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琵琶行表演总结(共12篇)

admin
导读 Please show us how to do that. 请演示给我们如何去做。23、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指详细地说)答案:B. make后接不带to 的动词不定式,当其用于被动时,to 不可省略。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1篇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 高考复习(人教版高三)

二、古今异义(必修1~5)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1、   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今: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                 (古:礼物。今:货币)物

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

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今:拿着)

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5、婚姻: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6、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今义:略)

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      ( 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肴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3、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指详细地说)

必修二《离骚》

24、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义:指衣服。)

25、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指荒唐。今义: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26、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指不得志。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7、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指随水流而消逝。今义: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或祖国。)

28、固然: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指本来就是这样。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孔雀东南飞》

29、自由: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自由自在 。)

30、要:虽与府吏要。             (古义:约。今义:需要。)

31、可怜: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 同情人家。 )

32、适:适得府君书。            (古义:刚才。 今义:适合。 )

33、却:却与小姑别。             (古义:回头。今义:转折连词。)

34、千万:千万不复全。          (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35、扶持:好自相扶将。         (古义:扶持 今义:/)

36、何意:何意出此言。         (古义:料想。 今义:心意。)

37、劳劳:举手长劳劳。          (古义:怅惘若失)

38、奄奄:奄奄黄昏后。         ( 古义:暗沉沉的。 今义:气息将绝。)

39、逢迎: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 )

40、交通:叶叶相交通。       (古义: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41、下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古义:从座位上起来。今义:离开床)(床:古指一种坐具)

4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古义:多多劝告。今义:谢谢。 )

43、白:便可白公姥。                   (古义:告诉 。今义:一种颜色。)

44、谴:为仲卿母所谴。     (古义: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今义:派遣)

45、否泰:否泰如天地。     (古义:坏运气和好运气 。今义:否定;平安,安定。)

46、渠:渠会永无缘。       (古义:他 。今义:人工开凿的河道。)

《兰亭集序》

47、次: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

48、向:向之所欣(古:过去,从前;今: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赤 壁 赋》

49、斗牛: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50、白露:白露横江。     (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

51、茫然:凌万顷之茫然。      (古:旷远的样子。  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游褒禅山记》

52、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

53、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nbs; 今义:很,十分。)

54、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古义:到; 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55、于是:于是余有叹焉。( 古:“于”,介词“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 今:合用为连词。)

56、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必修三《琵琶行(并序)》

57、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古义:贬官,降职 。今义:方向,和右相对)

58、明年: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相对的)第二年,这元和十一年。今:今年后第二年)

59、因为:因为长句。

(古义:因此创作。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长句:古指七言诗。)

60、颜色: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神态、脸色、姿容。今义:色彩。)

61、老大: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龄大。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62、向前:凄凄不是向前声。              (古义:从前,刚才。今义:往前。)

63、当心: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义:在……中心。今义:小心,留神;胸部的正中,泛指正中间。)

64、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冲出来。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65、整顿: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今义: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

66、去来:去来江口守空船。       (古义:去了以后 。 今义:去和来。)

《寡人之于国也》

67、凶: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68、河内:移其粟于河内。          (古义:黄河以内 。今义:河道内。)

69、加: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副词,更 。今义:动词,增加。)

70、走: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跑,逃跑;今义:行 。)

71、养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72、然而:然而不王者。  (古义:“然”这样,“而”却,但是。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73、填:填然鼓之。               (古义:拟声词,模拟鼓声 。今义:动词,增加。)

《劝学》

74、金: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指黄金。)

75、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今:探亲;)

76、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的学问 。今义:指知识、学识的渊博。)

77、假: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与“真”相对。)

78、爪牙:蚓无爪牙之利

(古:爪子和牙齿,或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 。今:指坏人的党羽、帮凶。)

79、以为: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80、疾:声非加疾也。             (古义:快 。今义:病。)

81、跪: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腿 。今义:指跪下。)

