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观石鼓书院总结(推荐5篇)

admin
导读 石鼓书院自唐元和初年创建以来,历尽人间沧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经历了弦歌不绝、瀚墨流香的昌盛年代,也饱尝过满目疮痍的艰难岁月。据历代书院志记载,石鼓书院遭兵火大面积摧毁和大规模的兴复工程就有八次。历史上最后一次重建(即第八次)是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时任“兵部侍郎、衡阳彭玉麟倡捐千金,诸

观石鼓书院总结 第1篇

石鼓书院自唐元和初年创建以来,历尽人间沧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经历了弦歌不绝、瀚墨流香的昌盛年代,也饱尝过满目疮痍的艰难岁月。

据历代书院志记载,石鼓书院遭兵火大面积摧毁和大规模的兴复工程就有八次。历史上最后一次重建(即第八次)是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时任“兵部侍郎、衡阳彭玉麟倡捐千金,诸好义者从而附益之,清泉候选道杨澍董督工役”,衡州知府李镐负责督办。书院最终毁于1944年日军炮火。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的建议,在书院废墟上重建了合江亭、绿净阁,修建了护栏、山门和旱桥,并将它辟为公园,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大修大建。

2006年4月,衡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举社会各方之力,重修石鼓书院,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重视对历史人物的充分挖掘、凸显乡贤、名宦、大儒的文化痕迹,依托石鼓山奇峰和蒸、湘、耒三水环流的自然风景,从“显山、露水、见秀”的思路出发,通过对地方史志的调查、考证和对石鼓山地形地貌的勘察,巧妙布置山门、书舍、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等建筑,着力体现“古、幽、曲、静、绿”的建设元素,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二者错落点缀、浑然一体。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整体布局为中轴对称,整个仿古建筑群为白墙黛瓦深色柱,主要材料是优质木材和麻石,庄重、典雅,有着浓厚的书院文化氛围。重修的石鼓书院通过征集刊刻名家楹联、碑帖,陈列布展名人孔夫子、诸葛亮、李芾等雕塑、泥塑、祭器等,让诸贤有“声”有“形”于石鼓,石鼓书院借名人美誉和名篇佳作垂光于世。石鼓书院孕育的教化育人的优良传统,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以及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精神特质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责编:曾璇

观石鼓书院总结 第2篇

我们能访问的,只有山川草木

只有山川,见过石鼓七贤

而沧浪之水的清浊

唯有草木知情

明月朗照“一郡佳处”的牌匾

来雁塔尖,数声鸣唳

古银杏叶影晃动

拂拭千年尘埃

寻访山门后的石鼓

即闻风声雨声读书声

邑人击缶而歌

列子御风而行

青天染绿了湘水余波

映在水面的白云

像一条条帆船

将落叶和书生,一一摆渡

杨惠芬,女,北京语言大学硕士毕业,现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

观石鼓书院总结 第3篇

羞于告诉别人,我这个年过半百的

衡阳人,此前竟然没有拜访过石鼓书院

今天有缘亲近,满心欢喜

我说,没错

是我心中一千次想象过的模样

我允许自己借助诗韵的曲径通幽

让灵魂与这一方千年文脉同频共振

就像蒸、湘、耒三水于此汇聚

然后浩浩向北

心中那面石鼓,早已雷动澜生

你握着我的手说

因了诗缘

我们兄弟得以在大观楼聚首

然后,又骄傲地向天南地北的诗人说

“我们都是衡阳人,衡阳人都是好人!”

诚哉斯言!没有人不信你的话

从朋友们满脸真诚和敬意

我就知道,他们读懂了这一方水土

读懂了这座书院的风骨节操

读懂了石鼓山,于沧海横流中

是怎样的立定乾坤!

