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阅读理解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一、引言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初中英语的阅读材料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主要渠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可以扩充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的实践
舒伯特在“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材所编写的阅读文章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言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转引自侯兰华,2005)。
(一)读前活动――积累词汇,厚积薄发
读前活动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前精心设计文本导入,提供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提前接触大量的新词汇,排除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这一过程为写作积累丰富的词汇,因为充足的词汇量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所以教师在阅读文本前要重视新词汇的呈现和教授。
1.创设情境,呈现新词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语言情境中。入境才能生趣,才能产生求知欲望,才能引发阅读动机,进入并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因此,教师在阅读前要尽量创设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新课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而引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课前预测,激活新词汇
在阅读前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分析文本标题,来预测课文内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学生进行预测就像破案一样 :发现线索,通过阅读文本,不断验证推断的结果。为了确认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充满期待地进行下一步阅读,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可以通过预测,让学生加深对新词汇的理解。
总之,在文本阅读前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从而使他们在落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二)读中活动――以读促知,融会贯通
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一般分为略读、寻读、精读和朗读四个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篇章结构分析,熟悉文本的体裁、框架和内容,从而为学生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略读――把握文脉
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整合仅仅重视词汇的积累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篇章分析,逐步培养学生驾驭篇章结构、理清文脉、把握大意的能力。
2. 寻读――关注体裁
海明威的阅读理解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体阅读;实施方法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整体阅读是以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能力为基础的一种活动教学模式。朱作任教授说过“阅读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个体内化意义的过程,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经验,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增长智慧与培养能力。”然而现在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抓不住重点等种种情况。
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
二、整体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整体阅读是对文章整体的、全面的阅读及感知。其核心是“整体性”。对此,心理学也有所研究,其研究表明:人感知事物是对某事物有笼统、不精确的综合印象,进而对组成该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最后才构成新的综合,这时,对事物才能有一个清晰的、精确的认识。这在教学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部分―整体。在教学中其具体实施办法有以下几点:
1.改变传统的分割阅读教学
传统的分割教学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长时间的分割教学致使学生的思维模式有了定向,不能够全方位的发挥,在对文章阅读和理解时形成了一种定向的分割分析,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自己传统的“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方式,向“重分析、重整体”转变,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方向。使学生能够适应新的阅读方法,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并将其串_结全文的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并进行分析,运用整体―部分―整体这样的规律和方法,去阅读和理解文章。
2.掌握阅读文章的主旨
3.把握阅读文章的结构线索
海明威的阅读理解总结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得到的结论几乎都是: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弱点。关键在于忽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几个误区:
1.教学目标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2.教学过程简化,即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体化的认知过程。
3.教学教法单一,即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未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语文《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相背离,影响着语文教育的效果,甚至扼杀学生对语文原本的兴趣。
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来说,可以从整体上来考虑,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日本石井勋博士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进行得:
1.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从课内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再介绍他其它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
2.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每天语文课的5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是个人的阅读心得;利用各种节日、班会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探究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老师指示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
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著名学者靳玉乐在《探究教学论》中指出:“探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三、目的性阅读
海明威的阅读理解总结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阅读;教学
随着我们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新世纪使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他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方面,对高中毕业生的要求是:
能理解阅读材料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能根据学习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近年来,高考英语(NHET)中也坚持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设计原则,把测试的重点定位在语篇上,侧重阅读能力的考查,检测学生的语篇领悟能力和解析能力。高考大纲对阅读理解的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且阅读能力的考查在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为此,笔者认为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加强语篇教学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重视语篇水平上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