82、用心:用心一也 。     (古义:因为心思。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安置,安身;今义:某人某事物上。)

84、江河: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先秦时专指“长江”“黄河” 。今义:泛指江河。)

《过秦论》

8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86、赢:赢粮而景从。                 (古义:担负,背负。   今义:胜或获得。)

87、以为: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 。   今义:认为。)

88、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吝惜 。   今义:喜欢,爱护。)

89、以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致 。今义: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后果。)

90、于是:于是六国之士,           (古义:在这时。 今:表承接,用在后面分句前。)

《师说》

91、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92、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93、不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

94、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95、从: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而且   今: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96、众人:今之众人   。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97、小学: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98、拜:拜为上卿                    (古义:授予官职)

99、寿: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古义:向人敬酒或献礼。  今义:寿命,岁数等。)

100、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近亲及姻亲,内亲外戚。今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成员。)

101、指示:请指示王(古:指给……看。今: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102、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走。)

103、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到处说。今义:国家宣传的事。

104、布衣:布衣之交。(古义:平民。今义:布衣服。)

105、左右:左右欲刃相如。(古义:左右的侍从。今义:方位名词。)

106、鄙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     (古义:目光短浅。今义:卑微。)

107、约束: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名词,约定、契约。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08、不肖:臣等不肖,请辞去。            (古义:不才。  今义:品行不好。)

109、宾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古义:门客。  今义:客人。)

《苏武传》

110、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111、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112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113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114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115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16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17、操持:卧起操持。  (古义:同义复词,拿着。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筹办。)

118、货物: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礼品。  今义:出售的物品。)

119、实在: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20、从容: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121、因此:欲因此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连词,结果。)

122、女弟: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和妹妹。)

《张衡传》

123、俗人:不好交接俗人。       (古义:追求功名和富贵的人。  今义:庸俗的人。)

124、周密: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125、激扬:振声激扬。

(古义:清脆响亮。今义:激浊扬清;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起来。)

126、因此:伺者因此觉知。         (古义:凭借这个。今义:因果关系连词,结果。)

127、下车:衡下车。               (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走下车。)

128、学者: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古义:有学问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129、征夫:问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130、人事:尝从人事,          (古:做官。  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131、幼稚: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年纪小或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32、情话: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话。)

133、追: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

《滕王阁序》

134、宰: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古义:县令    今义:动词,宰杀)

135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古义:在    今义:维护,维持)

136悲: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137、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贫穷,少钱)

138、赊: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古义:远    今义:赊欠等)

139、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古义:这    今义:常作判断词)

140、再: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141、逢迎: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145、上路:俨骖  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路。今义:动身。)

146、介:一介书生                 (古:个。 今:介绍,介于)

147、学士:孟学士之词宗           (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148、数:识盈虚之有数             (古:定数  今:数量)

149、彩:彩彻区明                 (古:日光今:彩色)

150、秋:序属三秋                 (古:秋季的第三个月今:三个秋季)

151、猖狂:阮籍猖狂               (古:狂放,不拘礼法;今:肆无忌惮)

152、见机:君子见机               (古:看见细微的征兆。今:看机会看形势

《逍遥游》

15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154、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155、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156、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

157、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158、海运: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动。今义:海洋运输。)

159、虽然: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用于上句开头,承认甲为事实,但乙并不因甲事而成立 。)

160、生物: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天空飘浮的生物或云气、尘埃等。今:动、植物、微生物等。)

161.之二虫又何知                 (古:泛指动物。   今:虫子。)

162.野马也,尘埃也              (古:流动的雾气。今:野生之马。)

163.蟪蛄不知春秋            (古:四季。今: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

164.我决起而飞              (古:快速的样子   今:决定)

165.枪榆枋而止              (古:触,碰    今:枪械)

166.适莽苍者               (古:往     今:刚好)

167.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      (古:旋风   今:羊的角)

168.行比一乡                (古:合     今:比较)

