济,按照全乡产业发展思路及布局,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解决村级“无钱办事、办事难”的问题及产业发展方向。一是整合各项资源,结合各村实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是抓好产业引导,采取“支部+产业合作组织+公司+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资源,以实施土地流转、发展种养业的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扶持资金情况20xx年乡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7万元,分别投入于赛云村5万元、新华村5万元、太和村5万元,路思村2万元,并签定资金管理协议书;20xx年扶持曼兰村委会烤烟房建设6万元;20xx年投入景星村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万元;20xx年度投入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茶叶加工厂(老黄田)项目资金42万元;20xx年投入三康茶厂建设资金32万元,共计投入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102万元,20xx年发展村集体经济投入资金万元。

发展方向一是推进烤烟产业发展,推行规模化发展模式,增强烤烟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税收返还;二是推进茶产业发展,增强加工企业发展,打创茶叶品牌,发展茶叶经济;三是推进林产业发展,突现生态产业和奠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推进畜牧业发展,打造景星火腿、腊肉品牌;五是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搞活土地资源,发展壮大景星支柱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转变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发展情况及做法我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和村实际,创新发展模式,改进发展方法,以村内主导产业为中心,以投资或实际经营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产业。

塞云村20xx年以“村委会+村两委成员”共同投资的形式发展种植咖啡80亩,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已承包土地80亩,现于完成咖啡苗种植,已投入资金15万元。通过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建设,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咖啡1000余亩。另外在适宜种植烤烟的村民小组,发展种植烤烟产业,20xx年烤烟任务数500旦,并超额完成任务数,从而增加税收返还。

新华村、太和村、路思村根据本村的特点,积极推进茶产业和烤烟产业的发展。一是乡级扶持项目资金共12万元(20xx年投资建厂32万元除外),分别投资到本村茶厂,通过投资扶持茶厂,增加茶产业附加值,以茶厂来更好地带动茶农发展茶产业。三个村的投资收益分别为:年投资收益3000元、4000元、5000元。二是着力宣传、动员群众发展种植烤烟,20xx年新华村种植烤烟3个组,任务数420旦;太和村种植烤烟15个组,任务数3150旦;路思村种植烤烟12个组,任务数2440旦,三个村并已超额完成任务,增加了集体税收返还收入。

景星村根据本村的优势,本着以实际为出发点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出租门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年出租收入4500元;二是茶产业发展方面,到景星乡三康茶业有限公司,根据村内茶叶加工环境,为避免资金重复投资、生产经营的重组和发展等问题,经乡政府、农经站和村委会讨论,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万元投资到“云南三康茶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企业。扩大“云南三康茶业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建设,从而壮大景星茶叶加工企业,壮大茶产业的发展。每年向“云南三康茶业有限公司”收取投资占用收益金5000元。

山碧村、正龙村两个村重点发展产业主要是烤烟产业和茶产业,两个村为了更好地发展茶产业,增加茶农收入,于20xx年度投入人口较少民族项目资金42余万元,共同建盖老黄田茶厂,茶厂现已承包给“云南三康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加工茶产品,签署年投资收益金各10000元,但由于茶厂尚未经营加工,未有投资收益金。本加工厂建立了“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为一体的茶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推动两个村茶产业的发展。另外,两个村发展烤烟产业,20xx年正龙村烤烟任务数1550旦,山碧村任务数4340旦,并超额完成任务数。在发展烤烟产业中,扶持种植大户10户,平均每户烟农收入在2万元以上。税收返还比上年略有增加。

涵德村、官厅村、过者村涵德、官厅两个村刚起步发展烤烟产业,20xx年分别超额完成400旦、320旦的任务数;另外是三个村都管护生态公益林和经营松脂,年平均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

曼兰村全村发展烤烟种植17个组,烤烟任务数3380旦。村委会为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创新烤烟发展模式,改进发展方法,20xx年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向群众租用土地20亩,发展种植20亩烤烟。通过一番经营,烤烟种植总收入达万元,成本万元,纯收入万元。另外还带动烟农规模化种植户10户,每户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6篇

一是在财务运作过程中,村、组大部份正常开支不可能取得正规发票,只有一般收据。

二是各村组入帐、报帐不及时。

三、村委会单独经营产业尚未形成,没有其它更好的产业发展,收入低;

四、村委会成员经营产业、发展经济的理念低和思路不明确,有一部份干部创造性意识低;

