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中西方信仰总结(4篇)

admin
导读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μ在我国,2012年由国家_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把我国文化产业限定为“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其特性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作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供应

中西方信仰总结 第1篇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在我国,2012年由国家_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把我国文化产业限定为“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其特性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作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供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文化产业统计调查方法

(一)实行全面调查

对规模以上重点文化企业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由此可以了解江西省文化产业的大致真实情况。包括江西省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产业分布的结构特点,资源利用情况等。以此作为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不断改进并完善我省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并为相关产业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起指导作用。

(二)重点调查与推断统计相结合

由于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极其宽泛,结合的产业结构,对于模糊不明确的“边界”类型的企业应使用判断抽样与推算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各类别产业中的重点单位或典型代表进行调查统计,以此推断此类行业的大致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基于经济普查的数据,合理有效地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相关统计方法实现数据推算和预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检验分析,以确保其正确性与合理性。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具体的统计数据,对江西省文化产业的单位数量、整个行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运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此反映江西省文化产业的整体架构。另一方面依靠多元统计分析的评估方法,进行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横向对比以及行业内部不同指标之间纵向比较分析,得出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使用,通过对相关文化产业的实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合理地提出相关建议和假设,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并进行相关统计学上的修正,得到客观真实的统计结果并分析总结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三、实证分析――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根据经济普查数据的可获得和定量分析的原则,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构建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基于2012年139×139部门投入产出表,首先整合相关产业,将国民经济的139×139部门投入产出表整合成5×5部门投入产出表。然后运用相关性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进行解释分析。本文将这5个部门分别定义为:第一产业、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

(一)五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析

整理数据可得,2012年总产出为398565923万元,其中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占,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占,文化制造业占,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占,第一产业占。总增加值为129488783万元,其中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占,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占,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占,第一产业占,文化制造业占。以上数据反映,从总量方面分析可得文化制造业比文化流通及服务业总产出略高一点,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在增加值上较高于文化制造业,但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二)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按照直接消耗系数定义进行求解得到系数值。表一数据表明,江西省其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比较小,与产业内部的消耗相比,不同产业之间的消耗更低。这说明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相关作用不大,因此应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联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模式方面贡献出其应有的价值。

(三)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基于表一数据求解获得完全消耗系数表。观察表二可得,与其他的产业相比,文化品制造业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对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较高,分别为和。表明第二产业对我省文化产业的作用很大,文化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互相作用,共同提升。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消耗作用均不显著。这反映出其他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之间相关程度不显著。表明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较低。

(四)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分析

通过完全消耗系数矩阵求解可得里昂惕夫矩阵,进而获得五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表。分析可得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和文化制造业的感应力系数与影响力系数都大于社会平均值1,表明第二产业和文化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影响力系数的角度判断,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均高于社会平均值,并且文化产业两部门影响力系数和为,这反映出文化产业对于其他产业部门的促进作用大于社会平均水平,以及文化产业能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对感应力系数进行比较分析,文化制造业大于1,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小于1,只略高于第一产业。这两个产业感应度系数总和为,仅小于第二产业。由此表明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较大,对其他行业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知,江西省文化流通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落后于文化制造业,文化产业与其它行业的联系并不紧密,文化产业在全省的经济总量中占比率不高,表明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其绿色环保和高附加值的特点。这就要求江西省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地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将江西省的文化产业统计结果与其他省份做横向对比,发现优点与不足,相互学习,努力推动文化产业从制造业向流通业及服务业的转变,最大程度地挖掘其附加值,以更好更快地实现我省文化强省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戴钰. 湖南省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分析[J]. 产业经济. 2011(26)

中西方信仰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人口 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占全国的,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占全国的 ,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下降到2007年的,下降了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提高到2007年的,提高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提高到2007年的(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下降到2007年的,下降幅度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上升到2007年的,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处在~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_.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_.