《陈情表》

169、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170、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17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报答  今: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17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

17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古:申诉,诉说  今: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17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

175、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    今义:很快地跑)

176、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177、星火:急于星火。           (古: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指微小的光。)

178、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受害人向法院告发。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179、寻:寻蒙国恩。           (古义:不久。 今义:寻找。)

180、除:除宦洗马。             (古义:授予官职。  今义:去掉,不计算在内。)

181、婴:刘夙婴疾病。           (古义:绕。 今义:婴儿。)

182.晚有儿息                     (古:子    今:气息;停止)

18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拳拳。今:少;不重要)

184.人命危浅                    (古:不长。今:和深相对)

185.日薄西山                    (古:迫近   今:轻微,少)

18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停止   今:没有用的)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2篇

古诗文文言现象总结之词类活用

在文言诗文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诗文的词类活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文文言现象总结。常见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文言诗文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例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情况:

(1)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假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凭借船桨的人,并不会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2)只有动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

(3)只有动词能带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沛公在霸上驻扎军队。

(4)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登记官吏、百姓,封闭财物仓库。

(5)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如果是副词作状语和名词连用,则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如:秦师遂东。 —— 就向东出发了

(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如平原三月开花的,到深山中就得在四月开花。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按一般语法习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修饰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再如: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项伯)平日善待留侯张良。

三、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再说明: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作状语直接修饰谓语动词的,而文言诗文里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表时间、处所以外的其他名词,也能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比喻性的,可译为“像……一样”。 如:(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项伯)常常用身子像鸟张开翅膀那样遮蔽沛公。再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天下的人像云彩那样地汇集,像回声那样地应和,扛着粮食,像影子紧随形体那样跟从着。

(2)表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把……当作……来怎么样”,“像对待……那样如何”。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您替我把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

(3)表动作使用的工具、处所、方式等。翻译时可补出适当的介词或动词。

如: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沛公已经离去,从小路回到军营中,工作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文文言现象总结》。再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终于在朝堂上召见相如。

以上例句都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翻译时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介词“在”、“到”、“由”等,使之变成介词结构。

(4)方位名词作状语

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泉水。

(5)时间名词作状语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项伯就在夜里骑马飞跑到沛公的军营。再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致走向灭亡。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大概这个洞越往里去,能来到这里的人就越少。

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一般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如: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讨伐无道的昏君。 再如: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醒晋文之事》)——尊敬我的老人,从而推及别人的老人。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让)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常见的使动用法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诗文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一般而言可判断为活用作使动。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项伯曾经杀了人,(按罪当死),我使他活下来。再如: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终于在朝堂上召见了蔺相如,;礼节完毕后让他回了赵国。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足以荣汝身。如:①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再如:②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诸侯会聚订立盟约,从而图谋使秦国的力量弱下来。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从语义上看,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与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略有不同,它是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六、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认为)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常见的意动用法可分为以下两类: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是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它后面的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如: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平常人都觉得这样是羞耻的。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巫师、乐师和各种工匠,不认为互相学习是可耻的。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词,把后面的词语当作宾语,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如: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县里的人觉得他(仲永)很奇特,渐渐地把他父亲当作宾客。②吾从而师之。(《师说》)——我跟从(他),以他为老师。③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我和您在江上打鱼,在沙洲上砍柴,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3篇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选自《白氏长庆集》。

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年(816年)。

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

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创作背景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

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

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4篇

古今异义词

1.行李之往来(行李,阙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掌管事务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7.今急而求子。(今,古义:如今。今义:今天)

