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承悦读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共30篇)

admin
导读 说了这么多,我又情不自禁的自豪起来了!“我是山西人!”便成了我的口头禅。我的老家在歙县许村,许村是以许家为“核心”的一个古村落,我就是许家的后代。开锅煮饺子了,闻着饺子香,吃着香甜的馅,全家人圈坐在一起,真是喜庆又团圆。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篇

山西有非常多的名胜古迹,但我觉得最奇特的还是那古朴的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这座寺庙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进入管理区,从谷底远望,悬空寺就像一座精美绝伦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层层叠叠的楼阁,只有十几根颤颤悠悠的细长木柱在下面支撑,而寺院上方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微微向前倾斜,仿佛就要塌下似的,让人无不胆战心惊。真佩服当年建造寺庙的设计师们,是怎样在这样的深山峡谷上修建了一座独特的寺庙来的。

悬空寺的建筑十分奇妙,它是采用凿洞插木的方法构筑而成,整个建筑不用一根钉子,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楼阁间以栈道相连。走在寺庙的栈道上,就像在云上飘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因此,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生怕自己脚重,木板就塌下去了。可是,尽管脚下“吱吱”作响,紧贴岩石峭壁的楼台却岿然不动。听导游说,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那些撑在坚硬岩石里的梁木都要经过精心计算,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这些木料都是用桐油浸过,不怕虫蛀,也有防腐的作用。因为寺庙紧贴着山地理位置好,两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挡,即便有大风也不会对寺庙构成威胁。

参观悬空寺,让我由衷地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寺庙历经了1500多年的风雨,它依然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的奇迹。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篇

我的祖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面就让大家了解一下我家乡的风俗“春节”。

过年是每个国家都有的节日,可是在这一天晚上,虽说大家都在过年,但是大家庭的风俗习惯独一无二。

在过年的前七天,我们这里差不多都在办年货,向老人们比较讲究,他们就干这干那的'忙活个不停,年轻人嘛,就买些零食……小孩子们,一提到过年个个眉开眼笑,那紧挨着就是脑袋里全被烟花给装满了。

爸爸妈妈就准备过年用的、吃的、喝的、玩的……

等到二十四我们就开始扫房,扫房意味着把家里擦一擦、扫一扫、拖一拖……

在大年三十儿晚上,我们的任务可多了,先把准备的东西摆上桌,然后把找好的石头放在火炉里烧红,把石头放在碗中的醋里,这就叫“打醋炭”,意味着驱邪,男女老少还要穿上新衣服,然后去给烧票子,最后就是给长辈拜年,拜年时要磕三个头,然后俏皮的说一声“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初一,男人们去转亲戚家,女人们在家伺候来的客人,孩子们有的放鞭炮、有的帮助家人干活、有的玩游戏。

我喜欢春节,春节是热闹的,也是令人开心的。“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浓浓的年味、其乐融融。听了我的一番介绍,是不是觉得我家乡的风俗很有趣呢?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3篇

春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定是会做一大桌子好菜的。对于我来说,安徽的美食是我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家乡风俗。

在这众多美食之中,最符合我口味的当是白白胖胖的米粑了。它的做法我略知一二,也和奶奶实践过几回。第一步不消说,用水与面粉充分糅合成鼓鼓囊囊的大面团子,那外形跟吃撑了的“年画娃娃”有得一比。第二步便是捏皮了。跟“隔壁”那饺子不同,米粑的皮像是放大了几十倍,并且要靠人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捏制而成。往年我都是手扒一小块面团,拇指轻轻按住中间部分,另一只手拉、扯、捏、扭,直到变皮在手下“规规矩矩”地圆起来。我最享受也最喜的当是第三步了。

第三步是奶奶的“专场”。她熟练地将葱、蒜整齐地切成小段,肉沫和着豆角、蒜泥、小葱糊糊涂涂地被奶奶的`锅铲轻盈地翻炒着,小火炒后的香味总使我陶醉其中。豆角的酸溜溜、肉末的咸香、以及绿油油的小葱,“奶奶牌内馅”的味道,老家人都是赞不绝口。第四步的步骤与包饺子大相径庭,因此想必各位都是通晓的。值得一提的是米粑周圈包起来的花纹,这个得讲究。先是卷一卷,再是旋一旋,最后包一包,仿照的是孔雀尾巴上的纹路。

全部步骤完毕,上锅一蒸,便可以狼吞虎咽了。米粑的外皮虽软糯绵密,但毕竟无味。因此各家会备上一碟自制辣酱,辛爽入味,辣酱各不相同,像我家,便会有一种舌头发麻的感觉,却不是太过于辣。

春节是一年最热闹的时节,鞭炮声声声入耳,酒肉味丝丝入心,大红“福”字映入眼帘,美好的一年总在这样的团圆中开启,总在米粑鲜美的味道中开启......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4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可喜可贺的节日里,我们辞鼠迎牛,真是一派新气象呀!

