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数学跨学科总结范文(共4篇)

admin
导读 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努力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实验成果数学作业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质量问题: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数学跨学科总结范文 第1篇

一、课题背景

数学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

数学作业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一是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和重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

三是渗透不广,将数学学科和其它学科割裂开来,放着无比丰富的语言矿藏不去采掘,就语文练语文,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四是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

五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开展作业优化设计,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切实解决目前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题海战术,使“减负增效”真正落实到实处。探索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发展的作业模式,促进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通过对优化作业评价的研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就感,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使作业评价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发挥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三、研究内容:

1.优化作业形式的研究

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机械化的事情,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听说读写并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优化作业内容的研究

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数学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四个结合,突出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

3、变换作业评价的研究

作业的评价,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教师采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综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逐步实现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四、成果形式:

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努力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实验成果

1、阶段性小结和相关研究论文

2、优化的创新作业题型的设计汇编

3、优秀作业展示

4、优秀作业集、教学案例、精彩教学视频

5、课题研究报告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作业习惯及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实验法:课题组成员即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有计划地创设条件,设置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以主动引起或改变某些客观对象,从而分析研究,主动揭示其因果关系。

3、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追踪调查分析,了解作业的方式、效果与习惯,便于针对性地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期1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

1、调查研究:对当前学校的学生作业量,作业态度、作业批改及学校、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意识等有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2、结合这些信息和实际情况制订并修改课题方案

3、进行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对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的能力

(二)实施阶段()

1、对初中数学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的探究

①(常规性作业)从烦琐走向简洁——减少重复

⑴训练类作业

⑵应用类作业

⑶拓展类作业

②(体验性作业)从枯燥走向有趣——加深体验

(1)情境式作业

(2)实验性作业

③(实践性作业)从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

(1)课题式作业

(2)调查式作业

(3)实践性作业

⑷语文日记、周记

2、对作业的设计形式,布置内容,布置的量的改革进行研究,创编出新的作业题型

3、对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习惯、水平差异进行研究

4、对作业的评价方式及效果进行研究

5、对构建人文交互式作业评价机制进行研究

(三)总结阶段()

1、搜集并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以及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

2、撰写个人研究总结论文

3、召开成果鉴定会,聘请专家评议鉴定

数学跨学科总结范文 第2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面积是1cm2小方格,课件、同图①②③一样大的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

(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点明课题: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和。

1、出示P48(图①、图②、图③课件)①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②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③怎样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

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

(3)得出结论。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找出回答)

(4)应用练习

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100cm2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

小组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它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交流时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小结:

(1)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面积单位的使用)

三、思维训练、实践活动。

P49、1、2、3、4题

四、课堂小结。

1、生谈收获

2、师强调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

数学跨学科总结范文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未来,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意识和竞争精神的优秀人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抓好优秀生,做好兴趣特长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因材施教,培养优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有趣味,有深度,富有挑战性的一些数学问题,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三、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在奥妙无穷的数学知识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活动内容:

同步收集研究教材和基础训练、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各类易错题和趣味题。

五、活动时间:

间周一次总结汇总。

六、活动场所:

教室或办公室

七、辅导教师:

八、活动措施:

1、学生和老师根据授课顺序同步收集资料。

2、课堂讨论点拨展示。

3、课后整理,举一反三。

九、成果展示:

将优秀的典型案例整理结集

数学跨学科总结范文 第4篇

一、活动目标:

为了丰富我校数学课的活动形式,实践与体会数学的功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数学的热情,参与数学研究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本学期安排了本节数学学科活动——有趣的分形图。

二、活动宗旨: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

三、活动口号:

精彩数学,乐趣无穷。

四、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学校数学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动员宣传。各班做好宣传发动,利用班会课进行动员。通过对数学家、数学史料的查找让家长知道本次活动,营造一个较浓厚的活动氛围。要做到:宣传与活动相结合,发现分形图与创作分形图形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的自由材料,发现数学美,并能创造美。

3.突出年级特性,根据学生实际,做到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我校数学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结合全等与相似,发现分形图中的数学知识。

五、活动内容:

收集篇: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学生分小组完成有趣分形图的收集与整理,并在小组中开展竞赛,评出优秀小组。

创作篇:

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发现分形图的特点,自己动手会发出有趣的分形图,每小组拿出3幅精美的图片,参与全班评选。

总结篇:

学会发现,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欣赏,欣赏艺术的魅力,心上数学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