8.且贰于楚也(贰,古义:动词,从属二主。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

敢以(之)烦执事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晋)许君焦、瑕

阙秦以利(于)晋

2.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5篇

〔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

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2〕回灯:移灯。

重:再。〔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

〔4〕掩抑:掩蔽,遏抑。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

嘈嘈:沉重 舒长。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

当心 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_。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1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击节:打拍子。〔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形容流泪。〔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24〕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1、湓(pén)2、铮(zhēng)3、贾(gǔ)4、悯(mǐn)5、徙(xǐ)6、谪(zhé)7、荻(dí)8、幽咽(yè)9、虾蟆(há ma)10、绡(xiāo)11、钿(tián)12、篦(bì)13、春江花朝(zhāo)14、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译文】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_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

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

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

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

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幺》,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子,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像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

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弹罢曲子,曾赢得曲师的赞扬,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

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

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同属的姐妹嫁给了*人,老鸨辞别了人世,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

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留下我在江口,独守这空荡荡的船仓,绕船的月光白得象霜,江水也那么寒凉。

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满脸泪水,哭醒来更加悲。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6篇

1第三人称复数后动词不加s

不加,第三人称复数作主语,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即原形,不能加S。

his mother often feeds food to him and carries him in her arms。

他妈妈经常喂他食物,抱着他。

2什么是第三人称单数

第三人称单数是英语中的一种语法,也称“三单”或“单三”,用于一般现在时的句子,当动词在第三人称后时:

1.一般情况+s,如run-runs;get-gets。

2.以s、x、ch、sh和o结尾,+es,如pass-passes;fix-fixes;watch-watches;teach-teaches;wash-washes;go-goes;do-does。

3.以辅音字母+y结尾,变y为i+es,如study-studies;fly-flies。

4.特殊情况,不规则,如have-has。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7篇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大全 教学总结

学习对象:对文言实词虚词缺乏知识归纳总结的初高中衔接学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字“之”在古代及现代日常生活的运用;

2、掌握“之”字在初高中文言文的用法;

3、学会通过归纳总结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汉字的演变引出对“之”字有古至今意义及用法的变化。

二、“之”字意义的演变

《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草过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三、文言文 之的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所以在学习中要学会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高中知识: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高中知识:

行不知所之。--《庄子》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高中: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高中: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高中:1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高中: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_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江上行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8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之虚词“若”的归纳

(一)动词。

1、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及”、“比得上”,——《战国策齐策》;“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④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4、表并列,译为“和”、“与”。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车后若干递送夫。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9篇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挖掘

(1)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

在那个旧时代,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时代推移,最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执着不变的。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

(2)真爱与感恩——《大堰河——我的保姆》

(3)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

(4)学识与胸怀—— 《记梁任公 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任公先生以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后人。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有学识者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人如坐春风;也如黄钟大吕,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增长你的见识,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提高你的人生境界。学识与胸怀往往是孪生姐妹,学识会开阔你的视野和胸怀,让你纵观古今,放眼中外,以天下为己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做一个博览群书、修养身心的人吧!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学识与胸怀;读书与爱国;学识的魅力;谈自身修养。

(5)忘记与铭记——《短新闻两篇》

随着不列颠的永远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然而洗刷不去的永远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在另一个国度也同样上演着。_在西欧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惨剧。走进奥斯维辛,我们会用明亮的双眸审视_德国的“杰作”,用善感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碰触的历史。历史告诉我们:该忘记的一定要忘记,不该忘记的要铭记在心。

(6)弱势与_——《包身工》

60年前,在上海,有一群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女孩被人骗到上海日本纱厂当女工,从此阳光永远和她们绝缘,陪伴她们的是无尽的黑夜与屈辱。到了现代社会,虽然包身工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同样的管理工人的手段还在个别地方零星存在着。我们常常用“现代包身工”来指代这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工人。生活总是这样,总有一些污秽妨碍我们对鲜花的赞美。大家不必灰心失望,只要正义在我心,生活将永远阳光灿烂。

(7)逆境中的坚持——《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三朝为宫,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国家的危急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辉煌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

亦可从“人生的智慧”角度运用此素材:

有智慧的人,是成功的人。他虽然也会遇到困难和矛盾,但是他可以利用智慧化解矛盾。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我们的追求和向往。智慧的人不是孤单的,是需要互助的。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各自还只有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智慧,我给你一个智慧,我们彼此就赢得了双倍的智慧。班固曰:“智者,智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世,见微者也。”意思是所谓智慧就是知道一切,对听到的事有独到见解,能从一件小事推知大的道理。曾国藩说:“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变成愚诈。”意思是说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因为有了智慧没有翅膀的人类飞得更高。

(8)忠义的力量——《荆轲刺秦王》

何谓忠义?忠就是对自己上级的真诚,忠心就是对自己的主子忠心。古代比如对皇帝是叫忠心,因为皇帝是天下共主。现在比如说对国家、对自己公司都叫忠心。岳飞的“还我山河”是一种忠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忠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是一种忠义。陆游说:“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忠义”是个好东西,也脆弱于它是个好东西——它像凯歌一样振奋人心,可以激发出人心底的力量,这力量可以抗击一切东西。所以这最单纯、最原始、最“直”的忠义如果遇到迂回的利用就是残忍,就是消亡……

亦可从“义”“勇”“责任”等角度运用此素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大义凛然,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这则素材可用于“生命的价值”“正义”“勇气”“顺应潮流”“责任”等相关的作文中,由于材料感情强烈,运用时既可正面赞颂荆轲的“义”“勇”,也可以论证人应顺应历史的潮流,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等。

(9)性格的重要性——《鸿门宴》

培根说:“性格决定命运。”何为性格?它是指在一定遗传基础上形成人们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命运是人类社会终极关注的问题,刘邦、项羽的两种极端性格,决定了成功和悲惨的两种不同命运。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由于铁骨秉直而落了冤死的结局时,又有多少丧失骨格的人曲意奉迎而鸡犬升天!历史给了“性格决定命运”以最好的诠释。命运是人类社会终极关注的问题,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改造我们的性格就是改造命运。人类的历史和社会发展都告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传说是虚幻的,生活是真实的,真实的生活需要切实的努力。

高中语文备考知识点:古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赤壁赋》重点句翻译: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自由漂流,越过茫茫的江面。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文:(这声音)能使深谷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住的地方吗?

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豪杰,但如今在哪里呢?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译文: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

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译文: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像那样(不断地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

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东西)。

《屈原列传〉〉重点句翻译: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译文:(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治乱的道理明晓,对外交辞令娴熟。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力不明,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眼睛,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译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4、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译文:秦惠王把这件事当作了忧患,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文: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事物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远。

6、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洁净的身体,去受浑浊脏物的污染呢?

7、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文辞,但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滕王阁序〉〉重点句翻译: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译文:雄伟的州城,象雾一样涌起,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飞驰。

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译文:文词宗主(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

的(辞采)气势像蛟龙腾空,凤了凰起舞;紫电和青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译文:使贾谊遭受委屈,贬到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年纪虽然老了,但应当更有志气,哪里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放弃自己远大崇高的志向。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山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才得以建成。

2.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金玉珍宝),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便把宝鼎当作铁锅,把宝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之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从骊山的北面建起,并向西曲折延伸,一直通到咸阳。

7.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长廊像腰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没有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9.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味。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理解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充,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晒干枯,(木)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的缘故

《游褒禅山记〉〉重点句翻译:

1.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筑室居住在它的山脚下,死后又葬在那里;因此它后来命名叫“褒禅“。

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是因为它是在华山南面而命名它的。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出洞以后,于是就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5、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于是我对这种情况有感叹。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本、虫鱼、鸟兽的观察常常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亦且广泛的缘故。

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7、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8、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尽了我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9、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的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陈情表重点句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我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4.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我全部用表章上报,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5.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过分承蒙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6.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因此我诚挚的内心实在是不忍废弃奉养祖母而远行。

7.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8.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各位愉快!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10篇

