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iphone13体验总结(4篇)

admin
导读 接打电话,回复微信消息等,刚刚好一天用掉50%的电量,也就是说轻度使用两天没有问题。每年 iPhone 发布会上花最大力气介绍 Pro 系列的地方,除了上面说过的拍照,还有就是视频拍摄了。不过在开始之前我们提一个有意思的点。在 11 Pro 和 12 Pro 系列的发布会 Keynote 中,App

iphone13体验总结 第1篇

续航,我分别进行了深度使用、中度使用和轻度使用

从80%的电打了将近3个小时的FaceTime,还剩下27%左右的电。

接打电话,刷微博,刷新闻等。大约使用时间为1天半左右。

接打电话,回复微信消息等,刚刚好一天用掉50%的电量,也就是说轻度使用两天没有问题。

iPhone13充满电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iPad充电器)

iphone13体验总结 第2篇

每年 iPhone 发布会上花最大力气介绍 Pro 系列的地方,除了上面说过的拍照,还有就是视频拍摄了。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们提一个有意思的点。在 11 Pro 和 12 Pro 系列的发布会 Keynote 中,Apple 介绍影像系统时用的词还是「Pro camera」和「Pro video」,而在 13 Pro 系列的发布会上,随处可见的 Pro 却被移除了,只剩下「Camera」和「Video」。

言归正传,这一次视频拍摄主要的升级在于电影模式和支持 ProRes 拍摄。恰好最近和 B 站 Up 主王努力一起用 iPhone 13 Pro 和 iPhone 13 mini 拍摄了一部关于跨性别的小短片,里面用到了不少电影模式的新功能,也算是对电影模式有了一个很深度的体验。

尽管发布会结束的当晚,我俩对电影模式只有 1080p 30fps 的规格感到有些无语,然而真的到了拍摄的那些天,用摄影师努力的原话来说,这次电影模式最简单的形容就是「牛 X」。

后来当我自己也开始用 iPhone 13 Pro 进行创作,也着实被电影模式深深吸引。在下面的 Demo 样片中,可以说是对 iPhone 这一次的影像水平表现有一个很好的体现。其实如果不仔细看,你甚至不会发现电影模式出现在哪里 —— 它就仿佛是你觉得它应该就在那一刻需要模糊一般,没有 Apple 演示时那么刻意地去强调焦点的变换。

那么我们就基于这个样片,具体来讲讲这一次的 iPhone 13 Pro 视频拍摄到底强在哪。

首先是电影模式,表象的东西我们就不说了,具体体现在这几点上:算力、AI 和真实的体验。

算力上的强悍之处在于,这一次的电影模式是所有 iPhone 13 系列都支持,从 mini 到 Pro Max,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这也就说明,Pro 系列上的激光雷达并没参与任何电影模式有关的进程,一切的背景虚化都是靠 A15 芯片算出来的。

在 Apple 眼里,要么最终让他们都被历史淘汰,要么就开创一种全新的电影拍摄手法和表达语言。其实,这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Apple 给出的答案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向,都指向了下一个重点 —— AI。

无论是在发布会的样片还是我们在实际拍摄时的体验,iPhone 13 Pro 上的电影模式真的非常智能,在没有跟焦员的情况下,不仅能跟随人物的视角或物体的远近进行无极变焦,还能实时对画面进行渲染,让你在拍摄的时候就能直接预览到效果,几乎就和电影摄像机拍摄的效果一样。

不过显然,现在的 AI 要谈干掉设备和人员还言之过早,Apple 也深知这一点,所以还提供了后期对焦距和虚化程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刚好,这一功能又完美体现了第二个上面所说的第二点:一种全新的电影拍摄手法和表达语言。

在以往的电影工业里,如果由于拍摄时对焦没有对准,那么画面直接报废,唯一的挽救途径只有重拍。然而 iPhone 的电影模式下,软件和 AI 来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领域,即使在拍摄时翻车了,也能后期在手机的照片 App 里能够直接进行调节,减少了废片出现的因素。

所以,一句话来总结电影模式就是 —— 让 iPhone 变成年轻人的第一台专业电影摄像机,在可遇见的未来改变整个电影行业。而这也是为什么在发布会的短片上,奥斯卡提名导演 Greig Fraser 会说 iPhone 正在以一种积极正面的方式来改变电影的语言。