俗话说:“春节包饺子,不吃掉耳朵。”这可是有来头的。古时候,民间相传饺子的习俗是:女娲是用抟土造人的。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耳朵容易冻掉,为了使它不掉,女娲在耳朵上扎了小眼,用细线拴住,另一端让人咬在嘴里,耳朵就不会掉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女娲,就每到春节时就包有馅饺子吃,也是为了图个吉利。

“新年到,新年好,家家户户包饺子。”我家也不例外。在包饺子前,准备工作是必做的。首先,是拌馅子,肉和芹菜切得碎碎的,再放些葱、姜、蒜,和酱料搅拌好,其次是皮,在包饺子前把和好的面搓成条状,然后切块、压皮,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圆形。这可是大人们口中的“军事重地”,因为这些我都不熟悉,就由妈妈来代劳了。

接下来,包饺子我可要大显身手了。妈妈先给我示范了一下,只见她拿着皮往里面放了一勺馅,然后把饺子对折,捏中间,然后自两边向中间捏褶,向变魔术似的就包成了一个像元宝似样的`饺子。其动作熟练至极,一气呵成,让我钦佩不已。接下来,轮到我了,我拿着皮,放了一大勺馅,目测很好。然后,我也中间对折用力捏,怎么也捏不上,饺子就是不听话,左右合不上口,我很着急。妈妈见了给我出了一招沾点水,我一试,还真好用,把皮子粘得很牢,但是等我包好了,一看是瘪的,难看极了,怎么也立不起来。于是,妈妈边鼓励边手把手地教我,最终,通过我不断地尝试,终于有了进步。

开锅煮饺子了,闻着饺子香,吃着香甜的馅,全家人圈坐在一起,真是喜庆又团圆。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5篇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_彩排_。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6篇

社火脸谱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经历了多少个朝代之后,社火脸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拯救这一濒临失传的古老民间艺术,十几年来刘贵忠走遍了山西的社火之乡拜访民间艺人,收集散失在民间的珍贵的社火脸谱粉本,整理绘制出了100多种社火脸谱,创新和发展了葫芦脸谱,为这门几乎失传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6年刚刚开始,记者走进了刘贵忠的工作室—怡雅轩,在不到30平米的画室,一个个色彩鲜艳的葫芦图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它的图案内容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间传说中最具法力和正义人物的造型,其寓意就是镇寨、避邪、驱赶寂寞冷清,是原始先民们祈福求祥最直接的一种表现美好愿望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没有谁还记得用社火脸谱来庆贺来年的五谷丰登,社火脸谱也随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4年,老刘和画友到临汾下乡采风,而就是这次偶然的机会给了老刘意外的惊喜。锣戏让老刘无望的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为了把这门濒临失传的艺术挽救回来,为了让老百姓懂得社火脸谱,从工艺品的角度欣赏它、接受它,老刘将社火脸谱发展到葫芦上来刻画。

在葫芦上绘制社火脸谱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心和绘画功底,从第一道工序的勾线到填色要求都非常的严格和精细,老刘创造的葫芦社火脸谱以深厚扎实的画功,配以多层次的图案、粗犷的造型,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既单纯又细腻,葫芦社火脸谱用自己独特的内涵无论从寓意还是造型都呈现了原始民间的大吉大利。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7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清明节、春节、中秋节等等,其中春节最为隆重。这是个家家团圆的日子,人们走亲访友,相互祝福。春节前家家要准备好丰盛的年货,所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忙得不亦乐乎!

寒假没过几天,我跟奶奶回丰惠老家,因为奶奶要准备过春节的年货去了,我也期盼着帮她一起准备。

这天,奶奶说要做八宝饭和蛋饺了,这是奶奶每年必备的年货,也是她的拿手菜,我兴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忙活开了。做八宝饭的材料有很多:桂圆肉、莲子、豆沙、橘饼、枣子、糯米、板粟……因为原料多,八宝饭也因此而得名。开始做八宝饭了,我们拿来一只碗,在上面涂上一层猪油并洒上白糖,然后把准备好的糯米放在猪油和白糖的上面,再在糯米上涂一些豆沙,最后把桂圆、莲子、枣子等其它材料均匀地撒在最上面的那层。最后的工艺是放到锅里把它蒸熟。这样,一碗香喷喷的八宝饭大功告成了。

做好八宝饭,我和奶奶又开始做蛋饺了。做蛋饺的准备工作是先要把蛋打好,把肉剁碎并放好调料。等油锅好了,奶奶用勺子舀了一勺打好的蛋,放进油锅里均匀撒开形成蛋饼,接着用筷子取了一些肉放入撒开的蛋饼上,再用蛋饼包住肉,做成了饺子的形状,等蛋饺熟了取出,这样一个蛋饺做成了。奶奶让我也试试,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打好的蛋,照奶奶的方法开始做了,可怎么也包不住肉,做不出饺子的形状。这时,奶奶告诉我,要尽量把蛋饼做得大些、均匀些,包肉的时机要掌握好,我再试了几次,边做边琢磨,终于成功了。没想到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每件事都要用心和动脑筋去做。

我喜欢过春节,喜欢春节欢庆的气氛和浓浓的年味。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8篇

我有一个可爱的想家,那里有许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纯洁,农民栽的稻子是最灿烂的.。这么美好的故乡也有它的习惯,也有它的风俗。

特别是春节的时候,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起床刷牙、洗脸、叠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着再去准备早饭。一般来说春节的早饭和平常一样,不需要很丰盛。对了,早上,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是我们家乡习俗之一。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这也是我们家乡春节习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丰富,几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种菜,那便是鱼。因为人们知道“年年有鱼”嘛。每年春节都要有鱼,所以少于也成为家乡春节的一种习俗。无论哪一顿饭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随着鞭炮声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饭。其实纯洁的这一天,全世界都应该在这一天办大喜吧,这应该不算进去的。