动词不定式

1 不定式作宾语

1) 动词+ 不定式

afford, aim, appear, agree, arrange, ask, be, decide, bother, care, choose, come, dare, demand, desire, determine, expect, elect, endeavor, hope, fail, happen, help, hesitate, learn, long, mean, manage, offer, ought, plan, prepare, pretend, promise, refuse, seem, tend, wait, wish, undertake

The driver failed to see the other car in time. 司机没能及时看见另一辆车。

I happen to know the answer to your question. 我碰巧知道你那道问题的答案。

2) 动词+不定式;动词+宾语+不定式

ask, beg, choose, expect, hate, help intend like, love, need prefer, prepare, promise, want, wish

I like to keep everything tidy. 我喜欢每件东西都保持整洁。

I like you to keep everything tidy. 我喜欢你使每件东西都保持整洁。

I want to speak to Tom. 我想和汤姆谈话。

I want you to speak to Tom. 我想让你和汤姆谈话。

3) 动词+疑问词+ to

decide, know, consider forget, learn, remember, show, understand, see, wonder, hear, find out, explain, tell

Please show us how to do that. 请演示给我们如何去做。

There are so many kinds of tape-recorders on sale that I can't make up my mind which to buy.有这么多的录音机,我都拿不定主意买哪一种。

疑问词带不定式在句中作成分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如:The question is how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问题是怎样把它付诸实施。

2. 不定式作补语

1) 动词+宾语+不定式(to do)

advise, allow, appoint, believe, cause, challenge, command, compel, consider, declare, drive, enable, encourage, find, forbid, force, guess, hire, imagine, impel, induce, inform, instruct, invite, judge, know, like, order, permit, persuade, remind, report, request, require, select, send, state, suppose, tell, think, train, trust, understand, urge, warn

will not allow us to play on the street. 父亲不让我们在街上玩耍。

believe him to be guilty. 我们相信他是有罪的。

Find 的特殊用法

Find 后可用分词做宾补,或先加形式宾语,再加形容词,最后加带to 的动词不定式。find后也可带一个从句。此类动词还有get,have。

I found him lying on the ground.

I found it important to learn.

I found that to learn English is important.

典型例题

The next morning she found the man ___ in bed,dead.

A. lying B. lie C. lay D. laying

答案:的宾语后面,用分词或分词短语,起宾语补足语作用。现在分词表达主动,也表达正在进行,过去分词表达被动。

2) to + be 的不定式结构,作补语的动词。

acknowledge, believe, consider, think, declare(声称), discover, fancy(设想), feel, find, guess, judge, imagine, know, prove, see(理解), show, suppose, take(以为), understand

We consider Tom to be one of the best students in our class. 我们认为汤姆是班上最好的学生之一。

典型例题

Charles Babbag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___ the first computer.

A. to invent B. inventing C. to have invented D. having invented

答案:A. 由consider to do sth. 排除B、D。. 此句只说明发明这一个事实,不定式后用原形即可。而C为现在完成时,发明为点动词一般不用完成时,且此处也不强调对现在的影响,因此不选C。

3) to be +形容词

seem, appear, be said, be supposed, be believed, be thought, be known, be reported, hope, wish, desire, want, plan, expect, mean

The book is believed to be uninteresting. 人们认为这本书没什么意思。

4) there be+不定式

believe, expect, intend, like, love, mean, prefer, want, wish, undrstand

We didn't expect there to be so many people there. 我们没料到会有那么多人在哪里。 注意

有些动词需用as 短语做补语,如regard, think believe, take, consider.