[3] 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中西方信仰总结 第3篇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体系;世界文学史

1997年国家教育部进行学科调整,将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为二级学科后,许多学者和高校纷纷开始新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出现了好些优秀教材。但这一学科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体系的形成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其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如何适应文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改革,将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加以利用。二是如何通过极其有限的专业授课时数,让这门囊括了全球范围、知识信息量非常大的学科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首先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学科知识分解成不同层次进行教学。整体课程体系由三个学习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外国文学作品选”,以讲解外国文学经典为主。致力于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该课程适用于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新闻专业等基础课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第二阶段的“外国文学史”课程主要适用于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在大学高年级开设。这一阶段主要体现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启迪学生的专业兴趣,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第三阶段是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再开设专业选修课:如“比较文学”、“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东方文学专题研究”、“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略”等,专业选修课可根据学校师资特点和优势,灵活开设。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理性思维水平,进行一定的学术训练,在专业选修课中一般将“比较文学”作为必选课。因为虽然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必须运用比较的方法,但比较的方法并不等于比较文学课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课程,更偏重于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系统介绍,同时对比较文学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这三个阶段的课程讲授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各个不同,各有侧重,但有一个总体的目标,就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具备文化创新能力,为从事现代文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精神。

依据上述课程体系,我们需要打破过去将文学史和作品解读一锅烩的教学内容体系,重构上述三级课程体系中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外国文学史”。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外国文学教材越编越厚,所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对知识点的罗列愈来愈多。绝大多数评论,对教材的这种变化给予充分的肯定甚至高度的赞赏,以“既……又……”这样的句式来概括之,以示教材涉及知识的全面甚至无所不包。但笔者认为,这种趋势并不值得倡导,因为所有的教材都面临对知识信息的筛选问题,落实在课程的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学内容体系无论如何不可能囊括学科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必须通过一定的价值观为学科知识进行定位,确立在教学体系中有效的知识。而且,还须进一步对知识运用到教学中的“度、位、量”,进行提示说明,才能体现教学内容体系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性作用。

目前在“外国文学史”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经过教学改革实践,基本上在两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一是外国文学史中必须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知识组合;二是要破除过去教材编写和课堂讲授中的“西方中心论”,东、西方文学应该并举,同时得到重视。根据这些共识,现有的教材编写在知识内容的更新和东、西方文学结构体例上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大量引进了中、西方文学交流等“影响研究”方面的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仍然沿袭着两种基本教学模式:一是将东、西方文学分离,用大概2/3的时间讲授西方文学,用1/3的课时讲授东方文学,或者因课时的原因,干脆在必修课中省略东方文学,而将东方文学作为选修课。二是虽然同时讲授东西方文学,但东、西方文学实际上是互不相干的两张“皮”;或者将“世界文学史”讲成“中西比较文学”。

为避免上述两种模式的缺陷,已有学者呼吁:“应站在人类总体文学的高度,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比照,寻找在文学中蕴藉的人类文化本源,探讨世界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总体特征,描绘出人类总体文学的基本构架。”应当说,上述见解描绘出了学科建设的理想状态。但这些有益的见解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系中去呢?

笔者认为在外国文学课程讲授中,应该着重于整个世界文学总体发展的文学路径的描述,就像绘制文学地图一样,在各民族文学总体特征的比较、概括中,注重不同的文学形态的类型划分和对比,注重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对文学作品表现内容和方式的制约。通过深入研究,尽量廓清世界文化发展总体线索。不仅做到东、西方文学并举,更重要的是,以比较的方法,打通东西方文学的共时性联系和差异,以宏观的视野,引发学生对人类文学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因此,需要大胆调整世界文学史的分期,打破外国文学对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陈旧分类法,以崭新的理念和逻辑框架对外国文学知识元素进行重组和定位。在教学内容体系中,世界文学史分期不一定完全以社会形态和阶级属性线索作为标准,且宜粗不宜细。可以将东、西方文学放在同一时空中进行比较,把整个世界文学史参照历史分期划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文学、中古文学、近代文学(17――19世纪)、现代文学(20世纪文学)。对过去划分比较混乱的中古文学和近代文学大刀阔斧地进行重新整理、分类、合并。将中古东、西方文学的下限统一划在16世纪末。以便将中古时期的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放在同一时限下考察研究。将17世纪到19世纪东、西方文学统一合并为近代文学。这种划分, 目的是为了更连贯地理清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发生、发展与文化、文学发展进程之间的联系,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下,考察东、西方文学的总体规律。这样的教学内容体系避免了对外国文学支离破碎的讲授,让学生形成宏观文化视野,并对世界文学的演进过程作规律性的把握。