五、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资金,所以不能更好的投入于产业发展中。

我乡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和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解决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走向了正规化管理体制,强化了监督机制,做到干部清白、群众明白,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问题,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下一步集体经济的发展计划主要是:规模化、连片大规模发展烤烟产业等,通过土地整理,来流转土地,经营土地,发展规模化产业经济。即对大面积整理出的土地,在农户规模化发展种植所需的前提外,全部把闲置的土地流转给村委会,村委会给付农户地租,由村委会来经营土地,统一发展规模化产业经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既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更有效的是产业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我居经济发展规划。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7篇

xx区xx乡地处闽北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概况

20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万元,其中补助收入万元,主要是_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万元,除营业性收入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_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_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xx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万元,村均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xx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万元。

二、我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_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_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_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发展_森林农家、_农家乐产业,将xx建成为乡村生态修养胜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

4、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水产禽类养殖产业,立足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合理经营林木产业、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万亩油茶林开发项目等优势产业,稳定提高农户及村集体收入。

5、管好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确保保值增值。一是完善_村财乡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由乡_三资管理中心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建立资产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村级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经营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三、制约我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乡农村集体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底子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有的村干部存在_等、靠、要的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三是有的村干部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间少、精力少。

2、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我乡偏居xx区南部69公里,属于山区乡,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发展企业和工厂的难度较大。

3、缺乏发展资金。我乡耕地资源、林木资源,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上级财政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4、人气难以积聚。我乡总人口万人,由于地处闽北南部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举家搬迁到城区生活的村民近万人以上,留在村里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_三资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_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两委干部,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两委干部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甚至是跨市跨省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议成立区、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4、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_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_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_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8篇

镇作为区唯一农业乡镇,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为万,面积平方公里。2019年度,13个行政村共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80万元,村均万元,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数量4个,其中村万元、村收入万元、村收入万元、村收入万元;10~50万元的村共5个,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共4个,五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占30%。

2020年度,我区在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基础上,确定了“2020年消除薄弱村1个、新增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个(村)、新增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村、村)”的发展目标”,并协同各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一是督导镇各村编制“2020村集体经济提升一村一策表”。累计确定谋划67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其中新增项目27个。督导各村进一步提高固有项目收益,加快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加强调度。实行“台账式”管理,督导各村建立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及时调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确保既定目标按序时进度完成。截止目前,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万元。三是继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今年组织镇、、、4村申领2020年度集体经济扶持专项资金200万元,同时对扶持项目村(包括19年扶持村)进行专项督导,确保扶持资金专款专用,着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29篇

一、基本情况

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xx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x万元,村平收入x万元,同比增加x%。其中收入在5—10万元的村有x个,10—50万元的村有x个,50万元以上的村有x个。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虽然提升较快,但仍然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资产盘活较难。农村最多的是土地资源,但是土地资源盘活往往受地域位置制约,除个别地方外,作为资产抵押贷款在现行政策下还存在一定障碍。至于那些位置偏僻、自然资源有限的村,可依托盘活的资产少,经济发展空间也更小。二是能人培育较难。有能力、会经营的人大多外出经商务工,能人回乡发展由于风险大、回报慢,一般热情不高、有顾虑;留守农村的人相对素质偏低、思想保守;高校毕业生更多的愿意留在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三是产业开发较难。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仍以发展传统种养业为主,发展休闲、观光等农业新业态除需较好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先天优势外,还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政策支持,培育新的产业模式需要长期开发引导。