你只管点快门拍摄,其它全部交给 iPhone 来干就行的那种。就算拍废了也别怕,后期说不定都能救回来。

以上种种串联起来看,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一旦进入电影模式的拍摄状态,意味着 iPhone 体内海量的数据需要在不同的芯片中处理和存储。如此巨大的数据处理量和吞吐量,我相信目前没有任何一台非 iPhone 的手机能做到。

为此,Apple 重新设计了 A15 芯片的整个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还将神经网络引擎的每秒运算能力从 A14 的 万亿次提高到了恐怖的 万亿次。可以说,为了实现电影模式这一个功能,Apple 硬件和芯片开发团队掉的头发,可能能铺满一个 Apple Park。

顺带一提,这一次的图像信号处理器也是全新设计的(上一代也这么说),虽然 12 Pro 系列和 13 Pro 系列的拍照并没有明显提升。

好,那么我们吹完了之后,有哪些需要吐槽的呢?也是多了去。

抠图出现问题这个就不多说了,电影模式拍出来的画面乍一看还可以,但肯定是经不住细节的推敲的,毕竟目前任何使用 AI 来进行景深计算模拟的算法,都会出现一些复杂边缘露馅的现象,尤其是头发这种细节。如果你拍摄的人物是葛优老师还好,如果是陈奕迅老师的话,那我真诚建议你还是去买专业的摄影机。

好在电影模式下拍出来的帧率和分辨率都不高,而且很多场面一瞬间就过去了,也不算是很大的问题。当然 Apple 后期肯定也会持续优化,还是可以继续期待后续的改进。

如果说上面这个问题还算瑕不掩瑜,那接下来就是比较让人血压高的部分了。比如,你想在低光环境下用电影模式,那还是洗洗睡吧。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电影模式的拍摄效果可以说严重翻车。

尽管这时候倔强的 iPhone 会提示你「需要更多光线,开启闪光灯可改善」。但是当你真的开启闪光灯之后就会发现,边缘糊得就跟在太阳底下暴晒了一天的妆面一样,边缘和接近边缘的地方糊成一团,拍出来的画面不说完全无法使用吧,但肯定没有人会用它来创作视频内容。

再加上由于电影模式带来的数据处理压力飙升,硬件发热也不可避免,所以开启闪光灯后没多久手机就会提示你,机身过热闪光灯无法使用。因此有专业夜拍需求的朋友,iPhone 13 和电影模式也不适合你。

最后说说耗电的问题。其实耗电这一块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毕竟 A15 的能耗和大幅提升的电池还是有显著效果的。从我的使用来看,从早上 9 点开始,一上午 4K 60fps 杜比视界拍摄和电影模式来回拍摄,iPhone 13 Pro 也坚持了一整个上午,直到下午两点才电量告急。

至于非电影模式的拍摄效果,基本和 12 Pro Max 一致,没有让人一下就能分辨出来的升级。不过超广角拍摄效果还是好了不少,毕竟光圈大意味着进光量的增加,噪点相比前代有了很好的改善,同时新增的微距模式也可以用来拍视频,解锁更多不同的独特视角。

但手机毕竟还是手机,夜间光线不足的时候压力还是很大。在制作上面的 Demo 片时,最让我感到无力的依然是画面噪点和解析力的大幅下降。想要在夜间拍摄到十分纯净的画面,对光线和防抖的要求会非常高。回过头来一看,我忽然就理解为什么 Apple 会这么喜欢拍霓虹灯下的人物了。

ProRes 拍摄的话,由于目前 Apple 还没有推送这一更新,所以也体会不到。但这里又让我十分忍不住吐槽的一点是,ProRes 格式一分钟 6G - 10G 的空间占用,对于数据的存放和传输都是极大的挑战。虽然说你 Apple 出了个 1TB 的容量告诉我可以大存特存,但你不会是真的想让我在 iPhone 上剪电影吧?

2021 年了,一万多的 iPhone 13 Pro 系列手机上,数据传输接口还是 USB 的闪电接口,仅仅只是把 1 分钟的 ProRes 导出来的时间就要四到五分钟,那如果要导出 10 分钟的 ProRes 视频,半个多小时就没了。

还是说,我错怪你了,你是想让辛苦的电影剪辑师们多休息一下?

