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设计总结 第1篇
设街道的宽度为D,建筑外墙的高度为H,二者之比D/H就是宽高比例,它会给建筑带来显著的影响。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
当D/H=1时,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
显然D/H=1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
图3中,灰色小方块的高度代表了建筑高度H,橘色代表了建筑之间的间距D,可以很清楚的看出D/H比值变化时,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当D/H=时,空间狭窄、拥挤、逼仄;当D/H=3时,空间宽广空阔;图中可见D/H比值过大时,则会剥离人的安全感。
D/H关系图(图3)
那么D/H是不是像黄金比例一样,有固定的最优数值呢?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最优比例,同学们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具体的空间需求来选择D/H的尺度关系。
另外,各个时期的审美差异也是很大的。有些时期认为D/H=1 是优秀的空间,而有些时期偏好大D/H值。图4给大家展示了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对D/H值的不同偏好。中世纪城市的街道以小D/H值为主。文艺复兴时期的街道较宽,达·芬奇认为宽度与高度应相等,即D/H≈1较为理想。巴洛克时期的比值却是中世纪的比例被颠倒过来,认为高宽比D/H=2才是最美的。
D/H关系参考案例(图4)
那仲见世商店街的尺寸呢?Bart老师拿出了祖传卷尺,来实测一下。
步行街设计总结 第2篇
仲见世商店街为什么用了这个数值呢?
优秀的商业步行街空间
——— 商业氛围和游客容量的妥协
浅草寺的年参观人数在4000万人次左右。如此庞大的数字,就要求设计在保留商业氛围(相对窄小的商铺间路宽)的前提下,保证可以容纳足够的人流量及游客安全。再者,为了突出核心景点,浅草寺,也不可以将沿街商业做得太高,抢浅草寺的风头。因此,仲见世商店街的目标效果被定位为:一条被低矮商铺围合的较宽步行街。
仲见世实测图(图5)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般来说,D/H≈2的比值会创造出优秀的商业步行街空间,比如,仲见世商店街、成都太古里和宽窄巷子。
步行街设计总结 第3篇
宽窄巷子(图7)
宽窄巷子是清代成都满城的部分遗存。满城街道仿效京师胡同布局,以现长顺街为中轴向两侧成鱼骨状分布,共有官街8条,兵街42条,宽、窄巷子就是其中的仁里头条胡同和仁里二条胡同。
街道长度和宽度:
长度:约400米左右。
宽度:街巷宽度宽巷子7米左右,窄巷子5米左右,街巷距离适宜集聚人气,图8。
宽窄巷子(图8)
宽巷子宽度在 6-8 米之间,巷子两侧的传统建筑以一层为主,高度控制在 6 米,局部建筑二至三层,高度不超过 12 米,因此宽巷子的 D/H 值介于 与 之间,身处其中尺度亲切舒适,如图9。
宽巷子街道D/H介于之间(图9)
窄巷子宽度在 4-6 米,D/H值小于等于 1,街道空间紧凑富于动感,图10。
窄巷子D/H≤1(图10)
井巷子街道较宽,D/H 值介于1与2之间,街道中部分宽敞地段设置了室外休闲平台和绿化种植,并摆有大量移动售卖车,因此人们行走其中并不觉得过于空旷而失去围合感,如图11。
井巷子街道D/H介于1~2之间(图11)
沿街商业的视角:
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图12)
宽窄巷子沿街建筑为1~2层,高度在5~8米之间,这样形成的街道断面高宽比约为1∶1。此种空间尺度是从居住空间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人行其中,感受到的也必然是宜人的尺度和生活化的空间。
在宽窄巷子中,游览规角大约在30°~45°,这个角度在观赏景物 细部的范围内。这种空间尺度帮助游人将规线吸引到建筑上,并通过门窗引入庭院空间,形成街道氛围静谧亲切、疏紧宜人,院落空间封闭、内敛的对比。
最后:
其实做好建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体验”,今天通过尺度的角度来分析了仲见世商店街了解到了D/H的概念,通过这个比值来帮助的大家量化的把握整体的尺寸氛围。大家可以体会到营造氛围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我是RoSSo大表哥,艺术留学能手,咨询加v: cuterosso,来源备注_666_,就能解锁更多艺术干货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