三、发展路径

一是利用村级平台,加强资源整合。资源和资金是一个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一个村要发展好集体经济最重要的方向是利用村级平台整合村内的资源,对资源整合的多少往往决定了一个村的发展潜力。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听到最多是说法是:“村里什么都没有,没法发展集体经济”。确实,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打破了原生产大队的生产模式,集体的土地、生产工具全部被发放到农户手里,村里一穷二白。但是现在各级政府持续出台政策,鼓励村集体再次流转、回收农村土地,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同时,各级各部门都有发展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的资金,我们可以通过村级平台不断整合各部门资金用来发展集体经济。例如白兔潭镇汆溪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政策指引,用制度管理,用创新驱动,让村民成为奋斗的主体,为村民做实事,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xx市“三变改革”的试点村之一的茶田村,全力推动产业建设,引进产业项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二、三产业持续繁荣,结构趋向合理:依托泗汾镇传统农业大镇的优势基础,村粮食生产面积及产量位居xx市前列;境内有恒凯通等多家大型企业,投资环境优异,产业集群规模初显;紧靠泗汾集镇范围,综合购物商场、大型超市、农产品交易市场一应俱全,区域商贸经济繁荣。产业集群规模再上台阶,发展动力长久:传统产业容量增大、文旅产业持续升温、高新产业不断壮大,雄厚的产业实力和优越的前景为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打下深厚基础。紧靠政策优势,集体经济突出:依托村“三变改革”、“五大合作”的方式,先后成立了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茶田供销惠农服务有限公司、xx茶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一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都需要以产业项目为依托,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资源禀赋都决定了一个村的产业发展。我市有以经营固定资产发展集体经济的,如阳三石街道的泉湖村和立三村、来龙门街道的五里牌村,靠近城区,每年的固定资产出租的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也有通过农村文旅发展集体经济的,如船湾镇清水江村、泗汾镇茶田村、枫林镇隆兴坳村都是通过文旅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还有以种养殖业发展集体经济的,如王仙镇三狮村、孙家湾镇观前村(迷迭香种植)。因此各村要充分挖掘各种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对村集体资源其进行综合发展,突破单一农业发展限制,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拓展集体经营性收入来源。

汆溪村境内有各类合资合股企业10余家,带动机械加工、印刷包装、运输商贸、个体经营户近百家,特别是河洲、顺达、益祥三家传统烟花鞭炮企业,成为了当地产业支柱,年总产值达上亿元,就近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近1000余人,吸收来自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外来务工人员近500人,20xx年被xx市评为“劳务输入第一村”,20xx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0元。

20xx年,汆溪村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按300元/亩的价格对全村范围内的10450多亩水田进行统一流转,建立以“油葵+油菜”种植为主导的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土地结构调整,最大程度上利用土地资源,解决了抛荒问题,优化了土地结构。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购置厂房、机械设备,形成油葵油料加工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100余人,并通过环宇合作社链接全村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支村两委的不断支持下脱贫致富。汆溪村种植油葵的成功模式及经验,得到了中央十三套朝闻天下栏目的大力推广,并定点成为农业科普、体验培训基地。油葵土地流转项目创收20万元左右,并以此为依托,开发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采取村民入股60%、村集体占股40%的形式,村级投入60——70万元,总投入150万元,建设汆溪村生态农庄,每年分红万元左右。20xx年开始建设种养结合、休闲垂钓鱼塘,每年创收10万元左右。结合生态农庄、民宿、篮球赛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葵、观赛,全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创收3万余元。从而达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绿色发展,产业兴旺。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支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湘东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

三是创新发展模式,引入发展人才。一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能人参与。现在村上的`行政事务繁重,大部分村干部能够完成日常的工作已属不易。但一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不一定局限自主经营,可以采用带项目入股、带资入股现代企业的形式,用企业的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也是我市柔性引才的精髓,不求所有,但为所用。也可以与企业共建共享村级基础建设。政府每年投入乡村建设资金众多,要把乡村基础建设服务好经济发展。浙江鲁家村就是围绕村级企业发展,来规划乡村基础建设,建设的投资成本再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得,获取双赢。最重要的还要不断提高我们村级队伍的素质,可以通过举行培训班、专题讲座、村与村横向交流、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大干部队伍培训教育力度,使他们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茶田村加快推进乡村人才库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落地。依照“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吸引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外界乡村振兴建设成功、先进经验,广泛吸收容纳社会各界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充分发挥“乡贤”带动力量,打造“乡贤”示范带动区,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

四是建立利益共享,获得群众支持。一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必须要得到群众的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要让集体经济成果服务于集体,让群众感受发展集体经济的好处。现在我市利益共享机制包括,补贴购买农村医保,现金分红,解决就业等多模式,通过利益共享,加强村支两委的威望,一个村的集体才有凝聚力,一个村才有发展潜力。