晚上,对于每一户家庭来说是最开心而又幸福的时刻,因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饺,而且水饺里面还包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而且听家人说,如果,孩子吃到钱便会学习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钱,就会发财有很多钱;如果老人吃到钱,就会使他们延长年寿。家乡的春节习俗好有趣呀。吃完饭后还要放烟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开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乡春节还有一个习俗——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我也要到了好多钱,真高兴家乡有这么多的春节风俗。

算一算,家乡有哪些习俗:放鞭炮、吃水饺、贴对联、放烟花、烧鱼、给压岁钱。哇、这么多的家乡春节风俗,好爱我的家乡,好喜欢在家乡过春节呀!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9篇

我的家乡山西忻州过春节的时候,有很多习俗,今日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项——蒸花馍。花馍表达了人们对完美生活的向往,除了过年,小孩子过十二岁生日,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花馍能够捏成不一样样貌的,十二生肖,各种花鸟,技艺高的连龙凤都能捏出来,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艺术品。

我过十二岁生日时,奶奶要送给我一份厚礼,我十分好奇,所以跟着来到厨房,到底要做什么呢?我一再追问下,奶奶最终说出了这份厚礼——花馍。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拿出发好的面,就在案板上使劲揉搓,不一会儿就揉出了一个大面团。奶奶还说面团不能太硬,否则蒸出的.馒头容易裂开,也不能太软,否则成不了形,我似懂非懂地在旁边点了点头。揉了好长时间,奶奶将大面团切成几小块,又开始揉起来,我询问奶奶要做什么样貌的,奶奶想了会儿说要做十二生肖。奶奶拽了一点面在案板上搓,越搓越细,最终在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在两侧粘上黑豆,一条小蛇便做了出来。之后,奶奶又揪了稍大一点的面团,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状,轻轻拉出耳朵,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间剪了一下,在中间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脚,再用红豆做眼睛,兔子也做好了,奶奶用蛇缠住兔子,名为“蛇盘兔”,祝我节节高升,我高兴地拍起掌来!

之后我了解到,“鱼”指五谷丰登、“龙”指时运亨通、“莲”指喜气迎门。“花馍”这种艺术我们不应当让它失传,应当永久保留下来,因为那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去研究,去把它发扬光大!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0篇

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一些风俗,有一些风俗我们都听说过;有一些风俗我们却很陌生。

我是一个上海人,虽然我的家乡没有很多风俗,但是在新年里,我的家人们也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除夕傍晚,我和父母在家里准备晚饭的各种食物。,最让我期待的是妈妈做蛋饺。

“儿子,要不要到厨房和我一起做蛋饺呀?”妈妈问。我愉快地答应了。妈妈先让我打鸡蛋,我快速打好了鸡蛋,接着,妈妈把煤气灶打开,将一个很大的圆汤勺放在火上烤,我问妈妈:“您为什么要用火的顶端烤汤勺呢?”“因为火的顶端的温度最高呀。”妈妈回答,“火的外焰比内焰的温度高,这是你将来会在学校里的科学课上学到的.。”等到圆汤勺里的水汽烤干后,妈妈把一块事先准备好的猪油用筷子夹住,在圆汤勺上擦。因为圆汤勺很热,所以发出了“嗞——”的一声响,猪油慢慢地化了,并且散发出了诱人的香气。然后,妈妈把鸡蛋液一勺一勺地倒入超大的圆汤勺里,鸡蛋液迅速凝固了,慢慢地一个圆圆的鸡蛋皮成形了,像一片饺子皮似的。这时候妈妈会放入事先调好味的肉糜,用筷子先把肉糜聚拢,再把半张鸡蛋皮刮下来,因为之前在汤勺里擦过猪油,所以很轻易地就能把鸡蛋皮和汤勺分离。然后顺势把鸡蛋皮对折,轻轻地用筷子压一下,防止肉糜漏出来,这时候一个蛋饺就做成了。如此反复,我和妈妈做了一大盘金灿灿的蛋饺,活像一大盘金元宝,这正好讨个口彩,新的一年财源广进、财源滚滚。这盘蛋饺香气腾腾,我和我的父母吃得津津有味,一盘蛋饺很快就吃完了。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1篇

蒸花馍

镇海区澥浦中心学校六(5)班熊俊涵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山西忻州,忻州有很多有趣、好玩的风俗习惯。

过春节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蒸花馍。精致美观的花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过年,当地的孩子过十二岁生日,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图个吉利。花馍能够捏成各种形状的,十二生肖、各种花鸟等,应有尽有,连工艺复杂的龙凤都能捏出来。一个花馍,简直算得上是一件艺术品。

我过十二岁生日时,奶奶说要送给我一份厚礼。我十分好奇,所以跟着来到厨房。到底要做什么呢?在我一再追问下,奶奶最终说出了这份厚礼——花馍。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拿出发好的面,就在案板上使劲揉搓,不一会儿就揉出了一个大面团。“面团不能太硬,否则蒸出的馒头容易裂开,也不能太软,否则成不了形。”我似懂非懂地在旁边点了点头。揉了好长时间,奶奶将大面团切成几小块,又娴熟地揉搓起来。我询问奶奶要做什么样子的,奶奶想了会儿,说:“做十二生肖!”她拽了一点面在案板上搓,越搓越细,最终在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在两侧粘上黑豆,一条小蛇便做了出来,栩栩如生。之后,奶奶又揪了稍大一点的面团,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状,轻轻拉出耳朵,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间剪了一下,在中间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脚,再用红豆做眼睛,兔子也做好了。奶奶用蛇缠住兔子,名为“蛇盘兔”,祝我节节高升,我高兴地拍起掌来!