除了对世界文学史分期进行调整外,对每一时期中东、西方文学现象作共时性的比较考察。例如古代文学时期,我们不一定为了证明教学体系的博大厚重,就一定要从几大文明古国所有文化现象说起。可以直接从文学起源及最早的文学要样式入手,以口头文学的主要样式:神话、诗歌、戏剧发展过程为线索,在文学样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以东、西方文学都存在的典型样式进行比较研究,比如神话,我们可以将埃及、巴比伦、印度、希伯来、古希腊神话进行总体研究,既总结出各民族神话的共性,又寻求制约着不同体系的神话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同时从希伯宋文化与巴比伦文化之间

的血缘传承和变异中,比较巴比伦神话与希伯莱神话相似的基因以及变异,而史诗和戏剧,则同时以希腊史诗、戏剧和印度史诗、戏剧及其他民族早期史诗相比较,或以“平行研究”,或以“影响研究”来了解世界史诗文学存在的不同形态。这样的比较有利于打破“西方中心”论的思维定势。说明东、西方文学之间,并非是截然划分,互不相干的文学形态,而一开始就是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在处理史诗问题时,由于过去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体系都预设了古希腊史诗的标杆作用,一直以来,学者们费尽心机去阐释中国为什么缺乏史诗性作品。其实,站在世界文学这一整体的角度,这个问题也可以倒过来问,为什么西方缺乏中国那样的抒情性短诗?在诗歌起源、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东、西方民族特性的不同,出现了哪些典型的诗歌形态?在这样视角的提问下,就可以认定古希腊的叙事性史诗和中国的抒情性短诗分属于的不同典型的诗歌形态,而且各自成为自己民族文学的源泉。这样,中国的《诗经》和荷马史诗,就无所谓优劣,都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典范性。

这里涉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一学科疆界的新问题,即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中国文学作为比较对象和世界文学史的对象,是否应该进入该课程?如果要进入,应放在什么样的位置讲授?笔者的看法是:从世界文学总体发展格局中,对于世界文学多元存在和发展,中国文学对此起到过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在哪些方面具有典范性?如果关涉上述问题,中国文学现象就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如果与上述问题没有联系,则不必在世界文学的知识框架中涉及中国文学。不然就很可能就将世界文学史讲成了中、西比较文学。

另外,中古时期是世界格局变化最剧烈、最动荡的时期,也是文学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态变化最难以捉摸的时期。几乎所有的文学史,都将文艺复兴运动从中古时期分离出去, 自成一体,其依据是以社会性质和阶级属性,来强调人文主义文学作为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形成的划时代意义。但这样却完全割裂了宗教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将西方从宗教改革运动中滋生的人文主义文学的演化过程,分离成静态孤立的现象。这样便无法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讲清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领域的密切关系,也割裂了一些文学类型之间的有机联系,如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共同的基督教色彩。事实上,基督教文化内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信仰与理性、神性与人性之间此起彼落的矛盾张力。西方人文主义文学的兴起,不应视做完全是与宗教文学的对立,而是基督教文学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人文主义文学对“人性”的大力张扬,实际上也是在基督教信仰的笼罩下展开的。从这一角度,我们就能顺理成章地阐释《神曲》作为基督教文学的经典之作的价值意义,而不会有“落后的基督教因素和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矛盾对立”之迷惑。因此不宜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为不同质的文学,硬性划分出去。