茶田村20xx年以“村民变股民”等方式,投入一千余万元,进一步整合资源,丰富农业体验项目,开发引进迷宫探险、丛林穿越俱乐部、山地赛车、彩虹滑道、网红秋千、攀岩等12个休闲项目,着力将茶田月色生态乐园二期打造成集游玩、餐饮、住宿等一站式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实现60余名村民就业,带来500万元经济收入。村集体对茶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的土地实施全面管理,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扶持基础上,实行由公司统一组织生产、管理运营,村级从中分红的盈利模式。开展规模化、集中化、效益化的农业生态农庄经营,在全村形成了“一特四优”的农业产业体系——即“茶田月色”特色休闲农业项目和粮食生产、生猪养殖、蔬菜种植、果树种植四大优势产业项目。同时通过吸引有志于农业发展的企业、优秀的返乡人才反哺家乡,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进行经营销售,提升农副产品品牌附加值,进一步繁荣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都能挣到钱,为建设富饶、美丽的茶田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汆溪村加强民主建设,提高村民参政意识。把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文明村创建的重点内容,发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通过实行村民代表会议例会制度,对重大工程事项、财产、资源问题通过代表会议表决;在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民主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可对村建设工程加以监督,民主理财小组可对本村财务日常收支加以审核(每月一次财务收支原始凭证审核,每季一次财务公开审核)。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特别是村民议事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审批制度及《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增加办事透明度,做到责、权、利的统一,扩大村民对村务、财务及其他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0篇

我区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出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五年规划》《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积极争取省委组织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资金支持,先后投入资金 30 万元,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土人才之家。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对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整体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 6824 名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并运用大数据科学分析行业分布、知识结构、专业特点等情况,着力培养技术示范型人才,全区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49 家,家庭农场主 1609 家,集聚农户 7000 多户,实现将人才聚在产业上,才智用在产业上。深入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推选 27 名青年能手到大专院校“充电”,一大批返乡能人加入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队伍。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1篇

1、健全机制,夯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总支签订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明确了各级的责任和奖惩措施。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联系领导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把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实行奖惩责任制。

2、开阔思路,选准路子。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实现农村经济由传统数量型向特色质量型的转变。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四一”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一是围绕山地优势做文章,发展绿色经济。高堡村利用村集体荒山面积大,适宜桉树生产的优势,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形式,建成了xxxx油桉基地,通过协会向群众收取管理费作为发展基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xx年、20xx年分别为村集体增加收入xx余元。二是走矿产资源开发的路子。xx、白塔、照和、红桥四个村委会充分利用集体矿山资源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开发矿产资源,使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三是抓住曲嵩高速公路、昆沾铁路建设机遇,xx、梁田、红桥、白塔、照和等村充分利用征地发展基金,在发展第三产业上下功夫,联合农户或工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生产、营销和加工,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xx村、白塔村利用地处集镇附近的区位优势,发展集镇配套服务业,通过经营和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四是招商引资,借鸡下蛋。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吸引客商到村办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xx村积极支持和配合好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xxx珍稀花卉苗木基地和云南绿源菇业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通过收取管理费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五是采取“公司+支部+农户”的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高堡村在去年与祥龙亚麻有限公司、宣威花椒蔬菜有限公司签订了的xxx亚麻种植和xxxx韩国辣椒种植订单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订单数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xxxx元以上。龙海村、袜度村等村积极引进亚麻种植订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五是建立发展基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小房子村利用xxxx元的发展基金,积极引进富源“大河乌猪”,建立了仔猪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养殖业,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xxxx元以上。

3、多方帮扶,分类指导。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则,镇直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性质,发挥本部门专长,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资出力出策略,全力帮扶。两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从镇直部门中抽调了xxx名懂经营,作风过硬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到村开展工作,积极引导村组干部拓宽视野,挖掘自身优势,瞅准种、养业,发展集体经济,从而形成了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经济戏的良好局面。镇土管所在土地承包、租赁、拍卖有关农村政策方面给予农户指导;经管站在狠抓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村集体财务管理方面给予指导;林业站以“绿满马龙”工程为突破口围绕集体林园建设给予人、财、物力的支持;水务所从农田水利建设上给予资金或技术倾斜扶持;企业办加大乡镇企业兴办力度,派员到村指导,加强信息和产品销售服务;产业办根据各村特点,帮助有关村建成一批集体性质的.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并做好相关服务;金融部门加大了支农资金投放率,给予资金扶持。