后来,我还听奶奶说,“鱼”指五谷丰登,“龙”指时运亨通,“莲”指喜气迎门……“花馍”,这种民间艺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追求,我们不该让它失传,应当永久保留下来。因为那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研究,把它发扬光大!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2篇

我的老家在山西,我喜欢我的老家,因为那里的风俗习惯深入我心。

比如:二月二龙抬头、添仓节、桃花节、寒食节、走麦节、乞巧节、敲锣儿节、中元节、过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节日。在山西,老百姓都习惯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图个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这个节日奶奶总会让我去理发。

但我不喜欢理发,小时候总担心剃头刀子伤到我,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就嚎淘大哭,几个人都按不住,妈妈和奶奶为了让我顺利理完发,会答应我一些平时不能满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时,家乡的人总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饺子,吃麻花,吃煎饼。我特别喜欢吃饺子,奶奶包的饺子好吃极了!每到这个时候,我还会和奶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我喜欢帮妈妈擀饺子皮,还会包象包子一样大的饺子。所以每到这一天,我很开心,我喜欢这个节日。

我们老家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欢迎大家到我的老家山西做客!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3篇

照福建闽南那一带的老规矩,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同样也是祭灶日。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的老人长辈都忙着做各种特色糕点。

红龟粿就是其中一种。它扁平约巴掌大小,红色外压龟印内包馅,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之供品。一些庙宇也会用之为祭祀品。红龟粿的`口感软糯,香香甜甜,小孩子们尤其爱吃。长辈们做完,便放在蒸炉里蒸,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红龟粿就出炉了。一人捧一个在手上,吃的欢。但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拿来祭奉灶神,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

过春节,自是少不了贴春联,不仅增添过年的气氛,还寓意着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在闽南,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除夕的前一天,在村中心搭上戏台,通过投影,播放电影,俗称“做戏”。还记得小的时候,一到晚上,我就拉着爸爸妈妈跑到台前,已是人山人海,运气好时,就有座位,运气差点,就自己搬来小板凳,光看图画,也看得津津有味。

大年初一,按福建的习俗,不能扫地。这是迷信的说法,人们认为扫地会招来“扫把星”,带来霉运。除此之外,还不能倒垃圾,洗碗,剪头发,用剪刀,吃荤食。

过了元宵,春节结束了,人们纷纷散去,地上没有了鞭炮纸屑,乡镇又安静了下来……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4篇

我老家在文成,家乡的风俗及活动有很多: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猜灯谜、赏花灯…………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春节。

每年的春节,我与爸爸妈妈都会去乡下陪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大年三十这天是一年中最热闹又丰富多彩的一天。一大早邻居家就响起鞭炮声。这时爷爷就忙上了,磨豆子,做豆腐;蒸糯米,捣年糕,杀鸡,杀兔。我最喜欢的还是把粗糙的米粉变成一块一块的年糕。蒸熟的.米粉团有点烫手,等它冷一会,爷爷就开始不停的揉啊揉,一会用手推来推去,一会又翻个面。为防止粘手,还会适当的加一些色拉油,等揉到韧性十足,再把大粉团分成小份,大家一起做成形。

爷爷喜欢长条的,他拿模板一压,一条带有吉祥如意字样的长条年糕就好了。而我就与众不同,用年糕做了许许多多的人样,这是爷爷,这是表弟,这是堂哥…………。虽然样貌有些许丑,但爷爷还是夸我别出心裁,做得很好。年糕做完了,蒸一蒸,炒一炒就开锅了,闻着香味,还是我熟悉的青菜酱油肉炒年糕。

大年三十不仅有趣,就连吃饭也有讲究。必须一家老小都坐下,举杯互相祝福,在桌上不能谈伤心事,说坏话。狼吞虎咽席卷一阵后,一定得大家吃饱喝足,才分压岁钱,下桌放鞭炮玩去。

接下来就是看春晚,一直到十二点,村里依旧灯火通明,依旧响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别有一番风味,也是我们小孩欢呼雀跃的时候。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过了年,就意味着大了一岁,该更懂事了。除夕过后是正月,接下来是元宵,也就意味着要开学了,不知不觉中也有一丝不舍,再次期待春节的到来。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5篇

进入寒冷的冬季,人们都喜欢吃热乎乎的美食。但在我们延边地区却不是这样,越是三九天,人们越爱吃冰凉的辣白菜、各种泡菜、凉拌菜、带着冰碴儿的冷面,特别是小孩子更喜欢冰箱里的冰棍、雪糕。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室内有地暖、屋里又干燥,人的体内火气大,所以喜欢吃冰凉的食物降噪。

一到冬天,我就特馋冷面。每天都盼着家人带我去吃它,终于有一天,爸爸、妈妈有空能带我去吃冷面了。

冷面,通常指延边朝_冷面。在我国北方地区也有为符合当地口味而进行改良的冷面,但那些只能算是荞麦凉面罢了。唯有我们延边地区朝_冷面才是最正宗、最美味的。冷面是以荞麦面为主要食材,把牛肉以文火熬制数小时之后的汤汁,放冰箱冷却至零摄氏度为汤;再加入适量的大头菜、牛肉片、鸡蛋、黄瓜丝、鸡肉丸子、苹果梨、松子等延边特产食材为辅料;再加上一大匙特制的灵魂辣椒酱。一碗地道的延边冷面带着冰碴儿喷着清香上桌了。