一般的文学史还将中古东方文学延续至19世纪,给人的印象是东方文学辉煌一段时期后,就进入漫漫的落后时期。由于中古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在时间划分上的不一致,就无法在一个时空的横向比较中,把握其世界文学的基本格局和总体特征。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整个东方文学从14世纪到18世纪几乎完全缺席、失语,形成教学和研究的空白。因此,将东、西方文学的下限统一到16世纪之后,有利于在世界整体格局中把握其内在联系。

应当说,在中古时期,世界三大宗教先后确立、发展和扩张,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与政治形成或者是政教合一、或者是政教分离的紧密关系。东、西方的主要地区,以三大宗教为纽带,大致形成了三大文化圈。因此,当时东、西方文学中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呈现出深厚的宗教色彩,这是中古世界文学的总体特色之一。

同时,随着三大宗教的发展和扩张,在三大文化圈之间,形成剧烈的冲撞,特别是基督教和_教之间,更是战争不断,基督教文化圈的扩张带来东、西方文学剧烈的震荡,在此过程中,基督教世界虽然多次进行,以武力征服了东方,给东方人民巨大的灾难,但东方文化反过来给西方文化以极大的刺激。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其实包含着大量的东方因素。碰撞过程中的交融也就包含着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的过程。不同文化圈的东、西方文学交流与影响也前所未有地处于活跃状态。相同的文化圈内,不同民族文学的影响、交融也同样如此。如在佛教文化圈内,虽然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步衰落,但它播散到亚洲各民族之后,与本土文化融合,又产生变异。从这个角度认识当时的很多具体作品,我们也许可以重新发掘《堂吉诃德》、《源式物语》、《一千零一夜》、《西游记》这些作为世界经典著作的跨文化价值。因此,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具有先导性质,而且在彼此的渗透、融合中,促使西方文学从内容到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中古世界文学的总体特色之二。

17世纪之后,西方基督教文学中理性与情感因素,越出宗教藩篱,轮番主宰文坛,成为近代社会主导性趋势,也成为文学的主旋律。这一趋势在历经18世纪之后,在19世纪达到了高峰,之后的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又有一次大回旋和反拨。在此运动过程中,宗教的躯壳褪尽脱落了,但基督教信仰中“神秘”和“爱”却一直融铸成西方文化之魂,成为文学表现的最高境界。

近代文学时期,可以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不以国别文学为主要线索,而从文化圈理论入手,找到这一阶段文学史构架的基本思路。文化圈的碰撞,不仅是中古时期的文化特征,也是近现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文化特征。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政治、军事、扩张,以西方传教士为先头队伍的西学东渐形成强大的文化扩张态势。大量珍贵的文物和文献资料通过各种途径流到了西方,许多实用技术也被西方吸收运用。凭借殖民扩张的强势,西方文学确实前所未有地影响了东方文学。但即便如此,东方和西方的关系也并非仅仅是冲击与回应模式。“东学西渐”的状况仍大量存在。东方文学作为与西方文学形态迥异的独特类型,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我们承认西方文学在表现人的本能欲望和心理深度方面,有东方文学无法企及的先天优势,那么,东方文学在意蕴、哲思表现方面,在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方面、与西方文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泰戈尔、纪伯伦、曹雪芹、川端康成等人的创作,从世界艺术水准和体现东方美学的最高境界而言,并不亚于托尔斯泰、乔依斯、爱略特等文学大师的创造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如何重点选择联结东、西文学的典型个案,将能够联结东、西方文学的重大文学现象和重要作家作为教学重点,是有效整合东、西方文学的关键,比如日本文学在西方文学和亚洲文学中发挥的“桥梁”作用。还有在传统和现代剧烈冲突中探索前进的阿拉伯地区文学。

中西方信仰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结果;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B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建设的的延续,是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和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则是其关键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又会给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资本,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缩小农村同城市的收入差距,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2000-2012年江西省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江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理论支持。