We regard Tom as our best teacher. 我们认为汤姆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Mary took him as her father . 玛丽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

3. 不定式作主语

1) It's easy (for me) to do that. 我做这事太容易了。

easy, difficult, hard, important, possible, impossible, comfortable, necessary, better; the first, the next, the last, the best, too much, too little, not enough

It's so nice to hear your voice. 听到你的声音真高兴。

It's necessary for you to lock the car when you do not use it. 当你不用车的时候,锁车是有必要的。

2)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us. 他帮助我们,他真好。

kind, nice, stupid, rude, clever, foolish, thoughtful, thoughtless, brave, considerate(考虑周到的), silly, selfish(自私的)

It was silly of us to believe him. 我们真愚蠢,竟然相信了他。

It seemed selfish of him not to give them anything. 他不给他们任何东西,这显得太自私了。 注意

1) 其他系动词如,look,appear等也可用于此句型

2) 不定式作为句子成分时,动词用单数形式。

3) 当不定式作主语的句子中又有一个不定式作表语时,不能用It is? to?的句型

(对)To see is to believe. 百闻不如一见。(错)It is to believe to see.

It's for sb.和 It's of sb.

1) for sb. 常用于表示事物的特征特点,表示客观形式的形容词,如easy, hard, difficult, interesting, impossible等:

It's very hard for him to study two languages. 对他来说学两门外语是很难的。

2) of sb的句型一般用表示人物的性格,品德,表示主观感情或态度的形容词,如good, kind, nice, clever, foolish, right。

It's very nice of you to help me. 你来帮助我,你真是太好了。

for 与of 的辨别方法

用介词后面的代词作主语,用介词前边的形容词作表语,造个句子。如果道理上通顺用of,不通则用for。如:You are nice. (通顺,所以应用of)。He is hard. (人是困难的,不通,因此应用for。)

4. 不定式作表语

不定式可放在be动词后面,形成表语。例如:

My work is to clean the room every day.

His dream is to be a doctor.

5. 不定式作定语

不定式做定语通常要放在被修饰的词后。例如: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So he made some candles to give light.

6. 不定式作状语

1) 目的状语

To? only to (仅仅为了), in order to, so as to, so(such)? as to? (如此??以便??) He ran so fast as to catch the first bus. 他飞快地跑以便赶上第一班车。

I come here only to say good-bye to you. 我来仅仅是向你告别。

2) 作结果状语,表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要放在句子后面。

What have I said to make you angry.

He searched the room only to find nothing.

3) 表原因

I'm glad to see you.

典型例题

The chair looks rather hard, but in fact it is very comfortable to ___.

A. sit B. sit on C. be seat D. be sat on

答案:B. 如果不定式为不及物动词,其后应有必要的介词。当动词与介词连用时,常位于”形容词+动词不定式“结构的末尾。

用作介词的to

to 有两种用法:一为不定式+动词原形; 一为介词+名词/动名词, to 在下面的用法中是第二种,即to+ 名词/动名词:admit to承认,confess to承认,be accustomed to习惯于,be used to习惯于,stick to 坚持,turn to开始,着手于,devote oneself to 献身于,be devoted to 致力于, look forward to 盼望,pay attention to

省to 的动词不定式

1) 情态动词 ( 除ought 外,ought to):

2) 使役动词 let, have, make:

3) 感官动词 see, watch, look at, notice , observe, hear, listen to, smell, feel, find 等后作宾补,省略to。

在被动语态中则to 不能省掉。

I saw him dance. =He was seen to dance.

The boss made them work the whole night.=They were made to work the whole night.

4) would rather,had better:

5) Why? / why not?:

6) help 可带to,也可不带to, help sb (to) do sth:

7) but和except:but前是动词do时,后面出现的动词用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

8) 由and, or和than连接的两个不定式,第二个to 可以省去:

9) 通常在discover, imagine, suppose, think, understand等词后,可以省去to be:He is supposed (to be) nice. 他应该是个好人。举例:He wants to move to France and marry the girl. He wants to do nothing but go out. 比较:He wants to do nothing but go out. He wants to believe anything but to take the medicine.

典型例题

1) ---- I usually go there by train.

---- Why not ___ by boat for a change?

A. to try going B. trying to go C. to try and go D. try going

答案:D. why not 后面接不带to 的不定式,因此选D。

2) Paul doesn't have to be made ___. He always works hard.