在这一方面,相比于去年的 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3 Pro 确实给了我续航的显著提升的感觉,完全闲置了需要随身携带的 MagSafe 充电宝,给包包腾出了更多装化妆品和香水的空间。

这种丝毫不慌的充实感,仿佛让我回到了 2015 年那个秋天刚换上了 iPhone 6s 的日子 —— 那时候,去上课再也不用带充电宝,就算是一天的大课下来,iPhone 6s 的电量也稳稳当当,满足一天的使用。

不过在 6 年前,Apple 还对自己的功耗很有信心,能通过芯片设计和制程的红利,在削减电池的情况下反而带来更多的续航。但在今天世界却变了,无论是竞争对手们持续堆高的电池,还是如今 Pro 系列影像系统对电池的暴力榨取,亦或是去年 iPhone 12 系列续航集体缩水带来的各种差评,都让 Apple 意识到,用堆高电池容量来缓解续航焦虑,是实打实的有用。

因此在 iPhone 13 系列上,通过电池容量的增大,四款 iPhone 的续航都有了进步。尤其是 iPhone 13 Pro Max,更是苹果第一次使用 4000mAh 以上容量的电池。根据一位购买了这款机型的朋友叙述,如果是日常非重度使用,只是聊聊微信刷刷微博看看 B 站,甚至可以一天半充一次电。

除了电池容量的增加之外,A15 在能耗比上的提升也堪称恐怖。这一部分已经有很多专业的评测讲过,这里就不再细聊。对于 Pro 系列来说,可变刷新率的 ProMotion 显示屏,更是进一步拉开了与非 Pro 机型续航水平。

种种举措,让 iPhone 13 Pro 一举冲到了如今手机续航头榜的位置,在一众单纯靠堆电池的手机中显得十分与众不同。

只不过,有得必有失。这一次 iPhone 13 系列的明显增重,也预示着强如 Apple 这样的公司,依然也无法在当前电化学的结界之下,有那么一点点的改变。对于所有手持电子设备来说,续航和重量仿佛就是一个天平,而我们也不难看出,Apple 还是将更多的砝码放到了续航的一边,造就了一台重达 238g 的 Max 机型。

可与续航明显提升相反的一面,却是 Apple 对快充的「高傲」和「不屑」。和如今 Android 动辄 65W 甚至 120W 的充电速度相比,iPhone 13 系列全系的充电速度依然只是抠抠搜搜地给了个 20W —— 还不带充电头。

基于我的使用习惯,我没有去在意过 iPhone 13 Pro 完整充一次电需要多久。但我日常都用 60W 的多口 PD 充电器充,依然是接近两个小时跑不了。我是真的搞不明白,Apple 是哪里有脸把 20W 的速度叫做「超速了」,还是说 2W 的充电功率提升对于 Apple 来说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至于 MagSafe……我觉得如果是个普通用户,那还是远离它吧:极慢的充电速度和发热,都让我对它没有多少好感。要说它对我唯一的用处,就是放在床边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用再摸黑找充电线和充电口,直接对准一放就能吸住,早晨起来收获一台满电的 iPhone 13 Pro。

说实话,我觉得把 MagSafe 作为一个快捷指令自动化的触发条件,其实会比拓宽 MagSafe 硬件更有意义。例如上面的操作就可以设定成一个自动化,只要在特定时间内我吸上 MagSafe 充电器之后,自动触发睡眠的场景,将手机设定成睡眠模式,同时关闭房间里明亮的灯光和窗帘,氛围灯进入助眠亮度,同时 HomePod 开始播放一些舒缓情绪的歌单……

再比如,当我吸上 MagSafe 卡包的时候,iPhone 就会问我,是否开启出门模式 —— 关掉房间里所有的用电器和窗帘,让我的 Mac 进入睡眠状态,同时打开音乐 App,让我在戴上耳机之后就可以直接播放。

这样的体验其实真的很不错,也是 Apple 最大利用自己的生态优势,在充电如此拉胯的情况下借助其它赛道做出差异化的方法。但是 Apple 为什么没有做呢?是技术条件吗?肯定不是;是那些工程师没想到吗?我觉得也不是,或许也只有 Apple 自己知道。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尽管这一次 iPhone 13 Pro 换上了全新的高通 X60 基带,但信号仍然让我感觉和此前的 iPhone 没有很大的改变,和不少已经有的评测内容背道而驰。我自己目前的情况是在广州已经覆盖了 5G 的地区,用着联通和电信卡。然而我依然还是在大部分时间关掉了 5G,原因并不是没有信号,而是光有信号没有网络。