刘起伦,国防科技大学校务部原副部长(正师级),大校军衔。2000年参加诗刊社第16届青春诗会,2016年参加第7届青春回眸诗会。

观石鼓书院总结 第4篇

石鼓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

白鹿书院、嵩阳书院、鹅湖书院……

一座书院,就是一口华夏文明的铜钟

钟声激越,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回荡

钟声里,寒窗学子如过江之鲫

走在赶赴秋闱或春闱的科举路上

千百年后,钟声一部分化为密林

覆盖着龙一样游动的山脉

一部分流淌成江河,在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河床中奔腾不息

钟声在天空开出七片菩提叶:爱、信仰

希望、宽容、善良、健康与好运

钟声为天下读书人筑起一道天然屏障

命令纷扰让路、喧嚣绕行

钟声里的金属,助民族与国家挺起脊梁

为小麦、大豆与稻谷镀上黄金

钟声里的月光,将纯洁、宁静、安详

与桂子的芬芳一起洒向人间

一条条通往诗与远方的道路

从钟声里淡入,影带一样在时代中播放

涂国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教学》月刊执行主编,文学创作二级。

观石鼓书院总结 第5篇

石鼓书院始创于唐代。元代陈淞年在《石鼓书院》诗中有云,“石鼓名山始自唐,天开此处读书堂。”早在书院创立之前,石鼓山就成为人们游览胜地和文人联聚场所。《三国志·蜀书》载,刘备牧荆州时,诸葛武侯以军师中郎将驻兵临蒸(衡阳的古称),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赋以供军实,相传诸葛亮当时就住在石鼓山上。诸葛亮病逝后,为缅怀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德行,衡人就在他住过的石鼓山上修建了武侯庙(祠)以供祀享,这座历史悠久的纪念祠堂从创建时起就成为人们凭吊和眺览的胜地。唐贞观初年,刺史宇方炫在石鼓山开“东岩”“西谿”为眺览名地;唐贞元初年,刺史齐映又在山的东麓修建了著名的合江亭;永贞元年,韩愈自阳山徙江陵,与刺史邹君会于合江亭上,留题古诗二十韵。自此,以合江亭为中心的石鼓名胜更因韩愈的留题而名扬天下,蜚声海内外;元和初年的邑秀才李宽中隐居石鼓山,辟寻真观为治学读书之所,招有志学者居观读书,共同切磋学问,并以山名院,曰“石鼓书院”,亦称“李宽中秀才书院”。时任刺吏吕温公暇之余“常往访之”,与山主(长)李宽中及诸生文咏唱和。石鼓书院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创建的书院,当时一大批读书人到此求学习艺。

宋代是石鼓书院全盛时期。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李宽中族裔李士真请于郡守,愿以私财,在李宽中办学旧址上对石鼓书院进行首次重建,“前为会讲堂,中列先圣殿,后建雁居祠,东西两厢设斋舍十数间,外建仰高楼与风雩亭,复修合江亭,形成讲学、藏书、供祀的规制,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这种学宫式的建筑布局在后来历代重修中被继承下来,同时被保留的还有书院的办学传统。石鼓书院虽属私人创办,但从它创办时起,就受到官府直至朝廷的重视和支持。史载,宋朝皇帝就曾两次给石鼓书院赐额,从而使得石鼓书院声名大振,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三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

元代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控制政策,书院官学化倾向越来越重。元朝末年,兵荒马乱,书院多遭破坏,后经50多年的沉寂,石鼓书院又得以修复,基本上恢复了宋时旧观。在其后的岁月里,书院规制大备,其讲学、藏书、祭祀等主要功能进一步完善,石鼓书院又再度兴盛起来。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当偏沅巡抚袁廓宇向朝廷请求修复石鼓书院时,朝廷准其所请,并由时任衡阳知县余天溥董其事。“中为武侯祠,前立大观楼,楼下为七贤祠,右为公署五楹,两庑各为书舍,规制略备。”这是清代最早恢复办学的一所书院。由于得到上自朝廷下至地方大小官吏的支持,石鼓办学重新兴盛起来,并成为湘南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