4、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常抓不懈。各村党总支以“五个好”为目标,建设能够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村党总支。“农村要想富,要有一个好支部”。选好人,用好人,特别是选准、选好村党总支书记,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切实提高乡村干部尤其是后进村干部的素质,培养一支有一定文化水平,思想解放,敢创敢干的村干部队伍,以党支部为核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镇党委政府一方面分期分批组织基层干部到经济发展好的宣威等市县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澄清错误认识,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找准本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另一方面,在县镇党校培训中,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村四化”建设,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培训,消除了干部不想干、不愿干、不敢干的心理,使干部对在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共识,坚定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5、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积累,加强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点在厉行节约,增加积累,难点在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长久以来村集体只重投资不重管理,大部分固定资产尽管都采取了承包方式,但由于承包合同不规范,承包费偏低,折损补偿责任不明确,承包者只管使用不顾集体固定资产的维护,发包者(村集体)也不计成本,不关心折损,不进行折旧提取,因此不几年的时间,集体固定资产便没有了使用价值,前期积累昙花一现,集体经济前功尽弃。对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各村都注重加强价值形态的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或者出售变现或者承包租赁。搞承包或租赁时,在要求承包租赁者维护好集体固定资产的同时,我镇还建立了村集体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每年从收取的承包费或租赁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折旧费,以保持固定资产的原价值形态,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2篇

xx镇作为区唯一农业乡镇,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为万,面积平方公里。2019年度,13个行政村共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80万元,村均万元,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数量4个,其中村万元、村收入万元、村收入万元、村收入万元;10~50万元的村共5个,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共4个,五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占30%。

2020年度,我区在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基础上,确定了“2020年消除薄弱村1个、新增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个(村)、新增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村、村)”的发展目标”,并协同各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一是督导镇各村编制“2020村集体经济提升一村一策表”。累计确定谋划67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其中新增项目27个。督导各村进一步提高固有项目收益,加快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加强调度。实行“台账式”管理,督导各村建立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及时调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确保既定目标按序时进度完成。截止目前,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万元。三是继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今年组织四村申领2020年度集体经济扶持专项资金200万元,同时对扶持项目村(包括19年扶持村)进行专项督导,确保扶持资金专款专用,着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3篇

20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万元,其中补助收入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万元,除营业性收入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14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万元,村均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14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万元。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4篇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转移交付,发包收入及经营收入少。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除市郊各村和集镇部分村外,绝大部分村集体土地、山林和村部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3、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对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的任期短不想搞,有的怕惹麻纱不敢搞,有的能力低不会搞。

4、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方面部分村干部不敢管,经常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另一方面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5篇

(一)高位推动联合攻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区党政负责同志包村联系制度,对2020年度4个扶持村分别确保1名区党政负责同志具体包联。

(二)分类推进实施。指导各村结合村情实际,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一是“服务创收型”发展模式,如村、村分别开展物业服务,年收入分别可达20、17万元;二是“产业带动型”模式,如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和有限公司合作种鸭养殖,年收入可达50万以上。三是发展“资产经营型”模式,如村、村采取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的方式,与煤电股份公司煤矿合作,对矿区煤矸石联合运营,村年收入达90万元以上,村年收入达70万元以上。同时我区积极借鉴外地“联合发展型”、“股份合作型”、“乡村旅游型”等发展模式,探索资源、资产发包租赁型之外的集体经济收入模式,形成各村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6篇

我区坚持三级书记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局面,统筹各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点、痛点、堵点,明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着力解决村“两委”班子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大力开展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调整选拔 15 名致富能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组织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牵头农业农村、财政、民政等部门,及时制定出台提升集体经济发展“硬十条”等有关政策文件,谋划村级经济发展项目 300 多个,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扶持措施,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政策支撑。同时,将抓党建促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列为区、镇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四大家”领导包保,定期拉练评比排名,进一步褒奖先进,鞭策后进。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 亿元,190 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过 10 万元,其中 22 个村过 100 万元。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7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舒绣华为组长的塘湾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委员、组宣员娄华昌及司法所所长李金任副组长,各党政班子成员为成员。各村相应成立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二是深入调查摸底。组织各村对辖区内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及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彻底摸查,全镇15个行政村中有13个村有山林、田地等集体资源,大部分已承包给个体经营,并于当年一次性收取了承包费用,目前仅有白果村225亩山林、东港村296亩山林、塘湾村100亩山林于2018年到期。

三是坚持试点先行。研究制定了《塘湾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实施方案》及三年规划,结合各村实际确定了首批唐甸、大桥、芦甸、东港、白果等五个村为试点村,各试点村均制定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注册了经营主体,部分村已开始经营。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8篇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明确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三是相继实行了乡镇副职及党员干部包抓责任制、部门包抓连带责任制、村干部“具体责任人”等制度。四是把乡镇领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与工资挂钩,抓得好,给予重奖等一系列措施。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39篇

