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思念弟弟的一首诗

admin
导读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全国大部分陷入兵荒马乱之中,杜甫和他的几个弟弟在动乱中失散,这首诗就是写在这个时期。《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戍鼓断人行,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全国大部分陷入兵荒马乱之中,杜甫和他的几个弟弟在动乱中失散,这首诗就是写在这个时期。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代杜甫思念弟弟的一首诗,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在一个清冷的夜晚,耳畔传来了单调的更鼓声,不由的让人的心绪也变得单调,沉闷了。一个孤单的满怀愁绪的诗人,这时候正在月夜下独坐,头脑一片空白。突然响起的更鼓声刹那间惊醒了他,突然,他感到一丝的清冷,猛然的意识到,又到了中秋时节了。这里路上连一个行人都没有,偌大的天地似乎只有诗人孤单的呼吸着这寂寞的空气。不!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秋雁呢!听,那不是它们欢快的鸣叫吗?可再仔细一听,诗人倍感孤寂了!哪是一只失群的孤雁在凄楚地鸣叫,一声声,都敲打在了诗人本已孤寂的心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冷漠与凄凉的氛围就更容易勾起旅人的思乡之情。白露的夜晚,清露茫茫,一轮明月,朗照天空。清露更加增添了寒意,朗照的明月却显出几分“朦胧”。明明是同样的清辉洒落,可诗人却偏偏觉得还是故乡的明月更加皎洁!是什么让诗人产生了这种错觉呢?恐怕是诗人那一颗孤寂的心吧!

唐代杜甫思念弟弟的一首诗,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仰望这轮明月,诗人开始想家了!可是,在这看似无尽的战乱中,家园早已无存!那就思念“我”那故乡的亲人吧!可却早已失去了他们的音讯。诗人的一腔愁绪无处诉说已悲慨到无以复加的境地!

唐代杜甫思念弟弟的一首诗,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人作的最后一丝幻想,“我”寄一封家书试试吧,或许他们正在我们曾经居住过的某处,焦急的等待“我”的消息呢!但诗人毕竟又又是现实的,转念间,他又绝望了,和平时期尚且常常寄书不至,何况现在这种战乱期间呢!

唐代杜甫思念弟弟的一首诗,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