没错,在我日常的使用中,我经常会看见手机上满格的 5G 信号和微信的「(转圈圈)连接中…」同时存在,直到最后直接提示「微信(未连接)」。但当我切回 4G 的时候,一切的网络通讯就恢复正常了。

当然这也可能是信号基站和运营商的问题,但就这样的使用体验来说,我想在 iPhone 上要有良好的 5G 体验,依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另外就是在电梯和地铁上,iPhone 13 Pro 出现的丢信号问题也没有好多少。以往的机型或许会出现完全丢信号的情况,13 Pro 则是会掉到 3G 或者 2G,网络连接非常慢,和断网基本也没差别。走出这些地方之后,信号的恢复速度也要比我手上的 Pixel 3 要差一点,和华为比就真的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非要洗的话也不是不行,iPhone 13 Pro 作为一款在全球除南极洲之外都有发售的手机,对全球运营商的兼容有更高的要求,排在首位的是支持更多的运营商频段而不是信号强度。也或许 iPhone 13 Pro 在设计、续航和影像上的重点提升,挤占了原本属于无线信号系统的空间,给天线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为「原地踏步」就已经是不退步了。

但是,尽管我能给 Apple 找这么多理由,但它依然严重影响到了我使用 iPhone 的感受。我已经花了一万多买这台手机,而你也已经是一个市值万亿美元,拥有科技行业中数一数二话语权的企业,理应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体验,然而你却没有。

其实在过去 Intel 基带的机型中,不少测试都证明并不是 Intel 的锅,蜂窝连接的速度和频段上也没有问题。那么到底是哪里除了差错,我不知道,我也不敢瞎说。

只希望在未来那一台「全瓷晶」iPhone 到来的时候,这个问题就被彻底地解决了吧。

在 iOS 15 测试版的时候,我就已经给 iPhone 12 Pro Max 进行了升级,等换上 iPhone 13 Pro 的时候,已经是我用 iOS 15 的第三个月。要是你问我 iOS 15 在 12 Pro Max 和 13 Pro 上有什么明显的体验差别,我也只能告诉你 —— 有,但没完全有。

这个明显的体验差别,自然就是 iPhone 13 Pro 支持 ProMotion 高刷新率带来的。但除了这一点之外,两款机型在 iOS 15 的功能支持上基本就没有差别。如果说摄影风格、电影模式这些也算的话,那我更愿意相信可能只是纯粹软件上做的区分。真要跑的话,我觉得 A14 芯片的性能还不至于完全用不了,只是体验会相对差一点罢了。

其实用 iPhone 这么多年下来,对 iPhone 使用体验上的明显感知已经越来越少了。这句话对其他厂商来说可能是个贬义,但对 Apple 来说或许不是 —— 因为早在 Apple 这家公司创立的那天开始,乔布斯就为它定了一个原则:所有的 Apple 硬件都是为了软件体验去服务的,它只不过是一个装了 Apple 软件服务的盒子,因为「那些真正对软件吹毛求疵的人,都应该做出属于自己的硬件」。

如今,在 iPhone、iPad、Mac、Apple Watch 和 Apple TV 等一系列设备的加持下,我们已经越来越能看见当年乔布斯这句话的意义。在如今科学水平还没有达到「点开新科技树」的前提下,生态和系统就成为了不同厂商最核心的差异。无论是 Apple、Google,还是华为、小米,都在或多或少地践行着乔布斯当年说下的这句话,也让我着实佩服他对科技领域未来独到的眼光。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一下 iOS 15 所更新的那些功能就会发现,Apple 或许是后疫情时代下最开始去考虑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沟通问题的。也许你说这些功能其他第三方 App 早就有了,但作为系统级别的改变,iOS 15(或许是第一个)确确实实是提出了自己对于「人 - 设备 - 生活」的思考的系统。