着重推行贫困户自主发展、龙头企业+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等三种扶贫模式,帮扶到户到人,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引导本村在外能人及事业有成人士回村投资创业,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生猪、黄花菜等特色种养业,成立相关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大户带动千家万户的方式,鼓励贫困农户参与,逐步形成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状大村级集体经济。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我镇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就一年来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40篇

(一)、我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有三条: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财政转移支付。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在我乡辖区内引进的企业收取适当的企业可以承受的管理费。三是依靠收取历年陈欠。

(二)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

经调研,我乡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村上产业结构合理,村党支部、村委会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村集体经济情况较好,反之则较差。

通过对经济收入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下列几种途径:(1)农村税费改革的财政转移支付;(2)村集体房屋、机动地、机电井等的租赁承包收入;(3)对开荒土地进行清理后,与农户依法鉴定承包合同有偿种植的承包收入;(4)个别村集体的经济林更新变更的收入。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全乡村两级党组织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依托本地优势,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班子和村干部的积极性,通过20-年的调研在20-年有以下计划:

1、配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有一个好的班子,好的带头人,集体经济弱也能搞起来,反之即使集体经济再强,发展不好也会垮下去。加强对村党支部成员的培养和教育。以提升党员干部学历和能力为重点,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为切入点,以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促进党员干部教育和转化走向规范为落脚点,加快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工程。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双带”能力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致富能力,加快党员干部成长速度,更好地投入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工作中。

2、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完善积累机制。

加强集体收益的收取和管理,对荒地、等多种经营承包项目,要按承包合同按时收缴承包金。对多种经营专业承包,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标经营,确保集体收益稳定增长。进一步规范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收缴和使用管理。对集体土地征用所获得的土地使用费等,除青苗补偿、地面附着物补偿等费用可分配到农户手中外,其他所得应作为集体资金,实行扎口管理。村“两委”强化收支预决算制度,集体经济收入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发展,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3、加强村级财务监督,完善民主机制。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的制度和做法,特别是一些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多和收入薄弱的村,要在增加村级财务公开次数的同时,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对村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增加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进一步健全村民理财制度,定期对集体财务实行监督,并公开监督结果。

4、强化村级债务缩小,完善化解机制。

按照国家和省、市政策要求,对村级各种债权、债务进行全面彻底清理,清理出的不良债务,应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有效化解,特别是要积极组织清收村级有效债权来化解村级债务;对现有的因搞各种公益事业而形成的债务,应通过“一事一议”筹资进行化解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化解;要坚决制止新的不良债务,不得为外单位提供经济担保;村内新开展的各项公益事业,要量力而行,要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研讨,在大多数村民同意情况下,付诸实施

5、借助外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大搞资源开发与利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对此我我乡根据各村情况将计划:

1、建立批发市场

我乡种植瓜果、蔬菜面积达24700亩,蔬菜品种40多个,蔬菜、水果总产量达到12万吨,肉类、禽蛋、水产达到5277吨,但目前为止还未有一座批发市场。而我乡的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基础设施和条件差。不能很好的解决产地农产品分类、分级、清洗、预冷、冷藏运输等问题,致使果、蔬等农产品采后流通过程中严重损失。2012年我乡将集计划在陈家庄、党家庄合建果蔬批发市场。一是减少果蔬流通中的受损问题,二是促进农产品的贮藏保鲜业发展,利于提高果蔬销售的经营档次,争创特色品牌。三是提高农民产品基地的地位,增加农民的。

2、建立保鲜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冷保鲜设备已经入超市、商业、农业和工业等各个领域。我乡在夏秋两季农副产品相对过剩,对农民的收入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为解决此类问题巴海村计划建立保险库,以降低农副产品的风险,调解市场供应,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3、建立苯板场

目前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对建材装饰条件的要求不断增加,石膏板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石膏板的市场一直处于脱销状态。今年,我乡陈家庄村计划建立石膏板厂,生产线实行半自动化。石膏板厂的建立不仅可以带动村集体经济的改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自己的收入。

岗底村位于镇政府北部,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252户1052人,辖4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96亩,人均耕地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8人,党员28人。截至目前,未脱贫9户20人,分散供养特困户4户5人,低保贫困户5户15人。