你别急着吃面,先尝一口汤汁。“吱——咕咚”嗯,就是这个味,酸甜、冰凉、清新、微辣。再欣赏一下碗中的食材,火红的辣椒酱、翠绿的黄瓜丝、雪白的鸡蛋、深棕的荞麦面、晶莹的冰块、再加上大片大片的牛肉。“快吃吧,再不吃爸爸就会抢你的面了。”我被爸爸的催促声音叫醒了。拿起筷子一顿吸,一顿夹。其间也不忘另一道美食——锅包肉。吃冷面不配上锅包肉,那你就外行了。滚烫的'锅包肉沾上冰凉的冷面汁,咬上一口,简直是人间美味、绝佳吃法。

“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美食复甘眠。”我最喜欢这种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拉着爸爸、妈妈的手的感觉。冷面中的酸甜冰辣、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唯有家庭团聚的温暖才是我最爱冷面的理由。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6篇

今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们一家人五点就起床,按照习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时间我觉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

回到家门口,我就闻到粽子香味,一进门就看见奶奶做了一桌子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我洗过手来到饭桌前,我解了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们一家边吃边聊,屋子里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充满了端午节的欢乐气氛。

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明白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明白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

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明白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齐说道。

吃完饭,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给我嘴唇上抹涂了唇膏,给我手腕上戴了红线绳,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样香,说这是老古人留下的风俗习惯,期望孩子能健成长。之后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唱着端午节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真了不起。这一天,我过得真是欢乐呀!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7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国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南北东西跨度很大,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风俗,我最想给大家介绍家乡的庙会。

我的家乡是山西省长治市(晋东南地区),这里生活着80多万长治人(潞州区)。从每年的春季农历二月开始,市区附近的好多村子都有固定的日子过庙会,有些村子一年一次,有些村子一年2-3次,一年一次庙会的村子占绝大多数。

听奶奶说以前每个村子过会,都是在古老的戏台上请戏班来唱戏,有些游街小贩摆摊卖农耕工具、针头线脑什么的。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大部分地方都融入了城市,还成了城市的主要地段,庙会这一风俗也跟着经济发展有了很大变化。那些古老的戏台基本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铸就的高大建筑,这些地方就是戏台,现代的灯光效果,舞台设计给剧团增添了高大上的感觉,说到长治的剧种就数上党落子、上党梆子了。当然一些县区的鼓书、秧歌也不错。

往年这个时候有些村子就该“过会”了,我会跟着奶奶逛,平时宽敞的街道变得拥挤不堪,两边都是卖东西的。只潞城甩饼丸子汤就有七八家,各种各样的小吃是不计其数;卖衣服的,卖鞋子的,还有卖花,花盆的,那叫一个应有尽有啊。“手机贴膜十块一张,钢化膜!……”耳边响起了刺耳的喇叭声,每个摊位都有一个大喇叭。有的放着音乐,图喜庆;有的大喊大叫,招揽顾客;好不红火。

我跟着奶奶来到了戏台前。戏台上的大花脸嘴里“咿咿呀呀咿咿呀呀”也不知道唱些什么,反正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在台下看戏的也都是些年龄很大的老年人,我们溜了一圈就出来了。刚出戏台的那条街有很多的儿童游乐设施,蹦蹦床,摇摇车,充气蹦床……小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一阵接一阵的烤羊肉串味道飘过来,我闻着直咽口水,我和奶奶来到一家人最多的烤羊肉串摊前面,点了50块钱羊肉串,我满心期待着那肉串在烤串师傅手里变熟。上火了,抹油、翻个儿、再抹油……眼睛都没离开过。过了十几分钟,串可算烤好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连吃了十几串,才安抚住我自己这张嘴。坐在小椅子上边吃边看着挤来挤去的人们,好不快活。

这样的庙会每年有很多次,我每次都乐不思蜀。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8篇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19篇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这就是我们漯河过小年的特殊风俗,是不是不一样呀,你们那里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0篇

大同风俗之旺火

文|石鸣宇

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山西大同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煤炭与当地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煤炭早在古时候就已“潜伏”进当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便是一项和煤炭有关的风俗。

每逢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用大块的煤炭垒成一座“小宝塔”,里面放柴,外面穿上“五色纸”所制的新衣“旺火罩”,最后贴上一句写有祝福的红纸,美其名日“旺火”。看着如此庞大的“黑色山峰”,总会迫不及待地想让火神与之共舞,但还不到时候,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常想趁他人不注意时给点了。在旺火准备完毕后,院中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寂静,常常连一阵风吹草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等待的这一段时间仿佛格外的久,一分钟都快有一个星期那么长。眼巴巴地看着“黑山”却不能点燃,如同饿了数月的人看见桌上的面包却不能吃一样。

积雪平铺在院中各个角落,有十厘米左右厚,松软得看起来像堆积的白砂糖,在皎洁的月光照射下,雪花泛起点点银光,又宛如晶莹剔透的钻石颗粒一般。就在午夜十二点时,四周忽然便炮齐鸣,响彻云霄。人们将旺火点燃,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射出来,既御寒,又壮观,加上色彩艳丽的花炮作陪衬,真是一场“视觉盛宴”。大人孩子们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寓意顺顺利利,倒转三圈寓意霉运坏事越滚越远。转圈时,女主人将提前蒸好的“花馍馍”扎在筷子上用旺火烤一烤再分吃,寓意祛病祛灾。家中男女老少皆要烤火,以图“旺节冲天”。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走街串巷,对每家的旺火“指指点点”,据说哪家的旺火烧的最旺,来年这家便最有福气。