一、模型变量指标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说明

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作为因变量,核算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方法比较多,综合考虑决定采用陆学艺的计算方法,即:城镇从业人数-城镇职工人数=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农业就业人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两者之和即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1]。

学者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实证研究很多,但都是各自根据自己的需要做相关区域或某个方面的研究,选取的指标因素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以往文献的阅读与分析,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以下7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

农民收入,这个因素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和物质基础,本文以江西省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来代表农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这个因素反映的江西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大量文献均证实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经济增长[2],本文以江西省GDP来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本文以江西省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率来衡量城镇化的水平;文化水平,该因素综合反映了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和就业能力,本文采用江西省大专以上人口数量占6岁以上人口的比率来衡量文化水平;城镇失业率,有研究表明,城镇失业率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致使转移空间变小[3]。城乡消费支出比率是用来衡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引起的直接价格成本变动的具体指标,由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而得[4];人口自然增长率,该因素反映的是农村和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较快的人口增长率会使就业空间变小。

(二)数据来源

本模型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2000-2012年,并根据需要做了相应的整理和核算而形成最终的数据。

二、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一)模型建立

以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为因变量,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江西省GDP等7个变量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μ

其中,Y代表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X1代表农民收入,X2代表地区生产总值,X3代表城镇化水平,X4代表文化水平,X5代表城镇失业率,X6代表城乡消费支出比率,X7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μ为随机干扰项。

本文利用,选择最小二乘估计法(OLS)对以上所有变量做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二)模型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从表1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R2=,修正的可决系数为R2=,接近于1,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检验:针对H0:β1=β2=β3=β4=β5=β6=β7=0,给定显著性水平α=,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7和n-k=5的临界值F(7,5)=。由表1得到F=,F=;Fα(7,5)=,应拒绝原假设H0:β1=β2=β3=β4=β5=β6=β7=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农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等7个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有显著影响。

检验:分别针对H0:βj=0(j=0,1,2,3,4,5,6,7),给定显著性水平α=,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5临界值tα/2(n-k)=。由表1中数据可得,与■1、■2、■3、■4、■5、■6、■7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其中,■4、■6、■7对应统计量的绝对值小于,说明文化水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影响不显著,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应统计量的绝对值和比较接近,在模型修正时可尝试放入,文化水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则应该剔除。

(三)模型修正

将t检验后的文化水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剔除后,再以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为因变量,农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城镇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自变量采用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修正后的线性模型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

其中,Y代表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X1代表农民收入,X2代表地区生产总值,X3代表城镇化水平,X4代表城镇失业率,X5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μ为随机干扰项。新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修正后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2得出,修正后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度很好;在5%的显著水平下,方程的F检验显著,且每个变量的t值都通过了t检验。

模型结果说明,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每增加1元,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就会减少万人,这是因为农民收入不仅包括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还包括在本地劳动、家庭经营等方面的收入,而这方面的收入增加,会减少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提高农村内部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地区生产总值和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呈正相关关系,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会增加万人;城镇化水平与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就会增加万人,这充分说明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促进作用;城镇失业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就会减少万人,充分说明城镇失业率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会产生挤出效应,致使转移的空间变小;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就减少万人,较快的人口增长会使就业空间变小,城市能提给农村劳动力的岗位也会减少,会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抑制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从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因素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很大的影响,在农村本地收入高,外出就业的人员就会减少,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良好时,也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其次,城镇化发展也会加快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后,城镇失业率与人口增长率的提升都会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负的作用。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文在促进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城镇中所面临一系列问题也会凸显出来,如容纳空间不足、就业岗位供应不足等。所以,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村的过程中,江西省也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转移空间。第二,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2013年末,江西省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同期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为。这是因为江西省工业化起步较晚,产业结构长期以以农业为主,城镇化发展滞后其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低。所以,江西省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促使农村劳动力有序的向城市转移,是江西经济稳步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三,降低城镇失业率,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模型分析的结果说明,城镇失业率的增加会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抑制作用,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江西省的城镇失业率。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