如今全县退出贫困序列,我村作为仅留的全县4个贫困村之一,村三委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殚精竭虑想办法,找出路,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过前期的不断地实地调查和开会研究,我村准备发展一个综合类粮食加工企业,作为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提高我村整体经济规模,助力我村脱贫攻坚工作。

岗底村现有耕地3000余亩,种植条件优厚,但现在农户家庭种植模式传统,种植种类单一,小麦和玉米交替种植。按照理想产值每亩的年均纯收益不过几百元。如果替换为黄豆或花生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作物,每亩的收益预计提升百分之十到二十以上。今年村三委依托村种植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50亩,种植了优质大豆。给全村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如果仅仅优化更改种植种类,尽管可以针对每户提高一定的收入,却还是最基础的劳作,经济效益并不特别明显。所以要想跟土地要效益,还要在精细加工上下功夫。

经过早期调研,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流通股、县流通协会交流了解,我县每年粮食加工类的叠加产能在5个亿左右,市场规模潜力巨大。通过深入市场调查了解,我县乃至平顶山地区没有正规的粮食综合加工企业,市场现在流通的各类粮食加工产品,除面粉外,大部分是从郑州农贸市场采购流通过来,物流成本较大。通过实地调研县汇升源超市、丰硕粮行、新大新超市、建业超市等市场终端调查,仅玉米一项,每斤收购价格在7、8毛左右,但加工成玉米糁,价值却在2元左右,经济价值已经翻倍,刨除加工成本,利润依旧可观;再如大豆,每斤价格在两元左右,通过配比每斤大豆能制出7到8两腐竹,腐竹的市场价格在6到7元左右。这些的加工工艺并不复杂,操作简单,一般人员稍加学习培训,就能正常制作。

创办粮食加工企业,我村有以下几个优势可以利用:从自身主观条件上,我村首先耕地面积大,自身就有粮食来源,村内劳动力充足,而且县里派驻我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村帮扶,生产指导现场办公,能从根本上保证产出商品的质量,本村的扶贫厂房已经建成,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从客观条件上,我县没有粮食综合加工类企业,我村发展自身粮食加工,能填补这一块空白,市场空间巨大。因此,我村发展粮食加工企业,有很大便利条件和市场前景。

按照前期规划设想,粮食加工企业属于村办企业,可以有村民投资入股,由村委会管理,产生收益除去股东利益外,为村集体收入,可以继续发展和改善村基础环境。投入正常运营,至少能提供加工、管理、配送等10多个务工岗位,让我村村民,特别是一些因为照顾家住病人、老人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提供稳定收入,助力脱贫攻坚。这是真正的造血扶贫,不是输血型扶贫,能从根本上斩断穷根,让我村贫困人口走上富裕道路。

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央明确村级组织必须完成的一个目标,为加快全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夯实基层组织,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特制本发展计划。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41篇

1、开阔思路,选准路子。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一村一策或一村多策”。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因村制宜,把村集体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形成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一是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全镇共有17个村(社区)的村民合作社通过投资入股县属国有的政府平台公司三江县惠农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经营,2019年9月17个村(社区)从惠农公司获得4万元的投资分红。古皂村村民合作社还利用上级扶持的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了古皂村蓝雀专业养殖合作社,2019年9月获得红利收入万元。二是走资源开发的路子。城北社区、黄排村、城南社区四个村委会充分利用集体山地(场地)资源优势进行出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城北社区、鼓楼坪社区、大洲村、周坪村、大竹村通过门面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南站社区与县文旅公司合作,建设汽车服务站,2019年收入 万元。

2、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常抓不懈。各村党总支以“五个好”为目标,建设能够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

村党总支。“农村要想富,要有一个好支部”。选好人,用好人,特别是选准、选好村党总支书记,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切实提高村干部尤其是后进村干部的素质,培养一支有一定文化水平,思想解放,敢创敢干的村干部队伍,以党支部为核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镇党委政府今年分期分批组织各村党支书及驻村工作队员到经济发展好的贵州、柳州、崇左、桂林等市县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澄清错误认识,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找准本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另外我镇还对全镇18个行政的村“两委”干部进行财务培训,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内进行培训,使干部对在新形势下发展社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共识,坚定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3.对各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了,对存在有不合理不规范合同的村,下发了整改通知,加强了对集体资产的管理。