大同过年的习俗还有很多,远不只这些,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祝愿人们能平平安安,快乐幸福地生活。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1篇

我家乡的风俗习惯可多了,有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但我觉得最特别的还是大年初一的拜年。

拜年的由来是什么呢?原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_的怪兽,头顶长独角,口如血盆,每逢腊月三十晚上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为此,人们只好准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食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慢慢的,流传至今就形成了“拜年”的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年初一早上,鞭炮声络绎不绝,家家户户都贴着红红的对联和威武的门神,还有的挂上两大红灯笼呢?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这一天不仅大人们开心快乐,见面就相互说着吉利的祝福话,更是小孩子们激动不已的日子。看,我一大早就起床去拜年了,为的是拿到更多的红包。首先,我见到奶奶和爷爷就兴奋地把双手合起来,放到胸前祈诚的`欢声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话音刚落,我就满脸期待着,激动到眉毛都飞起啦!下一秒两个红通通且厚厚的红包就出现在我面前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接过,并大声喊:“谢谢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也满意的笑了。我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哼着小歌,蹦蹦跳跳地跑到邻居家向其他小孩炫耀并趁机再向长辈讨红包去。我每遇到一个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做那套拜年的动作,说着吉利喜庆的祝福话,这样红包也越来越多,看着口袋里满满当当的红包,开心得像心里攒着一罐蜜似的。

拜年是家乡特有的风俗习惯,也是我最喜欢的风俗了,这样既让我拿到了不少的零花钱,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多好呀!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2篇

每当看到历史课本里所介绍的尧、舜、禹和夏、商、周时期,我就会想到:我们山西可是尧、舜、禹和夏、商、周时期的主要活动地点呀;再说古时候的历史典故也有好多山西的呢,比如:三家分晋、桐叶封弟等等;还不只这些呢,你一定听说过武则天吧,还有狄仁杰、薛仁贵,他们可都是山西人啊!再说说古时候的“晋国”,持续发展了近200年,在春秋时期还发展成疆域辽阔的大国了呢!也就是为此,我们山西才有了“晋”的简称。就凭这些,我怎么能不自豪呢?

我的故乡山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呢!

山西素有“戏曲的摇篮”之称。早在1000多年前,山西的老百姓就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咱们的“晋剧”在全中国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呀!还有一些精美的北朝建筑,比如北齐娄睿墓壁画、徐显秀墓壁画,虞弘墓石椁浮雕,无一不体现出我们山西是文化艺术的宝库!这就应了一句话:“华夏文明看山西”啊!

说了这么多,我又情不自禁的自豪起来了!“我是山西人!”便成了我的口头禅。

看到山西繁荣昌盛的景象,我就会不由想起那些为山西的发展作贡献的人们,他们就是山西的功臣啊!就说家喻户晓的武则天吧,她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呀!皇帝历来都是男人的专利,可武则天却登上了那个位子,为天下的女子争了一次光。还不负众望建造了辉煌的业绩!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啊!

回头想想我自己,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应该向那些建设山西的“功臣”看齐啊!虽说我还小,任务也只是学习,这和建设新山西也没有什么直接性的关系,但是不学好知识,怎么能成人才呢?又怎么能为山西的建设作贡献呢?

山西的建设需要人才,为了建设好我们的新山西,为了让我的故乡发展更迅速,我们每一个山西人都应该从小树立理想,建设新山西,为故乡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努力学习,实现我为建设新山西作贡献的伟大理想!我要对着世界呐喊:“我爱山西,我爱我的故乡,我为山西而自豪!”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3篇

按照山西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_腊七腊八,冻死寒鸦_,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4篇

龙抬头

二月,这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季节,正直春分,既有淅淅沥沥的春雨,也有柔情似水的春风,而在这一个温柔的月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在这个问头的月份之中,有一个名为“龙抬头”的节日,这虽然并不是一个法定的节假日,但在我的心中,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地位。

“儿子,快起来里头了。”才刚刚八点半,我的妈妈就讲我从美好的梦境中给唤醒了,“哎呀,大早上的,理个什么头呀?”我的心情十分不悦,这好好的,妈妈怎么就叫我起来了呢?“今天可是“二月二,龙抬头”!”“哦!”这时的我终于缓过神来,收拾好了衣服,跟着妈妈,上了街。

来到了理发店,里面就好像是一座巨大的乱成一团的蚂蚁窝。果然,不出我所料,理发店真是人满为患呀!我和妈妈,只好坐在了店里事先准备好的椅子上,妈妈和比人唠起了家常,而我则想起了“龙抬头”这个民间独特节日的由来。

说到这“龙抬头”呀,可是大有来头,在传说中,农历的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仅仅是在我的家乡——山西,这个几日便已经流传广泛的一个不成节日的节日了,老百姓们都习惯在这一天理发,而农村则是剃头,寓意去掉往日的秽气,从而迎接来年的兴旺,一般农村,过这个“龙抬头”不仅仅是要剃头这么简单的,同事也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饺子、麻花、煎饼。

“孩子,孩子!”理发店叔叔的声音把我的思绪给拉了回来,我赶忙坐到了理发的椅子上,叔叔帮我围好围布,理发在这一刻便开始了。

“龙抬头”的理发并不像平常理发一样。它又名“剃头”,有许多讲究,比如不可以留太长,这样秽气去得不够彻底,来年的福气也就淡了许多,理完了头,我到处找妈妈,却不见妈妈的身影。“孩子,***妈在那边呢!”顺着叔叔的手指看去,我发现妈妈也在里头,奇怪了,难道大人也要剃“喜头”不成?见到我不解的目光,一旁的奶奶悠悠地开口了,“大人理发,寓意辞旧迎新,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我心中的疑惑这才解开。