A. learn B. to learn C. learned D. learning

答案:B. make后接不带to 的动词不定式,当其用于被动时,to 不可省略。

动词不定式的否定式

Tell him not to shut the window?

She pretended not to see me when I passed by. 我走过的时候,她假装没看见。

典型例题

1) Tell him ___ the window.

A. to shut not B. not to shut C. to not shut D. not shut

答案:B。 tell sb to do sth 的否定形式为tell sb not to do sth.

2) She pretended ___ me when I passed by.

A. not to see B. not seeing C. to not see D. having not seen

答案:A。 pretend 后应接不定式。其否定形式为pretend not to do sth.。

3) Mrs. Smith warned her daughter ___ after drinking.

A. never to drive B. to never driver C. never driving D. never drive

答案:A。warn sb to do sth. 的否定形式为warn sb not to do sth. 此处用的是否定词never.

4) The boy wanted to ride his bicycle in the street,but his mother told him ____.

A. not to B. not to do C. not do it D. do not to

答案:A。not to 为not to do it 的省略形式。可以只用to这个词,而不必重复整个不定式词组。及物动词do后应有名词、代词等,否则不对,因此B,D不对。

5) The patient was warned ___ oily food after the operation.

A. to eat no B. eating not C. not to eat D. not eating

答案:C。warn一词要求后用不定式,此处为不定式的被动,否定形式为be warned not to do。 不定式的特殊句型too?to?

1) too?to 太?以至于?

He is too excited to speak. 他太激动了,说不出话来。

---- Can I help you ? 需要我帮忙吗?

---- Well, I'm afraid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you to carry it, but thank you all the same. 不用了。这箱子太重,恐怕你搬不动。谢谢您。

2) 如在too前有否定词,则整个句子用否定词表达肯定, too 后那个词表达一种委婉含义,意 为”不太“。

It'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谚语) 改过不嫌晚。

3) 当too 前面有only, all, but时,意思是:非常? 等于very。

I'm only too pleased to be able to help you. 我非常高兴能帮助你。

He was but too eager to get home. 他非常想回家。

不定式的特殊句型so as to

1) 表示目的;它的否定式是so as not to do。

Tom kept quiet about the accident so as not to lose his job. 汤姆对事故保持沉默是为了不丢掉他的工作。

Go in quietly so as not to wake the baby. 轻点进去,别惊醒了婴儿。

2) so kind as to ---劳驾

Would you be so kind as to tell me the time? 劳驾,现在几点了。

不定式的特殊句型Why not

”Why not +动词原形“表达向某人提出建议,翻译为:”为什么不???“ ”干吗不???“

例如:Why not take a holiday? 干吗不去度假?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11篇

《离骚》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错:偭规矩而改错(通“ ”,措施)

2.邑:忳郁邑余侘傺兮(通“ ”,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 ” )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 ”,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 ”,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 ”,返回)

(二)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名作动, )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 )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 )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 )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 )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 )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 )

8.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 )

(三)古今异义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

(古义: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 |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 |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 |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四)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五)、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六)关于屈原的对联:

①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

② 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

③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_)

拓展阅读:《离骚》文学成就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 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骚》中又多用对偶。据统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 前者如“郁邑而傺兮”,后者如“聊逍遥以相羊”, 等等。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离骚》又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 “汩”、“搴”、“莽”、“冯”、“羌”、“诼”、“傺”、“阊阖”等,并常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诗中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恰切并具有新意,如写云霓翻腾之貌,“岌岌”喻高冠耸然之势,“蜿蜿” 状神龙游动之态,都可谓循声得貌,曲尽其妙。《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琵琶行表演总结 第12篇

《琵琶行》知识点梳理

一、实词

言:

感斯人言 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动词

使快弹数曲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 曲,名词

因为长句 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 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介词wèi

轻:

轻拢慢捻 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轻别离 轻视,动词

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二、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

三、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 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 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