4.经多方帮扶,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城北社区,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城北、大洲、大竹、周坪、南站5个村(社区)。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42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乡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所辖村居集体“三资”进行了全面的清产核资,现将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共辖x个行政村,辖区人口xx人。20xx年人均纯收入xx元。这次清产核资共清查货币资金xx元,其中:银行存款xx元,账面现金xx元。固定资产账面金额xx元(其中:在建工程xx元),债权总额xx元,债务总额xx元,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面积xx亩,其中:耕地面积xx亩,园地xx亩,林地xx亩。

二、主要做法。

一是进行了广泛动员,召开了动员大会,并举办了业务培训班;

二是成立领导机构,为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精心制定方案,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

四是坚持分类指导,选取xx村、xx村作为全处清产核资工作试点,以点带面,辐射全处;

五是全面盘点清查,确保这次清产核资数据真实有效;

六是强化监督实效,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确保清产核资工作取得实效。

三、取得的成效

1、摸清了村集体家底。通过清产核资,截止20xx年12月31日,全乡农村集体总资产为xx元,负债为xx元,所有者权益xx元。为下一步村集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了对村居集体资产的管理。通过清产核资,将平时一些管理不善、未纳入村集体管理的资产得到登记。xx村经过认真盘点,将平时得到捐赠的等未纳入账目登记的资产全部进行了补登,共盘盈资产xx元。

3、优化组合村居集体资产质量。通过清产核资工作,把一些不良资产、虚资产通过正常程序进行了核销,进一步优化了资产组成结构,有利于村集体盘活资产,搞活经济。

4、增强了村居级“三资”管理意识。通过清产核资,使村“两委”成员对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提高了三资管理水平。

5、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了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把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工作规定每年年末、由村监督委员会会同村财务人员对村居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建立和落实各项资产管理责任制,规定村报账员为村资产管理直接责任人,对全村居资产安全负责。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43篇

我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村“两委”存在“等、靠、要”思想,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差;二是部分村基础设施落后,投资条件差;三是部分村没有固定集体资产,没有可支配使用的资源;四是部分村对集体资源管理不力,忽视对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

下一步工作打算:为推动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将从解决制约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问题入手,在下一步工作中坚持做到: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形式和当地实际相结合,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与搞活经营相结合,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用创新化解困难,用发展解决问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注重培养和发挥“经济能人”的带动效应。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44篇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三资”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两委干部,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两委干部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甚至是跨市跨省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议成立区、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4、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统治力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现实需要;更是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通过我乡对如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制定了2012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计划: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45篇

xx镇作为区唯一农业乡镇,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为万,面积平方公里。20xx年度,13个行政村共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80万元,村均万元,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数量4个,其中村万元、村收入万元、村收入万元、村收入万元;10~50万元的村共5个,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共4个,五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占30%。

20xx年度,我区在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基础上,确定了“20xx年消除薄弱村1个、新增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个(村)、新增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村、村)”的发展目标”,并协同各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一是督导镇各村编制“20xx村集体经济提升一村一策表”。累计确定谋划67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其中新增项目27个。督导各村进一步提高固有项目收益,加快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加强调度。实行“台账式”管理,督导各村建立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及时调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确保既定目标按序时进度完成。截止目前,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万元。三是继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今年组织四村申领20xx年度集体经济扶持专项资金200万元,同时对扶持项目村(包括19年扶持村)进行专项督导,确保扶持资金专款专用,着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46篇

在xx庄村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期,由于农民对改革意义、内容等不了解,部分村民曾持反对意见,针对这种情况,镇、村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挨家挨户进行讲解说明,最后,村民完全赞同并支持改革。

另外,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许多农民已经认识到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转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这种发展模式将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

集体经济整改总结 第47篇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协调区农水局、组织部、财政局、镇等有关单位,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一)继续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通过集中连片、土地管理、农业综合开发等进行土地整治,新增土地收归村集体所有,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二)推动村企结对合作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农产口的粗加工、深加工,实现农民增收,村级集体增效。

(三)抓实政策扶持。充分利用省、市财政资金,专项扶持部分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协调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

(四)建立督查调度及考评机制。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实地调研、工作月报等方式,定期调度镇、村工作进展,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年终考评。

近年来,-镇各村、社区充分利用城区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收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各项经济指标逐年攀升,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显著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各项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来看,隽水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偏弱,发展步伐滞后,村级招商引资困步不前,产业结构落后,调整优化乏力,历史债务负担沉重。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培育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推进我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新一届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