这就是山西剃“喜头”的习俗了,不过这只是山西“龙抬头”习俗的冰山一角罢了,更多有趣的习俗尽在等着你们的探索。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5篇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谁都知道的。中秋节赏月和响月饼更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今天正是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为了以表孝心,我准备为父母买月饼。我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学生,我没有很多钱,但偶尔也会有零花钱,因我的父母都是要在这里打工的,再加上我又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所以我的家里并不富裕,所以我的零花钱也不多。我以前攒了一些钱,本来打算攒几十块给我远在故乡的妹妹买一套衣服寄回去的,但想到爸爸、妈妈平日里的辛苦,我就花了一部分钱去买了一盒果味月饼。

当我把月饼送到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笑得都合不拢嘴了。随后,父亲对我和母亲说:“生活再穷迫,在中秋佳节,也应该意思意思,不说去酒店吃大鱼大肉,也不说买几千几万的东西,这几块十块的月饼总归还是要吃的,”“对呀!虽然我们一家五口的生活不富裕,可还不至于吃月饼也没有钱。我的二妹和小弟现在还小,以后长大了,要上学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去哪儿筹钱,”突然,妈妈说了一句:“快吃吧!苍蝇都要来了。”父亲说:“这小小的月饼的含义大不相同,我们千万要注意,可别掉啊!哪怕是一小块也不行。”

我看到他们吃的时候不禁涌出了几行眼泪,这是幸福的泪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这些月饼的看重。因为这月饼代表了我的孝心,所以她们很看重。我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这样会得到最美丽、最珍贵的东西——真情!反之,则会得到世上最丑恶的东西——个人利益。拥有了真情,亲情,就代表拥有了财富,但拥有了金钱却不代表拥有一切,希望同学们记住:人世间的真情才是最珍贵的;因为真情是用金钱买不到的,还有,你们千万不被金钱所迷惑,钱不是万能的。

我因为拥有了真情而骄傲,不为拥有了钱而高兴。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6篇

今天的老家似乎分外热闹,村口的老树上挂起了红灯笼,拉起了横幅,远处还有鞭炮的阵响,桐庐南乡边的时节到了!

时节里最忙的地方莫过于家家户户的厨房了。这地方打自一上午就炊烟不断,煎炒蒸炸,凉拌果盘,全在为中午那隆重的宴席做准备。农家土灶上多屉蒸笼里热气蒸腾;砂锅里笋干鸭煲 “咕噜咕噜”地冒着泡;锅子里各种小炒在厨师手里上下翻飞。这边水池里哗哗哗的洗菜声,那边挡板上咚咚咚的切菜声,还有灶孔里柴火燃烧的哔哔啵啵声,简直就是一首炊厨合欢曲!

临近中午,客人们陆续来了。这些客人有的是亲戚朋友,有的是朋友的朋友,认识的`尽管来,不认识的来了再介绍,多添几个人桌边挤挤,都没关系。过时节就是图热闹,谁家热闹谁家就人缘好,旁人看着也高兴。

爸爸出去迎客,妈妈沏茶切水果,我一会儿敬茶,一会儿取东西,反正是打酱油。爸爸招呼客人们入席: “来来来,吃点水果,嗑点瓜子”说话间,茶果端上来了。

客人们也到的差不多了,便上菜了。第一道菜是闷烧大闸蟹,红彤彤的外形与鲜香的酱汁,令人津从口生。接着什么红烧猪蹄、清蒸鱼、炖牛肉、油焖笋等等都陆续端上。爸爸客气道:“来来来,别客气,随便吃。”大家在你呼我让中入座了,熟悉的,不熟悉的这时候也都聊上了。男人们抿几口小酒,脸色微微泛红,开始说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什么生意难做啦,投资谨慎啦;女人们吃了几口菜,也纷纷聊起自家孩子的学习,家常里短的。整一桌上说谈声不绝,笑声不断。主人敬酒,客人回敬,大家举杯同敬,在“砰砰”的碰杯声里祝福彼此,也为时节画上一个幸福的句号。

饭后,人全散了,但闹尚存;宴虽完了,但喜还在;亲虽别了,但情留存心间。时节不就是用来团聚的吗?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7篇

我的老家在歙县许村,许村是以许家为“核心”的一个古村落,我就是许家的后代。

许家习俗中,最著名的就是“舞大刀”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许家中的“力之霸王”们,便举着把四米多高的“大刀”,走街串巷地舞上一通宵!许家怎样会有这种习俗呢?这个节日又是怎样被许家设立的呢?