从 iOS 15 的全新的同播共享、回忆可以知道,Apple 它真诚地希望让你在和亲密的人联系时,能更好地去分享内心的感受,让没有温度的电子设备产生有温度的共鸣;专注模式和通知摘要则是告诉你,少用手机吧,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睡觉,总有更精彩的世界等待你去探索,不要让无聊且频繁的通知消息打断了你;几乎没人用却一定要上的激光雷达和 AR,则是提醒着你,它真的可以帮你感知这个世界。

iPhone 不只是一部手机,它还希望成为你认知世界的工具和生活中最好的伴侣,帮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跟随着 iPhone 一年一更的脚步,我在这三年里也从 11 Pro Max 一路用到了 13 Pro。我总是和不少数码爱好者们一样期待,iPhone 能给我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但 Apple 这些年推出的产品却在让我们「可持续性地让失望」。Apple 还是那个 Apple,iPhone 也还是那个 iPhone。如果我有 1 万元的预算成本,买一台 Android 手机和相机,也能过得非常舒服,干起活来其实也比 iPhone 更带劲。

所以,乔布斯不在的这整整十年里,我们甚是怀念他。在这份怀念里,包含着我们对当下挤牙膏式更新的不满,也包含着对那个屠龙少年时代的 Apple 的残念 —— 到底是我们对「Apple Inc.」这样一家公司的期待太高了。

因为在所有人都在用做电脑的想法去做手机的彼时,它给了我们太多关于未来的幻想,而此刻却只能沦为手机硬件参数内卷里的一位参赛选手。尽管 A15、超瓷晶玻璃、ProMotion 这些技术依然让它领先对手好几个身位,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如今的这些更新,已经对不起曾经把我们拉高到「Apple is going to reinvent the phone」这样惊喜的时代了。

可是当我们每个人都在怀疑苹果是不是失去创新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再思考,「创新」的维度和界限到底在哪里?

如果你熟悉 Apple,其实你会发现它是一家「左得不能再左」的、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公司,整天在思考着一些普通人没有闲工夫干的事情。比如在各种 App 肆意搜集个人隐私数据时,直接在系统层面做各种权限限制、数据中心 100% 由再生能源驱动、产品的环境保护措施、供应链工人权益保护等等等等。

说起这些,我尤其记得 Apple 在 2018 年 10 月第一次在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召开发布会的场景。Tim Cook 在上场、开场讲话和产品公布时,屡次被台下的欢呼声和掌声打断。如果你仔细观察,你甚至还会发现 Tim 拿着遥控器的手甚至还在颤抖:也许是紧张,也许是激动,也许是被这种热情所感染。

而还有一次高潮,则是当硬件工程副总裁 Laura Legros 自豪地说出「所有 MacBook Air 的产品都是由 100% 再生铝制造」时,全场再一次响起激昂的掌声和欢呼声:Apple 会把他们的冶金团队所设计的一种用完全用再生铝冶炼成的产品外壳,称为一个「巨大突破」。

同样有趣的是,当你寻觅整个世界,你会发现,像 Apple 一样敢提出「要在某某年实现 100% 由再生能源驱动,或是某某年达到碳中和」且真的在努力去做,而且年年都还发布环境保护报告的实体,只有一个叫中国的国家。

iphone13体验总结 第3篇

FaceID不知道为啥还是不支持口罩,是我们没操作对吗?你们的也这样吗?

我从24日拿到手机到现在也有半个月的时间了,iPhone13给我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其实我是建议手机是iPhone11以前或者是目前手机使用大于2年以上的,可以考虑入手iPhone13,如果你的预算充足我还是建议你入手iPhone13Pro,因为这次13更新确实很多,感受到了诚意,信号也不错,续航也提高了很多,刘海也变小了,音质和拍摄也有了升级,Pro系列更是增加了高刷,流畅度会更加的丝滑,强烈安利老用户换手机啦!大家想购买苹果哪款产品呢?

刘海减小了

续航提高了很多

价格降价了

Lightning接口速度太慢

没有指纹识别

不支持高刷

iphone13体验总结 第4篇

拍摄还是炫光比较严重,特意测试了一下,iPhone13还是没有改变,只要光线直射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炫光

电影模式整体的体验还不错,此次的录像防抖也挺好,手持拍摄基本上没啥问题了,遗憾的是此次的iPhone13不支持8k 和4k慢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