这要从唐代的开始说起,那时候,有一位许家的首领,名叫许远。他精通兵法,智勇双全,并创立了许家刀法。安史叛乱时,许远与援军主帅张巡一齐奋勇_,保家卫国。他的许家刀法出神入化,使敌人闻风丧胆。在一次战斗中,许远身先士卒,身杀千人,最终因寡不敌众,与张巡一齐英勇牺牲。为了让许家刀法不失传,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英雄,每年正月十五,许村人都要舞大刀,这个习俗一向流传到此刻。

哦,差点儿忘了说正月十五傍晚时分的情景了,午时五时许,看热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高阳桥、大观亭、五马坊一带。大约半小时后,叽叽喳喳的人群突然静了下来,只见一把红色的大刀“砍”过来!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即“砍”出一条道路,随后又跟在大刀的`后面。兴奋的人群一齐涌到河边的一块宽阔的场地上,精彩的演出开始了:各部门准备就绪,跟京剧差不多的音调响起,只见四个肌肉发达的壮汉涌上去,一人按住刀把,三人拉着系在刀背上的绳子,大刀开始倾斜,并迅速地转动,像有人在挥舞一般。一会儿,他们又将大刀挥上挥下,有时横割,有时斜砍,还有时来个“暴劈”。四米多长的大刀在他们手上真是“举重若轻”,在刀光闪闪中,我仿佛看到了许远当年挥舞大刀,杀敌如割草般的英雄身影……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刀”又要转移演出,可惜妈妈要拉我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大刀”。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8篇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这是中国人值得庆祝的美好节日。

在春节期间,我们都会放烟花,但是有的人总是不文明的放烟花。我多次看到过美丽的烟花,也多次看到过有些人不知羞耻的把烟花拿到马路上去放。有时可能因为把烟花拿到马路上放,就会引起交通堵塞呢!

春节的来历更有趣。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相传,有一种叫“年”的怪兽,专吃人的。是一位红衣老人告诉了村民在门上贴红纸,在屋里点蜡烛、放爆竹,来赶走“年”。这个古老的习俗一直流传直今。

爷爷奶奶的方法很传统,一家人叫到一起吃一顿年饭,发压岁钱,然后

大家十五早上穿着新衣服去看耍龙!爸爸妈妈就只用做一件事,忙着做好吃的,五花八门的菜放在桌子上,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的方法和许多人一样,串门儿、吃年饭、放爆竹拿压岁钱。

今年是2020年,下了一场大雪,使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不能回家,但我真心的希望那些人能够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

年马上就要过完了,但我希望时光逆流,回到刚刚开始的时候,重新品味一番的快乐时光,让那快乐的时光重现在我的眼前!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29篇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在我的老家山东,年年春节都要蒸花糕。

为什么蒸花糕,这可大有来历。从春秋战国起,临近三十年,百姓们都会“蒸壮”,也就是蒸面食,这些面食可不是拿来吃的,而是用来祭祖和去孔府祭拜孔子的。而今,“蒸壮”早已不再祭祖,而是寓意着“过日子蒸蒸日上,年年高升,好运节节高”。因此,蒸花糕也成为了我们家乡特有的风俗。

今年,我们家中也蒸了花糕,腊月二十三,阵阵面香从厨房中飘出。我知道,面发好了,要开始蒸花糕了,案板备好,擀面杖拿来,待一切准备好后,花糕便从揉面开始了。

爷爷将他的双手伸入面盆中,柔软的`面团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压力,只能屈服于手掌下,任人摆布。面团在一次次拉伸,捏揉的作用下,逐渐变得像纸一样苍白又像个球样,圆圆滚滚,让人禁不住的喜欢。可再好看的面团也只是面团,不能够吃,终究还是要做成糕点。这时,擀面杖就派上了用场,刚刚揉好的面团现在又要上了“绞刑架”。面团中,拿刀来在面团里剖出一部分,再在案板上搓成条,最后用擀面杖均匀地在面上轻轻滚动,压出一道流畅的纹案。

最后,面团便开始了“整容”。两条面团两手夹中间一捏,拿枣子放中心做点缀,身似蝴蝶的糕点便做成了;纤长的面团在手指尖上灵动地舞动,长长地卷在一起,周围围上一圈的红枣做装饰,一个圆形糕点便从中诞生了。

待这些糕点完成后还要放入屉笼里蒸,满屋子中都是面香和枣香。年,便从这一花糕味中开始了。

无论身在故乡,还是身处他乡,记忆中,家人们总会在这个时候做一做家乡的风俗特色。蒸花糕即是我家乡的风俗,且如雕刻般深深在我脑海中。

山西风俗作文600字 第30篇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特有的民风民俗,我在中国地图上选定了一个我不大熟悉,不大了解的地方——山西。山西与北京是近邻,在我们湖南省北部。

我在网上查找了一系列有关山西的民风民俗,有趣的是,山西也有与我们相同的一些民俗习惯,例如:成婚时,双方家门前都必须贴双喜(囍),意味着双喜临门;大年初一忌扫地,且不能从里往外扫;吃饭时不能敲碗碟,这是乞丐的行为;山西民俗不光与我们的民俗有相同之处,不同的是:男女结婚要吃岁数饺子,通常要吃岁数+2个饺子,男女竞赛,谁先吃完就意味着以后谁管家,呵呵!

山西通常以面食为主,很少有荤菜,即使有荤菜,也少不了面食的搭配,什么古交油面儿、阳曲折饼,听著名字都让人垂涎三尺,虽然我不太爱吃面食,但这些食物还是吸引了我,真是抵挡不住吃的诱惑啊!不仅是吃,晋戏、等民间工艺和戏剧也在山西广为流传。

在网络上,有网友说山西省并不受到国家的重视,外地人也不看好山西人,嫌长相太丑,但我认为,不管是什么人,来自哪儿,都不应该以貌取人。后来,我发现山西也有考上985,211等重点大学的人,谁又能不佩服呢?

通过这次收集山西的民风民俗资料,我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深刻含义。我也希望各个民族、各个地方的传统文化能永远的流传下去。